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范文1

摘 要 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体制不但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还能够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对经济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首先论述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转变预算管理理念;加强执行力度,完善考评机制这两个方面,讨论了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体制 监督机制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国家财政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证国家重大政策的落实,是事业单位完成工作任务和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以及内部各部门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控制、反映、考评的系统管理工程。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在预算方面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领导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淡薄

有些单位的领导对预算管理还不是很重视,在态度上对预算环节的认识不够端正,并没有把预算管理和本年度的计划相结合,也没有把预算和事业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所以导致了从上到下,单位整体对预算管理都不是很重视。预算无法反映出本单位的发展情况,费用的支出也不能体现预算的执行情况,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的提高。

2.预算管理的机构设置过于简单

因为单位的领导对预算管理不重视,就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机构设置,在设置的形式上过于简单,分配给预算部门人员在数量上也十分有限。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带有随意性,有的单位并没有按照预算来执行支出,而仍然按照惯用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就使得编制预算没有落到实处。主要原因有:一是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二是没有形成一个考核机制,这样就导致了预算经常超出,对经费的使用带有随意性。

3.预算的执行力不够强

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预算一经上级部门批准,必须要按照预算来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但是现阶段,不按预算执行、随意变动预算指标的现象还随处可见。主要原因有:一是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的财务指标还不是十分的明确,几乎没有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都督和考核。预算与实际费用的偏差,也没认真进行总结分析,这样对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就起不到指导作用。二是监管的力度不够,即使建立了一个监管机构,也没有对预算的整个过程的进行监督。三是激励制度不合理,在监管的过程中,要对执行预算到位的个人进行奖励,对预算执行不利的员工进行处罚,只有将预算执行的具体状况与个人的绩效相挂钩,预算管理才能真正的执行到位。

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法

1.转变预算管理理念

尽管当前国家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都相关的规章制度,我国的《预算法》也对于如何执行预算,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多数的单位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执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只有转变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一是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的作用,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二是要调动起单位各个部门和每位员工的积极性,把预算的执行情况与绩效评估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员工主动的执行预算;三是在单位中要树立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理念,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要确保编制预算是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对资源实行整合中,使预算管理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加强执行力度,完善考评机制

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的一部分,需要执行来配合。一是在预算的分配上,要将一个总预算,进行层层的分解,然后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的身上,这就可以把预算管理和岗位的绩效考评相结合,督促部门和员工,自动参与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来,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二是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要对预算的进度安排好,防止对预算的随意变更,而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超支的现象,对预算每一个项目的进度都要实施系统的监管,及时核对预算的执行与安排,对于执行不利的部门或个人,要找到原因,及时改进;三是,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也就是把预算财务指标的设置、考核的环节用计算机来实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来对预算管理进行系统的监督,将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能有效的结合,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

三、总结

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长远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系统、有效、科学的预算管理能够不但能提高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还能优化资源,合理开支。但是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坚信,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会不断的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杭群英.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讨.财会通讯.2009(14).

[2]刘笑萍.深化财政预算改革的几个问题.财贸经济.2003(06).

[3]陈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实践与发展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0(10).

[4]海湖.完善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考.北方经济.2010(2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范文2

论文摘要:国库集中支什实施以后,对于拥有较多无独立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的事业单位,如何下达预算指标、申报用款计划、管理预算指标、控制预算支出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和困扰,本文通过设计一个财务预算软件,通过各模块之间的逻拜关系和运算,达到了预算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系浙江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纯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全院下属二级单位十六个研究所。因下属单位均为非独立法人单位,无法直接对外,故所有的预算、决算都通过院财务处统一汇总后对外申报。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之后,省财政下达预算指标到院本级,由院财务处把全年预算指标分割后下达各研究所,下属各单位应先向院财务处申报每月用款计划(包括政府采购计划),然后由院财务处统一汇总后报省财政厅。在这过程中,如何下达预算指标、如何申报用款计划、如何管理预算指标、如何控制预算支出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先,我院下属单位财务人员通过自行控制,EXCEL控制等方式来控制全年预算,但经过两年的运行,发现问题很多,有些单位预算指标用过头,而有些单位预算指标有剩余,但未发现。有些单位政府采购预算与非政府采购预算混淆,而导致非政府采购预算指标超支,但是政府采购指标却又有结余。故我们通过设计一个财务预算软件包含以下四个模块:全年预算指标、用款计划申报、支出管理以及政府采购支出管理(其中政府采购支出管理为内置模块),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达到自行运算、精确控制的目的。

一、全年预算控制

全年预算编制表样(见图表)

1、正数表示追加数,负数表示追减数。因此表1和表2中的“追加(减)数”栏能支持负数的预算。表中的运算关系如下:

①年初预算数+追加(减)数=全年预算数;其中政府采购≤全年预算数

②年初暂存数+追加(减)数=全年暂存数;其中政府采购≤全年暂存数

2、表中“年初预算、追加(减)数、其中政府采购、全年预算”下面分别设置预算内、预算外、预算内暂存、预算外暂存。

3、一级科目分别为事业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经济科目分别为:工资福利一般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车辆交通经费、工资福利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在二级科目下面再设置末级明细科目。

4、设置如下按钮

①预算年份:

②预算部门:

③预算类别:预算内、预算内暂存、预算外、预算外暂存

④支出类型:基本支出、项目支出

⑤项目名称

⑥备注:

二、用款计划控制

用款计划编制样表

1、下面设置如下按钮: ①用款月份:

②用款部门:

③经费类别:预算内、预算内暂存、预算外、预算外暂存

④支出类型:基本支出、项目支出

⑤支付方式:直接支付、授权支付

⑥项目名称:

⑦政府采购:是、否

⑧财务审批:可用、不可用

2、未申报用款计划时:可申报指标=全年预算

已申报指标计划后:可申报指标=全年预算减去已申报用款计划

三、支出管理

支出管理样表

1、在左侧设置如下按钮:

①支出部门:

②经费类别:预算内、预算内暂存、预算外、预算外暂存。

③支出类型:基本支出、项目支出

④支付方式:直接支付、授权支付

⑤项目名称:

⑥是否政府采购:是、否

⑦报销人:

⑧备注

2、非政府采购余额=已批复的非政府采购用款计划减去累计非政府采购支出

累计批复=非政府采购用款计划加上政府采购用款计划

累计支出=非政府采购支出加上政府采购支出

政府采购余额=已批复政府采购计划减去累计政府采购支出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范文3

(一)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

预算管理是我国交通事业单位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对预算的科学编制、执行、实施、考核,通过这一系列的预算管理活动,可以有效的帮助交通事业单位实现本年度的战略发展目标。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所牵扯的部门比较多,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预算时还必须将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等考虑其中。但是,在实际预算编制中,预算基本是由财务部门来完成的,很多财务人员并不完全了解单位内部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实际情况,可见,专业预算人员的匮乏导致预算的编制与本单位的实际业务相脱节、分离。

(二)交通事业单位还尚未适应新的预算管理方式

在改革前,交通事业单位所采取的预算模式主要是由本地区的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来进行的,并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方式对资金进行管理。费税改革后,资金渠道发生了改变,很多地方的交通事业单位还没有完全真正适应预算管理的新方式,很多单位感到无从下手、束手无策,严重影响着预算的执行与效果。

(三)预算编制的模式落后、陈旧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交通事业单位如果仍按照原有的预算模式进行预算,已经无法再满足新形势对预算管理的要求与目标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的是基数增长法,这种简单的在原来基数上的加加减减不仅不适合交通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更不适合我国宏观经济的环境的变化。2009年税费改革后,交通部门的预算管理本应该纳入到地方财政的预算中进行统一的管理,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还尚未完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中。

(四)缺乏对预算执行的监管

交通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部分,也属于社会公益性单位,其经费的使用情况还体现在社会效益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目前我国交通事业部门严重超编,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机构臃肿,同时还使得经费的使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严格的监控方法,对于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最终使得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加强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管理

首先,交通事业单位在预算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梳理本单位可以使用的资源及其价值,及时了解政策信息与动向为预算编制奠定基础。其次,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预算编制时间。面对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粗糙的前提下,各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前安排年度预算工作,进行人员分工。

(二)更新观念培养专业预算管理人才

预算管理的加强要求交通事业单位的领导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预算管理在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予以高度的重视。还必须尽快提高预算专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夯实他们的理论知识基础、及时让他们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对本单位的预算做到心中有数。

(三)改变预算模式

交通事业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使这些资金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交通事业单位必须改变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科学的、全面的、准确的编制预算。(四)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为保证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加强对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其次加强对预算执行进度的管理,最后加强对预算调整的管理。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范文4

关键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一、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统有待完善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和烦琐的工作,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需要考虑的要素较多,因此预算管理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在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内容大幅度增加,对预算管理水平的要求必然也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有些事业单位还存在人工汇总信息的情况,预算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无形之中加大了业务量,提高了出错率。并且有些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系统安全性不高,容易受到黑客、病毒等的攻击,信息泄露的风险较高,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2.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健全有些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缺乏专门的监督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缺少稳定和客观的评价指标,无法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同时,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关注点,有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健全,影响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收支平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3.缺乏对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应用很多事业单位都建立了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但是缺乏对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应用,预算执行阶段缺乏强有力的监控,预算管理人员也未把预算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下一期的预算编制工作很好地衔接起来,无法发挥预算绩效考核的作用。而且由于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内容较为复杂、跨度较大的工作,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导致单位认为预算执行状况在预算的合理范围之内即为预算绩效考核成绩达标,无形之中降低了预算绩效考核的参考标准。久而久之,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容易出现评分随意,数据乱填,甚至自行篡改等不良现象。4.预算编制不完全准确部分事业单位在年初编制预算时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式,根据上一年度的预算数据,以及人员变动情况,只做简单的增减换算,而没有详细分析过去一年的实际业务和未来一年的业务管理需求。制定的预算目标也较为模糊,针对性不强,难以量化评价,容易造成在实际的预算执行工作中缺乏充足的资金,从而影响财政资金项目的正常开展。这样造成预算与决算执行差异逐渐加大,久而久之,极大限制了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二、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事业单位应当加大资金投入量,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管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统一收集管理各项预算相关的信息数据,包括财务部门、销售部门、人事部门、采购部门的信息数据,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融合,减少重复性账务核算工作,保证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便于内部预算数据的查询。并且通过系统准确预测和监控预算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预算的对标管理,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这样可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迅速反馈至相应的主管部门和负责人,快速处理预算支出异常,科学管控预算支出进度和支出额度,提升单位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同时,事业单位应保证预算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安装必要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对不同岗位和级别的员工设置不同的浏览权限,确保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有些事业单位的综合信息平台采用顶层设计,不同的信息平台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平台能够有效对接起来,充分挖掘有价值的经济活动信息数据,避免信息孤岛。有些事业单位通过信息系统平台进行预算审批,及时退回不符合预算标准的支出,避免提前支付的无效管理情况,以达到实时管控预算的目的。2.构建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强化内控第一,事业单位应构建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建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部门或工作小组,监控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加强资金使用的审核,严格管控单位的每一笔资金的流量,定期检查资金的具体支出状况;及时公开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提升单位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要制定有约束力的责任追究机制,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找到问题的源头。第二,事业单位应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从单位的业务层面进行分析,应注意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加强货币资金管理、资金支出、业务分包、招投标、合同等业务环节的债务风险管理;设置多个债务风险管理的节点和过程,实行事前预算、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的全过程工作程序。从资金保管的层面进行分析,涉及财政资金相关的印章、钥匙等应当分别交由多人进行保管,采取分管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被泄露的风险,确保财政资金的正常和安全运转。第三,事业单位应制定专门、公正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对预算管理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予以奖金发放、岗位晋升、股权激励、公开表扬等方面的奖励;对未严格完成预算管理工作并且出现较大纰漏的员工,予以相应的批评教育,并且深入分析偏差产生的具体原因,客观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3.优化考核指标,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领域、层次等,结合实际,优化考核指标,健全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这里的科学合理是指评价要实事求是、科学规范、可比可测,并且是细化过后的,以及后续可动态调整的。在前期制定预算绩效目标时,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资金项目的特点,将项目建设内容、预期产出成果等量化到成本、就业量、经济效益、科技量值、生态效益、居民幸福指数、社会效益、服务满意度等可考量的指标当中。同时,事业单位应当完善自评体系,并且让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构等外部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当中,形成一个多级评价的体系。这里的自评是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部门或小组根据年初预算的执行状况,公平公正地对各个预算项目进行考核评价。而外部机构的评级既包括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年下达的预算指标对事业单位进行年度考核评价,又包括外部审计机构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阶段的日常审计和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客观地给出评价结果。此外,事业单位应当强化结果应用,将预算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完美地对接起来,吸引经验,优化预算编制内容,使预算内容更加贴合单位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4.完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编制是指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全盘规划。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之前,应当早做安排,全面收集各个部门的各项基础信息数据,使后续的预算编制有更详尽和真实的信息数据支持。事业单位应当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在上一年度预算资金使用状况的基础上,再按照当前编制人数、资金配置情况等,以及下一年度单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等,准确预测和评估资金,评价项目的可行性,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方案时,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借助信息管理平台搭建预算资金项目数据库,分配结余资金,以盘活资金。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充分论证和分析项目预算资金分配是否合理,评估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事业单位可按照各个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和未来发展动向,对财政资金项目进行合理分类,根据项目的建设周期、重要程度等因素对项目进行排序,实行滚动管理的方式。应当注意的是,各个项目的支出预算安排应当综合考虑上一年度项目的资金结转状况、资金利用率、资金支出进度、项目完成率等,与项目的实施方案是否保持一致,与同类项目对比是否得到相似的绩效评价结果。此外,事业单位应规范预算的调整,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外部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内部经营环境、组织架构等发生重大变化时,事业单位应当允许做出预算调整的审批,特殊情况灵活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规范预算的使用。

三、结语

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确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界限。但一定意义上又衔接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有助于全面实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紧随时展的步伐,积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构建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强化内部控制;优化考核指标,健全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炎玲.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管理的分析.纳税,2020,14(36).

2.朱俊文.会计制度背景下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对策.中外企业家,2020(21).

3.裴琳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建议.当代会计,2020(04).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范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新发展格局

受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新发展格局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新要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例如,预算重视度不够;预算管理不全、预算编制太仓促;准备时间不够、预算执行力不足;缺少有力约束、预算绩效管理不严;缺乏考评机制等。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供了新的规范。因此,须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完善预算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统筹力度,规范项目标准体系;强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监管,提升部门预算水平。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各预算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承担的职能,所编制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综合年度财政计划。随着部门预算改革以后,预算单位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推进“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目的是有效提高部门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单位各项资源管理,坚持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做好单位预算管理,是奠定财务管理的良好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新《预算法》的相关要求,遵循“量入为出、零基预算”的原则,规范单位收支范围、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预算管理一体化提供有力保障。通过预算指标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等流程调动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将预算单位符合规定的所有资金全部纳入中央部门预算管理。因此,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各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队伍建设,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单位预算管理,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先决条件

结合中央部门预算改革,财政部调整和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有利于预算管理。其中,预算单位在测算收入时,遵循项目合法合规、内容全面完整、数字真实准确的总体要求,将全部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而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根据下达的预算控制数据实编制预算,项目支出按所有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避免重复建立项目,保证预决算项目名称及项目代码一致,有利于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效率。

(三)做好单位预算管理,是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部门预算公开迈出了新的步伐,各预算单位通过“互联网”形式全面向社会公开预算,方便群众了解与监督,提高部门预算的透明度,有效防止违规违纪情况的发生。首先,必须要管好、用好财政资金预算,才能更好地让群众了解真实的情况。其次,公开部门预算,能更有效地强化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能确保预算资金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安全高效;能更有利于预算单位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工作流程。

(四)做好单位预算管理,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单位所有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首先要做好单位预算管理,按照“像管理预算一样管理资产”的要求,将预算中资产存量情况、新增资产情况与国有资产管理有效的结合。其次合理编制预算,考虑单位整体国有资产存量情况、计划报废数量、新增资产情况,加强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部门预算的改革,预算管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预算重视度不够,预算管理不全

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时候也是不太专业、不够理解。认为预算编制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一份工作而已,未能全面的剖析预算编制对单位的重要性。还有些预算编制人员缺乏专业性,对新《预算法》预算编制知识掌握不足,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另外,项目预算编制时,各部门报多少,预算编制人员只是复制粘贴项目文本数据,未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审核把关,预算管理缺乏专业性,预算管理工作不够全面。

(二)预算编制太仓促,准备时间不够

预算编制工作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实际编制预算时,预算编制工作任务繁重,尤其是“二上”阶段预算编制,项目繁多,预算编制时间有限,上级部门下达控制数时,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可能还未签订,只能临时编制项目文本,很难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很难调动预算编制工作的积极性。

(三)预算执行力不足,缺少有力约束

由上可知,工作人员在编制项目文本时,时间紧任务重,未能将预算编制工作精细化,导致预算编制不准确。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预算安排、绩效考核和指标考核没有与预算执行机制相衔接,导致预算执行低,缺乏约束力,资金闲置和沉淀的情况将不可避免。

(四)预算绩效管理不严,缺乏考评机制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注重结果、强调成本、约束责任”的预算管理方式。它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通过做实绩效目标、全面实施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强化绩效评价等几个方面完成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在预算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预算绩效管理相对松散,使得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对未完成的原因分析不够细致,以至于未能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门预算管理观念薄弱

随着部门预算的不断改革,尽管各项预算制度已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也得到了提高,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预算管理没有显示出重要性。例如,有些单位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对于一些重大基建工程项目调研不够,长期以来,基建工程项目推进缓慢,预算支出无法安排,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执行;有些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混乱,长期闲置的资产未及时处置,导致资产利用率不高、资源配置使用率低;有些单位未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在内部控制制度中只有部分预算及决算的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的所有内容不能贯彻落实,甚至出现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那么必然导致有效预算管理失败。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不够完善

个别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是一些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不重视,甚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认为,按时完成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就足够了,没有严格实行预算管理。比如,有的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部门未能与各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业务处室同时也参与预算编制,而仅按预算流程完成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这就给预算管理带来了很大的约束性。有的单位未按照上级单位要求及时更新相关预算管理制度,导致预算执行缺乏严谨性和实效性;有的单位在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时,采取了条条框框,没有真实反映单位预算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甚至无法深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三)预算管理信息化利用率低

在当今的部门预算改革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进行预算管理已成为一种便捷的趋势,但一些单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信息化管理、预算管理、预决算公开管理有待加强。例如,有些单位还未能推进信息化预算管理,未能拓宽部门预算公开形式;有些单位没有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对于预算执行、评审、绩效考评等情况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还有一些单位未将预算管理与财务会计工作、预算会计工作以及科研工作有效结合,致使信息化不能成为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抓手。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政府过紧日子

近年来,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带头压减支出的思想,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行政事业单位要带头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项目和政策补助也按照从严从紧、边压边补的原则进行审核与安排,对结余、沉淀资金或无法开展的项目资金要及时足额上缴。

(二)完善预算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预算安排坚持有保有压,运用零基预算理念科学核定支出,优先保障刚性和重点支出。加强三年支出规划对年度预算的指引和约束,各单位新增支出需求原则上全部通过调整支出结构解决。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盘活用好存量资金,充分预计上年年底结转资金并按规定列入年初预算。

(三)加大统筹力度,规范项目标准体系

一是项目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二级项目管理、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管理以及非财政拨款项目管理等项目支出。各预算单位要严格项目入库管理,各项目负责人要认真编写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立项依据、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支出计划和项目支出明细,而项目支出明细需分级编报项目活动、子活动、分项支出、价格/标准和支出计划(万元),明确反映项目内容、具体活动以及项目支出需求。对于未纳入预算安排的项目,未经财政审核确认的,不能进入预算编报。二是将所有预算支出以项目的形式纳入项目库,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反映项目储备、项目评审、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执行、部门决算等各个环节,并与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相衔接。三是各预算单位要科学编制项目文本、突出项目预算安排合理,运用预算监管、项目评审、评估、绩效、审计问题等情况规范项目管理,加大项目预算安排约束力度。

(四)强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加强非财政拨款收支管理,未纳入预算的非财政拨款收入不得安排支出。加强三年支出规划对年度预算的指引和约束作用,严格项目库管理,未按规定入库的项目不予安排预算。将上年决算、结余资金收回、预算执行监控、预算评审、审计查出问题、绩效评价结果、项目管理等情况与预算安排挂钩,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减少下一年度预算安排。行政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绩效意识,认真落实绩效主体责任、强化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打通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建立健全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从项目支出预算、单位整体预算层面全方位加强绩效管理;要注重项目支出成本效益分析,严格绩效目标管理,提升绩效目标质量;要做实绩效运行监控,及时堵塞漏洞,纠正偏差;要全面开展单位自评,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成效。

(五)改进约束机制,落实全口径预算管理

各预算单位要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要严格资金支付管理,要将预算编报的准确性、及时性、规范性作为参考因素,建立健全预算安排约束机制。一是加强预算评审和审核结果的运用,通过预算安排上限,确定压减率与压减数。二是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预算安排挂钩,通过对预算单位预决算监管,执行监控,分析下年预算安排。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审计工作中查出的问题与预算安排挂钩,目前审计工作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计工作也已是制度化、常态化,这样更有利于硬化部门预算约束。四是完善存量资金盘活机制,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统筹使用各类资产资金,强化财政拨款结转与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所有资本性支出应当形成资产并予以全程登记,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产配置效率。

(六)加强预算监管,提升部门预算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和改进预算管理,一是强化定员定额管理合理保障机构运转;二是加强属地单位预算监管,严格审核基础数据及新增资产配置;三是不断加强项目预算评审,同时强化预算安排同预算的执行、评审和审计挂钩机制。要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用系统化思维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各环业务,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决算、资产、政府采购等各项业务全面贯通、相互衔接、有效制衡。要推进互联网信息化,围绕预算管理确保各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同享,完善项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加强预算、决算、资产等数据分析和综合运用,提升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格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成为“桥头堡”,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排头兵”。因此,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相对稳定,导致不重视财务会计工作,特别是预算管理工作。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加大统筹力度,规范项目标准体系;又要强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既要运用改进约束机制,落实全口径预算管理;又要运用加强预算监管,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宋春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1):60-61.

[2]王艳.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19(20):62-63.

[3]方海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2):11-12.

[4]申亚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2):13-14.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范文6

(一)预算编制存在缺陷科学的经费预算体制是编制部门有效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单位预算方法都没能与时俱进。因为受到技术以及利益等相关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预算依旧是以上年为基期,而没有按照“零基础预算”或“绩效考核预算”这些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预算,使得相关部门的预算结果出现偏差。另一方面,编制部门和相关的审批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预算管理,这使得预算的各项收入与支出之间的信息出现漏洞。

(二)部门预算管理意识较差,管理体系不健全在国内,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深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忽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为作为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其作用只是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确保资金的稳定供应,而不需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普遍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意识。这也使得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严谨,编制方法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预算编制无法有效的在公正、公开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预算。

(三)预算管理人员职业技能缺乏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预算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使单位资金能得到有效运用,其预算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单位资金是否得到有效利用。预算管理人员缺乏全面而系统的职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新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具体落实。

(四)预算监管力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监督管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就会使得预算体系的具体运用无法落实。整体而言,预算管理的监管力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内部的监管力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立相应的预算监督管理部门,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配置,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无法更好地进行协调。第二,外部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要确保资金预算的科学合理,避免资金的不必要浪费与挥霍,就要确保管理体系的公平、公正。现阶段,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极少实行第三方管理方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也不能有效监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预算管理体系的发展。

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注重对结余资金的监管,针对结余资金过多的单位,原则上当年不予追加预算,并减少或暂缓其下一年度的相关预算,让其先对结余资金进行调配。同时,对预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预算编制必须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肆意增列支出。单位年度项目预算一旦被批复,就必须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如果遇到突发问题再做合理调整,并要根据项目预算的审批进度及时报批。

(二)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对预算监管方面的意识。通过领导者来提高相关部门对资金的预算执行力度,以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无误。其次,增强单位员工的整体预算管理意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员工深刻体会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最后,加强收支审核制度,避免单位资金被随意浪费局面的出现,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者的职业技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者的职业技能关乎整个单位部门的预算管理水平,是确保单位资金能得到有效运用的基础。以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预算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可定期组织对预算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训,还可通过讲座来加强宣传。相关人员在开展其工作之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与检测,增强其业务水平。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可借鉴其它单位或公司的先进预算管理体系,聘请优秀的相关管理人才,并积极培养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人才,以此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四)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力度第一,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的监管体系,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等都可以发挥预算实施中的监管作用,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保证单位资金能得到有效运用。第二,在预算过程中对资金的应用效益,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对单位的资金应用效益的考核评价,反映了资金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如果考核发现其单位部门的资金在具体的使用中与预算结果存在很大出入,就可对预算编制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