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营销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营销理论范文1
内容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经从20世纪初的12%达到20世纪末的50%以上。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仅为30%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城市竞争问题日益凸显。而伴随着城市竞争的逐渐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购买的唯一决定要素,同样成本也不再是投资者选址的唯一理由,品牌已成为城市吸引消费者、投资者以及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城市品牌的研究已被提上了日程。如何以城市品牌为中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平台,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使城市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
关键词:城市品牌 界定 类型 内容 研究方向
关于城市品牌理论的争论
城市营销实践最初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而关于城市营销理论的研究也随着城市营销实践的发展而迅速展开。城市品牌理论作为城市营销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1世纪以来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但是,对于“产品或服务的品牌模型和理论是否能应用于城市品牌塑造中”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着一定争论。大多数学者是支持这一论调的,认为城市也可以同产品一样,被品牌化(Aaker,1996;Keller,2001,2003;Kolter等,1993;Matson,1994);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哪些理论可以用,哪些理论需要修订,如Brenda Parkerson(2005)通过对伯明翰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品牌报告卡片(Brand Report Card)和双漩涡模型(Double Vortex Model)是否适用于城市化。结果发现品牌报告卡片与城市品牌化可以很好的融合,但其中品牌延伸部分很难与城市品牌化相关联;而双漩涡模型却不适用于城市品牌化,因为城市品牌化是由不同地方的经济需求驱动的,而且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在城市中没有一个单独的实体或部门来推动城市品牌化,因此无法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但从总体上看,多数学者还是支持城市品牌理论研究的,Kotler等(2002)认为,如果国家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效竞争,就需要国家采取主动而可感知的品牌策略;Olins(1999,2003)则断言,在未来几年里,城市品牌识别管理将被视为是必须的行为,因为一个成功的品牌将被视为国家或城市的重要财产,并且详细阐述了公司品牌与国家品牌之间的关系;Rainisto(2003)则充分运用已有的品牌理论,对地区品牌资产、地区品牌重新定位等问题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
关于城市品牌概念的界定
近几年来,城市品牌概念开始在国内外营销学者当中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品牌研究。但是,对于城市品牌的本质和内涵,学者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城市品牌的概念大都源于Kevin Lane Keller教授的著作《战略品牌管理》,他认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是根据某个特定的地理名称确定的。品牌的功能,就是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个地方,并对它产生一些好的联想。
Rainsto(2003)吸收了Keller等人的思想,给出了地区品牌的概念,他认为“地区品牌化是指增加地区吸引力的方法,其核心问题在于构建地区识别。而地区产品则是提供给地区顾客的提供物总体组合。基于这两个概念,我国许多学者也给出了城市品牌的定义。黄江松(2004)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长期积淀起来的社会公众对它的稳定印象和整体评价的集中表现;方丽(2005)认为,城市品牌是蕴含城市独特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志,是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之总和在城市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实际评价,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的外在表现;张锐等(2006)认为,城市品牌就是城市建设者(如城市政府、企业、市民等)分析、提炼整合所具有的独特的要素禀赋、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差异化品牌要素,向城市利益相关者提供特定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个性化承诺,以提高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城市的认同效应和满意度,并增强城市的聚焦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马瑞华(2007)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城市品牌是能够与目标顾客达成长期利益均衡,并降低其目标顾客的选择成本的排他性品类符号,简单地说,城市品牌就是外部投资者和消费者选择该城市的排他性理由。
关于城市品牌类型的研究
城市品牌类型的划分对于城市品牌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管理者可以根据划分类型,结合自有资源来选择自己城市应属类别,并借鉴这一类型的品牌营销策略来制定自己城市的品牌策略。但是从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城市品牌类型的划分标准尚缺乏统一认识。陈建新等(2004)将城市品牌分为政治型(都府或专职功能型)、历史型(人物或事件型)、经济型(自身经济实力型、名牌企业型、特色产品型、特色产业型)、自然地理型(旅游型、交通型)、文化型、特殊活动型等。杜青龙等(2004)将城市品牌划分为人居型、旅游型、资本聚集型和产品市场型四种。孙雷(2005)将城市品牌塑造分为整体品牌和旅游品牌,他认为整体品牌是对某一地理位置的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的综合,以提炼出城市品牌核心,并以之对全体品牌受众进行品牌体验管理;旅游品牌从功能角度出发,为某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其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的独特吸引力,进而对旅游业经营者、游客的整体体验进行管理。张锐等(2006)则将城市品牌划分为地理型、空间型、历史文化型和经济型,并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十八细类。李文同(2007)将城市品牌分为历史因素型、文化底蕴型、人文风情型、地理特征型、独特资源型或独特产业型、名人型和综合型,并对城市品牌塑造途径和手段进一步细分。
城市品牌研究内容
关于城市品牌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为之研究尚不成熟,因而在理论研究内容上呈现出繁杂、不成体系的局面。概括起来,城市品牌的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品牌定位
城市品牌定位向来是实践者热切关注的焦点,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探讨。其中引用较多的是阎小培(1994)的定义,他认为城市定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刘荣增(2001)进一步提出,城市定位涉及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在不同区域尺度空间社会经济地位的确定,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及空间区位关系等,二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其定位又主要是通过产业发展定位得以体现,三是城市发展特色的确定;Rainisto(2003)认为,外部的顾问或许对城市品牌定位有实质性的帮助,但品牌塑造的持续努力和最终成败,却取决于城市管理者、营销者对城市品牌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刘彦平(2005)提出,品牌定位是品牌识别指导下的分众沟通策略,随着市场的变化,品牌定位就应有不同的定位表达,为追求“一劳永逸”的品牌定位而煞费苦心,实乃舍本逐末之举;马瑞华(2007)将城市品牌定位理解为确定一个城市在目标客户(即:具有特定偏好可加的消费者群体)的头脑中所代表的品牌,并提出必须放弃传统的由内及外的推力模式,采用一种全新的由外及内的拉力模式,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对城市品牌进行客观定位,具体包括城市空间定位、城市产业定位和城市品类定位(SIC)。
(二)城市品牌形象
关于城市品牌形象的研究是整个城市品牌文献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最早提出城市形象的应为凯文•林奇(1960),他认为城市形象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区、节点、标示等方面,并强调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的。在此基础之上,诸多学者对城市品牌形象展开了研究和探讨。Ashworth等(1990)提出,城市形象是经过长期、综合的宣传与沟通所获得的结果,城市形象一经形成就很难被复制或模仿,并区分了城市的营商形象、人居形象和旅游形象及不同侧面形象的度量。Kotler 等(1993)指出,城市形象是信念、观点和印象的总和,是大量相互关联的城市信息的精练和简化,是人们加工和提炼城市大量原始数据的产物。
我国学者对于城市品牌形象的研究也较多,如张卫国(1999)指出,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观感,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张宏(1999)则认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看法和评估,是城市与人们之间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城市形象建设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色彩等,软件部分包括城市经济、政府行为、市民素质、干群关系、社会治安等等;张明亮等(2002)则将企业形象的三大识别系统(MI,BI,VI)嫁接到城市识别系统中,认为城市导入CIS就是综合运用MI、VI和BI,向城市内外部传递城市品牌形象的相关信息,加深人们对城市品牌的认知和认同,提升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黄景清(2003)认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人们对城市价值评判标准中各类要素的综合性的特定共识,他把城市形象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形象识别设计,广义城市形象是指对现有城市环境、城市活动、城市构成、城市规模等要素的总体概括。
(三)城市品牌传播
关于城市品牌传播的研究,也是城市营销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城市品牌的传播与沟通,涉及广告、公共关系、直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等多种推广手段,其中也包括主题口号、歌曲、体育赛事、大型活动、品牌形象大使等常用的沟通工具(刘彦平,2005)。余明阳等(2004)将城市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分为城市品牌对内传播和城市品牌对外传播,提出对内传播的目标就是将本市的发展方向、城市精神、价值观、行为规范、法规政策等传播给全体市民,以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促进市民对城市品牌建设的参与度;对外传播的目标是促使优秀人才、投资者、旅游者、外来者、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对城市形成从知名到完整认知、造就期望的联想、产生城市偏好、累积强化城市品牌拉力、提升原有的品牌体验、进而达到城市品牌塑造的目标;孙琳琳等(2005)则探讨了城市品牌传播过程中,在传播地位、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手段方面存在的五大误区;张锐等(2006)认为,城市建设者应向城市利益相关者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个性化承诺,以提高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城市的认同效应和满意度。
(四)城市品牌塑造
上述几个方面其实都是城市品牌塑造的某一个方面,这也是现今理论界对城市品牌研究的一个局限,即多数研究只围绕城市品牌塑造的某一个方面展开讨论,而对城市品牌塑造却缺少整体上的研究。刘彦平(2005)从战略角度研究城市营销,这为后来的研究者们从整体上研究城市营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他的研究中,对于城市营销战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对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如提出了城市品牌识别系统等,但是,因为其研究对象为城市营销战略,因而对于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并不细致,可以说为其他研究者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马瑞华(2007)则从经济学和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对城市品牌塑造展开了研究,构建了城市品牌引力模型,研究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找到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键因素,进而实现提升城市品牌吸引力的目的。姜智彬(2007)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地理名称在城市品牌战略规划下的品牌识别系统、内部体验系统和外部营销系统等方面所传递信息的总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认知和联想,品牌识别系统、内部体验系统和外部营销系统构成了城市品牌的系统结构。
张炎等(2007)重点研究了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因素及互动关系,从主客体两个维度对影响城市品牌塑造的因素进行划分,认为城市品牌塑造过程就是城市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条件,突出特色,落实定位,培育优势,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和期望,优化和提升城市利益相关者体验最终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令人满意和舒适的城市,而利益相关者的愉悦和满意度体验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他们设计了“城市品牌塑造过程及主客体因素间的互动关系模型”。郝胜宇等(2008)则从顾客视角初步探讨了影响顾客城市品牌感知的要素,将影响顾客城市品牌感知的要素分为自然条件、生活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潜力、产业状况、亲和力、城市印象和城市联想九个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管理者该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提高顾客对城市的感知,在顾客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的吸引力。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城市品牌研究文献的整理可以发现,城市品牌研究近几年来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这对于城市品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城市品牌实践都是有较大的益处。但是,在整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研究的局限。
首先,多数文献基于城市管理者来研究城市品牌塑造,却忽视了很重要的顾客视角,在城市品牌塑造流程中也仅将城市顾客作为品牌传播的对象,并没有在品牌塑造一开始就重视城市顾客的作用。而且,对于城市品牌影响要素的研究并不充分,虽然有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但是研究并不够深入,而且缺少切实可行的测量表,对于具体的城市该如何测量顾客城市感知、如何测量城市品牌效果,缺少有效的测量工具,这为城市品牌理论落脚到实践中增添了障碍。
其次,关于城市品牌传播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似乎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品牌传播的核心目的是为品牌塑造服务,城市品牌形象应注意围绕核心主题展开传播,避免进入为了传播而传播的误区。
再次,对于城市品牌类型的划分尚拘于类型划分本身,缺乏与每种类型相匹配的品牌塑造途径和手段的研究。
最后,关于城市品牌形象,由于实践者和理论界的过分热衷,造成在实践中,有许多城市将城市形象等同于城市品牌,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来塑造形象,却没有仔细研究品牌战略,结果将城市品牌工程导入到一场大兴土木的品牌误区中,改变了城市品牌的性质(刘湖北,2005)。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建新,姜海.试论城市品牌.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2)
2.杜青龙,袁光才.城市品牌定位与实证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5(6)
城市营销理论范文2
【关键词】 城市网络 竞争网络效应 互补网络效应 制造业 生产业
一、城市网络现象与城市网络研究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城市体系都有明确的等级结构,除了行政管理功能以外,每个城市长期形成的经济功能与其所处的行政等级基本相符,上级城市影响甚至控制着下级城市,同等级城市功能相似,本城市自身无法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只能从规模更大的上级城市获得。但是,随着全球专业化分工的深入、要素及产品市场的扩大、交通通讯等各项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体系结构已然发生深刻变化,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产业地域分布打破了传统的城市等级结构,同等级或非等级城市间横向经济联系日趋密切。以相似经济或互补经济联系为标志的城市网络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在我国,各地政府也普遍认为城市间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并积极签订双方或多方协议确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各地还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力图加强大都市圈内各城市间横向联系,构建区域城市网络。
城市网络理论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解释城市间非等级关系的理论。Camagni and Salone (1993)针对城市体系中出现的横向联系,提出了城市网络的研究范式,城市网络由专业分工的城市通过横向非等级联系所构成,网络中各城市间的互补分工与合作能够产生外部经济。Camagni等(1994)采用通信流量数据对意大利北部地区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城市网络存在于两种空间背景中,在具有多中心结构的米兰大都市区中,以企业总部和高级生产业为主要功能的若干相似中心城市形成了协同网络,而在次级地区的产业区中出现了小城市构成的互补网络。Batten(1995)提出了网络型城市的概念,这种网络型城市实质上是大都市圈内若干邻近的、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的局部城市网络(我国各地正在打造的城市群与此相似)。网络型城市可以通过内部相互合作、知识交流等方式实现网络内各城市互惠的发展。Capello(2000)总结了城市网络的特征,认为城市网络包含三要素:网络关系要素(城市网络是超越本地区的远距离关系网络)、网络外部性要素(城市网络效应属于外部经济,且仅由网络内城市共享)、合作要素(网络内相互合作)。网络的外部经济促进了城市经济效率,参与者越多外部经济越大。
为了分析城市网络效应,一些学者从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角度测度城市间的联系。Derudder and Witlox(2005)采用城市间的航空客流量数据构造市场信息传播数据库;Townsend(2001)从互联网域名注册和基础结构两方面研究互联网发展与城市网络的关系等。这些研究者都发现了城市网络效应存在的统计证据,并认为传统的城市等级体系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有研究者从企业空间组织的角度分析城市间的联系。如英国学者Taylor领导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组(GaWC)认为世界城市体系是个连锁网络,该网络分三个层面:网络层面(城市间联系)、节点层面(城市)和次节点层面(商业服务企业)。全球服务性企业各办公点之间的信息、知识、资金以及技术管理人员流动构成了主要的“城市流”(Taylor et al,2002;Taylor et al,2008;Taylor,2011)。这些研究为衡量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城市网络效应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近年来,城市网络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始被引入中国。黄璜(2010)通过梳理文献总结了世界城市网络的发展历程,认为城市间联系数据的缺乏制约了城市网络研究。近十几年来,虽然学者们在Castells“流的空间”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方法研究世界城市网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城市网络研究中应挖掘更有效的联系数据。张闯(2009)从企业组织和基础设施两个角度回顾了国际文献中使用的数据与测量方法,认为基于企业组织的城市网络研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展开。杨永春等(2011)总结了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指出我国城市体系研究中主要关注城市间的等级与竞争关系,对城市间相互作用缺乏研究。柯善咨(2009)利用全国省、地、县级数据检验了全国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并未解释非等级的横向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传统城市等级体系理论难以解释的。显然,研究我国城市体系中的网络效应有助于为我国城市体系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依据。然而此类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我国城市的发展,迄今未有对城市网络效应的统一测度和大样本研究。
本文根据城市网络的外部性机制构建竞争网络效应和互补网络效应的测度和计量模型,利用2003―201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检验我国城市网络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以试图弥补城市体系文献中缺少的城市间非等级相互作用的研究。
二、城市网络效应的测度
现实的城市网络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因各地城市实行共同政策或建立各种协作关系而形成的比较正式的网络;二是通过各种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联系起来的半正式网络;三是通过各地企业在产品、原料、技术等方面的联系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网络。其中,后两种形式比较普遍,并且企业间联系所形成的非正式网络具有深层的经济基础。本文将城市主要产业构成作为区分城市网络类型的标志,如制造业城市网络、生产业城市网络等,它们反映的是上述后两种形式的网络。首先,在相同产业构成的城市网络内,所有同行业城市都依赖于相似的技术、要素和产品市场,都可能从本产业城市网络中获得外部经济,缺少优势的城市也可能在同行竞争中失败。但是,如果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落后企业则会阻挡其他城市先进企业的扩展。其次,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还依赖于其他城市上下游产业提供的上游产品和下游市场。与同类产业构成的竞争性网络不同,上下游产业通过产品市场需求效应和中间投入成本效应产生金钱外部性和产业间技术溢出,因而互补网络中的城市具有协同作用。由于各地厂商和产业在参与本行业或关联行业竞争或合作中获得并产生网络效应,因此本文从产业层面分析城市节点间的联系。
基于理论,一个城市获得网络效应的大小由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一是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城市在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越强,越容易在该产业产生技术创新,形成技术外溢,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其他城市同行或相关行业的技术溢出,获得更大的网络效应。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具有综合性经济,同时参与多类型网络的经济活动,因此本文用某一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程度衡量每个城市在该产业网络中的参与度;二是城市在网络中的相对区位。在高密度网络地区,劳动力流动和产品交易的成本较低,因而更容易获得面对面交往形成的技术外溢。而处于网络边缘的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交往成本较高,即使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结构,也难获得较高的网络效应;三是城市与网络中其他城市间联系的便利程度,联系越方便,越容易与网络中其他城市相互作用,而联系的便利程度由各种通讯和交通系统的发达程度所决定。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本文分析我国城市从制造业网络和生产业网络中获得的网络效应。我们采用制造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Mi表示城市i属于制造业城市网络的程度,Mneti和Sneti分别表示城市i在制造业网络和生产业网络中的相对区位,采用城市的每万人互联网户数Ci来衡量城市i与其他城市节点间联系的便利程度。城市网络效应的三个影响因素相互协同,缺少任何一个要素,城市都无法获得较高的网络效应。本文构建交叉项Ci×Mi×Mneti和Ci×Mi×Sneti,前者表示城市i通过本市通讯条件和制造业活动从制造业城市网络中获得的竞争网络效应,后者表示城市从生产业城市网络中获得的互补网络效应。研究表明,劳动力的共享、技术外溢以及上下游产业间的协同作用一般发生在半径一百公里左右的城市群范围内。因此,为了测度城市的空间区位,本文将距城市i的半径一百公里内的所有城市的同行业总量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累加,不计距离衰减;再将半径一百公里以外所有城市同行业总量占全国比重按距离衰减相加;
三、城市网络效应的计量检验
1、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各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公布的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数据。资本存量用永续盘存法估算,Ki,t=(1-?啄)Ki,t-1+It/di,t,式中?啄是年折旧率,设为5%,It是实际投资;FDI存量估算方法同此。为消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所有含货币单位的数据均以2003年不变价计。
2、城市生产率与网络效应的计量检验
用一般性C-D生产函数表示城市产出是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函数,且全要素生产率受网络效应和其他城市变量影响。
式中y是人均产出,fdi和k分别为人均FDI存量和国内资本存量。CMMnet和CMSnet是制造业网络效应和生产业网络效应变量,由于网络效应是外部经济,所以不取人均值。人力资本H和城市基础设施I是控制变量。下标i和t分别代表城市和时期。
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拒绝了方程(2)的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无关的原假设,因此本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城市和时间固定效应,获得一致性参数估计。计量估计还发现,距离衰减参数?滓取1或2,结果非常相似,但?滓=2时参数更显著。表1报告了这组计量估计结果。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都是控制变量,非本文重点。其中,k、fdi和I的弹性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劳均国内资本存量、劳均FDI存量、城市基础设施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劳动生产率分别增长0.52%、0.06%和0.09%。人力资本水平H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下面重点检验城市网络效应。CMMnet在城市生产率系数分别为-0.5549,通过了P=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城市的竞争网络效应指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生产率将降低约0.55个百分点,意味着我国城市制造业同行间竞争多于合作,低效落后的企业并未被先进高效的同行企业所取代,甚至前者排挤了后者。互补网络效应指标CMSnet系数为0.6053,也通过了P=0.01的统计检验,表明本市的制造业可从生产业网络中获得多样化和低成本的投入,城市通过互补行业的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获得正网络效应。
四、结论
本文基于新近发展的城市网络理论构建了城市网络效应的测度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003―2012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估计了城市劳动生产率方程。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体系中存在竞争性的制造业网络效应和互补性的生产业网络效应,这些正是传统的中心地和增长极城市等级体系理论无法解释的城市网络效应。其中,制造业城市竞争网络对我国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有不利影响,而生产业互补网络对城市制造业和城市总体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城市体系结构和城市间相互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我国各地区调整城市和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启示。一是城市通过制造业行业获得的竞争网络效应为负,对城市经济增长有不利影响。国家和各地区的政策取向应继续推进市场一体化,减少地方保护,鼓励以先进替代落后,特别注意避免低效重复建设,鼓励同行业的合作。二是我国制造业和生产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网络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各地应充分利用互补产业间的外部经济,强化产业间合作。近年来兴起的各种城市圈建设在促进产业间合作上发挥了作用,应在更大的区域范围推行类似的经济协作政策。
【参考文献】
[1] Camagni,Roberto P.and Carlo Salone.1993,Network Urban Structures in Northern Italy:Elements for a Theoretical Framework[J].Urban Studies,30(6).
[2] Camagni,Roberto P.,Lidia Diappi and Stefano Stabilini.1994,City networks in the Lombardy region:an analysis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flows[J].Flux,(15).
[3] Batten,David F.. Network Cities: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J].Urban Studies,1995,32(2).
[4] Capello,R.2000,The city-network paradigm:measuring urban network externalities[J].Urban Studies,37(11).
[5] Derudder,B. and F. Witlox. 2005,An Appraisal of the Use of Airline Data in Assessing the World City Network:A Research Note on Data[J].Urban Studies,42(13).
[6] Townsend,Anthony M.2001,The Internet and the new network cities,1969―1999[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28).
[7] Taylor,P.J.G.Catalano and D.R.F.Walker.2002,Measurement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Urban Studies,39(13).
[8] Taylor,P. J.,Rolee Aranya. 2008,A Global‘Urban Roller Coaster’?Connectivity Chang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2000―2004[J].Regional Studies,42(1).
[9] Taylor,P. J. 2011,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Geographical analysis,(33).
[10] 黄璜:全球化视角下的世界城市网络理论[J].人文地理,2010(4).
[11] 张闯:城市网络研究中的数据与测量[J].当代经济科学,2009(5).
城市营销理论范文3
首先,市场营销课程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本门课程更需要对课程内容实用性、经验性和批判性的理解和应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这种教学方式即能将各种经验性的、实用性的事例赋予原理性的解读,又可以为原理性知识找到现实中的实践出口,从而提高了理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再有,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多元化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变换莫测的市场环境,企业要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才能不断的发展与创新,这些营销案例都为市场营销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料,让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各类市场环境中得以解读,这为学生的原理学习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视角。第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案例教学是传统授课方式的必要补充,将课堂上的由教师主导讲授的单一传播方式,转化为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的参与式授课方式。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参与感,正如梅塞思(K.Mesreth)博士提出的关于案例教学“需要形成一个学习者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共同体成员都分担着学习的责任。”
2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与方法
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中包含很多专业术语,其中很多的基础原理和理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或社会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诠释,这就对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引入到理论的讲授中,使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更容易被理解,正如梅塞思(K.Mesreth)博士所说“案例教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教学形式,它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有机的结合了理论与实践。
2.1问答式案例教学法:
问答式案例教学法操作相对简单。首先,案例的选择要与本节课所涉及的原理结合紧密,能为学生理解原理提供替代性的经验;再有,案例的选择要短小精炼,不能喧宾夺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对基础原理和知识的讲授,案例是辅助手段,所以,在问答式的案例教学中的对案例的讲授时间长度加以控制,也就是案例要精短;另一方面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
2.2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法:
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相对于问答式案例教学方法要更为复杂,主要应用于课程讲授一段时间后,以对前期学习的知识进行汇总为目标,由教师提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操作课堂讨论式的案例教学法时,案例要选择综合性较强、辩论性较强的案例,尤其是要能够对前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性的案例,使得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3分组案例教学法:
分组案例教学法是对市场营销整体课程内容的总结性案例,在课程主体内容讲授完成后,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组,每一组都分配一个典型的市场营销案例,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团队自主研究案例,并根据所学的内容,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多视角的分析,并准备进行小组报告。
3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3.1课程所需高质量案例的编制问题及对策:
丰富的案例储备是案例教学法得以顺利施行的有效保障。对于高质量的案例的储备,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由课程小组进行案例库的编制,并且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再有,对案例库进行相应的分类,具体的分类方法按照案例教学法的分类进,而课堂讨论型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可以引起学生之间的辩论,分组案例教学法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既包含过往的经典案例,也要包括具有时代性的、贴近现代市场环境的案例,这都对课程小组的案例库建立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2课程中讲授的内容与案例有机的结合问题:
城市营销理论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建议
一、目前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存在问题
1、当前有些边远地区由于财政困难,导致前期项目经费难以保障,从而容易使项目工程的勘探设计工作质量打折扣,并由此使施工过程中遭遇一系列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工程进度难以保证。
2、中小型水利项目在招投标中容易产生低于成本虚报标价的情况,竞标人往往采取先拿下项目,然后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支出,甚至以威胁到工程安全质量进行冒险施工,如地基未夯实,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等,使原本就是由当地财政困难集资下的少量项目资金落入私人腰包,从而损害公众利益,也给本是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变成了害国害民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3、项目施工队伍资质差,施工设备简陋、施工技术水平难以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中小型水利工程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施工项目多,所需耗费人力物力乃至需要施工技术水平是很高的,不是一般小作坊式施工队伍能够胜任的。另外,由于项目工期短,投资有限,施工过程中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因此更需要专业施工队伍,而技术单一、设备不齐全的单位难以保障施工顺利完工。
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投资少,单价低,建设管理与监理费用也相应较小,某些专用设备与手段就难以采用,只能依靠监理工程师,监督人员的经验与个人判断。
二、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单位要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并上墙宣示,安全目标责任应分解到人。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施工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将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细化和补充,将操作者的安全事项讲明,要有针对性、指导性;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交接底双方签字确认,严禁代签字。
(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实行定期培训,在施工现场要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所有教育培训情况,受教育者应签字确认,严禁代签。凡是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安全须知教育,尤其是对安全意识薄弱、文化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或农民工,要耐心地、细致地进行教育,确保其听得懂、做得到。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的特殊工种施工人员(电工、塔吊司机、电焊工、架子工、机操工等)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正规培训,持有上岗证件、熟悉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证书原件应存放现场以备查验,做到人、证相符,并按规定进行培训、体检和年审。
(三)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有:①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地质的处理是水工建筑物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不同的地质状况会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的保证造成不同影响。②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③劳动环境,如劳动工具,施工场地等。如在建筑物施工中由于进场道路的不畅与场地狭小,本可以施工商品混凝土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而改用传统的小推车加现场搅拌机的施工方法,则对工程质量也会造成不同影响。④施工环境,如工程所受外界的影响程度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选用,必须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工程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管理等多个因素。施工设备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宜的原则,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维修方便的原则,使其具有工程的适应性。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机械设备要考虑要现实情况,切合实际的配置机械设备。
2、监理单位应督促承包人按照施工合同约定保证施工设备按计划及时进场,并对进场的施工设备进行评定和认可。加强对施工投标文件的审查,确保现场的机械设备与标书一致。中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存在进场设备与标书不一致,或设备不符合要求等现象,对此应要求承包人及时撤换。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督促承包人对施工设备及时进行补充、维修、维护,满足施工需要。
3、旧施工设备进入工地前,承包人应提供该设备的使用和检修记录,以及具有设备鉴定资格的机构出具的检修合格证。经监理单位认可,方可进场。
4、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定位责任制的制度。
5、监理单位若发现承包人使用的施工设备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时,应及时要求承包人增加或撤换。
城市营销理论范文5
关键词:自建消防水池;分散设置;市政消防供水;多种水源统一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98.13 文献标识码:a
现在我国的城市消防活动使用的水源大多是自来水管线供应的。由于经济高速前进,许多的高层住宅和大规模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因为它们有一个显著地特性,即其规模非常大,而且人数较多,设备种类也很多,当火灾等发生的时候,其带来的不利现象将是非常恶劣的。因此,认真地开展建筑体自身的消防建设工作,这样对于合理的应对灾情来讲意义非常的关键。通常它们是单独的设置水池用作消防功效,不过其面对的不利现象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1 面对的不利现象以及导致的要素简述
通过上文,我们得知消防水池很多时候是单独布局的,很显然其就会面对一些不利现象,比如由于消防活动使用的水和平时的水设置到一起的话,此时水长时间的停留在池中,很显然对于水质来讲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设想到如上的内容,其应该和平时生活使用的水单独的设置。不过此时其就会面对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死水。由于其长久地不流动,就会变质,此时就要经常性的换新。不过我们都知道,每换一次薪水,其水量会是非常庞大的。而被换掉的水就白白的浪费掉了。我国本身水资源就不是很充足,这种浪费对我们来讲是非常触目惊心的。因为管理也不集中,工作者的能力有高有低,此时就容易使得一些水池中不能有效地存水,而当灾情出现的时候,不能有效地救助导致灾难发生。因为设置的也不集中,此时就会使得活动用到的水量比实际规定要大出很多,不过不能够有效地调配,此时就使得花费非常多,而实际收益很差。所以造成大量分散建造消防水池是由于淡化城市供水管网消防功能造成的: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个别区域的管线的运行时间非常久,其装置也很落后。由于经济高速前进,对水的需求量也在持续的变多,目前的装置很显然已经不能和发展的规定相协调了,不过又无法和建筑体的前进步调保持一致,引发落后问题。而个别新开发的区域因为别的一些要素,其供水装置等都是为了符合生活等规定,没有充分的分析到消防活动使用的水。所以,当灾情出现的时候,不能够通过管线获取有效地辅助,而有时候就连得到充足的水都非常的困难,因为建筑中单独的设置水池是无法避免的。以此区域管线的供水水平不高,不过因为别的一些要素,不能从管网中直接抽水,或有关部门所提供进建筑红线内的供水管道管径偏小,以至建筑物内必须自建消防水池。 现行消防规范对城市、居住区的消防用水量规定偏小,甚至小于一幢建筑物所需的消防水量,势必造成自建消防水池。
2 应对方法
2.1 修编规范、强化城市的消防功能
目前对市政消防供水尚没有独立的设计法规,而是附属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内。“建规”规定城镇、居住区的消防用水量是按人口分级的,最小为1u l/s。但根据规范条文说明介绍,我国一些城市的12次大火的平均消防用水量为89 l/s,它们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火情导致的不利现象和人数的以及所在区域的规模等等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不过火情并不会由于人数而明确。当在1 万人口的小区内发生大火时,这10 l/s 的供水肯定不够,规定在此项内容上论述的并不是非常的有效。在本人看来,对单次火情使用的水要有一项非常贴近具体情况的数值,通过长久地分析,现在已经能够明确。不过对城市的消防来说,不能够区分屋内屋外,这主要是由于灾情出现的时候,消防车决不会因为是室内着火而不去介入,更何况那些大量的室内不设消防设施的建筑物更不必去分室内还是室外的消防用水。所以对城市的一次消防用水量应该是指扑灭一次火灾所需的消防用水总量,这应该是城市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针对那些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区域来说,因为相同时间中发生灾情的几率大,那么其规定的水量就多。此类城市在大的层次上应该有非常有效地供水水平,不过如果之中的一个地方发生灾情的话,不需要将所有的水都运到此处,而应确保有一次灭火所需的消防水量。从日本、美国的消防用水量规定中也反映出这种思路。
合理确定了城市应具有的最小消防用水量,那么就不会出现城市的消防用水量小于
一幢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量。这样大量的建筑物可从城市管网中获得所需的消防水量,将不会出现大量分散的消防水池。目前上海规定当市政给水管径200 mm,且水管能满足生活、生产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泵可直接从管网中吸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现行规范确定的消防用水量之所以偏低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这些年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地发展,各种大型、新型的建筑物的出现,加强城市的消防能力势在必行。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条件不尽相同,有些地区尚须建消防水池来满足消防的要求。对此笔者认为应有城市统一规划,综合各种因素合理配置,专业管理,避免分散设置、非专业管理。一般来说可由小区集中设置,而不应一幢建筑物设一个。其所需的费用由受益的各业主共同负担,这样既可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减少水量的浪费,更主要有助于提高消防的可靠性。
2.2 通过使用多样式的水源来确保供应活动顺利
通过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扑救火情要用到的水是非常多的,不过规范不应该按照具体的需求量类设置,这主要是由于只可以将自来水当成是供水的关键出处,为了降低市政费用,人为地缩减了所需的消防供水量。假如能够将河湖等也看成是消防活动的水源,将其有效地综合到一起,此时就无需通过缩减的形式来设置了。不过要想合理的使用水体,第一要确保的就是水质符合规定。通过分析具体状态,我们发现,各种使用氛围尤其独自的使用规定。第一,如果是消防车,但凡是没有受到油等侵蚀的就可以。第二,用固定泵输送的消火栓系统,因系统内要求平时充满有压水,那么除了具备如上的规定,还应该保证其中不应该有杂物存在。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发现目前的水质规定对消防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能够合理的使用不同的水体,还应该确定其使用的方法, 如对城市的河道应明确规定多少距离应有一个消防车的取水码头。但被作为消防水源时必须有保证常年有水的措施和相应的取水口,以便消防车能取到水。
不过河道之类的水体是会受到别的一些要素干扰的,并非是所有的要素都能够获取利润的,因此还要不断的进行研究。第一,将雨水当成是有效水体。第二,将中水有效地处理。
综合的说,消防活动使用的水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设置,不能够凭借人为性的活动来设定。确保水量充足是保证城市运作安稳的关键。不过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短缺的状态,要珍惜使用,现在普遍实行的建筑中独自设置的形式,其导致的不利现象已经非常的显著了,要认真地处理。各建筑物内可根据不同要求设置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供灭火时使用。但水的供应由市政与消防部门统一规划、设置、管理,使其既能满足消防要求又节水节能。
参考文献
[1]孙元德,熊建英.关于城市消防供水水源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4,30(10).
[2]张留霞,刘宽海,杨海真.商业用房的消防供水设计[j].给水排水,2004,30(11).
城市营销理论范文6
关键词:立体绿化;城市建设;生态效应;绿化分析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保证城市发展的质量,需要加强对城市的绿化,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城市人民的健康需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城市绿地面积相对较少,城市环境较差。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用地紧张,使得城市绿地建设更加吃力。如何在节省绿地面积的基础上增加城市的绿化水平成为绿化单位思考的问题。立体绿化能够节省更多的土地面积,充分利用城市的空间,达到城市绿化的要求。
1立体绿化含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强自身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在逐渐增强,希望在绿色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园林城市建设方案的提出,让人们认识到城市绿化作用的重要性,城市规划人员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城市的绿化处理上。立体绿化主要是指在城市的绿地系统中,不仅要对城市展开平面绿化,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城市立体空间,实现城市的空间绿化。在传统的绿化观念中,人们认为绿化就是对道路以及公园等的绿化,这样会影响到城市绿化水平。立体绿化可以将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充分利用,实现对当地建筑物的绿化,从而提升城市的绿化效益,改善城市的面貌。在立体绿化中绿化人员可以选择攀缘性的植物来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比如对立交桥、河岸、屋顶以及墙壁等进行绿化,实现绿化的空间性发展,提升城市的立体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实现城市的良好发展。
2立体绿化新手段
2.1屋顶绿化
在以往的城市绿化中,人们往往是对道路以及相应的公园进行绿化,但是对屋顶的绿化却不足,这样会导致大量城市绿化空间的浪费,影响到城市的环境质量。在对屋顶进行绿化时,设计人员要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绿化方案,保证屋顶绿化质量的同时还能够达到美化城市的作用。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一般以草坪和垂吊植物为主,在搭配相应的盆景,铺设相应的鹅卵石小径,创造出“空中花园”的意境。通过这样的绿化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的绿化面积,节省城市的绿化空间,还能够帮助调节建筑物内的环境,有效抑制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实现城市环境的良好发展。
为了保证屋顶设计的生态质量,设计人员在制定设计方案时要结合园林艺术美和建筑周围的状况,要使屋顶景观能够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达到一种和谐的意境。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植物和微地形,组织好空间变换的各项景观要素,采用借景、组景等方式,创造出不同的屋顶景观,发挥屋顶上视野宽阔的特点,让屋顶景观更加独特。从某种意义上说,屋顶景观是地面景观的一种替代,它可以表现出地面的景观,也有着地面景观多无法比拟的空中景观的魅力。
2.2墙壁式景观
在对城市的绿化设计中,不仅可以利用屋顶空间,还可以利用建筑的墙面空间,设计出更加个性的建筑,提升城市的绿化面积。当前在设计该种景观时,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攀缘植物进行,让这些植物附着在城市的墙面上,提升城市的绿化面积,调节城市的局部气候,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除此之外,比如在公园建设中,设计人员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设计方式来增加公园的绿化面积,展现出不同空间的立体美,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发展。以往的城市绿化中,绿化设计人员主要重视绿地的面积,没有对城市立体空间利用有足够的日认识,这样导致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
在对公园空间的利用上,设计人员要最大限度保证绿化的质量,比如提升植物的绿色空间面积,公园的墙体可以不采用传统的砖砌形式,以植物来代替墙体,增加公园的绿化量,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而在公园雕塑的选择上也可以采用植物来替代,将植物修剪成为所需要的雕塑造型,这样不仅能够使雕塑满足公园绿化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加大对城市绿化空间的利用。在上海世博会中,各国的都在将墙面的绿化作为重点,这样既增加了建筑的外在美感,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可以降低视觉疲劳,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使人们更加贴近自然,找到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2.3庭院垂直绿化
庭院垂直绿化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绿化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庭院垂直绿化方式可以让人更加贴近自然,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庭院垂直绿化主要是对棚架、灯柱以及拱门进行绿化,这样的绿化能够符合绿化设计标准,丰富庭院的景观,还可以起到装饰和作用,为人们的休息纳凉提供了空间。在进行庭院垂直绿化时,所选用的植物主要为观赏类的花卉,而且对植物的攀缘能力要求不高适宜密植,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可以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健康。城市可以在小区内增加这样的垂直绿化方案,增加小区内的景观实用性和欣赏价值。
3城市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3.1生态性原则
在对城市绿化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的质量,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生态性原则是在设计时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实现生态性绿化设计,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谐性和健康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的支撑,只有遵循生态性的原则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人类不能够损害自然生态系统,而是要站在更加长远的角度进行绿化设计,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自然设计方案,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拓宽城市立体化绿化的范围,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实现城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只有遵循生态性原则,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立体绿化的质量,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态需求,提升人们的城市生活质量。
3.2自然性原则
在对城市绿化设计时,设计人员要遵循自然性原则,即要按照植物的生长需求,建立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案,尊重植物的自然性,保持绿化的原生态性。在设计时可以保证自然格局,尊重自然和发展自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这样的绿湖设计中,人们不会感到突兀,而是更好的融入自然当中,去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愉悦,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3地域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风貌和气候特征,因此在城市绿化设计上可以充分展现该地区的地域性,体现城市的独特魅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民风,将当地的地域特色展现出来,实现城市的良好发展。同时在设计中还要实地考察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
3.4整体性原则
自然是一个整体,在对城市进行绿化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从整体着眼,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质量。城市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地区,同时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需要总大自然的整体着眼,让城市和自然更加和谐,达到长期发展的目标。
4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的立体化绿化方案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满足更多市民的生活需求。同时这样的设计方案还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空间资源,提升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薇婷.立体绿化,发展节约型园林的有效途径[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0(2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