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研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研论文

小学教研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教师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发展,校本课程开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已进入由试验到推广的新阶段,梳理和总结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水平,推动校本课程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更要深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策略性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这里,我们依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依据实践内容与对象对理论的反思,分析一下在校本教研中的开发者及教师的重要作用。

一、校本教研中教师的重要性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校本教研的理念,这有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应当在明确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在目前的客观条件下又能怎样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独特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方向。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两点:一是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办学目标的桥梁和手段;二是校本课程开发极需要正确的教育哲学、办学目标、教育宗旨的高层面指导。不过,学校的办学理念之所以具有方向性,是因它具有三个特点:宏观统领、中观具体、微观可行。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由此可见,没有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也难以深度进行。明确了校本教研的教学理念,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

从开发主体中的校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看,教师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师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论文的格式,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保证教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呢?对校长而言,应该履行的职责在于:确定明确的办学理念,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网络,协调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领导能力、规划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交际(合作)能力。

在开发校本课程必需的所有条件当中,教师的认可、支持是最重要的。任何教育变革,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无法成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不断明朗的过程。

二、提高教师素质级能力的对策

由于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还存在相当多的不利于自身开展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校本教研的健康开展,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指导校本教研的方向,促使其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一,提倡学习,激发校本教研的参与热情。学习,对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支撑的。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因为时代飞速发展,知识在快速更新,新的知识在不断涌现,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充电”,使自己在新课改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然而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一种“只教不学,不思上进”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倡导学习,使教师认识到“学习是研究性教师成长的保鲜剂”,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才能对校本教研的内涵、实质、作用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学习也是研究的基础,教师们只有通过学习,具备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才能相互补充,相互提高,校本教研才不至于在浅层次上徘徊。因此,我们要极力鼓励教师参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教师购买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和报刊杂志,让教师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互动交流。它以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广大教师展开平等、坦诚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通过个人的反思领悟,达成共识。如针对多数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困难问题,英语学科组的老师可以共同相讨对策论文的格式,每个人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又如,在期末复习前,各学科组的老师也可以共同讨论,提出最佳方案,争取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得到最佳的效果。

第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个人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其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研究,从而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同时,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教师在反思中弥补“遗憾”,改进教学。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在开展校本教研中把它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反思,教师可以直面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不管是现场诊断和案例剖析,还是课题研究,都要以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的立足点,通过分析和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解决存在的困惑或问题。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可以促进自身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云鹏.中小学教育教研基础[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旷明.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教育科学论坛,2006.

小学教研论文范文2

在进行小学数学体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很重要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来帮助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初步的认知,帮助学生获得特定的体验。所以,所谓体验教学,就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体验某一件事情,从中获得一定的体验和认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加以运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主要是点拨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这一点是万万不能忘记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已经证明,学生是具有再创造能力的,只有自主地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这个知识点,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举个例子来讲,在学习完有关圆的一些内容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假设存在有这样一个圆形,其被沿着半径以圆心为起点切开,将切割完毕的部分进行拼凑得到了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案,长方形周长减去圆的周长是6厘米,让学生通过这些条件求出圆的面积。乍一看貌似难以求出答案,但是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就会发现,多出的6厘米就是长方形多出的两条宽,也就是圆的半径,问题便迎刃而解。要知道教学内容是死的,但是教学方法却是活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简化或丰富,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这既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教师做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只有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数学教学的意义才能得到显现。

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所谓体验教学,顾名思义肯定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在教师进行完口头讲解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实践操作了。陶行知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大概就是如此。只有在实践动手之后,才能检验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讲,比如我们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钟模型,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制作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第一时间上前看看是否需要帮助。在模型制作完成之后,学生对于时分秒的认识也就大大提高了。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时分秒的教学,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化他们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处理能力,从而促进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帮助学生相互合作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只有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和学生积极地进行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要进行积极的互动,构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实现自由对话,让学生不受到双方角色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往往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有时候在体验和思维的碰撞中会得到一些匪夷所思但是确实行之有效的想法,这正是体验教育的可贵之处。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和探讨往往可以使得原本并不完善的个人认识或者个体经验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相互之间的通力合作可以帮助每一个人都构建出一套完善扎实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变得更加轻松方便而高效,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小学教研论文范文3

教学语言有书面语、口头语和态势语之分.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将教师的教育活动比成是一个源泉,是知识的溪流.教师的语言幽默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饱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不断提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的好坏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展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首先,语言的重复罗嗦.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在于小孩子不能安静集中精神听讲思考,所以老师就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反复讲述,造成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倦怠感.老师不断的重复,会让课堂显得没有重点,杂乱无章,学生会无法抓住重点,学的非常吃力.其次是形象感不强,教学需要老师准备的充分,选取的例子合适.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时候,老师要尽可能选择教室内可见的事物为例子.如果学习圆形,可以选篮球为例子就非常形象,但是如果老师说地球是圆的,大多数学生脑子里是没有印象的,也就难理解.最后,老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态势语的引导.不少小学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态势语较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果不好.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变化,语言和手势永远没有新意,也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

二、小学数学教育语言作用

1.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实行以来,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那么提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情境.小学的其他各科的教学活动需要和数学教育联系起来,通过趣味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语言设置教学情境,如果语言教学进行的顺利的话,就更容易顺利设置教学情境.例如,描述性语言用的好,可以很好的描述数学中的图形、应用题等内容,减少学生的误解.

2.利于学生的理解

小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有限,有很多汉字词语不知道意思,这就需要语文和数学的相互补充,这恰好说明了小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像小学教学中的“无限循环小数”.究竟是如何不循环、如何无限的?小学生可能弄不明白,如果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互影响,小学数学教育需要老师通过学生的认识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育语言的提升策略

1.相关部门的有计划培养

在小学阶段,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搞好小学教育的语言,需要相关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如,小组内部的互相听课、评课,通过内部的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同一地区的各个小学可以在教育局的统一调度下互相交流.教育部门还可以根据需要安排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培训讲座,甚至可以将教育的语言问题作为专门的讲座内容.还可以举办教学语言提升的比赛活动,以各种形式为小学数学教育的语言培养提供机会,借此给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

2.教师提升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教学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来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小学数学老师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需要保证语言的简练、精确,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对课本中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理会.比较容易弄错的地方就要反复的解释,多举例子,让学生有反复的练习的时间.在课堂中,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时语言的艺术性.丰富形象的词汇能引起的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和当前的生活热点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

3.增加语言的幽默性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儿童的心理.小孩子喜欢被鼓励,所以,无论孩子的问题是否回答正确,我们都必须用一种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即使对孩子的批评也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如,在考试中有学生抄袭,老师如果说:“有些小朋友成了长颈鹿了.”这样,孩子就知道错了,减少了孩子被批评后产生的负面情绪.对不同层面的孩子要区别对待,课堂发言给予他们鼓励的语言,结合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这样更好的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4.注重语言的形象性

小学教研论文范文4

关键字高校教材人才培养定位务实精神回访机制

1高校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1.1现状透视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所教授的知识是学习各个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不仅内容相对较少,而且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理论和知识。因此,国家教委可以组织全国的专家和学者统一编写,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也就相对少些。但是对于高等教育,一方面其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种类繁多、另一方面许多学科还在发展和研究当中,同时还有许多新学科和知识在不断产生,所以像中小学教育那样统一编写、使用教材是不太现实的。

目前,高校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权威机构或权威学者编写的教材,另一种则是由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

权威教材数量相对较少,其中也有差别。通常由国外引进的教材在教师和学生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一方面在许多领域国外的研究水平是领先于国内的,比如管理学、经济学等;另一方面,在引进的时候也是选择了国际上相对权威和知名度较大的教材。而国内的权威教材则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了研究水平的缘故之外,国内的学术环境还经常要受到与学术研究无关的因素影响,这也使得权威教材的认定事实上常常不是将学术水平作为最重要的依据。

高校中大量使用的是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则是良莠不齐。有许多教师本身就是该专业的研究者,他们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研究成果写入教材,这样的教材不仅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觉得与实践联系紧密。但是也有不少教师为了评定职称或其他一些非学术的原因编写教材,编写的过程通常是东拼西凑、四处节录完成。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师要不时指出其中的问题甚至是错误,有些教材更让学生根本无法学习。

总体而言,当前让教师和学生满意的教材并不多。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反映在大学里不过是学到了学习的方法、毕业后就把教材卖掉等现象也充分体现了当前高校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1.2根源探索

笔者以为造成当前大量高校教材不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二是学术界务实精神不够,三是教育界对高校教材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考虑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但大多数高校都是一个定性的定位,即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满足这样需求的人才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应该掌握哪些技能等等一些具体且需要定量回答的问题却少有人提起,而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确定一个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即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

由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晰,那么将直接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也就没有有效、规范和明确的监督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教材就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自然那些量多质次的教材就有了生存空间。

(2)学术界的务实精神问题。我国学术界务实精神不够的问题应该是老生常谈了,关于学者们的文章著作相互抄袭的报道是屡见不鲜。

并非中国的学术界不提倡不鼓励务实精神,而是无需务实精神同样可以在学术界生存,甚至可以得到认可和推崇。学者们相互抄袭的报道常常只能把学术界外搅得沸沸扬扬,但学术界内多半还是波澜不惊,权威还是权威、教授还是教授。

如此,专心致力于研究的学者就少了许多,而投机取巧沽名钓誉者则是源源不断。质量上乘的研究成果和专著自然也就不多,高校教材量多质次也就在情理之中。

(3)教育界对高校教材的态度问题。近几年来,高校发展很快,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后,而随之带来得问题也大大增加。因此教育界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资金投入、人才争夺、毕业生就业、教师待遇等较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而对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一个牵涉面广、且需要长期努力的问题则关注相对较少。教材只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也就几乎没人在意,这就导致了高校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基本上是混乱无序的状态。

2对高校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建议

笔者以为高校教材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当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提高高校教材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也是编写和选用教材的根本依据。高校若能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则能够比较好的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

首先,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一般还都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他们最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当前需求甚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毕业生工作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指出所学教材中内容与实践脱节和错误的地方。因此,向毕业生了解的市场需求是一般而言最客观和正确的,甚至比许多专家的研究更有价值。

其次,毕业生往往都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都是愿意为母校服务的,向他们进行回访和咨询成本是比较低的。所以,向毕业生了解市场需求也是非常经济有效的途径。

2.2鼓励授课教师编写教材

相对于教材,许多学者更热衷于编写专著和论文。因为,教材多是讲述专业内相对成熟和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专著和论文多是阐述专业内比较前沿和先进的研究成果,它们更有利于肯定学者研究的价值。因此需要多多鼓励授课教师编写教材。

鼓励授课教师编写教材其实是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入教材,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取前人的精华。高校教师一般都要承担本专业的科研任务,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可以尽可能的减小教学与专(行)业发展的脱节。教师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也要参考前人的成果,可以筛选精华、剔除糟粕。再者,教师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也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鼓励授课教师编写教材有可能产生更多质次的教材,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教材越多、教师的选择越多、学生的参考书越多,教材市场的竞争就越激烈,编写出优秀教材的可能性就越大。只要在选用教材的时候相关部门没有过多的限制,比如要求使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最终可以使用在竞争中取胜的优秀教材。

2.3建立健全教材评比机制

建立健全教材评比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优秀教材能够脱颖而出。

现在有许多教材评比,但那些获奖的教材也常常是错误百出、水平不高,总让人怀疑评比的标准和评比的过程是否客观公平。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教材评比机制。

笔者以为,建立健全教材评比机制需要教育界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更多的关注。一方面高校教材的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众多、专业面广,只有在整个教育界内组织成立权威的评比机构才能使教材的评比达到相对公平客观。另一方面,教材的评比需要整个教育界的共同参与的,即教材的评比应当综合考虑广大专家、教师、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意见。专家和教师能够正确评价教材的学术水平,优秀的教材不仅应该正确阐述知识,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校生可以确定教材的易学程度,优秀的教材应该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知识用浅显的语言描述出来,使之易于理解和掌握;毕业生则可以确定教材的实用性,优秀的教材应当阐述与实践联系紧密、且能运用于实践的知识。

小学教研论文范文5

探求体育教学过程的相关因素,协调其关系,就成为事关获得体育教学最佳效果的首要课题。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相关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凡是从事过体育教学的教师都不难发现,它至少与教师、学生、教材和教育手段等因素相关。体育教学过程各相关因素效能是否得到应有发挥,应当怎样发挥其功能才会使体育教学过程的效率更高、产生的效果更好,实实在在又涉及到一个评估的问题。评估事关效率,离开评估的体育教学无疑是盲目的,必然影响实现教学目标的速度水准,而科学评估则直接影响到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显然,评估又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离开了特定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同样无法进行或没有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评估和环境都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彼此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集合起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堪称一个效益体,其功能的良好发挥和优化组合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

二、对体育教学六项因素的分析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评估和环境是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六项因素,下面具体分析如下:(1)教师。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既要制订具体教学目标和计划,又要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和方法,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负责协调各种关系,了解、激励、教导和影响学生。不难看出,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2)学生。学生是被教育者,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只有当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智力、非智力和体力上全面投入,积极协同配合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3)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它包含了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内容,指导思想和观念,同时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因而,教材的建设与执行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4)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讲课、讲解、示范、教具、模型演示、电视技术、讨论、辅导、答疑、练习、游戏、比赛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刺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交流形式或工具。其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5)评估。评估指评价与估算,包括总结性评估和形式性评估。通过评估,揭示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有效程度,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做出鉴定、区分等级、预示其未来发展;又为有关教学策略、手段和方法提供资料,以指导调整具体教学目标计划、实施教学手段,确保体育教学沿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发展。(6)环境。环境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保证和教学条件,它的内容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校园风气或学生集体环境、教师集体环境、师生群体环境以及具体的课堂环境。它支撑着教学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

三、树立整体观念追求最佳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至少受到以上六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制约,这些因素又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且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和整体的变化;而整体目标的变化发展,又会要求各个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说明体育教学过程至少必须思考两个层次方面的问题。其一,从微观上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就要根据各因素所构成的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实现动态对应协调。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以每一具体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手段方法及标准,不时运用反馈调节其教学行为,以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在各因素的互相变化中为此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此,我认为这是因为教师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具体操作者,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负全面责任,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其二,从宏观上看,就要树立整体观念,提高体育教学最佳效果。这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且几十年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广大体育教师不辞辛劳地工作,可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显示原因决非单方面的。当前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也的确存在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不少薄弱因素和因素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下决心改善薄弱因素,使各因素同步发展,并逐步完善其功能指标体系。只有各个因素的个体功能好,其整体功能也才可能好,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进而言之,体育教学过程的功能效果,并非各相关因素功能简单相加,也不是无原则的追求单个因素创优可以获得的。例如,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好,全部竞技化、标准化,而学生不愿投入或投入不积极,或根本不适应班级授课需要;教师好,而“英雄无用武之地”,场地小设施差,学习感到枯燥;学生积极性高,班主任不支持或学校不予重视,以及根本就不创造环境、条件等,都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在追求各因素同步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其协同配合,优化组合,使之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个体功能,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与教师、学生、教材、媒介手段、评估和环境六个因素密切相关。为了从根本上全面大幅度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的功能,加速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只有树立整体观点,下决心促进各因素同步发展与协调配合,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效率和效益,加速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保证体育教学沿着高效化方向发展。

小学教研论文范文6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向导。它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事物,积极思考问题。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之前,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体验式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阶段。只有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才能确保接下来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一般可通过以角色表扬、辩论以及影视欣赏等方式为学生构建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情境。例如,在学习“译林版”的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材中的单词时,教师可通过针对不同的单词演示不同的情境,如学习单词bird时,可让学生学习鸟飞来飞去的样子,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学习单词plane时,可发一些纸片,让学生叠纸飞机;在学习pig时,可让学生模仿猪叫。通过创设与学习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亲历体验

通过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亲身体验,来实现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情境,并利用积极的感知语言魅力传授教材相关知识。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亲身体验英语带来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译林版”的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材中的“BookoneLessonThreeWho’sshe?”一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讲全家福带入课堂,让学生对自己加的全家福中的人物用英语进行逐一介绍。例如,教师拿着学生李雷的全家福,指着照片中的一位老爷爷问道“Whoisthis?”,学生们异口同声的“ThisisLiLei’sgrandfather”,接着指着照片中站在李雷旁边的女孩子问道“Whoisthebeautifulgirl?”学生们能够快速的回答“ThisisLiLei’ssister”。活动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亲身体验运用英语介绍家人的乐趣,还提高了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加深了对家族中所有人的单词的印象,如father,mother,sister等。

3.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经过亲身体验后会得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疑惑,并及时抓住这些问题,进行启发性提问,以激发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如果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必要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从旁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可通过组织小组合作的形式或者是答辩的形式来进行问题的探讨,最终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在引导时要有度,必须将自主性归还给学生,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例如,在学习“译林版”的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材中的Unit8《HappyNewYear!》一文时,教师教会了学生运用showmesomething.这个句型来表达想要某物。接着教师通过提出“大家在过年时想要新年礼物应该怎么向爸爸妈妈要呢”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想要的礼物。Lucy说道“IwantaBarbiedoll。”而Alice说道“我们这节课学到了新句型。可以用showmeaBarbiedoll”,在大家的相互讨论中,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