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会计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营医院会计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营医院会计准则

民营医院会计准则范文1

[关键词]医院 会计制度 改革

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遵循199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财政部、卫生部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该制度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医院的会计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财政体制等各项政策的逐步建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医院会计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公立医院财务和绩效管理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级医院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业务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医院的帐务处理、核算内容也越来越复杂,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医疗机构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对改革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思考。

一、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 与新医改不相适应

新医改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主要是基于规范公立医院会计核算行为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而近些年来,我国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特别是新医改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将助推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民间医院执行什么样的会计制度,目前国家尚无明确规定,而且由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本身的是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角度制定的,民营医院也法参照执行。另一方面,新医改将积极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将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少必要的公益性会计科目,不能准确、详实的提供任何公益性质的会计信息。三是新医改逐步实现医药分开,这将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医疗药品核算产生重要影响。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设有“医疗收入”、“医疗支出”、“药品进销差价”等科目分别进行医疗和药品收支核算,无法满足新医改的需要。

2 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固定资产核算过于简单。医院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率较大,而且医疗设备多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技术损耗较大,很多固定资产尚属于可使用状态,但由于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更换,导致固定资产不可使用。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既没有设置“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对资产的新旧程度进行准确把握,更没有设置减值准备科目对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行反映,如对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客观上存在着因市价大幅度下产生无形损耗或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加确定,将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这不符合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二是接受外部投资核算不完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级医院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机构的筹资渠道已趋向多元化,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没有设置接受投资的会计核算科目,以至医院接受这样的投资多做收入处理,而分红时做费用支出处理,违反了经济事项的实质性要求,混淆了医院资本金与投资人权益的数量界线,使医院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三是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现行医院缺乏统一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成本开支的范围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医院之间可比性差,进而使医疗收费价格的测算和制定丧失客观和公平。费用方面开支核算过于宽泛,缺乏有效的费用会计信息,如管理费用包括了除医院管理部门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等其他业务部门服务的辅助部门费用及借款利息费用等。管理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成本、药品销售成本和制剂产品成本,最终影响到了医院的经营绩效。

3 会计报表存在一定的缺陷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主要报送报表有“资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基金变动表”3个主报表,没有现金流量表和成本费用表,没有编制现金流量表,造成医院无法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无法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效益和效果。没有成本费用表容易导致医院成本计算失真,不利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经营决策,也不利于医院进行医疗收费的合理定价。对于公立医院近年来承担的越来越多的公益性出,应在会计制度上增设公益性会计科目,如增设“公性支出”、“公益性收入”会计科目,以准确衡量其承担责任、义务,也为财政补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同时分于医院正常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也有利于医院绩效考评和经营管理。

二、对改革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思考

1 不断适应新医改对医院会计核算的要求

经济发展导致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就需要通过会计工作来客观、真实的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国家应当致力制定多元化的统一医院会计制度,以满足当前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改制后的有或多种所有制的非营利医院、社会资本参与或兴办非营利性医院需要的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借鉴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手公益性出,应在会计制度上增设公益性会计科目,如增设“公性支出”、“公益性收入”会计科目,既能准确衡量其承担责任、义务,也有利于医院绩效考评和经营管理。

2 完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

一是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核算逐步趋于一致,以真实反映医院的资产负债情况,获得医院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和使用状况,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作相关决策。

二是完善外部投资核算。医院要建立多元的资本金结构,条件成熟的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相应的设置“股本”科目反映外部的投资。或者在权益类科目中增加“资本公积”科目,以反映社会资金对医院的投资情况。分配利润时应增加“利润分配”会计科目,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实质。三是完善成本费用核算。对于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借鉴企业核算方法,将管理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直转入收支结余,不再进行管理费用分摊,在会计科目方面要根据医院的特点设立成本类科目,统一核算口径,同时细化核算内容,已确保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3 增加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医疗体制改革后,医疗机构的投资主体成多元化趋势,不同的投资主体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全面披露医院的会计信息内容。首先,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根据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分类标准,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格式,增加医院涉及到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组的财务列报实用数据,使资产净值直观明了。其次,应该新增现金流量表,由于医院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以全面反映经营实质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医院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中的具体准则,从经营、投资和筹资角度全面了解医院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资金使用是否正常,以评价医疗机构业绩,便于接受各产权主体的监督。再次,医院的财务报表在提供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的基础上,还需披露成本费用表,已全面真实的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本,确保其医疗收费能够合理定价,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满足报表使用各方的需求,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和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叶东: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探讨田。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7)

民营医院会计准则范文2

一、我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

(一)医院会计制度的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卫生改革的要求

目前,各医院所执行的具体会计规范是《医院会计制度》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这套规范体系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第一,不能适应医院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以往医院全部由政府投资经营,而现在有民营医院、外资医院、股份制医院、公立医院越来越多,所有者权益仍是几个基金科目核算显然已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经营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必然使企业涉足于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而医院执行现行会计规范所设置的账户,采用的会计程序与方法都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这不仅增加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而且难以保持核算口径的一致性,难以反映出综合统一的财务会计信息。第二,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执行医院会计制度,使得不同行业企业、不同所有制医院会计处理所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在行业企业、医院之间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投资主体对潜在投资对象的比较、分析和选择,最终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不便于投资主体对医院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医院各投资主体对医院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然而,一方面各投资主体出于增加投资收益、回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会不断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经常性地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或同时分布于若干不同行业;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又执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主体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须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这无疑加大了财务监督的难度,影响财务监督效率。

(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制度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所谓“完整性”是指会计制度应包括和覆盖全部会计实务,使每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事项都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所谓“系统性”是指现代会计制度应是在会计目标统一约束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层次的会计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医院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随着电脑的普及,会计电算化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相关会计制约及监督制度仍停留在手工条件下,并没有相应地建立充分利用自动化办公的规范体系。第二,许多医院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医院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办法、成本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财务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办法等。然而,目前许多医院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一方面损害了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则往往导致医院成本不实、账目不清、数据不真。

二、深化我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路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在于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改革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可以遵循以下改革思路以达到这一目标:

(一)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医院会计制度

改革医院会计制度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动态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说,医院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各不同阶段医院经营的特点。但事实上,医院会计制度变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具有其内在规律性,而医院会计制度变革是从属于市场经济的一种行政行为,缺乏内在必然性因素。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会计制度变革则是依据一定时期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对稳定特征,对原制度进行修正和革新,其变化具有间歇性和相对稳定性。以上两方面表明,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市场环境,而且要能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规范化要求(即具有前瞻性),以便指导和规范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

1、建立能突破行业束缚的会计规范体系。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以行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的状况,尽快制定和颁布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使医院适应不同投资主体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要求,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

2、制定和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随着医院集团化经营战略的逐步实施,每个医院都可能发生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改革过去针对医院常规经营业务制定会计制度的状况,为各种形式下的资本经营事项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并纳入统一的准则体系。

(二)强化医院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业绩信息,从而影响会计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会计主体出于增进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偏离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执行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这表明如何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是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各会计主体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自我约束具有防范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因而是确保会计制度正常执行的主要措施。从目前情况看,强化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主要是各会计主体应根据国家统一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制定出与本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以规范内部会计行为。同时,各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应从增进局部利益、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双重利益的观念出发,督促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必要时应将会计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情况纳入业绩考核,以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规守法。

民营医院会计准则范文3

(一)会计监督检查缺失、缺位 2011年10月8日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22号)披露:“各地财政部门检查发现违规问题金额470.99亿元,查补税款6.44亿元。部分企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执行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力,存在白条入账、假发票报账、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人员无证上岗、资产管理混乱、收入直接冲抵支出等问题;一些企业会计核算不实,为完成绩效考核目标调节收入利润,隐匿收益少缴税款,为获取银行贷款编制两套报表,编制虚假财务报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未统一核算、非税收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结余亟待清理、挪用专项资金等。各级财政部门对检查发现问题,依法做出了严肃处理。”财政部门每年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单位都是有限的,而且是检查的重点是国有、国有控股或参股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及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于大量没有国有资产出资的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大多没有纳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范围。尤其是对占企业总数97.11%的小企业的会计质量检查缺位问题在地方财政会计管理部门表现尤为突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直接进行管理,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置身于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地方国有企业大多转型、改制为民营企业,从而,财政部门失去了对转型、改制后的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检查。现如今,虽然《会计法》赋予了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检查职能,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再想对转型、改制后的民营企业进行会计监督检查,民营企业已不买财政会计管理部门的账。在某市,当地财政会计管理部门拿着单位的介绍信到几家民营企业去调研《会计法》实施情况,结果,民营企业以“没有预约”、“经理没有交代”、“会计人员不在家”等种种理由予以搪塞,财政会计管理部门连民营企业的门都不让进。这种现象在地方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已是见怪不怪。各地政府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宽松发展环境,对招商引资重点行业或重点企业授予“政府重点保护单位”招牌,规定政府职能部门进企业检查,应报“环境办”、纪委监察部门审批,否则,企业有权拒绝、举报。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优化发展环境”,加剧了会计监督检查的缺失、缺位。各地方财政会计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仅局限于办几次培训班,对《会计证》进行年检,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很少开展会计监督检查。

(二)地方会计监督检查人员不足、素质不高 在我国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和地方财政监督检查局及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地方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在省、市、自治区称之为会计处,市、区、县称之为会计科、股或会计局、会计管理局。在地方会计监督检查机构中,无论是财政监督检查局还是财政会计管理部门的人员一般定编只有十几人,甚至5、6人,要实施全面的会计监督检查,现有地方财政监督检查局及财政会计管理部门的人员严重不足。而且受人员编制的影响,有些地方无论财政监督检查局还是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几十年没有招录新人员,现有财政监督检查局及财政会计管理部门人员大多年龄老化,知识缺乏更新,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医院会计制度》等内容缺乏深入了解,到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监督检查无从下手,监督检查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会计监督检查有职能,无手段 在我国,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有财政、税务、工商、银行、民政、技术监督以及审计、国资委等,在这些部门中审计依法执行国家审计职能,国资委履行出资人权利,而税务、工商、银行、民政、技术监督部门实施监督检查职能都是通过相应的证件或权利证书而履行其职能,如工商部门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税务部门有《税务登记证》;银行有《贷款卡》、《银行开户许可证》;民政部门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技术监督部门有《组织机构代码证》。而且《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及《贷款卡》每年都要年审,《税务登记证》也要定期年审、换证,并且税务部门还向企业派驻有税务专管员,但是财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能时,却没有相应的证件或权利证书,也没有专管员,尽管《会计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同时,该法第32条明确规定:“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一)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三)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四)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会计法》赋予了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权利,但财政部门有职能,无手段,财政部门到民营企业去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民营企业可以找各种理由搪塞,不让财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财政部门也奈何不得,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督检查中处于尴尬境地。2011年10月,湖北省财政厅结合开展《会计法》执法检查及组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在以《会计法》为准绳的基础上,对《总会计师条例》、《会计工作基本规范》、《会计人员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湖北省实施〈会计法〉办法》、《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办法》、《湖北省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湖北省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管理办法》等20多个相关法规制度、地方规章、办法进行收集整理,出台了《湖北省会计管理基本规范》,该规范共8章40条,形成了一本涵盖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20多部法律法规内容在内的“浓缩”的基本规范。该规范实施半年后,该省某市的财政会计管理部门随机到市内20多家企业去调研《湖北省会计管理基本规范》的实施情况,结果知道该规范的只有几家企业的会计人员,而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不知道有该规范。由此可见,对企业的会计监督检查不是再实施什么规范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已实施的会计法规如何贯彻落实的问题。当前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编制财务报告;有的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假账泛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有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编制多套财务报告,造成账证不符、账账不符、账表不符、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会计法》颁布实施28年来,会计工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融合,将来90%以上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如果法律赋予会计监督检查职能的财政部门再不能对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实施会计监督检查,那么财政就只有收入分配职能了。

二、创新会计监督检查体制,重构会计监督管理模式

(一)创新会计监督检查体制 当前,我国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其基本职能,但是在财政监督,尤其是在财政会计监督检查方面职能比较弱化,虚位、缺位现象比较严重。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强化财政会计监督检查职能,就必须创新财政会计监督检查体制。创新我国财政会计监督检查体制,就是要对现有的地方财政管理机构进行改革,将地方财政管理机构划分为实现宏观调控职能和实现监督检查职能两大系列,如将地方财政预算、国库、国际、金融、社会保障、条法税政处划归宏观调控系列,将地方财政监督检查局、行政政法、科教文、经济建设、农业、农村财务、企业、绩效评价、投资评审、综合及会计处划归监督检查系列,组建包括财政监督检查局、行政政法、科教文、经济建设、农业、农村财务、企业、绩效评价、投资评审、综合及会计处在内的财政会计监督检查局,或者对除财政监督检查局之外的机构进行“瘦身”、“剥离”、整合,将行政政法、科教文、经济建设、农业、农村财务、企业、绩效评价、投资评审、综合及会计处的会计监督检查职能划归新成立的财政会计监督检查局。在财政会计监督检查局内部设置相应的检查机构,并配备相应的财政专管员,业务除接受上级财政部门指导外,日常负责对地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定期报送财务报告的收集、审核、汇总、评价,定期对单位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全面履行财政会计监督检查职能,财政会计监督检查局对单位的会计监督检查应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财政会计监督检查局内部应加强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督检查队伍素质。

民营医院会计准则范文4

关键词:医院;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等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和必要活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医院成本控制是指医院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在实际运营中,为了提高医院成本指标的综合反映作用,促使医院更好的加强管理,医院在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各项耗费和支出,都要纳入医院成本控制的范围。

S医院是一家营利性民营专科医院,面对日益庞大的医疗市场以及公立医院的强有力竞争,S医院必须通过成本控制来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成本控制不仅是医院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还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S医院要通过成本控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S医院成本控制现状

(一)S医院成本控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关制度

S医院执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部门是财务部。财务部的成本控制职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财务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制定成本核算办法并准确核算医院成本;第二,财务部负责编制年度预算,并根据董事会批复的年度预算对各部门的支出进行监控;第三,财务部要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超出预算范围的成本要特别说明。

在制度建设方面,S医院与成本控制相关的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授权审批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商务和差旅费管理规定》等。

(二)S医院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S医院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实行全成本核算,通过交互分摊法按三级科室即第一级行政后勤科室、第二级医疗辅助科室、第三极医技科室的顺序,根据员工数量、服务量、科室收入等参数将以上三类科室的成本全部分摊到临床服务科室中,以全成本来核算临床服务科室的业绩。

第二,S医院主要运用预算来对成本进行控制。S医院的预算编制根据是否归口分为归口预算和非归口预算,归口预算是指由各部门提出申请,由归口职能部门汇总编制的预算;非归口预算是指由各职能部门直接编制的预算。对于药品、医用耗材等变动成本,财务部根据上一年变动成本率和收入预算计算得出。对于薪资、物业费、设备维修费、办公费等固定费用,财务部根据各职能部门上报的预算进行初步审核、汇总、报董事会批示。各部门根据董事会批准的预算每月末上报次月的资金使用计划,经财务部汇总后上报财务总监和院长审批。根据审批后的月度资金支出计划各职能部门安排资金支出,S医院所有的资金支出都要按照医院《授权审批制度》严格执行。S医院的预算控制采用年度累计控制,每月末S医院都会对预算完成情况包括成本支出情况进行分析。

二、S医院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S医院成本控制的组织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S医院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职责。成本控制主要由财务部执行,而且财务部对成本的控制也主要是通过实行全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两种方法,对成本的控制力度很有限。另外,尽管财务部是S医院主要的成本控制部门,但财务部并没有被赋予太多的管理职权,很难发挥作用。而且,财务部只对医院的财务问题熟悉,对医疗业务、人事、后勤管理等问题并不专业,缺乏其他部门的参与,成本控制会缺乏科学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S医院的成本控制只停留在各职能部门,各业务部门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这也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内部管理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尽管S医院目前已建立一些与成本控制相关的制度,但还不够健全,不成体系。例如,缺乏院内采购和供应额度控制的相关制度等。

目前,S医院成本控制意识还不强。首先,医院的管理层未能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控制工作只是简单的成本核算和完成预算,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久而久之造成了成本控制上的形式主义。其次,部分部门负责人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的事情,本部门只是配合财务部完成工作。最后,很多普通员工也没有重视成本控制,认为成本控制是做给领导看的,制度和执行是两回事。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就导致了成本控制的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