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安全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安全的含义范文1
湖北达能成立于1997年,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新工厂于2014年12月正式投入生产。新工厂在建设时优化设计布局,并充分吸收了此前工厂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安全与职业卫生防护及企业安全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WISE”保障职业健康
“WISE”(英文含义是“使……知道;告诉、教导”)就是管理者承诺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纠正现场员工不安全行为、保证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的管理体系,主要关注的是员工的行为。
为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湖北达能成立了由工厂总监担任主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委员会,并设立工厂办,全面负责工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指导工厂各部门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按要求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职业危害防控目标,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做到各生产区域、班组职业危害防治层层落实,使职业病各项防治措施完全落地。
达能中国饮料所有下属工厂均运行WISE安全体系。这一体系是达能结合杜邦的最佳安全管理实践创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即管理者承诺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纠正现场员工不安全行为、保证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WISE安全体系通过培养企业安全文化,引导员工从本能阶段逐步向监管阶段、自主阶段、互助阶段转变。通过各级管理层对于安全、健康的承诺体现,影响员工认识并感知到工厂管理层重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让员工意识到安全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自2004年推行WISE项目以来,湖北达能的绝大部分员工已经从监管阶段过渡到自主管理阶段,部分员工已经提前进入到互助阶段。
WISE安全体系要求公司各级管理层广泛开展行为安全观察,当员工做出好的安全行为时给予表扬和认可;当出现不安全的行为就采用安全的方式制止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并采取中性的立场与员工面谈,探讨不安全行为会引发的后果,最终得到员工的安全健康承诺。
湖北达能将员工对自身职业病的防护行为作为安全观察的基础部分。工厂管理层通过行为安全观察和对话,有效地了解到员工不安全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措施。现在,湖北达能已成功发展为全员的安全观察,员工之间相互提醒、相互指正。
此外,湖北达能还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每年组织开展在岗职业健康监护检查,并且上岗、离岗职业健康监护体检实施率为100%,为每一位职业危害因素员工建立监护档案。
优化工程防护
根据生产工艺,湖北达能主要存在噪声、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通过接触隔离、配备高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自动系统代替人工操作等方式,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湖北达能在有噪声危害的前处理区域和吹瓶、灌装生产区域、锅炉房等区域设置中控室,以隔离作业人员与噪声的接触。在正常生产时,员工仅需在中控室通过控制电脑来监控设备运行。当员工需要到设备现场巡查设备时,要求员工必须佩戴好防护耳罩,以减弱噪声对耳朵的损害,并提醒员工不要长时间处于设备现场的环境中,减少员工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锅炉房、空压机房和冰水间等动力设备产生的噪声较大,若将其置于工厂内部,即便设置隔离区也会影响员工的职业健康。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产仓储区域的噪声影响,湖北达能将此类动力设备区域设置到独立的建筑物内。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在购进设备时采购先进的德国生产线和国内同行业先进设备,并在设备采购合同中明确设备运行的安全和职业卫生危害因素控制要求。
除了在工厂设计、布局等方面进行工程防护,湖北达能还对员工作业时所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加强了管理。为确保员工作业过程中能有效预防噪声,湖北达能邀请了3M听力防护专家到工厂对使用耳塞的员工进行降噪效果验证。通过检测,识别出10名员工因自身原因不适合使用耳塞作为听力保护器具,湖北达能立即为其更换耳罩。通过此次测试,还纠正了多名员工日常不正确佩戴耳塞的操作方式。
对于粉尘防护,湖北达能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设备来代替员工接触,在改善之前每班需要操作8次、每次15 min,改善之后每班仅需操作1次、每次10 min,这大大降低了员工接触粉尘的频次和接触时间。这些改善得到一线员工广泛认可,既改善了员工的作业环境,也让员工感受到工厂管理层对于安全和健康的重视,同时也逐渐激发一线员工对现场安全和健康方面提交改善建议的热情,为工厂挖掘出更多的改善空间。
关注防护意识
对于基层员工,防护职业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规范正确地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为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地理解职业病防护,湖北达能分区域进行了多场现场培训。培训采取相关案例分享、职业病病因分析、员工角色扮演等环节,并采用“五他法”(讲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讲、让他做、给他评价)向员工演示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操作,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之后,组织各级管理层进行专项的行为安全观察,验证培训后员工的实际行为并及时与之对话。
职业安全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增大。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了资源共享性,系统的可靠性,工作效率和系统的可扩充性。然而,正是这些特点,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脆弱性和复杂性,资源共享和分布增加了网络受攻击和威胁的可能性,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飞速发展时期,我们要更加重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例如,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二、网络攻击和入侵的主要途径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
网络入侵是指网络攻击者通过非法的手段(如破译口令、电子欺骗等)获得非法的权限,并通过使用这些非法的权限使网络攻击者能对被攻击的主机进行非授权的操作。网络入侵的主要途径有:破译口令、IP欺骗和DNS欺骗。
口令是计算机系统抵御入侵者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户的帐号和口令登录到目的主机,然后再实施攻击活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先得到该主机上的某个合法用户的帐号,然后再进行合法用户口令的破译。获得普通用户帐号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目标主机的Finger功能:当用Finger命令查询时,主机系统会将保存的用户资料(如用户名、登录时间等)显示在终端或计算机上;利用目标主机的x,500服务:有些主机没有关闭X.500的目录查询服务,也给攻击者提供了获得信息的一条简易途径;从电子邮件地址中收集:有些用户电子邮件地址常会透露其在目标主机上的帐号;查看主机是否有习惯性的帐号:有经验的用户都知道,很多系统会使用一些习惯性的帐号,造成帐号的泄露。
三、网络系统安全综合解决措施
要想实现网络安全功能,应对网络系统进行全方位防范,从而制定出比较合理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下面就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1 技术层面的对策
对于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
(3)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志、增量备份。
2 管理层面对策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
3 物理安全层面对策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计算机系统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地质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还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职业安全的含义范文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领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云计算和云存储问世后,云安全也出现了。就目前来说,云安全在杀毒软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分析云安全在计算机防病毒应用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云安全 计算机 病毒防范
云安全(Cloud Security)是当今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最新体现,云安全融合了并行处理、未知病毒行为判断以及网格计算等一系列新兴的技术和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各种运行中的软件行为进行实时的监测,发现其异常,获取互联网中的木马和恶意程序的最新消息,然后把获取的消息传到服务端,由服务端对这些信息自行进行分析并处理,待处理完毕后,把解决木马和病毒的方案返回给每一个客户端,保障各个客户端网络的安全运行。
1 对云安全概念和含义的分析
云安全(Cloud Security)被《著云台》的分析团队认为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安全软件、硬件、机构、用户以及安全云平台的总称。云安全是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当今的反病毒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通过对网络的实时监测,可以有效地获取到各种病毒并解决病毒,让整个互联网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杀毒软件。云安全是由我国企业提出来的创造性的概念,在国际云计算的领域中独树一帜。
2 对主流云安全反病毒软件的分析
当前已实现的云安全的原理可以分为趋势科技和瑞星两种。趋势科技汇总的云安全主要应用在企业级的产品当中。趋势科技以WRS、ERS和FRS为基础架构作为云客户端的安全架构,把带有病毒的文件保存到互联网的云数据库中,构建起一个黑白名单库供用户查询使用。瑞星云安全主要是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实时对网站汇总软件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把病毒和木马的信息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自行处理后把解决方案返回给用户端。
3 建立云安全系统面临的难题
云安全的提出对于网络安全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要建立起完善的云安全系统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难题。
3.1 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
云安全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客户端、足够多的服务器、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只有拥有大量的客户端,才能及时地感知到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病毒和恶意程序;对于庞大的数据中心,需要有足够多的服务器来处理。
3.2 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云安全系统对于硬件的要求是非常多的,要求在服务器和宽带上投入巨大的资金,同时,还要求具有专业的研究团队、顶尖的技术。
3.3 需要有反病毒的经验
要建立云安全系统,要能准确的收集各种病毒和数据并上报,完成对这些未知程序的处理和判断,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因此需要专业的反病毒技术和反病毒的经验。
4 云安全在计算机防病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 不能确保用户的隐私安全
云安全厂商宣传云安全只是对计算机中发现的可疑文件进行自动上传,但是谁都不能确保用户计算机中的个人隐私文件安全,甚至有的计算机中装有大量的商业机密文件。Symantec服务条款中不会以任何目的收集任何数据、联系人列表以及订阅信息的汇总。如果法律要求,可以根据执法人员的要求,公布和收集有关信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收集什么样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怎样的处理用户是完全不知情的,不能确保用户数据的隐私安全。还有一点是云时代使得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一旦国际形式发生变化,就不能确保国家、政府的安全。
4.2 云安全的服务器安全得不到保障
云计算是架构在一个巨大的网络基础之上的,云计算不能得到广泛运用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网络因素。而对于云安全来说,这种局限性比云计算要大的多。云安全把网络安全服务全部转移到了“云”上,如果用户的网络发生状况,或者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遭受到其他用户的攻击,使得用户无法连接到云安全,那么,此时用户遭受网络攻击的概率就会大大的增加。用户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风险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近几年来的网路安全形势看,针对杀毒软件的攻击软件明显增多,一旦用户的安全服务转移到云端,当前存在的杀毒软件如何保证自身不被攻击即如何确保自身的安全也是一个难题。如果云安全的服务器自身出现的漏洞,那么整个云安全的系统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混乱局面。
4.3 服务器自动分析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云安全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快速地捕捉到病毒的信息送到安全厂商进行分析,面对海量的可疑文件,是服务器自动分析和人工分析结合起来解决的。目前云安全的实际价值只是安全厂商对互联网威胁的处理能力增强,但是还没有实现全自动的检查、预警、分发,整个过程中,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处理,服务器对数据文件分析的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5 结语
云安全在计算机防病毒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云安全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要建立统一的标准的云端服务器,实现多种自动分析技术和人工分析技术的结合,提高云服务器处理可疑文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云安全系统还要注重和传统的计算机防病毒技术相结合,使得防毒和杀毒同时进行,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使用网络的安全。云安全技术还在处于发展的阶段,要建立起标准化和统一化的云安全系统还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各大安全厂商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地更新技术,为每一位用户的计算机提供个性化可疑文件的识别和处理。
参考文献
[1]任翔.基于云安全技术的防病毒软件商业模式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2]李菊.基于私有云安全平台的网络安全部署研究与实施[J].信息网络安全,2013,08:48-51.
[3]徐迎迎.云安全框架下的病毒防范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4]赵玉科.计算机病毒及反病毒的几种技术发展趋势探析[J].福建电脑,2011,07:69-70+82.
作者简介
张婷(1982-),女,湖南省岳阳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信息工程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及教学。
作者单位
职业安全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放射诊疗;监管水平;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3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113-02
1 引言
随着医疗机构拥有的放射诊断和治疗设备逐年增加,接受放射诊治的人数快速增长,因管理不善、违章操作、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放射事件和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电离辐射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由于电离辐射对于人体的损伤作用,也给我们带来直接的或者潜在的危害。做好放射诊疗的防护工作和对从事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管是放射性安全的重要保证。
2 放射诊疗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电离辐射属于高度危害的致职业病因素。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的限值,是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安全的最重要的电离辐射基本标准之一。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限值为连续5年平均受照剂量小于20mSv/a。
临床医学属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在工作中要对放射性药物进行淋洗、分装、给药与注射等操作,淋洗、分装、核素治疗时近距离操作防护困难是造成工作场所污染致使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居高不下的主因。同时医学病人注射或口服放射性药物后就成为流动性的放射源,注射、治疗后的患者管理不善,医生过多接触用药后患者,患者对医生产生交叉照射;工作人员自身不注意防护或违规操作,造成场所、工作台面及手、工作服等污染。
2.2 放射治疗监测情况。放射治疗装置是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而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需提交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且防护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即做到“三同时”)。因此放射治疗机房不管从防护性能还是防护设施配置方面,基本上都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关于放射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检测方面,由于放射治疗属省级监管的项目,因此只能由省级放射防护部门来检测,然而由于缺乏部分放射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仪器,如扫描剂量仪和光野重合性检测板等等,现已无法开展放射治疗设备应用质量项目检测。
2.3 放射防护管理。部分医院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防护管理制度、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档案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医院对放射诊疗的管理认识不够,对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不够重视,或者一些制度也是形如虚设,如档案管理的落实情况,一些医院对档案管理松泄,造成在需要做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却无法提供相关的资料,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而与医疗机构产生纠纷及责任追究中,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重要依据。
因此,对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保存期限,由原来的脱离放射工作后继续保存20年修改为终生保存。
3 改善放射诊疗监管水平的策略
3.1 提高放射卫生监测的技术服务水平。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为放射诊疗医疗机构进行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为其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辐射防护监测的目的,主要是控制与评价辐射危害,为辐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为医学诊断提供参考资料。
对于辐射防护日常性监测的含义:一是测量,主要是指对各个开展放射诊疗医疗机构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可能受照剂量进行监测;二是评价,主要是指根据测量的结果,与国家放射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与国家标准的相应数值进行比较,对其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对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产生影响。
而建设项目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对辐射源利用可能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影响进行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则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为验证放射防护设施或措施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预评价报告要求而进行的评价。
3.2 加强落实职业健康监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是辐射防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对于安全、可接受地利用放射诊疗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是全面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学监护的基本目的是评价工作人员对其预期任务的适任和继续适任的程度。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在普通健康体检与职业体检冲突时,优先满足健康体检的要求,兼顾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必须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进行体检,发现放射工作禁忌症和不适应症者应从严掌握,并提出其对放射工作的适应性处理意见。
3.3 加强放射诊疗防护知识培训与宣传。一个单位的放射防护工作做的好与坏,重视不重视,与该单位领导和辐射管理人员对放射防护的认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只有领导认识到对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或患者防护的必要性,才能够安排一定的物力、人力、财力去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购买防护用品,改善放射防护设施,安排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或进修学习。
因此,要加强放射诊疗单位领导与辐射管理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教育,让他们也能够了解一些放射防护知识并认识放射防护的必要性,懂得一些辐射防护的技术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有关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贯,让他们知法、守法,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严格依法办事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安全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有力保障。
4 总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社会对健康意识日益加强,公众对辐射的认知、患者对辐射危害的了解也逐步提高。电离辐射医疗应用中的放射事故因此,为了促进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必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及其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从而保障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苏瑞.新形势下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
职业安全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 船舶航行 安全系数 人为因素
近年来,航运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经济建设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碰撞、火灾、爆炸以及搁浅等事故也呈现出高发态势。据权威部门统计,海上安全事故超过82%以上属于人为因素造成,因此强化对人为因素风险的控制和预防尤为重要。
1 人为因素含义
船舶在海上航行,受到水文气象、通航密度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这些方面与驾驶操控人员具有密切联系,主要和责任意识水平、专业技能经验、身体素质状态以及临时应变能力等方面有关。船舶航行安全工作中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船员的责任意识,包括从事船舶航行驾驶操控工作的投入程度、责任心强度,思想重视是一切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与前提,船舶航行更是如此;其次,是船员的专业技能经验水平,不仅包括对船舶性能的熟悉、各项设备的操作操控能力,还应当包括在长期的航海中积累的潮汐水文观察、避让技巧等,这些方面的技能与经验是化解险情、应对危急情况的重要保障;第三是船员的身体素质与状态,不仅要身体素质好,还要心理承受能力强,时刻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尤其要注意对精神类疾病的筛查和处理;另外,还包括船舶航行操作中突况的处理水平。
2 船舶航行中人为安全隐患的分析
在船舶航行中,人为因素对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结合海事部门对近十年来发生的多种类型安全事故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存在麻痹大意,责任意识不强
国家海事部门曾经连续多年对海上船舶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超过82%的事故属于可避免类型,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船员在工作中责任心缺失,酿成重大事故。现在,航运企业对规章制度的制定越来越全面和规范,但是还是有个别员工在具体工作中没有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安全隐患较大。
2.2 专业技术培训缩水,技能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海洋船舶运输业发展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开展海员技能培训和发证的机构组织繁多,其教学培训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培训科目、项目与时间缩水问题,在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未能严格把关,导致部分船员专业技能不高。
2.3 违法相关公约规则,职业操守不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以及《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等都应当是船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的法规条约,部分船员职业操守不高,没有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如没有进行正规的瞭望,航速超出安全范畴,对碰撞危险预知不足,避让措施出现失误等,都是导致安全事故高发的人为原因。
2.4 设备维护工作之后,运行状态不稳
船舶各种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应当建立专门的台账进行定期维护与随机巡查,对维护设备区域、人员以及周期和标准等方面都应当进行规范,但是部分船只在设备维护方面存在人手力量不足、人员技术不高以及工作存在疏忽等方面问题,在设备正常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故障隐患,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3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船舶航行安全系数
3.1 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航运企业应当将安全意识教育作为员工管理与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船长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思想意识,将每一位船员的岗位安全工作要求进行细化,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并对照考核。在企业以及船舶上设置醒目的安全宣传内容,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要严格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工作流程,强化督查,并与奖惩考核挂钩,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以严明的纪律有效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3.2 进一步强化业务技能培训
要保证每一位从事海上航行工作的船员业务技能过硬,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从两个方面入手确定培训内容,首先是强化知识培训,应当涵盖航海专业知识、安全知识、应急知识等方面,要突出国际条约与法规方面的学习理解,另一方面要强化技能培训,航海属于技能性较强的职业,对船员的技能培训一方面要借助于实践航行进行跟踪培养,也可以借助于模拟器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效果。对船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还应当采取集中学习培训与自我学习提高相结合,送出去脱产培训和跟班实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3.3 进一步强化操作规范要求
要完善制度并严格督查,保证全部船员在岗位操作中能够遵守相关的法规与跳跃,如IMO规定持证驾驶员要通过使用ARPA训练、雷达观察和标绘训练并过关,为熟练掌握船舶相对运动规律以及船舶避让原理奠定基础,在具体操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失误造成各种安全事故。航院企业应当建立起专门的内设机构负责对船舶航行规范操作工作进行评价与检查,船舶上也应当明确专人负责这一项工作的督查与考核,以此推进规范操作水平的提升,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3.4 进一步强化行业队伍建设
首先要严把船员职业门槛关口,要形成海事部门主抓,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对承担培养职能的机构强化检查与培养成效评估,从源头上提供优质的学员。培训与管理机构应当对照国内与国际规范,依据ISM规则要求进一步完善船员培训、考核以及聘用制度,并建立动态评估以及后续培养等多方面的跟进措施。航运企业在船员的使用方面,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为敬业精神强、专业技能好的员工提供更为快捷的上升通道,在培训学习、薪金制定、假期安排等方面能予以倾斜,在员工中营造竞争性的氛围,激发员工学习与提高的动力。
综上所述,消除船舶航行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涵盖了岗前培训到日常教育、管理、考核的各个环节,各方要高度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安全隐患,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参考文献:
职业安全的含义范文6
1食品质量概况
第一,从总体上来说,食品的合格率处于一个稳步提升的状态。在2006年的全国监督抽查中,食品质量的抽查合格率达到77.9%。2007年上半年,食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85.1%。由此可见,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的水平保持稳定,并且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第二,全国各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食品质量都处于同步提高的状态,地区发展态势较同步。2007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其中有14个省达到90%以上。第三,各个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水平较高。在相关企业对食品生产加工的专项整顿下,我国28大类共计525种食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消费的重点行业,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显著。伴随着我国各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许多多的食品企业模式不断壮大,生产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优良。在2006年的调查中,食品企业销售总额占全行业比重达24.9%,在销售收入排名前100家的企业占据较大的比重;我国的三大名牌方便面更企业是在行业中占据中国国内市场份额的76%。
2食品安全
对于食品安全的定义课本是这样定义的,所谓食品安全是指那些无毒、无害,符合现代人营养健康需求的食品,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慢性或者急性疾病的。但是食品倍诺对于食品安全的定义与之稍有不同,它对于食品安全是这样定义的是指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食品的质量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是必须的。
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3.1含义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指对食品中的成分、添加剂等物质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检验,评估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其中对于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有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3.2作用
(1)了解是中所含的哪些物质对人体有危害,并且主要危害有哪些,预测危害的后果及严重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要积极主动的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防护链;(2)确定食品所具有的风险危害有哪些,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3)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代替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监管。
3.3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的食品安全程序
手册中,关于食品风险分析,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分别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风险评估指的是食品中所具有的风险分析的基础,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食品风险评估的理念在于:(1)风险评估基础为: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析、确定;(2)风险评估核心为: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评估;(3)风险评估要求立论有据:在检测和评估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针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要进行说明;食品毒理学是现代关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但是在针对此的基础上存在着诸多难点:(1)关于医学上对药物毒理学的分析就异常复杂,当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进行进一步的消化、代谢等使得对于此的研究更加艰难;(2)在毒理学及医学之上,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致病性相当复杂;(3)目前针对药学毒理学方面的研究只能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和操作,动物实验的过程时耗长,并且不能直接代换到人体实验。而且不同是动物不能统一实验,不具有代表性。(4)人体的身体素质会因为地域、水土、性别等不同而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种群的人不能作为人体实验的代表。
3.4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评价体系
在中国,关于食品的安全性分析是指,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或成分在人体使用后所需要承担的相应的危害后果,这就强调说,在进行食品生产研发时,要重点确认是添加剂的含量或安全使用剂量。通过食品安全性研究、监控和管理三个方面对食品安全进行着重分析,促进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我国有感政府部门对食品我国现存的安全问题的做法和方式分三个步骤进行,对食品安全进行立法、清除劣质食品和严格查处。但是由于现在相关部门查处不严,立法较为疏漏等问题,目前市面上仍存在较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尽快所做出相应的政策进行改革,同时可以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在检测、研发上的革新,减少食品在一系列化学、生物反应上存在的技术问题,要逐渐建立属于我国自己的食品安全政策,并在将来经济发展中不断进行完善。近几年我国在食品安全生产问题上有了较为重大的突破,特别是在基因工程等新技术领域,当然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食品安全又进行一项新的挑战,所以目前中国对于新技术的革新是要建立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并且现今对于食品的检测和评估越来越倾向于公开化、透明化,并尽量采用权威手法进行监测。针对我国现存的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手法,还需要向国际中较为权威的检测指标和评价方式,并且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特有的食品安全体系。食品安全法规完善和修改是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一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在平时生活中,要对发生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及时展开危害性评估,为国家一级国际标准做依据;其二,及自己所能手机食品安全性资料;其三,及时了解其他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性问题及资料;其四,就中国现有的关于食品安全性的问题及数据等与发达国家做交流。
4结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政府应积极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摆到重要的位置,加大资金、人员、检测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树立法律的权威,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推动食品造假售假行为入刑。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追责力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以及监督队伍建设。坚持严字当头,严谨标准、严格监管、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指示,完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付加亮 单位:厦门瑞德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