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建设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建设含义范文1
摘 要:中韩自贸区历经10年,完成了最终的实质性谈判。本文分析了中韩自贸区谈判历经的阶段、发展途径和发展前景。自贸区建成使两国优势互补,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同时带动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中韩自贸区 FTA 贸易自由化
本文为此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科研成果。
2008金融危机以来,区域贸易自由化趋势发展迅猛。许多国家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韩两国也开始加快对外FTA 的谈判进程,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要追溯到2004 年11月,两国首脑在APEC会议上缔结中韩FTA的共识。2014年11月,中韩自由贸易区FTA实质性谈判最终完成。从达成共识到完成谈判共经历了10年的历程。本文将对这10年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历程进行梳理并对中韩自贸区的前景进行分析。
一、中韩自贸区建设历程
1.民间研究阶段
2004 年11月,两国首脑在APEC会议上缔结中韩FTA的共识,共同宣布启动中韩自贸区民间研究。2007年初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可行性研究启动。从2007年3月到2008年6月,中韩双方共进行了五轮官产学联合研究会议,就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措施、农林渔业、服务贸易、投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2010年6月中韩自贸区官产学共同研究结束,双方向各自政府提交研究报告。
2.中韩FTA模式谈判阶段
2012年5月中韩自贸区政府间谈判启动。谈判分为模式谈判和出要价谈判两个阶段。双方约定,先进行模式谈判,然后开展全面出要价及协议文本谈判。在模式阶段达成的共识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协定范围及各领域谈判的原则、框架及内容要素等。2013年9月,中韩自贸区第七轮谈判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双方历经七轮谈判,就各领域的模式文件内容达成一致,顺利结束模式谈判。
3.中韩FTA出要价谈判阶段
2013年11月,中韩自贸区第八轮谈判在韩国仁川举行,全面开始出要价和协议文本谈判。本轮谈判中,双方相互交换了货物贸易的首次出价清单,范围包括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此外,双方还就各自在其他领域提出的协议文本草案进行了讨论,对彼此立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4.实质性谈判最终完成
2014年11月,中韩两国首脑在北京举行会晤,双方共同确认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中韩自贸区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商谈的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在开放水平方面,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涉及贸易总额比重超过85%。
二、中韩自贸区建设形成的路径分析
1.中韩双边贸易迅猛发展
中韩两国是近邻、经济上互补性强、双方互有需要成为彼此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韩两国建交22年来,贸易额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双边贸易额净增长50余倍。2013年,中韩贸易额首次突破2700亿美元。 2013年中国的国别贸易统计显示,韩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成为了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和进口市场。这为中韩自贸区的建成奠定了经济和贸易基础。
2.中韩两国均推出自贸区战略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商务部明确实施自贸区战略。中国正在建的自贸区有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签署了12个自贸协定,正在谈判6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韩国政府在2003年明确提出“FTA 路线图”。2004 年韩国首次开始实施与智利的自贸区。“FTA 路线图”实质是一个多轨道(Multi-track)推进的路线图, 根据该路线图韩国对外自贸区建设分为三个层次依次递进:第一层次是和美国、日本、欧盟等大型经济体达成FTA,第二层次是金砖四国,第三个层次是澳大利亚、智利、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 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递进,韩国自贸区内贸易比重扩大到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5%以上。中韩两国自贸区发展战略是中韩自贸区建成的重要原因。
3.中韩两国均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的理念
中国首脑提出了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是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欧亚陆上经济纽带,这促进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对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韩国首脑在欧亚时代国际合作学术会议中提出“欧亚计划”,称“重新真正的把欧亚大陆连接为‘一块大陆’,开启新时代”、“ 要实现始于釜山,贯通北朝鲜、俄罗斯、中国、中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快车’。”我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韩国的“欧亚计划”的理念相一致,这为中韩自贸区的达成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中韩自贸区前景展望
1.中韩自贸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中韩自贸区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直未果的背景下率先达成一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现实意义。首先,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标准更高、涉及领域更广的TPP(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孤立或约束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而达到降低中国在东亚政治影响的目的,而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先于美国主导的TPP突破僵局,这意味着占东亚贸易比重极大的中韩自贸区的形成更具有现实意义。其次,日本在中韩自贸区形成后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日本一直冷处理中日韩自贸谈判,积极加入美国主导的TPP,然而事与愿违,这必将导致日本在中日和日韩政治经济事务处理中渐失优势。第三,韩国对中国经济依存度显著提升,对韩国而言,选择美国主导的、形式大于实质的TPP,还是选择内涵更为丰富的中韩自贸区,这需要韩国政府作出较大政治和经济权衡,最终中韩自贸区协定的达成虽不能代表韩国已经摒弃美国,但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韩国更加重视中韩自贸区的发展,中韩经济在外部压力作用下也必将蓬勃发展。
2.中韩自贸区促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2013年8月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上海自贸区成功获批后,紧接重庆、天津、广东、厦门等均加入筹划申报自由贸易区。自2012年5月中韩自贸区正式启动谈判以来,天津、大连、青岛、威海等十多个城市都在争夺成为中韩自贸区的先行区。中韩自由贸易区(FTA)的形成必将促成以中韩FTA为框架的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自贸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3.中韩自贸区经济效应
中韩自贸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4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两国(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各成员经济体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亚洲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兴起。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形成了自由贸易的市场环境,让两国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促进各自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提升了国际地位。中韩自贸区的建成一定会提高双方经贸发展水平,开拓双赢的道路,同时带动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鹏 金佑炯.中韩两国自贸区战略对比及双边自贸区谈判展望. 国际商务研究,2010 年第5 期.
[2]毕夫.中韩贸易区的特别期待.上海企业,2014.8.
[3]胡渊 杨勇.多边化区域主义背景下中韩自贸区前景分析.亚太经济,2014年第2期.
社区建设含义范文2
一、引言
2010年8月30日,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高等教育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的教育“两个率先”(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也标志着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的新阶段。2010年10月3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指出:试验区将积极探索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力争把江苏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为此,综合改革试验区将重点推进十大任务,即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不断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下文拟就其决策内涵与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
二、内涵分析与政策向度
2010年7月30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为达成纲要提出的宏伟目标,国家、省、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和举措,从多个层面整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2010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3项基本内容,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被确立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既是对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期冀我省能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水区继续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作为排头兵,为东部各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经验。
(一)顶层设计,上下联动
“顶层设计”的内涵是指在改革决策中强调统揽全局、追求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目标是要统一认识、协调关系、处理利益、整合资源。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结果,但在省级层面的实施上,又要体现地方顶层设计的智慧,要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在《方案》中,我省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到了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本身主要需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内部关系,这主要是健全大学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的管理机制;另一个是处理好内外关系,即落实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这主要体现为财权、事权等。但这些方面都是改革的难点,改革的推进需要中央、省、大学各方的协调联动。如在治理结构上,《方案》提出了“完善高校法人治理制度,改进校长遴选机制”及“党委领导下的民主治校”。现在,借助试验区的政策倾斜和先行先试,这样上下联动,改革的成效就能显现出来。总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一些过去“啃不动”或者“不敢碰”的难题。从更高的层面上讲,国家设立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尊重各地差异,激活地方活力。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得实践的重心前移,决策的机制简化,是一种更具活力的上下联动模式。因此,在签署省部共建协议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教育部支持江苏改革,希望与江苏省共同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更多的好做法、好经验。”
(二)宏微并进,中观突破
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高教大省”,但从宏观上看,江苏高等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例如,经济实力最强的苏州只有苏州大学1所综合性大学,且苏州大学也不是苏州市市属高校;而无锡经济虽在全省排名第二,综合性大学也只有江南大学1所,同样也不属于无锡市管辖。建设规划提出“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建立“江苏区域高校联盟”共享优质资源的同时,支持苏北高等教育发展,力争每个省辖市至少拥有1所普通本科高校。除此以外,如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建立健全高校分类评价体系等都是从大处着眼,将发展的目标和管理的层次放置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视野中。
落实到具体的微观层面上,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育人。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校入学的选拔要更科学合理,因此,规划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招生制度、高校入学考试方式、高校招生录取办法等3方面的工作。二是教师队伍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方案》提出引进高端人才充实教学科研的具体做法,特别是强调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但这些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短期内难以一蹴而就。
省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阶段差异性等都决定了建设不能“齐步走”,《方案》从战略的观点看,是一种中观突破的思路。这体现在对产学研结合和学科建设的重视上。这个层面的工作能够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增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同时学科又是汇集人才,打造学校特色的基础,因此,抓好这项工作一是具有迫切性,二是对宏观的战略目标实现和微观的人才培养都能起到带动作用,它也应该是一种整体推进中的相对重点。
(三)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一个饱受诟病的顽疾就是学校的定位模糊不清,向一个方向、一个标准靠,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天天讲“特色发展”,但实际上是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模式千人一面。笔者认为主因之一是教育决策与管理过分重视了自上而下的统一性、主导性、权威性及对有限资源的支配权。当各学校向同一个榜样学校靠,向单一的评价标准看齐时,同质化现象便不足为怪了。这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就是连不少高职高专也以科研为中心,教学工作被不断边缘化。同质化的结果就是学校的办学主体意识不足、办学活力下降、不恰当竞争加剧。当然,当前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改革的愿景,如不少省市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了相对具体的解决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建立健全高校分类评价体系。科学制订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加强专门评价机构建设,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推行管、办、评相分离。”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如江苏省实施的部(教育部)省共建高等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试验,既考虑了各省教育发展自身已具备的优势,也增强了教育改革发展与各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度、协调性。这特别有利于整合资源,有所不为,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
三、方案实施的难点与建议
毋庸讳言,教育改革历来都是一个充满了失败和挫折的领域,这是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教育改革可预见的失败》一书中,萨拉森在分析其原因时说道,教育改革的努力常常承诺质量和改善,但他们很少试图去改变顽固地阻挠改革努力的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则和深层次结构。学校将始终与改革的力量相互作用,笔者认为这种分析固然是基于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但也未尝没有反映在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的现实中。
在《方案》中,决策者提出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直面了高等教育改革深层的共同难题。对试验区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使问题的解决容易形成共识和合力。从高等教育研究的角度看,在这两点能否取得突破是改革的焦点与核心问题,这两大问题的改革和突破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就具体做法看,《方案》强调了管理引导、决策研究、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是在处理高校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上做文章。但与此同时,体制改革说到底不能仅仅是高等教育系统对变化了的外部世界和需求做出被动的反应。真正的体制改革应该发生在大学的治理环节,改革的实践主体还是大学。具体来说,如果能在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建设、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区隔与平衡、学生主体权力的适当尊重上有所作为,体制改革的努力会更容易获得基层专业人员等的支持。选择难点上的突破,使得人们看到成效,其他方面的改革推进则会减少阻力。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高等教育系统逐步演变为社会的“轴心结构”,大学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站、火车头,其效应日益体现。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居于首要地位,但改革说到底是整合和优化各类教育资源、处理和协调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尊重并释放主体的创造性。因此,在现阶段的改革要处理好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更为迫切的是处理好高校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在进人大众化阶段之后,市场需求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方案》中的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都是处理和协调此类关系的应有之举。与此同时,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另外3个重要特点是国际化、多样化、信息化。《方案》在国际化方面的应对策略既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即“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引进国外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吸引知名国际教育组织落户江苏,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到境外办学”。在多样化方面,强调科学制订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推行管、办、评相分离。从外部管理的角度讲,这些措施是十分及时的。但如前所述,我们不能否认同质化问题的根子还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导向,必须与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才会真正起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方案》没有提及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决策中的一大疏漏。当代高等教育的一个现象和趋势是信息化与国际化互相助力并成为高等教育的新景观。两大力量的合流引发了整个高等教育时空观的改变,其影响的深广度是前所未见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深化改革中加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先导的重大试验场,在这里研究和确立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探索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创新思路和模式,不仅最有条件,而且最有必要。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当前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被网络及移动通讯技术改变了的“新世界”中,事实上我们已经沉浸于“数字化生存方式”中。当代高等教育无疑也处于新技术一新教育一新人的镶嵌结构中。信息化在其他领域发展的经验已表明:信息化是打破边界、冲破体制束缚的力量。而在“试验区”内,推动信息化就是要改变信息化是锦上添花的工具的片面认识。特别要以学校中心工作的信息化为纽带,实现管理的体制创新和流程再造。这也是试验区原有规范中涉及不足,关注不够的地方,在试验区建设中必须纠正对信息化认识、举措不足造成的偏差。
社区建设含义范文3
为了贯彻落实“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工作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促进我市人民防空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加快住房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发〔1998〕34号)、《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空地下室建设的通知》(鄂政发〔1999〕27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防空地下室建设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设单位在本市范围内(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各类居民小区、单位规划区)新建民用建筑,必须按照下列标准修建防空地下室:
(一)新建10层以上(含10层)或基础埋置深度达3米以上(含3米)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第一层建筑面积修建。
(二)新建9层以下(含9层)、基础埋置深度小于3米,地面总建筑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以上(含7000平方米)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总建筑面积的2%修建。
(三)规划确定新建的居民住宅小区、各类开发区和单位规划区的民用建筑,按照一次性规划总建筑面积的2%统一修建;其中符合本条第(一)、(二)项规定的,按照本条第(一)、(二)项的规定修建。
二、建设单位新建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其它民用建筑或因地质、施工条件等原因不能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除国家有明文规定的外,必须按照省物价局《关于调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收费标准的复函》(鄂价费字〔96〕304号文)的规定,缴纳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审批部门不得减免。
三、对市人民政府过去批准减免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的危旧房改造、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城区企业外迁等单项已开工项目,其减免政策执行到该项工程完工为止。
四、经济适用住房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减免政策停止执行后,可将此费列入建房成本。
五、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民用建筑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武汉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的规定,先将防空地下室设计文件送市或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审批,后持审查合格文件办理建筑审批手续。
六、计划部门在批准民用建筑项目立项时,要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的有关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将配套修建防空地下室项目或缴纳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列入计划,否则,不予立项。
七、市、区规划、建设部门在办理需依法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时,必须凭市、区人防部门的批件,才能办理其它有关手续。
(一)规划管理部门凭人防部门出具的《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联系单》、《防空地下室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联系单》后,方可办理规划许可证。
(二)建设管理部门凭人防部门出具的《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联系单》或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缴纳收据后,方可办理施工许可证。
建设单位新建民用建筑应建而未建防空地下室或经审查不能修建防空地下室,又未按规定缴纳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的,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不得办理该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
八、防空地下室必须由具有相应设计资格的单位设计,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质量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
九、市、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配合市、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加强对防空地下室施工质量的监督,完善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对防空地下室进行质量认定,并核发建设质量等级证书。防空地下室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十、市、区人民防空办公室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未按规定修建防空地下室或未缴纳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十一、市、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应当将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设费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专项用于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挪用和截留。
社区建设含义范文4
[关键词]社区概念 社区治理 社区文化 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234-01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学角度对社区概念进行界定,多强调地域性的概念,通过与社会、国家、城市、社会群体等不同概念的对比中得出社区的含义,“更多的社会学家是从一定地域社会关系结构的角度,或者从社区的功能与地域空间相结合的角度社区下定义”。
一种观点从社区与社会对比的角度诠释社区概念,“在方法论上,社会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它的性质是无法使用实证资料来论证的”,“研究者只能做出范围较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社区研究,从社区研究中取得实证资料来论证社区的性质并进而推出社会的性质”。这种定义方法将社区作为社会的特例,是从哲学角度对社区进行的界定。它比较重视社区、社会的对比,并对这两种经常被人们搞混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基本厘清了社区、社会的含义;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是用对比的方式告诉了人们社区不同于社会,而缺乏从自身出发的论证,没有明确指出社区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因而无从说明社区的本质。
另一种观点是从社区与国家、城市及社会共同体的对比关系中对社区加以解释。该观点认为国家“始终是和不可侵犯的要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社区是“早在私有制产生之前人类就有了自己的共同体方式”,社区要表达的是“居住在同一社群、同一地方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模式”,因而从本质上或者是产生历史上,社区和国家都是截然不同的。当论述社区和城市的关系时,“城市是人类劳动分工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而社区“既可坐落于农村又可坐落于城市,二者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社会群体的对比关系中,作该观点认为社会群体是“由一定社会交往关系联结起来的人类集体生活共同体”,血缘、地缘、业缘起纽带作用,而社区则是“地域特色鲜明的社会共同体”,其中加入了地域性的要素。
二社区管理体制
首先是社区管理主体。在定位社区管理主体方面,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观点一致,大家普遍认为社区管理涉及多个主体,“社区建设离不开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努力”。但对于如何确定不同管理主体尤其是政府作用时,学者们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在只是在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的初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承担培育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的责任,并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发挥主导性作用。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的现状而提出来的,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但并未对各治理主体之间关系明确定位,只是着眼于当前状况而未有长远目光。另一种观点认为,社区服务组织者是基层社区组织,是社区服务中主要的依托力量。因为这些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社区,最贴近社区人民群众,最了解社区的基本状况,最了解社区居民及其他成员的需求”。这种观点实际上充分肯定了社区基层组织在社区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从社区治理角度指出了基层组织在提供服务方面的优越性,并认为政府只是起到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的作用,是“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体现。
三社区文化建设
(一)社区文化概念
由于理论界对社区文化研究角度不同,对社区文化内涵的界定也不相同。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区域当中,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
(二)社区文化的作用
在对于社区文化作用的探讨上,学术界的观点基本一致。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有益于营造“社区精神”,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并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有人从更大的层面提出了社区文化建设有益于“完善城市功能,树立城市品牌,打造城市特色”;有人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社区自治的发展,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培养居民的自治意识,增强居民的团体意识;也有人认为培养社区文化可以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也有益于社会环境的安定。总体来说,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首先在于社区自身的稳定、团结、和谐,还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从整个城市乃至社会层面上都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学贤.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4 页.
[2] 黎熙元等.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第5 页.
[3]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第32页;第32 页;33页.
[4] 代明,袁莎莎.国内外城市社区服务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10(11):25.
[5] 沈千帆.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40页.
[6] 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7] 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9).
[8] 刘庆龙等.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9] 李吉国.浅谈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学习,2002(12):33.
社区建设含义范文5
[论文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其起居的主要场所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能提供居住的场所,而且能够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希望建立生态社区和寻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介绍我国生态城市社区的研究现状,以及生态城市社区的设计规划。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社区是一个以居民全面发展为主体,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保障,以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为手段,以生产充分满足社区人口所需要的社会产品为目标,实现社区复合系统良性循环的过程。社区可持续发展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更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其对象是当地居民和他们的意愿;后者的内容更为广泛,覆盖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领域。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舒适、健康、文明、高效益、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和谐共处,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生态型社区。这里的生态社区的“生态”不是简单的生态学含义而是广义的概念,包含“环境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生态社区是“具有适当的地域范围与人口规模,具备共同的生态文化意识,是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和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
一、我国城市生态社区研究现状
进人21世纪,我国的人类居住地与生态社区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人类社区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动员全体民众参加,建成规划布局合理和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及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目前,对于生态社区建设,国家主管当局已提出“应把注重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住宅的质量放到(社区)规划的首位”的要求,表明了对社区生态质量的重视。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开始注重生态社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生态社区的功能、建设内容以及指标体系、标准的研究。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也相应出台了一些规范和标准,用以指导生态社区的建设。
二、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支持
西方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而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补充以至改变着生态社区的理论,可归结如下:
(1)景观生态学是生态社区最表相的基础,为生态社区建设提出最为基本的外在要求。
(2)人类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是生态社区的核心,前者为生态社区的发展进行定位,后者则为之提供建设方法和准则。
(3)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阐明了“生态”的内涵,从人的道德层面上明确了生态社区的必要性,并且强调了它的价值,以至当生态与经济发生冲突时,成为衡量生态与经济之间冲突的尺度和扬弃标准。
以上生态学的各分支学科,成为支持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依据。它要求不能把生态社区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美观社区建设”或“绿化社区建设”等。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建立系统而全面、合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使社区的建设在各方面充分体现其基本内涵以及优越性。
三、生态社区的设计规划
(一)绿地系统的设计
绿地系统是社区内唯一具有负反馈功能的生态系统,绿化的功能在生态社区的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对社区绿地系统的建设往往偏重于景观上的美化,而忽略了绿地系统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社区布局的生态作用。同时在绿地系统建设中只满足于追求绿化覆盖率,绿化质量不高,采用的植被往往过于单一。研究表明复合的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效益远高于一个单一的草坪。一个生态稳定的绿地系统,其结构和功能要高度统一和谐,不仅外部形式符合美学规律,内部和整体结构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特性。因此生态社区应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绿地系统,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二)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增加辅助能源系统,对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要求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管道安装与给水系统配套,同时做好防雷与防雨处理;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技术等要与地区电网并网;将地热用于户室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生态城市社区要求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排放率达标,建立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有自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室内的声环境小于35~40dB。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光源;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生态城市社区室外绿地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综合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三)节约能源的设计
节能设计已开始普遍应用,尽管节能设计和节能设施可能是要多花钱,增加投资,但从长效来看,还是比较可取的。绿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对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配合,减少空调费用;采用能源及资源的分户计量收费体制,减少能源使用中的大锅饭现象。
(四)废物处理设计
生态社区应具备内部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的基本处理措施,或是能够将废物在就近进行处理,以达到废物在社区内部或最小范围内的转移和消化。例如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和加强污水处理,就地回用。
参考文献:
[1]高吉喜、田美荣,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社区”探讨[J],中国发展,2007,12.
[2]谢守红,杨红霞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探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2004,04.
[3]王新军、郑晓兴,生态杜区的规划建设理念,上海建设科技[J],2005,5期.
社区建设含义范文6
关键词:社区文化 现状 社区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满足社区成员多方面需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培育“四有”新人等多方面功能。它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既指明了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为社区文化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它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推进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对社区建设起着积极推进作用。
1、社区文化最直接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2、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它一方面鼓励社区群众与现实之间以及和其他人群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不断引导人们追求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理想目标,努力营造一种社区精神。促使社区形成特有的共同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归属感。
3、社区文化积极倡导社会所认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给予导向和解决。在文化活动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美化人们的心灵,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提高群众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4、社区通过不同的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的内容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群众的归属感,进而促进社区各项建设开展。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体制的改革对社区成员结构造成了二个转变,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亲属投靠等方式落户社区,成为新“社区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退休下岗后转变为彻彻底底的“社区人”。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这些不同的观念集中在社区发生碰撞,社区文化发展现状不能及时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此外由于相对弱化的精神文明运作机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不相适应,社区文化活动出现了宣传难深入、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现象。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与现代化建设的不相适应。导致社区一些不良现象的存在。
2、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既包括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人们对社区文化的理解并不全面,往往将社区文化理解为广场文化,歌舞晚会。这和社区文化的含义有一定差距。因为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教育,社区科普,社区文艺,社区体育等不同文化形式。对社区文化理解的偏差,造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3、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一般来说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受到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居住共同体、同辈群体、工作环境对人们形成政治观点及文化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持续影响他们的一生。这就要求社区文化加强政治形态教育,社会价值观、传授技能等方面的工作,把社区文化推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
4、由于目前城市社区发展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所有的经济自给能力十分有限,社区发展的主要资源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的创收。有限的资源极大制约了社区建设发展,同时对社区文化建设造成重大影响,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想发展却又有心无力,造成了社区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停留在中下层次水平,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难以开展,不能全方位满足群众的需要。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社区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1、大力加强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区围绕这个中心,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机制。积极构筑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能体现社区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各方面齐抓共管,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责任落实,创建活动有效,考评办法科学,经费保障充足,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2、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基,是社区文化繁荣的基石。社区文化建设一旦失去了参与文体和服务的对象―群众,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社区文化应当从深度和广度着手。以科学的思想教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时代的风尚塑造人,通过各种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艺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社区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人人重视社区文化,人人参与社区文化的良好氛围,近而形成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辐射范围广的文化发展格局,推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社区文化要向高层次纵深发展,必须合理优化配置社区资源,建立共建、共享、共用的社区公共资源管理体制,促进社区功能的全面开发。注重加大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物质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保障社区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并积极挖掘社会市场的潜力,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社区文化投入多渠道,产业发展多元化,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