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写作指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英语写作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范文1

【论文关键词】高考英语 写作 指导策略

【论文摘要】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写作是有效提高学生整体成绩的重要手段,写作是目的也是为了测试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而设置的,因此通常都会放在试卷的最后面作为压轴题出现。在高考英语写作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写,能组词成句、组句成文,语句符合英语语法和习惯。在写出的书面材料中,要求达到:切中题意,文理通顺,语言准确,得当。那么,怎样才能在高考英语写作中出类拔萃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一、有的放矢,了解高考英语写作要点

要对高考英语写作的题型及内容有所了解,才能把握好高考英语写作的考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及方法。纵观近几年各省高考英语试题中,写作测试的命题思路,有一种从指导性写作逐步向半开放式写作过渡的趋势。半开放式写作,具体地说,就是给考生们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图、文或图文结合)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来进行书面表达,这样的考题形式,既限制了考生随心所欲的思维,又给予考生适当的发挥空间。这种命题方式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而在文体方面,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及书信为最常见的写作题材。因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写文章就像工厂里制造一台机器那样,首先要确定机器由几部分组成,然后对这几部分分别细化,形成初步的设计图;再根据要求对初步的设计图进行完善、补充、修改,随之形成最终的设计图;然后我们再按照图纸的设计,使用我们所掌握的零件去制造出机器;同样的道理,学生写作时可参照以下模式:

1.理解话题:学生在动笔前必须对指定的话题进行反复细读,认真思考,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了解出题者的意图,这是进行写作的第一步;

2.明确文体,确定人称时态:这一阶段的判断中,主要强调近十年高考最常见的两种文体:(1)说明文:必须按照事物的原貌加以说明、介绍、解释,常采用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也常使用;(2)记叙文: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描述本人的经历或耳闻目睹之事;或用第三人称讲述他人的事情,如果是过去的事情,要用过去时。

3.初拟提纲,再理解话题:明确文体的基础上,草拟写作提纲;提纲是文章的骨架,可以是一句活,也可以是一个词组,由于考试时间所限,提纲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体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路;目前绝大部分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时,还习惯于使用母语进行构思,然后将构思好的中文内容翻译成英文,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关键在于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必须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

4.开始写作:提纲完成后,应根据提纲充实内容,如果说提纲是骨架的话,那么这时你必须将骨架填充血肉;具体的说就是要扩展要点,连词成句,适当地变换句型,组句谋篇成文;注意应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用词准确、语法概念清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然后在写作完成后,还要对文章进行快速的检查,减少单词的拼写错误和句子表达的错误。

二、高考英语写作指导的具体策略

根据以上对历年高考英语写作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1.细读材料,认真审题

仔细阅读书面表达题所给材料的全部内容,准确理解题目要求。需要认真审查的内容有:(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已给出;(2)用第几人称写作,书面表达要求中会明确指出使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3)提供的情景是图画、图表,还是提纲,如果是连环画,要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确定合理的情节发展;(4)是否提供参考词汇,如果提供有参考词汇,写作中最好要用到;(5)采用什么文体,如果是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和结论三部分。如果是应用文,要注意其格式。如果是记叙文,要抓住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情起因、事情的发展与结果。

2.恰当选择词语和句式

认真审题后,就可以列提纲了,将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写在提纲里,关于选词切忌使用生僻词语,要求做到用词准确、得体、达意。选择句式时,尽量使用多种句式,如强调句、倒装句、各种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固定句型等,长句和短句视情况交错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文章的档次,使文章生辉。

选词大多是在一组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进行。例如,我们要表达“好”这个意思,一般来说,大家会马上想起“good”,因为口语中我们经常说a good friend、good luck、a good picture等。但是,在不同的短语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英语单词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形象。

3.多背常识性语句,扩大知识面

语言是有规律的,不同体裁的书面表达都有其常识性语句。如果同学们平时有大量的语句积累,在写作时就能把积累的东西调动起来。这些常识性语句既可增加文章的连贯性、逻辑性和可读性,同时还能提供地道的表达方式。写人物介绍时,应着重写人物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高、健康状况、业余爱好、工作态度、与人相处和社会评价等语句。例如:LiPing is a good teacher,who is thirty years old.He is 175 centimetres tall and he is healthy.等。

【参考文献】

[1]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0(1)

[2]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4)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范文2

1.表示原因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as follow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obviou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not far to seek.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We have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例如:

.Firstly,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Secondly,most people are well paid, and they can afford what they need or like.Last but not least,more and more people prefer to enjoy modern life.

注:如考生写第一个句子没有把握,可将其改写成两个句子。如: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life.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这样写可以避免套用中的表达失误。

2.表示好处

It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It does us a lot of good.

It benefits us quite a lot.

It is beneficial to us.

I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例如:

They can help us know the world better,and they can open our minds and widen our horizons.Therefore,reading extensively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3.表示坏处

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

It does us much harm.

It is harmfulto us.

例如:

Everything dividesinto two.Television can also be harmful to us.It can do harm to our health and make us lazy if we spend too much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4.表示重要、必要、困难、方便、可能

It is important(necessary,difficult,convenient, possible)for sb.to do sth.

We think it necessary to do sth.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例如:

whether in the government,in schools or in business.Soon, computers will be found in every home,too.We have good reason to say that computer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and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Computer Age.

5.表示措施

We should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overcome(conquer)the difficulties.

We should do our utmost in doing sth.

We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confronted(faced)with.

例如:

.Therefore,we must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it.

6.表示变化

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 great change will certainly be produced in the world’s communications.

The computer has brought about many changes in education.

例如:

It’s diet in the past five years.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are not far to seek.Nowadays,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switching from grain to meat for protein,and from fruit and vegetable to milk for vitamins.

7.表示事实、现状

We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This is a phenomenon tha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However,that’s not the case.

例如: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can start by educating the public about the hazards of pollution.The government on its part should also design stricter laws to promote a cleaner environment.

8.表示比较

Compared with A,B...

I prefer to read rather than watch TV.

There is a striking contrast between them.

例如:

bicycl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besides being affordable.Firstly,they do not consume natural resources of petroleum.Secondly,they do not cause the pollution problem.Last but not least,they contribute to people’s health by giving them due physical exercise.

9.表示数量

It has increased(decreased)from...to...

The population in this city has now increased (decreased)to 800,000.

The output of July in this factory increased by 15% compared with that of January.

例如: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s income spent on food has decreased while that spent on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再如:

It can be seen that student use of computers has increased from an average of less than two hours per week in 1990 to 20 hours in 2000.

注:“From the graph listed above,it can be seen that”见句式12。考生将句式9和句式12结合在一起,便可较好地写出2002年6月CET -4、6短文写作的第一段。

10.表示看法

People have(take,adopt,assume)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sth.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problem.

People take different views of(on)the question.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Others argue that...

例如:

.Some believe that failure leads to success.

.However, others are easily discouraged by failures and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category of losers.

再如:

“lucky numbers really bring good luck?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it.

注:一个段落有时很适宜以问句开始,考生应掌握这一写作方法。

英语作文中可以套用的长句

1.... canno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oo much.(再怎么强调……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范文3

【关键词】写作能力测试 课标 呼应

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高中英语写作简单地定义为“100字或10句式的情景表达”(《修订大纲》,2001: 7 ),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表、图画、提纲和短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以下简称《标准》)对英语写作进行了重新要求,这个要求是对应于高中英语课程结构中的四个级别(六级、七级、八级、九级)的写作技能目标提出的,并就如何评价写作技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高考是中学教学指挥棒,对中学的教学影响有着巨大的反拨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未来,要使《标准》中写作能力目标得以实现,改革现存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使之与新课程标准相呼应至为关键,本文拟就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如何在形式、层级、内容等方面与《标准》的呼应进行探讨。

一、写作能力测试层次的呼应

《标准》中的高中英语课程结构把高中英语课程结构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写作能力目标。那么高考英语最高应该测到哪一级写作技能目标呢?或者说,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最高标准是什么?这可以从分析《标准》中有关写作能力的要求和写作测试理论两方面得出结论。

根据《标准》的要求,高考英语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达到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即: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因为在《标准》中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中明确提出,国家英语课程主张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尽管英语第 6-8 模块构成的八级属于选修课程,但是“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 6-8”,可以看出,无论从课程开设要求,还是对高中的教学基本目标要求,第八级写作能力目标都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从《标准》的要求方面看,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应该是高考写作能力测试应该达到的目标。

根据 J.B.Heaton 对写作能力测试级别的分类,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在高考写作中也是比较合适的。作为高考考生主体的高中毕业生在英语水平上属于中级水平,高考也是中级水平的英语测试。Heaton 在《英语测试》引用了某大型的英语测试机构的测试文件来描述中级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要求,根据这个文件,对中级水平的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类型为:书信,日记,明信片,指导(guide),说明(set of instruction);对中级写作能力标准的要求为:语法、词汇、拼写准确,虽有少数错误但不影响交际;字迹可认;使用一般性的语言进行清楚得体的表达;能使主题和论点进行有机联系(Accurate grammar,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though possibly with some mistakes which don't destroy communication;handwriting generally legible;expression clear and appropriate, using a fair range of language;able to link themes and points coherently.)。《标准》中八级英语写作技能目标是把写作的文体类型和写作应该达到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描述的。把这个目标与Heaton 的描述进行比较,虽然在写作类型上略有不同,但在写作标准上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国外考试理论,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以《标准》中的八级目标为依据也是合理的。

高考英语考试写作能力测试的命题应该以八级写作目标为依据,在写作能力层次要求上,只能以八级写作能力目标为最高目标,而不能超出这个目标。如果高考对写作能力的要求高出这个目标,就可能导致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脱离教材的实际,求新求高,偏离《课标》。

二、写作测试形式的呼应

从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上来看,在目前的分省命题政策下,除少数省市以外(如 2005 年的湖南卷、上海卷),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英语试卷中对写作能力的测试都采取了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这种写作能力考查形式自 1991 年出现至今,没有大的变动。在《标准》中,对终结性评价中的写作评价形式是这样建议的:短文写作(日记、小故事等);实用性写作(卡片、信件、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图文信息转换(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接续完成文段;写电子邮件等。

对照《标准》中的建议写作测试形式,可以发现在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部分呼应了《标准》的要求。如在现有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出现了日记、小故事等短文写作,也出现了留言、信件、说明等实用性写作,还出现了电子邮件写作。但是,对于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等图文信息转换、接续完成文段等写作能力考查形式,在现在的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中很少得到使用。因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国高考试题在使用过后很快就会流入社会,中学师生对于高考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非常熟悉,所以造成了高考测试形式的钝化,要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常考常新,并能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其考查形式上宜采用《标准》中的建议,既要使用短文写作,实用性写作等形式,又要适当使用图文信息转换,接续完成文段等形式。

除了上述讨论的写作测试形式的单一和固化问题之外,对现在英语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中的短文改错的存废问题也有很多的争议。主张使用该题型的学者认为,短文改错是考查写作能力的有效形式,因为虽然短文改错考查了许多要素,如词汇、修辞、结构等,但仍主要是通过考查效验能力间接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效验能力是写作能力中重要的一项能力,个体只有在能够识别错误的情况下,才可以写出正确的文章来。笔者认为,短文改错这种题型可以从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中废除,理由在于:其一,短文改错在写作能力考查方面的效度比较低。考生做短文改错题时识别错误、改正错误,都是在理解现有短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写的性质上不同于引导性写作,其自由度也大大低于后者,甚至远不及完成句子和句子翻译,因为考生的思维焦点只是在原文语境中找错改错,错误多是语法和惯用法方面的,学生主要依靠语法知识来做题。而不是输出完整的语言内容(起码是句子),考生没有多少主观表达、运用语言的余地。从这个角度讲,短文改错关注的主要也是语言要素、语法知识,其交际性要素几乎为零。 其二、短文改错对教学的负向反拨作用太大。 由于短文改错题主要考查的是语言知识、语法能力,自从高考采用此题型以来,教师和学生更加偏重对语法知识和做题能力的培养。多做改错题,可能会提高成绩(有时也不明显),会增强阅读能力(往往是每词每句落实的精读),但对于培养语感,对于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却无多大帮助。其三、短文改错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否需要具备改错的能力? 改错,本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师要知其然,知其不然,知其所以然。学生的语言技能,是能听能说能读能写,并不一定要能改错。有些短语、搭配,甚至拼写、变格等,学生自己在说和写时不一定会错,倒是在改错题里弄糊涂了,甚至加深了错误印象,适得其反。这也是改错题的主要弊端:不利于形成深刻、清晰的正确印象,会抵消教学效果。

有人会说,上述情况是指平常教学,高考则不同。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与平常在校考试的测试目的(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同,应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同意这种看法。问题是,高考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高考用什么题型,平常的教学肯定要跟着高考走,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这就造成了一种怪现象:测试目的不同的考试,题型却一样。这显然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理念相距甚远。

三、话题知识的呼应

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其写作任务中的话题知识应与《标准》中的话题范围相一致,在此基础上顾及到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经济差别、文化差别等。

根据 Bachman 的交际语言能力测试理论,应试者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仅受语言能力和个人特征的影响,还受到话题知识的影响。话题知识又叫知识图式或者世界知识,指的是存在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结构(Bachman,1999:65)。如果写作测试任务中的话题知识超出考生的知识范围,那么就不能有效地测出考生的写作能力,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既失去信度,又没有效度,从而导致造成中学写作能力教学的混乱。

《标准》中对于八级话题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熟悉有关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熟悉有关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话题;熟悉有关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例如:职业、节日、风俗和社交礼仪;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那么,既然《课标》对话题知识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中的写作任务应该在这些话题知识范围之内。但是这个目标描述比较抽象,不容易操作,例如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这些日常生活习惯具体有哪些,就很不好把握。解决这个问题最基本的途径是了解教材,教材中涉及到哪些话题,我们就可以以这些话题为依据。对于教材没有涉及到的话题知识,虽然有少数学生了解,在高考英语写作任务中一定不能涉及,否则就会造成测试的失真,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导致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在话题选择方面的泛化和混乱,脱离教材,另起炉灶,本末倒置,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另外,还要考虑到地域差别、城乡差别、文化差别、经济差别对话题知识的影响。比如城市考生可能比农村考生更熟悉交通规则方面的话题,经济发达地区的考生可能比经济落后地区的考生可能更了解电脑,傣族的考生可能比其它民族的考生更熟悉泼水节等,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高考写作能力测试才能在话题知识方面更好地呼应《课标》目标。

测试具有对教育教学具有导引功能和督促功能,高考这种大规模的关系重大的考试更是如此,要达到《标准》中提出的写作能力目标,关键还是要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在层次、形式、话题知识与《标准》中的要求和建议密切呼应,充分发挥高考的巨大正向反拨作用,这样中学的英语写教学才不至于与《标准》背道而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费时多、收效低的状况。

参考文献

Lyle F. Bachman. 语言测试要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年;

Lyle F. Bachman, Adrian S. Palman.《语言测试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年;

J.B.Heaton. 语言测试,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0 年;

潘光威,关于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的分析与思考中学外语教与学,2003 年;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范文4

一般式 to do; to be done;

完成式 to have done; to have been done;

进行式 to be doing

完成进行式 to have been doing

二、不定式作主语:一般位于句首,谓语用单数

To go to college is our ideal. 上大学是我们的理想。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is difficult. 学外语很难

为了平衡句子,通常用it做形式主语替不定式。

It’s+名词/形容词+for/of sb.+to do sth. (注:此句式中不定式逻辑上的主语可由for或of引出,当表语的形容词为修饰逻辑主语sb. 的kind,nice,good,polite,clever,foolish,right,wrong等时,逻辑主语由of引出)

It takes (sb.) some time (hours, months, days, a lot of time, patience...)+to do sth

三、不定式作宾语:

I like to watch TV. 我喜欢看电视。

He wants to swim. 他想要游泳。

四、不定式作表语:常用在系动词be, seem, appear, get, remain等后作表语,如: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is to go quickly. 这个词的意思是快点走。

To the docto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save the lives. 对于医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治病救人。

五、不定式作状语:

表示目的 The foreigners came to China to see the Olympics. 这些老外来中国看奥运会。(目的状语)

表示结果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me to lift. 这个箱子太沉了,我提不动。

表示原因 She is glad to meet us. 见到我们她很高兴。

表示条件 A man would be blind not to see that. 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这点,那他就是瞎子

六、不定式作定语:

不定式作定语通常放在其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和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间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同位关系和修饰关系。

主谓关系 Yang Liwei is the first Chinese to go into the space. 杨利伟是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

动宾关系 He has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他有重要事情要做。

同位关系 He broke his promise to write to his parents regularly.

修饰关系 Now it is time to begin our class.

七、不定式作同位语

His task, to clean the room, is very easy. 他的任务,即打扫房间,是很简单的。

八、不定式省to的情况:

一感:feel 二听:hear, listen to 三让:let, have, make四观看:observe, see, watch., look at

使役动词 let, have, make 等后接不定式。

感官动词 see, watch, look at, hear, listen to, smell, feel, find 等后作宾补,省to

would rather…than(宁愿……也不),had better后

You had better stay at home.你最好呆在家里。

I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 than go there. 我宁愿呆在家也不去那。

九、 有些动词后面既可+to do sth., 也可+doing,但含义不同

go on doing sth.继续干同一件事 go on to do sth.接着干另外一件事

stop doing sth.停止干某事 stop to do sth.停下来去干某事 (上接第266页) 以上列举了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分析了学生受汉语思维干扰致错的原因。研究表明,只有通过大量的目的语输入,才能减少母语的干扰程度。学生应该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犯得错误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错误就会逐渐减少,就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后我们应该把马克思关于学习英语的忠告铭记心中:When a person i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he must not always be translating everything into his own language. He must be able to use the foreign language, forgetting all about his own.

参考文献

[1]CN46-0006刘竞《英语学习辅导报》《高中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与写作教学对策探究》2010年2月28日

[2]80-408 黄菁晖 《考试 高考英语》 《有感于高考英语写作教学创新》2009年第一期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范文5

我们总结一下历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总会发现:高考试题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也就是说,不论高考如何命题,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它们都遵循一个规矩――范围不可越“纲”(教学大纲),内容不可愈“本”(课本)。所以我们在高考英语复习时,千万不要因为进行复习而让课本“坐冷板凳”。反之,我们应该把课本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去加以重视。凡任高三毕业班英语课的教师都知道,教材的内容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挑选而布置设计的,它们都是大纲规定的蓝本。因此,我们复习时一定要把教材内容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加学生词汇量的重要材料,切忌对教材“炒冷饭”。

二、构建网络,夯实基础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所学到的英语知识是十分零碎和孤立的,要想将这些零碎而孤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网络化,让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将《教学大纲》作为依据,将《考试说明》作为指导,将教材作为基础,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包括词汇、句型、语法、交际功能、篇章结构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的要点,逐一地进行分类整理,以点带面,以新带旧,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并从中摸索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便可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其次,我们在复习中必须要结合高考考点进行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学生就能用极短的时间复习完所有的基础知识,复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去进行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等专项能力的训练和模拟训练,从而避免了在复习课本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构建网络,夯实基础,才能全面提高成绩,进而事半功倍。

三、限时阅读,强化训练

在高考英语复习中,一定要对学生做限时阅读的训练,尤其是阅读理解类的题型。限时阅读训练一是为了克服学生朗读、指读、回读等不良阅读习惯,使其养成快速扫读的优良习惯;二是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答题的效率,并使思维的精细程度得以提高。鉴于以上两个重要的目的,所以,我们对限时阅读的材料必须有较高的要求。我通常是建议学生将历年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作为限时阅读的材料。因为高考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具有选材难度适中、题材覆盖面广、命题更为严谨的特点,它更能经得起推敲。在限时阅读时,所限时间要由长到短,刚开始时的速度以75词/分钟为宜,以后逐步加快,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的分值是最高的,而完形填空等其他题型也常常和阅读能力息息相关。所以,即便在高考复习进入冲刺阶段,也必须坚持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限时阅读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并熟悉其写作的思路,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此外,最好在每周都来一次课外阅读,并以此巩固和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自己的语感。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范文6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考英语;成果写作;过程写作,合作学习

使用目的语写作是外语学习者运用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技能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中,写作技能被列为构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四种语言技能目标之一,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理解和表达的必要条件和手段。高中英语教师应当重视写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理念、改革教法,努力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和教学理念方面。

受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影响,我国不少高中仍把英语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放在升学应考上,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构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普遍存在。为适应高考需要,一些教师通常只偏重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的教学,写作教学和练习时间相对较少,并存在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缺乏系统的教学和练习等负面现象。比如:急功近利,只在考前组织突击性的强化写作练习;脱离实际,既不考虑写作目的和阅读对象,也不考虑体裁、题材和内容的真实性;忽视过程,不了解写作既是使用目的语发展思维和学会处理、表达信息的过程,又是语言创新、发挥的机会和空间;忽略情感,不注重写作中与人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评价单一,评改重点局限在词法和句法的修订上,不关心写作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这些问题使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迟滞不前,收效甚微。

2.学生动力和学习方面。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写作动力。写作是一种费时长、收效慢的技能训练,一些学生怕苦怕累,参与动力低,一些学生则因为写作在高考中分值较低而不予以重视。二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据笔者调查,中等和中下英语水平的高中生,因初中学习欠了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均跟不上高中英语教学进度,学习困难越来越大,造成恶性循环,到了高二、高三阶段,为了应试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记诵生词短语和阅读练习上,根本无暇顾及写作训练。一些英语较好的学生尽管在用词造句方面已经没有或基本没有问题,但由于平时缺乏系统的写作知识指导和足量的练习,很难写出好文佳作。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实要求

高中英语写作要求可以从高中英语课标的技能目标描述和高考的写作命题中反映出来。高中英语课标在总体目标中对高中阶段(六至九级)写作技能目标的描述是:能有效地使用口头语或书面语描述个人经历(六级);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七级);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八级);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并具有初步使用文献的能力(九级)[1]7-8。高中英语课标的内容目标对各级的写作目标由浅入深地做出了更具体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体裁方面。包括应用文体(如便条、信函、通知、申请、摘要、报告、文字/图表说明、简历);记叙文体(如叙事或写人的短文、引用和转述);议论文(如阐述和评论),戏剧文体(如短剧改编);以及简单笔头翻译等;

2.语言和语篇方面。要求语言恰当,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文体规范、得当,文字/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格式正确;

3.技能方面。能简单(六级)/比较详细生动(九级)描述,简单表达,简单评论,能进行修改。

三、过程写作的理念、特点与方法

目前,我国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成果写作途径。成果写作途径把写作视为一种独立的个人书面语码编码活动,“主要关注写作的最终成果:短文,报告,故事,以及成果应有的‘外部特征’。

四、高中英语过程写作应注意问题

当今,过程写作途径已成为西方写作教学的主流。如何运用其教学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加速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已成为我们亟需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1)重视体裁教学,强调真实写作。写作中首要问题是体裁的判定和应用。

(2)倡导合作写作,发散集体思维。过程写作把写作看成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践、发散思维、交流看法、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语言交际活动过程。

(3)改革评价方式,鼓励不断完善。过程写作把评价和协商、反馈、修改、完善集为一体,把评价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让其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小组互评,交换观点、群策群力、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写作。

(4)转变教师角色,开发学生潜能。过程写作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讲解者、评改者转变为促写者、指导者、伙伴、读者、资源提供者、反馈提供者等。过程写作赋予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帮助、鼓励和促进学生通过参与、思维、互动和反馈,学会创造意义和表达意义。

(5)兼顾结构内容,过程成果并重。高中英语课标写作评价标准要求“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过程写作途径符合当代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原则和高中英语课标的目标及要求,对提高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和运用价值。近年来,不少高中英语教师已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一定效果。可以预见,只要我们科学灵活地探索其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运用,一定能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