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和谐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1
要想教好小学生,和谐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学生们才“愿意听”、“乐意做”,而老师的才学才能尽可能不浪费地展现出来、涓涓地流到学生们的脑海里。而要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老师便必须把自己也当做一个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对他们不对的地方,以朋友的姿态提出来。而对于他们对自己的意见,也应以朋友的姿态倾听并讨论。同时,对于同学间的矛盾,也应以朋友的姿态予以劝解并开导,正所谓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却不能以老师的威严进行镇压,这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深,直至不可化解。在上课时,老师更应多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要学会因材施教,切不可死板应付。对于学生们合理的“不满意”想法要予以修改。只有在如此“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对小学的和谐建设拟定出相关计划。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不应该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既然是老师,便得照顾学生,要主动学习学生的心态,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以最为贴心的方式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
二、促进小学校园和谐建设的具体办法
以数学课为例,小学数学这门课并无什么晦涩难懂的,都是由生活而来,到生活中去的现实题材。所以,老师应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一定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只要我们老师多动脑,多想办法,多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尽量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就一定能让学生亲近数学,让学生走进数学。这样寓学习于共同参与的游戏中,既体现了课堂气氛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激发了儿童对学习的喜爱。和谐是一种完美,是课堂教学的最理想的状态。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步伐协调地进行教与学,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进行共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的基础。”在和谐课堂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呈现出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
三、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促进和谐建设
良好的合作也是和谐的一种体现,而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则是促进和谐建设的一种方法。师生的互动,可更快地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老师决不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站在讲台上自己讲自己的,因为教学的对象还只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这样的教学会把矛盾深深埋在这群小孩的心里,这是绝对不利于和谐建设的。反观师生互动的话,则能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那时候,“跟老师学”即“学朋友玩游戏”,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同时还能促进和谐建设的开展。
四、结语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2
古代“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的教学思想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朱熹曾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由于开放教育的成人学生中,很多人年龄差距大,知识结构基础参差不齐,专业水平差异大,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往往难以统一,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实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学记》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教学论著,就最先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它提出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认为“学然后知不足”,即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贫乏,才能力求上进;同时认为“教然后知困”,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方面的差距,才能鞭策自己进步,进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此外,《学记》还特别重视启发式教学和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以上理论,这就强调教学模式应在一种开放式和自主性较强的环境中进行,而案例教学就比较适合。同时,在教学中的“导—学”活动应是一种动态调整的过程,不应一成不变。双主体教学论双主体教学论最早是由甘其勋老师提出的,他将现代科学方法论和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双主体”的观点,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样是主体,是“进行着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要经历从不知到有知再到不知,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不适应,并循环往复、不断向前运动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三导三学和谐发展”教学模式就强调,教学过程应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当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作用。和谐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将教学过程看作主系统,将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看作一个个子系统,要求系统中的每个要素、每个部分都应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才能从整体上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三导三学和谐发展”教学模式在设计时就体现了这种思想,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要素互动融合,和谐发展。人本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人本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他强调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培养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只有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个性充分发展,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同时他还极力批判传统教学中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重心的做法,认为这样只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在他看来,在课堂中应创造一种自由的可接受的氛围,并围绕发展个人或小组的目标进行,同时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按照这种理论,如果将“三导三学和谐发展”教学模式应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那学生和教师都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2“三导三学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
“诱导”—“试学”1)教师课前“诱导”。教师在新课教学前应做好预习引导工作。可以将课前预习的东西放在论坛里或QQ群中,并提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诱发学生产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根据课程的难度、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个体差异进行差别教学,分别建议试学范围并为基础差的学生适当补充专业知识,方便学生自主预习;并可以通过论坛交流、个别电话沟通和试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试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后期的教学奠定基础。
2)学生自主“试学”。学生可以在教师建议的试学范围基础上学习相关资料,专业基础薄弱的可以适当补充专业知识,并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待后期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解决。
“引导”—“探学”1)教师课上“引导”。对于学生在课前试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进行总结归纳,挑选典型的问题,作为学生探究的目标,在课上或课后集中进行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可以先讲解知识点,然后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等方法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在学生探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供记录学习情况的表格,作为后期考核的依据,如团队学习情况记录表、网络资料搜集记录表。
2)学生合作“探学”。在探学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小组,并注意学生能力的协调搭配。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进行详细的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共同探讨等方法解决问题。
“开导”—“活学”1)教师课后“开导”。这里的重点应当在课后布置实践性的作业,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形成灵活的学习思路,并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做到活学活用。并可以设计学生作业评价表对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分工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学生后期的考核评定提供依据。
2)学生扩展“活学”。学生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基础学习,应当对于基础知识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此时通过实践性的作业,可以达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能力素养的目标,最后形成灵活的学习思路和运用不同方式、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三导三学和谐发展”模式的特点灵活动态
1)操作程序灵活动态。“三导三学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的三个程序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诱导—试学”中有“探学”,“引导—探学”中有“试学”,“开导—活学”中亦有“试学”和“探学”,同时在“试学”“探学”中也要“开导活学”,而且每一程序里的具体环节又是变化不定的。
2)教学设计动态灵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并应随时创造性地调整教学设计。教师不应当也不可能仅仅拘泥于课前编写的教案而一成不变,要知道教学中的每一节课都是由一种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而形成的。
自主创新1)学生方面自主创新。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学生从课前的试学,到课上的合作探学,再到课下的活学活用,三个阶段都有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让他们真正形成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方面自主创新。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传统的讲解者。从课前的诱发学习兴趣,到课上的因势导学、因材施教,再到课后的实践应用拓展开导,其无不是以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活跃在教学中。和谐发展“三导三学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保持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因而模式框架中的三步程序“诱导”—“引导”—“开导”与“试学”—“探学”—“活学”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同时,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导”“学”活动相互配合,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自主创新的学习过程中推动模式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4“三导三学和谐发展”模式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3
一、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1、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的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学校的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要和谐发展。一方面,构建全员合作的教育关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最佳教育合力,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另一方面和谐教育要融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渗透在教学、科研各个环节,实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管理相结合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机制的必要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的同时,要积极推动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在通过规章制度等约束人的行为的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于其中,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坚持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的 政治工作原则,通过将教育落实到管理中,把管理上升为教育,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互补互促,以达到塑造人、引导人、规范人的目的。
3、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服务机制。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如学生中的贫困问题、心理障碍问题和就业困难问题等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建立服务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一是贫困生资助机制。要在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重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关心人、帮助人的同时,更要教育人、引导人。二是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三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开展创业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将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机制
和谐的教学机制是和谐教育的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课程是教育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物,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水平和素质结构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与学习的基本依据,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性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应当实现社会化课程与个性化课程的统一。社会化课程是指那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个体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和行业规范,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课程。另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还应当体现科学化教育与人文化教育的统一。目前,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愈来愈带有功利的性质,一些技工院校也纷纷调整课程设置,过分的强调实用性的技术课程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用性技术课程的不断增多,极大地削弱了有利于学生扩展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科设置,导致学生更热衷于个人就业目标的实现,放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这样的教育机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职业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构建和谐的管理机制
不论是从现实还是从理论上看,要實现教育的和谐必须从制度入手,建章立制、加强领导、优化管理,这是搞好和谐教育的制度保障。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完善与之相协调的学校管理。在强化目标管理意识的基础上要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明晰管理的层次和职责,提高管理的和谐程度和效率,以实现和谐教育的管理目标。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发展乃至社会声誉的决定性要素,因而学校要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聚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多元化需求。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公正与情感的交融
社会的和谐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理应包括建立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关系、教师关系、干群关系等,而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结果。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实践。德育教育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德育工作如何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4]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5
小课堂,大社会,在如今这个崇尚和谐的社会里,处处都要彰显和谐。作为与学生交流的课堂也是如此。那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
一、和谐生态:现代课堂追求的理想
“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
(一)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教育是农业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生产,用模具去铸造机械零件。因此,面对植物的种子,我们要准备好土壤、肥料,充分利用好阳光和水分,顺其内在的生长规律,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让其快乐自主地发芽、开花、结果。
但是,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时会发现:因为急功近利,我们往往会把教育当成工业,结果,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在教育是农业的理念下构建高中语文和谐生态的课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去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的本质——让生命鲜话
近几年来,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要求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这就必须构建和谐生态的高中语文课堂。
要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就是要让生命鲜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呈现和谐之美。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是生生关系要显现生态之美。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要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功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
二、构建高中语文和谐生态课堂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全新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
首先,学习方式上应使学生由以往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传统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全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学习没有自,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定论”喂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服从,不能怀疑;只须接受,无须创造。这些,都恶化着语文教学的环境,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就必须重视课堂和谐生态。
其次,师生关系上应构建对话关系,促进主体间的协同生长。语文教学中,对话的主体是多元的,它包括教师、学生、作者、文本,它们的关系是主体交叉式并且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它不同于寻常的问答,不同于简单的表象与形式的交流,它指主体之间在认识活动中彼此走进对方心灵的碰撞、沟通、提升与升华。举世推崇的文化经典《论语》就是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实录,表面的问答本质上是人生观的碰撞、融合与提升。通过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对话,完成知识传播与人格养成是对话教学的真谛。
(二)认真解读文本,找到课堂和谐生态大门的钥匙
根据一般经验或传统做法,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是急着去翻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就是忙着寻找教案,而往往忽略了对文本进行详尽的解读。其实,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课后要求更广泛,认真解读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认真解读好了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才能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个人情感与文本交融在一起,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
(三)改变教学设计,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和体验空间
和谐生态课堂要求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这样才能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和体验空间。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便不能在备课时全都预测得到,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在教学实践中有活力的课堂都是按动态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的,而不是按照教师备课时规定的路线亦步亦趋的。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在处理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发挥与体现。学生也因为教师顾及了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生命活动的多样性,也会满怀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时,课堂也就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
(四)提升教师人格,营造和谐生态的课堂文化氛围
教师应该用崇高的教学理想支撑自己的教学行动,让语文课堂弥漫着文化的气息。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让课堂成为一种动态交流的过程,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
(五)借助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真正有效转变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而且能“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的目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也证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激发课堂的活力。利用网络,把死的文字转化成形象化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增强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相信在以后的课堂里,我们会有更多的和谐呼声,会有更多的和谐之花盛开在语文这块希望的田野上。
参考文献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目前,读写的有效结合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的学习过程即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文化的过程,将读写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的对我国文化底蕴进行把握,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为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的有效结合情况、价值与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情况介绍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是指有机整合阅读和写作,旨在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进行提升。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仍无法完全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学校只重视对升学率的追求。这就体现在在语文课堂中,阅读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做语文习题或听课上。虽然一部分初中学校已经增设了语文阅读课,但任课教师却未能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阅读课的教育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传统的初中阅读课堂教学,任课教师教学目标较为单一,即将写作当做唯一的教学目标,并给学生的写作方向、内容等进行了诸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带着一定的压力去进行阅读,直接削弱了其阅读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阅读课上为学生提供的阅读素材均是围绕着考试来选择的,包括作文和课本等。而对于一些意蕴深厚、较为经典的文学名著却从不在选择的范围,即使有部分教师抽出单堂课进行这些文学典范的阅读,也是少之又少的。长期以往,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成效降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于提升均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的有效结合价值
语文主要由文学和语言两方面内容构成,写作和阅读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文学,而说的过程即是对语言的应用过程。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是作为根基存在的。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在全面实施现代化语文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进行不断的强化,从而使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得到高效的培养于发展。
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主动性,并使学生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必要性以及意义,继而激发其阅读与写作的热情。通过有效的阅读,学生能够在其中找寻的写作灵感,由于阅读与写作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新课改教学思想,还能够对语文育人的功能进行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使初中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最终实现全面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目的。
三、优化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主要途径
1.在阅读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的有效结合是指将阅读与写作整合为一个整体,在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中,既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能够使其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得到深化。与此同时,针对于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所阅读文本可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只有从中不断的学习到文本的写作技巧,并对这些写作技巧进行灵活的运用,继而激发其写作灵感,使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初中语文任课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科学化,应兼顾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在阅读课的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梳理文本的内容,继而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具体结构以及情感走向进行科学的把握,再通过一系列可行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课文写作的方法与目的,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日后的写作。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我的母亲》一文中,文章主要人物情感进行了刻画,对作者与母亲之间情节进行了描述,颇为典型。目前,初中生在描写人物情感时,普遍存在着缺乏感彩,文章乏味的现象。通过对该文章的进行细致的阅读后,使学生对文章的思路走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以该文章作为切入点,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寻找写作技巧,继而使初中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在写作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指通过对语言文字符号的灵活运用,实现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思想感情的表达以及知识信息的传递等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源于读,而阅读能力的强弱均能够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中,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一种新的创作思维,这彰显了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时对知识消化能力,继而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技巧得到有效培养,同时,也反馈了学生在写作中的阅读能力,使其对阅读的理解得到深化。例如,同样在的《我的母亲》一文,待阅读结束后,任课教师就可以与之相关的题目,安排学生进行写作,从而使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而这种方式,也客观的反应出了学生的阅读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将读写进行结合势在必行。它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阅读知识,使学生的阅读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此外,读写结合法的应用也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符合新课改教学思想,从而实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通过读写结合法可以使初中语文的课堂容量增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培养,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培养,以此来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巧稚.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