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社区建设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范文1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现状分析;智慧社区平台

1.引言

1.1社区信息化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前沿和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的需求日益丰富,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社区成为社会各种矛盾、各种需求的交汇点。社区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构筑社区管理、服务、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社区的各个成员充分有效地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在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推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1.2智慧社区

所谓智慧社区,其实质就是以社区为对象,以社区治理为核心,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信息化,其目标是让社区居民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更便捷的享受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和谐发展,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的要求,切实提升城乡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张家港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张委办[2014]5号),要求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依托电子政务系统和网络资源,整合社区就业、社保、卫生、文化、党建等公共服务信息资源,集成社区各类业务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2.张家港社区信息化现状

2010年6月,张家港市确立了“1+3+x”的框架模式,实行市、镇、村分级管理,实现综合监管。“1”是指“网上村委会”这一信息公开网站,对村级事务进行电子化表达、网络化展示。突出政务信息公开、全民服务等功能。由各村负责网站栏目内容更新,通知公告,收集反馈意见等。“3”就是指三资监管、干部监管、工程监管三个监督预警系统。作为“网上村委会”的管理区,帮助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动态监管,其生成的基础数据作为门户页面信息来源。“x”指若干在线互动人员(村干部和村民群众)。通过“网上村委会”设置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栏目,实现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双向沟通,方便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全程参与、动态监督,也便于村干部对群众提出问题的及时反馈。

2013年8月起,张家港市在市区范围选取花园社区和向阳社区进行试点,开始网上社区平台的上线运行。平台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分别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全民服务中心和区镇纪委、社区信箱联通。通过网络,社区居民可以全面了解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及时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建议,方便居民办事。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平台管理模块管理后台,通过办公模块进行网上办公。此外,平台还设置“在线访谈”、“网上调查”等功能,使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回复居民反映的情况,并进行问卷回复的自动统计。

在张家港市已有的社区信息化系统基础上,从全市城乡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充分利用已有的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等信息化资源、成果和基础设施,运用整合、集成和开发等多种方式,将智慧社区构建成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全新载体和工具平台。

3.张家港智慧社区平台构建

3.1总体框架

智慧社区整体平台以社区为载体,围绕社区居民、商家、物业、业主委员会、义工志愿者等社区参与者,联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相关机关部门,构建一个“多级联动、数据畅通、反应敏捷、效能优化”的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

平台主要有三大类用户群,即:社区居民、部门及社区机构和人员、社会服务实体,其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化、动态化的特点。因此,从实际出发,对应用规律和功能需求进行概括,设计可持续满足三类用户群体需求的功能总体框架。

3.2智慧社区的系统组成

3.2.1前端展示及服务提供

(1)社区门户网站。

智慧社区门户平台用于和管理全市所有社区管理机构及服务实体的门户站点,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单点登录、站群管理、内容管理、广告管理、互动管理等功能,具备能够容纳若干独立子站点、分布式部署、快速建站等站群部署能力。

社区门户(集群)平台整体采用三层架构,即基础支撑层、业务逻辑层和门户展现层。基础支撑层由基础网络、基础设施和门户数据库平台组成。业务逻辑层包括用于实现站群管理、用户管理、用户认证、信息和管理、问卷投票管理等业务系统及功能模块。门户展现层包括聚合门户和社区门户相关的信息、服务频道、栏目和内容网页,以及客户交互界面,提供web、WAP和移动APP多种版本。

(2)社区综合服务系统

社区综合服务是面向社区居民、社区管理机构、社区服务实体的综合中介平台。

社区管理机构通过平台进行各类服务事项的组织、分类、核实、;社区服务实体将各自的服务事项自助到平台上,并通过平台获取服务对象提交的订购、预约信息,进行服务响应;社区居民通过平台查找、查看平台的各类服务事项,提交订购、预约信息,对具体服务事项进行评价、评议。

平台针对社区服务机构及区内服务实体的服务事项提供管理和中介、对接服务,对于政府服务事项,引导至政府门户网站相关的服务频道。社区公共类、公益和志愿类服务事项由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收集和。

3.2.2后端管理和业务系统

(1)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平台。

综合治理工作平台,是面向社区管理机构、社区工作人员和机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平台,通过整合、集成已有的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市政务网综合平台相关业务和资源,开发社区事务管理平台,统一向社区管理机构、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社会综治类、政务协同类和社区事务类业务处理功能,满足日常沟通、办公、办事需要。

社区综治类业务主要通过集成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来实现,包括综合治理类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上报、分析等业务功能,需要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适应综治业务向社区下沉和延伸的实际需求。

政务协同类业务主要通过集成政务网综合业务平台功能来实现。由于政务网综合业务平台已经服役多年,可以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构建新一代政务协同云平台,适应跨层级、跨部门、无障碍沟通交流和协同工作的新需求。

(2)社区管理事务平台。

社区事务繁杂,党群、民政、社保、治安、流动人口等工作均需要落地到社区开展,工作的落实、检查、督促情况一般通过各类工作台账来反映,如何增强社区和各级管理部门工作的针对性、计划性、有效性,是智慧社区平台构建面临的现实问题。

社区事务管理平台与上级业务系统密切相关,需要在社区相关业务与信息资源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业务集成、功能挖掘、数据抽取等方法,构建面向社区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事务管理平台。社区工作一般可分为上级业务下沉与社区专职人员挂钩对接和社区统筹开展两类。对于前一类工作,管理平台解决相关业务前端集成,后端交换数据信息的问题;对后一类工作,管理平台解决相关业务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跟踪报告、检查督促、考核验收、总结评比等资料收集、台账管理的问题。

3.3网络和基础设施

3.3.1网络结构

智慧社区通过租用营运商的城域专网(MPLS-VPN或MSTP),将全市社区(村)节点局域网接入该专网。城域社区专网与市政务网互联,通过统一边界访问政务云计算中心和互联网,实施统一的安全防护。

政务云计算中心提供智慧社区建设所需计算、存储及基础软件等设施资源。社区居民和公益机构、物业、商户等社会服务实体,通过互联网、移动端访问智慧社区门户。各级机关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城域专网访问智慧社区门户和业务系统,部分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操作访问和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

3.3.2信息化基础设施

智慧社区配套的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由电信、广电营运商建设运行;另一方面是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网上办事、服务、信息采集所需的网络及终端设施。

社区办公业务网是社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处理居民申办事项的工作网;移动终端是为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配备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在走访采集、比对核查时使用;公共广场大屏和楼道、电梯自助终端,把智慧社区管理和服务推送到居民家门口,一方面滚动显示社区公告、公示和宣教视频、公益广告等内容,另一方面提供一些常用的自助式服务呼叫功能。

3.4社区信息资源平台

社区信息资源平台是城市级基础信息资源平台的前瞻平台,它以社区业务与信息资源管理、共享和交换为目标,通过平台集成服务,构建共享交换、数据库、服务、信息资源规划等平台和GIS与电子地图等软硬件环境;通过部署共享交换中心与前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社区信息资源数据与相关业务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社区实施管理和服务的实体众多,包括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公共事业机构、社会组织等等,这些部门、机构、组织都需要采集、处理社区人、物、事相关信息和数据,存在着重复采集、数据重叠、互不关联等弊端。构建社区信息资源平台的目的,就是建立和完善社区信息采集机制,加强社区信息资源规划,将社区各类信息纳入集中采集范围,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

4.结论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范文2

一、城市级智慧医疗发展问题

随着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推进,为城市居民健康提供更优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课题。在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基础上,不断推进应用模式及商业服务探索与实践,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运行模式,培育、带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医疗产业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合理覆盖,成为提升城市医疗水平的金钥匙。

目前各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对于智慧医疗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医院信息化水平较大提升,但城市范围智慧医疗整体发展缓慢,大部分停留在业务型医疗信息处理阶段,智慧医疗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缺乏专业人才和政策落实机制。城市级医疗信息集成水平和应用水平总体较低,在智慧医疗建设中医疗机构对技术开发商依赖程度偏高,由于各开发商技术水平和标准规范存在较大差异,为以后的信息整合和信息利用埋下隐患。智慧医疗推进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共享与交换主要以“点对点”方式开展,城市内各医疗机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二、城市级智慧医疗的发展建议

对于医疗健康领域,“智慧医疗”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特殊服务型领域。具体到城市级智慧医疗,就是解决在城市中如何实现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长期矛盾问题,最大限度的让市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一)利用“O2O”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疗资源包括专家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等,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内,充分依托城市政务、医疗卫生、民政人社、计生药监和财政等部门信息交换资源,构建医疗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药品配送中心和医疗金融服务机构等,实现跨行业、跨领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提供面向城市居民的医疗诊治、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疗管理和健康保障增值服务,提升城市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能力。

(二)利用智慧城市信息化手段,整合医疗信息资源,改善城市居民就医感受

医疗服务的碎片化和医疗服务信息碎片化一直以来是阻碍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通过加强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信息网络和居民健康支付网络的建设,逐步建立城市级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支持双向转诊服务,使城市居民感受到真正的“医疗惠民、医疗便民”。

(三)在智慧医疗创新价值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医疗数据资源价值

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和运营模式,通过与商业保险、生物制药、体育健身、专业健康管理、大数据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价值。关注人群健康大数据采集和利用,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三、城市级智慧医疗的资源整合

当前,中国智慧医疗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行业在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来说,如何高效地利用医疗、信息和金融等领域资源,将决定城市级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方向。

(一)强化移动支付,启动移动医疗的金融商机

移动医疗是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完善。通过移动医疗技术提供医疗服务中的在线支付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医疗“一卡通”向医疗“一账通”转变,打通移动支付环节,进而提供完善的后续医疗配套金融服务,将衍生出一个巨大的金融领域商机。

(二)建立信息渠道,实现多方衔接的信用平台

对于中国的大众患者或者消费者来说,医生和患者没有建立实质性的长期一对一沟通的习惯。当患者企图通过移动医疗的方式选择医生咨询时,对医生产生信任是关键问题。建立患者、医院和医生等多方的信息对接渠道,实现解决信任问题的医疗信用平台,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三)线上线下衔接,融合智慧社区的智慧医疗

医疗优质资源长期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分级诊疗机制推行缓慢。一方面由于患者的长期诊疗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社区医疗资源的衔接。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将智慧社区经济与智慧医疗经济相互融合,正是解决两个领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小结

为了抓住智慧医疗这个面向未来集约、智能、跨界、转型的难得机遇,中国各城市积极结合发展实际,力推智慧医疗与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产业融合,让智慧医疗迸发出无限精彩。

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医疗”理念的深入,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智慧医疗产业建设;另一方面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使得对于智慧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智慧医疗发展潜力巨大,虽然在具体城市级发展建设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但通过总结在各城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相信不久的将来,智慧医疗将更好地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支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南京市信息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孟群,叶强,胡建平,等.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与发展[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孟群.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2011~2015)[EB/OL]. 2010.

[3] 陈敏,武琼,张帧,等.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的挑战与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29(8):597-599.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范文3

一、抓“四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一是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向经济作物倾斜,鼓励项目区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项目区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全力打造范家屯镇平洋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二是打造土地规模经营实验区。在全市每个乡镇打造一个土地规模经营实验区,重点推广四种土地流转模式:即: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合作社”模式。三是打造现代农业先导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农业标准化等方面率先突破,探索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规模效益型农业发展道路。抓好农业部玉米机收粒试点。抓好中・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落实好国家黑土地保护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社会化服务主体项目、增施有机肥项目。抓好全程农机化试点。四是打造特色农副产品集聚区。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棚膜经济、牧业经济、特色农业经济,打造公主岭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减少籽粒玉米面积,增加优质水稻、绿色无公害蔬菜、马铃薯、大豆面积。抓好棚膜园区建设。重点推进永发乡、二十家子镇菜田基金项目建设。打造5个省级棚膜园区。加快发展标准化畜牧业园区。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模式,重点推进温氏现代生猪项目建设。五是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全力推进玉米全株产业链项目的谋划包装和企业引进,夯实种业经济龙头地位。

二、抓产业带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抓好玉米种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大种业大公司引进,制定扶持种业发展政策,吸引山东登海、中种集团等大公司落户我市。抓好玉米良种展示基地建设。二是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一二”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对接玉米加工企业和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抓好“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围绕棚膜园区建设发展采摘、休闲农业。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重点抓好龙山文化产业园、怀德镇兴隆泉水库等休闲旅游项目。三是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信息中心建设,加强生猪等畜禽生产监测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预报。建设气象・农业智慧平台,打造具有公主岭特色的科技型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工程移民 规划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7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01013);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50);陕西省社科联项目(2013Z065)。

[作者简介] 张静晓(1981 ―),河南南阳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2015年度陕西省委组织部博士服务团挂职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副局长,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石昌林(1962 ― ),陕西安康人,安康城乡建设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曙安(1966 ― ),陕西安康人,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总规划师、党组成员。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移民工程是我国近60年来最大的移民工程,是陕南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安康作为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发源地、决策地和推进地,加强对安康移民搬迁规划建设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有利于促进安康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对陕南高质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案例价值。已有研究对陕南移民搬迁的资金来源、社会排斥、生计等问题进行系统视角、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的研究,但对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过程缺乏基于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实践分析和理论总结。毫无疑问,特别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规划和工程质量控制的科学和规范开展,是该项工程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也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安居”命题的核心所在。陕南三市地理风貌相近,移民搬迁工程同步推进。为此,本研究以安康为例,从规划建设角度,以安置规划编制、规划审查与项目审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环节,透析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过程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现状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规划布局和社区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质灾害及其他潜在的自然灾害威胁,科学确定搬迁安置区域的功能及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在一定条件下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安康为例,目前,其社区布局、规划审查和建设情况如下:

1. 移民安置社区布局情况。根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及《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安康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的22.6万户88万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2011年5月安康正式启动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已如期完成了年度搬迁安置任务,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搬迁安置了7.5万户28.6万人,约占10年搬迁总任务的34%,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元,最大限度减少了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威胁,农民生存安全有了保障,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移民安置点规划审查情况。移民安置社区规划方案实行分级技术审查:安置户数100户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376个,通过县区技术审查225个,技术评审率为60%;安置户数100~400户的安置社区228 个,通过市级技术审查32个,审查率为14.04%;安置户数400户以上的移民安置社区67个,通过省住建厅技术审查 15 个,审查率为11.94% 。

目前,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监管。通过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图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五方责任,规范了基本建设程序,强化了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400户以上的安置社区建设基本满足工程质量监管的规范化要求。以安康为例,部分县区以奖代补,解决避灾扶贫安置规划编制资金短缺问题,即规划方案获县区政府批准后,经县区住建、扶贫、发改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将规划编制资金补助到位。

二、移民搬迁工程存在的

主要问题

陕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以推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要与新型城镇建设紧密结合,须以人为本,不仅要实现搬迁农民空间上的流动,更要重视搬迁群众社会身份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在移民安置点规划编制中,提高规划参与度,完善功能设计,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好配套规划和建设工作。不容忽视的是,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安康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规划建设普遍存在安置社区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规划成果未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范和要求,部分施工现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等问题。

规划编制方面。一是县域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布局规划未全面完成,系统规划编制缺失。1/3的县区完成规划并通过了省市两级的技术审查,1/3的县区完成了方案初稿,1/3的县区仅仅完成设计委托。移民搬迁布局规划和安置规划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存在很大缺失。二是相当部分安置社区规划缺乏严谨的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洪成果,对规划编制的前置要件和运用不够规范。三是部分安置社区的设计单位无规划资质,或规划成果没有加盖资质证章,没有法定效力。四是部分安置社区规划编制不规范、标准低,规划设计内容缺项多,深度不够。如部分县区项目文本资料基本完整率不足20%;部分安置社区规划水平低,不能满足国家强制性规范安全间距要求,住宅楼建筑间间距仅4米。五是部分安置社区存在重大调整并重新修编的问题。如某些社区规划,从低层规划调整到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布局,规模发生重大变化,原约350户,增加到920户,增长163%,几乎是新做规划。

规划审查方面。一是大部分社区的规划审查和审批手续不完善,个别县存在没有一个报市技术审查安置规划项目现象。二是大部分社区的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移民搬迁安置社区项目招投标工作不规范,部分县邀请招标太多,具有招标手续的不超过15%;个别县相当部分安置社区无《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然而却持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严重违反了建设项目报建程序。

在质量安全方面。质量安全隐患大,“9县1区”安置社区建设绝大部分未通过招投标,各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未将这些项目施工纳入安全监管范畴。大多数工程项目均由不具备建筑施工资质的农民施工队承建,普遍存在外架搭设不规范,临边、洞口、楼梯等部位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用电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搅拌机和葫芦吊,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大于30公分的预留洞口未做预制过梁等共性问题。

三、提升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水平对策

陕南移民搬迁的规划建设问题,主要在于是否强化规划编制的系统性、规划审核的及时性、规划执行的刚性与工程监管的介入性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是高质高效地编制移民搬迁系列规划。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规划必须从系统角度进行系列编制,确保各种规划的协同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需要“规划先行”,把移民搬迁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安置点尽量布局在县城、集镇、园区周边,同步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实现移民搬迁与推进城镇化相互促进;鼓励搬迁农民自愿流转山林、土地经营权,实现移民搬迁与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通过编制高质量科学的移民搬迁系列规划,使移民搬迁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陕南循环发展战略同步实施,以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应酬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安康市移民搬迁建设规划技术规定(试行)》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规划编制。

二是强化规划审批和主动管理意识。地方政府应加强技术审查“一站式”服务,将安置社区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洪防灾作为规划编制和审定的前置条件。加强对安置社区布局规划和安置社区建设规划的技术评审与报审工作,对安置社区建设项目按法律规定发放项目“一书两证”,做到项目规划实施方案、批复文件、开工报告、审计报告、施工记录、经济责任合同等资料齐全,达到县乡有档、村有册、户有表,切实发挥安置规划的引领作用。

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关注土地与人口承载力,加大跨区搬迁。在移民搬迁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人口集聚与环境承载、生产生活与产业支撑、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基本农田和林地资源保护,开山改河要慎之又慎;要解决好安置点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排放和环境美化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及品质。安康市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安康城区、汉阴县城和平利县城,其他县城则建在坡上或者山沟里。在耕地红线不动摇、项目用地逐年增、产业用地需求多等多重压力下,安康移民工程的土地瓶颈制约更加凸显。部分山区群众尽管已经住进移民新区,但一些地方的移民安置点因规划土地有限,难以开发致富产业。此外,如果移民工程规划不到位、实施不当,可能造成灾害转移或搬家,产生新的生态、环境、灾害问题,要积极探索新安置方式,持续推进“飞地经济”园区等跨地区移民搬迁。

四是强化规划动作刚性到位。首先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和技术审查程序,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在审批前,应由市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规划在批准后30日内,报省住建厅备案。安置户数在100户以下的建设规划,由各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在100户以上400户以下的建设规划,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在400户以上的建设规划应以县为单位,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报送省住建厅进行技术审查。其次,刚性落实经省市县技术审查的移民搬迁规划。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有严格的规划编制标准,布局规划要对县区范围内移民搬迁的人数、户数、类型等进行分类,每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安置人口、户数、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投资估算、建设时序等均应按照报批规划刚性执行。

五是以合同为中心规范招投标过程,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确保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质量。要围绕工程质量低劣问题,解剖典型案件,查找当前工程质量监管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落实完善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机制。同时,应加大建筑安全的介入工作,强化工程质量安全属地管理意识,或抽调专业人员成立机构,增加质量监管队伍力量,专门负责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避灾移民安置社区质量监管全覆盖。采用网格化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实行县、乡、村三级包抓责任制,分解量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有搬迁任务的村选派群众代表为质量监督员,协助监督工程质量,移民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

四、结 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质高效科学的移民社区规划建设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基石,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政策实现的前置要件。本文以安康为例,从规划建设角度深入分析陕南移民搬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对策,对陕南三市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陕南移民搬迁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解决移民的安居乐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陕南移民搬迁是中国传统村落解体再聚合的过程,需要运用社会学原理对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福庆. 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政策发展和创新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11-15.

[2] 王应政. 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 吴国新,陈智慧,李宇航. 陕南移民搬迁开启秦巴山区百姓生产生活的新时代[N]. 陕西日报.

[4] 鄢闻, 何得桂.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山区避灾型移民搬迁问题研究[J]. 前沿, 2014(Z1):117-119.

[5] 刘洁, 何彦锋, 杨丰顺. 基于突变理论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活水平评价[J]. 人民长江, 2013(13):113-115.

[6] 李文正, 刘国航, 叶艾艾等. 陕南丹凤县移民搬迁绩效评估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12):144-147.

[7] 何得桂, 党国英.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中的社会排斥机制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84-88.

[8] 冯明放,彭杰. 陕南大规模移民搬迁的系统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2):10-12.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范文5

多方位支持行业转型

2010年,上海市首个云计算产业基地和国产基础软件产业基地率先落户闸北区,这与上海市闸北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闸北区科委)在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方面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

政策资金支持:闸北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设立了云计算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融资方面,为了促进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发展,吸收云计算企业集聚,闸北区设立了两亿元的闸北区创业投资基金。

聚集核心企业:云计算产业基地截至2010年底已经集聚了亚太数据港、鼎捷软件、天脉聚源、蓝讯科技等云计算核心企业40余家。2011年以来,又引进集聚了万达云计算、艾维云计算、拉手网、智联易才等大批优质云计算企业。投资近20亿元的央视网络电视台南方数据中心(CNTV)签约落户闸北。

申报高新项目:2010年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共申报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30项,总投资额达25亿元。2011年以来,云计算产业基地又组织申报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如健康云项目、中小企业服务云项目、云安全数据库项目等。

推动示范应用:基地挂牌以来,闸北区科委积极推动基地内企业承担云计算示范应用项目,并围绕“智慧闸北”建设,以智慧商圈、智慧园区、智慧城管、智慧社区建设为契机,认真推动健康云、中小企业云、政务云、社区服务云、城市管理云、商圈服务云、园区办公云等云计算示范应用,并从市场开放、政策扶持、资金配套、技术方案、综合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

推进技术创新:在打造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实践中,闸北区科委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创新突破,使云计算产业基地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由亚太数据港投资公司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创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云积木”正式在市北高新区诞生并形成市场,并申报了16项知识产权和专利登记;由东方通泰、达梦、中标等企业研究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中间件、云数据库和云操作系统等云计算产业新产品也相继开发成功。

打造基地品牌:云计算产业基地挂牌后,基地的品牌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得到了上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在2011上海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闸北的云计算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作为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专门以专题片的形式做重点推广介绍。

获奖理由

2010年,上海市首个云计算产业基地和国产基础软件产业基地率先落户闸北区,这与上海市闸北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闸北区科委)在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方面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至2011年,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在载体建设、政策制订、融资基金、展示体验、企业集聚、高新项目、示范应用、技术创新、品牌打造等多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转型云计算服务商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3月30日,更换了公司沿用10多年之久的品牌标识,由“中科曙光”和英文字母“Sugon”组成的新标识被正式启用,并已在全球注册。此次启用新标识是曙光公司企业转型战略深化的需要,经过10多年的发展,曙光公司已经从“服务器硬件提供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转型,2010年曙光公司更是实现了60%的快速增长,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更换标识正是曙光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2011年9月19日,曙光公司在北京首次对外了云计算战略及多款云计算产品,和其他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有所不同的是,以技术为主导的曙光公司早在2009年就开通运营成都云计算中心,这是国内首家企业投资的、采用商业运营模式的云计算中心。2010年,曙光无锡云计算中心开通运营,如今已是国家物联网云计算中心,是国家首批5个云计算城市试点之一,并于近期获得国家千万级扶持基金。曙光公司的云计算战略,是曙光公司在积累了多年云计算中心运营、管理、业务拓展等经验后,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色和优势,总结出的适合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在10月27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上,曙光公司以35%的市场占有率再次摘得本年度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这是继2009、2010连续两届摘得市场占有率第一后的三连冠。这标志着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从1993年曙光1号诞生至今,曙光公司用了18年的时间,赶超了国际IT巨头。

目前,曙光公司的高性能计算机已经在教育、科研、航空航天、金融、电信、气象、能源、医疗等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有成功应用。

总理在曙光公司天津生产基地考察时,语重深长地提到:“今天来到曙光,感受到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之快、以曙光为代表的中国计算的力量。曙光公司要充分抓住这个战略性新兴行业的机遇,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并不断推广应用,不断推动计算机产业的创新式发展。” 如今,“超级中国龙”正昂首国际健步如飞,民族品牌阔步全球,中国崛起应有时。

获奖理由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曙光已经从“服务器硬件提供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转型,2010年曙光公司更是实现了60%的快速增长。目前,曙光的高性能计算机已经在教育、科研、航空航天、金融、电信、气象、能源、医疗等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有众多成功的应用。

浪潮集团

立足国内云计算应用

2010年浪潮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行业云”的概念,并由此拉开了向云计算整体方案和服务商全面转型的序幕。浪潮云计算战略立足中国云计算应用,重点发展云基础装备、云操作系统和面向行业的云应用系统。

为此,浪潮积极推动技术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从3个方面入手打造浪潮在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第一,着力打造领先的云计算平台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全面支撑云计算中心建设;第二,不断促进产品、方案、IT管理服务梯次攀登,形成三位一体的、涵盖云计算完整产业链的服务能力;第三,建立产业联盟,支持合作伙伴开发行业应用,帮助其成为服务商。

浪潮是目前国内一家涵盖IaaS、PaaS、SaaS三个层面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在IaaS层,投入10多亿元研发成功8-32路服务器、PB级海量存储、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集装箱数据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装备,形成自主的基础架构技术体系。

在PaaS层,浪潮联合IBM、微软,可提供基于J2EE和.Net的解决方案,提升Loushang、GSP平台的整体架构水平和产品化程度,满足内部及合作伙伴的开发要求。在SaaS层,浪潮联合合作伙伴构建了包括政务云、工商云、税务云、民政云、质检云、食品安全云、药监云、卫生云、烟草云、水利云、交通云、媒体云、企业云、文化云、安防云等涉及多个行业及细分市场的云应用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范文6

城区街道党工委是区委的派出机构,承担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基层群众中的重任。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我对这一岗位职责的理解是: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干好工作,保持稳定。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我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是:

一、落实上级部署,保证政令畅通。年内,中央、省、市围绕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相继政策法规,区委区政府也结合全年计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给街道下达指标和指示。对此,街道党工委能够树立大局意识,认真领会贯彻上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落实。在完成经济指标、协调其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确保达沃斯、十七大期间社会稳定以及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任务等方面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上级部署在辖区的贯彻落实。

二、落实各项经济指标,确保提前、全面、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截止11月末,街道税收等6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其中税收年计划9338万元,实际完成1100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7.9%;固定资产投资年计划8个亿,实际完成18亿多,完成年计划的225;吸引外资年计划500万美元,实际完成57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14%;吸引内资年计划3个亿,实际完成6.9亿,完成年计划的230%;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年任务12家,实际完成21家,完成175%;发展现代服务业年任务4家,实际完成19家,完成年计划的475,为全区经济指标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三、落实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立足打好工作基础。按照区委关于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有关规定,抓好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加强思想建设;以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抓手,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班子作风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对涉及全局重大问题,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决策。对涉及某一方面问题决策,虚心听取分管领导意见。注重班子间的团结协作,做到总揽不包揽,当班子不当家()长。与班子成员坦诚交流,增进沟通。队伍管理方面,以“行政效能年”活动为契机,倡导“讲学习、将协作、讲创新、讲绩效”的精神,着力提高机关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以“社区服务效能年”活动为载体,加强社区队伍建设,调动工作积极性。工作方式上,能经常深入社区和辖区单位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实际生活中,能关心群众的疾苦,设身处地地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四、支持班子成员履行职责,其他各项工作均取得成绩。行政工作琐碎,繁杂,一年来,面对棘手的问题敢抓敢管,省应急工作现场会的准备,机关大楼的维修都圆满完成;党建、群团、精神文明多项工作也卓有成绩。特别是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难度大、要求高,能够克服困难,做到规模以上非公企党的组织全覆盖,并圆满完成了大连市妇联“和谐家庭与和谐社区同创共建”现场观摩会的工作,得到了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年内,稳定工作任务繁重,达沃斯会议、十七大召开期间,...、复转军人等始终是稳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之安民街地块动迁引发的上访问题等等,和分管领导一道落实责任、细致工作,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做了许多化解矛盾的工作,为辖区始终保持了较稳定的局面尽职尽责;劳动就业,在实名制就业任务远重于往年的情况下,多方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成了1689人的就业指标,5个社区均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城建工作从来都很繁重,今年罕见的风暴潮,达沃斯市容环境整治又为城建工作增添了工作量,为此,他们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全力以赴抗击风暴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民政、社区建设、换届工作方面,关注辖区弱势群体,不断扩大救助范围,以“145”工程为载体,开展“和谐楼院”建设,通过制定规章,开展活动,努力探索“楼院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人大换届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为全区作示范,确保代表的选举和人大、政府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计生工作有新的举措,“健康驿站”的改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维权服务月”和“惠民惠家”亲情服务开展活动,以及加班加点完成了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等,都使计生工作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社区虽为居民自治组织,却承担了大量政府下派的工作,但都能克服困难,任劳任怨,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五、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官从政,廉洁执政,既是要求,也是本分。对此,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有关规定的学习,能自觉对照要求检查自己,努力从思想上和认识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在行动上从不,从不跑官要官,谨言慎行,廉洁自律,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操守。作为第一责任人,能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带领班子成员参加区有关报告会,主持班子班子成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努力加强班子党风廉政建设。

以上是我履行职责的主要情况。应该说,到桂林街道将近一年,我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承担的是多数不熟悉的工作。面对经济指标的压力与典型的包袱,我的确心有恐慌,唯恐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唯恐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年来,还算基本履行了职责,完成了工作任务。这里,饱含着各位班子同仁们的团结合作,饱含着各位科所长和机关全体同志的鼎力支持,饱含着各位社区书记、主任及全体人员的辛勤汗水。借此机会,我衷心感谢给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包括我本人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