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推广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推广工作计划范文1
一、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农机推广工作,就是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机推广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农机推广历来是农机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农机推广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中历来起着排头兵的作用,是农机化新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坚强保证。总之,切实加强农机化先进技术推广工作,对于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搞好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推广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普及的根本途径。在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人员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农机推广不仅仅是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和增加农机总动力、总容量或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的,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符合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切实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农机推广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农机推广规划、推广项目和方法的确定要以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为依据。农机化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属并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大体系。农机推广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它涉及农村经济的方方面面,与农业经济体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生产经营规模以及农村人口就业、农民的习惯等息息相关,这些因素均促进或制约着农机推广工作。因此,在制订农机推广方案时,要全面分析以上因素,确保农机推广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
2.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不断深化农机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机推广新模式。要把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改善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条件和手段,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农机科研、教育等单位和生产、流通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
3.农机推广部门可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
长期以来,农机推广部门一般只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因而自身实力难以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积极兴办实体,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和改善推广条件与推广手段。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在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创办实体的收入应全部用于推广事业,原有的经费不能削减。同时在农业开发基金、农业发展基金、粮食自给工程基金等多项基金中对农机推广的投入应有一定的比例,对推广体系建设和大型推广项目,还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贷款或提供部分无偿启动资金。农机推广部门在创办实体的过程中,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推广这一主要职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4.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农机具购置补贴有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省财政购机补贴、农机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安排的小部分项目资金购机补贴等。近年来,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机推广要根据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引导农机化朝着装备结构优化、作业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看好的方向发展农机推广经常是被动地适应农艺技术的变革,但有些农机的推广,特别是农产品产后加工的机械化,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掌握推广工作的主动性,实施指导性生产,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5.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全方位、多层次推广农机在农机推广中,我们不能热衷于一时市面抢手的农具,而忽视了农机推广的整体性,忽视了其他机具技术的推广。我们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拓展农机推广的范围,向农林牧副各业延伸,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延伸,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农机推广。
6.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水平
农机推广工作必须将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在稳定推广队伍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通过送推广人员参加农业部和省农机推广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进修学习,或到外地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经验,通过请农机专家到单位来为推广人员授课等多种途径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农机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坚持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逐步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具有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具有精诚团结、顾全大局的优良作风,业务水平高,能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装备,能敏锐捕捉适宜本地推广的农机装备的农机推广队伍。
7.农机推广工作要把农民经济利益摆在首位
农机推广工作就是向农户推广新机具和新技术,其宗旨就是为农户服务。因此,要向农户提供专业信息,帮助购买适用的农机具,传授正确的驾驶、保养和修理知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农机设备损坏。积极与农机校配合,组织强大的技术力量,搞好农机培训。
农业推广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推广;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S22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同时在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道路上,农业机械化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农机部门的工作者,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的工作者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作为农机其它部门的工作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积极努力的配合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的工作,努力让农业机械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当下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当今时代的大环境就是信息与科技并存的时代,因此要求各部门都要掌握,并能很好的运用网络信息体系。作为农机推广部门也不例外,各部门要配备计算机网络专业型人才,学会整合资源,同时利用好资源。建立农机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农机买卖、技术服务、新科技成果、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信息,使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时,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消除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实现农业产品交易的现代化。
新时期完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也是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步,希望能引起农机推广部门的认识。
2 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农机设备的科技含量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变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农机设备的科技含量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脚步,适应时展,所以农机推广部门应该与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研发部门,包括含有农机专业的学校建立紧密联系,经常沟通,积极努力的寻求创新点,努力提高农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断改进农机设备,推广农机先进技术,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3 技术推广要有选择性
农机推广部门在进行一项新技术的推广之前,要考虑到此项新技术最适合哪个地区进行推广,或哪个地区最需要这种技术,要实地考察,了解情况,不能盲目行事。推广每一项技术之前,要看技术内容是否对农民生产情况是适用的,技术是否是可行、可靠,没有一定先进性的技术推广也没有很大的价值。技术的推广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优先的选择见效明显、投资较少的技术。同时,技术的推广要注重全局,不可以只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4 推广的技术要进行试验
在技术进行推广之前,农机推广部门必须先进行安全可靠地试验研究,要得出可靠地试验结果,确保此项技术万无一失,同时又适合在所选择的地区进行推广后,方可进行技术推广。因为通过试验后,不但安全可靠,同时如果此项技术通过试验证明,比传统的技术效果好,则可以大范围进行推广,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经过试验证明后,该项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农民也相对容易接受,便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开展。
5 农艺与推广技术相结合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至关重要,农机如果离开农艺,就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唯有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在进行技术推广时,要注意农机与农艺怎样完美的结合,也要与农业技术部门多多沟通,寻找最佳方法,让新技术更好的传达到农民朋友手中。
参考文献
[1] 郝瑞彬,李子田,孙云鹏.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影响因素浅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2] 赵伟利,张义俊,刘文艺,等.农业机械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5(10).
[3] 陈锐,魏津瑜,毕然.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01).
[4] 杨镝鸣,杨星钊,李冠峰,等.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03).
[5] 涂志强,杨敏丽.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2005(05).
[6] 杨敏丽,白人朴,刘敏,等.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07).
[7] 杨敏丽,白人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09).
农业推广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意义
1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我国农村也在呈现翻天覆地的改革景象,农业生产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业的发展而是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农业生产的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产量,更好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我国农机化技术稳步推广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为国家粮食的供给和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指数,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的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也就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有利条件。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省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稳步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2 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时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是农业技术革新的物质体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更好的满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农业机械化推广也是一种公益,离不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提上日程。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各方面的社会力量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要坚持试验示范,农民自愿的原则,要从试验示范的方式进行加强对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 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
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实现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在机构建设上,要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工作,在推广上要符合机构的公共服务的职责,根据农村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机构人员的合理编制,设立专业的技术人员岗位,形成有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机构职责的高效性;在推广队伍建设上,强有力的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有力支撑,要切实把机构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建立完善的推广队伍,可以鼓励和引导农科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培养大学生骨干力量;在条件建设上,农业机械化推广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投入,要为推广机构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要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取合理的试验示范基础;
2.3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离不开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是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只有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范,才能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为全面开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推广是一个工艺化的流程方式,要有一定的示范模式,在作物的品种选择上要做到精准,采用农业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展现出机械化的技术手段在提高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启发农民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深入认识。农业机械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推广中也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要以专家和技术骨干为主体,深入到农民群众中,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要领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推广,如果农民在应用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要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4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要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机械化推广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而进行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要协调好各部门的机制作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全面突破部门性、地域性的界限阻碍,统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把产学研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这种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能够发挥其良性作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对推广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让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对工作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素质。还有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手段,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进行推广。
3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生产方式也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摒弃了传统的耕种模式,增加了更多的资金保障,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从生产方式和专业的技术手段上都有了更高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加快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更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普及和应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参考文献
农业推广工作计划范文4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率不高
从当前形势来看,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差距,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体系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制度进行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给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要求比较高,而我国大部分的农民朋友缺乏相对应的机械技术,无法有效地针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进行掌握。在推广过程中农民宣传工作不到位,这样也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开展存在问题。很多农机站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投入,无法有效进行农机推广,也无法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水平发展与完善。
2.农民尚未掌握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使用方法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基数比较大,很多的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认可程度不高。很多人依然会采用传统人工的机械化生产工具,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不够了解。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我国农业还存在整体性的发展不足,尤其是现代农业的推广效率一般。另一方面是农民朋友受到自身的知识水平局限,缺乏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知识的获取途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及时的了解农业生产机械与生产工具的优点,而且当前很多的农民朋友没有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在发展具有重要的关联,所以导致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效率比较低。
二、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发展中推广策略
1.重点开展农机推广项目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广泛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民朋友及时的获得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有利信息。并且可以直接将农业机械化技术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提高自身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更好的促进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水平。
2.组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才培训
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必须要组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首先在推广过程中要选择素质过硬、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人员,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接受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制技术,并且以身作则,在推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要加大对于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水平,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制度,保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更加的规范和高效。
3.加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调研的工作
农业机械化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变农业经济在生产的效率,所以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之前,必须要深入到农村地区、走进农民,认真的了解他们自身的意见和实际需求。通过详细的调查能够充分的获得未来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改进的方向。由于广大农民朋友思想意识具有很大的局限,对于新事物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顺利接受,所以在农业机械技术调研的过程中,必须要带着科普的心态去帮助农民朋友了解农业机械技术。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现场演示,让农民朋友深刻的感受到农业机械技术带来的优点。例如在演练农业机械运转过程中,可以让农民朋友亲自操作,进一步了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操作方式,提高宣传质量。
4.注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示范作用
要想促进农业机械技术化推广与农业经济在发展的结合,必须要加强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展示工作,只有将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示范基地或者是田间地头进行实际的操作,才能够让农民朋友亲眼看见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使用效果,更好的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工具的使用性。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是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最有力武器。让农民朋友可以亲眼所见农作物的优势,也能够吸引城市市民对于农业种植的兴趣。所以在建立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的过程中,必须要克服传统的种植观念,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标准,加快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改革,让市民能够参与到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提高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宣传与推广。
5.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充足的资金,如果缺乏资金技术的支持,很容易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率不高,例如通过对于农业机械进行资金补贴能够让农民朋友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农业机械设备不仅能够提高了农业机械设备的销量扩大了内需,同时还可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更好的帮助农民朋友购买更多的农业机械。通过资金扶持,也能够积极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拓宽额外收入。
农业推广工作计划范文5
生产,依靠科技狠抓经济建设,依靠科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将我乡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2012年工作计划。
一、2009年农业生产运行情况
(一)农技推广工作 2、“两杂”良种推广情况:
2009年完成推广“两杂”面积11195亩。其中杂交水稻5895亩,规格化3000亩;杂交玉米5300亩,规格化3500亩,优质稻800亩。
3、实施各项试验示范项目情况: 4、冷凉山区水稻良种实验示范及推广情况: 5、经济作物生产情况 6、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2)老桑园已改造(嫁接)625亩,建立高产桑园示范地400亩,建立科技示范户150户。
(3)完成蚕房建设125间,其中大蚕房57间,小蚕共育室9间;改造大蚕房59间。
(4)完成发放小额贴息贷款30.8万元。
(二)农机工作 2、完善基层农机咨询服务,逐步更新农业机械旧老的局面。
(三)本着“惠农到心头,强农到地头”的工作方针,深入村寨﹑田间地头20余次,受训人数达2213人。完成了全乡“粮食综合直补花名册”录入工作。
(四)科普宣传工作 (五)测土配方施肥农户观测点跟踪调查3户,涉及面积200亩,其中水稻80亩,玉米120亩,施肥建议卡3800份。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样板100亩。
(六)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治面积为9000亩,防治效果达96以上,为受灾农户挽回了一定的损失。一年来累计完成的“两杂”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为2300亩。
(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农业工作站积极争取县农业建设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测土配方项目的实施;二是州际接边地区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三是抓好稻飞虱防治工作;四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工作;四是规划申报中低产田改造23610亩。
(八)强化渔业管理,发展水产养殖
坚持“以法兴渔、强化管理、公正严明、服务渔业”的工作方针,大力宣传《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查处渔业案件,保护渔业资源和渔域生态环境。累计推广鱼塘105个,面积169.7亩,完成产量85吨。
(九)完成冬季农业开发450亩,其中冬辣椒200亩,引进冬荞新品种250亩,冬早蔬菜950亩。
(十)积极
配合乡财政完成农资综合补贴及种粮补贴面积核实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品种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经费不足,缺少试验示范基地﹑缺少仓库。农民科技意识淡薄,“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对我乡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阻碍。
(二)办公设备陈旧,缺少相关的办公设备,开展专业性工作不便。
(三)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成本增加,农民购置率低,造成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产量受阻。
(四)产业矛盾比较突出,致使蚕桑产业发展比较缓慢。
(五)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
(六)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农业行政执法难度大,致使许多涉农法律法规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存在。
四、2012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以“两杂”为主,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在抓好“两杂、两化”工作的同时,抓好冷凉山区水稻良种推广力度,力争农民增产增收。认真做好宣传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使农民科技意识逐步提高,以科技引导农业生产发展,以科技促农增收。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为民排忧解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机机手培训、备案管理以及证件审验核发工作。对无牌无证的拖拉机驾驶员发送整改通知,加大宣传交通安全教育和农机推广工作,加强农机执法力度。
(三)进一步抓好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四)全力抓好蚕桑产业种、养技术指导工作。
农业推广工作计划范文6
实地培养工作的培训时间
实地培养工作时间的长短应以所选主导作物的生育周期为标准,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应从作物播种至收获全程参加培训,这样才能做到栽培理论与生产实践充分结合,熟练掌握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实地培养工作的培训地点
实地培养工作应选派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到具有权威性的科研院所、实验基地或生产基地培训,与农技推广专家对接,一对一交流,并且要和这些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便农技推广骨干人才能够及时、准确地指导农业生产。据了解,黑龙江省垦区作物栽培接近现代化,而且垦区管理体制相当规范,开展实地培养工作,也可以选派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到垦区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
实地培养工作的培训内容
实地培养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主导产业来确定培训内容,应以现场操作为主,以理论阐述为辅,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提高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合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经验,并总结出适合当地的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终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实地培养工作的培训形式
实地培养工作应以脱产形式为主,这样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才能把繁忙的业务工作放下,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培训中去,跟随省级农业专家开展相关农业技术的集成、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在实地培养工作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农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为今后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实施实地培养工作
实地培养工作计划制定后,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关建设依托单位要以提高骨干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宗旨,将骨干人才的培养需求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保证实地培养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资源优势,帮助骨干人才真正学到先进技术,并学会如何运用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