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保护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保护的措施

生态保护的措施范文1

1.1塌陷区治理和土地复垦技术

通过科学优化采场布置,早规划、早搬迁采煤塌陷区村庄,推进采煤塌陷地的整体治理工作。同时立足典型引导,积极探索塌陷地科学治理技术。(1)充填复垦。利用固体废物回填塌陷区恢复土地,既处理了废弃物,又复垦了塌陷破坏的土地,环境效益十分突出。主要途径有:煤矸石充填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与河湖淤泥充填复垦等;(2)非充填复垦。非充填复垦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塌陷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开发利用措施,恢复利用塌陷破坏的土地。主要措施:对于不积水的轻度塌陷区,采取“划方整平法”,配套水利设施,营造新的耕地;对于季节性积水的中度塌陷区,实施“挖深填浅法”,造鱼塘、整台田,实现上粮下渔;对常年积水的重度塌陷区,根据其地理区位、生态特征和客观条件,分别采取泥浆吹填、预置充填、生态治理等方法,形成鱼鸭混养、禽蛋加工、旅游观光的立体治理模式。如邹城市平阳寺镇6050亩塌陷地治理工程,总投资5800万元,工程共搬运土石方410万m3,回填煤矸石173万m3,恢复耕地4599亩,建设鱼塘908亩,建设食用菌加工厂1处,配套机井50眼,修矸石路5条,建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观光于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同时,为了解决采煤塌陷地治理缺少充填材料的问题,济宁市、枣庄市积极与中国矿业大学、山东水利勘测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一起研究探讨在有条件的矿区引黄淤泥充填采煤塌陷地的新路子。采用黄河淤背的经验,用搅泥式挖泥船从黄河抽取泥沙,用泥浆泵和大口径管道输沙填充塌陷地。

1.2污染物治理

山东省内矿井均有着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大矿井已经设立了环境监测机构,部分小矿井依附于地方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确保污染防治措施到位和设施的正常运转。(1)固体废物临时存放场进行防渗处理,新建煤矿不设永久性矸石山,煤矸石主要用于塌陷地治理、发电、修路、生产建筑材料,大力开展煤矸石、煤泥的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部分煤矿矸石利用率较低,造成了矸石堆积,增加了矸石山管理投入和安全风险。(2)矿井排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尽量回用于本矿井,剩余部分达标排放。选煤厂煤泥水采用浓缩和加压过滤等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实行闭路循环不外排。(3)优化厂区布置,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主要高噪声混响严重的车间采取减振、消声、隔声降噪措施,厂界噪声须满足要求。(4)煤矿的锅炉烟气采用高效脱硫除尘器,使二氧化硫和烟尘100%达标排放。部分新建矿井采用新技术减少对直接燃煤的依赖,主要是采用水源热泵、太阳能技术替代了燃煤锅炉;通过对大型生产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减少了耗能,保护了生态环境。

2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

2.1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

山东省现阶段煤炭开发中,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治理均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能满足有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煤矸石虽然已进行多种方式的综合利用,但还有大量累积堆存矸石,占用土地。“十二五”期间,应加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力度,努力实现矿井当年产生矸石全部利用,历史堆存矸石量减少20%的目标,累积堆存量呈现递减趋势。目前仍有较大面积的沉陷土地没有得到治理。“十二五”期间,虽然当年塌陷面积能达到75%的治理率,但治理速度落后于塌陷速度,使未治理面积还在逐年递增,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还将扩大,还需要政府、企业做出更大的努力。

2.2改进计划

生态保护的措施范文2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边,是我国仅次于鄱阳湖和洞庭湖的第三大淡水湖泊,不仅担负着为太湖地区居民提供饮水的功能,而且还担负着农业灌溉、蓄水调水和旅游养殖等职能,在太湖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治理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使得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安居乐业。因此,加强对太湖生态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一、太湖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现象严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其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未经处理、任意排放的工业污染;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农业污染;未经净化或精华不达标的生活污水污染和缺乏污水处理装置的船舶污染等。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影响了太湖地区居民的安居乐业,阻碍了太湖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太湖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给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渔业资源的枯竭趋势明显。渔业资源的丰富为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也是维护太湖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围垦造田工程的实施、过度捕捞与不合理渔具的使用和不良的引种措施使得太湖流域的渔业资源已经呈现逐渐枯竭的趋势。这既对太湖地区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又影响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其水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给有效治理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难度。

3.水生植被被破坏情况严重。太湖的水生植被可以吸收沉积物中的营养盐,提高水体对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的净化能力,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维持太湖流域的营养平衡,防止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污染和营养盐的过度输入,使得太湖流域的水生植被被破坏,导致太湖的水体富营养化情况严重,以蓝藻为代表的藻类过度生长,使得太湖生态环境的平衡被打破,其水质状况、渔业资源和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收到的影响十分严重。

二、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太湖流域的治理,减少和消除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首先,要完善和改革太湖流域的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治理的模式。地方政府要坚持流域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行政决策和治理决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以及各治理部门行动的统一性和规划性,做到有效的经验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搭建信息化和系统化的交流平台,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和监管,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可以顺利的贯彻执行。

其次,注重市场调节,建立和完善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拓宽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融资渠道,以利于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力度。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银行信贷、出台优惠政策和吸引投资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既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又有效的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使太湖生态环境治理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作保障,对于改善治理的设备和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与手段都大有裨益。地方政府还要做好太湖流域水污染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对于太湖流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的检测,一旦发现存在污染的问题,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将污染的情况降到最低。

最后,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太湖流域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加大对太湖流域污染状况的执法力度,强化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使治理工作在行动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于有高污染风险的企业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监控和监测,并及时的公开有排污行为的企业单位,使其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2.坚持走生态渔业的发展道路,维持渔业资源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要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协调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坚持发展生态渔业是唯一的可行性道路。这样既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又可以维持地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长期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对养殖基地的建设。地方政府可以对水产品采取证明销售的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水质的安全管理,并由国家政府、省市地方和直管部门等不同级别检测部门对太湖流域水质实施定期检测,确保水质质量始终处于监管体系之中。同时,地方政府要严格控制药品和养殖饲料在渔业作业中的应用,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的管理制度,并对养殖基地做好卫生监测登记和食品安全的检测工作,并将检测结果中的数据及时向社会公布。此外,地方政府还要促进养殖基地的发展壮大和水产品产业的升级,以利于渔业养殖的规范化、规模化和技术化管理。

地方政府要指导养殖户应用生态养殖的技术,对渔业作业采取轮养的制度。地方政府可以指导养殖户采取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手段,既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同时,地方政府可以依据太湖流域渔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年度性轮养制度和季节性轮养制度相结合的策略,让太湖的生态环境始终处于良性的休养生息循环状态,在丰富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长久的发展。

3.恢复和保护太湖流域水生植被,发挥其净化水质和抑制藻类的作用。水生植被对太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地方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恢复和保护太湖流域的水生植被,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依据水生植物生长需要充足光照条件的特点,地方政府可以采取降低水位的方法,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光照条件,以利于水生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减少太湖流域悬浮物的浓度。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制造较小风浪的措施,以去除附着在水生植物叶片与根茎上的生物,避免其对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不利影响,并增加水生植物的叶片和水体之间碳交换的频率,从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果得到强化,促进其有力生长,进而净化太湖流域水质。

地方政府要将营养盐对太湖流域的注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其既能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又不使太湖流域富营养化,从而使得藻类的过度繁殖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损害。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围网养殖的措施,调节太湖水底沉积物的状态,使其不再处于悬浮的状态,可以有效提高太湖水域的透明度,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此外,为了避免水生植物和藻类的过度生长破坏水质,地方政府可以放养适量的草鱼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数目以30条/公顷为宜。

三、结束语

生态保护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农业;生态;保护;措施

1.农业及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阐述

1.1农业生产的概念。生物培育的一种产业统称为农业,包含了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以及微生物分解三个环节,也就是一种生命物资的再次生产。每种生物对自然环境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尤其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是由不同地区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共同构成的,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也恰好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能力强弱。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水资源条件入手。

1.2农业生态环境的概念。为人类生活、生存服务的一种生态环境系统叫做农业生态。农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根本基础是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当明显,因为是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性和地域性。

2.我国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2.1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现代化发展和工业迅速发展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太多工业“三废”的产生。而这种工业“三废”产生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理和排放管理。对于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工业“三废”污染了土地、大气和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其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没有科学的使用农药和化学药品,造成了很多残留药品和工业制品的存在。诸如秸秆焚烧、牲畜粪便等问题。最后,大气污染也是源于工业发展导致的污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增多,使气候变暖、酸雨、天气炎热、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逐年递增。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已经影响了农业耕地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的保有量。

2.2水资源污染目紧缺严重。一方面,水资源被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一些重金属离子,会在农作物体内积累,进而会影响人体健康;水中若有化学药剂,会抑制农作物生长,有的也会导致农作物基因突变,降低产量和质量。另―方面,水资源短缺也会影响农业灌溉,使得农作物生长缺少必要的水分,会导致农业减产。

2.3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据科学观测,15-25度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400-600立方米,流失土壤30-150吨;土壤中的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也同时流失,造成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不耐旱,又加剧了干旱的发展,其结果是农作物产量很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2.4耕地资源逐年递增。我国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少。而且是全球城市化水平偏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随着人口增长。我国的耕地资源将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将导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彻底崩溃,整个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丢失。

3.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3.1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业“三废”以及城市垃圾等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重点加大针对农药、化工品以及饲料添加剂等会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污染源治理的力度。用科学使用农药要大力推广,坚决淘汰高残留的农药和化工品。根据农业生态所需的土壤环境优化施肥方法,改进施肥结构,最终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3.2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合理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检察体系。通过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逐步进行农业土地使用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宏观调控进行耕地面积的稳定。另一方面,加强因地制宜,积极性性适应性耕种和开发。同时,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技术开发、研究、应用和推广与管理体系相互结合起来。

3.3积极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耕地数量和面积逐年递增的状况,一定要进行耕地的保护,树立保护耕地的意思。针对耕地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农田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3.4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一定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管,从源头上找到水资源的污染源。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和管理。一定要重修构建水污染的治理策略,以源头为中心,以污染全过程为重点,将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彻底结合起来。

生态保护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影响;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很多城镇气候与水质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以下就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二、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1、 城镇化建设对周边农村和农业污染的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各类化学肥料、农药用于农田及塑料膜的大量使用,加上规模化养殖等都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污染,乡村及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所产生的污水、垃圾等严重污染区域空气。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取代有机肥料的化学肥料对区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日趋加重。

2、 2、农村工业对农业生产基础的影响。农村工业对区域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并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土法炼硫就使周边大面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局部地区甚至形成了PH值高含量酸雨。炼硫附近山同内岭呈现"秃头",周边大面积农田不长庄家,成为死地,成千上成的农民失去了懒以生存和养育后代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业污染的举措,然而受企业基础条件,经济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很多落后地区的乡镇业依旧如故,并没有太大改善。

3、乡镇工业开发建设使得污染源逐步扩大。乡镇企业是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主体,在这一战略进程中生态环境与乡镇企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然而乡镇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分布比较分散,经营方式粗放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污染城乡生态环境,对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

二、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政府需加强管理干预。基于我国国情,行政手段、经济制约和法律监督是政府管理农村农业环境的基本方式,其中以行政手段较多。但是以往的行政制度不够规范,缺乏约束力和制度化。因此,行政手段需进一步规范、优化和完善,提高执行力度和行政干预的严肃性。经济手段则是通过补偿、收费和排污交易等对企业进行制约。这一手段在我国运行已久,问题也十分尖锐。比如排污收费制度是以排污浓度强弱为收费标准,而标准较低,一些排污量大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愿出资治理污染,极大地压制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法律手段是以立法和司法活动监督城镇经济活动、规范经济活动,促进城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目标保持一致的法律行为。目前,以法治化建设管理我国农村农业环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系列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断出台,但对于农村农业以及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相对薄弱。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强化法律监督机制,提高法律手段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城镇化建设必须以维护自然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主要以推动区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为目的,并没有将自然环境资源列入保护范围,极易形成对自然和环境资源造成忽视和破坏,导致了很多生产者不顾自然资源保护与更新而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有将自然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核心,才能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彼此依存,有机地结合起来。

3、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发展。以生态、经济和系统学为指导,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农村良性互动发展为基础,将现代科技成果融入传统农业技术,使农业活动、经济发展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资源更新高效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有机农业,也不是完全依赖于外界投入的工业化农业,是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统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当前应以发展立体种植生态农业为主,即在人工或半人工环境下以自然生态原理为指导的生产种植。这是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力模式,它能够将农业生态系弘巧妙地构划,合理利用资源,使各生物之间形成互相依顾、利用关系。

4、城镇化建设必须兼顾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农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是产量目标、收入目标、环境目标。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耕地不断减少,农业收成面临巨大压力,产量目标作为农业发展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和农村市场容量,只有保障了这两大目标才能保障工业发展和劳务产品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环境目标是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农村农业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良性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将农业与农村自然资源纳入核算机制,从实物、质量和价值等方面对相对时间与空间内的农村自然资原进行真实合理的统计、评估、测算,以此来确认自然新源的平衡水平和利用水平,以便第一时纠正和改变过度损害自然资源现象。

5、加快和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以传统城市、花园城市及生态城市为主。面对资资与环境这一日益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应向生态型城镇发展已毋庸置疑。生态型城镇并不是在于绿化占地面积多少,而是城市的生态功能是否良好,强调的是自然生物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调控能力。生态型城镇建设要先对城镇做一个整体规划,使区域内的自然因素处于调控环境质量位置,同时兼顾区域交流、居住、水流等的生态学设计,通过对污染集中治理,调整不合理产业结构,使高频率下的城镇居住环境达到无公害化。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在给我国经济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产生了诸多负面问题。在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奎,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期对策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生态保护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环境问题 环境监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1.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多数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河流或人工河网,既改变了深潭浅滩交错的河流形态,也减少了湿地的面积。河流形态的非连续化是指在河流筑坝形成水库后,造成水流的不连续和断流现象,有些河流由于进行梯级开发,更是形成了河流多级非连续化的格局。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 生态环境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失态系统。兴建的水利工程满足了人们一定的需求,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造成了负面效应。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如何在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由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采取适宜措施,来解决问题。现在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是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生态环境又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道断流,导致水质、含沙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河流的水文及河道泥沙的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由于水流速度较慢,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污染物就会扩散,使得复氧能力降低,也使得水库区的自净能力变弱;水体的富营养化容易大量消耗氧气,就会造成温室效应。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条件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是要维持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量,这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条件。生态需水量包括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河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最少水量。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导致严重的土壤盐碱化,间接地影响动植物的结构、种类和生存环境。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动物的生存境地。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所破坏。在河流区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部分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该区域的湿度增大,导致栖息于低于该区域湿度的动物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的生活习性。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

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移民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少疾病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水环境有关,原有陆地变成了湿地,水面增大,流速减缓。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土地占用、居民迁移安置、交通道路、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损失。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该区域的人们搬迁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但是如果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人类要生存发展,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动态式的生态平衡,使其从“恶”变“良”;同样,也正是因为人类要发展,还需要“打破”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让其向着更有益于“良性”的方向发展,而其中的代价,则正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所应充分注意的对环境保护问题。因此,观念上的更新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保护必须谋求科学化、法制化的途径 ,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是改善人类生存现状和获得良好环境质量的保障。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对可能造成的周围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及环境影响预测影响程度,评价拟建水利工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程度,提出相应的保护及恢复处理措施。

3.2 建立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工程完成阶段建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就是对生态环境功能或生态环境价值的补偿,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区域、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损害环境能力、或导致生态环境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等。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生态保护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过程中,当地的生态环境会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目前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逐渐认识到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对环境进行保护,创建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水利水电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同进行。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首先是有利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利用水能进行发电,这样的发电方式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但能够缓解目前我国资源紧缺的现状,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所带来的有害物质,减少了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水利水电工程除了利用水能进行发电之外,还能够起到防减灾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二)不利影响。从整体上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要远远大于有利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当中,能够增加水汽的蒸发量,当地的降水量也会相应的增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天气条件。另外,对于一些大型水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河道造成阻拦,使水库的水文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会阻挡某些生物的回游路线,使其不能得到顺利的繁殖,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对当地的物种造成较大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虽然能够防止由于水势过大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但是相应的会对当地土壤的肥力和酸碱性造成影响,另外,也会对当地地质结构造成影响,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滑坡或者崩塌等自然灾害的产生。随着目前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其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植被面积,这样就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而在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的同时,当地物种的生存情况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问题的保护措施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知道,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能够在一定范围中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不利影响要远远大于有利影响,加上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不容乐观,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具体的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角度提高其中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使其在施工的工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对比较环保的施工方法,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人员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物种环境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环保设计,其中所采用的施工材料需要符合环保工程的实际要求,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不能产生大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垃圾。最后,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设计图来进行工程的建设,以此来减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利影响。

(二)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这样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当中,主要指的是在对一些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的工程建设之前,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并且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防止措施,最后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方案,来对项目工程进行施工设计。这样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样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当中,在这样的评价制度下,能够全面准确的对当地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并且根据具体数据来对影响的程度进行预测,在对生产要素和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价之后,选择出合理的建设方案,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理念相互融合。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其中的每个环节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考虑,以此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中这样的建设理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结合当地物种的生存环境特点和习惯,来为植物和动物创建有利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对于部分鱼类的回游产卵,需要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建立专用通道,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其中需要采用较为环保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当地植物和动物的正常生长,维持生态的平衡。最后,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需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测系统,对生态环境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跟踪调查,在l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时候,需要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

三、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理念,建立环境评价制度,并且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融入环境保护理念,以此来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徐建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35).

[2]何护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