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范文1

1. 战略管理度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上拥有容身之地,必须重视战略管理的落实。

1.1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涉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内部管理结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等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环节。通过一定的措施针对以上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就是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通过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清晰的了解,之后结合市场环境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有效的提升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综合实力,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1.2加强战略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期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国际贸易也变得更加频繁,同时,市场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的时代背景下,想要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已经刻不容缓。企业只有进一步强化战略意识,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对自身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够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1.3促进现代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对企业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适当的调整,塑造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才能使企业发展实现跨越性的提高。

2. 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措施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综合较强的工作,涉及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为了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质量,具体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战略管理重要性的认知

战略管理是针对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而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的当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获得了进一步完善,使得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准确的了解市场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并严格贯彻落实,才能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战略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战略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将战略制定以及战略研究工作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对此,企业可以积极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加强管理人员对战略管理的了解,提高认知水平,为企业战略管理的良好实施奠定基础。

2.2构建战略研究部?T,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企业想要加强战略管理水平,必须构建专门性的研究部门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制定并落实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以及制定都需要具备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来完成,因此组建战略研究部门在企业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在研究部门构建完成之后,该部门要在对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战略,使企业能够迅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此外,企业还要注重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为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开展给予科学的指导。

2.3正确实施战略管理

首先,要将战略管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实现技术研究与战略管理之间的平衡发展。其次,对战略管理进行严格的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在制定之后,对其进行落实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管理人员要将战略的规划以及战略的实施完美的衔接起来。第三,注意借鉴与创新。在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他企业的失败经验进行借鉴,但是需要认识到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情况是有所区别的,因此企业管理者还要注重创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着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的战略。第四,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以及制定需要专业的人员,但是战略的落实却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全体员工的作用,集合企业的所有力量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

2.4注重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范文2

管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来自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其所包含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内部报告体系只有具备动态管理功能,不断更新报告信息并加以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报告信息与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状况的匹配性,进而真正实现管理职能。

二、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对策

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由各个层次的战略管理部门根据其相应的职能对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并由管理会计进行整合、梳理并将其用于后续经营决策、内部管理与控制、成果评价、发展规划等各项管理工作,进而制定出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基于这一思路的企业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职能部门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该层次的报告体系的构建旨在依照企业高层制定的战略方针,通过合理调配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优化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成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经营信息报告

即企业各项采购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的报告。其中采购信息报告包括采购的种类、规格、数量、价格、供应商信息等等;生产信息报告。生产信息反映着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生产资源的规划和配置等均影响是企业生产信息报告的重要内容;销售信息则包括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产品所占市场份额、销售量等相关信息;

2)筹资信息

主要为资本成本的报告,包括银行利率,股票发行条件、费用,筹资渠道的相关信息等等;

3)投资信息

主要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对内投资指的是企业通过购买固定资产、更新技术、开发无形资产等方式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内投资报告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价格、产能、技术情况等相关信息;对外投资指的是通过股票、债券等形式将资本投入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从中赚取利息、红利等实现资本增值的活动,对外投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拟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生产信息、业绩报告、投资业绩报告等等;

4)筹资评价报告

由资本结构报告和利润分配报告等内容组成。资本结构报告主要提供企业资本结构、财务结构、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资本结构优化状况及优化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资本结构优化所产生的效果信息。利润分配报告提供企业的利润分配信息,包括计提公积金、支付优先股股息、发放普通股股利、转增资本等内容。

2.不同经营单位的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为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常常以产品的属性或种类划分“战略经营单位”,每个“单位”分别负责其管辖范围内产品的战略经营。“战略经营单位”层次的管理会计报告通常是围绕某一种或一类产品的市场相关信息而构建起来的,主要包括供应商与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市场竞争的积累程度,竞争者及潜在进入者的相关情况,以及替代产品的威胁性等相关信息。根据以上信息,相应开展一系列价值链分析,对相关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未来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成本动因分析报告,作为相应产品未来经营战略的制定依据。

3.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报告体系是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进行制定、规划和调整的体系,旨在从企业全局出发,制定最科学的“战略组合”。其内容主要为对企业整体战略有所影响的各类宏观经济环境信息,主要包括:

1)经济因素报告

包括国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利率的升降、原材料与相关能源的市场供求情况等等;

2)技术因素报告具体包括

新产品开发报告、新技术推广使用情况报告、政府及行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支出情况报告等;

3)社会文化环境报告包括

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范文3

摘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第一部分讲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第二部门提出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总体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企业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企业应该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目标相一致,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互相协调,避免冲突。其次,企业应该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计划。为员工制定一个事业发展的计划,并为之不断开发员工的潜能。再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是:培养企业员工的奉献精神,鼓励企业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潜能,提升每一位员工的生产主动性和积极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坚持企业工作人员的招募和配置、考核和评价、员工的培训和开发,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应该让员工通过不断学习,实力服务和创新意识。

二、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缺乏。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数量众多,但是整体素质不高,而我们却忽略了开发的过程。企业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许多的企业却盲目的向管理要效益,而没有做好前期培训,结果许多领导往往抱怨国外的管理经验不适合中国企业管理,工作难开展,最终导致经济效益滑坡;其次,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相关负责人不能够制定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从而不利于企业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再次,人力资源机制不合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将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其职能却仍换汤不换药,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和培训等,根本不能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员工包括管理层做一个统一的规划。

2.缺少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不能把企业文化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去,就不能挖掘出企业文化在企业里所具有的多重功能。也就不能使企业的奋斗目标经营理念与员工达成共识,企业的凝聚力也就明显不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工程中起着重要积极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在战略计划目标的制定和企业整体目标一致,促使企业向着更好、更快、更大利益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企业目标。如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把企业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引入,那么就不能够挖掘出企业文化在企业里所具有的多重功能。也就不能使企业的奋斗目标经营理念与员工达成共识,企业的凝聚力也就明显不足,进而也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长远发展。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权限集中,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首先,国有企业机构庞大,各部门,各行业不能根据各自业务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等特点,分门别类,灵活有效,有针对性地管理干部,从而造成责权分离,管人管事脱节,进而导致人与事的脱节;其次,企业行政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负责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忽视了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再次,有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权限集中,管理体制高度集中,这样不利于企业策略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不利于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把握,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

1.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理念是将企业中员工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将员工看作是顾客,实现企业内部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从而保证人力资源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其次,树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理念。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战略的调整、行业发展的趋势及人才市场的信息,参与组织的战略决策,做出总体的战略规划;再次,树立双赢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理念,加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有效协调,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知识的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重视开发员工能力问题放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整体化的优势,建立一套灵活的引进人才和推动人才的成长机制,从而通过制度辅助和开发员工的最大潜能,帮助企业吸收、留住人才。其次,改进分配和奖惩制度,提升人才效益。 企业从制度上规定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创新。

首先,实现企业战略伙伴角色。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应该被赋予更加新颖的角色,逐步成为企业发展运行的推动者和制定者,强化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前瞻性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更好更快发展;其次,实现企业领导层角色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战略性系统思维能力,圆融的人际关系能力、快速的学习能力以及资源的整合能力;再次,要变革企业推动者的角色。在当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之下,要大力变革企业人力资源的角色,加快企业的变革,这样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内部基础,促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4.注重塑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精神脊梁,是企业组织的原则和各部门、人员之间维系的纽带,是企业上下员工所共同认可、接受并自觉履行的行为指针。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被视为是与企业品牌的塑造同等重要的。塑造企业文化就是对企业自身目标、宗旨、经营理念及特色、个性的一种宣扬。国外成功企业都十分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贯彻和渗透。迪斯尼公司对新员工的岗前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技能教育, 而是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教育, 使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深深地扎根在每位员工的脑海中我们不是希望将员工放在迪斯尼中,而是希望将迪斯尼放在员工心中。

总之,企业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路,既要务实,全面把握企业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把员工的职业规划逐步从谋生的手段转变为“自我发展和自我满足的需要”,寻找到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点与结合点,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国峰.如何管理比你更专业的下属[J].人才瞭望,2002,(4).

[2]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 薪酬战略 企业管理 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实践在多方面获得很大的进步。但随着知识经济的逼近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面临更加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将给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类型的企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外资企业,他们带来了新的薪酬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激励机制,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思维、方法带入我国企业,给我国企业的薪酬改革提出了挑战。企业开始思索如何通过薪酬实践,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重建薪酬体系已成为21世纪我国企业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确立,企业薪酬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期间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试点、股份制改造和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等发展阶段,企业获得了白主经营权及白主分配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类型的企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外资企业,他们带来了新的薪酬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激励机制,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思维、方法带入我国企业,给我国企业的薪酬改革提出了挑战。企业开始思索如何通过薪酬实践,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重建薪酬体系已成为21世纪我国企业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总的来看,我国企业由于受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因素及企业自身的外部市场环境、内部条件、员工个人具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传统薪酬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政府对企业薪酬制度制定施加重大影响。传统工资制度实行结构性改革之前,企业工资制度还没有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相脱钩,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由国家制定并在国家监督下执行。即使此后实行“工效挂钩”,政府仍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2.提供同等的奖金和奖励。奖金和奖励的提供与企业的效益、个人的业绩脱钩,使得它们只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虽然“工效挂钩”以及此后的浮动工资、等级工资、股份工资等工资形式相继出现,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的奖励机制仍不完善。

3.“家长式”的设计方案,旨在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企业在薪酬方案设计上,没有将员工知识技能、工作责任、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考虑在内,只是在形式上满足大家的生存需求。

二、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就内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改进,企业的分配主体地位基本确立。但是针对企业薪酬制度激励作用不足,约束作用不明显,平均主义和分配行为不规范等弊端,企业已经开始在各个不同层面、不同深度尝试进行薪酬改革。但受传统薪酬管理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仍存在以下问题:

1.薪酬制度不够明确。作为企业的基本制度,薪酬制度就像企业的一部法律,一旦制定就应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稳定地、切实有效地加以执行。但我国企业薪酬体系设计不够系统化,各种制度强调的导向分散或都强调一种导向,使各项制度的综合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2.薪酬管理缺乏战略导向。薪酬管理作用于员工个人、工作团体和企业整体,创造出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各种内外部氛围,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薪酬管理必须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方向、目标相一致,体现和反映企业发展模式与趋势。因此薪酬的决策与管理,应该根据企业总体战略来确定,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理性、前瞻性的支撑。

3.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结构是指薪酬体系的各种薪酬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比例结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薪酬结构设计上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由于固定工资比例偏高,员工收人差距拉不开;浮动薪酬长期不动,水平过低;对薪酬形式只关注外在薪酬而忽视内在薪酬等方面。

三、建议

薪酬战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构建薪酬战略的总体目标就是以企业战略为依据,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战略体系,使薪酬战略和薪酬管理能有效地辅助人力资源战略,推进企业战略实施,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吸引和保留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和核心员工,使企业保持核心能力优势;(2)有效地激励员工,改变员工态度和行为,促进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推动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3)在满足企业和员工双向需求的同时,控制运营成本,发挥成本的潜在效率,保持成本竞争优势;(4)有效推动企业变革,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

薪酬战略的构建还需要根据企业内外部权变因素,将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进行有效地匹配。因此,构建薪酬战略就要考察企业战略要素对薪酬战略要素和薪酬政策的影响,从而制定企业整体薪酬战略和薪酬管理体系。应该考察的企业战略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行业选择、竞争策略、企业发展阶段和产品多元化程度;薪酬战略要素主要有五个方面:薪酬基准、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等级和薪酬管理与控制。企业在制定薪酬战略方面一定要将以上几方面都考虑到,这样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战略,从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照云 王宇露:企业文化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当代财经,2003.8

[2]林泽炎 李春苗:中国人力资源调查报告.人力资源开发,2004.9

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现代企业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综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冲击

随着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联合组织等产生,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企业既要面对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同时又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与不断融合,必然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2.企业经营管理与考核脱节

企业经营管理就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企业成员进行激励,以实现其任务和目标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基本任务就是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使供、产、销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人、财、物各种要素合理结合,充分利用,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是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从实际来看,考核不能实现战略目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把经营目标和计划真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的考核上, 缺乏一套关键绩效指标,无法将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贯彻下去,并且在执行考核过程中忽视长期绩效。过于关注短期结果,而忽视了长期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经常出现的问题。

3.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从开发利用方面来看, 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数量众多,但是整体素质不高,大量潜在人才有待开发。然而,许多的企业却盲目地强调向管理要效益,而没有把员工的前期培训开发工作做好,导致许多工作效益低下。

4.缺乏人力资源规划

大多数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忽视人力资源规划,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的战略。直到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时,才“临时抱佛脚”,进行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等。

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只有这种资源才能实现价值增值。人力资源不仅是当今社会上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战略性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这就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以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探索创新使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外先进的企业无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企业要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鼓励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创造和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能力。教育培训必须同单位的发展目标、生产经营特点及管理方法密切结合,明确培训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3.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环境

一个管理者只有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才能提供有助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的环境,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有用人才。

(1)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把人作为企业的财产或工具,只重拥有,不重培训开发;在用人上只限于公司内部的小圈子,论资排辈,重关系、轻业绩现象严重。企业要建立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树立人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2)加强员工培训力度。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和开发工作的程度,决定了其未来竞争的潜力。

例如,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完善员工培训体系,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①全过程;②多样化;③重点突出。我们要结合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经营业务的实际,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企业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策略

一、引言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这使得各大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都加大了。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作为提升企业综合水平的有效手段,其管理问题备受关注。因此企业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就必须完善其现有的预算管理模式。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预算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不完善。有部分企业甚至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预算,只需要安排财务部门人员即可做好预算工作,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所说的预算管理,指的是全面预算,也就是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等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也就是说,要做到企业全面预算,要从基层抓起,做好本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定期上交预算实行结果。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财务部门需要统筹预算管理问题,这就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这就要求各部门可以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否则工作难以实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2.缺乏长期的发展战略指导

企业预算管理中,没有长期的发展战略指导也是造成管理不善的关键原因之一。短期的战略目标不能彻底落实预算管理的战略指导问题,只能实现眼前的短期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同样,企业战略实施也需要预算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应有的公司战略,或者是战略目标流于形式,那么它制定的预算将会围绕短期经济利益展开,很可能会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经济利益相冲突,使得预算管理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如果一个企业拥有长期发展战略指导,却缺乏预算管理,那么战略的实施就没有了保障,无法推动其发展。总而言之,失去了长期的发展战略指导的预算,难以提升企业的价值,还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预算管理监督和分析的不成熟

如今已经有很多企业逐渐落实了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也拥有长期的发展战略指导,但由于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的不成熟使得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方面,是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够严格,使得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有空可钻。比如说,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会有随意调节投资与成本,或者挪用资金等问题,如果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流于形式的话,那么这些问题就难以解决,并且直接导致了预算目标与实际结果的较大误差。除此之外,以下几点问题也应该尤为重视:第一,预算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或者监督不到位,这就造成了预算管理部门虽然有相应的预算目标,但是不清楚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只能等执行结果出来后才能总结分析;第二,对预算目标的控制,既然制定了预算目标,那么如何在实施过程中控制预算,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超预算的问题也需要制定计划;第三,企业的内部监控,除了做到对预算管理的监督,还应该在企业内部实行有效的内部监督,以提高预算管理实行的效率。

另一方面,则是分析评价的不成熟,导致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目前部分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有预算管理,也有相关的监督分析程序,但是对预算结果的分析太过简略,完成之后没有深入分析预算目标和实际结果之间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这样的结果对于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来说没有多大益处,还耗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4.预算管理未协调外部环境

企业管理中,预算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说到底是企业自身的预算管理目标,不能脱离市场环境。脱离了外部环境的预算管理如同天马行空,难以执行到位,并且难以被外部环境所接受。

5.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达标

工作人员的素质,也直接影响着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效率。有些企业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就难以实现全面预算的计划。一方面,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这部分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的认识不足,以为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员工对预算管理的实施不理解、不积极,自然会造成预算管理的推行受阻;另一方面,则是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说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维修费混淆,导致编制错误,直接造成预算结果的较大误差。

三、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完善预算组织管理体系

对预算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通过基层、中层和高层3个层次的组织结构来完成。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做的工作是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进行汇总并向中层工作人员汇报,辅助监督其完成预算管理的编制;中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则是对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和控制,既要做到对每一笔开支的预算记录,也要对其实际结果记录并比较差异,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给出改进策略;高层工作人员则要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给出的汇总要查明其是否真实合理,对中层工作人员的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工作要明确其责任和发生的必要性。

2.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要落实预算管理目标,则必须落实长期发展战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是预算的基石,它决定着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所以,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目标,其实也是战略目标的细化,保障战略目标的实施。当然,长期发展战略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仅要有,还要求质量。首先,企业发展战略是长期的,短期的战略利益容易与长期利益相冲突;其次,企业发展战略不能纸上谈兵,而要有实际意义,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最后,企业发展战略还需要与预算管理目标协调,做到战略指导预算,预算修正战略。

3.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监督分析

第一,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在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实现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控制,以免实际实施结果超出预算。

第二,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控制。在发现实际操作超出预算目标时,为了控制该范围,可以根据金额的大小来确定审批权限等,做到每一步控制都有相关解决方案,而不是一股脑全部推给财务部门。除此之外,对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控制,不仅要做到内部控制,还需要与外部控制相结合,保证控制质量。

第三,预算管理结果的分析。在预算管理中,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对于误差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地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得到解决误差的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结果、预测以后的发展。

4.预算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要做到预算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也就是要求企业在编制和执行预算目标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对市场的调研和预测,脱离了市场的预算目标不会被市场接受,也难以在企业执行。所以,预算的编制除了方法要科学以外,还要注意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提高预算目标的有效性。

5.工作人员的培训

按照完善预算组织管理体系的分类,工作人员的培训也可以分为基层、中层和高层的管理培训。第一,对于基层工作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该工作人员所负责的部门如何进行费用开支的分类、汇总,部门的预算编制;第二,对于中层工作人员,则要具体培训本部门各项费用的预算如何编制,预算管理过程中如何控制,超出预算目标如何处理等问题;第三,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则要求培训他们能制定预算的管理目标,实施预算过程中的监督控制以及整个预算过程的分析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管理中,预算管理是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准确、及时地反应企业的相关信息。同时,管理者还可以通过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因此,对于企业语段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式及时进行改正和完善。不仅要保证实际工作时与预算的一致性,还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星辰.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1,0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