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

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双引领;受训者

随着基础教育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高师校院也在加强实践型人才培养。这就要求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直接对接。基于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需要,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于2012年春季建立合作关系,并于2013年4月完成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与基教合作模式下教师培训的实践研究”的立项工作。在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订单+临床+辐射”三段式培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一、构建“订单+临床+辐射”三段式培训模式的原则

(一)双引领性原则

1.高校教师对小学骨干教师的引领

高校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同时,课改以来,我院专业教师一直深入教学一线跟踪研究,有多项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能够科学准确地指导一线的课堂教学。

2.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的引领

教师是立校之本,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会有一流的学校,而骨干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成果对全体教师更具激励、引领价值。

(二)针对性原则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问题,所以培训内容要从受训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求中获取。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理论的剖析,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及科学的改进方法,不做泛泛的脱离实际的理论讲解。

(三)实践性原则

对于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能仅仅指出即可,而是要找到方法进行改进并接受实`的检验,直至在课堂教学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止。

二、“订单+临床+辐射”三段式培训模式的内涵及操作流程

(一)“订单+临床+辐射”三段式培训模式的内涵

“订单+临床+辐射”模式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订单集中培训阶段,临床分散指导阶段,成果辐射扩散阶段。

1.订单集中培训阶段

订单指的是由受训教师给高校教师下学习内容订单,高校教师接到订单后结合调研情况以讲座形式对受训者进行集中培训,解决理论问题。

2.临床分散指导阶段

本阶段是订单培训内容的实践落实阶段,高校教师走入每位受训者课堂做临床式跟踪指导落实,解决理论实践化的问题。

3.成果辐射扩散阶段

本阶段是成果传播阶段。受训教师的优秀成果借助本校或高校平台向域内或域外扩散。

(二)“订单+临床+辐射”操作流程

1.订单集中培训阶段的操作

步骤一:受训者自查定需求。

步骤二:专家摸底定角度。

步骤三:理论学习明原因。

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说明订单培训阶段的具体做法。

步骤一:受训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需求,拟定问题提纲或学习需求订单。

2013年秋季学期,吉林市一实验小学由潘智群校长带领教学管理人员深入骨干教师课堂听课并与授课教师共同研讨提交学习订单的内容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性错误问题”。

步骤二:高师专家深入骨干教师课堂听课摸底。2013年秋季学期,北华教科院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论教师深入骨干教师课堂听课摸底,历时两个月。

历时三个月的双摸底工作完成后,高师专家团队(小学数学)、校方的管理团队、授课教师进行座谈、交流,最后确定专题讲座的角度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常见错误及其原因。

步骤三:讲座培训。2014年春季学期高师专家为吉林市一实验小学的数学骨干教师量身定制了专题讲座《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常见错误及背景知识》。讲座完成后,专家再为每位受训教师答疑解惑。

2.临床分散指导落实阶段的操作。

步骤一:自主实践体会。根据订单培训主题,每位受训者备一节课。

步骤二:专家参与研究方法。专家进入每位受训者课堂听评课进行临床式指导落实。

步骤三:总结提升。专家进行阶段性集中评课。

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说明临床分散指导落实阶段的具体做法。

2014年春季,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开展课堂教学中错误性知识纠正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阶段1,2014年3月至4月中旬,完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错误纠正;阶段2,2014年4月下旬至5月底,完成小学数学规则教学中的错误纠正。在每一阶段中,首先,受训教师自主备课;然后,专家进入受训教师课堂与受训者共同研磨课;最后,每位受训者进行阶段性教学展示,专家进行阶段性总结。经过一对一的临床式的教学指导,受训者在课堂教学中取得非常大的进步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的两个学期,我们合作完成下列主题:2014年秋季学期《小学数学常用方法教学》;2015年春季学期《小学数学问题教学》。

3.成果辐射扩散阶段的操作

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辐射是将培训成果最大化的重要环节,受训者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发挥其在本校、本地区的相关领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达成成果共享的目的,促进本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骨干教师的成果辐射有两个方向:一是域内辐射即骨干教师在本校或本校的结对校内做示范;二是域外辐射即骨干教师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或参加高校“国培”项目专家团队为域外同行做示范。

三、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

经过两年半的培训合作使得双方都获得了非常大的收获,不仅使受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①由北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吉林市一实验小学的教师共同整理、总结培训成果,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新课程教学设计精编》系列丛书(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和小学外语)。②北华大学与渤海大学、遵义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示例与导引》一书。

(二)思考

1.跟踪落实指导是培训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已进行多轮,但课堂教学的变化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缺少落实与指导。这与学生学习是一个道理:听完课,不做练习,老师不给批改,当然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培训也是这样。听课培训完成后,回到单位,没有人要求落实实践,有的老师自觉落实尝试,但做的对不对没有人指导,培训的延伸工作就此停滞。因此,跟踪落实指导、临床指导成为培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高校教师;教学新模式

一、手机新媒体给高校教师教学带来的挑战

海量信息通过手机新媒体的无障碍传播,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渗透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手机不仅拓展了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空间,而且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进而扩大了他们的信息容量,使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们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固有知识。同时,高校青年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较多、探索心较强、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手机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新鲜功能也使他们容易对手机“上瘾”,这些都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青年学生变身“低头族”

手机———高校青年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搭载微信、微博、视频、直播、游戏等手机新媒体后,摇身一变成为击败青年学生的一把“利剑”。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校园人行道上,亦或是在学生宿舍里,处处可以看到“埋头”抱着手机的“低头族”。据了解,在课堂上,大部分高校青年学生都曾用手机做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聊天、玩游戏、刷微博等。部分学生反映,在课程内容苦涩难懂的时候,自己并没有选择“更加全神贯注听讲或者与教师互动讨论”,而是带着厌烦情绪和逃避心理,转而沉浸到轻松愉悦的视频、微信、微博等手机新媒体当中。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本该是青年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思考总结能力的最佳时机,但部分学生往往会因懒惰而选择“捷径”———通过手机新媒体查阅网络答案,或是直接让同学将做好的题目答案拍照传输、誊写为自己的作业答案。期末考试时,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建立“互助讨论组”传阅答案或者在网络上寻觅“助考大神”,抱着侥幸的心理“通过考试”。近年来,因手机新媒体作弊被处分的学生在所有违纪处分学生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有极个别学生因手机作弊受到两次及以上处分,最终拿不到学位证,对将来的就业和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青年学生尚未成熟的判断力,导致他们过于依赖手机新媒体上的信息,虽能广泛涉猎,但都浅尝辄止,这种“快餐式”体验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青年人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

手机新媒体给高校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被动的单向性知识传授,教师单靠陈旧教材的备课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必须将以教师“教”为主的旧式课堂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新式课堂,提高课堂内容的交互性;同时要注重提升教学课件质量,用精美的课件、动听的音乐和丰富的视频素材等提升学生课堂的感官性、趣味性。另一方面,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宽,对教师教授内容、学术观点的质疑能力增强,教师如果不及时充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授课质量,那么其学术权威性和师者形象将受到严重挑战。再者,随着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考评体系也要随之转变,以往“一考论英雄”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通过提高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质量等平时成绩的考核比重,制定更加综合、客观、公正的考核办法来引导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成长成才。

(三)对手机新媒体认识不足

在手机新媒体已经覆盖校园每一个角落的现实背景下,个别教师秉持守旧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味给予手机新媒体以否定的态度,不仅没能将手机新媒体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为我所用”,而且还将利用手机新媒体学习的学生视为“玩手机”和“不务正业”,他们寄希望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手机信号,或者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施行“无手机课堂”等,通过这些途径摆脱手机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相反,也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好分寸、过于依赖手机新媒体,认为它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将未经深度加工考究的网络资源直接通过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在课堂上互动学习,或鼓励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自学,就连学生作业的完成、缴交和批改等也完全依靠手机新媒体,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批改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忽略了国家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等“三全育人”的要求。[3]如果一位高校教师对手机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能发挥的长处与弊端认识不足,将导致其在实际的教学中无法充分运用手机新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在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和教学研究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手机新媒体给高校教师教学带来的机遇

手机新媒体方便快捷、交互存储性强、高移动性和便携性、知识碎片化和功能多样化的特性也给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带来了机遇。[4]

(一)拓宽了教师自我提升渠道

手机新媒体较强的交互存储性决定了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利用手机新媒体进行充电备课,提高自己的课前准备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若要运用手机新媒体中的声光电功能图文并茂地向学生讲授课程,就必须掌握手机新媒体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并且能熟练操作相关新媒体软件,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实施能力,即教学融合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使高校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灵活地将教学方案付诸实践。课后,手机新媒体自带的匿名教学评价功能,可以分章节、分专题、分时间段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真实地评价,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举措,精准地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反思的实效性。同时,手机新媒体搭建的课程建设、课程交流、课程协作平台,提高了教师同行教学难题解答、教学成果共享和教学问题探究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有利于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稳步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

(二)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手机新媒体的普及使“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得到长足而多样的发展,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教学模式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课本+黑板”“讲台+书桌”这种已经无法吸引现代青年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传统模式,教师和学生分别从“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中得到解脱,树立了“人本位”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以“翻转课堂”为例,它在教学理念上以授课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模式上以学生合作为前提,在教学技巧上以展示学生成果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专业指导为重点,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适时调整课程的进度、深度和难度,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手机新媒体与教师教学的有机融合,打破了传统的只在课堂中从事“教学”活动的授课方式限制,使碎片化的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契合了青年学生富有朝气、思想活泼、爱动好动的特点,给“爱学、好学、乐学”的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新的教学方式使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升华自己、使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改变了原有模式中教与学对立的局面,促成了教师和学生“你———我”的伙伴关系,营造了教书与学习互融共生、相得益彰的局面。

(三)丰富了师生的交流途径

手机新媒体上搭载的各类通讯工具,如微信、QQ、微博等互动性强的交流工具,在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建构了多元化的沟通桥梁,使“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壁垒被打破,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解决了“学生下课后就再也找不到任课教师”的尴尬局面。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惑和难题,对存在学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线上“一对一”学业辅导。同时能适时根据同学们反馈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亦可以将教学计划和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上传通讯平台,方便学生提前做好课程预习,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建议,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手机新媒体可以向校内外学生图片、声音、文字等融媒体信息,定期推出优质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丰富了师生之间学习沟通方式和交流渠道。另外,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学生本人乃至学生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新媒体及时关注到学生所发“QQ说说”和“微信朋友圈”,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生活向导和心理疏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高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三、利用手机新媒体推动教学发展的路径

面对手机新媒体“风暴”的强势来袭,高校教师应主动适应,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充分运用手机新媒体给“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一互融共生的教育过程带来的机遇和契机,引入教学新模式,打造“教+学”沟通平台。

(一)正视手机新媒体,提升运用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教师如不正视手机新媒体、提高运用能力,将无法实现手机新媒体在教学发展中“为我所用”。[5]首先,高校教师要了解手机新媒体的特点,既要看到它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好处,也要看到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强对手机新媒体“双刃剑”功能定位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对各种教学资源能辨别真伪、存善去恶,让手机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发出正能量的声音。其次,通过专业培训、同行交流和实践探索等途径增强自己对各种手机新媒体APP功能的了解和运用,寻求手机新媒体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契合点,运用手机新媒体开发出质量高、效果好的教学载体。最后,善于发现运用手机新媒体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讨、持续更新、定期升级,让手机新媒体成为教师“教好”的助手和学生“学好”的帮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服务。

(二)引入教学新模式,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面对手机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并适应青年学生对手机新媒体的“依赖”和“上瘾”的现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手机新媒体,引入“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开放性、研讨式教学模式。首先,高校青年学生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会使用手机新媒体,受众广、使用频率高、契合青年人的年龄特点,这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手机新媒体。其次,面对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开小车”的状况,高校教师应通过课前手机新媒体素养培训、课中运用手机新媒体互动交流提问、课后对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参与课程情况进行总结点评等,多途径提高学生参与手机新媒体课堂的有效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坚持手机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融合发展,不能一味推崇手机新媒体,夸大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应结合当下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将手机新媒体课堂的“新”与传统授课课堂的“实”二者相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文3

关键词:继续教育;阶段性;在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46-02

高校教师是知识的传导者,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思想教育第一线,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及自身素养,始终站在教育和学科领域的前沿。

就高校教师的成长来说,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处于适应期的新任教师最关注的是熟悉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技能、钻研教学内容;处于发展期的教师最关心的是思考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师的不同,尝试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处于创造期的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因此,高校教师的教育培训必须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高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如下表所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目的,各阶段培训思路如图1所示:

一、岗位进修

处于这一阶段的高校教师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正处于角色转变的阶段,也是熟悉教学的阶段。这些年轻教师在大学期间积累了丰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但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如何把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在教育教学中管理学生以及如何解答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遇到的实际问题等,是这一阶段的高校教师上岗参与教学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我国的教育体制为这些新任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继续教育培训的平台,但同时也伴随着严格的制度和要求。

(一)教师资格培训

由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明确指出“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具备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制度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其专业学科与教育学科上应达到的水平、教学实践的能力、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等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其中高校教师申请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有:必须是高等学校在职人员和高校拟聘任人员;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合格证书》;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等。因此新任高校教师要想申请并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的高校教师就必须系统培训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以及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等。培训的形式一般是集中短期培训。

(二)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

年轻教师的成长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加强新任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取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育、计算机模拟教学实验、自动化实习设备等在高校课堂中都以被广泛使用,其优点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教给学生充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改进教学进度,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因此新任教师要参加计算机应用培训,取得国家教委承认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证书,并能在课堂上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培训的形式是集中短期培训+自学。

(三)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批有思想、有抱负但个性不一的正走向成熟的大学生,要管理好他们,成为他们喜爱的、信任的教师,就应当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首先要认真研读古今中外教育先哲的理论精髓,深入学习研究我国教育前辈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这些知识能让新任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少走弯路,缩短角色转变的过程,及早成为一名胜任的高校教师。其次高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条件的应参与青少年心理学课程的培训。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大学生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身心愉快地去学习和生活。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如可参加进修班系统地学习获取单科证书,也可听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学术讲座,还可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学习。

二、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阶段也是一个教学经验积累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正处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期,不断接触大量的教育教学问题,尝试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对于一些典型的教育教学问题可以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但当涉及一些最新的教育热点和争论的教育问题和现象时,仅凭自身的能力很难解决,这就需要通过集体的智慧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答案。不同种类的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为这一阶段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

(一)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培训

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培训主要是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情境与机会,以利于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难以凭借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其培训的内容灵活多样。一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进行的培训,这种培训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解决这些问题。二是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培训,这种培训并非针对课堂教学,但却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沟通、配合、方法等问题。三是帮助教师获得学科专业领域发展而进行的培训,有助于高校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提高。培训的方式有集中培训、分散学习、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观摩优秀课、参加学术交流会、听学术讲座等。

(二)校企结合培训

高校教师自身储备了很丰厚的学科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游刃有余。但要想使所教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被企业聘用并服务于社会,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培养大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专业教师了解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使所教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和更新,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走在工作的前面,适应工作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各领域的专业教师有面临着定期再培训的必要。培训的形式有到企业调研型、进修型、专题型等。培训的内容涵盖技能技巧、新兴科技等。

三、科研能力

这一阶段也称为学者型阶段。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创新素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新世纪的教师,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成为科研型或者说是创新型的教师。“科研型”或“创新型”的教师更有助于启发、培养、发展现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教学科研,不断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服务于社会

高校是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基地,高校的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经济、企业效益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拓展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积极参加学术性的研讨会、培训班,申报并研究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且能为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课题。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放矢,在制定经济与社区发展目标、协助政府决策、参与经济项目开发、指导企业经营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为职称评定服务

现行的教师职务评聘体制中,科研成果是首要的硬件条件,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学术性的培训,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研究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职务评定服务。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功利性,但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参加学术性培训的积极性。

四、学历补充

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面和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跟上创新教育的步伐。更新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提升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

高校教师在自身的学科领域中具有很高的造诣,对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理解透彻,在课堂教学中能思路清晰地把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若仅凭原有的知识结构是不能满足一批批、一届届见多识广、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所以高校教师要想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就应该创造机会利用休闲时间重回校园、做回学生,以提升学历为目标,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继续探索和研究本专业对当今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目前高校教师提升学历的形式有:在职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班、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班、大学教师申请硕士学位班等。

(二)增加知识的广度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都与其他领域的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高校教师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加知识的广度。知识渊博的教师在授课时能思维灵活、触类旁通、思路开阔、富于创新,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很容易博得当今见多识广的大学生们的喜爱。社会和学校为高校教师拓展知识层面提供了极大方便。许多高校都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在保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基础上,还要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前沿性,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高水平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各高校还组织教师进行外语培训,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开展与国际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学者访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先进的思维模式。高校教师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相关的专业进行培训,许多高校教师都取得了双学位、双师证书等,拓宽自身的知识层面,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高校教师教育培训是一种“全程教育”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在工作中不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作为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教育,并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审视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实现由只懂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向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学名师的转化。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是阶段性的、多层次的。它既可以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向更高一层次提升取得更高学历,又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在同一层次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教育培训的内容是广泛的、丰富的。既有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又有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既有单项科目、课程和专题的研究,又有多学科系统的学习进修课程,充分满足了各类、各阶段高校教师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职业压力

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它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相当一部分教师有职业困惑、迷茫、压力。而这种压力所反映出来的极致状态是职业倦怠。有研究显示,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

高校教师是大学的核心,他们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也肩负着各个专业学科的科研探索的使命。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有关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倦怠以及离职问题已经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关注。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他们担负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也做出了大量的贡献。然而,青年教师往往属于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许多合理需求得不到重视,而且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改革中受到了最大的冲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综合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的来源,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待遇偏低造成的压力。高校教师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又要想方设法搞科研,同时还要进行服务社会等活动,确实是个高付出的行业,付出的是时间、精力、学识,甚至是生命。根据动机期望价值理论,高付出的劳动,应该得到高收入回报。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大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专科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水平还是较低的。特别是年轻教师,相比社会上的其他职业而言,他们在求学期间所花费的时间远远长于普通职业者,而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却因为资历低、职称低,难争取到科研项目,得不到科研经费支持。工资福利待遇低,而学习、生活、交友、养老、育小等开支又很高,这使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2、教学工作带来的职业压力。一般而言在各个高校中,青年教师群体往往承担了相对来说更繁重的教学任务,而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却又不够丰富,因此如何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最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许多青年教师倍感压力的事情。而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断加重,花费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评定等教学工作上的时间逐渐增多。如何应对教学任务加重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质量,更是让青年教师身受更大的职业压力。

3、学历提升的压力。众所周知,高校教师的学历门槛正在节节攀升。近些年来,继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高校也规定除个别专业聘用硕士外,其它专业必须是博士才有资格应聘。对于今天的高校青年教师来说,无论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都在为自己的学历提升而努力奋斗。而学历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成本或者机会成本,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主要的职业压力来源。

4、科研工作带来的压力。发展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青年教师往往是各个科研项目组中的主力军,既有自己的科研任务,也担负着一定的对硕士,博士进行指导的职责。科研任务的考核模式一般都是要求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但学术论文应该是科学研究成果积累的产物,其产生过程是非常严肃的,时间有的长达几年乃至更一长。但目前由于科研考核有论文指标的压力,教师在繁重教学、服务社会的同时,不得不占用闲暇时间从事科学研究,进行论文写作。另外高校科研考核、职称晋升、教师评奖等都明确提出要有科研项目。而每年立项的科研项目数量有限,僧多粥少。而青年教师往往很难独立的申请到科研项目,这样又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术发展。

5、制度造成的压力。现今不少高校多采用聘任职务与职称分开,以往高校里面教授,副教授一旦评上基本上就高枕无忧了,而如今的人事聘任制度却打破了这种平静,从好处来说,有效调动了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但是也造成了一种人人自危的氛围,给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另外职称评定对于教师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称评审带来的压力最主要的是科研项目的级别和学术论文的质量要求较高。这些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 绩效; 绩效考核; 高校教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66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12- 03

随着教育产业化发展逐渐加快,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渐渐浮出水面。笔者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的分析,发现在原有体制下建立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因而提出高校应通过建立科学化的考核制度及方法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进而逐步提升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最终达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1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

1.1 相关概念

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人们对绩效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对于绩效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组织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绩效从广义上讲包含整个组织的绩效和个人的绩效两个层次的含义。本文主要研究个人的绩效。绩效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绩效考核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信息的过程。

1.2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

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统一按照“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然而在高校中,按照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的不同,形成了高校教师的不同分工,分工使教师任职于不同的岗位及遵从相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因此,对于不同的分工应用同一套绩效考核系统显然是不合理的。有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类工作,有的从事科学研究类工作,有的从事行政管理类工作,等等,各类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差异较大,若应用同一类考核系统,并且在同一类考核系统中各考核指标之间没有明确的侧重和差异,势必达不到绩效考核预期的效果。

2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2.1 主观性强,缺乏科学性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主观性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绩效考核的应用过程中。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办法主要采取“民主评分”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不免会受到人际关系、情感、功利性等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真实的考核结果。例如,许多高校在对从事教育教学类老师的考核中,往往采取的是由教师本班学生对教师日常教学的工作态度、课堂反响、师表师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由督导对教师的授课形式、内容、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由本教研室主任对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评分。由于缺乏系统的考核细则和标准,使整个考核过程掺杂了更多的人为因素。学生对此项评价的漠不关心、督导的作风、教研室主任对某位下属的偏爱等负面影响都会影响最终的考核结果。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绩效考核的标准上。在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考核往往采取的是量化的标准,这些量化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差、未体现教师工作特点等缺点。而这些量化的标准最严重的问题是“重视数量、忽略质量”。例如,教学绩效只取决于本学期所选课程的数量,忽略了教学的质量;科研绩效只取决于参与课题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忽略了研究的质量和价值。这些问题都暴露了高校绩效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的指导,片面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的要求,失去了考核原本的意义。

2.2 绩效考核指标分类不明确

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考核指标分类不明确,忽略了学科间的差异。大多数的高校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只是根据教师的岗位分类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没有考虑各学科的发展规律和专业性质,“重视数量,轻视质量”的统一化标准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有些院校将文、理、法、工、农等学科的考核标准统一化,忽略了各学科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发表学术成果的难易程度和价值上,也表现在各种项目研究的经费上。忽略这些最基本的因素,而盲目地统一用量化的标准评价高校教师的绩效,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学术研究上的创新,也会引发教师之间产生攀比现象,使一部分学科教师感到不公,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2.3 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高校教师的考核结果目前只划分为3个等级,即优秀、称职、不称职。这样过于宽泛的考核等级所导致的最直接结果是考核的结果很难得到充分利用,“优秀”和“不称职”的群体毕竟只占少数,这两类等级划分能够明显地区别出两类教师的全年的工作情况。但是,处于“称职”这一群体的人数毕竟是大多数的,这一群体内部之间的比较和评价往往被忽略了,许多教师如果预见自己争取不到“优秀”就尽量避免“不称职”发生,一旦预见自己符合了“称职”的标准,在工作上就开始松懈了,并且对“称职”这一部分群体,领导和同事也是漠不关心的,大家只关注“优秀”和“不称职”这两部分群体,却忽视了教师队伍整体工作效率提高的中坚力量正是取决于“称职”这一多数群体的事实。因此,这种过于宽泛式的考核等级划分,并没有对大多数人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3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对策建议

3.1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理念,从全国各高校绩效考核显露的问题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考核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单纯的量化管理,往往忽视了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等因素。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应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绩效考核中要注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不能单独用数学模型对被考核对象进行量化的评价,同时,也要通过定性的描述对其做出价值的判断。然而在定量与定性结合过程中,还要在遵照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不断探索和研究更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高校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因此,对于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考核应该采用一种弹性化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能够在定量和定性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提升教师教学热情、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谐同事之间关系等目的。并且,这种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不单纯是自上而下的部署,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意见,让所有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实现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的充分沟通和配合,才能达到绩效考核的最佳效果。

3.2 建立分类的指标考核体系

根据不同的学科,建立不同的指标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标准,由原来的重数量向重质量方向转变。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必须“以质为本”,教学绩效不能单纯取决于所选课程的数量,应该充分考虑授课的内容及形式上的创新。科研绩效考核不能只关注的数量的多少,应该将刊物的级别、研究的价值、经费情况、在学科领域上的突出贡献纳入考核范围之中。根据学科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能够有效杜绝教师之间的攀比心理,使所有高校教师更关注自己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3.3 合理有效地利用考核结果

考核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不仅仅是打个分数,或是评定一个等级,必须及时地改变宽泛式的等级评价标准,不断细化等级分类。高校管理者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考核结果,目的是总结过去时间内教师的工作情况,帮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中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高校管理者要通过绩效反馈,让教师知道上一年的工作中哪些是需要坚持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使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并了解学校对教师的期望。要充分认识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和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合理有效地运用考核结果。

4 结 语

伴随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考核逐步成为关系到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考核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人事工作向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转变的重要过程。通过建立科学化的考核制度及方法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进而逐步提升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分类的指标考核体系、合理有效地利用考核结果,提高我国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文化素养,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和高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蔡余.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文教资料, 2009(6).

高校教师学期教学总结范文6

Teaching Reform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for“Outstanding Engineers”

Zhao ran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200090,China)

Abstract: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s the basic cours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specialties. The target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is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eaching reform from three aspects: integrating teaching content,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 and experiment content for the purpose of exciting students’ studying interest and improving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means that adjusting the course concept and teaching emphasis.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 is to change the method from students and teachers. Reforming experiments is to replace the individual experiments with a big project.

Key words: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teaching reform;experimental reform;outstanding engineers

数字信号处理在信号处理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高校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后,在课程教学和改革上有自己的看法[1-3]。姜恩华等人利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归纳和总结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线索;同时从题型设置三方面总结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解题教学的方法和思路[1];在文献[2]中,陈纯锴等人探讨了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有效的教学手段三个有效策略;文献[3]则研究了数字信号处理在双语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推进双语教学与保障教学效果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和选用优秀中文教材的关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即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4-7]。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13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学科专业名单,2014年迎来了第一级新生。围绕工程应用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卓越工程师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全方位改革,要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借助学校启动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1+1+1+6”培养计划,通过与上海大学等高校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完成针对卓越工程师班所做的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修订实验项目等任务。下面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内容三方面对卓越工程师班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

1 整合教学内容

数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类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号与系统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数字信号处理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因此对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梳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重叠的教学内容包括: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采样定理,Z变换及其性质。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定义,分类等内容在信号与系统中已经详细介绍,但学生经过了漫长的暑假后有些内容有所忘记,因此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还是需要对这部分内容简单复习,使得学生回忆起相关概念。Z变换及其性质以及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是信号与系统中的重点内容。数字信号处理里则侧重于如何利用Z变换分析系统的频域特性,因此上课时需要对Z变换内容较为具体的复习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离散系统的频域特性。采样定理在信号与系统中只是在第三章最后一部分提到,在信号与系统中只讲了基本概念,因此采样定理以及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需要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详细重点讲述。

3 探索教学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师容易在上课时陷入公式推导,照本宣科的困局。为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如下改变。

3.1 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选择将理论课堂划分为:教师讲;学生讲;课内研讨;习题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由于课程内容偏难,因此大部分理论课程还是由主讲教师进行讲解。但部分简单的内容或者与信号与系统重叠的内容(例如Z变换及其性质)可以选择学生进行讲解。先由学生主动报名,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选择对该部分内容理解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讲的时间不超过20 min,然后由主讲教师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同时对学生讲课进行点评。课内研讨主要是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扫地机器人等项目),由学生主动思考该项目中哪些部分是数字信号处理的范畴。习题课则由教师或者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在平时课堂最后10 min增加小测验,便于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行。同时将课内研讨,学生讲等内容纳入平时成绩的范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内讨论,主动申请当课堂小老师。

3.2 教师主动探索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鼓励教师到其他高校访学,听课,与其他高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对课程教学有所启发。

定期组织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进行课程研讨,每次研讨设置不同的主题。例如在讲解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采样定理,经过大家研讨,确定以音频信号为例,对音频进行采样,分别满足采样定理和不满足采样定理的音频,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频谱混叠。

4 改革实验内容

为了在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中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以项目为导向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

(1)卓越班的培养计划中增加MATLA

B课程,学生在做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之前已具备基本的MATLAB编程能力,可以根据算法编写程序。这样在课程实验中只需讲解与项目相关的内容即可,因此在实验课上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内容上的指导。

(2)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将每次独立的课内实验改为利用8学时实验课设计开发一个较为复杂的项目。在第一次实验课上统一讲解实验内容和要求,由学生4~5人自由组队并确定组长,确定具体项目。第二次实验课上交项目的具体方案。第三次实验课完成整个项目并调试,第四次实验课项目答辩。

(3)实验项目的选择。经过前期的准备,按照难易程度,实验项目选择为:基于双音多频(dual-tone multi frequency, DTMF)的电话拨号音合成与识别系统和图像去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每个项目中给出开放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思考这些问题,并将结果写在项目报告中。音频信号是一维信号,对一维信号做时域和频域分析比较容易;图像是二维信号,它的傅里叶变换和一维信号略有不同,这个课题可以供学有余力或对图像处理感兴趣的学生选择。

(4)实验成绩实验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最终实验部分的成绩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打分:课题难度20分;功能实现效果20分;性能指标20分;软件代码10分;理论水平10分;团队分工合作情况10分;项目报告10分。答辩时同组学生给予相同的基准分数,根据每位学生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最终实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