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1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农业部将正式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把加工业的自主创新水平推向一个新高度。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要发挥关键作用。今天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新时期研发体系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要在如何定位、怎么建设等关键问题上,总结经验、广泛研讨,以形成共识,凝练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开拓“十二五”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农业部组织实施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针对我国农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加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局按照“边搭平台,边出成果”的建设思路,依托有实力的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企业,分四批择优认定了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261个专业分中心。这项工作,在企业界、科研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得到了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初步认可。2007年以来,这一体系囊括了农产品加工领域80%以上的国家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凝聚了加工行业中大多数的领军企业,承担了全部农产品加工的行业科技项目和农业部组织的农产品加工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对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研发和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部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自主创新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抓好农产品加工工作,就必须做好科技创新这篇文章。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获得长足发展,但科技薄弱仍是一个突出的“短板”。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保持年均10%以上增速的同时,行业科技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却没有明显缩小。我们往往对先进技术、先进装备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使得目前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高端主体技术与装备,仍然主要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仍然偏低。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很危险。现代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技竞争,只有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发展上赢得主动,才能真正跻身于世界农产品加工业强国之列。产业科技发展,需要引进技术,但不能形成依赖;需要使用国外成果,但又不能受制于人。高新技术产品可以购买,但是核心技术买不来;技术装备可以引进,但是创新能力引不进来。因此,在现代竞争中,要想把发展的主动权和产业安全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就必须坚定地将自主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既是国内外普遍的规律认识和经验启示,也是我们面向“十二五”谋划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
第二,“产学研用结合”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与机制。2009年,总理就强调:要加大改革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产学研用结合”与“产学研结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从根本上明晰了产学研合作的本质,为破解科技与经济脱节这一长期存在的难题指明了方向。以往我们强调产学研相结合,更多的侧重于鼓励卖方主导的创新,但对于我国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研发能力较弱,很难通过高新技术主导产品结构,更难主导消费结构。只有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让买方参与进来,才更有利于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我们建立的这个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其潜在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生命力,就在于坚持以“用”为导向、与“用”相结合。“十二五”时期研发体系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坚持“用”字当头,只有通过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与通力合作,科技研发工作才能更加符合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科技成果才能及时、顺利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创新系统。
第三,研发体系建设是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抓好农产品加工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支撑。市场经济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为之处,就在公共领域,要做产业发展所急需、同时利益驱动不足、单个企业想干又干不来的事情。政府要引领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要带动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要在行业急需的领域完善公共服务,都需要一个切入点。研发体系建设就是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体现了政府部门立足市场抓定位、立足职能抓服务、立足体系抓重点的明确思路。今天,我们将为新认定的第四批60个专业分中心颁发牌匾和证书,标志着这个体系的力量更加壮大,代表性也更加全面。同时,农产品加工局第一次邀请地方主管部门的同志们参加研发体系的会议,就是要在全行业、全系统形成一种合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打造研发体系,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面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际、队伍状况和实践需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好“十二五”时期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这篇文章,必须坚定地走自主创新的路子,走“产学研用”结合的路子。通过建设研发体系,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牢牢把握“十二五”时期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重“用”重“为”的建设主题
关于“十二五”的建设重点,以及如何使研发体系能够进一步“接地气”、“落实处”的问题,农产品加工局考虑得很早,组织力量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目前也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可行的工作思路,值得肯定。建设一个体系要做大量的工作;用好一个体系,使之发挥作用,则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十一五”时期,研发体系建设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从发展的要求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希望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同志,能够围绕这些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形成共识,提出促进研发体系更好运行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研究研发体系如何成为资源整合的大平台。体系聚集了高水平的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企业,有一批人才、仪器设备和研发场所,已经具备了协同作战、联合攻关的基础条件。但由于这些单位各自都属于不同的部门和层级,承担着不同的课题、教学以及研发项目,研发“硬件”有相对的权属,研发“任务”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考核工作的压力也更多地来自所在系统的内部等等。这些因素事实上都在阻碍着体系内智力资源的整合、硬件资源的整合以及研发重点的“技术共性化”。资源整合度不够的问题,既有体制因素,也有机制因素,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要研究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用”为方向,在不打破现有体制的情况下,通过机制创新,突破现有产、学、研各自为政的格局,实现我们大家都十分期盼的产学研用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不断地挖掘和发挥其潜能。
其次,要研究研发体系如何成为信息共享的大平台。体系掌握着大量国内外第一线的科研、生产、市场等信息,有获取、转化、应用信息等多方面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实际存在的一些壁垒因素,使得真正需要和应该共享起来的信息,数量还不够多,档次也不够高。必须承认,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基层对于技术推广的渴求仍然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科研人员难以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政府部门对加工行业底数不清、情况不准的现象仍然没有改变。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应该在增强主观能动性方面下工夫。要结合实际的需求,多从体系的组织制度方面找原因、想办法,以网络化、功能化、程序化为方向,探索建立相应的机制,切实提高研发体系的信息共享能力。
第三,要研究研发体系如何成为联合攻关的大平台。联合攻关是一个老话题,各种联合起来的体系、技术联盟等,都把这一条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也同样如此。一是希望国家中心和专业委员会,能够带头去组织分析重大共性技术问题,提出共同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二是希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要自觉地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尤其是大项目、大的突破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三是希望领军企业的研发中心,能够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走在主动开展联合攻关的前列。目前看,积极进展有一些,但总体上还存在办法不够多、手段不够硬、力量不够凝聚的突出问题。打造联合攻关大平台,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一定要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成果上,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性成果。
第四,要研究研发体系如何成为专业化发展的大平台。研发体系的成员单位,大多是按农产品加工品种划分的专业分中心。既然是“专业”分中心,就要在研发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要在特定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这方面企业的问题不大,比如说到乳制品就是蒙牛、伊利、三元,说到肉制品就是雨润、双汇。科研单位和高校有所不同,许多院所的人才结构和研发能力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若干个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进行多学科建设和提高综合研发实力是必要的,但要在研发体系中扮演好“专业分中心”的角色,在特定的领域起到技术研发“领头羊”的作用。各专业分中心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研发目标,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基础,按照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五,要研究研发体系如何成为创新与应用的大平台。建设研发体系的初衷,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让中小企业得到快速成长,让领军企业得到发展壮大,让科研人员能够大展宏图。而目前,研发体系在这些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缺乏自主创新意识,重复立项、重复研究的现象普遍存在,工程化技术成果不足,配套性差,转化率低;产业高端主体技术与装备基本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低。因此,要仔细研究研发体系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问题。一是希望科研院所、高校型的专业分中心,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组装集成配套与工程化研究,发挥好支撑作用;二是希望企业型的专业分中心,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中试熟化和示范推广等工作,真正成为技术应用、示范和推广的主体。按照技术轨道的要求,通过发挥两类分中心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最终把研发体系建设成为集技术创新、中试熟化、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完整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链。
总之,我们在研发体系“建平台”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还没有在“用平台”方面体现出应有的效应,主观上讲,就是“用”的潜力巨大,“为”的潜力也很大。因此,建立有效的机制、采取切实的措施,充分地挖掘和发挥这些潜力,就成为我们的共同使命和重大责任。破解五大主要瓶颈,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打造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合攻关、专业化发展、创新应用的大平台,是我们牢牢把握“十二五”时期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重“用”重“为”建设主题的要义所在,对此必须坚定地予以贯彻执行。
三、突出重点,合力攻坚,努力开创研发体系建设工作新局面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是重要的历史使命,是综合的系统工程,是紧迫的职责任务。我们的建设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初步的声誉和口碑上。说到贡献,要体现在科研人员、广大企业和农民的满意度上;说到任务,就是盯紧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储备、推广、产业化;说到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今明两年的体系建设工作,关键在于组织领导,核心是机制创新,着眼点是体系的高效运转,目标是“有用、好用、愿意用”。各级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国家中心、专业委员会以及各专业分中心,都负有重要责任,都要有新作为、新贡献。
第一,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要抓好顶层设计,重点从机制上确保方向、运转和效率。在方向上,要密切科技与产业的关系,使研发体系致力于服务产业、服务农民;在运转上,要加强机制创新,致力于解决多年累积的深层次问题;要把研发体系打造成联合、开放、流动、竞争的体系,以各种任务、项目的形式把各环节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目前,农产品加工局组织的行业科技项目、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监测预警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等,都在逐步向研发体系的建设和运转倾斜。今后还要结合《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继续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要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国家中心、专业委员会、专业分中心的关系,不断完善体系的运行管理和考核机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重点支持工作积极、作用明显的专业分中心。要及时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创造研发体系有“用”、有“为”的良好舆论环境。
第二,国家中心和专业委员会要强化主体意识,从运转上起到关键的枢纽作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是研发体系建设和运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要成为研发体系有效运转的策划者、组织者。因此在今后“用平台”过程中,国家中心要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投入更多的力量,花费更多的精力,深入研究研发体系的工作内容、运转模式和管理办法,努力做到将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化、任务方案化,依托各专业委员会认真组织实施。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装备等专业委员会,是体系内各领域的“掌门人”,要尽职尽责地做好本领域的组织协调工作,根据《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和国家中心的统筹安排,积极配合我部做好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农产品加工监测预警与国际标准跟踪平台建设、农产品加工子行业细分与领军企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筛选与成熟适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积极配合国家中心研究提出体系的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制定并落实相应的考核办法,做好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实施规模化种植为着力点,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围绕成大线、环海路、疏港路,重点打造16个无花果产业基地、8大无花果采摘园。到2015年,全区无花果成片栽植总面积达5万亩,鲜果产量达10万吨,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无花果及相关联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无花果产业成为我区农业支柱性产业,我区成为国内最大的无花果产业化基地、优质无花果主产区、一流的无花果技术研发中心和最大的无花果集散地。
三、工作重点
(一)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妥善做好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工作。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主体,如无花果专业大户、无花果经纪人、无花果专业合作社、无花果专业村等。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村通”和小流域治理工作,加强无花果特色种植区田间作业道路建设,保证产品运输顺畅。充分利用病险水库、塘坝加固改造,推进排灌设施配套,推广管灌、滴灌、微灌节水技术,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无花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三)强化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搭建两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一个产业服务体系。两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分别是:依托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大学分校、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聘请一流农业专家,组建无花果特色产业研究中心,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扶持无花果加工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研究产品精深加工。一个产业服务体系是建立区镇村三级技术推广体系,将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一线。实行无花果系列技术研发攻关立项、评估、审批、专家验收、成果认定制度,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研发资金1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办法用于无花果系列技术研发项目攻关。
(四)培育无花果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提高特色产品附加值。对以无花果特色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先为其申报国家和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予以表彰奖励。
(五)打造无花果特色品牌。以“绿色、安全、健康”为目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从田间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到消费终端的全程控制,尽快形成统一的生产、加工、运销规范,打造有竞争力、美誉度高的质量安全品牌。
(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无花果专业合作社、龙头加工企业、龙头流通企业的作用,大力拓展国内大中型城市消费市场。积极发展无花果采摘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加强宣传推介,提升无花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依托无花果合作社、经纪人,通过农超对接、直供基地和直供点建设,推动无花果进商场、进超市、进社区、进企业。大力发展鲜果冷链运输,拓宽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无花果销售渠道。发挥无花果网站的作用,及时收集、整理、预测、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无花果产业发展办公室、无花果研究所和无花果研究会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高层次无花果产业发展专家的引进工作,推广无花果种植管理加工新技术,推动我区无花果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继续执行《无花果产业和村办加工项目奖励办法》奖励扶持政策,执行期延长至2015年底。
(三)对区内无花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税收返还奖励政策。自本意见实施之日起3年内,第一年给予企业当年缴纳地方级税收区级留成部分50%奖励,第二年给予40%奖励,第三年给予30%奖励。
(四)鼓励企业开拓无花果系列产品市场。企业参加管委和市政府组织的展会活动,每次补助境内展位费及相关费用1万元、境外展位费及相关费用3万元。省、市两级补助不足部分由区财政负担。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3
一是政产学研沟通和结合不足。政产学研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造成科研规划、技术研发和工业需求脱节,科研人员的研发成果非企业所急需,而企业急需的技术又无人研发,造成“成果一大片,应用看不见”的窘境;由此迫使部分企业选择研发生产“一站到底”,又面临成本和风险的双重压力。同时,政产学研各方评价体系和价值导向有明显差异。追求短期经济指标导致“短平快”成为政府和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在技术方面重引进、轻学习,重模仿、轻创新,重规模、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往往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上大项目,快速形成高产能和高GDP,装点各级领导的业绩;高校院所研究人员片面追求论文和奖励等定量指标,对于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科技关注不够,研究偏离产业实际需求。
二是原创性成果缺乏。我国的科技发展历程短,基础差,高水平科研人才短缺,科技创新体系尚存在许多缺陷,导致原创性科研成果缺乏。例如,近年来体现我国原始创新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多次空缺。同时,大量技术引进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削弱了自主创新的积极性。2010年我国只有27.6%的大中型企业设有研发机构,研发人员数量只占职工人数3.3%,研发经费只占主营业务收入0.93%。行业、企业的研发逐步演化成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原始创新方面鲜有作为,核心技术严重受制于人。
三是成果转化的政策及环境亟待完善。科技政策对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关注不够,缺乏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公共科技平台,包括技术标准研发、基础数据积累及管理、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科技服务信息网络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匮乏、科技服务业薄弱、对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扶持政策不给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原创性技术研发,提升自主创新技术的竞争力。社会各界应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着眼长远发展,立足自主创新。建立能够有效激发创新的科技人才事业发展通道,避免使用简单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将科技人员的价值取向错误地导入行政级别的“独木桥”。坚持本征学术评价,引导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技术研发、追求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优化科研活动的软硬环境,吸引和稳定人才潜心研究,厚积薄发。重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着重采用减免税、政府采购等后端补贴方式,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壮大。
二是建立政产学研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明确政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定位,加强政府对公共科技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政府在成果转化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建立政府各级部门科技咨询制度和企业科技顾问制度,形成政研、产研有效沟通的纽带。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有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参与的管理委员会,及时有效地了解产业发展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发工作。大力发展提供研发、设计、认证、咨询和知识产权等服务的科技服务业,完善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4
世纪之交,由美军发起的世界新军革促成欧美国防军工行业商业模式的转变,进而对国内军工研制体系正在产生重大影响:复杂严峻的周边环境和市场环境,迫使武器装备新型号研制周期大幅度缩短、型号项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后墙不倒的政治任务要求研制单位必须基于复杂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找到治本而非治标的、面向新一代武器装备复杂系统、多型号并行协同异地研制的模式和手段,建立全新的研制体系,必须由“一厂一所一个型号”的研制模式转变为跨地域多厂多所的协同研制,进而向行业内和跨行业的价值链整合转变。
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绝大部分靠投资驱动,缺乏技术进步的有效支持,这种模式必然会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而不可能持续。近期经济增速的下滑,已反映了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远期要破解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迈入拉美陷阱的困局,基于技术进步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更是必由之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求国内高端研发企业尽快建立现代研发体系,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步伐。
安世亚太公司针对国内复杂产品高端研发企业所面临的上述挑战,在现有PDM平台和传统CAX工具很好地实现产品详细设计阶段管理和设计结果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关注研发过程管理的细节、关注研发体系的能力建设,以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为框架,创建了精益研发体系,包括精益研发咨询服务体系和软件平台产品体系,实现了需求定义研发、仿真驱动研发、知识支撑研发、质量管控研发、数据承载研发和创新提升研发,支持高端研发企业建立现代研发体系,破解业务和IT分离之谜,站在建立和整合技术研发平台与产品研发平台的角度,通盘规划企业整体研发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保证复杂产品研发做对、做好、做快、做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精益研发所面向的细分市场
对产品对象系统(企业在做什么)和产品工程系统(企业用什么样的信息化手段支持其产品研发的组织开展)两个维度的简单分类和组合至少为研发平台和工具相关软件产品构成了下面四个细分市场。
(1)复杂产品+高端研发:例如,飞机、火箭、大船和高铁。
(2)简单产品+高端研发:例如,价格几十万元的自行车,竞技体育领域和高端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很多产品属于这一类。
(3)复杂产品+低端研发:例如,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家用汽车和家用电脑、飞机部件转包生产。
(4)简单产品+低端研发。
细分市场1毫无疑问是精益研发平台产品的目标市场,细分市场1和2是CAI(计算机辅助创新)、CAE等高端工具产品的目标市场,细分市场2和3可以是平台产品扩展业务范围时的备选市场,细分市场4对平台产品没有需求。
三、精益研发的系统工程模型
复杂产品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度复杂的研发组织、通过高度复杂的研制流程和认知过程、改造和实现高度复杂的技术和产品,是典型的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复杂产品的研制能力就体现在主观世界(研发组织、研制队伍的能力)、客观世界(技术和产品能力)、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制流程和认知过程(过程能力)三个方面(图1)。
为支持复杂产品高端研发的组织开展,安世亚太基于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建立了通用抽象的精益研发三维系统工程模型(图2)。其中,逻辑维代表主观世界,人的维度,IT工具是对人的能力的延伸,是企业研发的辅助流程;系统维代表客观世界,物的维度,产品和技术是主观世界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企业研发的主流程;认知维是主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结果,是事的维度,是企业研发的能力建设。时间的概念蕴含在这三个维度中。
以三维、二维CAD技术为核心的传统CAX工具软件(不含CAI、CAQ)主要应用在研发活动逻辑维的虚拟样机表达和仿真分析验证阶段,用来表达设计者头脑中已形成的产品设计,对研发活动逻辑维的需求开发、工况分析和概念生成等特别需要进行创新的阶段缺乏有力支持。因此,在传统CAX工具软件基础上的PDM平台只能管理产品详细设计结果数据,对仿真过程数据以及研发过程中产生和应用的知识、智慧缺乏有效管理。
PDM平台和传统CAX工具软件对产品全生命期中的技术预研、立项论证和报废更新换代等责任最重大,也最具创新空间的知识和技术密集阶段的研发管理,研发创新和研发决策基本无能为力。
基于传统CAX工具和PDM平台的PLM内涵和市场空间,与精益研发的内涵和市场空间相比差距较大,仅靠PLM市场被动响应高端研发业务需求,存在理论体系和技术上的缺陷和难点,需要从外部引入新的要素和体系来丰富PLM理念及市场。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5
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系统化的智慧应用建设、智慧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生产更高效、生活更便捷、环境更低碳、社会更和谐、管理更智能为愿景的区域发展新模式。“智慧浙江”建设将为浙江省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以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代表的智慧城市建设现已走在了全省前列,为“智慧浙江”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以区域性智慧城市建设为总体战略的“智慧浙江”建设目前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设 “智慧浙江”,应首先认识目前存在的不足。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的信息网络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信息网络规模、信息资源利用率居全国前列,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和时代形势的迫切需要,其在支撑“智慧浙江”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基于3G、4G、WIFI、卫星等多种制式综合服务的无线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容量、互联网带宽接入率、光纤与无线带宽网络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扩大;全省城区有线广电网络的双向数字化改造尚未全部完成,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等公共网络尚未实现网络互通;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云服务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尚未系统化建设。
基础数据库及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省级及各地市基础数据库和交换平台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基于基础数据库的应用系统之间尚未建立统一的技术和数据标准,数据共联共享体系尚未建立;政府部门间以及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信息孤岛现象还普遍存在,造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资源大范围共享困难,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突出。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较滞后。自建自用自管的智慧应用系统建设运维模式,导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困难较多;建设部门对网络与智慧应用信息系统综合防范手段匮乏,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较弱,信息安全检测、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重点应用系统的数据容灾中心建设比较滞后,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手段落后,应急处理能力不强;部分“智慧浙江”建设试点项目的信息安全规划较为薄弱。
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不深入
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宁波提出十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每一个智慧应用体系又包含了若干智慧应用项目。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首批13个试点项目也已正式启动,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
顶层设计尚未深化细化。大部分智慧应用系统建设设计方案刚刚完成,以单体方案为主,应用领域内全流程、大网络、大协同的系统性项目设计较少,在现阶段“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容易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另外,对智慧应用项目的技术系统设计和建造较为重视,而对以业务分析、数据流分析、应用系统结构建模、数据标准建设等活动为核心的信息资源规划重视不足,为下阶段项目建设和标准化工作造成了困难。总体来说,在顶层设计方面,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总体设计比较粗糙,与落地实施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项目运维与管理长效机制还未建立。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不仅仅是智慧技术的应用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社会创新活动,保障应用系统的良好运维与管理的长效机制。然而,当前大部分智慧应用系统在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完善提升的体制机制,领导与监管模式,商业模式与标准化工作等方面的创新不足;重技术创新和硬件建设、轻制度创新和规范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产业支撑与服务能力较弱。为提高智慧应用项目的建设质量,“智慧浙江”试点项目和省内智慧城市建设其他智慧应用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投资建设一般都寻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然而,其中部分企业涉足信息化建设和系统集成服务的时间不长,在相关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应用系统建设、项目运营服务、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较弱。大部分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资与管理,未能有效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利于本地服务市场的培育。
智慧产业发展不充分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智慧产业是“智慧浙江”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浙江智慧产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但问题仍然不少。
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当前,全省智慧产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能力上都有欠缺,智慧产业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产业化能力不高。在装备制造业方面,2010年全省2579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7764.5亿元,户均收入仅为0.7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6%,占据全国20.6%的企业数量仅完成了占据全国9.8%的主营业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在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核心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较少,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仍然不足,R&D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很大。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6
项目针对甘肃省河西地区自然及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资源耗费严重,且现有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机制不成熟和运行效率低下等因素,通过整合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资源,旨在形成高效率、高效益的甘肃省特色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提高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创新能力,改善西北地区脆弱的自然及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目的是服务于甘肃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功能是研究并推广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为甘肃省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提供共享服务。针对以上内容,项目组开展六个方面建设内容。
1.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创新能力提升。重点包括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要素收集与分析、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应用所需仪器设备和软件等购置,目的是建设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研究与创新实验室,功能是为不同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高效运行机制研究及盐碱地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条件保障与基础支撑。
2.盐碱地治理技术体系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推广。重点围绕河西地区盐碱地治理及生态修复,以吸盐及抗盐作物培育、抗盐碱土壤活性菌筛选,盐碱地改良有机肥研发为目标,建立盐碱地治理技术及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及盐碱地监控系统,实现社会共享。目的是建成.盐碱地治理技术体系及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团队,功能是为甘肃省盐碱地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技术创新及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要素管理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创新服务系统、推广服务团队。目的是建成生态产业链要素及体系共享服务平台及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功能是通过信息平台共享及技术推广等方式,为甘肃省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共享平台。
4.甘肃省特色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研究。研发不同要素结合的高效率、低成本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目的是建设成熟且不同要素结合的甘肃省特色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功能是为甘肃省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5、甘肃省特色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示范区建设。根据不同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要素特征,在敦煌、玉门、景泰建立特色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示范区,目的是建立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推广学习基地,功能是为甘肃省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提供样板。
6、以甘肃省特色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为基础的生态修复及盐碱地治理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