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营销理论的运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营销理论的运用范文1
论文关键词:营销理论 毕业生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为了有效地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要求高校转变观念,树立营销意识,对就业市场进行调研,结合对学生培养的特点,实施目标营销战略,重点从综合运用营销的4C’s组合入手进行开拓就业市场的策略研究并通过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等有力措施,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切实发挥桥梁作用,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1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高校近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以前合作的用人单位来吸收毕业生作为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已经不可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种情况要求高校要具有市场意识,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开拓,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根据研究,营销理论不仅可以为企业所运用,而且能被各种组织运用。正如营销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通过对“高校培养毕业生”与“企业生产产品”,“毕业生就业”与“产品营销”等特征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普通高校作为一个主体组织,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用人单位则是高校面临的消费者,高校将其培养的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的过程就是高校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因此,将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努力。政府除了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外,还可以制订一些促进毕业生合理就业的政策引导措施;用人单位需转变用人观,走出“人才高消费”的误区;学生自身则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作为高校需要在全校开展“全员营销”的教育,使全校的工作人员树立营销意识,运用营销理念,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加强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和创造机会。
2. 1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
高校,尤其是一所普通高校,需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能力和地理位置,确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单位性质,这有利于减小就业工作和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帮助学校集中力量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通过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状况,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和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参考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就业单位性质等不同的市场细分标准将其毕业生就业市场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市场;再结合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对其毕业生进行市场定位,塑造他们在细分市场中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具有良好潜力和吸引力,且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2. 2营梢组合策略的应用
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4P’s < Product , Price ,Place及Promotion)在营销学中占主导地位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现在正被逐渐抛弃,新的市场营销组合—4’s(Consumer wants and needs,Cost,Convenience及Communication的组合)则大行其道。在选择好目标市场后,高校利用新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积极开展营销活动,为毕业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2. 2. 1用人单位的禽求
用人单位的需求既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高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设计等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而定。同时,其人才产品又要服务于市场、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因此,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加大市场研究力度,科学地预测市场走势,以市场为导向组织院校的整体运行,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机遇。收集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市场竞争信息、国内外学术动态和专业发展动态信息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环境信息等。根据以上信息,开展人才需求动向研究、人才规格研究与设计、确定就业目标市场与人才市场定位、就业市场竟争分析、新专业的开发与老专业的改造、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活动,并与有关组织、部门和用人单位协调沟通,切实了解其需求。
2. 2. 2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成本
就业市场跟一般的产品市场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毕业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主观能动性,其价格是由毕业生本人跟用人单位协商而定的。
首先,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可以接受的招聘成本。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会考虑招聘的毕业生在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之前所花费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在不同的目标市场上不同的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是不同的。
其次,了解毕业生的自我定位。毕业生通常会结合个人实力和所学专业,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及其所在的地域、行业等因素及未来的发展和提升等因素来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进行自我定位。
最后,比较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与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的差距。在就业市场,招聘和应聘双方更多地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而忽略对方的需求,这不利于双方达成就业协议。高校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并通过就业指导课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促进双方达成就业协议。
2. 2. 3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提供方便
随着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势头的增长,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随之增加,为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招聘渠道,并为其招聘过程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性,在稳定已有市场资源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校的就业部门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发挥信息传递的纽带作用,向目标市场提供毕业生情况的同时向毕业生反馈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部门向用人单位寄发用人需求登记信息和毕业生生源信息,供用人单位参考;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广开信息渠道,利用网络举办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相互交流的网上双选活动,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高校的就业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就业部门的指导功能,给予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2. 2. 4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沟通
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有利于高校及时了解其需求动态,也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开拓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必须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工作。
第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二者的沟通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这需要高校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座谈和走访活动,如主动安排用人单位进校作专场招聘宣讲,请一些重要的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专场报告会,开展“毕业生暑期实习双选会”等,为用人单位和学生建立相互了解的良好平台。
第二,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交流。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竟争就业观念,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高校可以开展毕业生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第三,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高校保持与已有联系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向用人单位传递学校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具体的用人需求特点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在积极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沟通的连续性、经常性,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切实为用人单位提供能为其创造价值的毕业生。
2. 3曹梢队伍的建设
营销理论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指导,而一支训练有素的专门队伍是高校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的现实保障。
首先,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的部门就是学校的市场营销部门,关系学校的长期发展。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新特点,根据这些新特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扩大就业部门的规模,细化工作职能;另一方面要使工作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质。
其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辅助队伍建设。高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一方面,密切联系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全校形成“全员营销”意识,在校内形成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关心学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求全校师生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就业部门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例如通过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邀请他们来校招聘人,而且邀请他们参与就业教育,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内容,一举多得。有了辅助队伍的参与,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进程将大大加快,而且将更为有效。
营销理论的运用范文2
关键词:4P OPPO手机 营销
4P营销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即产品(Product)、r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在营销领域,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组合理论,被企业应用最普遍。欧珀公司成立于2001年,从MP3、MP4、随身听打入手机市场,先后主打音乐手机、拍照手机、快充手机。OPPO在2016全年全球手机销量排名第四,截止2017年初,全球有超过1亿年轻人在使用OPPO拍照手机。很多人认为OPPO的成功是来自于他不断地砸钱堆砌广告、赞助、请明星,这也可以看成是对OPPO广告营销的一种认可,当然了OPPO的成功不止这些,它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每一块都值得学习。
一、直击痛点的产品
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这或许是很多企业家想要质问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产品能带给顾客满意带给企业价值。手机行业里有哪些是用户的痛点?没有智能机的时候体验差,有了智能机拍照不清晰、续航时间短、充电慢等问题层出不穷,而OPPO正是抓住这些点。“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一刻,更清晰”,从广告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读出它的定位,将VOOC快充技术应用到R9,这对很多人来说比天花乱坠的参数来得更真实,消费者的痛点就是充电慢、续航差,而直击痛点的产品和广告语使消费者青睐。2016年手机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用户使用手机最看重的体验,“拍照是否清晰”占比最大,53.2%。OPPO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年轻化、时尚化,更多地倾向女性市场,拍照功能便成了首要推崇功能。OPPO新品R11更是推出了2000万超清双摄,1600W广角+2000W长焦,能够实现自然的背景虚化效果。对于消费者来说,解决痛点的产品就是好产品,那么对企业这也是好产品,OPPO的产品策略就是不断满足顾客更高需求,直击痛点。
二、中高定位、严控价格
OPPO定位为年轻用户,但在年轻用户中,我们根据消费力的不同也可以分出很多层次,OPPO现在也掌握了不少技术,如VOOC闪充、SmartSensor图像芯片防抖技术、旋转摄像头,它专注的是年轻人中更注重品质的一类。所以在定价上综合企业内部营销目标和实施,在同等次中趋于中高端,价格偏高,如R9定价为2999元,比同等配置的大约300-600元。OPPO公司在价格的整体策略上市全国统一、严控价格,这种策略不会造成不同渠道的不同价格,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线上渠道,如果线上线下同价,消费者更愿意去实体店进行体验后购买,当然了这种方式有利于公司对价格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这也使得消费者安心,虽然没有优惠感,但同样也没有吃亏,反倒会对品牌多了一份信任。
三、线下渠道稳扎稳打,农村包围城市
截止2016年6月份,OPPO线下有24万经销商店铺。近年来消费升级、电商降温,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越来不买电商饥饿营销的账,OV两家手机上仿佛一夜之间铺满天南地北,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手机城里清新的绿色以及大量的销售人员。线上线下统一的价格策略,无形中让渠道倾向了线下,所以OPPO所做的就是精耕线下渠道,掌握销售终端。OPPO的渠道趋于扁平化,“OPPO―省代―商―用户”,这其中OPPO对渠道合作伙伴以一种捆绑的方式合作,一些合作伙伴持有公司股份,那么这会让渠道伙伴更加用心更尽力去销售,同样也是与渠道伙伴建立高度的信任,并在经历波动时能稳固地生存下来。进入手机卖场,推销人员热推的就是OPPO手机,OPPO为了巩固销售前端的销售人员,高提成成了让销售人员热衷于推销OPPO的原因,我们随处可见可听都是OPPO的声音。
如今“互联网渠道”的各路企业也都纷纷开始在线下大范围扩张,OPPO利用其MP3时期的实体渠道资源在这场战役中翻身仗也实在漂亮。它采用“深度分销”,不拥有终端但控制终端,与渠道体系结成共存亡关系,渠道扁平,广且深,在精耕的这条路上采取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在三四线、在乡镇铺开商店,逐步再向一二线进击。
四、财大气粗、砸钱促销
OPPO R11广告片曝光,OPPO明星家族又加入两位,陈伟霆、迪丽热巴。它庞大的代言团队,主要特点为偶像化、粉丝众多、当红,如迪丽热巴就是今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表现深受好评。再如其他成员杨幂、TFboys、杨洋都是深受年轻一代14-28岁间的人喜爱,通过明星本身的号召力和粉丝效应进行营销。打开各大卫视我们都可以看见蓝绿兄弟的赞助,OPPO赞助了《奔跑吧兄弟》、《偶像来了》、《快乐大本营》、《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等,主要特点表现为大综艺、影响范围广、热门、符合品牌定位。OPPO是一个定位年轻人的品牌,芒果台则是偶像化的代表性卫视,许多年轻女性都会观看湖南卫视,同样也有许多年轻男性喜欢《跑男》、《极限挑战》,这些广告正好投向目标消费者。R11的广告也被广泛投向了各地的机场地铁高铁站,这种直接而凌冽的方式让消费者很快地接收到企业要传达的信息。
简单来说OPPO的营销策略,大力的宣传、大幅地出镜,让消费者不用费力地寻找信息,而是触手可得的接受,并且这个接受还是主观的愿意接受,“因为我喜欢这个明星,所以我愿意看到广告”,不仅是把握住当红明星的热度,更是掌握这一消费者心理,OPPO大量的邀请当红偶像。OPPO能这样做也与其品牌定位有关联,是内在的品牌定位和外在竞争关系决定的这一促销方式。
五、结语
不可否认OPPO的销量和知名度都很成功,在营销策略上的运用是业内典范,其产品也在不断进步。但是OPPO相比苹果、华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仅稳固市场,在产品创新和技术投入上也应该注入精力。目前OPPO主要在三四线城市活跃,要想成为第一名牌必然要进入一二线城市高端行列,市场情况与现在所处的会有很大差别,未来OPPO在营销策略需作出一些改进。
参考文献:
[1]易凌珊. OPPO华为竞逐国内市场霸主线下渠道优势成制胜法宝[N].通信信息报,2017-02-15(A11).
营销理论的运用范文3
关键词:云计算;理论;高校领域;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1 前言
云计算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大热点,被认为是紧接着个人电脑与互联网技术之后的又一次划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它根本性地改变日常的工作方式与商业模式。高校作为教学科研的第一线领域,前沿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会极大的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云计算的概念、特征和研究现状,然后探讨与分析了云计算在高校的教务管理、数字图书馆管理、资源共享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2 云计算理论概述
2.1 云计算的含义
云计算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种超级计算模式。它通过在众多计算机组成的资源池上分布计算任务,方便应用系统依照需要得到存储空间、计算力和软件服务。云计算实际上是依靠互联网进行访问应用与服务,通常由第三方提供这些服务或应用,而不是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运行。云计算可以提供无限的计算能力和廉价存储,这是它的新颖之处。
2.2 云计算的特点
(1)超强计算能力与超大规模:Google云计算有一百多万台服务器,而Yahoo、微软则拥有几十万台,通过在云端进行调度和协调,提供了超强的计算能力。(2)虚拟化:云端用户能够使用各种终端在任意位置获得相应的服务,而不必了解应用的运行位置,只要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便可以通过网络服务访问网络资源。(3)可靠安全:云计算的数据存储中心安全可靠,用户无需担心病毒入侵或者数据丢失。云计算通过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数据多副本容错等措施来保证可靠性,因而比本地计算机可靠。(4)经济实用性:云计算不会针对某个特定应用,在“云”的支持下能够构建各种不同的应用,同一个“云”能够在同一时刻运行与支持不同应用。云计算能够降低用户计算机成本和减少IT基础设施投资,同时能够改善设备性能和减少软件开支。(5)数据共享与大存储容量:为了有效利用资源,云计算集中存储共亨资源于云服务器中,因而存储空间容量很大。同时,云计算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应用与数据共享。
2.3 云计算研究现状
云计算已经受到许多软件厂商的重视,比如:微软(Microsoft)、IBM、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雅虎(Yahoo)等,众多软件厂商都在积极研究与应用云计算,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实现方案。
(1)微软“云一端”构想:微软的云计算手段是:互动与共存“云一端”,倡导“软件+服务”(software+service)的业务模式,通过互联网整合手机、计算机及其他数字设备,允许用户同步存储、访问与共享文件。(2)IBM的云计划:2007年11月15日,IBM公司在上海宣布了蓝云(B1uecloud)计划,并依据互联网应用服务程序的形式来组织公司的中心数据,并把计算能力分散到全局能够访问的分布式资源组织当中。在蓝云计划中,通过采用Xen系统级虚拟化方法,提供了物理服务器和虚拟化服务器的计算资源。(3)亚马逊的弹性云计算:亚马逊使用云计算方法,把自身零售购物平台建立在了云计算的基础之上。亚马逊云计算主要包括四种服务:简单的存储服务(simplesregeSerVice,简称$3);弹性可扩展的云计算服务器(E1asticCompucloud,简称Ec2);简单的消息队列(simpleQucuingScervice);简单的数据库管理(simpleDB)。
3 云计算理论在高校领域的应用
3.1 教务系统管理
依照云计算的超强计算能力与虚拟化特点,将Hypervisor和Vmware等虚拟机软件安装在教务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上,设置服务器的虚拟化平台,并使用中间件软件来建立虚拟服务器集群,从而把教务管理的相关计算交给云计算来执行。云计算可以解决教务管理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扩大了选课负载量:虚拟服务器集群的构建,增大了后台数据库与前台应用的并发数目,扩大了选课的限制负载数,从而支持更多的学生同时进行在线选课。(2)增强了教务系统计算能力:在前期对所有参数的初始化数据进行统计完之后,教务人员可以在空余时间利用云计算平台来完成大范围的分布式计算,从而快速的计算得出排课监考表,以便节约工作时间和提高排课、排考效率。
3.2 数字图书馆的管理
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情况和云计算的特征,有效聚集各类教育机构积聚的教育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地获取资源的方式。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云计算理论的优势如下:(1)提供高性能检索服务与不间断的安全服务,从而降低管理服务器的出错概率;(2)实现图书馆远程教育服务,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方便用户进行使用;(3)实现更大程度的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减少重复投入。
3.3 校园内资源的共享
依靠云计算的网格化理论,把需要公共存储的学校教学资源作为公共云,把学生和教师私自存储的资源作为私有云。在原有的校园网资源服务基础之上,通过OGSA网格体系结构来构建网格平台,从而实现私有云与公共云之间数据和资源的管理以及信息服务。主要的优点是:扩大了校园网络资源的整个存储空间;促进了全体师生的教学资源整合;通过分享音乐、影片和学习日记,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
3.4 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1)大大节约信息化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本来源是:软硬件的购置、日常维护和设备更新等,倘若把它们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之上,可以大大减少资金投入。首先,将跨平台、运算能力强大、资源丰富的统一的云计算通用信息平台作为整个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平台,便只需要投入少数管理终端和云接入设备,不用再购买本地服务器;其次,由云端提供所有的服务,不用为了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和数据资源的安全性担心,也避免了由于网络访问异常导致服务器瘫痪而对限制网络服务器的响应和接入数量,因而大大降低了维护、升级和管理成本。(2)保证高校师生的信息安全。校园网内的计算机病毒防控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通常一台机器中毒,很快便传给了所有的机器。云计算环境下,云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先进的技术来负责维护这些资源的安全,通过网络师生们便能访问自己的数据。由于本地不再存储任何数据,所以不用担心病毒入侵造成破坏。因此,云计算的使用,不但省去信息安全方面的开支,也确保了信息的安全。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早已从计算机时展成了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作为一个崭新的理论,到现在还缺乏统一的实现方式与标准。在现有教育网络上,如何整合基于云的资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难。虽然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云计算是一种整合教育资源的有力手段,必然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高校教育领域,从而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婷.浅析云计算理论在高校领域中的应用[J].时代经贸,2011(21).
[2]汪林云.浅谈云计算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2(3).
[3]唐旭,陈蓓.云计算在高校应用中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3).
[4]郑昌兴.云计算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1(26).
[5]刘志荣.探析云计算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6]安婷.云计算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浅析[J].科学咨询,2010(28).
[7]聂丹,刘波,贾会迎.云计算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1(4).
营销理论的运用范文4
【关键词】市场营销 高职院校 招生现状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基于市场营销的定义,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是将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商品推广给广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招生工作也就是市场营销活动,需要市场营销理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困难重重,根据对招生现状的总结分析,主要表现在创造市场的能力差和营销推广的针对性薄弱两个方面。
一、创造市场需求能力差
针对招生工作的创造市场需求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以往高职院校被动接受生源现状,接受学生选择的传统印象,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其实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与一般意义的市场营销活动具备着相似的职能,创造市场需求就是其中一个必备的重要职能。
传统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起始点开始于一个已经成型的生源市场,高职的招生工作就是针对于现有的成型市场来开展工作,接受学生的选择。而创造市场需求概念的提出将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大大提前,它要求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提前进行运作,发挥自身能动性去大力开拓潜在的“用户”,在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尚未十分明确之前通过各种有利的、合理的、有效的渠道去“培养”这些“用户”的“潜在需求”。
这一工作的开展会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局面:通过具体招生工作开展前的种种渠道的信息渗透、引导,会对日后形成的生源市场有着对自身及其有利的影响。各种渠道的“培养”会开发出很大一部分“潜在用户”进入生源市场,使得生源市场从基数上得以扩充,而这一本质的改变一方面降低了生源大战的激烈程度,一方面为高职招生工作提供了更为充分的选择空间,从而使得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得到本质的改变。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中,很少涉及创造市场需求这一概念,现有的招生工作开展总是建立在生源市场早已成型的基础之上,总是相对被动的去接受既定的现状而没有发挥能动性去改变这一现状。
二、营销策略推广的针对性弱
高职院校招生工作中营销策略的引入推广早已被接受和认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时候只是僵硬的“拿来主义”,将某一具体的营销策略套用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中,并未经过具体的分析和消化,这种将营销策略的盲目推广往往针对性较弱。
(一)营销策略单一。
对于高职院校招生工作而言,营销策略就是以学生对教育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学生对学校的期望而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宣传策略、价格策略、服务策略等等。营销策略单一这一现象在当今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中存在较为普遍, 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包括对招生工作市场营销理论应用的认识不足;决策者缺乏整体的大局观,认识理念存在偏差;执行机构间没有很好的良性互动而是比较机械的各自为战,将系统化的工作人为的割裂开来;执行过程中没有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处理等。
高职院校的营销策略的实施包括很多环节:
(1)领导的支持
领导是学校的行政长官,是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即市场营销活动的组织者。如果一所院校的领导本身对市场营销理论不了解、不肯定、不支持,那么该院校就很难自发的建立起完整的组织,也就不能用系统化的市场营销理论指导整个组织开展运作从本质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现状,将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所以现实的形式要求一个高职院校一定要有具备科学市场营销理论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培训、参加相关会议等使领导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来指导整个院校的发展。
(2)招生环节的工作人员具备理论素质
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队伍是高职院校对生源市场营销本校教育服务最为直接的任务履行者,其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是学校市场营销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理念将直接把学校信息传达给生源市场。
如果他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理解片面,就不能很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造成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在一线出现问题,大大影响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因此建立起一直具备市场营销理论素养的基层工作队伍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营销手段不健全。
营销手段是指在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大的营销策略既定的情况下,在具体造作过程中为达到每一部分的既定目标而采用的详细实施方案、方法,是详细的执行步骤。但是很多院校是在具体营销手段上出了问题。这些院校在招生工作的宣传过程中大都抱着一种比较盲目的态度,看到其它院校采用什么手段就马上也采用什么手段,从表面看来就是一哄而上的一阵热。等到发现这种宣传方法收效甚微了,就再上马其它宣传手段,没有一套完善的宣传手段,其本质也就是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营销手段不够完善。
高职招生环节宣传工作的营销手段主要包括:
(1)中学校园直接宣传
具体的手段包括诸如与各个中学进行联系,到校园与学生直接面对面进行宣传,这样不仅效果直接而且能够获得最真实、最快速的信息反馈;在学生考试结束后填报志愿期间在校园召开现场咨询会,这样可以在最为关键的时间进行最有力度的市场宣传,无论对于宣传高等职业教育还是宣传自身学校都会起到最为关键的宣传目的。
(2)利用主流媒体宣传
在广泛宣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电台、电视台、报刊等主流媒体进行对于社会的整体宣传。这样既可以达到对学生传达招生信息的目的,又可以对社会进行高职教育的普及宣传,引导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关注度、了解度、认可度,从而达到改善整体教育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辉,粱赵清,王前新.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北京[M]:红旗出版社,1999.
营销理论的运用范文5
【关键词】词汇的相似性理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运用
I.The overview of vocabulary iconicity theory
Peirce’s iconicity theory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It is a huge challenge and complement to Saussure's doctrine of "arbitrary". Iconicity exists in all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for example, English vocabulary has iconicity in voice, shape, etymology, word order and semantic aspects. Therefore, the iconicity proposed creates a far-reaching meaning in words research. In 1946, Householder Statistics found that 90% of the words in the language were motivated. 90% words exists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them and the things they indicated. (王英 2010:48) Chinese scholars make a classification of vocabulary iconicity, which includes dominant iconicity and latent iconicity. The former includes sound iconicity, morphology iconicity, and etymology iconicity. The later, it mainly reflects on meaning-iconicity in English vocabulary.
II.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Vocabulary is a basic element of the language. Over the years, foreign researchers have been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grammar (morphology and syntax), until the early 1980s, only to shift their attention to vocabulary teaching. According to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he requirement of English vocabulary is obviously improved and vocabulary teaching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be good at teaching vocabulary iconicity theory combined with language symbols to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the vocabulary words itself, and its inner knowledge of the word. Furthermore,according to the “Optimum Age”, that is the best age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less than 10 years old.(Lenneberg 1967:23-27).Therefor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is applicable.
III. The appliction of vocabulary iconicity theory in teaching
3.1 To strengthen cultural infiltration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From etymology iconicity, many English words are not only hidden in a touching story, but also have a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onnotation.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teach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Bible, mythology, literary stories in their vocabulary memory. Teachers can also use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introducing the story about the words, encourage children to tell story among their classmates, and allow children to listen to the VOA programs.All these ways can promote children background knowledge to grasp the words an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s and the inner meaning of the words.
3.2 Focusing on cultivation of memories strategy
Words family memory strateg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words memories. More than 60% of the words in the English combine two or more signifiers to map one meaning. (王巍2010:12) Affixation, blending, compounding are all the powerful word formations to constitute words family. These formations have strong collocation force and productivity that create a lot of words in English.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guide learners to combine signifiers to construct new words, and to remember the word through word family. Through this way, teachers can facilitat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3.3 To use image of associative memor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ight hemisphere of the brain is focus on visual iconicity, while the left hemisphere emphasis on the concept of iconicity. And "Imagery" establishes and strengthens the neurons contact between the two hemispheres of the brain. Therefore, people can use image association memory to combine abstract language symbols which stores in left brain and image information which stores in right brain when they are memorizing the words. For example, when a teacher explains the English words which have morphology Iconicity, he/she can guide students to associate and mobilize their image schema relate to the words they must remember. With this association, the words are becoming more impressive and easily to remember.
3.4 To adopt the teaching of films and televisions
A lot of English vocabulary in the language is come from imitating the sounds of nature. These sounds are as same as music which has rhythm. So if a teacher can make full use of sound iconicity in his/her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combining the sound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hat would play a multiplier effect to help children to remember the words. Also teacher can use advanced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to play some high quality English songs, and English movies to create a vivid context to help children memorize words. All these vivid ways can enhance the memory extent of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ir interests in learning the words.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many linguists have made efforts to the children'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but it still has a major difficulty in the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Vocabulary iconic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language, which helps teachers grasp the usage of the vocabulary and apply the vocabulary iconicity principles into th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ll in all, Peirce’s "iconicity" theory is a supplement to Saussure’s “arbitrariness” theory which has a strong persuasion. If a teacher can make full use of sound iconicity in his/her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t would play a multiplier effect to their vocabulary teaching.
【References】
[1] 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M]. New York: Atheneum Press, 1967.
[2]宋艳.英语词汇的象似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1).
[3]王寅.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03(1).
营销理论的运用范文6
[关键词] 整合营销传播顾客关系分众传播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建立顾客关系
1960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麦卡锡教授提出4P营销组合(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成为传统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对各种可控营销因素的灵活搭配、整合应用的思想。但在20世纪后期,这种以产品为导向、由内向外的营销模式受到了挑战。1990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劳特朋(Robert F.Lauterborn)提出4C营销模式(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s、消费者为获取满足而支付的成本Cost、购买的方便性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s),营销的重点转向了消费者,顾客需要的满足代替了产品,顾客成本取代了价格,购买方便性取代了渠道,沟通取代了促销,营销理念由“消费者请注意”变为“请注意消费者”。随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的日益同质化,传播策略因其能够提供真正的差异化而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20世纪初,整合营销传播之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茨(Don E.Schultz)进一步提出了5R理论,(与顾客建立关联Relevance、注重顾客感受Receptivity、提高市场的反应速度Responsive、关系营销越来越重要Relationship、赞赏回报是营销的源泉Recognition),他认为营销的核心应该从交易转向顾客关系的建立。
整合营销传播的中心思想是:围绕品牌,发出同一个声音,组合并协调使用各种营销传播工具来满足顾客需求。在这种理念下,营销即是传播,市场营销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有效的、统一的传播来提供符合要求的交换,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这样一来,就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以交换为中心的定义,转变为以关系为中心,建立、维护和发展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成为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我国运用的背景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从20世纪末传入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对该理论是否适用于当今中国曾进行过大量探讨。但近年来我国企业大量运用整合营销的实例表明,强调“分众互动传播”的整合营销思想在实践中已被洋为中用,其原因在于我国市场环境本身为其提供了生根的土壤:
1.市场权力重心的变化:由制造商主导变为由零售商和消费者共同主导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市场是卖方市场,制造商通过控制产品供应而主导着市场,其管理的重点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只需通过大众媒体向消费者宣传产品信息,无需获得消费者的反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买方市场,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国际连锁企业的进入和本土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市场权力开始由制造商向零售商转移。由于零售商比制造商更接近消费者,对顾客的购买规律、产品流向、市场动态有更好把握,电子订购、ERP系统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令其可以掌握大量市场数据并制定库存和销售计划,因而获得了对制造商和消费者双方的支配权。同时,许多企业通过缩短流通环节来避免过多的渠道费用,营销渠道正趋于扁平化,零售终端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制造商除了利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推广产品之外,还需投入更多的渠道费用、促销活动、售点广告,以便在消费终端向消费者进行传播,终端产品陈列、视频联播网、直邮、产品宣传册、免费服务电话、会员制等点对点、互动性强的传播手段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在买方市场下,我国消费者也成为主导市场的主要力量。随着人们购买能力和教育水平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类型日益增加,消费需求和媒体习惯趋于个性化。通过大众媒体向大量人群同一营销信息的方法不再有效,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传播观念和行为才能达到营销目标,传播形式也从文字转向视觉,依赖符号、象征物、图片、声音等更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的多元化
一是可供选择的媒体数目剧增。到2005年底,我国已有广播电台282家和电视台314座,播放无线广播节目2264套和电视节目2389套。媒体的发展和细分使媒体的受众面变得狭窄并更具目标指向性。二是计算机网络、广播、报纸、电视、电话通过高科技互相融合渗透、衍生出电子报纸、网络报纸、电话报纸、电话广播、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型媒体形式,使得信息在使用者间的传播速度成级数增加。截至2005年底,我国10岁以上人口中有56.4% 曾使用互联网服务,另据专业网络经济研究公司iResearch的调查报告,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总收入达到31.3亿元,比2004年增长77.1%。通过互联网络和各种新媒体,信息在消费者、制造商、分销商之间可以充分流动,形成交互式的交流。信息的多元化要求营销传播者分析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并为其定制信息,以获得受众的关注和认同。
因此,随着市场权力重心的变化和信息的多元化,由信息接受者驱动的整合营销传播正取代传统的传播方式。我国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家电、个人电脑、汽车、家具、服饰等已成为竞争激烈的成熟市场,其产品、定价、分销渠道等营销策略同质化程度较高,要建立并维持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就迫切需要利用传播手段的差异性来创造竞争优势。而中国市场的特点是农村和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这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一步完全跨入分众传播模式,而是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将在一定的范围内长期并存。
三、我国整合营销传播运用的新趋势
我国整合营销传播运用的新趋势表现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传播工具三个方面。
1.传播理念的变化趋势
从战术型传播到战略型传播。在整合营销的理念指导下,我国的广告主比以往更强调从战略高度来制订传播计划,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核心价值,整合内外营销资源,系统地运用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营销活动,注重市场的长期培育和品牌实力的提升。如联想集团推出了全球品牌新标识、成为奥运赞助商、收购IBM全球PC业务等系列战略性活动,有力地打造了国际化品牌形象。
从交易型传播到关系型传播。传统的交易型传播的目的是促进销售,重点在产品宣传、品牌认知,交易达成也就是传播活动大告成功之时;关系型传播则视交易为双方合作关系的开端,“顾客关系管理”和会员俱乐部形式在我国企业界的流行,表明关系型的传播沟通得到重视。
2.传播方式的变化趋势
从功能性传播到情感性传播。随着我国媒体数目的迅速增长和信息量的加大,仅仅宣传产品的功效、质量或者价格的广告或促销已经难以吸引顾客的眼球,缺乏创意、诉求点雷同的沟通方式只能让消费者退避三舍,沟通的关键转向能否触动消费者的情感。无论广告、促销还是事件营销,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企业纷纷考虑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要。“运动无限、沟通无限”、“中国平安、平安中国”等广告语之所以广为传诵,凭的就是情感的力量。
从单向沟通传播到双向沟通传播。这与直复营销近年来在我国的广泛运用有很大关系,直复营销是一种互动的营销系统,运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介在任意地点产生可衡量的反应或交易。直复营销者通过特定的媒介如电视、目录、邮件、广播、电话、互联网络等向目标顾客传递营销信息,顾客则通过电话、邮件、互联网络对企业进行回应。这种双向互动性使得企业可以针对不同顾客进行个性化营销,而且可以建立顾客数据库,以规划新的营销活动。
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楼宇或电梯液晶电视、液晶移动电视、社区媒体、手机短信等分众媒体由于针对性强、关注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高收入阶层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与传统媒体的接触率和关注度都比较低,而分众传播正好能实现对该核心目标消费群的重度覆盖。从事分众传播的广告公司倾向于在特定区域和特点空间挖掘品牌与消费者的接触点,如在机场、地铁、公交车、火车、高尔夫球场等地点广告,以构建更加细分、更加垂直、点对点的分众媒体平台,用最少的成本把信息传递给广告主需要达到的人群,使广告主的投资更趋于精确化。
3.传播工具的整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