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1

展的社会成员深思的战略性问题。

(一)

什么是学校文化至今尚未有一致的认识,结合各家之言,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

首先,学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学校的各种目标的实现,要依赖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管理措施来协调人、财、物力和信息等各种资源,要采用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手段及方法。其次,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学校首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学校文化反映的是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的价值观、人才观,最高目标、办事宗旨、教育思想、道德规范及行为规范。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校的教学活动,没有学校的教学活动,就不能生成具有学校特征的文化现象。再次,学校文化是一种微观组织文化。学校组织为了达到办学目的,构成了人才培养集体,通过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的组织气氛,形成特定的学校文化,有一定的独立性,学校文化用它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来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影响和改变国家的宏观文化。

从学校文化作为微观文化来分析,具有区别其他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的文化

学校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校风学风等,是通过学校中各种有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心理的力量,使师生员工在各种环境条件中能保持坚定的信念,积极的进取精神,乐观的情绪和顽强的意志;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道德的力量,促进师生员工自觉主动地按照某种共同的准则调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并逐步转化为师生员工内在的品质,改变和提高其基本素质。

2、学校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

学校文化对师生员工的熏陶、感染、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软约束,是一种观念和舆论的引导,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

3、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

学校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样,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比较成熟的文化氛围之后,它又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长期对师生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不会由于内外环境的细微变化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波动。

4、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学校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学校文化的个性就是其表现出来特殊性。一方面,学校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有共性,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学校都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有其必须遵守的共同的客观规律等。另一方面,由于诸多的环境不同,如制度文化及所处环境和学科设置的不同,又形成了校园文化个性的一面。

面对基础教育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构建学校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学校文化构建一般包括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1、改善校园环境,构建学校物质文化

第一,需要一定数量的物质设施,包括一定的校园场地、建筑物、教学设备等,但不是建筑与设备越豪华越好,应本着量力而行;第二,校园的布局应有益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第三,各种物质文化之间的关系。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各种建筑物的命名,各场所的布局都要反映学校文化内涵。总之,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学校办成充满豪情的家园和环境优美的花园。

2、塑造管理者新形象,构建制度文化

第一,要组织和分析现行教育制度文化,研究有利制度文化的不同方面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组织内部制度文化与外部制度文化的关系,发现改革的突破点。第二,要研究学校中不成文的无形的学校传统、风气、行为形态等。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传统和习惯对学校组织的运行和发展非常重要,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制度文化建设一定要继承优良的传统、风气。第三,制度文化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对师生员工的人身关怀,富有人文性、教育性和弹性。第四,要获得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即学校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塑造有个性特点的集体形象。

3、构建学校精神文化,统领学校发展前景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成员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教学观等意识领域的重构和思维方式、情感等方面的完善。学校精神文化的构建,就是要反思检讨和甄别学校已有的传统文化基础,结合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的科学、民主、人本、团队等精神内涵,使学校焕发出时代生机和活力,并统领整个学校文化的构建工作。

(二)

在充分认识学校文化的特性、作用的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学校文化的局限性,进而对社区文化的功能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教育文化,因此,研究学校文化就必须紧紧围绕‘教育

对人的影响’这一与社区文化的共性问题来展开讨论。

一、理智认识学校文化的局限性

1、学校文化并没有占据学生活动的所有时间和空间

以静态看,学校教育不是学生一日活动的全部时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每个活动空间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学生生活被制度化、非主体化与符号化

以学校教育自身特点来看,学生生活被制度化,非主体化和符号化了。这在某些方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同时也滋生了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如“规范”、“统一”、“效率”等制度文化的要求存在着轻视学生、学生个别差异性、学生的需要和创造性的问题。

3、学校教育知识本位倾向盛行

学生主要生活在以书本为载体的文字符号的世界中,而很少接触感性的物质世界和活生生的真实的自然,社会环境,教师甚至以为学生过多地接触这些东西会使学生分心而不专心读书。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教育的“知识本位倾向”,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系统和实际生活的忽视。

二、深刻理解社区对教育的积极功能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社区中的每一个机构都是教育的伙伴,或教育资源;社区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受教育者,而每一个有教育能力的人都是教育者,社区的的各行各业、各个构成单位都纳入社区教育网络,从各角度、各侧面、各层次对社区每一个成员实施“大教育”,使社区成为一所大学校,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课堂。从形态上看,社区教育不是简单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是整合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大教育网络。

社区教育作为一崭新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整合社会、家庭、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它具有以下功能:

1、系统协调

社区教育通过整体作用,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相互结合,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并优化组合,使社区里每一位成员的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协调,而且与全面实现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不相适应。最近笔者深入到苏北射阳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乡镇做了相关调查分析,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更加呼唤和谐文化。

一、目前,农村文化的现状

1 文化设施严重滞后。

按照小康文化规划目标,村一级要建立100平方米以上的俱乐部(或文化室),藏书2000册以上。目前,落后村的现状与规划目标差距很大。有的村没有一个像样的村部,直到小学撤并调整才解决村部问题,更谈不上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了。极少数的文化站(室)还没脱胎于几年前的老样子:几间旧房子、一块陈牌子、一个老头子。有的虽建立了文广中心,但长期以来活跃在农村第一线的文艺宣传队却因无活动经费销声匿迹了。文化产品的批发零售主要集中在个体户手里,有些乡镇甚至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新华书店,和谐文化活动缺少必要的载体。

2 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买书难、看报难、看戏更难的现象,缺乏适合农民消费水平的、健康向上的和谐文化消费形式和娱乐场所。就文化书刊市场看,适合农民需要的、质量上乘的书刊并不多,而且相对集中于县城,未形成与农民直接接触的农村销售网络:在电影文艺演出方面,其现状更是不理想。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农村、深入实际、深入农民生活不够,缺乏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艺术内容和艺术产品,难以赢得观众。晚上,大多数村民全家人围着一部电视机看,文化形式单一。由于文化生活贫乏,缺少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没有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少数人精神空虚,致使赌博、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在农村抬头并有蔓延势态。

3 文化人才严重缺乏。

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这里逐步形成了38619025的“特种部队”。近年来,随着农村成年人口的外出务工,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加之专职队伍不稳定,文化创作力量薄弱,目前大多数影视、文学作品都以城市为题材,远离农村群众。因此,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大量减少,传统文化后继乏人,传统节日文化销声匿迹。

4 文化市场管理混乱。

一些地方经过多次深受群众拥护的“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文化垃圾还没有绝迹,尤其是在偏僻的农村。一是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有一定市场,主要出现在小集市和车站码头;二是公开销售、封建迷信、赌博技巧等文化垃圾;三是音像放映点、电子游戏机等娱乐场所管理失控;四是种种迹象表明,黄色、非法出版物还存在着贩运、批发、销售一条龙的地下网络,从源头上没有杜绝。

二、农村文化现状的成因分析。

1 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状况差、设施差,许多文化工作不能开展,有好“点子”也不能实施,群众有积极性但没有舞台和展示的机会。

2 许多群众没有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投资意识。人们总是想着免费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有的人即使想投资文化产业项目或者公益文化事业,但又担心政策变化快、法律保障无力、收益预期差而作罢。

3 一些文化工作者,因工作辛苦繁琐、待遇偏低,普遍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4 有些基层党政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观念、意识有些偏差。有的有抓文化工作的愿望,但是抓不到“点子”上:更多的人是一心想着经济建设,抓财政收入,出政绩,不重视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文化建设。少数文化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文化生产力”的意识,因而在管理上容易出现这些现象:一是文化管理力量薄弱。有些地方至今仍无专门的文化稽查队伍,人员编制、经费问题难以落实。二是文化管理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管理队伍业务素质较低,年龄结构老化。机构设置不合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文化部门成了安置性岗位,专业人才进不来,工作难开展。三是领导机制不健全。从文化市场建设到宣传、教育、广播、电视等诸多部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协调机制,还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合力。

三、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1 努力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为和谐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一是必须认真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少、比重偏低的问题。各级政府必须保证文化建设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使经费及时到位,专款专用。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支持文化建设,为和谐文化建设给予政策的优惠和扶持。要建立新型的文化建设筹资机制,解放思想,广开财源,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事业,多方面多渠道筹集文化资金。二是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和谐文化设施建设上。要重点健全、完善农村三级文化网络,抓好馆、站、家的建设,使之成为吸引广大农民开展健康文化业余活动、陶冶情操的最佳活动场所:三是积极争取和用好省文化扶贫资金。在加大对经济薄弱村文化扶贫力度的同时,建设一批“和谐文化明星村”、“明星乡镇”,扩大典型示范效应,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2 抓紧实施农村和谐文化工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从乡情、村情出发,把和谐文化建设同实施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建设沿海文化长廊、落实“蒲公英”计划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力争基本形成新农村文化市场规范有序、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网络布局合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文化景观特色的和谐格局。

3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文化队伍素质高低是能否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优秀文化人才的培训、选拔、任用的良好机制,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人员组成的文化队伍;加强对文化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守纪执法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大力提倡和鼓励文化创作人员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吸取创作营养、积累创作素材,使文艺作品更能贴近生活,表达农民心愿,继承传统精华,反映时代特征,促进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3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筑师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城市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人的一生很多时间都是在所居住小区中度过的,所以,良好的小区环境有助于人们身心健康,对人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住宅小区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环境状况对城市面貌具有直接影响,合理规划设计住宅小区是小区良好环境形成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追求越来越高,不单要求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居住区域环境、周围景观建设及休闲设施都是住宅小区质量考察的重点范围。所以,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要注重住宅小区建设工作,实际设计建设中,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小区。

2小区规划设计

2.1小柜规划设计内容

小区规划是为满足人们居住、休息、工作、教育、交通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性的建筑规划。小区规划设计内容主要有:制定住宅用地面积与人口数量;选择用地范围;设计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类型及服务方式;设计小区建筑物布置方式和类型;制定住宅小区绿地等场地数量和设置方式;拟定小区内各种道路断面方式及宽度;编制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及造价估算;设计相关工程规划方案。

2.2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必须从社区发展角度出发,坚持社会共享与生态优化的基本原则。从社区角度出发就是要全面考虑小区怎样能够满足人们居住需求,将居民需求作为规划的中心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数不断变化,一定要根据住宅区的识别性、适居性和归属性营造充满活力和文化的人文环境。识别性和归属性可以反映出人们对环境的心理需求,特点和场所是居住小区有归属感及识别性的重要要素,小区适居性基本内容有安全、卫生、舒适及方便等,融洽的邻居关系、丰富文化生活和良好生活气息是具有人文环境主要内容。设计住宅小区时必须充分考虑住宅区域内财富共享原则,小区景象共享、设施共享及公共服务共享。小区内设施设备选型及标准都要符合大众化要求,合理布局小区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利用新产品及新技术,合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改善小区附近空气,保证住宅区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尽量减少机械通风,全面考虑供水系统、交通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及供暖系统等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尽量节约资源,降低污染。

2.3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

小区规划需要满足几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卫生、使用、经济、安全及美观等几方面要求。对小区进行规划必须要立足于营造一个卫生的居住环境,公共建筑室内和住宅室内都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及日照条件,室内外活动空间要充分考虑人们的保健、生理学方面卫生要求,使人们形成精神上的美感。具体要注意住宅建筑不仅有使用功能,也要具有良好卫生,合理选择建筑用地,营造良好的环境,防止空气污染与噪音干扰;住宅区作为人们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人们每天超过一半时间都要在此度过,所有营造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是规划小区最基本的要求,小区必须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例如:合理设计小区内各种配套设施,根据住户人口年龄及家庭人数不同,设计不同户室的住宅;经济合理的规划小区也非常重要,要尽量节约城市用地和降低小区建造成本,开发商在制定建筑物标准与指标时,要注意和人们生活水平相当,必须考虑到人们的实际接受能力;小区规划设计必须重视安全性要求,居住环境安全对居民来说最为重要,一定要全面考虑居民生活的基本治安要求 ,并依据相关规定,合理规划建筑防震、防火、安全疏散通道及安全间距等;小区设计也要考虑居住环境是否美观,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但和建筑物设计效果有重要关系,也受周围环境和建筑群体影响,住宅小区需要有时代精神风貌,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在经济、适用的基础上,把绿化、道路、建筑等物质要求利用规划设计手法展现出来,进而构造良好的居住空间。

3建筑师规划居住小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居住小区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水平对居住环境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小区规划是小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它对小区建设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小区环境取决于设计方案的好坏,实际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全方位考虑居民的居住质量要求,科学规划住宅小区。

3.1重视小区的人文环境建设

居住小区规划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按照当地人文历史和人们生活习惯,将整个小区与所在城市相融合。如果所在城市是古城,需要先充分了解古城区,然后在规划住宅小区时保护原有古城风貌,例如:保留原有街道小巷、城墙、树木及其他传统建筑物,特别是要重点保护具有城市特点的古典建筑物,使建成小区具有文化传统气息,满足人们对人文氛围的要求。

3.2更新设计理念,突显小区特征

随着房地产商经营理念的不断变化,主体地产渐渐增多,例如:环保主体地产、休闲主体地产、景观主体地产等。所以,小区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念规划,打破以往的各种条条框框,分析小区设计风格,结合小区地理条件及周围环境,突显自身特征。现代时代是房地产开发激烈竞争的时代,房地产开发商要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必须突出自己小区特征,用独有的特征和风格吸引人们购买。

3.3小区内部设计要以人为本

小区内有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公共道路、公路绿地及基础设施等。小区安全是居民最关心问题,设计小区内部时必须要重视安全防卫布置,保证小区有较强安全设施,为居民带来安全感,为人们营造安全居住环境。具体在住宅入口处和小区入口处布置一些明显性的标志,提高小区的归属性和领域性;重视小区内交通网络的组织,小区内主干道设计要合理,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道路,提升安全系数;注意强化院落空间,让邻居间相互了解熟悉,方便大家工程监视住宅入口等。

3.4合理组合小区内的功能分区

依据空间功能不同可以把居住小区空间有公用空间、私用空间及半私用空间,公共空间主要指小区内的道路、路地及公共设施,公共空间设计需要和树木、建筑、草坪及河流等综合起来考虑,进而才能营造优雅、舒适的空间氛围;私用空间主要指住宅楼层阳台、庭院及露天阳台等,居民可以通过阳台休息、眺望及种植花卉;半私用空间主要是楼栋间的院落,居民可以在此活动、休息及健身。设计小区时必须重视功能分区组合工作,合理布置各个空间。

4结束语

当今时代的住宅小区不仅仅具有居住功能,更重要的是能给人们提供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舒适空间。我们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时,必须全面考虑其特点和要求,重视人性化设计与环境的生态保护,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设高质量小区,营造高标准、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范艳丽,刘帅.小议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J]. 建材发展导向. 2013(10)

[2] 于泳.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及施工管理分析[J]. 城市建筑. 2014(01)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4

【关键词】宿舍;文化;建设

1引言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致使大学生宿舍无论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在学生自身完善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生活。现阶段,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大学生宿舍等同于“网吧”,进而促使学生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第二,90后乃至00后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所以致使大部分大学生在宿舍中以自我为中心,进而缺乏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1]。由此可见,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鉴于此,本研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2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概况

2.1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生宿舍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宿舍文化主要是以大学生宿舍为场所,所有宿舍成员在进行活动(如学习、生活以及休息等)时,创造出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而狭义的宿舍文化则主要是指所有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活动,以及通过该活动所外化出来的精神面貌等[2]。具体来说,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内部卫生状况和设施保管状况等等;第二,中层宿舍文化,即宿舍学习制度、生活制度以及道德行为制度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等;最后,深层宿舍文化,即所有宿舍成员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以及精神面貌等状况[3]。总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包括环境、制度、行为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2.2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宿舍作为大学生的第二家庭,其温馨与自在程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实际沟通交流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温暖的第二家庭会促使大学生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良好沟通即交流氛围,进而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第二,有利于有效规范大学生的各种行为。宿舍作为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积极的精神面貌会促使宿舍成员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其消极的精神状态也会导致宿舍成员走向消极。例如,宿舍6人中有3人都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整个宿舍的文化也将与网络有关。以卫生管理为例,如宿舍中每个人都注重自己的卫生且在值日过程中保持负责的态度,那么,在无形中也将规范了其他人的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表层宿舍文化。最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3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3.1宿舍管理模式与文化建设的不协调

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主要是由各学院学生处和后勤处两大部门负责执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宿舍管理队伍素质低且管理权限受限,导致宿舍管理在育人和服务方面缺失,进而直接导致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缺失。另外,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等工作的主要人员包括辅导员和班主任,这就更降低了学校对宿管员素质的要求和权限的扩大,进而使得宿舍文化建设缺乏协调和统一性。第二,生源在自我教育、管理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较弱,进而导致管理方法和效果难以促进宿舍文化的建设。例如,对生源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强制性教育为主,其不仅无效且具有反复性。

3.2宿舍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以大学生的作息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为主,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目前仅以表层宿舍文化和中层宿舍文化为主,而对于深层宿舍文化的建设是非常缺失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内容的单一直接导致宿舍文化建设形式的单一。例如,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形式主要是卫生管理为主,其所表现出来的娱乐活动也是比较单一的,其中以游戏为主。由此可见,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何等的重要。

4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4.1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为有效发挥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功能,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转变宿舍管理理念,进而将宿舍文化建设层次从中低层转为深层。第二,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例如,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明确宿舍管理人员的权责,尤其是明确其工作内容,进而促使其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指导。第三,扩大宿舍管理人员的权限。例如,将生活服务、思想教育以及安全保障等作为主要内容逐步下放到宿舍管理人员手中,进而发挥宿舍文化建设的实际效用性。最后,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例如,学校可以以积极分子为重点培育对象,具体实施时,先让预备党员到社区内进行锻炼,然后在各个宿舍楼层分层建立党小组,楼栋则建立党支部,进而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其他学生促进社区文化的建设。另外,其主要的内容则是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与学生谈心、开展后进生帮扶、学生文化教育工作。

4.2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建设深层宿舍文化,进而改变现有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例如,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文化建设。第二,丰富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美化设计大赛、剪纸艺术大赛以及叠被子大赛等等,除此之外,还可进行知识竞答活动或寝室空间趣味运用会等等。例如,“大学生宿舍文化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类高档次、高品味活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4.3整体设计全员动员部署社区文化艺术节

为进一步建设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宿舍文化,学校还应展开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的部署,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相关人员应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宿舍,美化宿舍,进而为建设具有时代气息的宿舍文化提供相应的支持;第二,在建设过程中,应通过人人动手、人人维护的方式来共同建设宿舍环境;最后,还应通过评比、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相互找差异和不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提升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本研究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出发,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所存在的宿舍管理模式与文化建设的不协调以及宿舍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即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整体设计全员动员部署社区文化艺术节。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来优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希望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宁.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改进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27):74.

【2】李丽琴.浅谈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4,11(24):46.

【3】卢文珺,解宁,房逢立.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科技视界,2015,6(14):131.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5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要领 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态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事服务 谈互联网与社区卫生服务创新 宕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人文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队伍建设的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 株洲市井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对策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调查分析 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 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怎样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参考文献

[1] 樊宏.“后医改时代”南京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2):886-906.

[2] 苏振涛.云社区医疗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5.

[3] 赵静.基于物联网发展的智能化社区医疗服务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3.5.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6

关键词:音乐工作者 群众文化 社区活动

社区是群众区域生活的载体,建设“共享、共建”的和谐社区是提高社区群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音乐工作者参加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是文艺工作者践行和谐理念、宣传和谐精神的真实体现。音乐工作者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一、促进社区文化发展

音乐是最能带给人类情感体验的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具有润物无声的德育和美育效果。音乐工作者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更多的音乐作品奉献给群众,满足群众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社区文化建设发展,需要有政策措施、场地、设施设备、资金、群众参与意识及文化资源等诸多方面的条件,为社区文化发展搭建一个良好文化发展平台。其中文化资源就包括了音乐工作者的工作,依托文化馆、文化站等组织的人才、资源,优化服务,深入社区发掘有艺术才能的文体骨干和人才,因地制宜组建各类文艺团队,在深入调查、实践的基础上,组织一批音乐工作者通过挖掘群众生活素材,组织培训、辅导、创作等工作,组织各项文化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地有序地良好发展,做好培育和服务工作,把组建与发展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把社区共建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来抓,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生活,促进社区了文化发展。

二、引领群众精神生活

艺术有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引领群众进行文化创作和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艺业余爱好者之所以在某一领域能够无师自通,大多数是兴趣所致。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艺术的热爱还需要外在条件的刺激和引导。很多社区群众爱好文艺,但是缺少学习的时间和专业的指导。音乐工作者有着专业的音乐知识和丰富的表演经验,发挥自身文艺特长,充当传播艺术知识、激发艺术热情、丰富群众生活的先行者,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在我市春晓源社区沃尔玛广场,在文化馆音乐工作者的引导下,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层出不穷,举办了“音乐乘凉晚会”、“中秋联欢晚会、“闹元宵”、“戏曲演唱比赛”、“民工歌咏比赛”、“红歌赛”“大学生才艺秀”等各类活动时续性继续着,活动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参与,在比赛中,年轻人谈吉他唱情歌、中年人拉二胡吹笛子唱红歌、孩子吹葫芦丝唱儿歌,场面热闹非凡。在此基础上,有着不同爱好的群众组成了不同的文艺团体,如合唱团、青歌社、秧歌队、排舞队、戏曲队等。多种多样的社区文艺活动引领群众文化活动快速发展,是社区真正成为群众团结奋进、共建美好和谐的精神家园。

三、为群众文化生活搭建桥梁

文艺工作者既是专业文艺知识的传承者、传播者,还是促进群众与文艺生活产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音乐工作者不但要用先进的文化去改善群众精神生活,还要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并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历史传统,结合本地一些社区新人新事和一些感人事迹,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艺术作品,在社区的活动中进行表演,更容易得到共鸣,加强了创作者和大家的艺术交流,加深了社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音乐工作者坚持文化惠民的方针,积极利用群众性文化赛事和基层文化基地建设,积极发挥文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积极利用地方文艺建设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艺服务,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重视通过文艺学习会、文化论坛、音乐文化讲座等桥梁搭建形式,建设了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四、文艺服务功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不断拓展文化服务的范围,其中,做好基层群众的服务工作,是一些文艺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音乐工作者要正视社区文化生活在群众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构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积极把社区建设成为群众情感交流、信息沟通、文化学习和德育培养的场所。为了提高文艺服务能力,很多音乐工作者积极利用谈心、调查、座谈形式倾听群众呼声,通过引导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歌曲、舞蹈、戏曲活动,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提高群众的审美娱乐享受。有的音乐工作者积极参加社区公益事业,感受群众需要,指导群众活动,挖掘并培养群众文艺骨干,提高群众文艺活动的规范性。部分音乐工作者还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型联系方式,与社会文化团体会员保持联系,拓展了文艺信息与群众发展互动的平台,提高了文艺社会服务能力。

五、引领时尚、健康的社会风尚

社会风尚是社会心理、社会特性的外在表现,引领社会成员形成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社会风尚,是和谐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质性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合理化建议,积极发现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新思想、新动向、新问题,促进文艺理念、活动、环境的创新发展,着力提高文化宣传能力。音乐工作者要坚持人文关怀原则,对群众给予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用亲情化、大众化文艺形式,提升文艺春风化雨的精神建设作用,我市春晓源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得红红火火,交谊舞、排舞、秧歌舞、戏曲演唱等社区活动吸引了大批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而音乐工作者组织的“流行歌曲比赛”更是成为社区文化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许多年轻朋友的喜爱,青年人健康的业余生活也得到了社区老年朋友的广泛支持,同时也使社区风尚变得更加健康和时尚。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殊时期,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文艺工作者尤其是音乐工作者要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做好文化服务工作,大力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