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危害的因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危害的因素范文1
通讯作者:郭虹
手术室护士是发生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为了减轻职业危害带来的危险,手术室护士在临床护理中更要有自我防护意识。本研究旨在探讨威胁健康的心理、生理、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及防护,针对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在治疗患者的同时,防止各种危险因素对护士造成伤害。
1 危险因素
1.1 生理、心理因素 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量大、急诊多、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导致心力交瘁,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保持颈椎前屈15°~20°,连续站立平均6.5 h/d或更长。长时间的站立,身体固定于某一姿势导致手术室护士易患颈椎病和下肢静脉曲张。巡回护士用240步/min的急速行走,工作累计时间4 h/d或以上[1]。搬运重物、急速行走、为患者摆放等易导致腰背损伤,长期饮食不规律易导致胃溃疡。长期紧张、思想高度集中易导致体力、精力消耗过重,出现睡眠障碍[2]。
1.2 化学因素
1.2.1 化学制剂的应用 戊二醛、84消毒剂、甲醛、环氧乙烷等长期接触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炎、哮喘、记忆障碍及生殖系统疾病。
1.2.2 麻醉废气污染的危害,可引起心理行为改变、慢性遗传学影响以及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术中使用电刀、双极电凝时产生的烟雾,可引起烦躁、头痛、头晕。关节置换术中的骨水泥异味,使人头痛,甚至发生过敏反应。腹腔镜术中使用CO2气体对手术环境的污染。
1.3 物理因素
1.3.1 监护仪、电刀、麻醉机、呼吸机、器械车、空调声等各种仪器产生的噪音引起头昏、耳鸣、注意力分散。
1.3.2 电离辐射 骨科手术中常规使用X线摄片及C臂机,手术室人员接触射线机会较多,易导致机体损伤(白细胞减少),易引起流产及致癌[3]。
1.4 燃爆因素 手术室有各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同时使用多种高频电器,术中应用电刀的同时使用酒精消毒,易引起燃爆。
1.5 患者因素 意识不清、醉酒、精神患者在手术中会抓伤或碰伤护士。
1.6 生物因素 手术室护士每天要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它们是经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手术配合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钩,传递频繁,术后清洗,易伤到自己和别人,腔镜术中的冲洗液易溅到眼睛及皮肤,在针刺伤中最常见乙肝、丙肝、艾滋病。据资料显示,因职业损害引起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手术室护士与其他科室相比受伤危险性更大,感染机会更多。
2 防护措施
2.1 完善防护制度 提高手术室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危害的认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手术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组织全员学习和培训相关知识,提高认识,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加强自我保护意识[4]。
2.2 生物因素预防措施 工作中应注意做到预防锐器伤。
2.2.1 保护皮肤黏膜 把来自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分泌物都视为传染源,接触时带一次性手套,操作后认真洗手,当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不慎飞溅到脸上或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液清洗面部,并用抗菌滴眼液做眼的清洗和保护。估计腔镜手术中冲洗液易溅到眼睛及皮肤时,术前应戴好面罩、护眼镜、穿塑料围裙上台。
2.2.2 使用不用手传递操作技术 在手术台上放一方盘,将尖锐器械放入,方便手术医师及洗手护士均能十分方便地从中拿取锐器。
2.2.3 手术缝针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无针系统 条件许可尽量使用电灼或吻合器。选择手术钝头缝针,钝头针能显著减少手套穿孔率,避免手部的针刺伤。
2.2.4 避免双手回套针头,如需要套,应使用专用的针头移除设备或使用单手操作技巧完成。不要用手弯曲或掰断针头。
2.2.5 加强手术室人员标准预防的落实
2.2.5.1 一旦被锐器意外刺破后,戴手套者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血液。相对减少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用0.5%碘伏、2%碘酊、75%酒精对污染伤口进行消毒[5]。
2.2.5.2 对于HBV可接种乙肝疫苗,目前对HIV、HCV尚无有效的治疗及可靠疫苗,手术室护士更要加强认识和自我保护,科室建立锐器伤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及时上报,定期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2.3 化学因素预防措施
2.3.1 合理使用消毒剂 用等离子低温灭菌器代替甲醛熏蒸,要正确、合理使用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用时加盖,缩短在空气中暴露时间,操作时戴护目镜和呼吸面罩,穿保护衣和围裙,操作时戴手套。
2.3.2 环氧乙烷灭菌后的一次性用品,设在专用房间和排放有毒物质装置,为了安全须将物品放置一段时间再使用。
2.3.3 提高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手术时使用密闭性良好的麻醉机减少泄露,在手术时启动排废,将患者呼出的麻醉废气排出室外,术中及时提醒手术医师边切割边用吸引器吸走烟雾。用真空离心搅拌骨水泥可减少气体挥发对人体的损害。腹腔镜手术,严格检查气腹机与二氧化碳瓶衔接处是否漏气。
2.3.4 每次手术结束后,在对手术间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开强制风机将室内麻醉废气、药味排除。
2.4 物理因素防护措施
2.4.1 防止或减轻噪声污染 定期检查器械车,器械台的轮子可使用多方向转动的静音轮子,使用剂保养。吸引器做到即用即开,各种监护仪器音量大小适宜,保持室内安静,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2.4.2 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手术室应配备铅衣,X线摄片在情况允许时可暂时回避。手术室年轻护士较多,对于育龄或妊娠妇女应严格加强保护。
2.5 生理、心理因素防护措施
2.5.1 洗手护士在传递器械时,应尽量保持身体和颈部同时转动,尽量减少颈部转动。巡回护士在搬运重物和摆放时要掌握力学原理,协调一致,防止腰扭伤,对已发生的腰背痛防止其再度受伤。
2.5.2 若长时间站立,在不影响手术时,下肢可原地活动一下,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凳子休息。预防下肢曲张可穿弹力袜,在平常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的饮食营养和休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2.5.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工作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以减轻手术人员及患者的紧张状态,人员配备应充足,采用弹性排班,科室在工作之余举办些丰富活动,放松紧张的神经,保持良好的心态。
2.6 患者因素预防措施 术前做好访视,理解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尽量与其沟通,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2.7 燃爆因素预防措施 手术室各种仪器要定人、定期检修、保养,使用仪器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手术间严禁明火,手术中使用电刀时,尽量不要用酒精,消毒用碘伏擦拭。
综上所述,手术室人员面临诸多职业危害,要定期学习标准预防,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视为传染源的观念,将标准预防纳入科室制度。减少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蔡春琴,应武.手术室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30-1131.
[2]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8.
[3] 李可萍,庄英杰.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2.
[4] 杜凌霞.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70.
职业危害的因素范文2
【摘要】 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探讨急诊科护士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社会性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将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点,有利于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急诊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急诊护士往往在病人第一时刻到达医院时即投入对病人的抢救,容易忽视自己的保护,使急诊护士容易暴露于危害因素下成为高危职业暴露群体,现综述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
1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特征
1.1 物理因素
1.1.1 锐器伤 急诊护士在工作中,往往因为病人病情急、伤势重、抢救处置紧张,接触锐利器械如刀片、针尖、玻璃等的频率比其他科室护士高得多。有报道,急诊护士针刺伤受伤率为90.3%[1],锐器伤是导致急诊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据报道:锐器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以使受伤者感染乙肝病毒[3]。
1.1.2 辐射因素 急诊病人往往为突发意外,护士经常要护送病人做一些辅助检查,如CT、核磁共振成像(MRI)、拍片透视等, 经常接触电离辐射,长时间的蓄积作用会致畸、致癌,致突变[4]。使用紫外线、臭氧等消毒灭菌,使用不当可引起紫外线眼炎或皮炎,高浓度吸入臭氧可引起气急、胸闷、肺水肿等[5]。
1.1.3 噪声危害 医院病房的国际噪声标准容许声压级为38分贝,而急诊科平均噪声值为43.0~52.9分贝,明显高于国际噪声标准容许声压级。蒋红等人的研究显示[6],急诊科24小时所有测音点测都超过标准,最高可超出标准84%。急诊科人流量大,噪声也大,长时间在高音量环境中工作,易导致头痛、失眠、易怒、耳鸣、心里紧张等不适症状。
1.1.4 负重伤 据国内资料统计,腰背扭伤是医疗服务行业最常见的意外之一,如急诊出诊时,搬运病人上下楼,协助病人做检查,帮助病人上卫生间,搀扶突然跌倒或晕倒的病人等等。由于不合理的搬运姿势,造成脊柱损伤或肌肉伤。急诊护士长期处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易发生腰背扭伤[7]。护士站立时间过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8]。
1.2 化学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 急诊科工作环境中使用消毒剂较多,如戊二醛、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甲醛等,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频繁接触这些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可致中毒或致癌[9]。有调查报道,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中,都含有环氧乙烷的成分,长期接触环氧乙烷的孕妇流产率高达16.7%,在早孕接触危险性更大[10]。
1.2.2 各种治疗用药 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治疗用药,而许多药物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11], 一些化学药物具有相当的近期和远期毒性,化疗药物可以降低人体免疫力是得以认可的。
1.3 生物因素
急诊科护士处于抢救工作的第一线,是接触各种细菌、病毒的高危人群。护士在参与各种抢救操作及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为了争取最有利的抢救时机,护理人员往往来不及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便直接接触病人,对病人进行处置抢救,如气管插管、吸痰、洗胃、止血包扎、静脉穿刺等,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报道,总体上医务人员经表皮黏膜暴露率为每年每人次2.16%[12],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中和体液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1%,暴露含乙型肝炎的血液和体液感染机率为6-30%[13]。
1.4 心理社会因素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突发事件多,病人病情往往来势凶猛,家属常有急躁、暴怒情绪,病人及家属过度焦虑,期望大,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较高,常常希望自己的家人得到更多的、最快速的救治,而今他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护士为接诊第一人,直面病人及其家属,所以在抢救时,护士时刻警惕引发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去面对病人或家属的心理暴力[14] 。一旦病人救治无效或希望渺茫,家属会责怪医生救治不力,会将其对医生的不满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尤其是在病人死亡后,甚至辱骂、动手殴打护士,使护士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护士社会地位有限、晋升少、报酬低、人员短缺夜班频繁致生物钟紊乱,使人体的免疫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下降,也会致诸多疾病发生。据资料报道,80%以上的护士不愿从事急诊护理工作,从事急诊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80%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72%有疲劳感,40%情绪不定,20%易激怒[15]。另外随科技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抢救治疗手段的层出不穷,要求急诊护士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胜任临床工作,更加重了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
2 防护对策
2.1 加强自我保护,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制度,减少职业暴露作为一名急诊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必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要认识职业暴露的风险及危害,了解预防接种、标准预防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防护用品,学会正确处理污染锐器、血标本、医疗垃圾。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有创操作或侵入性治疗时,尤其是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均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特别要注意眼、皮肤、黏膜及皮肤破损处的保护。有报道,采用标准化防护后,医务人员的血液暴露率可从35.8%下降到18.1%。护士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手部皮肤的完整性,注意伤口保护、佩戴乳胶手套进行工作,防止细菌侵入。在更换或测试消毒液及为肿瘤病人输注液体时,应带好口罩、手套,减少毒物对自身的损害。在搬运和移动病人时,掌握正确而有效的搬运知识,充分利用人体力学原理,不得使用蛮力,在体力不佳或人员较少时应积极寻求帮助,从而避免腰背受伤及肌肉拉伤的发生。
2.2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美国CDC(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估表明:62%-88%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对医务工作者进行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16]。在工作中管理层针对急诊科的工作特点,进行相关的培训,可通过讲座、发资料、知识测验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并将防护知识纳入考核内容,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险性及采取必要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正确洗手是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防止自身感染最有效、最简单的措施之一,有效的洗手可清除手部99%以上的各种暂时细菌[17]。严格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护士每日洗手频度应保持在35次以上[18]。
2.3 改进医疗器具和工作环境,完善防护设施和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医院要加大对急诊科建设的投入,添置先进医疗器具,完善急救防护设施,急诊环境设计布局合理,防止人为对护士的伤害。护送危重患者做检查,应穿防护服。建立急诊医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查体,对发生职业损伤者要及时给予救治,如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医院要加强急诊科安全保卫工作,24小时有保卫人员值班,并建立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的网络,一旦有暴力事件发生,使警力在短时间内即刻到达现场,最大限度地防范暴力事件的发生。
2.4 科学处理意外暴露
医院应制定职业危害暴露处理流程,设立意外伤害或损伤登记报告制度,建立意外损伤个人档案以便查询或随访。伤后及时向医院院内感染办公室专管人员汇报并填写报表,对污染的情况进行评估,受伤害者及时进行健康体检和医学观察。对病人及伤者进行有关化验项目的检查,并对化验结果进行跟踪,定期随访。若化验结果显示阳性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接种疫苗、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等。
2.5 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
急诊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护士应有自己的支持系统,如健康娱乐中心,心理咨询室等, 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疲劳。利用广播、电视、报纸 、互联网等媒体对护士工作加以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19],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使护士的付出和获得的社会尊重之间平衡。解决护理人员缺编问题,减轻其工作量,管理层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弹性排班,繁忙时段加强护理力量,遇病人较少时,可合理安排人员轮休。
3 小结
急诊护士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以预防的,各级人员都应积极支持急诊护士职业防护工作,急诊护士才能保持健康的身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应菊素,徐国英,王晶,等.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206.
[2] 张玉芝,周俊卿,梁霞,等.锐器伤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13.
[3]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 532- 533.
[4] 尹爱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当代护士,2005(2):29.
[5] 艾秀琴.医务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J].天津护理, 2004, 12(1):58.
[6] 蒋红,李曙光,刘华晔,等.综合性医院噪声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37-39.
[7] 陈翠,周桂元.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5,4(5):42.
[8] 王亚丽,王雪梅.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职业防范[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3):137.
[9] 尹爱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当代护士,2005(2):29-30.
[10]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3.
[11] 周佳.浅谈药物治疗中护士的自我防护[J].护理研究,2001,15(5):292.
[12] Hosoglu S,Akalin S,Sunbul M,et al.Predictive factors for occupational bloodborne exposure in Turkish hospitals[J].Am J Infect Control,2009 (37)1:65-69.
[13] 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4.
[14] 陈祖辉,王声涌.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问题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9(15):3-6.
[15] 廖文丽.急诊护士潜在的健康问题及自我防护[J].职业与健康,2004,20(4):139.
[16] 张帆,周密,孙玉卿,等.防护措施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程序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1,5(1):36—38.
[17] 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75-182.
职业危害的因素范文3
方法:通过统计数据方法系统阐述不同行业、工种和年龄尘肺病的发病数量。
结果:采煤工患尘肺的病例最高,工龄为21-30年的患者数量最多,达到了总病例的一半以上。
结论:尘肺病与职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与职业的类型、工种有关,还与职业工龄有关,另外还与企业的性质、规模有关。
关键词:尘肺病 职业 防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150-02
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时,长期吸入粉尘,粉尘在肺内停留而导致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并继而引起其他的一系列相关疾病,即尘肺病。随着人民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尘肺病的防治现状显得越来越急迫和严峻。因此研究尘肺病与职业因素的内在关联,对我国预防、治理尘肺病,均有现实的指导和理论意义。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尘肺病与职业因素关系、尘肺病和企业规模关系、尘肺病和工龄关系研究。
1.2 方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概述。尘肺病是由于劳动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早期症状为巨唾细胞肺泡炎,到了晚期则形成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尘肺病目前是全球范围内数量最多的一类职业病,尘肺病人占职业病病人数量的70%。硅肺是尘肺病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我国患该种疾病的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
2.2 尘肺病与职业因素的关系。
2.2.1 尘肺病与职业类型的关系。根据国家标准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所报告的28个行业中,其中有尘肺病例的行业高达21个。煤炭开和洗选的病例最多[3],达到总病例的72.99%,位居第二的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具体病例统计数据如下(%):制造业0.3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8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9.88,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7.14,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0.61,其他采矿业0.41,农、林、木、渔业0.5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2.9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59,金属制造业0.14,建筑业0.30,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0.25,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1.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2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0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4,非金属矿采选业0.5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0.39,地质勘查业0.14,其他0.78。
劳动者从事的接尘工种,若只接触一种尘,比如岩尘和煤尘,我们叫做纯掘进工和纯采煤工。若接触多种尘,我们考虑其接触的危害最大的一种尘,称作主掘进工和主采煤工。根据相关统计,采煤工患尘肺的病例最高,其次是主掘进工和凿岩工[1]。
此外,根据我所统计,645名尘肺患者中,掘进工的数量最多,达289例,采煤工数量仅次于掘进工,达到了157例。[3-7]
2.2.2 尘肺病和企业规模的关系。调查发现,我市62.1%的企业没有对相关的工作场所进行粉尘监测,另外企业的体检率很低,尘肺病与企业的性质也有关系,国有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其设备、工艺等均较为先进,民营企业则较为势利,对安全措施往往不是太为重视。
2.2.3 尘肺病与工龄。根据在所统计的645例尘肺病患者中,工龄为21-30年的患者数量最多,达到了总病例的一半以上,11-20年工龄的患者达到了将近30%。由此,工龄越长,换尘肺病的概率就越大,表明尘肺发病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需要10-25年的累积才能发病。[8]
3 讨论
尘肺病不仅与职业的类型、工种有关,还与职业工龄有关,另外还与企业的性质、规模有关。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防尘技术,相关部门加强防尘监测。相关部门应该定期派人到有关企业进行检查,监测其防尘质量,发现防尘不力的企业,应该及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处罚。
(2)开展相应的卫生保健工作。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另外要开展员工的健康普及工作,让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积极做好相应的自我防护工作。
(3)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政策和法规的完善,能对防治工作不力的企业起到督促作用。
参考文献
[1] 聂云峰.2006-2010年湖南省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12
[2] 马琳.泰安市煤矿公认尘肺病现状及其防治对策[D].泰山医学院,2012
[3] 杨韶华.浅谈煤矿尘肺病的预防和治理[J].河北煤炭,2011
[4] 何风生,王世俊,任引津.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5] 周永智.836例煤工尘肺死亡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医学,2007
[6] 徐艳龙,陈葆春,胡琼.安徽尘肺病患者减寿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
职业危害的因素范文4
1法律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关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条款适用体现在2处,一处归属于第二章前期预防中的第十三条第一项;另一处归属于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中的第二十四条第四款。第十三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第二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与此相对应的行政处罚依据条款是第六十五条第一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和第五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
2法律条款的适用
一般认为,只要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就可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第一项进行行政处罚,我们在初次处理案件时也是这样认为的。《职业病防治法》对第六十五条第一项的条文释义也这样解释:只要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有一项超标的,就应当给予处罚。但是我们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却发现,与此相对应的违法条款却是《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前期预防中的第十三条第一项。所以我们觉得日常监督执法时不应适用该条款项,理由如下。
①我们现在所处罚的对象基本上是已经开办好几年的老企业,而不是新设立的用人单位。第十三条归属于《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的前期预防,顾名思义,该条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新开办的用人单位。即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其设立除了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要符合该条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确保工作场所对在该场所工作的劳动者的健康基本无害。因此,新设立的用人单位如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可适用《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第一项进行行政处罚,而非新老兴办的用人单位就不应适用该条款。
②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所决定。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主要从源头抓起,职业病的突出特点是不可逆性和可预防性,这两个特性决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有效的预防可以避免职业病危害产生的严重后果。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的措施主要有《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前期预防中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查和用人单位设立时工作场所应当符合的职业卫生要求。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可能把所有的职业病都管起来,因为这部法律的适用范围已很明确,法定职业病的范围规定为十大类115种;也不可能要求原有的老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法律容许这些单位对其劳动条件有一个整改治理的过程。所以对老企事业单位适用《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第五项而不适用第一项,是法律从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出发的。
③法律对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作出了专门的章节规定。第二十四条是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评价管理的规定,也就是对老的用人单位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的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因此,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治理后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如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就可依法查处。
3适用第六十五条第五项应注意的问题
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至少2次。第1次监测结果是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线索,第2次监测结果是确定用人单位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后,是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当然第2次监测必须是监督监测。
②要有足够的整改治理时间
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线索后,必须要给用人单位留有足够的整改治理时间,并要有督促用人单位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的卫生监督意见书。在第2次监督监测时必须要取得用人单位已经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的证据材料,如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照片等。第2次监督监测结果仍然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检测检验报告书宜以送达回执签收,告知用人单位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否则应负相应法律责任的事项,并做好询问笔录。
③监督检查
第2次监督监测结果送达后,可择期对用人单位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如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又不进行治理的,才可以给予警告,责令立即改正的行政处罚。这里边作出“立即改正”,而不是“限期改正”,是因为我们警告的指向是用人单位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行为,而不是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事实。即在用人单位未经确认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前,不得继续从事存在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而且,《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第四款也明确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如果“限期改正”有放任危害继续之嫌疑。
④发现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线索后,如果说用人单位不采纳卫生监督部门的意见,不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则不宜适用本条第五项,而应适用本条第二项关于“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或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而进行查处。
(收稿日期:2006-12-15)
职业危害的因素范文5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职业性损伤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1]。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和骨科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室的各种设备、材料先进化和多样化。骨科手术室护士在参与手术过程中经常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锐器、放射线、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中[2],导致各种职业性损伤。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所以应该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其自身保护意识,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从而保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况。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1.1.1 意外损伤的影响 手术室护士在配合中频繁的传递刀、剪、针等锐利器械较多,极易误伤自己和他人。术中意外被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国内曾报道,健康医务人员80%-90%的血源性疾病都是由针刺伤所致。
1.1.2 噪声的影响 手术室属于噪音污染严重的科室,它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抢救设备及器械等。噪声来源于各种监护仪器的报警声、电刀、吸引器、电钻、骨刀、骨锤、推车等,其水平常常超过安全限制,使护士极易出现烦躁、易怒、头痛、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甚至引起噪音性耳聋。
1.1.3 电离辐射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高骨科手术的准确率,术中使用C型臂机透视技术越来越多,手术室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受到辐射的损害,长时间反复受放射线辐射,可造成机体损伤如致癌、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结构、辐射病等。另外,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护理不当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皮炎、诱发癌变。
1.1.4 其他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会接触粉尘和纤维等物品,如橡胶手套上的滑石粉,整理各种敷料、纱布棉球制作及术中铺无菌巾,这些微小粉尘、棉布纤维的污染可引起鼻炎、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另外,骨科手术在协助医生消毒时,巡回护士既要暴露足够手术野消毒范围,又要避免骨折端错位引起负重伤。
1.2 化学性因素
1.2.1 麻醉废气的影响 手术室的环境相对密闭,术中CO2、七氟醚等品的残余都可能污染室内空气,长期吸入可造成肝脏损害,细胞突变,免疫力下降[3]。
1.2.2 化学消毒剂的影响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常会接触各种消毒剂,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常用的84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高锰酸钾对人的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1.2.3 骨水泥的影响 骨科手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使用的化学药物骨水泥与溶解剂混合,产生强烈的刺激气味,长期吸入对人体的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有严重损害作用。
1.3 生物性因素 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手术室护士每天频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和体液,被病毒、细菌、支原体、霉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感染的概率大[4]。经血液接触造成传播的病毒主要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其次,长期强烈的灯光刺激,使眼睛处于疲劳状态,易引起角膜炎、结膜炎。
1.4 心理因素 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工作连续性强,加班的机率比较高,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手术室护士每日高度紧张、注意力过度集中、精神压力大,容易导致疲劳。长期的疲劳有可能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
1.5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超负荷的工作致使生理、心理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手术室护士固定的工作姿势、长时间站立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频繁急走及处理重物致使腰酸背痛;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无规律性、精神高度紧张,易引起生理疲劳。2 防护措施
2.1 物理性因素防护 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电器设备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应尽量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术中使用C型臂透视时要控制好时间、控制好距离,采取屏蔽保护,尽量减少照射次数。工作人员自觉保持“四轻”良好习惯,在工作中尽量包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另外,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加强自身保护意识,正确传送器械,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刀片不可直接装卸。术中若不慎被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挤出血液,用碘伏冲洗,更换手套。
2.2 化学性因素防护 手术室护士应加强防护知识的教育,充分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麻醉人员在实施麻醉时要注意麻醉机的密闭程度,减少空气中的药物浓度,减少污染源的产生。手术室护士在配合需要骨水泥的手术时,要避免骨水泥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搅拌动作敏捷,与手术迅速衔接,避免造成手术人员呼吸道的损伤及影响骨水泥的性能。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定时通风换气。其次,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应严格掌握消毒时间,消毒过程中严禁入内。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在夹取消毒物品时,规范操作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如不慎将消毒液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术中在使用高频电刀时,用吸引器将产生的有害异味气体和烟雾吸走,以减少污染降低手术人员的危害程度。另外,手术室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对手术室被污染的物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废弃物处理流程,进行分类、包装、登记、转运、消毒及处理。
2.3 生物性因素防护 手术室护士进行有关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的宣教,使对职业感染有较全面的认识,术前做好访视,对乙肝、梅毒、HIV等阳性特殊患者应在常规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在接触患者各种血液、体液、黏膜、破溃的皮肤、处理被污染的物品时,一定要戴手套,操作完毕彻底洗手。严格无菌技术,注意隔离制度,安全处理医疗废物。
2.4 心理、生理因素防护 手术室护士要加强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素质。其次,培养和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当调整护其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根据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人员。另外,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遵循节力原则,养成良好的姿势和习惯,减轻身体疾苦,提高工作效率。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因而存在很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了解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强化其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自身防护措施和心理调节能力,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适应能力,将其危害性减少到最小程度,从而保护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健康,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君.手术室护士职业伤害因素防护[J].中国护理管理,2005,5:20-22.
[2] 赵体玉.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现状调查[J].现代护理,2003,9(4):323-324.
职业危害的因素范文6
[关键词] 妇产科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42-01
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处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妇产科护士因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处于羊水、血液、分泌物及锐器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危害高危人群。
1 临床资料 调查对象为妇产科护士在职护士50人,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1.5±6.5)岁,护2a-30a,平均护龄(14.5±7.5),技术职称:护士12人,护师28人,主管护师10人。学历:中专26人,大专24人。经过调查,多数妇产科护士被羊水。血液污染过,不同程度的被针刀刺伤过受过多种危害因素影响,这多种有害因素主要表现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四方面,为了增强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我们就这些问题中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2.1 物理性因素 医护人员最常见的损伤是针刺伤,负重伤及辐射电伤害。
2.1.1 护士是针刺伤和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 各种注射、输液、缝合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妇产科护士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于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损害而引发血液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1]。目前,已证实20余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针刺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可以是受伤者感染HBV。引起针刺的因素主要:(1)妇产科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等。(2)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个人防护意识较弱。(3)妇产科护士在回收废弃针头、毁形浸泡及拔出针头、加药及重套针帽等环节中均容易发生针刺伤。(4)如在进行各种注射操作或会阴缝合时,因孕产妇不配合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2.1.2 负重伤护理工作是一种集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 由于妇产科护理人员常因配备不足,经常加班加点,饮食起居毫无规律,再加上经常性的护理操作,站、座等不同姿势常常带给椎间盘不同的压力,所以妇产科护士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胃溃疡,还易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及颈椎病等。
2.1.3 噪音的污染 妇产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电器使用的噪音,人为的噪音可以使护理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甚至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
2.1.4 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场所也存在着潜在的职业安全因素 如用电、用氧不慎导致的火灾及患者暴力等。
2.2 化学性因素 妇产科护士经常接触一些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挥发性消毒剂刺激皮肤粘膜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可导致中毒或致畸。另外,妇产科护士若长时间,小剂量暴露在紫外线下,也可因蓄积致癌或致畸。
2.3 生物性因素 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血液、羊水、恶露、大小便、唾液及其他分泌物,受到侵害的危险性高,常见的传染病,如乙肝、丙肝、淋病、梅毒、艾滋病以及孕产妇阴道分泌物中的真菌、滴虫、淋球菌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2.4 心理性因素 主要为精神紧张和心理疲劳。妇产科护士的每项操作均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压力大,精神紧张,工作中遇到紧急事件,如经产妇宫口开全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产后大出血的抢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子痫抽搐的急救,羊水栓塞抢救,过敏性休克的急救等。都会给妇产科护士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妇产科护理工作琐碎繁重,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很多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多疑、神经质等。
3 防护对策
3.1 医院管理
3.1.1 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职业损伤的危害性 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对妇产科护士进行上岗防护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进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改善和引进新的安全医疗用具,对已发生者进行治疗,认真登记,不断总结治疗经验,积极采取措施。
3.1.2 改善工作条件 医院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及监督管理,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完善排污系统,提供个体保护装置,以减少职业暴露[2]。
3.2 防止物理性损伤
3.2.1 避免针刺伤、锐器伤等造成的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严格管理各种锐器,针头随时套上针帽,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该容器放在方便实用的地方,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一旦针头刺伤,立即在近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局部用2%的碘伏,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并报告质监部门进行相关检测,根据结果48h内免费注射高价免疫制剂。
3.2.2 避免负重伤 合理安排班次,既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又减少了因工作姿势,负重带来的疾病,同时鼓励护士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2.3 防止电离辐射、电损伤、噪音污染 正确使用各种监护仪,合理使用消音功能,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仪器设备,对妇产科使用的各种车定期进行保养。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定时开关应装在房间外,便于控制,掌握工作用电用氧知识,保护自己。
3.3 防止化学损伤 妇产科护士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准确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如不小心弄到眼睛里或皮肤上,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把影响降到最低。对孕期和哺乳期的护士给予特别照顾。工作间在密封消毒后应开窗通风,这样,既达到了消毒效果,也大大降低了对护理人员的伤害。另外,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缩小使用范围,逐步由化学消毒剂过渡到物理灭菌。
3.4 防止生物损伤 妇产科护士在接触病人的血液、羊水、排泄物时,带防护手套、脚套。应用肥皂和流水冲洗双手,洗手是预防传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要正确使用六步洗手法,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废弃物要严格处置,放在专用的包装袋内,放规定地点进行集中处理。此外,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体,预防接种,也是预防生物性损伤的有效措施。
3.5 心理因素的防护 在工作管理上,护士长根据护士的性格、特长和能力大小,合理安排班次,合理分配工作量,尽量为护士提供感到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另外,妇产科护士应掌握一些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在工作中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爱好,多与朋友交流,适当的宣泄,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3],还要合理的改善营养,创造积极融洽的人际关系,加强护士的自身修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都是避免心理损伤有效措施。
4 讨论 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仔细,提高工作中的慎独性和自律性,保证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同时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防护工作,给予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减轻护士的负担,提供有力的职业保障,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医院应规范管理,强调从预防入手,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可大大提高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妇产科护士应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应对技巧,不断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业务学习,以精湛的护理技术,熟练的工作流程,面对紧张繁忙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时刻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随即应变能力,保障自我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凤兰,王淑美,栾树荣,王庆华,李霞.产科护士针刺伤的现状及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