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实践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综合实践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综合实践教案

中学综合实践教案范文1

关键词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159-02

1 综合实践教学对学生的作用意义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之所以在今天被淘汰,是因为它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教师与学生过于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操作与实践,这就造成学生考试分数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用处的不良现象发生。而综合实践教学则不同,它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与主观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操作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甚至是思想观念等都可以得到正确的引导与培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提升其他学科的学习成效 通过综合实践教学,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有着积极作用,因为综合实践教学可以与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配合开展,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对这些学科的知识加以验证与利用,这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深入,从而提升学习成效。

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相比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传统学科而言,综合实践教学的开放程度更高,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进而逐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2 提高初中综合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教学 在初中综合实践教学中,必须要对教学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一方面要保证完全完成教材中的内容教学,另一方面要给学生留足充分的实践活动与自我体验时间,不能造成这两者之间的失衡。因为综合实践教学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与主观活动,将教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理论知识教学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实践活动都必须要有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如果缺少了理论知识基础,那么学生的实践活动就会陷入混乱,起不到有效的作用[1]。

以上是从微观层面对综合实践教学进行规划与安排,从宏观层面来讲,同样需要对综合实践教学进行规划安排。

首先,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应当以培养其对于综合实践的兴趣为主,让学生知道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能够完成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这样一来就能建立起他们对于综合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就应当以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让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最后,在初中三年级这个阶段,就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主,即带领学生从学校走进社会中,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综合实践教学,如让学生实践如何保护大自然,到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志愿者活动,等等,这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也能够培养起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观。

例如,笔者在针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时,就有意将英语与综合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众所周知,我国初中学生英语书卷考试成绩高,但在实现生活中很难真正应用英语,英语实践能力不理想,这是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弊端。因此,笔者通过与英语教师的沟通配合,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故意采取多种方式,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实践应用力度,如组织学生编排英语话剧,阅读英语著作,每天定时收听收看用英语播报的新闻,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

笔者与英语教师一同设计一套专门用于评价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标准,分别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个维度的能力进行评价(每个维度满分100),发现学生“听英语”的能力从之前的72.8上升到88.6,“说英语”的能力从75.2上升到89.8,“读英语”的能力从78.3上升到90.7,“写英语”的能力从80.4上升到92.6。

合理提高综合实践教学效率 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的质量,另一个是教学的效率。重质量轻效率,或是重效率轻质量都是不行的,必须要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同步上升,才能真正提高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要提高综合实践教学的效率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保证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能够刺激学生的探索欲望与主观能动性即可,而这恰恰又是综合实践课的优势所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天生就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与求知心理,只要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就能够在瞬间激发出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有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保障,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这应当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然后逐渐步入教学主题,或是以社会中的热点话题作为切入点,吸引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教学。

比如,环保就是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当前的环境恶化状况,并告知学生如果任由环境这样恶化下去,人类以后面临的又是怎样的困境。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他们就会迫切想知道应当如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生活中又有哪些保护环境的行为是能够做到的。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教师再进行教学,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综合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双重提升[2]。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从认识方法到理解方法,再到掌握方法并有效运用,学生要历经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的巩固和提炼。在实践活动实施全过程中,当学生在方法的运用上存在较大困难时,教师可采取参与式交流的方式进行适时的跟随式指导,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方法,使他们对方法的认识提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教师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沟通交流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讨论活动方法的运用情况,交流“运用了哪些方法、具体是如何操作的、获得了什么成果、有哪些要改进和反思的地方”等问题。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和同伴在方法运用上的表现,交流在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智慧与经验,进一步明确运用活动方法的步骤及要求,让方法从知识的形态逐渐迈向技能的形态,最终成功转化为学生的能力[3]。

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渗透,在今天的教学工作当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多见。在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增强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来向学生做课前的相关知识介绍,利用PPT来分步讲解实践活动的操作方法等。另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互联网途径来自主学习,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方法。不过,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辨别网络信息,自觉主动抵御不良网络信息,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网络道德观念。

3 结语

总之,综合实践是一门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战略意义的课程,教师应当不断加强教学研究与实践力度,提高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当中获得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创新实践[J].山西教育:教学,2014(7):50-51.

中学综合实践教案范文2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高中英语教案;教案设计;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77-01

一、任务教学法的本质和内涵

所谓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学习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在任务教学法中,学习任务关注教学本身意义的工作,是使学生运用语言的基础能力去理解和交流所学习的知识。任务教学法在设计高中的英语教案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就高中英语学习而言,就是让学生在任务型的学习中学会Knowing how to(知道去学习)和learning how to(学会如何去学习),就是在高中的英语学习中,让学生懂得语法规则和英语规则在现实交际中的应用。在这里引用R ichards.1986年时候的一句话:“学习任务是一种作为拥有和理解所学语言的结果而开展的活动或采取的行动。例如,听指令执行任务。任务提供了运用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语言学习本身,而且超越了语言学习。”在使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学工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让学生在课堂有事情可以做,在完成有趣的英语任务的同时,真正学习到英语知识。作为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语言任务,至少应包含输入物、目标、角色、活动和情景这五个基本构成要素。

二、使用任务教学法设计高中英语教案

教案的设计是包含在课程的设计当中的,是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的再次创作和理解。传统的高中英语教案设计一般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计划的设计和规划。包括对教学进度,教材的使用,内容组织以及授课时间的安排上进行可行的分配。教案的设计也可以理解成教师对教材和授课内容的个体理解,是备课过程的文字记录,也是向学生授课的依据。

现代意义上的教案设计随着新时代的课程、教材的巨大变化,也开始发生变革。许多的新型教学原则被融入到教案的设计当中,例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以学习方法为主导”、“以学习广泛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上更加提倡“以交际为目的”的互动性教学,也努力的推广现代化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在现代的高中的英语教案设计中,将不仅仅只有枯燥的中英注释、英语例句和答案构成,而是应该将多媒体展示、任务和学习项目归纳到其中,使得英语教学更加的活泼轻松。将原本只有老师讲的授课方式变革为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引用,任务的完成和活动开展的过程。在引导高中生正确学习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时机应用能力,这对培养创行型、实用性的人才具有实际作用。

三、任务教学法设计高中英语教案的评定

那么如何对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的教案进行评定呢?下面给出几点的评定标准。

1.问题设计的标准

在高中英语教案的设计中,任务型学习所提出的的相关问题要清楚明了,使得学生正在看到问题后可以立马知道该问题需要得到哪一类型的答案,使得学生对任务的最终完成具有方向性。问题的设计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类,问题应该可以刺激学生的思考和反应,问题本身尽量具有趣味性,挑战性,但是难度又不能太大,应该是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对该问题进行回答,答案不应该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发散性思维,这就要求所提问的问题需具有延展性。

2.课程中活动的设计

这一点是关于在课堂中交互性活动的设计,所设计的活动必须适应高中生的年龄阶段,使得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的进行应该有利于学生反应能力的提高。在活动设计中,要这几号活动的流程和组织结构,确保活动的成功率。活动的相关内容应该符合高中生的思想情趣和他们关注的方面。所设计的活动还应该具有针对性,就是要让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而不仅仅是某一部分的学生可以参加,针对性的活动教学需要教学者在教案的设计中认真判断班级学生的语言能力层次,以确保教学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产生最大的效力。

3.教案实施效果的评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判定教案设计是否符合实际,最终还是要在课堂上进行提现。成功的任务教学法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中应该使学生始终如一的积极参与到互动中,集中精力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交际性质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开心,对学习充满激情,可以有效的吸收教材知识等方面。

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教学法设计英语教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和机能。任务型教学方法是超越英语学习的学习。超越语言学习的学习是在运用语言当中学习语言,在群体当中和交际当中学习语言,改“语言为本”为“任务为本”;变“重视语言形式”为“重视语言功能、语言内容和使用语言的人”;重视课堂内外的真实的交际。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正确的利用任务教学法设计高中的英语教案,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高中学生学业繁重,任务教学的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收能力,在高中的英语教育中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兹.任务型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中学综合实践教案范文3

1.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2.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结构素质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部2012年2月下发的《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分别对应的领域有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同时,每个领域都有具体的基本要求。

3.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应着眼于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对于进行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笔者认为,其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如综合文科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能力的获取、教学实施及反思与发展的体验、教师专业情感与教育教学态度的养成等,为将来能够走上或适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改进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的课程目标下,依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专业任课教师探索和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法、自然地理学的直观教学和读图分析法、世界通史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学政史地教学论的项目实训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课程主要目标的是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实训四阶段教学模式。依据初中政史地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我们分别将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论课程设计为5~6个实训项目,并将课程理论内容融入贯穿到项目实训过程当中。该模式是把项目实训过程分为项目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总结提升四大阶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项目实训任务布置。该阶段需教师组织,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项目需要有相关的理论做背景,均有教师素质训练的侧重点,需要任课教师做相关说明。如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项目,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案的设计及教态的训练,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初中教材的内容结构,每一部分内容有什么特点,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才能符合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怎样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并将教学设计编写为教案,教案与教态有哪些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时还要展示以往学生的模拟教学视频加以说明,之后布置该项目实训任务,发放项目实训指导书。第二阶段,实训准备。该阶段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事先将学生分为6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套该学科初中教材、配套教学参考书及课程标准,每个学生选择好内容,依据项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和课上所学内容,利用课下时间,研读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做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小组长组织试讲、试评。第三阶段,实训展示。该阶段还是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其中一组在多媒体教室模拟教学、模拟说课或见习交流,教师全程跟随,适当评价,小组成员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依据评价标准评分,教师组织自评、互评。其他小组同时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展示,同一小组成员记录、评分,小组长组织自评、互评。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评价能力。第四阶段,总结提升。各小组项目实训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集中起来,由教师组织有针对性的总结,回放学生模拟教学录像视频或微格视频,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改进、提高。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首先,需要教师依据初中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并确定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要有具体的实训指导方案;第二,教师要研读初中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并经常到中学听课,研究中学相应学科的教材、教法,以便对项目实训实施指导。我们有的任课教师有中学相应学科教学经历,运用该教学模式得心应手;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实训展示进行理论提升,需要精心筛选学生展示实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要学生知道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由于该模式各实训项目将课堂教学形式生动化,将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实训总结紧密衔接,将“全班”与“小组”“、小组”与“个体”有机结合,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既有现场指导,又有总结提高,体现了目前倡导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并且,在中学政史地教学论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其他学科课程也依据课程的特点,设计1~2项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技能。

2.形成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师专业素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等。2012年,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实践课程课时有所增加,其中教育实习增加到480学时(14.5周),目前已形成学科课程项目实训教学、教育见习和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贯穿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为四阶段,即:课程实训奠基—教育见习(包括调查)感知—综合训练强化—实习体验。对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操作过程及特点是:一是在时间安排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现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的衔接性。在大二下学期配合教育学课程,安排1~2天的教育见习,初步感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在大二结束后的假期,安排1周的社会调查,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内容是教育调查,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育问题;在大三上学期,配合中学政史地教学论,安排2天的教育见习,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及教学评价;大三下学期,首先安排4.5周的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将教师的基本能力综合为几个大的项目,逐一训练,集中考核,考核合格,才具备实习资格。之后安排14.5周的教育实习,一般是8周的集中实习,统一组织到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其余时间学生自主分散实习,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素质。二是在组织形式上,自大三上学期的教育见习始,对应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科(历史、地理、政治任选其一),依据选择该学科的人数,再分成小组,分别配备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包括教育见习、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集中考核、总结交流。该模式以培养学生教师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组织方法到组织形式都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三是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系主任监督,教学主任主管协调,教研室主任落实,中学政史地教学论任课教师、初中学科教师协同具体指导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设置活动课程组长(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学科组组长(由学科教学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小组推选)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活动课程的纪律、安全、活动项目的准备、练习、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工作,使各门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按计划有序、高效运行。由于学生自我管理与教师督促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门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四是在实践课程评价上,各门实践课程均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实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中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形式上,实行书面评价与学生实践表现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包括教育见习报告、教育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实习参与活动的记录及教育实结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探索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还关注教师专业态度、教育教学反思等的考查。

三、结语

中学综合实践教案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习;实习能力;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属于教育学门类的专业,定位于培养体育教师,服务于基础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体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由“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素质”等要素所构成。其中,教学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实习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最重要的环节。目前我高校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新的要求,其质量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理论和教学实践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的培养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湘南学院体育学院 2011级、201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对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送84 份问卷,回收84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 78份,有效率96%。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教育实习对体育学院实习生来说是一项陌生而又繁重的学习任务,体育课堂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实习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应具备相应的实习能力,包括实习准备能力,实习实施能力,其中包括编写教案能力,讲解示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实习教学效果等。这些能力需要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与训练及课外自主性学习等实践活动中逐步习得与形成。

2.1 实习准备阶段的能力提升

从实习准备总体充分程度,实习课程了解程度,教学常规了解程度,实习生实习态度等几个方面对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准备能力进行分析。

2.1.1 实习准备总体充分程度

对实体准备充分度的调查发现,78位调查学生当中。32.05%的实习生准备很充分,56.41%的学生准备较充分,5.13%的学生准备一般,6.41%的学生准备不充分,不管怎样,说明学生实习准备充分度整体较好。现在的大学生,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较多,也有一些曾经当过代课老师或从事家教等活动,平时学习中,老师会更多的让他们自主,所以,整体来看,大家对实习的信心较足。

2.1.2 对实习课程的了解程度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体育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牢固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也是实习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核心。从实习生对实习教学课程了解程度的调查表明,21.79%的学生全面了解,44.87%的学生较了解,14.10%的学生了解很少,10.26%的学生一般了解,8.97%的学生几乎不了解。可以看出,实习生的对实习对象及教学依据等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情况令人担忧,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们体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弊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没重视结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材教法的介绍和教学,忽视培养的最终目标。长期存在的“重竞技,轻理论”的观念还没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内容、方式方法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2.1.3 对教学常规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19.23%的学生对教学常规很了解,47.44%的学生对教学常规较了解,25.64%的学生一般了解,7.69%的学生对教学常规几乎不了解。说明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常规了解的缺乏,高校指导老师应该在实习前培训期间,加强实习生对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培训,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加强实习生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指导。

2.1.4 体育教育实习生对待实习的态度

实习态度关系到实习生是否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为他们的教育实习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调查发现,85.90%的学生实习态度较好,只有14.1%的实习生对实习不是特别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希望到实习学校中去锻炼,检验自己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另外一方面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院系曾组织多次的思想教育活动,第三,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学生希望去考取并从事教师职业。

2.2 体育教学实习实施能力

2.2.1 编写教案能力

编写教案是教师课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良好开端。20.51%的学生表示没有准备好教案,说明没有准备好教案的学生较少,实习生编写教案能力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实习生严格要求,让学生学量优秀教案并有针对性地对各类教学内容进行模拟编写。其次,实习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修改,从而编写出了比较满意的教案。但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套用教案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很好地根据现有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编写比较合理的教案。但是有12.82%的学生表示不能贯彻好教案,出现教案与上课脱节的现象,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要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2.2 讲解示范能力

讲解能力是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它直接影响学生运动表象的形成,正确的动作示范,通俗易懂的讲解,不仅仅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33.33%的实习生的讲解能力普遍都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够准确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述,示范与讲解脱节,语言不能精炼准确。46.15%的学生示范不好。体育教学主要以直观教学为主要手段,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来获取所学技术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否规范,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而我们有的实习生动作不够规范,且失误较多,不仅不能给学生留下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而且还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这说明学生的基本技术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2.3 课堂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任何一节课都离不开组织教学,实施者能否把课堂教学组织好,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能否正常有序地进行、教学计划能否有效地实施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组织教学能力是从事教学活动的重要能力,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体育课的组织是各种教学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能力用于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组织教学,特别是中学体育课人多班大,教学组织更显得重要。调查结果显示:43.59%的学生不善于组织练习,41.03%的学生控制不好课堂纪律,我们认为造成学生组织能力较差的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有部分原任课老师一直没有范教学,使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这样就给实习生组织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第二,实习生适应实际的场地条件、器材设置的能力差。

2.2.4 课堂教学效果情况

通过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可以发现,20.51%的学生认为实习整体教学效果较差,说明实习生应该通过加强教学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教学技能的训练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来提高教学能力,以达到日后教学活动中能够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2.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效果反馈分析

2.3.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有46.1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是影响教学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实习指导教师是学校选派的具有一定教育实习指导经验的教师,其责任心以及对待工作负责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实习生的教育实习过程。53.85%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重视是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52.56%的学生认为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在学校应该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3.08%的学生认为准备是否充分是影响实习的效果的关键因素。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中,对学校制定的教育实习相关文件有所了解,对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制定的教学计划、采用的教材等等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快速融入新的环境,快速进入教学角色。

20.51%的学生认为带队老师认真负责是影响教学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实习带队老师认真负责有助于为实习生树立积极心态和正确的教育实习观念并向实习生传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

14.1%的学生认为实习条件是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实习学校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能力锻炼的重要场所,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实习时间安排对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3.2 实习效果反馈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中53.85%的学生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48.72%的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20.51%的学生组织、沟通能力得以加强。

从调查和访问教育实习学生的评价结果来看,本次实习基本完成了毕业实习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教育实习的任务,达到了要求。不过,对于中学新课标对教育能力的更高要求及争创我们体育教育专业的品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深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有差距,其中学院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一定差距。

通过调查发现23.08%的学生认为教学基本功需要加强,60.26%的学生认为综合素质需要加强,24.36%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19.23%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需要加强,3.85%的学生其他能力需要加强。

3 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分为实习准备能力和实习实施能力,实习准备能力分为课程了解程度,教学常规了解程度和实习生实习态度,过对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实习生实习准备总体充分度较高,实习态度较好,但实习生对课程了解程度和教学常规了解程度了解不够。

(2)将实习实施能力分为教案编写能力,讲解示范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通过对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实习生编写教案能力强,但是实习生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讲解示范能力都有所欠缺并有部分实习生认为教学效果差。

(3)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知,因素的影响程度从高到底的排序为实习学校重视,实习生自身素质,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准备是否充分,带队老师认真负责,实习条件及其他。

(4)从培养效果的反馈分析发现学生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组织、沟通能力得以加强。在综合素质,教学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丁光福.对北京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2]马薇.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3]蒋海浪,姜盛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之我见[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9):77+90.

[4]蒋丽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13.

中学综合实践教案范文5

关键词:学案;操作程序;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7-004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各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操作程序,它具体确定教学中各步骤应完成的任务和师生的活动方式,成为教学模式的外显标志,也内隐着有关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等。对学案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作文献综述和总结是有必要的。

本文只就学案教学模式跟操作程序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和总结。

1 有了学案还要不要教案

一种观点认为课堂上只需利用学案教学,把教案变为学案,不是某一学科备课中的技术问题,而是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实质是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师生共用讲学稿进行教和学…(如图1所示)。

另一种观点认为学案和教案可以并用(如图2所示),教案和学案可以融合为统一的整体,应该既重视教案编写又重视学案编写。教案包容学案,应突出学案的主题和角色,真正体现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学案是教案的主体核心,要反映教案的主导思想和创意追求,展示教案的精华和重点。

牛吉峰的硕士论文阐述了单元双案教学模式及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实践,提出了单元双案教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如图3所示)和具体操作程序,单元学案是学案教学模式的又一次大胆的创新。

我们认为学案、教案并用的操作程序更为合适,因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为教师一教学内容、教师一学生、学生一教学内容。

2 按照课堂的开放程度对学案分类――素质教育型和应试教育型

在目前的课堂上,一些老师把一个简单的课堂板书复杂化然后复印给学生,代替学生的笔记,甚至也冠以“学案导学”之名,显然是对学案导学功能的应试化。当然有的跟当下课程改革结合得很密切,引入很多的新理念,学案操作过程中大胆的放手学生自我管理,强调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案导阅读、导思考、导应用、导提升、导整合导的功能。

李增君提出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学案导学教改实验方案,强调学案的教师编写角色,同时也论述了学案要提前1-2天发给学生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两种具体的操作程序模式:开放式和技能式。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和学,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做习题,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通过尝试充分暴露学生在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显然技能式教学模式带有应试教育的印痕,作者试图从中找到一个良好的切入口和平衡点。

3 按学案发放的时间对学案分类――课前导学学案、课堂导思学案和课后导结学案

目前对学案的分类很混乱,同一学案发放时间有的坚持课前发放,有的坚持课堂发放,课后发放的几乎没有。我们认为,学案的分类按发放的时间和各自的功能应该分为课前导学学案、课堂导思学案和课后导结学案。

4 有参考价值的学案

1997年,山东省教委教研室提出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实验课题,该省教师从实验操作上提出了初步的学案教学模式,同时还就怎样进行测评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素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们提出了以“三线”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操作程序的方案:(1)知识线――以学习目标的形式系统地归纳教学内容;(2)方法线――以教案为重点突出“导学”功能,构建出学科文化素质的基本框架和支柱;(3)能力线一一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尝试学习,并把精心设计的知识点和练习分解为不同层次的能力测试题,进行循序渐进的延伸和拓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的能力素养。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严建农探讨了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他认为学案教学模式由三个环节构成。第一个环节是学案导学:教师将精心编制的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导学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预先思考和学习;第二个环节是分组讨论:要求每组学生围绕学案上的导学题,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问质疑,分析判断,寻找合适的答案,最后由各组推荐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作出补充或质疑;第三个环节是难点点拨:对一些深奥难懂的知识,老师通过启发点拨,化解难度,为学生获得清晰的认识“铺路搭桥”。

5 我们的认识

综合文献发现,无论是哪种课型,学案教学模式基本可以总结成4个基本的阶段:导向阶段、导学阶段、导练阶段、升华阶段。导向阶段即准备阶段,包括编写学案等步骤;导学阶段即认知阶段或者具体的操作阶段,包括依案自学、依案导学、互相讨论、精讲释疑等步骤;导练阶段即巩固阶段,包括归纳总结、反馈训练、达标练习等步骤;升华阶段即提高阶段或者是内化阶段,包括知识深化、拓展外延、灵活运用等步骤。

中学综合实践教案范文6

[关键词]基础英语教学目标学科目标课时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025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预期学习结果,它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等等活动。而“课时目标则是一堂课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也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写教案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自笔者从教开始,每学期教育局都会组织行政人员到各校检查教学常规,其中重点就是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作业,并规定了各学科每周必须书面全批全改作业的次数,要求上每节课必须使用新手写的教案,打印的教案和旧教案不能用。教案必须写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步骤)。教学目标要求写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且要求教学过程必须要有组织教学(上课准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操练巩固、作业布置(含归纳小结)五个环节。特别是校内外各种级别的说课、评课、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进城考核课、成果展示课、片段教学活动等等,更是作如此要求。结果,写好教案花去了比上课多得多的时间。每当听到社会上的人说“教师每天只上两节课就完事了”,真的感到很气愤、无语。

自从2001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后,英语学科与其他各科一样有了各自的课程标准。但课程标准还是被极端化了,按照“三维目标”和“五维目标”来编写教案、设计课时目标,结果产生了“机械套用、概念含混、定位失当、主体错位、倚重知识、目标松散”[2]等问题。

一、“三维目标”――所有课程的总体要求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了国家课程标准,文件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即所谓“三维目标”。[3]

此后,负责常规检查的行政人员开始要求教案要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来编写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归教学方法,怎么也变成教学目标了?难怪有学者认为“三维目标”有问题:“漏洞百出,遗珠之憾;逻辑混乱,分类不当;不便操作,难以检测”。[4]比如价值观教学,不能像教知识和技能那样通过口授和操练的方法来培养。价值观教学应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地影响。

其实,“三维目标”是对包括英语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提出的总体要求,或是各学科教学的策略维度,不作为各科教学的课时目标的具体要求。单就英语学科而言,应该“以知识、技能为基础,注意过程与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5]来体现“三维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也是英语学科的教学策略吗?

二、“五维目标”――英语学科目标的五个基础层面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英语的学科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个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层面建立起来(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课程总目标还是由这五个层面构成),但并非要按照这五个层面来设计英语教学的课时目标。

结果,这五个层面或维度被称为“五维目标”,还是要求英语学科按“五维目标”来设计课时目标,不少英语教师的课时教案上出现了technique / skill aim(s), knowledge aim(s), feeling and attitude aim(s), learning strategic aim(s)和aim(s) of culture sense等五个教学目标,结果吃力不讨好。

三、课时目标――教学目标具体化

课时目标是一节课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是学科目标的具体化,需要具体地表述,而不是空泛、笼统、抽象、模糊地表述。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6]有:

[教学案例1]

教学目的:运用所学语言讨论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最佳方案。重点训练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适合级别:6-7级

本案例简单化多了,具体化了,不必分别写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目标是什么。

以前习惯用英语写教案的英语教师,把教学目标写成teaching aims, teaching goals或teaching targets, 教学重点写成important points, main points或chief points, 教学难点为difficult points或hard points等等,各种英语教案参考书也是这么几种说法,五花八门不能统一。直到2013年笔者参加省级培训后,才知道教学设计、课时目标、教案编写等问题已由专家、教授们作了统一认识:教学重点是foci / focuses of the lesson,教学难点是special difficulties,教学目标是objectives of the lesson;先根据教材确定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再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教学条件等来设计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的课时目标要具体化,不要按“三维目标”或“五维目标”去机械套用;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表述教学目标。

此外,英语课时目标应该要符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于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所提出的SMART原则: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测量的)、attainable(可达成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ound(有时限的)。[7]

[参考文献]

[1][7]王斌华.英语课时目标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9).

[2]杨华娟.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及问题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7).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教基(2001)17号,2006.

[4]李康耀.“三维目标”的三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