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1

【关键词】地方产业;文化产业;营销战略

1.农村地方产业发展背景

产业是农村地方居民赖以维生经济收入,面对近年来经济不景气与失业率攀升,农村地方产业转型与未来发展,将直接牵连到农村居民的直接收益与生活,因此,农村地方产业振兴与再造是目前农村面临最大问题。过去政府从各方面极欲改善农村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等问题,推广一村一物、观光果园、精致农业、富丽农村等农业政策。但利用资金补助及各项单点硬件设施建设农村,对于产业振兴助益并不大,更遑论保存农村文化与特殊技艺工作,也因此农村产业文化与特殊技艺,随着地方上耆老逝去而逐渐消失。[1]二十一世纪的我国,面临全球化趋势挑战,各层面产业皆利用当地文化特色及魅力,来挑战全球化文化冲击,因此,地方文化产业逐渐被重视主因,是由于此产业以地方居民为主体,并共同承担、开创、经营与利益回馈于当地居民,使成为农村地区表现其生活品质与精神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受到国外农产品开放政策,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收入,对于八成以上以一级产业收入为主的居民,当地产业若能藉由地方独特的文化特质拓展其经济领域,地方文化产业对于农村社区而言,不仅是一项极具开发力的经济及文化资源,更为地方发展无可取代的文化观光资源,具有延续地方传统文化与凝聚社群共识、领域感、认同感等功能。

本研究案例地区位处于XX市XX社区,其社区产业主要以蔬菜与稻米为主,尤其以荔枝经济价值较高,成为本区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国外农产品开放政策,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收入,加上稻米价格已不如以往,对于八成以上以一级产业收入为主居民,急于改善当前问题。因此,xx社区内居民,抱持着珍惜作物心,将荔枝制成荔枝干,成为当地重要的地方文化产业。近年来,政府以社区总体建设活动凝聚当地民众,本社区施行多年至今已有些许成效与硬件成果,但对于当地产业经济收入与转型,却没有显著成效。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资料归纳分析法,进行农村地方文化产业营销策略研究。首先,藉由分析相关理论及文献资料,其主要包含三部份:一、农村地方文化产业理论,界定文化产业与农村地方文化产业之差异以及分析农村地方文化产业资源内涵;二、探讨农村地方文化政策发展历程;三、探讨农村地方产业营销方式,包括传统营销渠道、共同营销渠道、直销渠道三种渠道,以作为农村地方文化产业营销策略之理论基础。此外xx社区进行地方文化产业营销现况的调查,主要包含二大部份:一、探讨xx社区荔枝干目前销售方式及销售情况;二、探讨xx社区荔枝干产业营销流程,遂提出农村地方文化产业当地营销战略管理。

3.农村地方文化产业理论

农村地方文化产业定义是以地方居民为共同承担、开创、经营与利益回馈的主体,以社区原有的文史、技术、自然等资源为基础,经过资源的发现确认、活用等过程,提供社区生活、生产、生态、生命等社区文化的分享、经验与学习的产业。由于地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及稀有性已成为吸引国际性的观光休闲人潮、带动观光经济与凝聚居民意识的重要资产。

3.1文化产业与农村地方文化产业差异

文化产业意涵是宽广的,包含大量产制的全球性流行的文化商品,亦包涵具地域性特质的地方产业。早期是由法兰克福学派者Horkheimer 和Adorno 所提出,意指现代电影、广播、卡带、书籍等文化产品,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意义,是符合大众消费心理需求下,工业产销关系下的产品[2]。

4.农村地方文化政策发展历程

由我国过去的发展轨迹分析,经济始终居于重要的领导地位,地区资源的分配和空间规划也以经济成长为优先。以下概述我国农村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历程。

首先,初期文化建设以政治和社会教化意义文化建设政策以政治和社会教化意义为轴心,提升我国地区的精神文化品质和社会伦理道德重建,实际上更是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强化与延长。

其次,八十年代文化建设已具初步成效文化建设执行成效已具初步成效,其项目包括各县市文化中心建设、文化资产的保存维护、文化人才的培育及文化活动的推展等。文化产业工作的推展,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方案[6],逐次藉文化及育乐活动的加强,提升文化建设的层次。文化产业机构统筹全国文化建设机构,负责主管文化政策,协调并推动各部门、机构文化工作的执行工作。

5.结论

荔枝原本为一项传统产业,经由xx社区的居民将荔枝依循古法制成荔枝干,形成产业文化下文化商品;且社区居民以植物染手工制作成环保手提袋、荔枝干烹煮方式食谱以及将荔枝干命名为xx荔枝干,即是将生活文化、生态文化、生产文化等加以发挥应用,形成地方文化产业。

xx社区的xx荔枝干目前以直销方式来经营,由当地居民采用当地生产的荔枝制成荔枝干,并由当地社区组织成立产业部负责包装及冷藏,或由当地居民自己包装贩售。但由于销售范围不大,且皆属省内,虽然销售总金额有明显成长趋势,但不难保证其消费市场饱和程度。因此,未来若能考虑农村地方文化产业当地营销机制,利用农村地方文化产业逆向营销方式,预估消费市场需求量,以减少库存量危险性,进而达成农村社区产业振兴目的。

参考文献:

[1] 金昆. 重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J]. 农村实用技术. 2009(01)

[2] 林怡. 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思考[J]. 北京农业. 2008(27)

[3] 刘彦武.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析[J]. 农村经济. 2008(08)

[4] 李新市. 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当下措施[J]. 学理论. 2008(16)

[5] 孟鹰,余来文. 国内外文化产业理论演变综述[J]. 商业时代. 2008(16)

[6] 金琳. 统筹城乡公共事业供给 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05)

[7] 李新市,赵翠生. 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研究[J]. 大连干部学刊. 2008(03)

[8] 王悦洲. 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襄樊学院学报. 2008(03)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2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社区体育开始发展。从90年代初期,社区体育才开始展开研究。在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体育发展的过程中,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推进了社区文化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维护了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了城市社区文化品位,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0世纪初国外社区开始发展, 21世纪已逐步近入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意识在逐渐增强,社区体育也取得一定的发展和进步。虽然国内社区体育的开展并不算处于领先,但是人们已经开始接受社区体育活动了,并且人们不只是达到身体上的锻炼,而是达到精神上的一种放松,这就是社区特色体育文化。因此,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我国社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体育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客观需要。本次研究将对济南市市色体育文化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市中区居民体育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做一个研究,希望对以后社区特色体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二、济南市市中区特色体育文化现状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市中区居民,调查维持一周,主要发放问卷给这一周内在外进行体育活动的居民,方式是随机抽取。

(一)锻炼时间与运动强度分析

调查结果表1显示可见,济南市市中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情况不是很理想,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二)体育项目与锻炼强度分析

(三)活动人群与指导员情况分析

从表3中市中区社区体育活动主体类型的年龄段人数来看:首先,直接参与者要多于间接参与者;其次,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参与了社区体育,老年人占绝大多数,青年、中年在间接参与者中占大多数,其参与主体呈现老龄化趋势,目前济南市市中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上有所提高,但在质量上却难以满足市民健身指导的需求,而且基本属于无偿和志愿服务。居民调查表明居民体育指导服务选择对象加大,包括有偿和专业人员,只是比例较少。

(四)活动认识与活动效果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居民大多数对社区体育活动抱有很高的期待,也能够正确认识到济南市市中区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的有益作用,从反馈的锻炼结果可知,认为“体育活动能促进心理健康,益智功能”的居民比例最高,认为体育活动的可以达到“体质有所增强,患病的次数减少”效果的认可度最高。

三、济南市市中区开展特色体育文化存在的不足

目前济南社区发展速度较快,市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济南社区体育服务实践过程中,发现还不能有效满足各层次市民的社区体育服务要求。现有的社区体育设备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布局也不是很合理,维护管理做的不够,远远不能满足社区体育的需要。并且公共运动场地也只有简单的几个项目,可供市民选择的范围不是太多。健身苑、点的体育设施还只是停留在项目简单、安全系数低的基础器械上,对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不大,主要参与者基本上都是老年人。

(一)设施配备不能满足需求

社区从体育基础文化建设到体育活动开展的资金来源都很困难。因此,更无暇顾及体育设备维修、更新折旧等费用。

(二)体育活动项目有限缺乏多样化

社区体育设施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原有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设施体系。

(三)指导员水平有待提高

济南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目前主要是一些受过培训的居委会文体干事,他们虽然工作积极努力,但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和体育知识,并且他们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能力、精力、效率低下,社区体育服务中心具有一技之长的指导员不多。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年龄、文化、专业程度都不够合理,在体育组织中参与指导与管理的比例偏低。指导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民健身指导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严重影响了社区体育服务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四、对济南市市中区开展特色体育文化的建议

(一)完善体育项目设施

社区体育设施服务管理应规范体育设施的服务标准,扩大设施服务的内容。

(二)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多样化

在社区体育服务实践中,应体现城市社区体育服务所具有的公益性、便利性和多元性特征。特别是通过济南市中区的三个特性深入研究调查,对不同的社区经济、人文特征,建立政府与社会的不同关系模式,政府供给模式为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适当介入,向多元化供给模式过渡。

(三)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首先,市中区应该建立社区体育指导员协会,管理各社区体育工作,并按照各社区的工作要求完成各自的任务,保证各自的效率性和负责性,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组织管理和工作机制,为社区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市中区应尽快建立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技术指导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高效的服务于社区居民,并且引入社区体育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协会是“城市社区内以志愿精神为动力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任务是发动和组织志愿者提供定期的、无偿的公益,其中包括社区公共文化机构的义务服务”,体育志愿者协会是城市社区内以“志愿精神”为动力的群众性自治性组织,社区体育志愿者协会的引入,将对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 论

本文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通过设计问卷对济南市市中区居民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着重分析济南市市中区开展特色体育文化的现状,从体育活动的时间、频率、强度、项目选择、指导员情况、活动认识、活动效果等方面详细分析,为下文找出济南市市中区开展特色体育文化存在问题做铺垫。

(2)第二部分,从体育项目设施、体育活动服务情况以及指导员情况三个方面指出济南市市中心开展特色体育文化存在的不足。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3

摘 要 以小城镇体育在中国的基本进程为主线,概述了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客观必然性;描述了中国小城镇体育的发展现状,并从理性的角度展望小城镇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历史与现实因素的结合,决定了发展中国的小城镇体育必须做到:依托政府、保证硬件、优化软件、角色定位、确立重点、贵在普及和市场导向。

关键词 小城镇体育 基本进程 中国

一、前言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和过渡性作用。小城镇体育则作为小城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方面国家给予了高度关注。

二、小城镇体育概述

(一)含义

小城镇体育是连接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的纽带,小城镇体育是指在小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区中体育。“小城镇体育集乡镇社区体育、农村区域体育和民间体育于一身,体现了农村或比农村高一层次的各种活动。它不同于城市体育又区别于传统的农村体育,共同构成我国群众体育的三元结构”。

(二)分类

我国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型:旅游体育型、企业体育型、社区体育型、学区体育型、家庭体育型等。

(三)特点

同国外小城镇体育相比,我国的小城镇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1.小城镇体育具有农村小城镇化的特色,过渡性特点较为突出;

2.小城镇体育的理论研究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进程有一定差距;

3.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地域差距显著;

4.小城镇体育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5.小城镇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较差;

6.小城镇体育与农村体育的互动增强。

三、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一)小城镇体育是我国小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结构转型阶段的客观要求

小城镇是由农村中比农村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组成,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先富”人口为主体所组成。

(二)建设体育物质和贵发文化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使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小城镇的建立,使其成为农村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社会活动的中心,为小城镇居民提供健康的健身娱乐场所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城镇体育的场地设施、管理模式和人才等基础性物质就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小城镇体育物质和规范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和教育等协调发展,对推动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三)参与主体的必要性

社会是由人组成,人的素质提高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针对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加强小城镇居民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强对体育锻炼价值取向和健身方法的宣传;加强体育认知文化方面的建设等,将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是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必要动因

农村体育的发展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巨大差异,但农村体育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确立以小城镇体育带动农村体育全面发展的战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确立了新的道路和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体育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

(一)体育硬件设施现状

我国小城镇体育设施总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体育场馆非但数量少,而且开放率低,主要集中在城市,全部向居民开放的不到总数的1/3。小城镇社区的体育设施更是数量有限,功能单一。目前的小城镇体育配套设施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难以满足小城镇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二)体育人口现状

小城镇体育人口数量总体呈现递增的趋势,且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局面。在年龄结构方面,小城镇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基本特征。

(三)小城镇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现状

小城镇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是群众体育的主要推动者,是群体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有效保障部门。从组织结构来看,多层次的体育组织尚未建立,无法分层开展工作。一般是由乡镇副职主抓体育工作,它的行政管理色彩较浓,组织形式不够多样。城镇体育组织的这种单向管理模式缺乏主动因素,管理过程缺少配套网络,组织系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坚强、务实的乡镇体育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体育干部是搞好小城镇体育的关键。

五、对策

(一)依托政府

依靠政府的体制和经费保障,确立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和制度体系。

(二)保证硬件

采用多种途径改善小城镇体育健身设施、设备和场所。

(三)优化软件

完善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建立以小城镇体育组织、社会团体为主体的群众健身指导和服务体系。

(四)角色定位

县、镇(乡)二级政府应理顺县、镇(乡)二级事权、财权,做到责任明确。

(五)确立重点

确立小城镇体育的管理模式,发挥中心城镇体育的重要作用。

(六)贵在普及

扩大小城镇体育的普及率和覆盖面。

(七)市场导向

发展小城镇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1] 李凤新.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战略研究[N].中国体育报.2001.12:13.

[2] 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23.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4

关 键 词:国外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精神

Abstract: Cultural advance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upgrading th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ofa university, which is necessary to a university whose mission is to serve thesociety and lead the people to higher-guality civilization. Several foreign uni versities have formed their own distinctive styles of cultural advancement withplentiful experience accumulated after long-time running periods, and their exp eriences are worthy to learn for China's universities. In this respect, adoptingthe idea of “people first”, stressing the exca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am pus spirit” and making much account of the innova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are a ll of far reaching importance.

Key words:foreign university; cultural advancement; campus spirit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而党的十七大报告发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并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 “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又赋予大学文化建设庄严的社会使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不仅是大 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和文化引领职能的需要。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 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1]。它是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 制度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的总和,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是随着大学的 产生和发展而演进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随着国外特别是西方 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研究和 梳理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典型特点,对于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鲜明特点

一些发达国家的名牌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相对稳定 的模式,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虽然因各国国情、各校校情而有所区别,但大体是 一致的,突出表现在文化设施、大学理念、学生创造力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

1. 普遍重视大学文化设施建设

大学文化设施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大学普遍重视大学文化设施建设,发达 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愿意在高等教育领域巨额投资,乐于对大学进行一些具有福利性 的文化设施建设,这就使得国外大学在校园建筑、其他文化设施和服务机构方面,都体现出 大学文化之美。

一是校园建筑彰显大学文化。西方大学由于受自身文化特质和价值倾向的影响,在校园建筑 上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其校园建筑的总体格局呈现开放性特征。西方大学校园的大门两边一 般没有围墙,而是学校的一些实体建筑,大门与其他实体建筑融为 一体,并完全向社区居民开放,即所谓“无边际大学”或“无围墙大学”,足见其大学的开 放性特征。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整体上都向社会敞开,与社会交错融合,甚至有 些高校被社区分割成不同区域,体现出西方大学文化的开放性、亲民性特征。此外,国外许 多大学都是名副其实的风景区,校园的园林、建筑体现出美、正义、和谐、智慧等人文精神 ,如哈佛大学被称为“一部三维空间的欧洲建筑史”[2],校园内弥漫着浓郁的文化 氛围。

二是文化设施完备齐全。在发达国家,各大学凭借自身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再加上政府在高 等教育中的大量物质、资金投入,在大学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也奠定了大 学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这里仅以图书馆和体育馆为例。发达国家的大学十分重视图书馆建 设,不仅努力丰富馆内藏书,还努力为学生的查阅提供各种服务。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拥有 多达600万册以上的藏书及数百万卷的手稿和档案。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上,各发达国家大学 都不惜巨资,努力追求其项目的多元化和技术的现代化。日本的东京大学体育中心,不仅设 有室内游泳、器械、羽毛球、网球等训练厅,还有专门的健康咨询室,通过对学生体质、体 能的检测,为他们提出运动保健的科学意见[3]。完备的文化设施对于大学文化的培 育和发展无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注重大学理念的培育

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等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其核心是围绕“ 大学是什么”和“大学应该怎么做”这两大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反映了不同高等教 育价值观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大学在重视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大学理念的 培育和塑造。

一是积极培育多元化大学理念。如美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把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学理念 综合在一起。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于1963年出版《大学的功用》一书,在书中他提 出了新的大学观:巨型大学的理念。他一方面继承了德国大学重研究的研究院制度,继承 了英国大学的博雅教育传统;另一方面,独创了美国人以职业训练为导向的硕士制度,并形 成自己重教学与科研、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和独特风格。更重要的是,大学与社会的各种新 的联系开始建立起来。例如,大学体育运动成了公众娱乐的一种形式。大学生的生活尤其是 本科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学生联合会、校内运动场、图书馆、咨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 来。巨型大学所体现的是在同一所大学内部多重理念、目标以及结构的共存、互补,最大限 度地实现大学的功能,使大学避免追求一种特定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并形成了美国大学重教 学与科研、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和独特风格。

二是“培养人”的理念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西方大学从创立之初,就提出培养“人” 的目标。无论是纽曼的“绅士”,洪堡的“完人”,赫钦斯的“完整的人、聪明而善良的人 ”,雅斯贝尔斯的“全人”,还是克尔的“有效公民”,这些无不是在强调大学之根本在于 人才之培养与教育,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具有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 是大学理念构建的根本,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

三是大力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的理念最早由德国柏林大学提出。柏林大学创始人洪 堡认为,教育就要为人们创造自由地研究、自由地学习的条件。他 的新人文主义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体现就是学术自由精神,即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 由精神。这种学术自由精神一度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4]。斯坦福大学的 校训即 是“让自由之风劲吹”。在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骄傲的不是学校出了几届总统,而是培养了多 少学术大师,这种自豪感鲜明地体现出了学术自由的风气,体现出国外大学的大学精神。直到 今 天,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的“常青藤联盟”等大学,都是大学崇尚学术自由的典 范。

3.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西方大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 革浪潮,到90年代仍方兴未艾。世界各国在高教改革和实践中,在大学文化的设计与建设中, 都把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重要位置。

一是适应个性发展,改革教学方法。美国大学采用“合同教学法”、“独立学习法”、“个 性教学法”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发挥创造性思考的能力;“问题教学 法”则通过让学生从事类似于科学家发现真理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学习和发现的方法 ,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问题提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探索的过程,既要求 教师合理设问,又要求学生不迷信权威、书本和已有的现成结论,敢于质疑,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否则,很难提出问题[5]。这种鼓励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得美国 大学生个性张扬,敢于怀疑,敢于批判,创新精神得到了发扬。

二是设立创新基地,在实践中创新。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21世纪理想大学模式”研讨 会上,专家认为:理想的大学生不应整日坐在教室里研读别人的教科书,老师只管“给分”和 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应彻底改变;学生的毕业成绩不能完全以课堂考试来衡量,而应将学生 胜任工作的能力和是否具备创新意识作为考评的重点[6]。因此,美国从20世纪70年 代起, 就在一些大学里设立了创新中心,以指导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并且经常把学生置于实践环 境之中,使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用学过的理论及经验,回答和解决他们不熟悉或不明白的问 题,强迫其不断向智力和能力的极限挑战,从而使学生不断增强洞察力、想象力、预见力和 创造力。

三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高教改革中 ,提出要培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综合化的知识、多方面的技能和专门化技能相结合的学识 面宽广的专家。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前苏联大学建立了一系列奖励制度,使其在校大学生参 加科研活动的人数一直占85%左右。美国大学在低年级就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并 明确规定该课为必修课,使学生刚刚步入大学就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以后从事科学 研究奠定基础。这无疑对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4.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国外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前提下,为学生个性自由全面 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一是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支持与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西方大学培养并 鼓励大学生“自重”、“自治”,由此提高其能力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政,在参与 的形式层次、组织层次和内容层次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美国各大学与我国大学学生会类似 的组织-学生政府-通过学生组织的一年一度的竞选产生,一方面它掌管全校的学生 活 动经费,另一方面它代表全校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大学 生已投身于社会决策过程,参与大学校园内和社会的决策,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 已经内化为其大学文化的一部分。

二是学生社团组织活跃。发达国家的大学都非常重视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学生社团活动,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表示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理解、支持与鼓励。在美国,学生社会团体很多,一般只要不反对 政府,三人即可登记,有教会式的,也有研究社会主义的,活动频繁,形式多样,注重让大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世界。而美国的大学也通过为社团提供学术理论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指 导、提供财力支持和各种便利条件,鼓励学生社团发展。作为学生课外活动有效载体的学生 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望和热情,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和能力,形成相互之间的协作精神。

二、 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由于国外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使得其大学文化在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培养人才 和社会 服务方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加强我 国大学文化建设,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国外大学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 体现。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 点和归宿。大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另一方面要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以教师为本。

一是要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努力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不仅要在大学的物质文化建 设中尽量体现人性化,使校园文化设施、校园环境都能给人以美德感染和道德的熏陶,而且 要将“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观念深植于每个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头脑之中,要在大学 文化建设规划和引导工作中贯彻和落实这一观念,从而使大学里所有教职员工都能从文化育 人的角度,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个岗位,在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 行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各个方面,做到以文化的力量教育人、陶冶人、感染人。

二是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更重 要的是从制度文化的层面来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形成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制 度。大学组织管理制度必须摒弃传统的物本管理的思想,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人的培育, 充分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与创业精神,真正树立“以师生为本”的“人性化 ”的管理理念。②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学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精神,把创新教育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贯穿于实践教 育之中。③要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行为制度。要加强学生群体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组织管 理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④要形成一套科学的学生自我管理运行体 系。在大学党政领导和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工作干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 团、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2. 要注重大学精神的挖掘和培育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国外大学体现在办学理念、大学传统等方面的大学精神 ,是维系其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是大学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

一是要革新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在办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 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管理和发展的理性认识。对于同一大学而言,办学理念也不是 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在反映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宏观辩证基础上,对影响大学存 在和发展的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现实选择。大学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必须要集中 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施非均衡的发 展战略规划,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学科,并在这些特色优势学科领域不断创造新的特色学科。 大学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还须要坚持“教师为本,人才至上”的方针,实施人才强校战 略,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制定和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为学 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此外,大学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还须要具 有长远的发展目光,要使自己的办学理念不断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时展的要 求,体现行业发展的要求,体现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是要传承学校传统,培育学校精神。要提炼校训精神。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导向 ,它具有导引、激励和教育功能。如何使其成为每一个在校师生的内在信念,需要学校充分 挖掘本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办学方向,对自己的办学理念进行提炼和升华。要学习名家大 师的风范。很多大学的历史都和中国近代的许多“名人”“大师”紧密相连,回顾和学习这 些名家大师们的精神,可以增强广大师生对学校精神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进而增强学校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要围绕学校精神开展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学生文化活动。开展校园学生文 化活动时要着重在活动中体现和传播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不断 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能力水平,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成为学校精神传承者的目标。

3. 要重视大学物质文化的创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国外大学在校园建筑、图书馆、体育馆等物质文化 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仅美化了学校形象,也为学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物质文化是 大学文化的外在标志与物质基础,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重视物质文化的创新。

一是要重视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建设。 一个具有文化魅力的校园环境必须要布局规划合 理,注重整体校园建筑风格的配合及校园内各种环境因素的有机融合。校园的建筑布局应把 整体布局与零星点缀协调起来,使实体象征与抽象隐喻相结合,形成一种意象共存的校园建 筑风格;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力求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校园的 人文景观体现了校园独有的文化特征,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广大师生的行 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因此,一定要具有文化含量,同时应将各个单体作为群体的构件,从整 体上考虑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例如,校园雕塑要有充分的特定含义,力求围绕某一主题。当 然,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与创新归根到底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立足于适应人的精神需要,提 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建议在校园建筑物内设置多种宽敞舒适的交往空间来供 人们会谈、休憩,使人们的情感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知识补充得到增进。同时,应注重并强调 细节建设,校园叠石、建筑小品等都应精心设计,刻意安置,这可使 原本美丽整洁的校园得到内涵上的升华,使人感到更富有个性和魅力。

二是加强大学文化载体建设。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形象 地 比喻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一比喻启示我们在构建大学物质文化的过程中 ,要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发挥校报、广播站、电视台、新闻网等校内 各种新闻媒介的传播作用。①要发挥校报、电视台、广播站、宣传栏等传统媒介的作用。作 为由大学主导的、集中宣传大学办学成果和师生精神风貌的报纸、广播和校内电视,是一个 强大的舆论群,加强传统媒介建设,使其更多地承担起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对于营造文化 氛围的作用是巨大的。要使这些载体更多地承载文化内涵,更多地宣传大学的精神和理念, 更多地宣传学校的传统,使得师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熏陶。②要加 强校园网络建设。校园网是随着网络的建设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校园媒体形式,因其 传播快速、信息量大等优势迅速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一方面要使 其成为大学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成为师生交流、学习、参与学 校管理、政务公开、展示才干的舞台; 另一方面,要让其成为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坚持用 优秀的文化产品丰富网络内容,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师生的网上精神家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赋予的神圣使命和重要任务,大学 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大学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一方面要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为前提,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为基础, 走好自己的路;另一方面,审视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鲜明特点,借鉴其先进经验,也是 大学文化建设应走的一条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冀生.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 2005(4):7.[Z K)]

[2]亨利罗索夫斯基. 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 谢 宗仙,译.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140.

[3]刘德宇.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 4:47-48.

[4]阎光才. 大学的人文之旅[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24-25.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5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 C28 文献标识码: A

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是进行社会公众教育的理想场所之一。博物馆运用文物、标本,并通过展示和讲解向观众实施社会教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国民教育纲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一 博物馆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以收藏、研究文物和自然标本,并以陈列展览为主要形式进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设施。我国学术界曾习惯地把它的性质归纳为“三性”,即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博物馆教育,则正如国际博物馆协会在远景规划中所说的,“博物馆必须成为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积极参与者”,并将“支持博物馆成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工具”作为未来十年远景规划的第一目标。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现代科学的思想、高科技的手段为博物馆步入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更多的人走近博物馆提供了条件。我们应把握机会,将博物馆建设成连接传统文化和未来社会的桥梁,而博物馆教育大体分为两个面: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1、知识教育

目前我国多数博物馆都有专职管理宣教的部门和人员,博物馆在少年儿童教育方面更是不断地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和持续性,向少年儿童展示博物馆文化蕴藏的知识力和影响力。比如,博物馆通过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印制和发放博物馆资料,报道展览内容及讲座,对新办的大中型展览宣传推介,举办有鲜明历史特性的动手参与性制作活动,通过与学校、社区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外联关系,保证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沟通渠道的通常等。

2、思想道德培养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道德规范是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维系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生生不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作为社会教育的基地,博物馆具有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优质资源,对青少年的知识积累、道德养成、人格塑造都起着很好的作用。教育可以说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但现在的博物馆教育多是重视知识教育,对思想道德培养关注不够。在博物馆教育中,思想道德的培养可具体体现为素质教育,我们可以从博物馆普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来阐述一下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现象一:打电话

进入博物馆,里面一片寂静,偶尔听见有人小声发出赞叹。可就在这时,展厅里一位女士的电话响了,这位女士掏出电话就打,而且声音很大。工作人员过去问这位女士知不知道博物馆内是不能大声喧哗的,女士回答说不知道。随后,这位女士不满地拿着电话到展厅外面的休息区继续打电话。

现象二:拍照使用闪光灯

为了保护博物馆内的展品,博物馆规定游客在拍照时不能使用闪光灯,并在入口处做了醒目的标志进行提醒,可游客在光线暗的地方就会开启闪光灯功能拍照。大部分游客经过工作人员提醒后,都能自觉遵守规定,但也有少数的游客在工作人员离开之后又会继续使用闪光灯。

现象三:大声喧哗

在展厅内一群小学生互相呼喊着,追逐着。同时,一些成年人也在展厅内高声说话,呼来叫去。家长任小孩在展厅、无障碍通道、电梯上追逐嬉戏,场馆几乎成了他们的赛跑场地。有些家长鼓动小孩簇拥在讲解员身边,不仅影响了讲解路线的前进,还影响到其他观众的听讲。

现象四:触摸展柜玻璃

博物馆内绝大部分的文物使用的是展柜玻璃,为了看得更清楚,很多游客会双手紧贴玻璃,趴在玻璃上看,等离开时原先干净的玻璃就花了。另外,博物馆内还有少量展品是暴露在外面的,为了防止游客触摸,专门用一米线设置警戒线,但是很多游客都抑制不住好奇,越过警戒线触摸展品,这给展品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现象五:带饮料进馆

参观须知上写明禁止观众携带食品、饮料进馆,所以大多数观众会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把饮料存放在存包处,但还是有不少观众带饮料进馆,甚至有人干脆拿着食物在展厅里参观。

现象六:乱扔杂物

参观过程中,有个别观众随地吐痰,还有小孩乱扔纸屑。博物馆特意印制的精美说明书。被一些参观者大把放进书包里或拿来垫在地上,有的被随意丢弃在卫生间或展厅里。

现象七:其他不文明行为

更有甚者,赤脚直接躺在椅子上休息,而有的家长让小孩在场馆内随地大小便。

以上列举的只是博物馆展厅常见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却很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在成人与儿童公共思想道德素质的缺失。

国外的博物馆,虽然每天几乎都是门庭若市,却井然有序,没有喧哗与吵闹,只有置身于艺术殿堂里的那种特有的肃穆和静谧。比如在卢浮宫有所谓的“三宝”,这些都是每一位参观者绝对不可错过的。“三宝”面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却没有人表现出急躁和不满,这足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二 博物馆教育意义

1、配合学校教育开辟学生第二课堂

博物馆教育属于社会教育,不受年龄限制,是面向广大群众和整个社会,具有广泛的教育对象。对少年儿童来说,它是第二课堂。学校教育只对少年儿童,教育对象比较单一。博物馆教育是运用文物标本或陈列展览开展多种活动进行教育的,富有生动趣味和直观形象性;学校主要是运用教材,通过上课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是理性教育,以听觉为主要手段认知事物;博物馆教育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结合,偏重感性教育,调动视、听、触等多种知觉手段认知事物,便于理解记忆。学校教育有程序、有组织、有时间限制;而博物馆教育则不受程序、组织、时间限制,有很大的随意性。除此之外,博物馆教育一般不带有强制性,是在自由选择内容、时间、姿态、方式的轻松环境下学习的,没有厌倦和负重心理。在这种优越环境下学习,不会导致认识固定化,可以充分调动思维能力、自由联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融入社区建设打造社区文化中心

国际博物馆界共同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博物馆与观众”,它们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博物馆观众中,就包括社区公众,社区公众是“特地部分目标的观众群”,是博物馆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对象,博物馆应该为之思考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吸引社区各层次的观众认同,使之亲近博物馆,支持社区公众和特殊个人积极参与道博物馆活动中来,或通过自身特有的手段为各个不同的社区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切实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实践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为社区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博物馆作为社区公共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要纳入社区建设的宏观管理,又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在融入社区过程中,社区教育把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进行连接,起到纽带作用,进而推动社区建设的有序发展。

三 博物馆教育的几点建议

1、重视观众的参加体验

不论作为综合性或是单一性的博物馆、纪念馆,面对的观众都是普通大众,他们来到博物馆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取信息、愉悦和富有启迪的参观体验。以往博物馆都有“请勿触摸”的警示牌,但英国薄雾古纳中开设了一些可以触摸的展品,在旁边写着“Touch please!”(可以触目)的标识。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尽量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继而扩大观众的认知,启发心智。

2、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藏之名山的“珍”品、“奇”品展示给大众

对于博物馆展览内容,普通观众最感兴趣的是“珍”与“奇”,这些稀缺性资源成为他们参观展览的目的。“珍贵”的展品特别有魅力的原因在于,它们通常在观众日常经验之外,有特别的艺术价值。如2010世博会中丹麦馆把哥本哈根久负盛名的小美人鱼铜像首次带出国门、尼泊尔馆展示的佛祖舍利、法国馆的7件传世名作等,无一不体现出了展品的“珍”与“奇”。

除博物馆展览应该重视展品的美感选择,展示珍奇的藏品,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外,商业性的展览和博览会式的展览都具备同样的性质。为了小心分辨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遵循博物馆文化性质,我们必须在满足观众好奇心这一原始功能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加展品的美感和知识性价值,使观众除了获得新奇为美所感动外,进而了解展品代表的意义,从而在精神素质上有所提高,实现展品真正的价值。

3、考虑多媒体技术的投入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世博会的陈列展览中,有方式新颖、时代感强的特点,符合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以多媒体技术表现为主、实物展示为辅的陈列展览模式,并且因多媒体技术更先进、展现手法更加多样化为其主要特点,建成了一座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众性、娱乐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技、科学知识殿堂和观光旅游休闲的场所,为许多博物馆展品的展示开拓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四、结语

随着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告诉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社会职能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欧美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功能。几乎每家博物馆“建馆宗旨”都包含教育这一项内容。他们认为,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他们的一些工作通常都是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为人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上。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等手段,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吸引观众,引导公众来博物馆参观,并为公众提供各种教育性与娱乐性的文化服务项目。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对藏品负责还是对观众负责已成为现代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重大区别,这体现了博物馆从“物的关怀”到“人的关怀”的根本性转变。传统博物馆是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现代博物馆则是以人为中心,面向全社会的发展态势;传统的博物馆侧重藏品的保护与研究,现代博物馆则以社会教育与文化产业为主,两者兼顾,并行发展,以社会发展促自身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物局编《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文物出版社,1993年。

[2] 林南红《浅析博物馆、纪念馆与青少年素质教育》,《都市家教》2010年第10期。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6

关键词:校史馆;建设;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03

校史馆是学校历史陈列馆、展览馆或博物馆的概称。校史馆是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展现不同时期学校面貌的场馆。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建立不等规模的校史馆(室),以充分展现各自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温州市学校史馆建设现状

据温州教育史馆2016年年初调查统计,温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已有89所学校建立了校史馆,总建筑面积达到22812m2,同时还有96所学校正在筹建校史馆。在这89所已建有校史馆的学校中,从办学层次来看,它涵盖了小学、中学、高校等各级学校。其中,小学有24所、初中有31所、高中(职高)有29所、高校有5所。从学校办学历史来看,既有一批办学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如温州中学、瑞安中学、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平阳县中心小学等;也有众多办学历史较短的学校,如龙湾中学、乐清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学校、永嘉县瓯北第六小学等;从发展态势来看,上世纪90年代前仅有6所学校建有校史馆,本世纪头十年有38所,2010年至今有45所。根据这种发展态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温州市学校史馆发展已进入快车道。随着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温州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温州市学校史馆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温州市学校史馆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做法

1. 学校领导高度重,是校史馆建设的前提

首先,是学校校长对建设校史馆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认识到位,把它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其次,是校长具有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校史馆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日程。第三,是校长要有强烈的工作热情,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抓好校史馆建设工作。

2. 重视校史馆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服务学校文化建设

校史馆资源是学校文化建设极其宝贵的资源。很多学校十分重视校史馆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经验丰富,硕果累累。一是利用校史馆资源研发校本课程。如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的《话说二中》,温州四中的《历史上的四中》,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校史博爱100人》,龙湾区永兴第一小学的《我爱我校》,平阳县实验中学的《千年学宫》,苍南灵溪镇第十一中学的《中国梦・状元梦――徐俨夫状元文化》,瑞安曹村中学的《中华进士第一村》等。二是利用校史馆资源研发系列文化丛书。如瑞安中学的《瑞安中学文化丛书》一套十册,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香樟园”文化丛书》一套九册,平阳县中心小学的《立鹤》校本文化系列丛书。三是学校利用校史馆资源,采用组织参观、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讲座、座谈会或研讨会等形式,对学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还向学校校友、学生家长、社区居民、社会团体乃至国外贵宾开放。这些校本课程和文化丛书,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怀,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3. 融合地方优势和学校特色,校史馆呈多元多样化发展

目前,温州市学校史馆已从单一的校史馆向多元广义的校园文化场馆发展。

一是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场馆。如瑞安市曹村镇自宋代以来出了82个进士,号称“中华进士第一村”。曹村中学充分利用这一人文优势,在学校内建起了进士文化墙。永嘉县瓯北镇珠岙村,是全国著名的童装产地,瓯北镇第六小学充分利用这一地域优势,打造了瓯北六小红领巾童装文化博物馆。

二是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创建校园系列文化场馆。如龙湾中学除了建有校史馆外,还在校园内建有敬贤堂、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区)、百工厅、美术(金石书法)博物馆(园)、农耕文化博物馆(行园)等九大场馆。温州四中将校史元素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建有校友浮雕围墙、校史文化广场、读书长廊、科技长廊、温州学人四中篇及校友篆刻印章走廊等校园文化景观。

三、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

尽管温州市学校史馆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校史馆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人员短缺、馆舍简陋陈旧、陈列物品甚少、展陈形式单一、科技手段落后、不能适应中小学生需求等。所有这些,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予以解决和完善。下面,笔者就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校史馆建设工作做实做好

笔者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建设校史馆的重要性,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校史馆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把校史馆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学校办学经费总预算,切实抓好校史馆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校史馆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管理。学校要成立校史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副校长具体负责,办公室牵头协调各方面,选派对校史研究有兴趣、有能力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踏踏实实地做好校史馆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的校史馆管理队伍,使校史馆规范、持续发展。

2. 重视学校史料的搜集、文物的征集以及基础文本的编写,为校史馆建设奠定基础

从温州市学校史馆建设现状来看,笔者认为应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搜集校史资料。由于一些学校始创年代久远,学校几经变迁,档案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校史资料的搜集成为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学校需要组织专门团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搜集校史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梳理汇总。

二是撰写基础文本。基础文本作为校史馆功能定位、整体布局、内容设计、展陈装修的纲领性文本,是校史馆成败与否的关键。学校应在校史馆基础文本的研究和撰写上下大力气,为打造优质的基础文本,不仅要专门组织力量编写,还需要请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为校史馆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物品征集。从温州市学校校史馆展陈的物品来看,校史馆内的藏品(实物)十分缺少。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加大征集力度,广泛征集物品,不断充实馆藏物品,同时对藏品(实物)要妥善加以维护和保管,以增强校史馆的观赏性。

3.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校史馆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校史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重视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校史馆建设中的应用。

一是在校园网站开辟校史馆专栏。一部分硬件暂时无法满足建设实体校史馆的学校,可以在校园网站先建立网络校史馆,逐步将现有的和今后陆续挖掘整理的校史图文资料整理上传到网络校史馆,提供查阅,使校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二是建立网络虚拟校史馆。学校可以在校史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将其制作成虚拟校史馆,并在校园网站上对公众开放,使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网络虚拟参观校史馆,提高校史馆的对外宣传效益。

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要逐步改变校史馆展陈手段单一的现状,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加入动画、音频、视频等元素。也可以将展陈内容制作成互动形式的游戏,从而使展陈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在增加互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展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 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育人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应成为校史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校史馆应注重满足中小学生的需求。在展陈内容、展陈形式、展陈设计、展陈手段上,突出故事性、趣味性、互动性,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

其次,校史馆应设有临时展厅。由于校史馆基本陈列系统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有条件的学校应设有校史馆临时展厅。临时展厅具有形式灵活、内容机动的优势,可根据学校教育教W工作的需要或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不断增添、更换新的内容,以解决目前校史馆内容固定单一、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再次,校史馆应加强宣传工作。校史馆是十分宝贵的教育文化资源,应积极地进行自我宣传,可通过设立专门网站,拍摄宣传片,培养学生讲解员,组织参观、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讲座或研讨会等形式,来宣传学校、宣传教育。温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校史馆除了对本校师生开放外,应逐步向学校校友、学生家长、社区居民乃至公众开放,以此扩大学校和教育的影响力以及宣传效果,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