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技术研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技术研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技术研发范文1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组;逆变器

1 前言

传统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终归要走向枯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可持续能源的利用,是解决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能源需求增长与能源紧缺、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太阳能是所有可再生能源类型中以其资源储存量高、占用土地资源少、分布广泛等优势成为一致公认的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而光伏发电更是因为其污染几乎为零及能源转换环节少的特征成为太阳能利用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方式,并成为各国普遍重视的一种新能源利用方式。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来看, 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是能够保证我国能源供给、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新兴战略性行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光伏发电基本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太阳能半导体晶片上部为N型半导体,下部为P型半导体,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在接触面形成电势差,这就是PN结。光是由光子组成,而光子是包含有一定能量的微粒,能量的大小由光的波长决定,光被晶体硅吸收后,在PN结中产生成对正负电荷,PN结区域的正负电荷被分离,形成外电流场。如果将一个负载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上下两表面间,负载将有电流流过。太阳能半导体晶片通过有序的组合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

3 光伏发电系统构成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等组成

3.1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由太阳能电池片经串并组合,并用高强度、高透光、性能强的太阳能专用钢化玻璃及高性能、耐紫外线辐射的专用密封材料层压而成,形成不同规格的电池板,即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器件。目前工程上采用的光伏电池主要有: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三种。

3.2 控制器

控制器的作用是使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高效、安全、可靠地工作,以获得最高效率并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控制器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并按照负载的电源需求控制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对负载的输出电能。

控制器是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控制器对蓄电池充放电条件加以限制,防止蓄电池反充电、过充电及过放电。另外,控制器还应具有电路短路保护、反接保护、雷电保护及温度补偿等功能。

3.3 蓄电池

蓄电池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储能装置,由它将太阳能电池方阵从太阳辐射能转换来的直流电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以供负载应用。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入能量极不稳定,所以一般需要配置蓄电池才能使负载正常工作。

蓄电池容量应在满足夜晚照明的前提下,把白天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能量尽量的存储下来,并能存储满足连续阴雨天夜晚照明需要的电能。但若容量过大,使蓄电池处在亏电状态,将影响蓄电池寿命,造成浪费。

3.4 逆变器

逆变器可分为自激式振荡逆变和他激式震荡逆变,按照波形可以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主要功能是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经过调制、滤波、升压等,得到与照明负载频率、额定电压等匹配的正弦波交流电源,供系统终端用户使用。逆变器具有电路短路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反接保护及雷电保护等功能。

4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光伏发电系统总的设计原则是在保证满足负载用电需要的前提下,确定最少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容量,以尽量减少投资,即同时考虑可靠性及经济性。系统设计总体考虑主要是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合理地确定满足要求的太阳能电池组成件数量和蓄电池容量,包括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光伏系统的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并获取一些进行计算和选择必需的基本数据:光伏系统现场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点、纬度、经度和海拔;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包括逐月的太阳能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以及散射辐射量,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最长连续阴雨天数,最大风速以及冰雹、降雪等特殊气象情况等。

4.1 蓄电池容量计算

设计蓄电池容量的基本公式见下:

Bc=A×Ql×Nl×To/Cc

式中:Bc―蓄电池容量(Ah);

A―安全系数,取1.1~1.4之间;

Ql―负载日平均耗电量,为工作电流乘以日工作小时数(Ah);

Nl―最长连续阴雨天数;

To―温度修正系数,一般在0℃以上取1,-10℃以上取1.1,-10℃以下取1.2;

Cc―蓄电池放电深度,一般铅酸蓄电池取0.75,碱性镍镉蓄电池取0.85。

4.2 太阳能电池方阵设计

1)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数Ns的基本公式见下:

Ns=UR/Uoc=(UF+UD+Uc)/Uoc

式中:UR―太阳能电池方阵输出最小电压(V);

Uoc―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佳工作电压(V);

UF―蓄电池浮充电压(V);

UD―二极管压降,一般取0.7V;

UOC―其它因数引起的压降。

2)太阳能电池组件并联数Np的基本公式见下:

Np=(Bcb+Nw×Ql)/(Qp×Nw)

式中:Bcb―需补充的蓄电池容量(Ah);

Nw―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

Qp―太阳能电池组件日发电量(Ah)。

3)太阳能电池方阵功率的基本公式见下:

根据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即可得出所需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功率P:

P=Po×Ns×Np

式中:Po―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额定功率(W)。

4.3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目前光伏电源能源利用率较低、供电稳定性与可靠性也不高。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电池所产生的直流电能,通过实时检测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和一定的控制算法预测当前工况下阵列可能的最大功率输出,从而改变当前的阻抗情况来满足最大功率输出的要求。这样即使太阳能电池的结温升高使得阵列的输出功率减少,系统仍然可以运行在当前工况下的最佳状态。常用的MPPT实现方法有:定电压跟踪法、功率反馈法、扰动观测法、导纳增量法、实际测量法。

4.4 孤岛效应

由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直接将太阳能逆变后输送到电网,所以需要各种完善的保护措施。除了通常的电流、电压和频率监测保护外,还需要考虑一种特殊的故障状态,即孤岛状态。所谓孤岛,电网由于电气故障、人为或自然等原因中断供电时,光伏并网系统未能及时检测出停电状态并脱离电网,使该系统和周围的负载组成一个不受电力公司掌控的自给供电孤岛的情况。一般采用具有反孤岛功能的并网逆变器,当向孤岛负载中的任一种供电时,能够在10个电网周期内检测出孤岛状态并停止供电。

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内能源消耗量的日渐攀升,国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成本持续创新高。与此同时,太阳能光伏技术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生产技术已日趋成熟。专家预测,我国城乡建设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有效结合,并切实实施光伏并网发电,将逐步优化我国的传统能源结构,对于解决因传统能源使用而造成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解决能源供应紧张和实现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周志敏,纪爱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实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光伏技术研发范文2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发展

在各种资源处于紧张使用状态的情况下时,新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太阳能、生物能等的不断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并可以循环、再生利用。因此,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整体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可以更好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最终促进人、自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概述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是热发电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两种,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主要是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形式,转换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燃料,也不会给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高新技术,其具体较高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等特点,并且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噪音,不受地域的任何限制随处的获取能量。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没有任何需要转动的机械部件,故障发生率非常低,维修和养护非常方便,并且,不需要安排人员值班看守,在修建站点时所需的时间很短,规模没有一定的限制,也不需要架设输电线路,使得其可以在建筑物的任何位置安装和使用。

通常情况下,光伏发电技术采用的是半导体材料,在充分利用光伏效应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换成生活、工作等多方面所需的电能。在实际应用中,半导材料会在一定范围组成空间电荷区,其主要是载流子不断扩散形成的,最终构建成为一个电场。在电场中,两边的载流子具有一定扩撒性,会向着对方区域扩散,而有少部分载流子会在牵引作用下迅速的流动到对方区域。

二、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由控制器、光伏电池板、电能储存、变换结构共同组成的,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用变得更加高效,对于提高太阳能的有效利用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 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

为了充分发挥太阳能的作用,以确保其能在光电转换中为太阳能电池提供充足的能量,可以通过控制光伏电池阵列的方式,对其工作点进行调节,从而获得最大输出功率。因此,最大功率的跟踪过程是一个变换的动态过程,在相关研究中其被称作是MPPT技术。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来看,使用较多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技术主要有扰动观察法、定电压跟踪法、模糊控制算法、增量电导法、功率回授法等。

(二) 太阳能电池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是非常基础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其生成成本,还能使光电转换率不断提高,是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早期时候,光伏电池是以硅片为材料的,其成本非常高,在薄膜技术出现和推广后,光伏电池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降低半导体材料消耗量的情况下,实现了光伏电池的批量生产,从而大大减少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三) 孤岛效应检测技术

采用孤岛效应检测技术,可以及时避免意外安全事故发生,目前,比较常用的孤岛效应检测技术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其中,被动式的检测方法是在电网断电情况下,对逆变器频率、输出端电压、谐波和相位等变化情况进行孤岛检测,因此,这种方法在负载功率变化较小、与逆变器输出不对等的场合中。而主动式检测方法主要对逆变器进行有效控制,以给频率、输出功率、相位等造成一定干扰,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检测方法包括主动频率偏移法、输出功率扰动法、阻抗测量法等。

(四) 聚光光伏技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聚光光伏技术,可以将太阳光汇聚到面积比较小的高性能聚光电池上,使太阳光辐照能量密度变得更大,同时,也可以采用价格相对更便宜的聚光器来代替价格稍微偏高的太阳电池,对于减少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三、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现状

在“十五”政策实施以后,国家对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给以了高度重视,并加大了自己投入和建设力度,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产业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大大缩短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例如:江苏某太阳能电力公司在获得国家大力支持后,2005年的生产能力上升到了一百五十兆瓦,并成为了世界五强之一,直到现在其光伏发电技术水平已经在国际领域中处于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实践应用已经得到有效推广,特别是屋顶并网发电技术、高压并网发电技术等的合理运用,使屋顶系统得到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四、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未来发展

在二十世纪末时期,部分国家已经将太阳能屋顶计划作为近期未来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太阳能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已经以每年上升率为30%的速度急剧提高,并且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根据国际相关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量可能会超过40GW,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有可能超过195GW,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可能会超过274Twh,最终成为全球发电量的主要来源。

总的来说,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未来发展中,是电力供应的主要承担者,根据相关研究人员的预测数据可知,到2020年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总量应该会超过30GW,而到2050年其总量可能会超过100GW。与此同时,在高科技技术不断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我国光伏电池技术水平会得到快速提升,使得其运行成本不断减少,在与常规化能源发电技术相对比的情况下,其具有一定优势。由此可见,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其未来发展主要在城市并网光伏发电、边远地区离网供电、荒漠与海岛地区供电和LED与景观灯供电等几方面。同时,必须注重先进人才、设备和技术的合理应用,才能真正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各种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是不断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水平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更多领域中不断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郭琳琳,鞠振河,刘婕.建筑光伏优化设计的探索和实践[J].电气技术,2015,04:72-76.

[2]穆士留,李亨.分布式能源发电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4:5-6.

[3]殷蔚明,康蕾,王会敏,蒋青林.高速公路服务区分布式太阳能并网电站的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5,04:115-119.

[4]黄志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调度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9:59-60.

[5]谭先军.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08:191.

[6]秦太虎.单相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8:130.

光伏技术研发范文3

【关键词】车辆段;光伏发电;节能减排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metro depot

XU Hai-dong

(China railway way siyuan group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LTD., Kunming Yunnan 650000, China)

【Abstract】Photovoltaic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metro depot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Using photovoltaic power technology not only reduce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but also achieve the goal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Key words】Metro depot; Photovoltaic powe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光伏发电技术为地铁车辆段提供电能,不仅可以减少地铁对市网电能的需求,节约运营成本;同时还可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有效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地铁车辆段运营时间长,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产生的电能可以用来供车辆段的照明和动力设备使用。

1 光伏发电系统基本条件

1.1 气象条件

地铁车辆段所在当地需要日照条件充足,日照系数高,年日照时间长,一年中太阳能有效利用时间长,季节的总辐射量差异不大。该城市地铁车辆段适合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2 环境条件

光伏发电系统设置的位置应综合考虑车辆段周边环境,组件的布置需要避开或远离遮荫物。光伏组件的设计应与车辆段建筑单体相结合,综合考虑发电效率、发电量、电气和结构安全,并与建筑物屋顶形式相协调,满足安装、清洁、维护的要求。

2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和交流逆变器及相应的附属设施组成。

2.1 光伏发电系统的形式

车辆段大型库房(如停车库、检修库等)房屋顶空间较大,而且比较开阔,适合设置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大型库房的屋顶结构,光伏发电系统选用顶棚形式。本系统光伏电站的按总额定功率为500kWp,分为两个独立运行的光伏子系统(表1)。

2.2 光伏组件选型

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太阳能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根据车辆段停车库房屋顶的形式,光伏组件与屋顶的结合采用BAPV方式。BAPV结合方式,不需要改变建筑物本身,只需将光伏组件固定安装在停车库的屋顶上。光伏组件选用标准单晶硅组件(表2)。

2.3 光伏逆变器选型

根据各光伏子系统的容量选择集中型并网光伏逆变器额定容量,光伏子系统1和光伏子系统2的逆变器均选择250kW的逆变器(表3)。

2.4 光伏并网设计

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阵列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车辆段用电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车辆段供电系统。在阴雨天或夜晚,光伏阵列没有产生电能或者产生的电能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时就由车辆段供电系统供电。

本系统中光伏子系统1逆变器经交流并网柜后接入车辆段变电所0.4kV低压侧I段母线,光伏子系统2逆变器经交流并网柜后接入车辆段变电所0.4kV低压侧II段母线。在变电所0.4kV并网接入点各设置一面防逆流控制箱,一但发现异常,会立即通过通讯控制逆变器降低输出电流,减少光伏系统发电功率;当出现故障时,防逆流接控制箱控制触器断开,分离光伏发电系统与车辆段供电系统,避免故障的扩大。

3 主要设备安装、线缆的选择

3.1 光伏组件的安装

光伏组件直接安装在车辆段停车库屋顶上,组件的安装倾角与屋面保持一致或与屋面形成一个较小的安装倾角,便于排水。

3.2 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及交流柜的安装

1)光伏汇流箱选用IP66防水型产品,直接安装于车辆段停车库屋顶上。(下转第19页)

(上接第17页)2)直流柜、逆变器及并网柜安装于车辆段光伏设备室。

3)光伏监控主机选择壁挂式主机,安装于光伏设备室的墙壁上。

4)光伏防逆流控制箱安装于车辆段变电所0.4kV开关柜室的墙壁上。

3.3 线缆的选择

1)直流侧电缆选用双绝缘防紫外线阻燃铜芯电缆;交流侧采用铜芯耐火、阻燃电缆。

2)直流侧的电缆与光伏组件的连接采用工业防水快速接插件,线缆及连接附件具有防水、抗老化的功能。

3)配线槽采用不锈钢金属线槽,配线线槽的布置考虑隐蔽布线方案,并与建筑结构协调一致。

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约为20元/W,车辆段新建500k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约为1000万元。目前,国家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方面也有相关的补贴政策。考虑该因素,则系统投资会进一步降低。据近最近几年太阳能的发展形势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将会越来越低。

车辆段一个500k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发电估计约500000kW・h,平均电网电价按0.8元/kW・h,一年节约外网电费约40万元,预计25年可收回成本。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其发电成本约为1.0元/kW・h。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电成本还会逐渐降低。

4.2 社会效益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目前正处于推广阶段,在城轨交通中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响应政府号召,积极配合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一个500kW的太阳能电池板每年相当于每年节省约15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0吨。

2)城轨交通是一种公共交通工程,客流量相当大,在城轨交通中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起到较好的示范,对以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有积极作用。

5 结语

本文针对车辆段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节能减排及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文中只考虑了车辆段小块面积,而实际车辆段可利用的面积大至几万平米,若能充分利用,蕴含的能量还是比较大的。国家为了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因此,推广光伏发电技术在车辆段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光伏技术研发范文4

[关键词] 盐酸吡柔比星;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腺性膀胱炎;复发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69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6-0037-03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由于各种原因转化为腺上皮的转化性病变,手术为常用治疗方式,但是术后复发率很高,而术后行膀胱灌注有助于减少复发[1]。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膀胱灌注方式对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献认为[2],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治疗和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疗效确切。文献还认为[3],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也确切。而且另有文献报道[4],经尿道电切术后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药物灌注两种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相当。但是,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用于腺性膀胱炎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未见相关报道,而且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均是化疗药物,副作用都不小。为此,本研究观察了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对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年龄 23~76岁。(1)纳入标准:①经膀胱镜检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腺性膀胱炎。②腺性膀胱炎患者拟行手术。(2)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药物过敏史者及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不能或不愿坚持膀胱灌注的患者或依从性差者。研究开始前,6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 (48.5±6.7)岁;B 超检查 10例提示膀胱炎性改变、9 例提示膀胱内有黏膜增厚、11例提示有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活检可见病变发生在膀胱颈和三角区 21例、膀胱侧壁 5例、膀胱顶部 1 例、膀胱底部3例。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6.9±8.2)岁,B 超检查 11例提示膀胱炎性改变、10例提示膀胱内有黏膜增厚、9例提示有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活检可见病变发生在膀胱颈和三角区19例、膀胱侧壁6例、膀胱顶部 1 例、膀胱底部4例。两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年龄、B 超检查结果及膀胱镜活检结果等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灌注方法

①对照组:经尿道电切术后,采用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②观察组:经尿道电切术后,采用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第一周用盐酸吡柔比星,第二周用丝裂霉素,交替进行。两组每周只进行1次膀胱灌注,8周后每月1次灌注治疗,再进行8次;两组均治疗16次后评价疗效。盐酸吡柔比星(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83)30 mg+5%葡萄糖注射液40 mL;注射用丝裂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9025)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

1.3 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5]制定标准:①治愈: 腺性膀胱炎术后症状完全消失,尿道膀胱镜检加活检黏膜正常;②好转:腺性膀胱炎术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减轻;③无效:腺性膀胱炎术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剧,术后尿道膀胱镜检及活检发现仍有腺性膀胱炎 病变;④复发:术后 3 个月尿道膀胱镜检加活检无异常,但 6 个月后复查出现腺性膀胱炎。⑤恶变:术后复查,尿道膀胱镜检加活检取病理证实。

1.4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对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6]: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自理功能等5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以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灌注方法的疗效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灌注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后,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两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16.67%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上皮反应性增生病变,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9%~1.9%,但是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而且容易复发[7]。文献认为[8],膀胱镜检查和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手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重要方法。张军等[9]对3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并观察其疗效,认为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行膀胱灌注有助于减少复发。吡柔比星[10]为半合成的蒽环类抗癌药,可同时干扰DNA、mRNA合成,并具有在患者膀胱内保留时间短、疗程短、疗效高及治疗方便等优点,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心脏毒性。丝裂霉素[11]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由链霉菌提取,作用与烷化剂相似,与DNA链形成交联,抑制DNA复制,对RNA也有抑制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静脉炎等,而且溢出血管外可引起组织坏死、脱发、乏力。本研究中,对照组经尿道电切术后,采用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而观察组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采用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灌注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疗效可靠。

生活质量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是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被引入医学研究领域时,主要是指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状态评估。吴雪丹[12]收集11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7例)单纯应用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7例)在钬激光切除术基础上加用呲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探讨呲柔比星膀胱内灌注佐治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关注术后复发率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后的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两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呲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生活质量较高。盐酸吡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心脏毒性,其他副作用还有乏力,脱发,发热,肝、肾功能异常,而且偶见静脉炎、皮疹及出血。丝裂霉素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常见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静脉炎等,而且溢出血管外可引起组织坏死、脱发、乏力。本研究发现,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16.67%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盐酸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军,袁亚光.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32例[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53-154.

[2] 李志英,王焕秀,陈海荣.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16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3087-3088.

[3] 王晨,徐菲,章新展.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中国药业,2012,21(5):73-74.

[4] 吴建华. 腺性膀胱炎电灼术后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效果的比较[J]. 中国内镜杂志,2011,17(5):468-470.

[5] 宋彦,宋永胜,吴斌. 三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对比[J]. 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1):13-15,17.

[6] Mochizuki Y,Matsushima E,Omura K. Perioperative 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9 ,38(2):151-159.

[7] 郭玉瑞.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1,40(3):256-257.

[8] 舒辉,邓燕.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附48例报告)[J]. 中国医学工程,2011,19(6):99-100.

[9] 张军,袁亚光.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32例[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53-154.

[10] Han J, Lin T, Xu K,et al.Improved detection of nonmuscle invasive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using pirarubicin endoscopy: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preliminary study[J]. J Endourol,2010,24(11):1801-1806.

[11] Dini Di Stefano D, Urdaneta Pignalosa G, et al. Severe cystitis and perivesical collection posterior to Mitomycin C immediate instil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inadverted bladder perforation[J]. Actas Urol Esp,2008, 32(7):759-762.

光伏技术研发范文5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上世纪以来,美日欧等国家加大光伏产业推进力度,2000~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均增长50%,2008年后特别是2012年以来,全球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主要特点有:

首先,发达国家加强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美国自1974年起陆续颁布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令,1997年起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对绿色能源制造业提供23亿美元税收优惠,发放给132家企业的183个绿色能源制造项目。日本1993年制定“新阳光计划”,2003年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2006年颁布“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的能源结构规划。德国1990年、1998年分别提出“千屋顶计划”、“十万屋顶计划”,2004年《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其次,全球光伏市场波动和竞争加剧。由于各国光伏产能迅速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2008年后光伏市场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普遍亏损。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2013年6月,欧盟基于“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执行11.8%的临时税率,近期中欧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出口数量等承诺协议;印度也对来自中国、美国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再次,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光伏产业2004年后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发展到技术提升、结构优化发展,2007年至今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产能占全球60%,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输出地。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挑战在于“两头在外”:多晶硅材料约50%从国外进口,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光伏电池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60%出口欧盟。受美国“双反”影响,我国对美光伏产品出口下降八成,欧盟市场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更大。在国外市场低迷及国内市场未启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半数以上电池组件企业停产,2012年以来制造环节全线亏损,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国内市场。

分析光伏产业发展前景,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将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2030年、2040年占世界总电力供应比重将分别达到10%、20%以上,21世纪末占比将达到60%以上。根据各国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和装机容量规划,美日欧2020年装机量将是2010年的4倍左右,2030年装机量将是2020年的6倍左右。同时,随着节能要求及环境约束收紧,火力发电成本将呈上升趋势;而光伏组件出货量每翻一番平均售价下降约20%,能源转换率可望提升至30%以上,光伏发电设备成本尚有30%的下降空间。预计全球光伏市场过剩产能经整合重组将重拾升势,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发挥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

上海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技术研发、服务集成、金融资源等优势,但人力、土地和商务运行成本较高,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环节,走出一条适合上海特点的光伏产业发展之路。2009年《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集聚态势。其中电池组件领域集聚了晶澳、中电、神舟、超日等企业,生产装备领域有理想能源、空间电源所、汉虹、森松等企业,集成服务领域主要有航天机电太阳能科技公司,检测认证平台领域有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微系统所等。目前上海晶硅电池及组件产能超过4.5GW,在薄膜电池及装备领域形成技术研发领先团队,全市光伏应用规模达到30MW以上。

受国内外市场因素等影响,2012年以来本市太阳能企业产值、利润等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面临资金紧张、停工停产等风险。上海航天机电等克服不利因素,坚持加强研发、优化管理、提升产业链价值,今年上半年航天机电出售光伏电站150MW,实现收益3.4亿元,位居国内光伏企业第一位。其具体做法和发展优势有:

一是,全产业链布局全球发展。航天机电2007年来大规模投资发展光伏产业,形成了从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EPC总承包、电站运营到装备研发等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成上海、内蒙、江苏三大产业基地,具备4500吨多晶硅、500MW电池片、500MW电池组件的产能。承担了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研究及永久性场馆太阳能应用设计,建设了世博中心兆瓦级光伏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国家级“光明过程”等项目,参与上海虹桥枢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同时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与美、德、意、韩等国光伏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提高光伏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二是,上海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做精做强企业。积极打造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投入1亿多元,加强硅材料、BIPV组件、聚光电池、薄膜电池、硅电池、PECVD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拥有相关专利超过30项。正在加快双面胶带电池组件、标准成本组件、抗PID组件等新产品的研发;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提高装备生产水平;将在连云港电池组件制造厂应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预期生产线可扩大40%产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三是,上海以集成服务为主的赢利模式。当前光伏制造环节普遍亏损,产业链利润向电站建设运营环节转移,其中电站项目授权开发、EPC建设、电站项目开发商环节毛利率分别为3%~5%、7%和10%~15%。航天机电正从光伏制造商向电站运营商转型,以电站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拓展综合集成业务,已累计建设国内外600多座光伏电站。2011~2012年,航天机电在光伏系统集成市场排名全球第15位、国内第6位,预计2013年将进入全球光伏系统集成市场前10位。

此外,上海具备多样化融资支持路径。随着国内外光伏行业陷入困境,银行收紧对光伏企业贷款,电站项目融资困难,光伏企业IPO受阻,VC/PE投资案例大幅下降。航天机电具有强大的金融支撑服务能力,由航天集团提供财务支持,搭建海内外融资平台;已申请使用国家开发银行44亿元授信额度,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约40亿元;与上实集团加强战略合作,组建合资公司收购运作国内外电站项目;探索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等。

根据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格局及上海产业链整体情况,上海必须在把握技术升级规律、成本结构、产业链细分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融入世界、服务全国、发展自身的定位。坚持核心高端引领,发挥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集成配套服务等优势,形成在全国的产业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引进开发并举,把握发展空间、载体和资源,一手抓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手谋市场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行业联盟,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产业链优势,努力打造上海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3~5家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核心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进一步提升光伏总集成总承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上海要研究制定城市能源发展路线图。2010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太阳能光伏路线图报告,描述了光伏技术发展现状及到2050年的发展前景。国内相关机构和省市也开展了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分阶段明确光伏技术发展路线、产业格局及政策措施等。上海在资源能源缺乏、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更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制定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能源发展路线图,明确新能源替代的总体部署、领域空间、阶段步骤、载体主体和资金支持政策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与此同时,上海还需要加强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研发。根据未来技术升级发展路线,加强超前谋划和技术装备研发。如在卷对卷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空间电源所已建成柔性薄膜电池卷对卷中试生产线;在多层非晶硅-微晶硅领域,理想能源开发的PECVD和LPCVD设备性能达到国外一流进口设备水平,而售价仅为进口设备一半。下一步,上海将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及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支持N型晶硅电池、异质结、离子注入等新一代光伏技术发展,加强产业链配套,扩大首台套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从生产技术到产业技术的跨越,推动技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此外,上海要鼓励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用。据测算,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使楼宇每年节电30%~40%。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建设低碳、节能城市,推动大型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发电等项目建设,依托基地园区挂牌建设分布式发电示范区;在世博最佳实践区、新兴产业馆、工博馆等,组织推进一批太阳能光伏示范应用项目;探索建设新能源充电站,实现能耗自我平衡和余电并网,发展城市BIPV产业。

光伏技术研发范文6

【关键词】光伏行业;反倾销

一场没有硝烟的贸易大战早已在我国与欧美的光伏行业间打响。2011年10月底美国7家主要的太阳能电池和面板制造商,联合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向联邦政府提起一项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面板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请求。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做出终裁决定,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关税。

继美国出手之后,欧盟也立即跟进。2013年6月4日,欧委会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调查的初裁结果,决定将对涉案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从6月6日起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关税。

在美欧多国深陷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更能凸显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由此更容易引发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反倾销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认可的贸易保护措施。它是国际上通行的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一国可以采用的应对不公平竞争的主要工具。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国内相关产业受损,进口产品倾销与国内产业受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是采取反倾销税措施的条件。每当国内相关产业遭遇经济危机,状况不佳时,多倾向于要求政府启动贸易保护措施,由此引发大量的反倾销诉讼案件,形成产生贸易争端。目前,反倾销案是我国外贸企业遭遇较多的案件类型。美欧的反倾销活动带给我国光伏业的打击是致命的,甚至是灭顶之灾。面对严峻的反倾销现状,研究我国光伏业如何应对欧美反倾销,不仅对该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极为重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应对国外的反倾销:

一、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强高新技术研发

光伏业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技术和设备更新快速,通常使用几年后就会遭到落后淘汰。但是该产业持续多年的暴利使得企业忽略了对自有技术的研发,只有做到技术更新才能形成光伏制造成本迅速下降,从而增强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光伏企业要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对高、精、尖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二、光伏企业要敢于应诉,积极应诉

过去我国外贸企业面临来自于国外的反倾销诉讼时,多为消极应诉,极易丧失宝贵的海外市场。但现在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加大,政策上的扶持,我国企业的应诉率明显上升。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针对国外的反倾销诉讼,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应诉。WTO反倾销协定规定,为保障出口方遭遇反倾销立案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行使申辩权和应诉权。如果我国企业可以提供确凿充分的证据,证明出口的光伏产品不存在倾销现象,也没有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那么涉诉产品就可能被裁定免征或少征反倾销税。

三、建立并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避免引起反倾销诉讼的预测分析系统,实施反倾销规避战略以达到维护企业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保障产品出口顺通的目的。为此,我国企业应在重点出口国家或地区建立预警机构,配备相关的专业人才,深入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及时跟踪它的变动情况,全面反馈目标市场国最新的反倾销动态。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我国驻外商务机构、海外直接投资兴建的企业和公司,做到全面了解所在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政策动态等,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网络,一旦发现有对方有反倾销意图,及时向国内反馈信息,使国内企业做好准备及时采取措施。

四、成立行业反倾销诉讼基金,培养反倾销人才

在遭遇国外反倾销诉讼的同时,由某个光伏企业来具体应诉是不现实也是压力重重的。一旦国外对该企业反倾销诉讼成功,我国的同种产品及同类产品也将在该市场上深受重创,甚至退出该市场。因此,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诉讼,整个光伏产业应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共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诉讼基金,对应诉企业提供支持和鼓励。

是否能够应诉成功,关键还要有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人才。当务之急是从现有的外贸从业人员中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人才,以建立反倾销人才库。通过对其加强学习培训,使其尽快掌握相关法律法规、通行惯例、应诉技巧等知识,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反倾销诉讼,提升诉讼成功率。

五、规避贸易保护,加强国际合作

为了避免外国的歧视性政策,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与国外企业进行国际合作,使得自己的产品成为双方合资、合作的成果,这样的产品可以容易地被对方国家接受。光伏企业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经营战略,使我国的公司更好地走向世界,拥有世界一流的竞争力。资金雄厚的光伏龙头企业可采取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实力略差的也可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这样我国光伏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形成网络化生产、研发、销售体系,不仅提高了竞争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海外投资或内部转移价格方式规避反倾销问题。

六、加强与本国政府、协会或商会的联系与合作

反倾销案不仅仅是针对于个别企业,而是针对中国所有企业而言的,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我国政府应为光伏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竞争的国际环境,适时对国外的不正当反倾销指控施加压力。行业协会作为一个组织,通过帮助企业收集各种材料和数据,协调企业提出反倾销申请,并在调查过程中沟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提供各种必需数据来配合调查等工作,使企业可以更好应对国际反倾销诉讼。

参考文献

[1]李昌奎.WTO《反倾销协定》释义——WTO反倾销丛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