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整合营销传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整合营销传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整合营销传播

简述整合营销传播范文1

企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中,如果以持续经营为目标,那么以销售量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性经营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对企业持续发展(GoingConcern)最重要的是建立并长期维持与各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间的良好关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利害关系者的意向和希望。市场理念、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在成为近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条件的过程中,逐渐与经营管理中的要求相一致。这种状况从传播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使利害关系者认识和理解企业存在价值和活动领域中的许多内容和方面。

人们一般对未知的对象或内容往往会产生戒心,力求回避对这种对象或内容的支持和采用。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就是基本避免购买和消费未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了突破这种屏障,企业就必须积极开展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

如果把确保利害关系者对企业活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经营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力求提高包括广告在内的企业传播活动的效率将成为企业必需的经营活动。

可见,传播活动是构筑企业经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前提条件,并且已从使利害关系者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成为培养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赖感。这是因为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和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导致了"个客(PrivateCustomer)"的出现,以此为基础,消费者对企业各种建议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提供的丰富商品和多种服务已很熟悉的消费者可以以多样、自由的方式选择和采用企业各种建议。而保证利害关系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或促使它们"接纳"企业建议的重要因素,就是信赖感。

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大体上可分为对企业存在的信赖感和对包括商品、服务等市场活动要素以及每个具体经营活动的信赖感。前者意味着接触企业名称后产生的一种对整个企业的茫然的信赖感,及对企业本身及企业经营活动的信赖感,接着就会产生消费者购买该企业商品、投资者求购股票或债券、就业者的应聘等行为。这种状况不管在整个企业的活动,还是作为具体的一种活动,利用作为市场要素之一的企业名称,确保利害关系者信赖感,这才是共同的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获得利害关系者的信赖感和确立信赖关系,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于得到与企业经营成败密切相关的利害关系者的理解及信赖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向利害关系者提供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企业经营信息不足,容易引起胡乱猜测及想象,招来对该企业经营不利的结果,并会扩大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恶性谣传。这也意味着作为企业经营前提条件的传播没有正常开展。在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得到利害关系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追赶并超越竞争对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播量的扩大、质的提高、密度的增强等都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传播活动作为摆脱困境的核心经营手段,应更加重视扩大发送的信息量。这时的企业传播的特点是整合各要素以扩展其关系领域:即降低事件(Event)或展览等需支付大量费用的活动的比率,减少费用投入的绝对量,宣传或促销(SalesPromotion)、人员销售(PersonalSelling)等传播活动也无须扩大规模,主要以增强传播密度的方式加大整体传播量并提高效率。

由此可见,对以广告为主的企业传播及其管理的要求已日益严格,把各自分散开展的企业传播活动战略性地联结起来已成为迫切的需求,这就构成了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整合的具体传播战略──IMC战略的基础。

在市场传播领域优惠附单(Coupon)广告或店内推销(Instore-Merchandising)战略的兴盛、在广告战略中商品广告及企业广告的结合开展、促销和宣传的共同推进等企业传播活动的日渐增多,都说明了整合化传播增加的趋势。这种传播整合化不是局限于广告或市场传播等个别活动领域,而是已扩大到企业对内对外开展的所有传播活动中,这是最近企业传播的显著特征。

整合传播不仅包括广告和促销,而且还包括面向企业外部以企业广告、公共关系、企业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对外企业传播(Ex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Ex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与面向企业组织内部以提高组织成员士气、归属意识为目的的对内企业传播(In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In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它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整体水平,即企业面向内、外部开展的所有形态的传播的整体化,也可称为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s:IMC)。

关于IMC的诸观点

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许多学者预感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协同效果(CommunicationSynergy)"时代的到来,并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传播协同效果的定义。企业各传播手段的协同效果发展为IMC这一概念,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研究者们当时都普遍认为根据研究角度、使用立场的不同,IMC定义也应不同。1996年美西北大学赞助的第3届IMC年会上提出的关于IMC定义涉及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IMC是一个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发展和实施各种形式的说服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

·顾客决定沟通方式;

·所有与顾客的接触点必须具有引人注目的沟通影响力;

·技术使与顾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成为可能;

·需要测试营销沟通结果的新办法。

1989年后,全美广告业协会(AAAA)促进了IMC的研究、发展,他们的定义如下:

"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注重以下综合计划的增加值,即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很多学者引用他们的见解。但是作为这一定义的实例,AAAA列举了属于市场组合之一的促销组合(PromotionMix)中的例子,因而有可能被认为是着重于促销的狭义的IMC定义。实际上其定义包含着概括性意义,概括起来如下:

·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条件A);

·是对这些手段的整合(条件B),只有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才能形成IMC;

·是对多种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的战略决策(StrategicDecisionMaking);

·是营销传播计划(MarketingCommunicationPlanning)概念。

然而这定义容易被理解成是从传播者角度观察接受者的单向式传播。定义不仅应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有价值,而且对消费者也应有价值。IMC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把IMC定义成:

"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而且,这一研究组的先驱者舒尔茨(DonE·Schultz)教授对此作了如下补充说明:

"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IMC的目的是直接影响听众的传播形态,IMC考虑消费者与企业接触的所有要素(如品牌)。IMC甚至使用以往不被看作是传播形态、但消费者认为是传播形态的要素。概括地讲,IMC是为开发出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可测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传播程序而设计的"。

事实上,这些概念还不充分,不能说哪个更为确切。以上概念都是根据整合传播的中心的不同,其IMC定义也不同。根据研究者、实践者的观察角度的不同,IMC形态也不同。

整合营销不仅以消费者,而且还把从业人员、投资者、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同行业者等作为利害关系对象,不是对这些对象进行一次性整合,而是分阶段一步步地进行。目前,不仅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市场,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商品也逐渐趋向饱和及均衡状态。对于企业,以产品力(ProductPower)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变得很困难;开发创造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变得很难,即使开发出新产品,由于技术的发达,仿制品会很快上市,产品的先占效果也很难实现;至于价格战略,降价固然很重要,但这也很难与低价的无商标产品(NoBrandProduct)竞争,何况通过合理的流通渠道节约费用,从而降低单价的方法也有其界限。综合上述观点,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的整合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创造以后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的唯一方法。以方法论而言,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核心就是集中管理企业传播要素,能够创造对应于企业利害关系者所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

[表1]表示了从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机构、学术研究等不同角度出发的IMC理论研究。

[表1]IMC理论的诸观点

**从广告主的角度看IMC

以广告,推销,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传播一贯的信息,整合传播战略,

以便提高品牌和产品形象;

**从媒体机构上看IMC

大型的媒体公司在80年代并吞了别的媒体机构成为庞大的多媒体机构。

所以不是个别的媒体实施运动,而是以多种媒体组成一个系统,给广告

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广告公司的角度看IMC

不仅是广告,而且灵活运用必要的推销,公共关系,包装等诸多传播方法,

把它们整合起来,给广告主提供服务;

**从企业研究者或经营战略研究者的角度看IMC使用资料库,以争取更多的

消费者。从消费者立场出发进行企业活动,并构筑传播方式,以容易接受

的方法提供消费者必要的信息。关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施能够促进与

顾客良好关系的传播活动。

资料来源:DonE.Schutz,"来るべきコミユニケ-シヨンの将来像",月刊Advertising,

电通,1993.12.,p.9.

本人对于IMC的见解整理如下:

IMC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从业人员、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

IMC的初步效果

企业采用IMC以后能得到的初步效果是如下几点:

1.整合感:许多企业把IMC当作战术运用。因为IMC可以让例如广告、促销、直销、公共关系等所有的传播程序具有整合感。这种价值体现让利害关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开发IMC的目的正在于此。

2.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某些企业认为IMC就是合理运用营销或营销传播费用的方法。这些企业相信适当地减少或整合几种传播程序的话,企业的组织成员、业务活动和组织能力都会有改善。虽然整合后发生这种效果的情况很多,但IMC的价值绝不只是减少费用。

3.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的减少:令人惊奇的是,IMC的最大效果是减少生产或流通中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其中对于利害关系者的交易费用的减少是很重要的效果。通过完善的IMC活动,我们了解到交易费用的减少其实是"自我控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强烈要求减少成本的市场状况下,对于企业来讲,IMC最大的贡献就是减少了这种交易费用。以往大部分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通过规模效益(ScaleMerit)或经验曲线(ExperienceCurve)的制造成本的减少方法等,如今用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等多种用语表示;

第二,为了达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方目的,用减少流通费用等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来开发、构筑后勤系统(LogisticalSystem),CategoryKiller(掌握特定系列商品的优惠专卖店)的兴起就说明了后勤系统的有效性。

许多企业发现,为了减少交易费用而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减少费用的方法不会有持续的效果。比如,即使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竞争对手很快会模仿,并且在流通和物流方面进行改良,从而又超过了你。所以减少交易费用的最合理的方法是过程的整合,因而使所有的利害当事者都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简述整合营销传播范文2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侧重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罗伯特·希斯

2.公共关系对公关人员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

A.良好的组织能力 B.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C.敏锐的观察能力 D.能写会说

3.《<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是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9年

4.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是

A.内部公众 B.社区公众

C.顾客公众 D.媒介公众

5.决定公众性质的是公众的

A.群体性 B.共同点的性质

C.多样性 D.变化性

6.公关人员最基本的职业心理要求是

A.自信 B.热情

C.开放 D.理智

7.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的学者是

A.伯尼斯 B.巴纳姆

C.森特 D.霍夫兰

8.肯定与否定、亲近与疏远体现了态度的

A.社会性 B.稳定性

C.两极性 D.协调性

9.“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巴勒克拉夫 B.麦克卢汉

C.拉斯韦尔 D.伯尼斯

10.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得以传承保存下来的媒介形式为

A.口语媒介 B.手抄媒介

C.印刷媒介 D.电子媒介

11.公共关系策划的生命力在于其

A.时机性 B.程序性

C.创造性 D.灵活性

12.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

A.奥斯本 B.西蒙

C.泰罗 D.弗洛姆

13.广告策划的基础是

A.市场调查 B.广告定位

C.广告创意 D.广告媒介选择

14.广告活动的行为主体是

A.媒体 B.点子公司

C.广告商 D.广告主

15.横向展览会又称为

A.混合商品展览会 B.室内展览会

C.单一商品展览会 D.露天展览会

16.橱窗陈列展览和流动车展属于

A.大型的综合展览会 B.中型展览会

C.小型展览会 D.袖珍展览

17.组织的“吉祥物”属于ⅥS中的

A.标志 B.组织造型

C.组织象征图案 D.标注字

18.组织识别系统中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是

A.理念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听觉识别系统

19.从决策的角度定义危机的学者是

A.赫尔曼 B.罗森塔尔

C.巴顿 D.佩尔森

20.“危机经常成为组织的一个转折点”,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威廉·班尼特 B.迈克尔·里杰斯特

C.托马斯·伯克兰 D.斯蒂文·芬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公共关系观念包括

A.形象观念 B.公众观念

C.传播观念 D.服务观念

E.协调观念

22.部门隶属型公关部门一般隶属于

A.销售部门 B.公关委员会

C.联络接待部门 D.总经理办公室

E.广告或宣传部门

23.下列公众属于临时公众的有

A.社区居民 B.足球场闹事的球迷

C.飞机误点滞留机场的旅客 D.“广交会”的来宾

E.老主顾

24.下列公众属于组织内部公众的有

A.管理人员 B.技术人员

C.生产人员 D.销售人员

E.社区居民

25.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蝴蝶效应

E.刻板效应

26.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包括

A.动机 B.兴趣

C.性格 D.气质

E.经验知识

27.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A.传播的分类 B.传播的符号

C.传播的宣传方法 D.传播对象的心理

E.传播对象的劝服

28.根据公共关系工作的业务类型,可将公共关系活动划分为

A.交际型公共关系 B.宣传型公共关系

C.服务型公共关系 D.进攻型公共关系

E.征询型公共关系

29.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包括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法

C.供应面策划法 D.特设会议法

E.基于消费者法

30.依据赞助对象,赞助活动可分为

A.赞助企业 B.赞助新闻出版和文化艺术事业

C.赞助教育和科研事业 D.赞助福利事业和受灾地区

E.赞助壮举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舆论的作用。

32.简述人们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33.简述弗兰克·杰夫金斯提出的策划公共关系工作方案“六步工作法”的具体内容。

34.简述广告策划中产品定位的客观依据。

35.展览会采用的传播媒介有哪些?

36.简述危机预警机制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述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38.试述组织形象的构成。

五、案例分析(10分)

39. 某时装店专营各类高档时装。一天,小王参加社区劳动后从该店门前经过,欲进店为自己女友选购生日礼物。但门口保安不让小王入内,原因是他“衣冠不整”,双方争执不下,店中顾客议论纷纷,甚至有顾客指责店员,认为他歧视顾客,下次不准备再来这家店了。

简述整合营销传播范文3

化妆品店业态的兴旺,令许多业外人士眼红,投资开店者与日俱增,但却显示出:越晚进入的业外投资者,成活率越低的情形。这除了机会成本增加带来的风险增加以外,更重要的是不懂行。今天我们就来让外行者入入行,也让业内者看看脚下走的道,不要一阵瞎忙乎后,留下的却是鸡飞蛋打。

一、化妆品零售店铺业态分析

谈及零售业,必然涉及三大基本元素:业种、业态、业制。

简单说,业种:指卖什么?我们当然是卖化妆品的,也可能包括与化妆品消费内涵密切相关联的商品。业态:指如何卖?业制:指为谁卖?

化妆品零售店铺,作一个新兴的化妆品零售业态,发展非常迅速,细分的零售业态,不断衍生。现阶段对化妆品零售店铺的称呼,是千差万别,表述混乱,导致不利于研究和引导该业态的健康发展。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化妆洗涤用品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4年6月9日的《零售业态分类》(标准编号:GB/T18106-2004)为依据,对快速发展的化妆品零售店铺细分业态概念,做如下说明:

1、化妆品店业态细分

零售业-化妆品零售店铺-化妆品专业店

-化妆品专卖店

-化妆品专营店

下面对第三级的三种细分业态进行说明。

2、化妆品专业店

Cosmetics Speciality Store,简称CS。

①业态定义

指经营化妆品这一大类商品为主的,并且具备有丰富专业化妆品知识的销售人员和适当的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②业态特点

无品牌排它性;但有化妆品品类排它性。

⑧业态特征

■多数店设在繁华商业区、或购物中心内。

■开设在大城市(如:上海)者,营业面积较大;开设在中小城市(地级市及以下城市)者,营业面积明显偏小。

■主要经营中、高档化妆品,占经营化妆品总量的绝大部份,并侧重于经营具有稀缺特征的往往是进口的化妆品。

■注重经营那些个性化特色鲜明的化妆品品牌。

■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

■营业人员需具备有丰富的化妆品专业知识。

④业态市场

虽然专业店的目标消费群购买力强,但地理性分布的明显局限。所以,化妆品专业店只有经济发达的一线市场和少数特殊市场有良好生存空间。

⑤业态举例

如:丝芙兰(SEPHORA)。

适合其经营需求的任何品牌,丝芙兰都可能经营――无品牌排它性;

但在经营品类上,丝芙兰不会考虑设置洗衣粉等专柜,更不会象屈臣氏那样搞“健康品”甚至“OTC药品”专柜、甚至柜区,而是在化妆品定义的大类内,进一步限制在“护肤、彩妆、香氛”品类经营范围――有品类排它性。

3、化妆品专卖店

Cosmetics Exclusive shop,简称CE。

①业态定义

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某化妆品品牌供应商的一个品牌或同属该品牌供应商的多个品牌,适应消费者对品牌溢价力的需求或对品牌特殊主张的需求。

②业态特点

有强烈的品牌排它性,却无品类排它性。

③业态特征

■选址在繁华商业区、或购物中心内。

■开设在大城市者,营业面积大一点;开设在中小城市(地级市及以下城市)者,营业面积明显偏小。

■其售卖结构有:以已知名品牌开设店铺售卖其多品类商品型(如:香奈尔);也有以已知名品牌开设店铺售卖其多个化妆品子品牌型(如:焕彩空间);还有不知名品牌以特殊主张诉求小分众消费群型(如:可东爱西)。

■销售体现销量小、品质优、利润高。

■注重、甚至考究商店的空间环境与硬件设施的设置,以求彰显品牌诉求。

■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

■注重品牌声誉,营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品牌短讯,并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服务。

④业态市场

由于现阶段消费者对品牌附加价值――即品牌溢价能力的价值认同感较低,市场上专卖店数量较少,该业态正处于导入期往成长期发展的阶段。

⑤业态举例

如:佰草集专卖店(HERBORIST)

除仅仅销售佰草集品牌的化妆品以外,绝不销售任何其它品牌的产品――有强烈的品牌排它性。

如:香奈尔专卖店(Chanel)

它既出售香奈尔的香水,以及护肤品类化妆品,也出售香奈尔的服装、服饰类用品,以及箱包、鞋帽等,但却绝不出售香奈尔品牌以外的任何商品――即无品类排它性。

4、化妆品专营店

Cosmetics particularly campshop,简称CP。

①业态定义

以经营化妆品类为主,兼营并只兼营与化妆品相关的其它日用清洁卫生用品、个人护理用品以及健康用品等在消费内涵具有紧密关联特征的商品,有效满足目标消费者对这一大类商品更充分的可选择性和可一次购足这一大品类商品的心理需求。

②业态特点

没有品牌排它性,存在有限的品类排它性。

③业态特征

■在县或县市级城市市场分布数量最大;在商业区,以选择街边门面房开设“街铺”。

■店铺面积大小与市场层级高低的关系不大。而是与商圈人口量、经济情况为主,考虑选址的客观条件、商圈竞争环境等因素,决定开设店铺面积的大小。

■该业态不仅仅经营化妆品,还经营并且只经营与化妆品有紧密关联性的其它类别的商品。

■护肤品是最重要的经营品类;特别注重经营针对目标消费群,正在从奢侈类转向日用品类的化妆品;而且品牌结构、品类结构丰满,不但选择余地大,还有可满足目标消费群某种程度的“一站购足”的特点。

■采取定价销售;有封闭或半封闭式柜台面售、也有开架式自选销售;还存在混合式的零售柜架设置,在不同柜或区域开展面售与自选。

■营业人员需具备有丰富的日用化妆品知识。部分店还可凭顾客购买的化妆品,为其提供以面部皮肤护理为主的免费售后服务。

④业态市场

这也是现阶段分布数量最大的化妆品零售店铺业态。

⑤业态举例

如:屈臣氏(Watson)。

适合其经营的品牌,屈臣氏都可能经营;它既经营化妆品品类,也经营与化妆品相关联的日用品品类,还经营与化妆品内涵相关联的健康食品、保健品,以及OTC药品……等等。但屈臣氏不会经营没有关联的电脑、桌凳、办公用品……等等――没有品牌排它性,存在有限的品类排

它性。

如:常见的、广泛分布的化妆品零售店铺,绝大多数都是化妆品专营店业态。

⑥第四级业态细分研究说明

由于化妆品专营店占比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了经营者的健康发展,已经有必须对该细分业态做更进一步的细分研究了。

实际上,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我们已经初步再细分为了:日化杂货店、化妆品精品店、日化超市、精品日化超市、日化精品商场、大型日化商场……等第四级细分业态。

由于这级业态衍化很快,尚不稳定;命名也有待统一规范。故,拟在时机成熟时,再行补报第四级的业态细分标准。

二、化妆品零售店铺三种业态的竞争力构成分析

这三种细分业态的化妆品零售店铺,当然具有共同的竞争力构成元素。如:专业性、更多的可选择性、选择有便利性等。但它们也有支持其业态特点的差异化竞争力构成元素,上述三类细分业态中的“业态特征”栏,已经展示了其差异化竞争力构成的一般元素。

那么,其关键的元素是什么?又是如何构建其不同业态的差异化竞争力的呢?

这就是正确、有效地抓住了针对其目标消费群需求特点的某个关键元素,并以此为核心,来构建其差异化的竞争力。

1、构建化妆品专业店竞争力关键元素分析

构建化妆品专业店竞争力关键元素,是:稀缺。

化妆品专业店是以其化妆品品牌、或品种的稀缺特点,作为关键元素,来构建其差异化的竞争力的。

①大型专业店竞争力关键元素的构建

如:丝芙兰(SEPHORA)

其拥有了大量在中国大陆独家经营的品牌,形成“稀缺”特点;

同时,丝芙兰也必须经营如兰蔻、雅诗兰黛……等等在这些国际著名品牌,因为这些品牌是其必须的品牌结构,并代表其店的市场地位,而这些国际著名品牌在高端百货商场,也同时设有专柜。丝芙兰又如何形成“稀缺”特点的呢?举例:兰蔻。

丝芙兰承诺维护兰蔻市场价格稳定,保证兰蔻在丝芙兰的零售价,不会低于兰蔻在百货公司专柜的零售价。但丝芙兰也交换回来一个条件,那就是兰蔻出了任何新品种,都必须在丝芙兰先上柜,且必须在丝芙兰先上柜最少一个月后,长则六个月后,才能在其百货公司的兰蔻专柜上货――同样形成“稀缺”的特点。

②中小型专业店竞争力关键元素的构建

如:苏南和浙南地区,特别是温州“第一桥”街,有化妆品专业店分布。

珠三角为代表的出口企业,许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第一特点来形成产品的竞争优势;而苏南和浙南地区为代表的出口企业,许多是以“技术密集型”为第一特点来形成产品的竞争优势。所以,苏南和浙南地区的外藉白领、蓝领的数量更多,她们到中国是轮换制――

在中国工作数月再回国,她们中的多数人是那些国际著名化妆品品牌的忠诚消费者,虽然到上海、杭州、南京可以买到她们偏爱品牌的化妆品。然而,由于她们的时间成本非常高,特别需要更就近的购买条件――苏南和浙南地区的专业店,以此构建了“稀缺”的特点。

外藉白领、蓝领的消费行为,在局部区域引领了高端消费的新取向,在苏南和浙南的局部地区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因此造就了如温州“第一桥”街随处可见的这种类型的化妆品专业店――在就近的商场、超市难以寻觅一些国际品牌,在这些小型的化妆品专业店中,可以就近买到。

2、构建化妆品专卖店竞争力关键元素分析

构建化妆品专卖店竞争力关键元素,是:品牌溢价力。

化妆品专卖店是以其化妆品品牌的溢价力,作为关键元素,来构建其差异化的竞争力的。

①什么是品牌溢价力呢?

是指品牌具备能够从消费心理上为消费者带来附加价值的能力。

我们可经常看到这样儿说明:同样的服装,同样的西服,没有品牌的西服和皮尔・卡丹去比较,你可能情愿多花几千块钱买皮尔・卡丹,而事实上穿在身上跟没品牌的也差不多,但是这里边有一个情感价值在这里面,这就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决定的。

深圳有一家大型的彩妆OEM企业,专门为国际著名品牌加工彩妆。一支唇膏贴上了香奈尔、兰蔻……标志,它的身份就会是数百元;我们假设:同样这支唇膏,如果贴上了大宝的标志,你认为它还能卖到几百吗?标几十元一支的价,可能购买者都会嫌贵。

这就是品牌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而产生的品牌溢价力。

②品牌溢价力的打造

打造品牌溢价力的方法,就是从目标消费者的心智出发,先为品牌规划出一个独特的、至少具有阶段唯一性的、能打动目标消费群内心的品牌核心价值。

这种品牌核心价值,是建立在目标消费群心智中的、独特的、稀罕的、能打动目标消费群内心的联想与认知。

然后围绕这个品牌核心价值,打造品牌识别体系,再进行整合营销传播,最后是坚持坚持,假以时日。因为,将品牌核心价值真正刻入目标消费群的大脑之中,是很需要时间和代价的。

③拥有品牌溢价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们,为什么在中国不开专卖店?

这是一个市场发展阶段的问题。

曾经在某百货公司的兰蔻柜做蹲点调查时,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很早就到了兰蔻柜,在二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兰蔻柜的店长和四个化妆品顾问都分别为这为顾客提供了服务。她有意购买却不行动,而是在兰蔻的岛柜里东走走西看看,这里聊聊那里说说……直到近午时突然要求开单,花了近一千多元,买了250元新柔肤洁面泡沫膏;300元清爽紧肤水;620元水份缘舒缓日霜离开了。

我们有趣于这种购买行为,找到他去做了家访,我们发现:她非常知道她买的三瓶兰蔻的化妆品很贵;她的购买行为是典型的炫耀心理的表现,她希望有无限多的人知道她是使用兰蔻化妆品的人。

进一步发现在其客厅到卧室的玄关处的化妆台台面上,放着那三瓶兰蔻的化妆品,而在洗手间的洗脸台旁,还放了均价在一百元内的其它洗护用化妆品。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其消费行为具有炫耀心理的特点。

炫耀型顾客的购买量,虽然占总销量的比重很小,但炫耀型顾客却为这些品牌带来了人气。炫耀型顾客所占比例在兰蔻还不算高,属中等,而某些品牌还有明显偏高的特点,如在香奈尔的消费结构中,有较明显炫耀特征的顾客比例占一半左右。

我们假设这些品牌到街上去找门面商铺开专卖店,试想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街边店铺一般一面朝街(最多拐角二面朝向),而百货公司岛柜却四面通道;街面店铺总得装门装窗,街上人虽多却不一定能一眼看清楚店内有谁。炫耀心理不能够获得在百货公司岛柜购买过程般的满足感,而这些具有炫耀心理的人,品牌忠诚度并不高,她们将转向仍在百货公司设专柜的其它著名品牌。所以,谁率先开专卖店,谁将吃亏。

重要的是这类著名品牌在百货公司专柜的造价,都在几十万元以

上,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由百货公司掏了。且长则三年内,短则一年多,就会撤了要求百货公司掏钱重装修更贵的新的专柜。而在街边开专卖店,毫无疑问得由这些品牌自己掏钱了。

还有更重要的是:一贾难成市,商贾聚集方为市。在百货公司的化妆品柜区,众多大品牌云集,它们虽然是竞争对手,但也形成了共同的集客力。达到相互帮衬,共同提高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在这样品牌聚集的市场环境下,不但各品牌可展示自己的品牌溢价力,更能够发挥出品类溢价力来。达到各自提高,共同提高的效果。

综上,在这个市场阶段,这些具有品牌溢价的大品牌不会到街上去开专卖店。

3、构建化妆品专营店竞争力关键元素分析

构建化妆品专营店竞争力关键元素,是:针对目标消费群,丰富的商品结构,令其选择余地大,更便于选择比较。

开化妆品专营店有个“生死关”,那就:只要正确选址、只要正确组织了品牌、品类结构,化妆品专营店就过了生死关。

可见经营化妆品专营店的关键,是要正确组织了品牌、品类结构;正确组织了品牌、品类结构的前提,是要适宜本商圈目标消费群需求的品牌、品类结构丰满。

4、有关化妆品连锁店的重要相关法规说明

①《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于2004年6月9日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国标委标批函[2004]102号)。新标准将于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归口管理。其中,明确的相关规定有:

4.1.8专业店Speciality Store

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4.1.9专卖店Exclusive shop

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②《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商务部令2004年第25号《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

第七条特许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三)具备向被特许人提供长期经营指导和培训服务的能力;

(四)在中国境内拥有至少两家经营一年以上的直营店或者由其子公司、控股公司建立的直营店;

(五)需特许人提供货物供应的特许经营,特许人应当具有稳定的、能够保证品质的货物供应系统,并能提供相关的服务。

③化妆品连锁业制说明

A、化妆品自愿加盟连锁店(Cosmetics Voluntary Chain,简称CVC):

指各使用共同店名的店铺均为资产所有权关系不变的独立法人或个体经营者,并与总部订立有以化妆品采购和区域保护为核心,同时获得形象、促销、宣传、服务等方面支持合同的化妆品店。如:江西一批亲朋好友,在东莞各自独立投资开店、协同采购、共用一个店名的:伊美颜,等。

B、化妆品直营连锁店(Cosmetics Regular Chain,简称CRC):

指所有使用共同店名的店铺均由公司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总部对各店铺的人、财、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实施统一管理,以提供统一的服务和商品的化妆品店。如东北的:美程,等。

C、化妆品特许连锁店(Cosmetics FranchiseChain,简称CFC):

拥有化妆品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简称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

给其他化妆品店(简称被特许人)使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模式经营化妆品店。如上海家化的:佰草集,等。

D、特别注释和说明

我们将上述三种化妆品连锁店业制,统称为:化妆品连锁店。

上述三种化妆品店业制,可能会在同一个品牌的连锁体系中混合出现。

上述每种业制,都可能结合前述某种业态,形成化妆品连锁店。

三、举例店铺品牌解析化妆品专卖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阶段

1、最大专卖店体系,转化为专营店

美国雅芳,曾经以五千余家化妆品专卖店的规模,成为了前期中国大陆最大的连锁化妆品专卖店体系。因为:

①98年以前取缔传销前,雅芳已经形成了庞大直销队伍,直销队伍本身都可产生庞大的消费需求;

②在参与雅芳直销时,形成的强大激励机制。取缔传销后,下线直销人员易于听从上线直销人员的主张而开雅芳化妆品专卖店;

③雅芳在韩国,曾经有过开办“前店后院”的实践;

④经多名雅芳高层证实:到06年底,雅芳已陆续投放近3000个(包含每月促销单品,不含口服健康食品和内衣)单品到中国市场。单品数量远远超过国内一般企业能力所及的可产单品数量,达到了产品结构的丰满。

但是,到05年底,最大专卖店体系开始逐渐分化了――雅芳专卖店在经营中,经营者普遍感到只卖雅芳品牌的产品,不如再增加其它适销对路的化妆品品牌,更有利于店铺赢利――从06年起,雅芳店普遍地逐渐成化成为专营店业态了――经营了雅芳以外的其它化妆品品牌产品了。

同时,一部分雅芳专卖店,在转化为化妆品专营店以后,随着雅芳品牌产品所占经营份额的逐渐缩小,部分店家开始逐步经营自有店铺品牌了。如:

做直销试点,只是导致雅芳店业态改变只是一个导因,更深层的原因是雅芳专卖店的赢利能力不足,引进其它品牌成为专营店后,店家的赢利能力会得明显到增强。

2、总结对摔打历程,合作专营店

日本资生堂专卖店04年进入中国,以在杭州开的第一家“焕采空间”为代表,以开街边的“街铺”为主,由于选址难、利润率低、成活率低,当年年底改发展“店中店”为主。

又因完不成战略计划的开店数量,05年在二、三级市场已有的化妆品专营店中,广泛推行“店中柜”模式(见下图),并对加盟店家自己投资经营的化妆品专营店,授予“资生堂化妆品专卖店”牌。

同时,资生堂对自己符合《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标准的资生堂化妆品专卖店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见2006年7月24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资生堂将关闭在上海等3处资生堂化妆品直营专卖店。具体日期为:上海南京西路的专卖店于7月25日正式关闭,北京店和杭州店将于9月10日和9月25日关门。

至今,资生堂号称的“资生堂化妆品专卖店”,实质上是在他人经营的化妆品专营店中,设置了资生堂某一个或一个以上品牌的“店中柜”并授予“专卖店”的牌而已。借上任资生堂CEO斋藤忠胜话:资生堂自愿连锁专卖店,是由资生堂公司选择既有的化妆品店铺进行合作,在该店内设立资生堂专柜以销售资生堂产品。

至此,资生堂在中国市场的四面

出击渠道策略已经完全显现:

①继续坚持城市中高端市场的占有与维护,保障高档百货商店专柜的竞争力;

②坚持向二、三级市场下沉,以签约“专卖店”的形式为主,以适宜的中小百货公司专柜为辅覆盖大众市场;

③进驻一线市场中以屈臣氏、千色店、万宁、丝芙兰为代表的个人护理与化妆用品连锁店;

④进驻药妆店,开辟新的化妆品销售渠道。

这些渠道中,资生堂倚重的就是向二、三级市场下沉,大力发展签约“专卖店”。此渠道策略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资生堂2008年的目标是中国市场达到2000亿日元业绩,其中50%的业绩来自于签约称为“专卖店”的化妆品专营店。

3、几个代表性业态品牌简析

①屈臣氏

屈臣氏,是直营连锁业制的化妆品专营店业态,属更细分的日化超市业态。

化妆品专营店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元素,是商品结构的丰满程度。

屈臣氏汇集20多个国家共2万多个单品。大致按药品占15%,化妆品占52%,饰物占15%,糖果占18%分配。品牌和品类结构非常丰满,能够满足目标消费群“一站式购齐”的愿望。

自称“个人护理用品商店”的屈臣氏,已形锻造成了一个相当成功的模式。

超市型业态所吸引的顾客,具有价格敏感度高的特点,这并不符合它的定位。屈臣氏特别注重在引进品牌、品类和产品时,其具有“小资”特点,突出时尚个性化,最好是注重独家经营。并以此扩大“消费满足主导区”,达到重新将目标消费群定位为白领和城市青年的目的。

同时,屈臣氏将“健康、美态和乐观”三大理念植入到产品、服务、环境中,营造出一种顾客能体会到的“屈臣氏式”氛围。令与对手的比拼从硬件进入到硬件表达理念所带来的软环境。

这种软环境能满足目标消费群了追求自我的、个性化的心理需求,令其笼罩在“屈臣氏式”的消费体验中,使既有品牌与产品,因店铺产生了溢价力。

在屈臣氏品类占比重最大美容美发及护理用品,当然会有许多品牌会相中如此优秀的终端,不过屈臣氏也不会客气,进场前后费用不低,进去卖不好还可能被清退;等你买好了,屈臣氏却可能拿出与你产品相似的屈臣氏品牌的产品设计,请你代工。你不代工,必有他人代工,结果都一样。通过此模式,屈臣氏在近期已经将自有品牌扩大到1/3比重了。

如此,屈臣氏在开发自有品牌的过程中,切实做到新产品最贴近消费者需求,顺应时尚潮流。

与屈臣氏相似模式的还有:万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的“万宁”;辽宁美程化妆品有限公司的“美程”;深圳市千色店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的“千色店”;广州市娇兰佳人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娇兰佳人”,等。

②丝芙兰

丝芙兰,是直营连锁业制的化妆品专业店业态。

化妆品专业店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元素,是商品(含服务)的稀缺程度。

丝芙兰在中国独家了许多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同时,也向以百货商场专柜为主渠道的国际品牌们承诺:坚决不打价格战,店内所有产品的价格都与百货公司专柜保持一致。以维护价格作交换,在这些品牌获得了出新产品时,丝芙兰优先一个月到半年上柜的条件,体现出丝芙兰“最时尚”的品牌宗旨,同时全面构建了其稀缺特征。

丝芙兰,现处于几乎没有店铺竞争对手的良性发展状态。

丝芙兰始终坚持走世界一流化妆品品牌的“高端路线”,化妆品陈列的绚烂色彩与黑白底色的店面布置互相印衬,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时尚、精巧而富有档次,好似甜蜜的水果糖店,营造出一种“糖果”的感觉,调动女性对甜美的向往。同时,在“经营利润主导区”,陈列价格在60元~150元不等的,全进口自有品牌化妆品,非常大众化,达到用1/5左右的面积,吸引50%左右的顾客人流量的目的。

丝芙兰核心竞争力,更表现在其独特的服务方式和理念:(1)开放式货架,给顾客自由的选择和试用氛围;(2)免费的皮肤测试、彩妆、美甲服务;(3)需经六个月培训的美容顾问,微笑着站在店里,她们不局限于服务某个品牌,却谙熟每款产品特性,将品牌导向与消费者自身需求导向结合起来,让顾客根据需求自由地选择商品。与百货公司品牌专柜的销售形成差异化。

为处高端而不产生顾客距离,丝芙兰主张独特的“3E体验”(Ease、Excitement、Education,即自由轻松、为之激动、改变观念)的体验营销模式。丝芙兰不仅仅是在为顾客提供一个化妆品的购买场所,更为顾客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乐园。即便你并不想购买任何东西,在丝芙兰欣赏满目的香水和化妆品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丝芙兰为让更多的顾客领略到上述这些,让相当大比重的店,以“店中店”或类似的方式依附于适宜的商业场所,而非典型的“街铺”形式。

与丝芙兰相似模式的还有:(香港)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莎莎”;深圳市妍丽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妍丽”;以及在苏南和浙南也存在的一些单店制的化妆品专业店等。

③佰草集

佰草集,是直营连锁与特许经营连锁业制并行的化妆品专卖店业态。

化妆品专卖店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以(店铺)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为基本元素的。

佰草集,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化妆品企业上海家化(股票代码:600315.sh)的主力品牌之一。

佰草集个人护理用品,是现代生物科技与传统中草药精华结合的成果,能让佰草集对核心消费群:20~35岁的城市白领女性,受过高等教育,思想独立,讲究情调者们,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精髓“美必须发自根源,方能美得完全”整体平衡观。并以中国民族化妆品产业最强大的科技和生产实力,保障了产品的科技领先和高品质。

1995年12月佰草集立项时,即获得了上海家化1500万的首期预算;1998年8月佰草集第一家直营专卖店在上海香港广场开业,行家可见其实属“惨淡经营”之况。然而,以上海家化为后盾的佰草集,虽然亏损,却不断拓展直营专卖店,随后发展了特许加盟专卖店。佰草集的亏损持续六年,到2005年方扭亏为盈。而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以发展“街铺”为主,转而以发展“店中店”或类似的傍依型的店铺――其定位之品类优势突显了。

依重产品和品类优势,坚持十年的时间,佰草集的品牌溢价力“养”出来了。到2007年有专卖店500家,销售收入接近4亿元。成为中国现阶段唯一获得持续良性发展的化妆品连锁专卖店系统。

试问现今此起彼伏的化妆品连锁专卖店系统,你有能力“养”出品牌溢价力来吗?请问开店老板:阁下自称为“品牌专卖店”的连锁系统,敢连续亏损六年吗?六个月可能都无法接受!

已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的佰草集专卖店,业内仅可仿其形,已难触及质了。

佰草集的产品、品牌、店铺……

等,外在形象,都可能被“参照”、“仿照”、甚至抄袭。但是,佰草集内在的软、硬件,却是一般企业及经营者难以企及的。

佰草集专卖店,主张“五感体验式营销”。在佰草集门店,中国的草药美容文化视觉上通过店头软装潢氛围、主题陈列传递,产品陈列讲究美观简洁,产品包装精致含蓄,灯箱、海报广告等画面,强调唯美的视觉冲击;精油柔和的香味萦绕四周,伴随着自然灵动的音乐,营造出轻松和谐,易招致目标消费群偏好的店铺品牌氛围。

在表面的背后,佰草集将研究开发、采购生产、质量管理、精益化生产、供应链管理、定价策略、销售活动、顾客服务、顾客价值创造、商业模式创造等经营策略和管理实践,都纳入品牌建设范围。在佰草集管理者们的思想中,营销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传播(广告等形式)活动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和认知。因为,传播力必须与适当的产品力和分销力相结合才能构成品牌力。

当然,我们也看到国外化妆品专卖店销售额,约占整个化妆品行业销售总额的2~3%,参此比例,国内连锁化妆品专卖店的市场份额应该在10亿元以上。可见连锁化妆品专卖店系统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不过,我们还要看到:连锁专卖店系统的形成,一般是先具备了品牌溢价力,后才有连锁专卖店系统。也许,佰草集连锁化妆品专卖店系统的成功,并不代表成功的唯一途径。

与佰草集相似连锁化妆品专卖店,还有广州非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名门闺秀”;广州福仕德日化有限公司的“可东爱西”等。

以及数不胜数的“整店输出”型化妆品专卖店品牌。

四 整店输出个人护理用品店的生死迷局解析

1、业态及竞争力分析

①主张与宣称:

自称:个人护理用品店。

②讨论与点评

实质上为具有品牌排它性的化妆品专卖店业态。

而最先自称为“个人护理用品店”的屈臣氏,却实质上是化妆品专营店业态下更细分的日化超市业态。

“个人护理用品”在欧洲虽有定义,在中国却并没有明确的具有法规意义的品类定义。而消费测试显示,消费者对“个人护理用品”的理解,与欧洲定义有很大的差距;与近年来风起云涌般整店输出的个人护理用品店的商品结构,也存在非常大的不同。

我们认为,在短期内,“个人护理用品”不太可能成为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其内涵的一个新兴品类,它充其量只是一个业内的专业称呼。

①主张与宣称:

产品或店铺的视觉形象:表达欧洲皇家或贵族风范、田园格调、自然纯朴、高贵典雅。

诉求:植物、香薰、天然、环保的皮肤保养观。

②讨论与点评

在中国大陆,喜欢这类欧洲贵族崇尚的田园风格者,是35岁至45岁生活在城市的中等收入者。她们都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有了较稳定的化妆品品牌选择范围,以这类视觉形象,难以对她们产生广泛而持续吸引。

而诉求植物、香薰、天然、环保的皮肤保养观,是受欢迎的,能够满足部份喜欢新事物消费者的猎奇之心,而对商品使用却并不能出现明显而广泛的差异感受,难以普遍获得他们的持续的重复购买。故,这类店铺形象看起来好象不错,开业初期的生意好象也还不错。但是,除“店中店”或百货公司的“店中柜”外,绝大部份“街铺”的成活期难以超过18个月。

2、综合分析

①一种死法

前面分析已显示:化妆品专卖店,在中国市场还在业态的导入阶段,尚未进入成长期。而铸建品牌的溢价能力,非一朝一夕的事,绝非以一个未切中消费者心中需要的品类和虚拟一个美好的品牌视觉形象就可以办到的事。

况且,这类品牌的加盟总部,却并不具备像上海家化“养”佰草集专卖店那象,具有较长时期的持续投资能力。所以,这类街铺,难以达到普遍性超过一年半的成活期。

②三种解法

A获得持续投资能力

获得了能养出品牌溢价力的持续投资能力和相应资源,不排除再“养”出一个专卖店品牌来。

B只要有本事熬得出来

某在北方开化妆品连锁店的老板甲,与在南方开化妆品厂并现阶段正发展整店输出的老板乙讨论。

甲:现在投资真是要特别慎重呀!不说达到100%把握,至少也得要九成的把握才敢投。

乙:我呀!只要有六成把握就投了。要等有九成把握时,全国人民都在投了,没你的了。我的店现阶段确实死的多活的少。但如:我今年放十家店吧!明天九死一生就活一家吧!可中国很大,我明年再放十家,我不是就有11家店了吗?我也会总结呀!我明天到后年不死九家了,我只死七、八家吧!而我后年再放十家……这样儿下去,到我100岁时,没准也是万店连锁了。

这不仅要解决持续“圈钱”的能力,还要解决持续“圈钱”的口碑。果真如此,难说不“圈”出一个专卖店品牌来。

C改街铺为店中店或店中柜

将街铺(街头门脸店铺)改为在大商场或大超市中的店中店,或商场、超市中的柜台、甚至岛柜,以“寄生”方式,成为商场或超市中的一大品类。此法能将店铺活率,大大提高。

如“闺中养大女,成人找人家”般,以“寄生”方式,时间一长,难说不“生”出一个专卖店品牌来。

整店输出个人护理用品店的品牌太多,不胜枚举,希望他们都能谋到更好的解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烈火中,获得炼狱重生。如:LotionSPA,就蹈出了一条全新的成功之路。

五、LotionSPA探索成功之路的历程以及相应启示

最近几年,化妆品店业态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一些没有开过店的人,加入进来或想加进来开化妆品店了;而这种需求,又催生一批“加盟总部”,形成没有开过店的人招商没有开过店的人投钱来开具有专业性特点的化妆品店了。

当然,许许多多加盟总部的初始愿望是好的――以试探性的态度来探索一下,看能不能在这巨大的市场机会中,获得一席之地。但结果是一批又一批的加盟品牌、加盟总部,在一岁半左右就陆续消失了。

在这些探索者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位走对了路的探索者――LotionSPA(量肤现配),逐步进入了良性的发展阶段(见图:某LotionSPA“量肤现配”店面)。

1、简述探索历程

LotionSPA的前生,是北京一个中外化妆品品牌商,与其他同行一样,都看到了这个市场机会,于2004年开始尝试性在自己开店――很快,第一家直营店,7月份在北京国展家乐福店开业了(见图:2004年北京国展家乐福店内的首家LotionSPA量肤现配)。

在着手之前,总经理解总就有了一个正确的策略性考虑,那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实力的竞争,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以少胜多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假如你处在发展中的弱势阶段怎么办呢?你只要在局部或差异化领域内力争到优势地位,同样可以以强胜弱、以大胜

小、以多胜少。将资源集中在局部或差异化领域内以至形成优势,这就是成长中的企业最有效的集中策略。

就这个策略,确定了一些基本的操作项,从第一家直营店就可以看到:

①以天然植物和健康为核心主张,将化妆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提出“高品质,低广告”品牌理念,追求全球一流的高品质(见图:“高品质,低广告”主张的灯箱);

②以“店中店模式”,依托于适宜的大型超市、卖场、商场;

③以具有功能功效的化妆品,诉求“药妆店”概念,将目标消费群圈定为现代青年人,以合理的价格交换产品及服务;

④以“量肤现配”突出个性化满足,在终端突出顾客体验,彰显人文关怀;

⑤注重店铺环境,突出时尚、光亮、色彩,使陈列更引人注目。

A名称的探索

哪一个搞连锁店铺系统的企业会不知道要统一店名、门头外观和LOGO呢?但还有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元素使店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这使得许多连锁系统都经历了从不统一到相对统一,再到完全统一的过程,而这个历程谁越短,资源浪费越少。

2004年门头的店名(参见图:2004年北京国展家乐福店内的首家LotionSPA量肤现配),那时,刚刚兴起的“药妆”概念炙手可热,很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为经营带来利好(见图:曾经的红色门头牌匾)。

为了突出“以天然植物为核心主张”,原来红色格调的门头,更改成了绿色(见图:LotionSPA量肤现配药妆店主张的门头),而药妆也进一步突显出来。

然而,在化妆品的诉求中,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是相关《标签法》和《广告法》中规定的,对市场上称为“药妆”类的化妆品,国家政策现今没另行规定,“药妆”二字在许多地方受到作为门头使用的限制――门头的统一性又受到了挑战。

而在标准门头(见图:LotionSPA量肤现配标准门头)的实施过程中发现,“LotionSPA”所带来的“洋气”很受目标消费群的欢迎,多有顾客询问“LotionSPA”是哪个国家的品牌者。这不正是许多自称为“个人护理用品专卖店”品牌,努力将其背景穿是欧洲、日、韩“马夹”所希望的消费感受吗?

LotionSPA,在店门头的发展中,门到了强化,成为了门头最重要的识别元素。为了通过一段时间,达到新老店全部统一,加盟总部作了硬性规定:门头为亚克力吸塑灯箱;绿,使用潘通色标3435C号绿,形成了LOGO标准(见图:LotionSPA量肤现配LOGO)。

虽然“药妆”二字,正在从LotionSPA(量肤现配)的连锁店门头上逐步消失。但是,药妆的实际精髓在于店内产品。LotionSPA的产品注重使用的实际功效,并产品名称上,充分体现产品功效卖点,包装上注重向顾客解释作用机理等等这些都是“药妆”的灵魂。“LotionSPA”的门头在北京家乐福国展店试运行一年的事实证明,“药妆”二字从门头的消失,对以前的客户不但没有负面影响,还扩大了消费者群体,提高了消费者的客单价!

当然,更重要的是,统一了连锁店系统的外观识别元素。

B业态的探索

早期LotionSPA(量肤现配)的品牌结构有的品牌和LotionSPA自有品牌的化妆品,属于化妆品专营店业态里面的精品超市型,以求得丰富的化妆品结构,供年青的消费者自由选择。

随着直营网络的发展,很快就突破了北京市场。而品牌的区域保护政策,使得完好的品牌品类结构受到了挑战,被迫以不断延伸LotionSPA自有品牌的化妆品结构,来弥补品类结构的不足。LotionSPA(量肤现配)从化妆品专营店,不断向专卖店业态靠扰阶段。

专卖店业态,虽然能够通过自有品牌的产品结构延伸,来完善品类结构,但品牌结构的缺失,却增强店的集客力和建立市场竞争地位等,带来了不利因素(见图:LotionSPA量肤现配商品结构A;和LotionSPA量肤现配商品结构B)。

因为,构建化妆品专卖店竞争力的关键元素是品牌溢价力。在LotionSPA品牌还没有对目标消费者产生品牌溢价力之前,做专卖店业态将缺乏对目标消费群足够的召唤力,将导致店铺赢利能力不足。

权衡下,LotionSPA(量肤现配)起动了准“品相定制”策略:向国内一些化妆品店重要的终端品牌厂家,定制适合既LotionSPA(量肤现配)目标消费群的产品,并仍然使用其品牌。这样,这些接受定制的厂家,在不影响其原来市场网络和区域保护政策下,扩大了其品牌产品的销售量。而且,这类运作良性并持续发展的连锁店系统,是生产厂家不能忽视的未来重要渠道和终端;而LotionSPA(量肤现配)不仅完美了品牌结构,因为使用生产厂家的品牌,也比OEM代工更具有持续的产品质量保障。

至此,LotionSPA(量肤现配)又重新走回了化妆品专营店的业态,并突破了非自有品牌的区域保护,并为非自有品牌的品牌供应商和自身的发展,都同时开创了良性的发展空间。

2、领悟品类结构

①什么是品类

我们这里谈的类别,不仅仅是产品的类别。这种定义方式,属于简单的市场层面。我们所说的品类,是指存在于消费者心智中的价值定位,属于营销战略层面的概念。

如:市场已经有了眼霜,也有了面贴膜时,出了一个“可采眼贴膜”,它虽然具有贴膜的特点和眼霜的效用,但既不是眼霜也不是面贴膜,却为消费者带来了使用的方便和趣味,深受消费者的喜欢。这就是开了一个新品类。

又如:汇美舍、家美乐、美丽小铺(广州)、十二月坊、欧尚坊……数不胜数的自称为“个人护理用品专卖店”的品牌,也算是开出了一个新品类。只是,所创新品类是否正确并适当,关键就是要看其是否切中了目标消费者心中潜在的需求。

上述一串店铺品牌,所标榜的风格,都是35岁年龄段的女性的易于偏好的,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生活习惯,化妆品的品牌选择范围也相对固定,并对化妆品品牌的识别能力,比青年人大为提高。穿“欧美马夹”的这类品牌,容易即被他们识破。

况且,最先在中国自诩为“个人护理用品”商店者是屈臣氏。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屈臣氏的商品结构,已经远超出了欧洲对“个人护理用品”的界定。而无数的后来者,却还在勇往直前。

再如:可东爱西,以“小众也有大市场”的观念,创出了“80后哈韩时尚一族”典型偏好的新品类,获得了快速导入市场的成功。

②造就独特品类特色

LotionSPA(量肤现配)以面膜这一产品品类,作为核心产品品类,进行产品延伸,并遵循品牌理念,保持针对现代青年人的固有时尚风格(见图:LotionSPA量肤现配突出

表现的膜类化妆品)。

同样时尚风格的产品,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也以膏霜类延伸到主要的清洁、护肤、保养等环节,使产品结构更加完整了(见图:LotionSPA量肤现配膏霜类护肤品类结构)。

在各个发展阶段,店铺的门头、店内装饰装修,都遵循品牌理念,保持针对现代青年人的固有时尚风格(见图:各阶段的生动化的店铺环境)。

零售陈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销售环节,LotionSPA(量肤现配)非常注重的形式,不断设计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陈列造型,引起顾客的关注(如图:富视觉冲击力,更引关注的陈列)。

同时,再通过清洁卫生、灯光亮度、照明方法、规范化价签等等空间项目的管理,令整个LotionSPA(量肤现配)店,具有与其它化妆品店的风格和产品等均大有不同差异化特色,形成了针对其目标消费群的特色品类店。

再通过终端的顾客体验式服务,为顾客合理的搭配适合顾客的化妆品,做到既让顾客少花钱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并尽最大的努力解决售后的问题,永远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量让她们满意。渐渐的店里顾客也多了,也有了回头客。

许多小小的LotionSPA(量肤现配)店,从开业月销量几千元到渐渐的上万元了,看着营业额每天都在增加,每月都在上升,家家店都越来越有信心。

3、领悟品类结构溢价能力的构建

①覆辙之路不可蹈

近年来,在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不断涌现又很快消失的一些“个人护理用品专卖店”。研究他们发现: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营运特点,那就是“为做品牌而做品牌”,相信品牌速成的神话,为其品牌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美丽衣裳。

然而,一个新品牌,无论你怎么包装,要让其迅速产生品牌溢价力,那谈何容易呀?――世上哪有哪吒那样“见风就长”的孩子?缺乏品牌溢价力,开街铺型化妆品专卖店?无异痴人说梦。

其结果,常常令许多加盟总部的品牌操作者,无奈地陷入了从“过多承诺”,到美其名曰“商业炒作”假话连篇,最后是奋斗“每月的新开店数量要大于当月倒闭店数量”,无赖地沦为了“圈钱”的行径。

②创新品类亦具溢价力

只要店铺形象统一性、创新的品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迎来大量忠诚的回头客,即使你是一个新品牌,你创新的品类同样产生溢价能力。而这种品类的溢价力,会在稳定的运营中,不断凝聚到品牌上,经过累积后,才产生出品牌溢价力。

LotionSPA(量肤现配)创新的系统设计,使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类溢价力。如果第一步就开需要品牌溢价力的街铺型店,当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要令策略型的品类创新,为目标顾客辨认为一大类的产品创新,那就需要有与其它常见的品牌和品类,有易于并列比较的条件――“店中店模式”就成了必然的优先选择模式。

借助大型超市、商场的有效客流与可信度,致力于做超市、商场里没有,药店里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功效性化妆品的销售渠道,新品类的溢价能力,就更能够体现。

而在“店中店模式”中,寻求到最适宜于品类溢价的店铺位置,也令LotionSPA(量肤现配)的管理层煞费苦心。

4、探索中的创新与启示:越来越“店中店”

LotionSPA是直营与自愿加盟连锁并存的化妆品专营店。他也经历了从在街边门脸铺面开专卖店到进入专卖开寄生式“店中店”专营店的历程。该店的这一历程,也再次印证了无品牌溢价能力的新品牌,如何以寄生模式,彰显品类溢价,并获得良性生存空间的事实。

这也证明,对正在品牌溢价能力养成阶段的LotionSPA,越易于表现品类的零售环境,越宜于彰显品类溢价力。反之,亦然。

现在LotionSPA(量肤现配)与沃尔玛、家乐福、欧尚、大润发、乐购、人人乐、易初莲花等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双方相得益彰。

5、领悟适宜品牌结构增强集客力: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品相定制”

有了品类创新、品类结构、品类溢价,并非高枕无忧。如果缺乏一些受欢迎的品牌,LotionSPA店对顾客的吸引力就会缺乏,也不易于在目标顾客心中,为LotionSPA店建立有益的比较型市场竞争地位。

若论LotionSPA的产品特色,可能没有“可东爱西”品牌的产品设计那么具有特殊的溢价力。LotionSPA的产品结构以面、眼膜类结构特别丰满,膏霜类产品也逐渐丰满起来了。然而,品种结构的丰满,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特别是对在其它品牌特有的主张下,所完善起来的产品结构的需求。

LotionSPA除了上面所说的“寄生专卖”,以特色新品类,彰显品类溢价力以外,它还为更进一步完善产品和品类结构,向一些知名的化妆品店终端品牌,开展了“品相定制”――获得了指定渠道销售的其它品牌的产品――这也使LotionSPA从化妆品专卖店,走向了化妆品专营店。

现阶段,LotionSPA(量肤现配)从国内品相定制,已经开始走向了国际oDM定制。在日本定制的化妆品,即将进口上市(如图:在日本的“品相定制”目标品;和:在日本生产的ODM花印LotionSPA)。

可以看出,LotionSPA(量肤现配)品牌、品类的延伸,已经走在了同行的前面,并将为其店铺的赢利能力,不断注入强劲的推动力。

在这里,也站在化妆品店重要终端品牌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一看这个“品相定制”的问题。

①我们先来看看市场格局的一些必然性的趋势:

现在阶段的化妆品店中,绝大部份是不能称为“化妆品连锁店”的单店制(包括一个老板开了三、五家不具备连锁业制特征的化妆品店)。但是,从化妆品店铺数量的增长来看,连锁业制的化妆品店的数量增长所占比例是越来越大。

化妆品连锁店与单店的相互挤压必然发生,而连锁店所代表的基本智力特点是“集体智慧”;而单店所代表的基本智力特点是“个体智慧”。这种交锋,从整体上来看,连锁业制的化妆品店是必然会占竞争优势的。

中国市场的庞大,是足已容纳上万家,甚至数万家的连锁体系的――当然,这种化妆品连锁系统是全国总览,进行布局的――它必须是跨区域的。当这种大规模的连锁体系出来的时候,其成功就必然伴随犹如“一将功成万骨枯”般的历程,而挤兑出局许许多多的单店制化妆品店。最终,在化妆品零售店铺市场领域,化妆品连锁业制店,将占有半壁江山甚至更大份额。

②再看看化妆品店重要终端品牌的一般营运特点:

现在的终端品牌一般都需要采取“区域保护”的政策,以促进终端店培养市场的积极性。而“品相定制”与“区域保护”好象是有冲突的。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既然,化妆品连锁业制店将占有很大市场份额。那么,这个渠道必然是化妆品店重要的终端品牌厂家不可忽视的市场。

如果将品种、甚至产品系列,以及产品包装等元素,都进行足够的区隔;只要重新定义“区域保护”政策。那么,相同品牌的“不同产品”在同一个区域的不同渠道上销售,就可达成一个品牌对一个市场的“重复覆盖”,既弥补了原有“区域保护”政策的缺陷,还有利于提高总体销售量,特别是还与可能成为未来重要渠道的化妆品连锁店系统形成了合作,又不至于对现有的市场体系产生大的冲击。何乐而不为之?

6、始上坦途,特许加盟顺畅

前面谈到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二章“特许经营活动”一节的第七条中,明确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从前述及的一串连锁化妆品店品牌的缺陷分析中也发现,其普遍没有做到此法律规定的要求,而是短期开了一、二家样板店,就开始招商了;更有甚者是从未开过店,请设计公司设计店铺形象系统、请策划公司策划一套开店营方案,就开始招商了。这种情况,如有成功的店,也实属侥幸了。

LotionSPA(量肤现配)前两年开了几十家直营店,不断炼造成熟机制,不敢轻易发展加盟。一年多以前,开始尝试性的发展特许加盟,结果一发不可收,迅速突破一百家店,如果不是在今年采取了适度收紧的加盟政策,年底必然突然总数二百家店。

经营状况达到:

单店业绩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总营业额增长率+150%/年

会员数量以每年100%速度递增

现在著名大型超市开设店中店的有:沃尔玛32家、家乐福17家、欧尚3家、大润发9家、乐购3家、人人乐1家、易初莲花2家。

除今年开始尝试性的开设了个别街铺型LotionSPA店以外,其余店铺则是与国内众多的地域性超市建立合作关系,开设的店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