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共享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共享问题

财务共享问题范文1

关键词:保险公司;共享服务中心;问题;对策

一、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SharedServiceCenter,简称FSSC)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其将原先财务体系内大量重复的、易于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会计核算全部进行集中处理,以达到降低公司财务处理成本,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的效果。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分析,它适合具有一定规模、分支机构众多、对风险管理要求较高且具有集中控制能力的企业,而保险公司正好符合这些要求。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险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内部来看,随着业务人员的迅速增长、业务量的逐年提升,管理的幅度和边界都明显扩大,导致一系列业财脱轨的问题发生;从外部看,监管环境越来越严峻、投资风险逐步增大、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行业内不断产生新的改革也要求财务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可见,保险公司内外部的变化均对财务转型和提供更为先进的财务服务提出了新要求。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是一种能够解决保险业种种财务需求的手段,它以一种全新的模式解决当下面临的种种问题。保险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利于降低公司成本费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有利于公司内部各分支公司数据对比,利于决策,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会计核算流程风险。通过标准绩效管理,使得财务运营效率得以提升,并使得财务人员摆脱重复性的简单劳动,释放时间和精力可以进行其他管理工作,由侧重交易处理记录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型。

二、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保险行业中已经有平安保险、中国人寿、阳光保险、太平保险、泰康人寿、中英人寿、新华保险等公司先后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共享中心的模式和运营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各保险公司通过调整架构、规范流程、系统开发、明确考核等措施逐步对共享中心的建设进行了完善。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财务风险管控、效率提升、成本控制、价值创造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促进了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虽然保险行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共享中心的建设毕竟在中国推行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各保险公司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也不尽一致,共享中心建设模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全国性集中,如中英人寿、泰康人寿;有的是省级集中,如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各家保险公司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也难以达到管理需求,主要问题如下: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

保险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角色定位偏向于一般核算功能,更多立足于费用核算、报表制作、资金结算、票据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总体上讲,保险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和战略的结合度不够,各种拓展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如财务预警、费用分析、风险评估等职能未在共享中心中充分体现。

(二)信息系统的整合度不够且功能不强

很多保险公司因为成立时间长,公司内部系统繁多,在共享中心设计时没有做到有效整合,导致核心业务系统、OA办公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预算编制系统之间未能实现共享和对接。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共享系统内的预算还是靠手工定期导入,前端公文审批和费用审批还是两条线,资金支付和共享的应付数据脱离,系统之间的割裂导致共享中心上线时很难实现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最大程度提升。此外,部分保险公司的共享客户体验较差,特别是移动手机端的移动办公无法很好匹配客户需求。如:单据移动审批无法查询影像、单据录入者无法在移动端查询具体审批状态、保险业务人员的接入端口基本还未放开等等。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稳定性较差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后,财务人员分工更精细,基本为流水线操作。财务人员接触前端业务机会少,工作相对枯燥,人员能力难以得到全面提升,导致财务人员稳定性差,难以实现对业务支持。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服务满意度不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宗旨在于“服务”。从保险公司共享中心的服务水平来看,服务质量和服务时效均难以达到保险业务发展的需要。集中体现在:一是部分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不强,对机构的保险业务不熟悉,服务能力及服务态度满足不了一线需求;二是在处理时效上,一些共享中心运营效率不高,导致一线人员满意度较低。

(五)作业流程设置尚未完善

财务共享中心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流程再造,保险公司的运营流程复杂,未集中之前各分支公司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均不同,对集中后的流程再造提出了很多挑战。目前在审批流程、复核流程的设计上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一些保险业务退费、退保及常规理赔的付费,仍然需要中支班子签字,拉长了审批流程;一些特殊地区的特殊业务,强制按照标准流程执行,与实际脱离严重;一些公司常规化的费用,如社保、水电等费用也按照标准化流程设计,导致管理成本上升。

三、完善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以清晰职能定位积极拓展服务价值

保险公司要综合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除了传统的单据处理职能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需要充分拓展附加功能,挖掘其在价值创造层面的贡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提供各公司损益情况、投入产出情况、分险种的损益报表等财务分析数据,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在公司制度监督层面,应发挥业财融合的优势,在预算预警、制度偏离提醒等控制环节中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充分发挥价值贡献作用。

(二)进行信息系统整合及新技术应用

保险公司本身作为金融机构,客户保有量大、员工数量众多、业务复杂、产品丰富,因此各保险公司使用中的信息系统较多。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平台上,应尽量做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共享,尽量将和财务有关的系统进行集成并充分对接,通过加强IT投入,有效整合现有的系统,从而达到提升效率及降本增效的效果。在系统集成的基础之上,还应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段及技术,提升移动端现代化水平。特别应注重对手机端财务共享提单、审批、查询等功能开发,缩短单据流转时间,以提升服务体验,拓展财务共享服务价值。

(三)通过制度化的团队建设强化人员管理

保险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流动性较高的原因主要还是个人能力无法在岗位上得到提升,员工个人求知欲及晋升空间得不到满足。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团队建设上,应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应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岗位轮换、绩效考核,建立并完善专业职级晋升通道,通过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评机制和晋升制度,提升财务共享员工的满意度和认同度;要充分考虑保险行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年轻化特点,给予员工人文关怀;要尽可能的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除了接触基础的核算,还要有机会接触到承保、核保、营销成本管理、税务管理等其他业务,满足员工自我提升的需求。

(四)明确服务标准及考核制度

保险企业要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的服务标准,明确仪容仪表、行为举止、语言态度、投诉处理流程等具体服务制度,通过制式的服务标准及流程逐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共享服务文化。在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上,要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量化分析每个作业环节所耗用的时间以及单据作业难度,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的高效运行,从而提升总体服务满意度。

(五)完善作业流程

流程与系统优化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工作,没有一劳永逸。保险行业属于特殊金融行业,在税务处理上也存在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在保险业视同销售处理业务上,全国均未统一政策,在核算此类业务时,如果未能针对性地进行流程改造,势必造成公司税务成本上升,影响效益。因此需要保险公司的财务共享中心成立系统支持以及运营小组,针对出现的新业务、新制度进行流程及系统改造。要充分考虑效率及风险,做好权限设置,优化作业流程。在特殊业务方面,要尽量做到流程设计的“可塑性”,对一些地区的特殊政策要从流程设计上考虑差异性,通过完善差异化处理流程,进一步匹配业务和财务的融合。

财务共享问题范文2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电信行业;本地网;财务管理问题;分析探讨

在从传统的垄断性经营模式逐步转化为现有的竞争性经营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面对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的真实市场环境,我国现有电信产业企业组织经营活动的战略性组织开展模式,也正在逐步由以往长期坚持和应用规模性经营实践模式,转化为现有发展阶段的效益经营实践模式。在这一真实面对的企业经营业务实践活动真实性组织开展背景之下,切实改善和提升我国现有电信企业组织内部性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开展水平,实现对企业现有经营业务活动成本支出规模的有效控制,是我国现有的电信行业企业组织,切实提升自身综合性市场发展竞争力的基础实现手段。为切实实现企业自身在基础性经营业务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的最大化经济收益获取目标,我国现有的电信行业企业组织,通过引入运用具备集约化状态属性表现特征的业务管理模式,初步实现了针对企业内部性财务工作的集中性管理,并且在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基础财务管理工作综合开展水平的前在条件下,实现了企业经营性经济收益获取状态的最大化预期目标。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电信产业“本地网”营销业务实践模式的持续快速深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现有电信企业集中性财务管理模式的顺利建构造成了显著的不良影响。本文围绕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电信行业本地W财务管理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本地网背景下互联网宽带接入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基本概述

从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开展路径角度展开分析,在我国电信行业本地网预算管理业务模式的实际应用与运作背景之下,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实践模式,就是要针对企业实际经营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面对的预算规划管理问题,进行科学有序的规划和控制。在现有的电信企业本地网经营业务模式的具体实施背景之下,经营成本支出预算方案,是与本地网业务技术体系直接相关的技术人员,严格遵照省级公司制定下达的经营成本支出规模控制指导计划基础上,在充分引入运用零基预算业务方式,以及弹性预算业务方式条件下具体编制形成的。

对于具体的以从事宽带接入服务为主要业务项目的公司而言,其在实际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针对本公司目前具备的经营活动发展现状,以及实际面对的市场性经营竞争环境,制定实施具备充分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本企业实际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具备较为充分的科学性。要在获取本公司基础性财务管理工作数据信息成果的前提下,结合本地网技术体系发展对本公司经营业务活动的影响作用,为本公司管理者提供恰当有效的业务性经营发展建议,以此促进本公司字啊后续的经营发挥实践过程中,能够顺利获取到较为良好的经济收益。

二、财务集中管理背景下本地网系统遭遇的业务挑战

在财务集中管理业务模式的具体实践运作背景之下,各地区一切类型的财务管理数据信息都会集中汇集到财务管理中心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统一组织开展管理业务环节、核算处理业务环节,以及监督性业务环节。

在我国电信服务企业现有的经营业务发展模式之下,财务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模式集中局限在省级层次,因而在具体组织实施财务管理业务核算数据的采集和汇集传输业务实践过程中,相关业务人员通常较难实现对该模式中现存问题的全面认识,而且只有在不同地区的全部财务管理数据信息均实现集中性管理呈现的实践背景下,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才能实现对本地网服务业务模式所有相关数据业务项目的全面系统认识,进而对本地网服务技术系统实际经营状态的全面认识。

然而,在现有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背景下,源于我国现有的各省级电信服务公司在财务管理业务活动信息的核算生成方式层面,具备表现显著的相互差异特征,因而导致所有的省级性电信公司财务核算数据,在实际开展集中性财务管理业务实践过程中,本身不具备可比性。与此同时,我国现有的各省级电信公司在现行的技术管理业务机制,以及各种类型经营性费用项目的支出状况角度展开分析,我国不同省级公司之间的具体开展模式均存在显著差异,因而给实际获取的财务数据集中管理工作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表现水平,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在此基础上,想要切实在我国电信公司集中性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顺利获取最佳的预期效果,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业务性改良优化措施,确保我国电信公司在本地网业务发展模式下的财务集中业务管理工作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优化。

三、财务集中管理业务模式下本地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策略

第一,切实厘清财务集中管理业务模式下本地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开展思路。在财务集中管理业务模式的具体实施背景下,我国电信行业领域的本地网财务管理业务模式,正在逐步由传统发展时期的核算型业务实施模式,逐步转化为现有发展阶段背景下,具备更加充分应用有效性的管理与服务型业务实践模式,而这种业务实践模式的直观深刻转化,对于有效而且充分地改善和提升我国现有财务管理工作整体开展水平,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开展质量,具备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助力作用。从具体的业务发展实践路径角度展开分析,想要切实保障和提升财务集中管理业务模式发展背景下,本公司作为提供宽带接入服务的地方性企业,想要切实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畅有开展,必须预先实现对财务集中管理业务模式下本公司现有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开展思路的清晰认知,切实将“管理要素”和“服务要素”作为企业在具体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基于具体的业务工作流程层面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综合效能的改善优化,明确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开展财务数据信息的核算,更为重要的任务则是在分析企业现有财务管理数据基础上,发现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针对性改良优化。

第二,切实做好电信企业基础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优化。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集中开展的业务实践模式基础上,本企业想要在具体组织开展的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佳的预期效果,必须切实转变以往长期坚持的以核算为中心的业务实践模式,要结合本公司在提供宽带接入服务过程中基础性经营业务的具体发展特点,逐步建构形成以“管理服务型”为中心财务管理业务实践模式。而在这一业务模式的具体化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切实针对我国电信企业现行的预算管理业务模式实施方式进行转化,将具体预算管理业务项目的实施节点提升到事前环节,同时要在各项预算性财务管理指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已经制形成的预算管理指导控制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展开动态监测,并且结合现行预算管理工作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我国电信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方案,展开针对性的改善优化。

四、结束语

针对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电信行业本地网财务管理问题,本文具体电信行业本地网问题基础概述、财务集中管理背景下本地网系统遭遇的业务挑战,以及财务集中管理业务模式下本地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策略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朴辉延.电信行业本地网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J].当代经济,2011,14:26-27.

[2]李树斌.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4:151-152.

[3]霍秀芝.浅谈财务共享服务及对其战略风险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243+351.

[4]翁建峰.电信运营企业省公司层面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会计师,2015,23:76-77.

[5]王兴琼.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238+248.

[6]娄之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电信行业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8:148.

[7]翁晔.浅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若干问题和控制措施[J].现代商业,2012,30:210.

财务共享问题范文3

关键词:军工科研项目 财务管理 问题对策 

 

军工科研项目是指国防科工局安排使用财政科研经费的国防科研项目,经费包括财政拨款和其它配套资金。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实质就是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保证军工科研项目研究顺利开展,意义重大。目前,相当部分军工科研单位在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影响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结题验收。本文重点就如何规范军工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展开论述。 

一、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军工科研单位多数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在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上,还存在如下不足: 

(一)经费预算不合理。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组技术人员编写,经费开支预算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项目执行时,经常出现项目费用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为了使经费开支与任务书保持一致性以利于顺利通过验收,财务人员只能在后期帐务处理上进行了项目间调账、串用、挪用、虚列支出等“技术处理”。 

(二)经费使用监管缺失。事前未能对经费项目开支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事中不能严格划分各个科研项目之间的支出,存在不同研究项目之间混支、不能合理分摊间接费用的现象;事后缺乏对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计量、管理等情况;财务风险较高。 

(三)忽视过程记录。项目组没有做好工时记录、物品领用登记等基础工作,造成财务部门难以合理分摊、归集费用。项目验收审计时,只能临时调账、核销经费,造成账目混乱。 

(四)人为选择财务制度现象普遍。国防科研项目要求按照《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规定进行核算,而属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又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同一单位执行两套不同制度。 

(五)在取得军工科研经费和享受研发税收优惠之间左右为难。军工科研经费执行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与税务机关对享受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口径不一致,使科研单位在财务核算上既要顾及项目的管理制度,又要顾及税务政策,往往出现账目混乱、科研经费核算不规范的情况。 

二、加强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 

军工科研单位实行预算拨款、决算核销的财务管理体制。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解决: 

(一)构建良好财务平台,做好科研项目的事前控制工作。 

1.加强学习,健全制度。军工科研单位应在《企业会计准则》、《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统帅下,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机制、管理要求、资金流动、人员配置等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做好科研项目管理的事前控制提供政策保证。 

2.专人负责,归口管理。为防止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人人参与、无人负责等局面,财务部门应指定人员对各个科研项目开支情况、资金使用程度进行归口管理、跟踪,为项目的及时有效管理提供保证。 

3.提前介入,加强审核。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阶段,由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参与任务书中经费开支预算部分的编写。并组织相关部门做好项目预算的审核工作,杜绝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加强培训、完善基础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项目组人员的财务意识,做好项目的工时登记和原材料的领用登记,以便于合理分摊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做好基础工作。 

(二)加强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监管,做好事中控制。 

1.完善财务的建帐工作,保证科研项目单独建帐,单独管理。通过财务软件的辅助核算、建立三级辅助帐等方式,在帐务处理上实时保证科研项目独立成帐,专款专用,以利于项目管理和项目验收。 

2.提高审核把关能力,保证项目开支合规合法。从发票审核入手,确认费用开支的真实性。根据任务书的开支预算,严格按计划列支,防止对科研经费的挤占挪用。对客观原因造成开支不符合计划预算的,应提请经费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再报销。 

3.完善成本核算,合理分摊项目间接费用。财务部门应统一口径,做好科研项目与生产经营之间、各个科研项目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费用和成本划分,合理分摊间接费用。 

4.定期考评,及时跟进项目开展。对各项目定期分析考评,将项目考评情况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帮助项目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的合理推进。 

(三)加强项目形成资产的后续管理、注重项目的财务分析,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内部审计,完善项目的事后管理。 

1.加强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管理。科研项目结题后,往往形成专利权、著作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财务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责,对无形资产进行备查登记;对无形资产产生的价值及时进行核算,防止无形资产发生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对科研资金的运转情况、科研经费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判断项目资金运转是否合理,收入及支出是否相匹配,项目经费支出结构、数额与预算是否相适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以后工作。 

3.做好科研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分析。从项目的经费投入大小、时间耗费长短、任务完成优劣、获得成果水平高低等诸因素着手,对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程度、科研人员的培养情况、科学技术新领域的开拓和学科的发展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确定本单位的研发优势,增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发挥内审作用,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内部审计,完善项目财务管理。重视内部审计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审计,发挥审计堵漏纠弊的作用,提升项目的运行质量,促进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制度建设更趋于规范和完善。

财务共享问题范文4

高速公路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在工程项目前期要进行分析论证,包括国土资源、环保、财政等部门,招标过程中涉及设计单位、监理、施工等单位。后续的高速公路建设往往分成若干段,由不同的施工单位建设,进度又各不相同,涉及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建设资金的管理比较复杂,而每个施工单位相互独立,管理时主要以合同化管理为主,财务管理松散。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和经营性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不相同的,但是它们都需要通过车辆通行费来偿还银行贷款,财务管理主要是防止出现财务风险。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的财务风险是指项目在规定的收费期限内,或是因故中止收费,不能预期偿还银行贷款等债务所遭受的损失。由于目前大量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是利用高速公路收费权质押向银行取得贷款的,如果出现财务风险就会使银行大量的到期贷款无法收回,使得我国的高速公路投资体制恶化,导致更大的财务风险。超前安排公路建设资金,造成资金严重短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采取超前安排支出计划,而不考虑资金的到位情况,造成公路建设资金紧张,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一些单位为解决资金困难,纷纷举债,在向金融机构借款不能满足的时候,就违犯规定向职工和社会集资,这些集资款的利率大部分高于银行的同期利率,使公路部门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些贷款大多是靠养路费收费权作为担保取得的,随着费改税的日益临近,养路费作为还贷资金来源已无保证,而大量的本金和利息即将到期需要归还,这是公路部门面临的最大困难。

二、加强高速公路建设财务管理对策

(一)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企业独有的、支撑企业保持持续优势的能力。它包括四个基本特征:资源和能力的转换;独具性和持续性的结合;动态实现的过程。竞争力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创新、发展和培育。一个机构、一级组织和一个企业一样,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就必须按照其内在规律和运行规则,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就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而言,同样面临着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高速公路是一种具有商品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的准公共产品。其公益性决定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必须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愉悦的高速交通环境,这既是义务也是责任。而商品性决定了它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商品经济规则,积极探索和实施资源和能力的科学转换。独具性和持续性的科学结合,可充分发挥决策者、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资本扩张、资源整合、资产转换的改革实践进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优化。

(二)加强预算管理。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小还贷压力,杜绝建设、经动态信息营资金挪为他用,有必要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实行预算管理,严把建设贷款的发放关和加大对贷款使用的监管力度。按照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高速公路公司预算可按以下思路编制:首先,由各高速公路公司编制下年度经费预算。主要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其中收入预算主要是指通行费收入预算,支出预算主要包括人员经费支出预算、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和专项经费支出预算。其次,由总公司对各高速公路公司预算进行初步审核和汇总,并上报交通厅。第三,由交通厅审核各单位预算并批复。第四,年度预算执行完毕,由交通厅会同总公司抽取部分高速公路公司作为被审计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这部分单位进行审计。如审计发现有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调整预算的情况,交通厅将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

财务共享问题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 项目管理 施工企业

一、引言

无论是对于大型的工程来说,还是对于日常经营活动来说,都是需要进行项目管理的对象;而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直接影响到了项目最后取得的收益情况,所以财务管理在目管理中被看得越来越重。因为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项目管理有必要做好财务管理。

二、目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理

(一)问题

在目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不及时。大多数的财务管理都是在项目完全结束之后再进行的,即使在后面的分析总结中发现了问题,也没法进行及时的解决,因为项目管理已经结束。而且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十分的不适应现有的项目管理。因为它不能对项目管理及时的做出反应,大多数的财务管理集中于项目管理事后,对于项目管理事前、事中的管理起不到作用。所以,最后的财务管理只是对项目管理的结果进行了管理,而并没有对整个的项目管理进行财务管理。这样的管理,不能完全的反映项目管理的真实情况,甚至还会存在严重的偏差。所以,施工企业应该改变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一个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措施

当然,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够不产生更大更多的问题,从而造成更多的损失。所以,有必要对上述的问题进行解决。笔者认为,主要从管理模式的时间为主进行调整。之前的财务管理只是事后管理,在事前、事中并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所以要对这部分进行调整,使得财务管理融入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财务管理的真实作用。主要的做法就是在项目管理前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细分,以便于在正式开始项目管理时财务管理能够及时的跟上节奏。再有,就是在项目管理时,要灵活的运用财务管理的各种技术方法,以便于及时的对项目中的资金及其运转情况进行管理,充分的发挥资金的作用。

三、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一)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实施财务管理的必要前提,可以为之后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所以,在项目管理之前,就应该做好财务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的对象主要包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其他的费用。通过全面的预算以求实现降低成本、尽可能的合理使用资金,充分的发挥资金的效用,使得最后项目可以取得最大的利益。

(二)制定合理的财务指标,构建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的工作是需要进行标准的工作,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考评。所以,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应该制定合理的财务指标,构建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在指标的制定上,要充分的考虑到以项目管理为核心进行确定,并且要充分的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能力,制定的指标要企业能够达到并且行之有效。财务管理体系的购建完善,可以在企业ERP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以项目管理为核心财务管理体系。将项目管理中的相关环节与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有机的结合,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三)做好项目管理中信息的收集统计,项目中定期进行偏差分析

项目管理中的信息收集统计是非常重要,对于后续的偏差分析等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施工企业更加清楚的掌握项目的第一手情况,以便于及时的调整之后的工作。并且,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有效且可靠的依据。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项目来说,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多且复杂,所以这时更应该做好信息的收集统计。在项目进行时定期的进行偏差分析,在之前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偏差分析应该是从项目开始一直到结束,这样可以方便企业及时的找到偏差,并且及时的解决,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有效的监督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建设

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信息真实可靠性的保障,并且也可以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约束控制。同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可以使得企业的所有项目活动都能够不违法,并且审计等手段降低企业的总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建设是为了让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适应于现有的经济市场,通过信息化平台的管理,给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提供更多的保障。并且,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关系到最后企业取得多少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做好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模式上要进行改变,要加上事前的全面预算管理、事中灵活的应用财务管理手段,对于事后的总结分析工作也要做适当的调整。只有健全完善了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做好项目管理,这是施工企业目前最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李海霞.财务管理理论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视野, 2014(17):225-225

财务共享问题范文6

关键词:项目竣工; 财务决算;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武警部队基本建设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部队营区面貌焕然一新,给广大官兵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然而,部分单位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迟迟不办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重建设、轻决算”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家底不清、情况不明,不利于部队基本建设的长远发展。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重要资料,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因此,如何解决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存在的问题,正确核增固定资产,已经成为领导及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

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由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和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两个部分组成。报表格式是根据大、中型项目和小型项目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的,共有六种表,这六种表分别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批表、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概况表、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总表、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竣工决算报告表式分为决算审批表、工程概况专用表和财务通用表。建设项目完建时的收尾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概算所列的投资额或收尾工程的实际情况测算投资支出列入竣工决算报告。但收尾工程投资额不得超过工程总投资的5%。

2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普遍滞后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 <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 的通知(财建〔2002〕394 号)》第三十五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时应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的项目,单项工程竣工,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可编制单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应编制竣工财务总决算”。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人员,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然而,有超过60%的单位都在竣工交付使用半年后才办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有超过20%的单位在项目交付使用一年后才办理竣工财务决算。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未按规定及时办理,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2.2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内容不完整,数字不准确

竣工财务决算是全面反映项目建设全过程财务情况的文件,建设成本不仅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还包括为房屋、道路配套的设备、工具、器具、家具等设备投资支出,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建设单位管理费、设计、监理、前期报建费用、借款利息等待摊投资支出及其他投资支出等。而有些建设单位在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时仅包括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部分设备投资支出和待摊投资支出,将部分不需要安装的设备纳入生产经营活动中核算,将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借款利息计入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费用,将本项目的部分待摊投资支出列入其他建设项目的工程支出中,造成移交的固定资产总值不准确。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部分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不够重视

    主要体现在:一是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二是“重建设、轻决算”的思想根深蒂固。在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领导与管理人员关心的是项目建设进度,而没有多少人去关心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更不用说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列入到单位议事日程。三是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检查、督促落实不够。部分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及部队财经纪律,有章不循,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检查、督促落实不够。

    3.2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资料不完整

    有不少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注重资料的保存与管理,造成决算资料缺失、不完整。一是手续不完善造成资料本身缺失。二是由于保管不善造成资料缺失。三是受部队职业特点的影响,人动、工作移交制度不落实造成资料缺失。

    3.3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基础薄弱

一是工程、服务类等项目费用没有按要求进行结算,造成项目结算“先天性不足”。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部队有关工程结算规定,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或经授权有资质审核的工程造价机构审核,擅自将工程款直接办理结算,给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留下了“隐患”,导致决算“返工”。二是决算资料内容不完整、数据不准确。部分单位由于决算人员业务不熟、不精,工作不细,账务处理不规范,导致决算数据不准,衔接困难。三是项目概、预算调整随意性大,不利于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受局部利益的驱动,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立项批复建设,而是贪大求全,求“政绩、面子工程”项目工程越做越大,严重超概、预算,超总投资,使项目工程“骑虎难下”,难以结算,更谈不上进一步办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

3.4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力量单薄

一是由财务人员“包干”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现象较为突出。项目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绝大多数单位视项目建设大功告成,将后续工作甩给财务人员,由财务人员“包干”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而不是原班人马原封不动地及时组织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二是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缺乏经验。虽然我国包括部队在内,一贯注重财务决算工作,但是能总结出可行性经验的不多,方法单一。三是缺少精明强干的财务决算人员。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受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不多,投资额不大,建设内容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单位普遍不注重财务决算人员的队伍建设,往往造成财务决算人员缺乏。既懂理论,又熟悉业务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4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4.1提高认识,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基建财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总结工程项目建设成果、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重要依据是规范基本建设投资行为,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投资效益的必然要求。各单位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一是要将项 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纠正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认识的偏差,纠正“重建设、轻决算”的错误观念,要像重视工程建设进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重视工程管理一样对待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二是要严格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印发 <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 的通知(财建〔2002〕394 号)》,加强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检查督促与落实。

    4.2完善手续,加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资料的管理

一是提高业务水平,严防“先天性”资料的缺失。在签订各种合同、协议以及原始资料的取得时,要把握好政策,防止资料“缺陷”。二是严格规范管理资料,严防资料丢失。各级管理人员要从项目的前期做起,注重资料的保管,把资料看作是项目建设的“生命” 线,防止资料丢失。三是做好项目工作资料移交。要严格落实工作移交制度,并做好与人事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对资料移交不清、不全的人员,严禁到新工作岗位报到,严禁工作关系的转移。

    4.3夯实基础,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提供支撑

一是把好结算关,严格制度,做好项目工程结算工作。项目工程的各种费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结算的规定,做到“先评审、后结算” ,严防结算的随意性,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二是把好业务关,提高业务处理水平,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奠定基础。决算财务人员在项目业务发生时,要及时处理并确保账账、账证、账表、账实相符。三是把好投资关,严防超概、预算建设,超投资建设,确保财务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以防“中途下马”。财务决算人员要从项目立项时开始,严格依概、预算施工,控制投资规模。

    4.4注重业务,提高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水平

一是要善于归纳与总结。针对目前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较薄弱的现状,各单位要注重和善于总结工作,以确保提高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水平。二是注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各单位要从长远打算来思考工作,把责任心强、细心、好学、想干事、干成事的财务人员调整到财务决算工作岗位上来,多实践、多练兵,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业务熟悉、精干的财务决算人员。

    4.5加强领导,及时组织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要纠正普遍认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建设单位财务部门的任务,其他部门可以不参与的认识误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开展得顺利与否,同编制的组织机构有直接的关系。项目竣工后三个月要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原项目机构不得撤销、有关人员不得调离。为此,应成立一个负责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机构,明确参加决算的人员和负责人,明确任务和责任,按时完成决算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