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后勤管理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后勤管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后勤管理总结

行政后勤管理总结范文1

一、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是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综合管理机构,是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是推动公司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服务中心。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事比较多,有制度建设、文书打印复印、档案管理、客户接待、卫生监督等。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只要自我强化工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出现差错和漏洞。从开始对工作的不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基本做到了事事有了一定的着落。

1、认真做好公司的文字工作和制度完善工作

认真做好了公司有关文件、传真、邮件的收发、登记、分递、文印及公司所有文件的打印、复印等工作。认真完成了公司所有的标书工作。在9月份办理生产许可证时,在办公室和其他部门的有力配合下,完成了所有的文字工作。公司的制度一直不是很完善,办公室就是负责公司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在这半年里,先后制定过几次制度,可能是制度本身不合理或者是执行不到位,后来都没有执行下去,这是办公室工作的失职。

2、积极响应公司号召,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

办公室除了完成每天的打印、复印等文字工作,还服从公司任何

决定,我们几个刚来的学生不怕酷暑出色完成了公司交给的钉出口木板的任务,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今年的两次盘库,我们都做到了随叫随到,且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在生产马来西亚,印度essar砖的过程中,我们听从领导的安排,完成了在生产过程中所有报表的填写。

3、做好客户的接待工作

由于公司的业务量比较大,几乎每周都有不同的客户来公司

参观考察,只有做好接待工作才能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每次客户来之前我们都做好了充分的接待工作,首先确保卫生清洁,招待用品齐全,以及根据不同的客户都要事先准备好不同的商务型资质文件。做到每一位来我公司参观客户都有一份我们公司的宣传资料和礼品,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4、卫生工作和板报宣传工作

公司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司的形象,按公司规定每周四都

要进行卫生大检查,对卫生工作做的好的部门进行奖励,差的进行罚款,公司的整体卫生情况还算可以。办公室一共出了三次板报,后来由于板漆和堆放货物的原因就没在办下去。汶川大地震后,办公室组织了一场大型为灾区的募捐活动,全体职工都非常积极踊跃的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显示出了工人很高的道德觉悟。

二、个人工作表现

1、坚持实践出真知,努力了解公司的运行情况

初到公司,对公司的运行情况都不了解,对各个部门以及人员都不太熟悉,因此我每天都积极主动到后面车间,和各车间主任、车间工人都亲密接触,认真学习他们的技术,时间长了我对公司的生产流程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每种砖的材质、成型、烧成颜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判断出次品砖、废品砖的原因·····总之,只有了解公司的生产流程才能在公司中发挥个人才能,要想了解这个流程,必须要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学习,像工人学习,像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学习。

2、几次出差收获颇多

非常感谢公司派我跟随周总和陈教授先后参加了青岛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河南省金属炼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炼铁学术交流会和景德镇召开的全国高炉喷煤技术研讨会,在这三次会议中使我打开了眼界,佩服陈教授的讲解能力和周总的办事能力,佩服与会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渊博的知识,使我真正理解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含义,我深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需要提高的太多太多了,同时对自己也有和深刻的定位和明确了努力方向。几次业务上的出差,使我学到了在出门外讲话的技巧和沟通技巧。总之,人要不断的见识新环境才能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找出差距。

三、不足和需要提高的方面

过去的一年不足之处还是很多的,第一,办公室工作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岗位,许多工作我都是边干边摸索,以致工作起来不能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有些工作还不够过细,一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第三,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制度,第四,卫生工作搞的不好,特别是办公楼里面的卫生间,可能是由于环境的特殊型,只要有人进卫生间地面就会脏,由于没有及时去拖地,造成了地面比较脏;第五,没有为职工搞娱乐活动,公司只有不断的搞一些娱乐活动才能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第六,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还跟不上公司的要求。

在下一年里,自己决心认真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我想我应努力做到:第一,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学习公司的业务流程,学习公司的新炉型结构,要对公司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做好领导的助手,注重抓细节;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公司制度;第四,搞好公司的卫生工作;第五,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四、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行政后勤管理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E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校后勤管理在历经改革后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运营模式,不但有力的支撑了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给高校后勤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后勤管理部门和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现状

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是改革的重点。近年来,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运用的机制以不断完善,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后勤企业和学习之间的责任和关系,在体系建设上不断完善。在人力资源上,以社会化的视角选择领导班子,做好后勤企业实体的运行工作。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做出相应的调整,给出管理上的配合和制定运行机制,保证了新的后勤企业实体的顺利运行。

多种形式的探索

高校后勤在社会化的改革中大多采用了政企分离的方式,各高校本着社会化、市场化的运用思想,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多形式的探索。在后勤管理的关键部分为学生食堂和宿舍运营和管理、高校教学物质的采购与使用等方面,借助了社会化的力量,提高了后勤管理的水平,为进一步的深入改革奠定了基础。

逐步得到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经过初期的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高校领导和社会开始重视后勤管理社会化这一改革方向,高校领导采取营造了更积极的环境来促进相关改革的推进,社会后勤管理企业也积极的参与,促进了改革的进行。

当前高校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

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高校后勤管理成为一个理想的温床,后勤职工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还存在着大锅饭和铁饭碗的思想,不愿意接受社会化可能带来的的变动,存在着抵触的情绪。此外,由于长期的行政色彩的影响,高校后勤往往成为高校人力部门安排职工家属就业和退休职工的地方,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低,素质差。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造成的,是影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一大障碍。

运行体制和内部管理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在运行体制上没有完全的与高校行政体系分离,在人力和价格等方面受到行政部门的影响,不能进行深入的社会化改革,不能按照市场化的标准进行后勤运行。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源的问题上,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人力队伍是在计划经济色彩的行政干预下建立的,人员队伍素质较低,专业水平差,这样的队伍在社会化的改革中难以适应市场风险,实现不了自负盈亏,不适应社会市场竞争的要求;二是在分配制度上的体制问题,目前,很多后勤管理部门的工资还是由学校进行承担,工资收入分配没有建立适合社会化的工资和奖惩机制,职工利益在改革中受到损坏,改革难以推进;三是社会就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必要提升后勤队伍的专业素质,淘汰素质低,技能差的老旧队伍,如何安排这些职工成为改革的关键,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难以实现后勤队伍的革新。

后勤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明确

后勤部门在传统的运行中一直是作为高校的一个行政部门,没有实现企业化的运行,后勤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不明确,没有实现政企分离的改革基础原则。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高校虽然进行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运行模式,但是小机关还是具有政企双重的身份,即代表学校与各后勤企业实体鉴定后勤管理的契约,又作为实体代表与学习进行市场的讨价还价。这种政企不分的经济行为导致高校后勤的整个运行机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社会化,社会上的后勤管理企业难以在高校后勤市场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市场化的效果也没有在后勤服务中体现。

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

高校后勤管理与其他的社会领域的后勤管理不同,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它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教学保障任务而不是追求市场利益,这就要求高校后勤要在利益上做出让步以保证其服务的教育属性。这一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后勤管理企业参与高校后勤管理的一个障碍。过度的强度教育性会损坏后勤企业的利益,过度的追求利益性又会超出学校师生的承受能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措施

政府主导,解决改革的根本问题

高校后勤的行政和运行体系,是改革的根本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的调控,运用法律等行政手段推进高校后勤行政和相关法律的改革。改革高校后勤的人事、产权和营收机制问题,建立符合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现代化后勤企业运行机制,为后勤改革提供法律和政策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还要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做好前瞻性的准备,为社会后勤管理企业实体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创建条件,指明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从高校领导到后勤管理的职工,都需要对后勤管理社会化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改变市场经济的观念,如改变计划经济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市场化竞争的观念;改变后勤服务公益性、服务性的观念,树立市场化、社会化的观念;改变高校后勤高校包办的观念,建立社会化、商品化的观念等。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高校管理者和后勤职工做好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思想基础,认识到改革会到来的管理水平的增长的好处,做好自身的积极准备,减少了高校后勤管理的障碍。

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企业制度

现代社会企业制度要求高校后勤企业要政企分离、产权明确、管理科学,要求建立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制度,要求以专业化的管理保障运行和竞争奖惩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高校后勤改革需要的具体操作是:实现后勤企业产权与学校行政的分离,打破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垄断;引进社会企业,建立产权多元化、混合模式的企业运营机制;实现后勤企业的盈亏自负,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摆脱过多的公益责任。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自身后勤需求和社会后勤企业的发展现状,选择实力强、水平高的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坚持在涉及高校师生基础生活如食堂、宿舍等环节上的教育服务属性,以市场化的运作去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保障教学活动进行;坚持在在高校环境下发展受限,社会企业运行效果好,对学生的影响较小的项目上,进行逐步的开放,拓宽高校后勤服务的范围。

总结: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复杂、逐步进行的过程,在过程中要做好因地制宜,统筹好学校、后勤部门和社会企业的各方利益,坚持好以社会化运作更好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社会化方式,来实现高效后勤服务与高校改革的同步。

参考文献:

[1] 覃晓明. 关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考[J]. 国土资源成人教育, 2009 (04)

行政后勤管理总结范文3

1.1医院后勤“供给制”管理模式

现在国内医院的后勤部门仍然属于医院,由医院统一调配、划拨资金和集中管理,这就使医院后勤人员工作懒散拖沓,在思想上缺乏主人公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服务供给上,不讲成本核算,忽略经济效益;(2)在管理方式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丧失了后勤服务应有的生机和活力;(3)在分配形式上,平均主义影响下的“大锅饭”、“铁饭碗”思想不仅加剧了后勤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因缺乏动力机制,使后勤人员劳动效率和服务水平下降。

1.2医院后勤盲目的录用制度

目前医院后勤人员的录用制度多数是“人数”的选拔,而不是“人才”的选拔,这种制度直接导致了医院后勤队伍庞大、机构臃肿和人员结构不合理。

1.2.1后勤工人录用方面工人的来源大多是招工、接班、复转军人和工作调动,这些人员的突出特点是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一部分工人即使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不注意知识的更新,面对现代化医疗器械和后勤设备显得束手无策。虽然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级别考试”制度,从形式上打破了用人制度的盲目性。但是在实践中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暗箱操作、和主管单位得过且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引起了人们对考试效力的怀疑和不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摆设。

1.2.2医院后勤干部选拔方面我国现在的医院后勤管理干部大多数都不是招聘竞争上岗,多数是论资排辈、自己培养(即多是由后勤工人和干部中提拔上岗),很少聘用大学管理专业毕业生。这种选拔制度虽然贴近后勤管理的实际工作,选拔的干部对后勤工作较为了解,但是其中不可避免的弊端似乎更加明显:这些干部普遍文化水平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在工作上“循规蹈矩”,不注意学习新的科学管理方法,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开拓视野的能力;在经验传承方面和文化水平制约,无力将多年的管理经验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致使下一任管理干部在工作上没有可借鉴的蓝本。

1.2.3医院后勤规章制度方面医院后勤管理除了要求人员的高素质外,规章制度的作用仍不可忽视。一套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严明组织纪律和推动组织建设。然而,遗憾的是现行法规如原卫生部印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只是笼统规定了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申办标准和权益保护,并没有构架一个完整的医院后勤归责体系,现行各医院管理规章中也没有针对后勤工作的具体规定,导致后勤管理工作的责任真空,将工作秩序的建立一味依赖管理人员和工人的“职业道德”,造成责任认定的“模糊区”和奖励机制的随机性,极大地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完善医院后勤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1.2.4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方面所谓“医院后勤社会化”是将同一医院所有后勤部门整合成一个企业,并将其从医院剥离出去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在后勤保障工作上与院方是服务提供商与消费者的平等主体关系。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后勤部门繁多、医院负担过重的难题,而且自主经营可以使后勤的服务对象不局限于一家医院,便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后勤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然而实践中,尽管很多医院已经将原有诸多部门整合成一个后勤服务中心,但是该中心仍然隶属于医院,与院方没有形成独立平等的交易主体关系,传统的“供给式”管理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使得改革流于形式,仅仅局限在外部名称的简单合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医院后勤机构人员繁杂的现状。

2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对策

2.1运行机制的转变

2.1.1转变“转变”既是思想上的转变,也是管理制度上的转变,这是后勤社会化能否完善、规范的关键因素。医院管理者应改变对后勤的“领导”思想,后勤人员应摆脱对医院的“依赖”思想,首先实现“思想社会化”。此外,在管理体制上应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规模分离。在此过程中,既要加快推进社会化,又要切合实际,实行老员工老办法、新员工想办法,逐步将后勤工作与医院相剥离[2]。

2.1.2引入引入社会服务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在市场竞争机制下,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使医院自身选择最有利于自身需求的符合质量标准的服务品牌,使现有的后勤职工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后勤员工中广泛树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思想。3.1.3规范医院后勤社会化不是单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放开搞活,更要加强监督和有效管理。此外,还应注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剥离和稳步推进”。强调改革要彻底而细致,重视试点作用,要在保证医院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条件下,探索一种适合现代化医院后勤人员管理、资源优化、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改革模式。

2.2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2.2.1教育培训,促进观念转变现代化企业运行模式下,教育培训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开发员工潜在能力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医院后勤工作在实现社会、企业化管理后,也应注意针对后勤不同岗位人员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一方面,开阔员工视野,通过接受新知识树立适应改革的新观念;另一方面,通过专家传授,更新已有知识,学习先进技术。

2.2.2改变录用制度,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即体现在人员录用时,也体现在参加工作以后,在医院后勤工人招聘时,应从技工学校成熟的工人中择优录取;在管理人员的录用上,不仅要求具有相应专业的较高学历,而且要以熟悉后勤工作者优先。此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资格考试”制度,考察员工业务水平、知识更新速度是否跟上了技术的发展,对考试不合格者予以警告、多次不合格者离岗。尤其在干部任免问题上,必须用工作业绩为评比标准,彻底根除“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思想,使员工中树立了危机意识,激发个人潜能,同时又使人员任用有据可依,避免盲目录用。

2.2.3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分离现行的医院后勤管理体系中,行政管理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职能交叉、分工不清,有些医院甚至由行政管理干部一人“统揽全局”。这种工作方法容易导致由于行政管理者技术知识欠缺,造成错误领导、无效领导。为避免这种尴尬局面,医院可分别任用具有管理学知识的人员为行政管理干部,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者有专业知识者为技术管理干部。通过制定明细的规章,明确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干部的职权分工。

2.2.4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现职管理人员自身深造十分重要,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素质后备人才的培养不可也忽视。针对医院后勤特殊的工作对象,医学院校有必要在医院管理本科生阶段开设“医院后勤管理”课程,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有专业知识的医院后勤管理人才,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奠定基础。

2.3完善规章制度

行政后勤管理总结范文4

关键词:后勤管理;工作特点;现状及管理措施

广泛意义上说,后勤管理是企业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启动的部门。我们可以通过有条不紊的运行企业后勤管理,可以减少企业运营消耗成本。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后勤工作来体现。所以,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后勤管理在企业中有着显性及隐性的作用。

一、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

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性的决定作用,但这也要基于一切从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原则,后勤工作因为和群众有很密切的联系,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公司相关制度的制定、修订和执行推动工作,以及负责公司人事管理工作、负责重要信息的管理和等工作,这些工作形式都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他们暴露在群众的监督之下,透明、公开,所以相对于企业其它工作形式,后勤管理工作就相对有一定的权威性。后勤工作一般情况下和企业的基层组织相联系,基于基层组织制定的分配准则下,因此在调配资源方面后勤管理方面可以和基层组织共同行使权利,达到了一种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分配的良好效果。既加快企业发展,又能很好的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企业后勤管理系统分为好多部门,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企业内部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因为各部门职能划分不够清晰而导致的相互交叉的问题

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不仅是交叉工作也可能是承担了职能之外的额外各项工作。在企业后勤工作中有一种工作类型是办公室职能,因为本身工作类型的特殊性,一些临时性后勤保障事务在执行时有时候会交给办公室完成,这样的话无形中办公室就承担了很多不属于自身职能外的工作。为了避免这种相互交叉情况,让每个部门都能正确发挥自己部门的职能,同时提高各部门工作的效率,就要做到合理规划系统内部结构,合理划分部门职能。

(二)每个企业都有相对应的管理体制,完善并健全这些工作制度,使企业后勤管理更加规范,使公司各项模式的运行更加科学、规范

企业的各项经营理念、各种管理策略以及公司企业文化都是保证一种公司正常运行的管理方法。因此,应该保证它们能够充分发挥各项管理作用。

(三)一个企业,内部有好多部门,每个部门工作性质不同,但他们的沟通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相关业务的发展

因此在企业内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服务职能,在多部门执行一项工作时就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这样才能另企业各项工作的进展稳定、顺利。

三、提高企业后勤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对企业后勤工作的重视,健全后勤管理系统各项环节,实现后勤管理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过程中,关键的一点是建立健全后勤保障系统,来促进企业稳步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后勤管理系统的作用。另外一点,要想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明确企业后勤工作服务的对象,将各项相关的管理理念,落实到后勤工作的每个环节。总的来说,无论是企业后勤工作还是别的工作,都是基于企业的管理下进行的,想要保证后勤工作顺利进行,就要强化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后勤工作关系到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所以要加强对企业后勤工作的重视。

(二)重视后勤队伍建设:所谓企业后勤,就是运作企业内部的职能,后勤人员既是企业的主人又能是员工的服务员,企业内部需要一支有专业技能的、工作效率高的后勤队伍建设

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更要了解企业的管理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公司各项事宜更好的服务公司员工,后勤人员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做到敢作敢当,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做到遵守企业后勤的管理规则,在后勤队伍建设中扬正气,树新风。

(三)加强后勤人员教育,提高素质: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他们应该具有主动性,主动服务公司员工,主动安排处理公司事务,后勤管理工作要求后勤人员也要有自觉性,将被冻转化为主动

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业务、服务于一体,要在内心深处清晰地认识到所做的是在为企业的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公司员工提供服务,保障他们得到周到的服务。把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向上的自觉思想,自愿为广大员工服务。

(四)加强职能转变:后勤管理应向着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朝着产业化方向转变

让后勤系统不仅是为其他部门服务辅部门,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市场条件下,逐渐改变后勤工作的工作性质,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最大程度的实现他们的工作价值,努力向着实现产业化目标的方向发展。

(五)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创新意识

作为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多听取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能够参与到管理中去,在管理中后勤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管理中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分析问题,并在大家的意见中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不断在实践中得到经验,提炼精华,提高创新意识的同时更能提高管理效率。

(六)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管理

只有对企业后勤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整个企业后勤管理系统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并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要想实现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后勤工作管理,后勤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基础性、重要性环节,它的有效发展相当重要,首先我们就要后勤服务的对象与被服务的对象,在实际中逐渐深化后勤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企业后勤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做到人性化管理,有助于完善企业后勤管理系统。有利于后勤工作的稳定进行。

四、构建新型后勤管理机制

(一)要想建立健全完整的后勤管理体制可以从三方面出发

首先来说,导向机制指的是后勤管理导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且跟着这个方向迈入正确的企业市场发展道路,其次可以最大效率地利用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和企业管理思维的创造性,最后一种后勤企业管理机制是制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用来保证企业后勤管理更加规范化,使企业后勤管理能够按照一定的体制有效地进行。

制订好三方面的后勤企业管理体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开始进行,首先根据企业员工的工作性质来设计合理正确的考评目标,然后根据管理的不同层级,将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每一位职工,在这个体系中,要按照从上到下的模式进行,使得压力重心往下移的管理模式。在这个责任链中,上至管理阶层下至每个员工都是绩效目标的直接责任者,最后要制定企业后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根据往次的绩效考核结果中总结不足,从企业年产值、服务质量等各项指标中提炼出各项精华并对其进行量化、提炼,从而确定最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二)企业要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在企业管理观念上改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后勤的服务对象是全体职工,所以企业后勤管理的本质是后勤服务,所以在企业管理的学习中,应该讲本质观念从“行政领导”上转变为“后勤服务”。2.其次,新的质量关要求企业后勤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到质与量并重,更要做到重视质,质代表事物的好坏,量就只是代表数量,价值观、质量观就要求企业很大程度上做到质量统一,提高企业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3、企业后勤管理人员指的是企业后勤部门所属的管理阶层、服务人员或者是安排调度的后勤人员,他们的职责是为整个企业服务,服务对象是企业各个部门设计人员是全体员工,所以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上我们首先要搞清楚。

五、总结

企业后勤工作的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做好后勤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按照本文对后勤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来实施,使企业能够稳步快速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企业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海生,柴晗晶.浅析后勤管理中提高员工绩效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2]行清超,刘国红.新型石油企业后勤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分析―北部湾紫荆服务模式研究[J].企业活力,2009(06).

[3]李冬梅,申琳.浅谈企业后勤中“以人文本”的精细化管理[J].科技信息,2011(09).

行政后勤管理总结范文5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major statu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m,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hospital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trengthening, and career path improvement.

Keywords: Hospital logistics;Management personnel;Team construction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4.03.007

长久以来,医院的后勤管理一直得不到重视。归其原因:一方面,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配置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更新、医疗市场的扩张、前沿学科的研究上,后勤保障与之相比,由于显性产出不明显,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现有后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技术能力欠缺,管理理念陈旧,医院后勤管理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无法体现。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医院后勤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是做好医院后勤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要性

(一)医院后勤管理的内涵

医院后勤管理是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后勤部门及所属人员有序地开展工作,为医、教、研、防工作服务及保障其工作正常进行而实施的各项措施。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医院正常高效运行的基础,对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教学、科研的服务质量和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

(二)医院后勤管理的现状

随着现代医院、智能医院、绿色医院等新理念的不断提出,大量高技术含量的医疗设备不断引进,医院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医院职工和患者也对保障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医院后勤管理要求日增。而现有的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已经明显与之不相适应,加强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

二、当前医院后勤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

(一)年龄结构不合理

后勤管理人才队伍断层严重,普遍缺乏40岁左右理论与实践兼备且年富力强的人员。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例:目前50岁以上人员占后勤管理人员总数50%,35岁以下人员占35%,35至49岁的人员仅占15%,呈哑铃型分布。每年的退休人员与新进人员的比例为2:1,减员趋势明显。

(二)专业结构不合理

后勤管理人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医学专业、一般管理类专业人员偏多,且学历普遍不高。目前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工程管理(暖通、制冷、智能化楼宇、节能环保专业)、基建设计(土建、室内外设计、工程监理类)等专业性较强的人才极其短缺。

(三)人员组织不合理

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大多数从临床一线及其他管理部门转入,也有一部分是从工人中选补充到后勤管理队伍中的。人员组织不合理导致相关专业人才稀缺,人员知识结构同质化,阻碍了后勤管理新理念的引入。

(四)人员竞争意识不强

医院后勤管理人员选拔提升标准基本以工作年限、职称高低为要求,对业绩的考核并不严谨。近年来虽然医院后勤逐步向社会化转型,但后勤监管人才的选拨聘用流动机制却不自由,造成管理人员缺乏竞争意识。

(五)职业发展通道不畅

由于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没有专门设定医院后勤方面的晋升考核体系,因此无法按照医、护、药、技如此进行职称和职级的提升,影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医院后勤的决心,吸引不了人才,更加难以留住人才。

(六)薪酬水平偏低

医院后勤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后勤人员的福利待遇和薪酬水平普遍偏低,无法调动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体现自身的价值水平,对引进社会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

三、加强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不断优化现有人才队伍结构

可通过每年招聘专业对口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来充实后勤,使后勤各专业分布精细化;或通过招聘35岁至45岁年龄段的社会优秀人才来逐步解决年龄结构断层的问题;还可通过引进其他医院或具有丰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加入从而拓宽人才来源。通过上述途径为后勤人才输入新鲜血液,能够与社会人才、劳务市场接轨。

(二)不断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

首先,针对年龄偏大的50岁以上管理人员,加强带教能力。可为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老专家”配备一名35岁以下的管理人员(兼职行政秘书),将“老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记录总结保留下来,并以书面的形式汇编成册,构建后勤保障管理知识体系;其次,对35岁至50岁年龄段的管理人员,要从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方面考虑,医院可以举办后勤管理学习班、开设后勤管理专业课程、组织后勤管理讲座、专业论坛、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各种途径使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管理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再次,对35岁以下的管理人员,重点加强学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后勤管理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增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建立后勤管理人员的公平竞争机制。在竞争中使管理人员得到磨练,不断增强其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在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通过竞争可以培养一支技术精、业务强的后勤管理人才队伍。

(四)不断优化后勤部门组织结构

要积极、大胆地配合医院发展的需要,精简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例,原设有维修运行、绿化保洁、餐饮、综合服务、基建修建、保卫五个中心,但随着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院区,且院区之间相距甚远。为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现将维修运行、绿化保洁、综合服务集成为后勤中心,成立东、西、南、北四个后勤中心,再配以保卫和餐饮服务,形成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系统,更好地为四个院区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五)完善人员发展的晋升通道

制定相关后勤管理人员的发展通道,如:通过对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后勤管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实践能力的考试,评定出医院后勤助理管理师、管理师(副)、主任管理师。根据学历、能力、工作时间来设定参加晋升考试所需的条件,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参加相应的职称考试。对此可参考现有国家卫计委所制定的医疗系统职称制度和体系。

(六)不断优化后勤管理人才的薪酬水平

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评定,拉开薪酬差距。对于高端人才采用市场化定薪,突破现有薪酬体系;对于低端岗位可以采用劳务外包或商务外包形式,减少非核心岗位和低附加值岗位的总量;对于一般人才加强绩效考核,优化考核指标,将考核内容与业绩挂钩、与能力挂钩、与知识挂钩、与贡献挂钩,最终将考核结果以薪酬的形式予以体现。而薪酬的高低直接体现绩效的水平、工作能力、贡献价值。所以通过绩效考核,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四、结束语

目前医院对医、教、研各专业知识人才实施鼓励和奖励政策,但对后勤人员却不够重视,为此应从多方面加强宣传,将后勤人才与医护人员一样看待,这将对后勤队伍建设形成一个很强的推动力,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各项建设。 (编辑 刘鲁)

参考文献

[1]王卫.医院后勤管理的改革与探索[J].医疗装备,2010(l):61

[2]俞志军.浅谈医院后勤管理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J].按摩与康复,2010(12):109

行政后勤管理总结范文6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理念;后勤管理 ;改革

高校的管理工作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后勤管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当前的高校后勤已经满足不了教学和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为了实现高校后勤改革向着后勤社会化发展,解决高校中存在的教育和服务之间的矛盾,还有后勤单位的经营所有权等问题,相关工作者应该采用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改革高校的后勤管理。

1 简述高校后勤精益化管理理念

精益准确来说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和理念。精益化管理理念主要由五个方面组成:一是准确得出产品的价值;二是促使价值的高效流动;三是用户能够拉动生产者方面的价值;四是一直秉着追求完美的态度;五是对产品的价值流进行准确识别。精益化管理理念最早出现在丰田企业的管理中,这种先进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使其在管理行业中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正朝着企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采用企业的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高校后勤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高校后勤改革面临许多严重的问题,改革的进程出现阻碍,出现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1.管理体系和工作体系出现的问题。高校后勤改革需要牵扯很广泛的东西,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不能保证改革后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否得到提升,担心改革后的管理体系还不如学校自己管理有效;二是考虑到企业化的后勤管理体系可能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三是担心改革后的管理体系不能分担学校的压力,反而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四是怕改革会带来一些问题影响学校的发展与稳定。

2.老一套的思想观念问题。“人”自身的问题是高校后勤改革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后勤工作者由于思想老套,长期受到旧模式的影响,担心自己的铁饭碗不保;另外有很多员工不愿意离开行政编制,至少也要待在甲方工作。还有一部分人安于享乐,把后勤工作当作自身福利待遇,不能理解和适应新理念下的工作方式。

3.改革的目标和实际执行之间的问题。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比较松散,管理部门习惯性的把后勤工作包给后勤部门,不注重管理,后勤部门缺乏管理方式和经验,往往处于被动接受,这些旧的体系非常难改变。需要享受后勤服务时,往往希望后勤成本低和福利高;而在后勤部门需要完善设施时,又寄希望于社会化,使得后勤改革面临严重的问题,后勤改革停滞不前,相互矛盾;后勤管理在逐渐社会化的同时,怎样更有效的为教学和学生服务,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4.后勤的规模效益和工作质量的问题。从全面的角度来看,高校后勤改革工作进展缓慢,且存在地域之间的不平衡。高校后勤改革缺乏灵活的运行方式,使得后勤的服务质量难以提高,后勤工作不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满意。当前后勤部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阻碍了后勤的发展,不能提高后勤的规模和实力,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影响了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浪费了学校的资源。

3 如何采用精益化管理理念改革高校后勤管理

如何在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是较为艰巨的工作,改革中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改革的步伐。如何把精益化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后勤管理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具体的实施办法:

1.改革高校后勤管理的同时要转变员工的旧思想。只有转变后勤职工的思想观念,废除传统意义上的陈旧观念,精益化管理体系才能在后勤工作中得到根本实施,才能有效的促进高校后勤工作的发展。高校后勤工作作为社会化的企业模式,同样面临着各种市场竞争,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有效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拥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往往具备优秀的精益文化。拥有优秀的精益文化是企业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只有引入优秀的精益文化到高校后勤管理中,才能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的持续发展,这是实现后勤改革目标的最好途径,也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基本因素。

2.制定一套围绕精益化管理理念的管理制度。首先,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成绩考核制度,要想使后勤职工能从思想上认同精益化管理理念,必须成立完善的成绩考核制度,在后勤的日常工作中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进行工作指导。后勤管理由于内外部的不断变化,导致成绩考核制度和方法也会发生改变,只有稳定成绩考核制度,才能实现精益化的后勤工作。后勤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应采用精益化管理。随着精益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不断深入,后勤管理中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化,使人事管理具备精益化管理理念,能够更加巩固高校后勤管理的精益化和社会化,使高校后勤改革能够与高校的发展同步进行,为高校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最后,要对后勤管理的成本核算制度进行精益化改革。只有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和目标,才能更好的在后勤管理中树立成本核算的观念,要想采用精益化管理理念对成本核算制度进行改革,必须要建立在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上。后勤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尽最大限度的降低浪费,这样才能实现精益化管理的要求,精益化管理才能更好的融入高校后勤管理中去。

3.精益化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对质量的把控。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是精益化管理的重要目标。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产品的安全和价值,后勤服务的水平;二是后勤管理在工作过程中的质量;三是全体员工的质量把关,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四是制定一套完整的质量把控体系。

4 总结

采用上面所述的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改革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能够引导高校管理体系朝着社会化和精益化方向发展,为尽快达到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使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能够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志铭;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渐进式改革[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

[2]杜德清,张啸;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J];高校后勤研究;2011( 5)

[3]罗树琼;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9)

[4]王占友;高职院校后勤精细化管理之我见[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