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品牌建设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品牌建设体系

品牌建设体系范文1

摘 要 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愈加凸显,商标在企业发展的作用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商标作为传递企业文化与形象的介质,是一家企业的无形资产。成功的商标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知名度,美化企业形象。本文通过介绍企业商标体系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商标体系建设的管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商标体系 建设 管理 企业 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可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驾护航。知识产权包含内容丰富,而商标则是一家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至2010年沸沸扬扬的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之争,近至2016新年伊始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加之零零总总的“双十一”商标大战、特斯拉商标案等等,不胜枚举的实例都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商标的注册与合法使用已经成为当今商业行为中,企业不得不关注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一、商标的意义及作用

商标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八条,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经国家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商标通过确保商标注册人享有用以标明商品或服务,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以获取报酬的专用权,而使商标注册人受到保护。

人们常说,商标是商战的利器,是开拓市场的先锋。在现代社会,同一商品的生产厂家成百上千,同一性能的服务比比皆是,而商标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可以说,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脸”,代表着生产者或经营者的信誉,是一家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企业商标体系“粗放型”现状

在许多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商标体系建设管理滞后企业发展,企业商标资产亟待梳理,商标体系有待建设管理。尤其是对于部分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与二级平台商标注册各行其是,互无交叉,虽然便利各自业务开展,但商标资产散落,缺乏统一整理规划,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资源浪费、重复工作、方向迷失、监管缺失、出了状况只能被动应对等问题。总的来说,部分企业商标体系建设管理目前仍处于粗放型初级阶段。

三、企业企业商标体系建设管理初探

商标体系的建设管理大致分为四个关键点:注册是前提,使用是实现其价值,保护是关键,管理是基础。未来企业商标体系建设管理亦可从这四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企业商标注册申请研究,注重及时性、准确性、防御性。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愈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并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巨量的商标注册申请,使得商标申请重复度偏高,而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相似度高的商标是先到者先得,后来者遭殃。多类案例表明,企业在商标注册时应早做研究、未雨绸缪,注重及时性。此外,如何确定需要申请注册的具体商标也需慎重研究考虑,提高准确度。它首先得形式上合法,设计上独特,要与目标市场消费者心态、风俗习惯相适应,还得与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一致等等。而对于企业投入巨大的主要商标,可考虑建立防御性商标体系,在与该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上分别进行防御注册,防止他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原商标即为主商标,其余为防御性商标。

具体来说,要配合企业茁壮成长的宏伟愿景,企业商标注册可做好配套服务工作。调研国外是否有相关商标注册,并根据业务实际需要考虑向其他国家申请商标注册保护;企业的标志性图案也可在关联经营范围内申请商标注册保护;二级平台未进行商标申请或业务变动的,可根据业务实际需要着手进行,而已申请成功却未能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商标,可通过添加文字等方式进行防御性保护等等。

其次,要重视企业商标管理与保护,使之制度化、程序化、日常化。成功注册商标并获得商标授权,并不意味着功成圆满。如果不悉心保护管理,商标专用权会面临被弱化、淡化甚至被侵权、撤销的尴尬局面。根据专业机构研究分析,企业商标管理保护工作应该包括明确管理部门和制度、监测商标使用、加强商标档案收集、开展相关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机构、人员落实,是整个商标工作开展的坚实基础,制定的规章制度需详细、明确、操作性强才可有效施行。其次,要加强商标使用监测。密切关注国家注册商标动态,应密切关注国家工商局颁布的每一期《商标公告》,如有发现与自己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被商标局初步审定公告时,可及时向国家工商局提出异议,以免自己的商标权受侵害;在日常工作中监测各控股公司所持有商标发现变更、转移、到期状态。在市场上如发现假冒、侵权行为,应及时处理配合执法部门迅速、有效地制止、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此外,企业可开展与商标管理建设有关的培训工作,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最新动态,进行商标评估等。

再次,要提升企业商标市场价值,力争普及化、品牌化、知名化。众所周知,商标是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是整个知识产权中最贴近市场、最能体现经济价值的部分,商标使用是实现商标价值的关键。企业多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划,提高企业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令商标的市场价值在使用中得到不断提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人们将这种规划称为“商标战略”,它就是企业商标发展应该达到的长远、近期和当前目标。

为了有效评估商标价值,企业商标基础资料需注重积累保存,如企业服务范围、广告合同费用、广告宣传中商标使用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都是验证一个品牌知名程度的重要基础性资料,在申报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时,都有重要意义。

从长远来看,品牌化是一个企业商标市场价值达到一定高度的体现。在正确使用商标过程中,结合市场营销推广,提高商标知名度和美誉度,优质的企业商标体系完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建设,要知道商标首先就是企业品牌的法律形式,品牌只有通过商标形式才能收到合法保护。近年来,围绕商标来进行市场调查、推广活动的“品牌营销”开始得到重视。当商标市场价值不断增高并与企业规模提升等多重因素结合形成相应品牌时,它就不仅是一种识别标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企业实实在在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世间万化无常,一家企业也不可能穷尽一切近似商标去注册管理与保护。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当下做好可研调查下的一切可能,以期逐步完善商标体系建设管理,形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品牌,为企业大跨越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武朝,徐春成.商标保护范围的划定理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2] 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品牌建设体系范文2

品牌与城市品牌的内涵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就企业产品的品牌做出这样的定义:品牌是用于识别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或销售者的名称、术语、标志、符号、设计,或者以上几种因素的组合。从定义可见,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是由名称和标志等要素构成的,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有了品牌之后便可以被识别出该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是谁。城市也是产品(在现代营销学中,产品特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 )。作为产品的城市也应拥有城市品牌。AMA(美国营销学会)就城市品牌给出了定义:城市品牌是用以识别城市的特质、形象、象征符号或设计及其组合,用以和其他竞争城市相区别。

在定义企业产品品牌的同时,许多学者还指出,品牌除了外在的识别要素之外还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即一个产品的品牌还代表了该产品所具有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等。也就是说,品牌除了名称和标志之外还要将这些内涵要素最大化地充分整合起来,利用起来,品牌的价值和形象才能得到完整的诠释。那么,就城市品牌而言,其所包含的内容同样深刻,不仅要表达出某一城市的名称、标志、形象等外在特征,更为深刻的是要表达出该城市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观、个性等丰富的内涵要素。所有这些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一于城市品牌之中形成品牌的价值。

城市品牌定位是城市品牌形成的基础

定位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美国营销学者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对定位的解释是:定位起始于产品,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定位并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事,而是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的行动,即把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定位的本质是“心理占位”。 定位论强调随着企业竞争激化、产品同质化、竞争手段相似化,企业需要通过某些方式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或个性,创造产品在消费者心理上的差异,其目标是要将产品或品牌留在消费者的心中,以实现公司的潜在利益最大化。定位的结果就是成功地创立以消费者为基础的价值主张,即给出为什么消费者应该购买这种产品的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城市也需要给出城市消费者为什么消费该城市一个明确的理由,确定城市的“卖点”。这里的城市消费者包括当地居民、投资者、旅游者和商务人士。与一般企业产品品牌定位相仿,城市品牌定位在于能够制造城市差异,制造城市特色和个性,并被顾客所认同且在顾客心中占据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形成对这个城市鲜明的印象,从而使该城市在众多的城市竞争中凸显出来。许多著名的城市品牌定位都非常清晰地表达出该城市的品牌个性。例如,提到著名的威尼斯马上让人联想到“水上之城”, 巴黎联想到“时装之都”、“浪漫之都”。德国的慕尼黑被称作“汽车城”和“啤酒国”。我国知名城市品牌如昆明的“春城”、哈尔滨的“冰城”,浙江义乌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小商品城”。 以上城市都是以自己最鲜明的角度定位突出“卖点”以供城市消费者选择和消费。

可见,城市品牌定位是一个城市独特个性的灵魂,是对城市核心价值的挖掘,是一个城市全部优势的凝缩和制高点,而这些正是城市品牌的核心,构成了城市品牌的基础。任何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都离不开独特的品牌定位。城市品牌定位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

当前城市品牌定位存在的误区

(一)无定位的品牌形象建设

当前,虽然城市品牌建设的概念已被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普遍接受和认同并频频出现于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指导性理念。但是,不少管理者把城市的品牌建设理解为城市的形象建设而大搞市政、星级宾馆、广场的兴建、交通道路的改善和城市绿化活动等一系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陷入“形象工程”的误区。许多城市甚至面向全球有奖征集城市口号和标志设计,可见其中地方政府对形象建设的重视程度。然而,从专业角度审视其仍未得章法,亟待加以规范和引导。品牌标志和口号是品牌的重要元素,但城市品牌却绝不只是标志和口号以及美观的形象而已,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特有的其他城市无法替代和模仿的品牌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优势,也可以是城市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生活,甚至是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构成了品牌更深层次的内涵,真正能够传递出该城市差异化的个性,成为品牌最持久的含义,而这恰恰正是上面所述品牌定位的确立。一个城市最吸引消费者的不只是形象,只有形象存在的城市品牌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只有从文化、精神和价值更为深刻或独特的层面上对城市进行挖掘,科学定位,才有可能创造出不可替代的城市个性。

品牌建设体系范文3

(1.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6;2.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北京 100031)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日益成熟,企业的品牌建设与管理问题已经逐渐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强化品牌意识,建立企业自身的品牌,面对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完善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适应品牌竞争的大发展趋势,才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品牌竞争战中取胜的关键。本文便试图对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加以分析。

关键词 :品牌建设;品牌管理;品牌意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056-03

收稿日期:2014-07-20

作者简介:崔鑫(1988-)女,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企业项目管理;马清秋(1988-)女,江苏丹徒人,本科。研究方向:企业财务金融。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已经逐渐渗透到企业间的方方面面。相较于传统的成本、价格,产品质量之间的竞争,企业间的品牌竞争已逐渐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关键要素。有人说比起拥有产品,拥有市场更为重要。而能够拥有占有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或许称得上是拥有市场的重要办法。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企业对于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大量投入,还有就是对企业的高瞻远瞩,不止在意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把眼光放在更长远的无形资产,品牌建设与管理上。这不得不说是企业的进步。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企业的品牌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部分之一。

一、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定义

在谈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的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何为品牌?品牌,顾名思义,在我们的传统理解中就是企业的名称、商标、商号、牌子,又或者是标志、象征、符号、图案。菲利普·科特勒,作为非常有名的营销专家,他给出较为让人信服的解释是:“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品牌建设,一般来讲是品牌拥有者或是企业对于品牌进行的设计、宣传、维护的行为和努力。品牌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宣传、包装、文化、产品等。品牌建设包括的内容有品牌资产建设、信息化建设、渠道建设、客户拓展、媒介管理、品牌搜力管理、市场活动管理、口碑管理、品牌虚拟体验管理。

品牌管理是以企业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对品牌进行全过程的有机管理。以品牌资产为核心,注重品牌的核心价值,以此来创造和发展企业品牌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品牌管理是品牌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以品牌为核心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二、品牌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企业在品牌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只顾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发展

有些企业认为,搞品牌建设与管理都是大企业该做的事情。这显然是一种目光狭隘,毫无远见的说法。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不注重品牌建设多出现于小企业的身上。安于现状,只看眼前的有形资产而不去关注品牌的无形资产,不懂品牌建设与管理的意义,最终只会在无形之中失败的一无所有。

2.畸形的品牌建设与管理

知名度、美誉度、认知度、联想度和忠诚度共同建成了品牌的发展。急功近利的企业把品牌建设等同于提升企业知名度,希望借短期的宣传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从而获利。熟不知品牌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程。我们常看到企业急功近利的虚假宣传,斥巨资达到短期的目的。这种畸形的品牌建设与管理无疑会使企业变得轻薄浮躁。与之类似的假日活动、店庆季节主题促销等对于品牌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它并不是在经营品牌。

3.品牌建设管理不科学

品牌建设与品牌管理作为一项专业的科学技术,应该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员进行从事。它在企业当中应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品牌建设与管理部门,即使有也大多不科学化或是被安排在其他部门顶替。

4.品牌缺乏创新,老化

一些品牌名字很响亮,但在市场中的认可程度却与其知名度相去甚远。一些品牌红极一时,却最终泯灭在时间的洪流中。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企业品牌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品牌建设与管理缺乏创新,缺乏长期性与持续性,最终致使品牌老化,缺乏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5缺乏品牌危机处理能力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道理用在品牌竞争上再合适不过。当一个品牌出现危机时我们常常看到整个行业都会面临瘫痪。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三鹿奶粉事件。一个三路品牌的过失却殃及到了整个奶粉行业,可见其它奶粉品牌面对危机时缺乏必要的应对机制和调整机制。当然,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具体的问题出现时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企业品牌建设问题分析

1.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能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且不会被时代的洪流所击倒淘汰,是每一个企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产品质量与品牌。起初很多企业并没有品牌意识,认为只要把控好产品的成本、价格与质量等几个方面,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诚然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进入更广阔的天地把产品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品牌力量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立足,想要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意义与重要性。

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海尔是一个成功的品牌,张瑞敏初到海尔时把员工叫到车间,面对70多台存在各种缺陷的冰箱,他要求把这些冰箱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且自己亲自砸下了第一锤。但企业和员工并没有因为这一锤而被砸垮,反而众志成城,随后的海尔也蒸蒸日上,并在1988年获得了中国冰箱行业上的第一金牌。这一锤并没有把海尔打倒,却反而使海尔的员工认同了自己的品牌,并产生了主人翁意识,与企业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为提升企业而奋斗。这种企业凝聚力正来源于团队成员对于企业品牌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如果有人问,你想要喝什么饮料?我们首先会想到的肯定是百事,可口可乐。同样,即使对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够说出宝马、奔驰是知名的好车。说到电子产品,我们也会脱口而出索尼,三星等等。人们未必真的使用过这些产品,也未必会对这些产品有多么深刻的了解。但人们知道这些企业,认可这些企业,这就是品牌建设提供了企业的知名度,通过品牌又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企业产生了了解。

品牌建设可以提供额外的附加价值。买车子,买衣服,买鞋子等等,老百姓都会认准牌子来买。因为人们知道大品牌的企业质量有保障。对于没有品牌的产品,人们都会思量再三再决定是否购买。似乎没有品牌产品就没有保障,即使买到手里心里也觉得不安。没错,人们的消费心理都是这样,买大品牌的产品可以买到安心。这无形之中就是在通过品牌的力量增加了企业的收益。

品牌建设时一种文化建设。你可以说“同仁堂”是一个品牌,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同仁堂能够历经300多年而屹立不倒,历经风雨,一路走来,成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靠的是信誉,品牌意识,和文化。同仁堂用文化建设品牌,用品牌塑造文化。使文化与品牌二者紧密相连,代代相传。同仁堂的成功不得不说也是品牌文化建设一个重大突破。

2.企业品牌建设的内容方法

现在的企业面对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能够出色的完成企业品牌建设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花费时间,循序渐进的事情。长久以来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很多企业品牌建设的方法。然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品牌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科学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毅力。

品牌调研。调研,即是对企业品牌现状的了解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了解自身情况及在同行业之中的地位。总之要做到知己知彼。调研时企业品牌建设的最初工作也是基础工作。

品牌定位。定位,即是确定自身的位置地位。要依据企业的目标来具体制定。在对品牌自身进行定位时,应充分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考虑企业自身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目标等等。找准自己的位置;运用科学的原则与方法面对市场。

品牌计划。即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计划。在通过了大量的调研掌握了基本情报之后,又对自身有了明确的定位,接下来就应该制定有效的品牌计划。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应该具体明确,确实可行。使公司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及相关的工作计划。

品牌推广。在完成了一系列的计划工作之后,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工作计划,紧接着就要进行品牌的推广活动。要综合运用多种要素如:公关、媒介(广告)、产品质量、营销员等等。结合企业品牌目标对品牌加以宣传推广,树立长远目标,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树立品牌的良好形象。

品牌评估。评估工作作为品牌建设的收尾工作,是对品牌建设工作是否按质量完成,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的一个检验。如果达到了预想效果应认真加以贯彻;如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应找出问题所在,重新完成品牌建设工作。

四、企业品牌管理问题分析

某种意义上来说,品牌反应了企业的文化。品牌是销售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重要的精神力量。在这个充满开放性与竞争性的商业环境中,消费者在变化,市场在变化,企业也在变化,于是才有了更多的人关注品牌管理。没有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是很难有长久生存的空间的。只有成功的品牌管理才有持续成长的企业和未来的辉煌。

1.企业品牌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品牌管理具有很多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传播途径,有助于让消费者了解企业同时对企业产生认可:能够因为品牌管理的加强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达到推广传播的目的,树立企业的品牌地位。

2.企业品牌管理常遇到的问题

品牌定位不准。在经历了品牌调研之后,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或是因急功近利便对品牌加以定位,则会出现品牌定位不准,消费者对公司品牌概念模糊,缺乏必要的认知与认可。品牌定位的准确与否体现了企业是否高瞻远瞩,思路清晰,是否达到了品牌战略的一个高度。定位失误不仅有损企业形象,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品牌定位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没有品牌管理的概念和部门。很多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的品牌管理,没有品牌管理的意识与概念,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尝试。很多企业没有专业科学的企业品牌管理部门,有的企业把品牌管理部门安插在其他部门。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企业将来的发展命运。

品牌保护意识淡薄。与品牌名气相伴而生的,是假冒品牌的无孔不入,横行霸道。然而很多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对于一些违法的侵害品牌形象的行为忍气吞声,不闻不问,这也是品牌管理不科学的一种体现。一些企业假冒商标,一些企业抢注商标,最终的结合都会使企业的品牌地位下降,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缺乏核心理念或理念模糊。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对于品牌的准确定位,同时个性鲜明的品牌定位更易于被消费者吸收接纳。然而很多企业对于自身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一直概念模糊,或是举棋不定。这也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无形之中浪费了企业的生命,使企业丧失了积累沉淀的机会。

3.企业品牌管理的内容方法

建立科学高效的企业品牌管理组织。企业如果要打算切实的展开品牌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品牌管理组织。长久以来,企业里要么是没有品牌管理组织,要么是管理组织不科学或是由其他部门承担。这显然是肤浅不够深入的表现。对于致力于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科学的管理团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以后遇到的各种品牌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升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企业在建立内部管理组织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外部品牌管理机构的力量共同发展。

制定明确的品牌管理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也会为品牌的长期发展指明具体的方向。计划,目标,方针,原则,措施,进度,管理控制办法等等。

市场调研。企业的品牌管理应该依据市场的变换而变换。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只会使企业失去生气变得没有活力,一个没有创新,没有发展的企业最终只会衰竭而死。市场在变,消费者在变,包括企业自身也在变换。想要根据市场的变换调整品牌的管理,就需要阶段性,持续性的进行市场调研。保证企业时刻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并能够以此制定出科学的品牌管理方针办法。

处理好企业的品牌价值与核心价值。企业品牌管理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准确的制定出品牌的价值与核心价值。它是企业品牌的灵活与发展方向。品牌管理团队要时刻关注市场,消费者,与企业自身的状况,并能头脑清醒的分析出合理的定位与价值,积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公司品牌的发展指明方向,避免自身概念的混淆。利用企业的品牌价值与核心价值,树立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

要有完备的危机管理体制。企业危机如同一座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爆炸。例如禽流感对于家禽类企业的冲击。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企业品牌管理就是要建立这种危机预警和危机管理的机制,最大程度上降低危机所给企业和企业品牌带来的损失。

五、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有人以对内对外的关系来看待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品牌对外,文化对内。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仔细一看我们就会发现,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既互有特点又相辅相成。虽然功能效果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二者应该是协调统一的。文化与品牌之间如果产生矛盾,企业内部也会陷入混乱。只要二者协调统一,对外才能得到认可,对内也能团结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企业管理建设与诚信的关系。诚信是企业得到认可的基础,是树立品牌形象的最有利保障。企业需要追求利益,并且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的现象的现象显然与企业品牌建设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处理好诚信与企业品牌建设管理的关系是企业维护诚实守信,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也是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

品牌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根本所在。无论是知识技能或是其他的软实力硬实力,都是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强大保证。就企业品牌本身而言,它本身就是企业的软实力。拥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会打造出让人认可的品牌。而品牌得到保证的关键一环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问题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决策者的高瞻远瞩,对于企业自身有一定深刻了解后所制定的企业战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品牌的发展。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当然这其中也包含品牌战略。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品牌企业管理与建设的问题上,要遵从企业的企业战略,做到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最后要指出,品牌建设与管理只是企业管理中诸多要素里的重要一环。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在做好其他企业管理工作的同时,如何继承发展创新性的完善企业的建设与管理,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

总结

在品牌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要建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建设与管理问题,完善品牌建设与品牌管理的各项工作,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把品牌的建设与管理当作核心之一来看待。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并保有生机活力,才会在面对各种风浪时依旧高瞻远瞩稳定前行,才会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一流知名的品牌企业。

参考文献:

[1] 窦丽艳.A公司的品牌建设与管理[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 张亚佩.浅析我国企业品牌建设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8:7.

[3] 李海鹏.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研究[D].辽宁大学,2012.

[4] 王慧灵,朱亚莉.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经济,2011,01:69-72.

[5] 刘玉双.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7.

[6] 卫中旗.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1:148-151.

[7] 郑佳.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品牌发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8] 耿佩民.服务企业品牌的培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

[9] 陈林.人本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的人学理念[D].延安大学,2013.

品牌建设体系范文4

一、前言

当前时代,城市的品牌建设已经越来越深入,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宜昌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其如何的日益竞争激烈的现在,强化和建设好旅游城市的品牌,是我们需要进行思考的。

二、旅游城市的品牌化趋势探讨

世界著名经济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品牌是城市的营销核心,城市品牌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以“城市营销”为背景的城市品牌化趋势已经来临。在当前这个时代,城市的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已经变得不可忽视,它也日益摆脱行政化管理的理念,更加面向市场。而以面向市场为主的城市经管创新,也是提升城市魅力与城市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三、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分析。宜昌地处中国腹地,这里湖北、湖南和重庆三省交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水陆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其“两江四坝”受到世界瞩目。其旅游的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二)产业优势分析。旅游产业在宜昌发展迅猛。全市旅游产业欣欣向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旅游城市的格局也已经基本成型。具不完全统计,宜昌现阶段的了包邮产业收入已经占到全市DGP 的12%以上,其旅游对经济的贡献居全省同级地区之首。

(三)历史文化优势分析。中华上下五千年,期间宜昌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其作为巴楚文化的摇篮,不仅有长阳人的发祥地,也是黄帝正妃嫘祖的出生地。更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故里。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乡也是宜昌。如此多的历史名人铸造了宜昌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旅游文化名城的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水利工程优势分析。宜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同时,宜昌坐拥清江梯级发电站、葛洲坝发电站,据此成为世界水电之都。这些都对宜昌建设水电旅游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民间艺术优势分析。宜昌的清江流域,是我国土家族的发祥地,长阳是土家文化的汇集地。土家文化是宜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瑰丽绚烂的民族文化,极具旅游价值,也是宜昌发展文化旅游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四、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挑战分析

宜昌在发展旅游品牌上虽然有不少优势,但是由于种种现实问题的存在,其想要成为中国著名、甚至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城市,还是面临不少竞争压力和挑战。这些压力和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要面对周边城市的竞争压力。虽然宜昌处于湖北、湖南和重庆三省交界之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但也意味着其面临着相当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面临武汉和重庆这两大省会城市的竞争压力,存在旅游产业被边缘化的风险。

(二)宜昌目前的旅游整合力度并不足够。当前对宜昌的关注往往只是来自原三峡大坝,很多游客游玩了三峡就离开了。对宜昌其他景点和文化知之甚少,在宜昌主城区的游玩几近于无,这往往会造成宜昌旅游的单边化趋势,不能很好的形成宜昌、三峡、葛洲坝等等景点的整合,也不利于宜昌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五、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策略探讨

宜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树立良好的城市建设规划。按照科学有效的规划措施,一步步的完善自身实力,强化旅游品牌建设,促进宜昌经济建设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同步发展。

(一)树立宜昌旅游城市品牌的意识。宜昌首先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在定位中要突出其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树立一种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魅力形象。在品牌的树立方面,一定要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品牌内核,从城市的形象策划着手,学习其他旅游城市的积极经验,再结合本地实情加以运用,突出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并按照这些理念相应 的做好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等方面的规划之路。形成政策的连续性和目标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各种优势旅游的宣传工作,突出城市的品牌形象。

(二)对宜昌各种特点的旅游景点进行包装宣传。在树立整体的宜昌旅游品牌的同时,还要对相关的个别旅游景点进行包装组合,吸引游客进行相关的旅游消费。如除了三峡大坝游之外,还可开设 “屈原-昭君文化名人游”、 “清江土家族风情游”等等小范围的组合旅游模式,通过相应的推广,让游客了解三峡的同时,更加了解宜昌,了解宜昌的风俗民情。让三峡的品牌带动宜昌的各种旅游品牌。

(三)做好全面的营销推广工作,提升宜昌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要做好城市旅游营销、媒体旅游营销和口碑旅游营销。在此过程中,宜昌首先要强化自身的旅游品牌,做好自身的旅游质量管理,同时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形成口碑的宣传效应,特别是要重视做好节假日的旅游营销。只有在强化自身基础,对外宣传推广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之后,宜昌的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才能做到最好。

六、结语

品牌建设体系范文5

摘要:文章以苏州图书馆的实践为例,阐述了在立足于总分馆服务体系下,如

>> 城市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构建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中分馆资源建设的定位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浅析在延边地区构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建设图书馆总分馆制 “联盟+总分馆”模式的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联盟+总分馆”模式的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浅谈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 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模式分析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服务效益分析 浅谈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与服务模式探索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思考 武进城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均等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盐城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研究 “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现状与展望 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之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我国民图书阅读率较1999年下降5.5个百分点[N].中国青年报, 2013-5-2(7).

[3]世界儿童图书日:当儿童遭遇“阅读危机”[EB/OL].[2013-7-15].http:///2013-04/03/c_115262464.htm.

[4]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107.

[5]江少莉,杜晓忠.公共图书馆的城市阅读推广策略——以苏州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1(12):13-16.

[6]陈永娴.阅读,从娃娃抓起——英国“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101-104.

[7]张彬.图书馆空间的审美化与阅读环境设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28-38.

[8]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儿童阅读生态缺点钙[EB/OL]. [2008-1-24].http:///system/2008/01/24/010660157.shtml.

品牌建设体系范文6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品牌建设 政府行为

一、引言

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已从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发展到了品牌竞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主体,政府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政府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主体;是区域农产品品牌规划和协调主体;是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监管主体;是特色农产品品牌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同时特色农产品品牌国际化需要政府支持。

二、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甘肃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为甘肃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已基本形成了马铃薯、蔬菜、瓜类、果品、制种、啤酒原料、百合、中药材、草产品、食畜牧业等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目前,甘肃省成功培育高原夏秋冷凉型蔬菜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河西走廊杂交玉米、瓜菜制种基地;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五大蔬菜生产基地;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西部药都(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和内陆型优质棉花主产区;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已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10年底,全省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2700万亩,比2005年增加470万亩。已初步形成1000万亩马铃薯、580万亩蔬菜、430万亩苹果、250万亩中药材、140万亩玉米制种和110万亩酿酒原料的种植规模;49个牛羊产业大县,肉牛存栏354万头、肉羊存栏1602万只,草食畜增加值占全省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稳步提高;全省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36家,涌现出甘绿脱水、敦煌种业、莫高实业、大业饲草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53 家,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52 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4%,农民专业合作社4800个,带动农户47.59万户,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显著增强。

甘肃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地理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兰州百合、苦水玫瑰、庆阳黄花菜、定西马铃薯、刘家峡西红柿、板桥黄瓜、平凉金果、油橄榄等20多种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可,有百余种特色农产品已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保护。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正朝着品牌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跨市县、集群式的发展新格局。

2.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而言,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少,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强,高知名度的品牌缺乏。

(1)甘肃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甘肃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严重短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专业化发展滞后,影响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2)缺乏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应该如何统一规划实施没有相关政策,各级政府注重品牌评定,而忽视品牌建设的基础工作,也缺乏全省统一规划。

(3)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少,服务单一;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比较低;农产品发展层次低,品牌建设滞后,运输成本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村金融发育迟缓,企业和农户融资渠道窄,融资困难,阻碍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4)品牌规模较小,名牌和精品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除极少部分群体品牌外,大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已获特色农产品品牌中,绝大多数品牌市场知名度较低;现有的品牌特色农产品大部分是初加工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产品的整体优势还没有形成。

(5)主体品牌意识淡薄,推广措施不足。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品牌意识虽然比改革开发前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①重生产,轻品牌。② 品牌运作简单化。

(6)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落后、执行不严。甘肃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落后,严重影响着品牌建设的步伐。另外,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还存在着农产品质量标准执行不严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加工,严重影响了品牌信用。

(7)农业品牌资金投入不够,品牌宣传贫乏、保护力度不足。甘肃省以分散小农户经营为主,资金积累相当有限,大部分地区农业合作组织不完善,发挥不了作用,导致一些地方特产、名产形成不了品牌优势;农业品牌的宣传不足,传播范围不大,缺乏地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宣传,品牌整体运作能力差。

三、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

甘肃省各级政府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同样承担着重要角色: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主体;是区域农产品品牌规划和协调主体;是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监管主体;是特色农产品品牌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从总体上看,甘肃省各级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化的支持力度还很有限,政府干预在实践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界限不够明晰,新时期,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做好角色定位,发挥政府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1.支持和服务主体。政府作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主体,应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设: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

(2)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培训农业发展所需的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推广骨干人才、农业实用技术带头人和农村经营型人才,建立集科研、推广运用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人才支撑。另外,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专业素质,做好农业技术教育和推广工作,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务农的技能水平。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密切协作。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和行业协调发展,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组织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协作攻关,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种养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新模式,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加强对品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专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产品市场主体培育。首先,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多渠道培植壮大品牌经营型龙头企业群体,面向国内“引”,立足现有龙头“扩”,引领已有企业“转”。从而改变甘肃省目前生产规模小、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其次,加强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包括建立农民生产协会、专业性生产合作组织等,加强品牌的统一使用和管理。再次,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产品产地市场,集中销售当地的名优特色农产品。

(5)构建有利于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和财税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区域布局政策和财税政策等,培育企业型品牌营销主体,并给予品牌企业在财政、税收等各方面的倾斜和支持。

2.区域品牌规划和协调主体。政府作为区域农产品品牌规划和协调主体,应制定科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整体战略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梯度推进,产业带动、提高效益”的原则做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立足特色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布局,做精做优特色优势产品。具体应扶持庆阳荞麦、糜谷,定西豌豆、扁豆,会宁谷子,临夏蚕豆等抗旱特色小杂粮生产及加工;扶持庆阳白瓜籽、黄花菜、兰州百合、苦水玫瑰,陇南茶叶、油橄榄、蚕桑,天水等地的蜜蜂养殖;扶持鲑鳟鱼、鲟鱼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加大对甘南、天祝藏区中藏药、牦牛、藏羊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甘肃黑猪、八眉猪、蕨麻猪、天祝白牦牛、早胜牛、山丹马、河曲马、甘肃高山细毛羊、河西绒山羊、陇东黑山羊、靖远滩羊、庆阳驴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开展选育和改良工作。

3.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监管主体。政府作为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主体,应推进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准人体系、安全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建设。尽快完成能规模生产、批量经营的农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以及商标注册,精确其外地无法复制的色泽、营养、外形、功效、工艺和水土环境等,形成应有的技术壁垒。

4.品牌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政府作为特色农产品品牌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应加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管理和保护的力度,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环境。在品牌意识的培养上,政府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广泛进行产品质量、商标、品牌与其定位的营销知识教育,意在使区域内企业逐渐重视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社会的品牌意识。在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保护上,政府要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品牌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设,保证农产品品牌保护有法可依,保证农产品品牌建设政策、法规执行的顺畅;强化行政执法机构,加大农产品品牌保护执法力度。

四、结论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品牌创建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甘肃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政府要有所作为,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和基础平台建设、制定科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整体战略规划、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快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强化品牌意识等,并把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看成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样才能随时把握市场信息,提高我省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王玉莲.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政府支持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57-59

[2]王玉莲,李昌宇. 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外部性及政策支持措施[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6卷第2期:24-27

[3]沈树周,彭品志,段素梅.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8(4):204-207

[4]吴础南. 论政府在我国农业品牌化中的作用—基于农业品牌现状的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2月第20卷第2期:10-11

[5]张可成. 略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行为[J].理论学刊.2009(9):87-90

[6]马清学.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