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会计的约束条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会计的约束条件范文1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特征 会计目标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产品为满足规定或者潜在需要而必须具有的特征和特性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高度概括,带有普遍性和长期的稳定性,同时能为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提供原则性的指导。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也是会计主体进行会计选择所追求的质量标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其主要功能是辨别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能有用或有助于决策,通过会计信息标准作为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二、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我国于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立足于我国国情。但是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对于国际先进国家的概念框架,我国基本准则的描述值得商讨。修订实施的基本准则提出“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八个信息质量要求,还没有明确哪些是主要质量要求,哪些是次要质量要求。
(二)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体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认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在于“决策有用性”,它由“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主要质量特征所组成,其中相关性质量特征包含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质量特征包含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不偏不倚。次要质量特征是可比性和一致性,同时还提出了两个约束条件:“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目前,美国学术界又转而研究会计信息的另一重要特征:透明度。
(三)英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分类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于上个世纪90年的原则公告,对信息质量研究有创新。它将会计信息质量分为三大部分,即:与会计信息内容有关的质量,包括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与报表表述有关的质量,包括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对信息质量的约束,主要在质量标准间的均衡、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等。另外,还有重要性,以及传统要求:真实性和公允性。
(四)国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指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应概括为可理解、相关、可靠和可比性,并在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说明》中进一步指出:企业的财务报告为股东、债权人、财务分析人员以及企业外部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重要信息,使其能够据此作出评价和财务决策。这就要求财务报表必须清晰易懂。除了这四项主要质量特征之外,还提出两项有关可靠和相关信息的约束条件:及时性和效益大于成本。
三、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值得商榷之处
将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国外对比来看,商榷之处主要表现为:第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堆列在一起,未进行主次之分和轻重之别,不便于人们在各质量特征间进行科学高效的权衡;第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金融工具的频繁使用等等因素,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在成本有较大影响的情况下,成本效益原则未突显出来;第三,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与可比性经常会被忽视,重要作用未真正体现出来。
四、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建议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次应该明确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其内容看虽然全面,条款平行罗列, 但各部分间没有相互联系,彼此孤立,缺乏明确的主次逻辑关系,因而应当考虑其他相关因素作为次要质量特征或内涵限定和约束条件,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最高质量特征体系,适应国际化趋势。建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为多层次化:第一次层次为总体质量特征,即有用性;第二层次为主要质量特征,其中包含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第三层次为次要质量特征,如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的制约因素包括及时性、成本效益原则。
(二)应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会计信息各个质量特征之间可能会有所冲突,无法兼顾,这就需要提供一个衡量标准,以在质量特征之间无法统一时作为参照。成本效益原则这时就成为进行这一取舍的制约因素。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里缺乏成本效益原则这一约束条件。在选择会计信息提供内容时,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对会计信息可能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职业判断,在成本和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尽量采用先进手段处理会计业务,提供会计信息。要考核会计业务处理、会计信息提供过程中的成本、效益,并进行比较,以效益大于成本原则进行判断取舍。
(三)将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提到相对重要的地位
财务会计的约束条件范文2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会计信息质量指的是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特征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不同于普通产品,它很难利用技术来衡量。当前,世界各地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化步伐加快,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正逐步展开,改革步入了全面、深化的重要阶段,全社会都在呼吁“以诚信为本”、一致抵制“作假”,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安排专家举办专题讨论,意在设立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标准体系,非常必要。
一、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1989年,美国FASB提出了SFAC No.2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框架。该框架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肯定。因而,我国在建立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时,借鉴了该框架的逻辑结构。此约束条件、总体质量特征、限制标准、关键质量特征以及次级质量特征等组成了此框架。
(一)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要素说明
1.真实性。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决定着会计信息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真实性是会计的灵魂,它包括真实反映客观的意义。真实性亦是所有会计工作的基本标准。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不只是公司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出经济对策的根据,还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维持市场秩序的主要信息出发点。若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不但不能满足信息接收者的需求,而且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使得经济利益受损。因此,通过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审计验证、财务检查后,信息质量才使人们放心。
2.合规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合规性是会计生命的保证。在我国,法治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所以,“规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不管是鉴定会计信息质量或者是检查评价会计工作,都需要法律法规的维护。
3.公正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维持会计真实的另一基础是公正性。会计信息的公正性也是会计信息生命的保证。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协议总体。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会计信息需要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可以从主观的角度出发来达到其要求,使得一些使用者受益、一些使用者受损。企业会计要兼顾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以财务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公正性的特点。
4.相关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相关性是展现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属性,简而言之,指会计人员给出的会计信息和接收者所作决策的关系,或者是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所作决策造成的影响力度。相关性还需要及时性、预测性、反馈性等特征来衬托。
5.经济上收益须大于成本。因为所有的项目,只有收益比成本高时才值得实行,某个会计信息是否值得提供,首先要满足此限制条件。
6.重要性。若某个会计信息的省略和误报会对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造成影响,我们认为,它就具备重要性,并且重要性取决于造成错误的大小。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
(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不同层次特征的作用与协调
建立以真实性特点为中心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还取决于对会计选取的历史演化做出的判断:会计真实性历经了个别选择、社会选择、行业选择、国家与国际选择五个阶段。制度及文化的共同作用形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制度运作与制度文化作用分别塑造了会计信息的合规性与公正性。
二、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一)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要素
其约束条件和限制性标准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一样,判断管理会计信息是否值得供给,关键在于其经济性与重要性程度。
1.相关性。相关性与决策有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相关信息是指与正在进行的项目具有某种联系的信息。信息的相关性有三种表现形式:影响目标、影响理解与影响决策。相关性也需要及时性、预测性、反馈性等特征来相衬。及时性指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时,能被使用者占有。会计信息预测性的作用在于供应提升决策水平所必需的发现、分析、解释差别,从而减小不确定的信息。反馈性指的是会计信息可以让决策者确定或改正以前决策时的预期成果。因此,及时性、预测性、反馈性都对决策者决策有帮助。
2.清晰性。清晰性注重信息的可理解性、组织性与综合性。它要求财务报告要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手法会计信息,来加强使用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于一些对使用者决策有利的复杂项目,不能因为使用者难以理解而将其从财务报告中除去,否则会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3.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不同的企业或者相同企业的不同阶段进行会计信息的比对,比较的目的在于发现不同之处,来判断优劣与发展方向。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是经济国际化与全球化的需求,会计的国际差异阻碍了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建立了专门委员会着手探究与提升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这些都在证明,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作为质量特征,是完全符合标准的。
(二)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不同层次特征的作用与协调
相关性特征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最核心的要素,是总体质量特征;及时性、预测性、反馈性是关键质量特征,用来保证相关性特征的实现;清晰性、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特征和关键质量特征。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经济活动、会计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它能够反映主体价值运动的经济信息,是对经济事项的解说,其基本形式是数据和定义或者数据与说明,其实质是会计管理性劳动的产品。会计信息符合信息使用者需要的特征总和就是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动态性与相关性对合理利用会计信息,积极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赵迪琼,覃群发.我国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发展探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0):32-33.
财务会计的约束条件范文3
虽然不符合《担保法》的规定,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供选择。所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上升,其中大部分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举借,由政府担保的债务。综上所述,由于经济危机、不完善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是地方政府面临的内部财政约束条件;《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规定是其面临的外部财政约束条件。但同时地方政府又有强烈的支出需求,所以地方政府只能是将显性债务隐性化、直接债务或有化。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贴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是国有或是受政府控制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融资一方面可以由政府支配,同时又可以排除在正式预算之外。可以说我国地方政府的各种或有债务是财政机会主义在我国的表现形式。
财政机会主义与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
财政机会主义的实现需要借助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制度才能实现。只有在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制度下,或有债务才不会被隐匿。会计是一种语言,是一个使用专门的方法描述会计主体经济行为的信息系统。如同企业会计是描述企业经济行为的信息系统一样,政府会计是描述政府经济行为的信息系统。政府会计和企业会计的不同源于二者存在的目的不同,预算是政府会计所独有的。在政府会计发展的早期阶段,对政府的关注只是关于当期预算的执行情况,随着政府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政府掌握的经济资源也越来越庞大。对政府经济行为的关注逐渐从只关心预算年度的收支转移到了既关注年度预算收支又关注政府长期的财务状况及政府绩效上。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共同构成了政府会计。会计基础是指导会计人员及预算记录员处理某个实体交易或事件影响的计量原则,是确认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从而确定其损益的标准。有两个基本的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会计确认时间不同。前者的优点是核算简单,缺点是不能合理地反映各期的收益和费用水平,不能反映真实的资产负债信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基础和收付实现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基础。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只在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算作当期的预算收支,以或有负债形式的借款不会对预算年度的收支产生影响。收付实现制下的资产和负债只有在有实际的现金收付时才确认,而且不考虑收益和成本费用的匹配,所以收付实现制的资产和负债信息是不真实的。对于政府的或有负债信息,政府会计系统更是没有反映。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下,一项或有债务只有当已经成为现实义务,并且只有当这一债务形成了现金的实际流出的时候,才被反映到政府的预算收支平衡表中去。由于政府形成的或有债务并没有被即时反映到政府的预算收支平衡表中,政府对这部分或有债务就不会进行有效监控,实质上是将当前的财政风险向后推移。因为没有有效的监控,风险将会越积越大。所以,收付实现制的政府会计给财政机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我国现行的预算编制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基础也是收付实现制为主。预算会计主要是服务于预算管理的需要,对反映政府真实财务状况的信息提供严重不足。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构成。对外公布的是仅反映预算收支流量的预算报告。预算报告只是对预算年度的预算收支情况做出了说明,不能用来衡量政府财务状况。衡量政府的财务状况要通过政府合并的资产负债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不提供政府合并的资产负债表。虽然《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各自都编制资产负债表,但由于缺乏合并基础,所以我国还没有合并的资产负债表。更何况,因为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三张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本来就不准确。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或有负债这一形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重要源泉,一方面对预算报告中没有影响,另一方面政府财务报告中也没有反映,这已成为目前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加剧的重要原因。
控制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预算管理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收付实现制的政府会计使得财政机会主义以或有债务的形式成为可能。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管理从长期来看要完善财政体制,更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务之急是怎样得到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相关信息,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一)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政府预算和政府会计
政府会计包括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预算是政府经营管理周期的起点,政府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预算进行的。政府财务会计并不独立于预算,本质上还是为了监督预算的执行,只是关注的重点是反映政府长期财务状况的信息。只有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之下,或有债务信息才能被揭示出来,权责发生制的程度越高,揭示的越充分,从而事先将或有债务带来的财政风险提前显现。我国在政府预算和会计中也应引入权责发生制,为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提供决策依据。新西兰是目前唯一做到了在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中全部使用权责发生制的国家。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的报告目标不一样,前者注重短期内对预算收支的监控,后者注重政府长期的财务状况情况,预算会计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政府财务会计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我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不同,一方面需要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信息,特别是或有债务信息;另一方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还不是很科学。在我国政府预算体系中引入权责发生制,要考虑对政府财务信息的供给需求情况。既要做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更要防止信息的供给过度,造成资源浪费。较可行的做法是首先在政府财务会计中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提供包括或有负债的相关信息,然后考虑在预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编制权责发生制的预算。
(二)科学界定政府会计主体的范围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各级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各个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是国有企业,与其他国有企业的不同点在于其存在的目的。融资平台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而存在的,可以看作是地方政府职能延伸,所从事的都是非营利的项目。但不能因此简单地将融资平台并入政府会计的会计主体范围。从事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不能被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国有企业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依法享有所有者的权利。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从最初只为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筹集资金到成立建设基础设施的项目公司,已经有了营利性投资公司的性质,只是投资的项目是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而且,这些投融资平台公司所投资的项目也有一部分是竞争性行业。所以,不能将投融资平台公司纳入政府会计的会计主体范围。
(三)规范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会计核算
对于满足负债的确认条件的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应确认为一项负债,在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政府会计准则中的或有债务与财政风险矩阵中的或有债务是有区别的。严格来讲,会计准则中的“或有债务”不是一项债务,只有符合债务的确认条件,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才是债务。或有债务与或有事项相联系,是不符合债务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财政风险矩阵中的或有债务是一个泛指,只要是可能发生的债务都称作或有债务。对于构成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要分别不同的情况。对于政府承担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政府主体的现时义务,并且金额能可靠计量的债务,应确认为一项负债,在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其余的或有债务不确认负债,满足条件的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对于经费补贴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举借的各种债务在分类上与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类似,但不同点在于经费补贴的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包含在政府会计的会计主体内。这部分债务信息虽然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没有反映,但至少还是部分地包含在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这部分债务关键是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之上,通过编制合并的政府会计报表来反映。
(四)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
防范财政风险要求预算管理的重点应从管理预算收支向管理政府资产负债转变,这就要求提供反映政府整体情况的合并财务报告,尤其是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的政府合并资产负债表。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特别是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通过阅读分析财务报告来了解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IMF的《提高财政事务透明度的准则》提出,“财务报表公布时,年度财政预算应说明或有负债、征税支出、准财政行为的性质及其财政重要性。”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构成,其中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如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也要编制政府合并的资产负债表。政府合并的资产负债表不是把《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提供的资产负债表简单地相加,而是在加总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一系列调整分录而成的。财政的全部收支都可以被纳入到广义的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广义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不但包括政府现有的资产,还包括以后取得的各种收入的折现值;负债是以后要发生的现金流出的折现值。广义的资产负债表与政府合并的资产负债表不同。政府合并的资产负债表是依据政府会计准则编制的,对于以后将要收到的税收收入不满足会计准则中资产的确认条件,不能确认为一项资产。广义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同于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是把一个国家的政府、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四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加总得出的,已经抵消了这四个部门的内部交易。从本质上讲,财政风险源于政府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财政风险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法就是借助资产负债表,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在结构上的匹配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够为监测政府债务特别是或有债务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对于分析一个国家债务风险有意义的是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我国已经编制出了国家资产负债表。广义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和依据政府会计准则编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相同点在于主体都是政府,不包括其他部门,不同点在于广义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定义更加宽泛。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管理,需要编制含有或有债务信息的地方政府合并的资产负债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由现在的制度规范转向准则规范,不同的组织类型适用相同的准则,这样才有合并的前提条件,采用权责发生制才有合并的意义。
(五)建立充分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财务会计的约束条件范文4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一直以来,会计从业人员都被灌输一个传统的思维,即“管理会计属于内部会计,财务会计属于外部会计”,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严格区分开来,使得企业会计岗位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展。实际上,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尽管看起来是企业会计体系两个独立的部分,但两者的理论基础具有同源性,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应和约束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相互补充,二者共同服务于现代会计体系。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概述
财务会计是指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然后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有关信息。利息相关者主要指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等。财务会计又被称为“对外”会计。管理会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管理会计是指,管理会计只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的内部会计,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严格区分开来;而广义的管理会计是将管理会计看作一个信息提供的过程,向管理者提供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一切信息,包括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其内容包括了财务会计。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起源相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体系的两个分支,都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发展和分离出来的,是传统企业会计的发展和进步。2、信息同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使用的相关信息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信息,即其初始来源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两者处理信息的方式。3、目标相同。虽然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有助于管理者更好的进行生产经营决策;而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投资者提供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及时有效的认识企业。但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相同的:即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让企业长久的经营下去。4、对象交叉。虽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有内外之分,但其对象的划分并不严格、唯一。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有时候也是企业外部利益集团分析企业的工具,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决策也是至关重要。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职能不同。管理会计主要用于规划未来,其职能主要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为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用时也作为管理人员的投资决策参考,其职能侧重于对内;而财务会计主要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准则,通过对过去的信息的核算和监督,向其外部投资者提供信息真实的财务报告,方便外部利息相关者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其职能侧重于对外。2、约束条件不同。会计准则对管理会计的要求不严格,管理会计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较为灵活。如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成本的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财务会计进行会计的核算、监督,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执行,要定期编制财务报表,会计政策不能随意改变等。相比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更严谨。3、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管理会计是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财务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财务管理能力,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盈利模式,通过各种财务软件有效地对未来进行预测,因此,管理会计的财务人员必须是综合性的人才。而财务会计有固定的模式,按照固定的会计循环进行,因此要求财务人员能熟悉法律法规,熟悉业务程序,按照规定进行监督和核算即可。
二、管理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发展趋势——融合
虽然管理会计侧重于对未来事项的预测,是对内会计;而财务会计侧重于对过去事项的核算和监督,是对外会计。但两者在起源、目标、基本信息和服务对象上都有一致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要求上趋于一致,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为了能更好的管理企业,必须要同时了解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而且企业的财务核算会愈发复杂,财务会计比较严谨,管理会计则更灵活,二者的融合,既能拓展会计服务的领域,又能拓宽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视野。针对两者的融合,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企业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在理论上,财务会计主要主要是监督和核查资金的运动,属于动态会计;管理会计则更侧重于信息的管理方面,是静态会计,两者的融合即是将动态会计与静态会计有效地结合,有助于管理人员更好的管理企业,更有效的作出决策。其次就是财务会计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执行,其工作相对严谨;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的束缚,由管理人员依据企业情况而定,其工作相对灵活,两者的有效融合使得会计工作既不会太刻板又不至于太随意。其次是在实践上,二者若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利。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在企业中相互辅助,共同发挥着管理控制的职能。如在我国企业中运用较为广泛的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编制的结果最总表现为预计的财务报表。企业可以通过编制预算对未来的经营活动有明确的规划,并且通过预算对企业各部门的经营预算进行有效的监督,但实际财务数据与预算发生了偏离,企业就能通过偏差及时做出修正。在不断地修正过程中,持续改善企业经营,适应竞争环境,推动企业发展。而上述对企业业绩的分析考核,就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重要融合。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企业转型的进一步深入,作为会计系统中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任海宁.浅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
[2]杨洪,刘佳新.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经之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商业,2013,(04).
[3]秦高翔.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1).
财务会计的约束条件范文5
关键词:人工智能 财务决策 应用
一、财务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概述
1987年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一份管理指导特别报告“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简介”,将人工智能引入到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自此,西方财务和会计界对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在会计、审计和财务分析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开发出了许多实用的专家系统来解决复杂的财务分析和会计决策问题。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模拟人类专家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建立相应计算机辅助系统,使财务和经营决策智能化,从而使得现代会计系统在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后,向智能化迈进。财务和会计专家系统分成以下四类:
1.财务分析专家系统。成功的财务分析可以确定某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如投资或信用评估风险等级。由于会计和财务业务职能的复杂性,有些财务分析专家系统同时跨越多个问题域。例如,根据专家系统的输入和相应的输出建议,解决分类问题的财务分析,专家系统同时可能又属于诊断或纠错问题。
2.合成专家系统。具体包括:(1)在相对较小搜索空间的约束条件下,配置目标集,如管理商业贷款组合计划的MAEBLE专家系统;(2)在相对较大搜索空间的约束条件下,设计目标集,如个人理财设计PLANMAN专家系统;(3)设计采取行动的规划专家系统,如审计规划EXPERTEST系统等。
3.组合专家系统。这类专家系统主要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组合分析,如:控制风险估计系统,诈骗检测系统,风险估计系统APX。
4.财会知识传授和职业教育专家系统。如国际上一些大会计公司内部使用的培训专家系统,和辅助会计专业大学生实践的专家系统。实践证明,这些系统可以让没有专业经验的人员有效获得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相关知识。
二、财务和会计专家系统基本结构
财务和会计专家系统是一种工作在专家水平上的计算机系统,应用专家的专门知识和推理能力,解决通常情况下难于处理的问题。需要人类领域专家宝贵的经验、智慧与思维方法以及相应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在财务和会计领域,应用最广、最成熟的是基于规则的产生式系统。财务会计专家系统中的解释模块主要是用于推理过程的解释,回答相关财务结论是如何得到的。系统的透明性就是由解释模块来实现,而这种透明性是专家系统所必需的。有了透明的解释功能,由结论可以反过来追踪推理机调用了哪些规则,在分析推理过程中获得了哪些财务数据和特征信息。财务和会计领域的许多问题非常适合利用专家系统来求解,如审计、税务、管理会计和职业教育等。财务分析师、审计专家和金融专家在会计实务中获得许多珍贵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有的是无法在文献中获得。如果把这些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累积、保存在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其在职业教育和帮助非资深财务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智能财务和会计系统建模步骤
在利用专家系统来描述和解决一个财务和会计问题时,其建模过程有6个步骤。下面以租赁业务为例,介绍其建模过程:(1)列出所有可能的选项。如承租人有两个租赁选择:经营性租赁和资本性租赁。(2)确定相应的规则。区别经营租赁和资本租赁的四条基本规则是:第一,所有权转移;第二,存在采购契约选项;第三,使用大于75%的资产经济寿命;第四,租赁费用的现值超过90%的资本市场公允价值。(3)确定规则应用的程序(推理机)。如租赁业务中,在租赁结束期末,将所有权转让给出租人的是资本性租赁,不管出租人在租赁期内是否使用完75%的资产使用寿命。这样第一条规则应该是判断租赁期内所有权是否转让。(4)每条规则的所有术语必须明晰定义。如租赁期不仅包括租赁初期,还包括其他各自租赁期间,在租赁期间,假设租赁延长是合理的、肯定的。(5)在一个规则应用前,首先按事实匹配,选择何种测试。如要知道租赁期间,必须知道租赁是否有何契约更新选项;计算最小租赁费用的现值时,必须知道是否确保残值,而且承租人是否了解出租人采用的贴现率。(6)用何种计算法,确定一个规则启用,例如,在应用第四个规则时必须计算现值。
四、智能财务和会计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开发面向财务管理和会计领域的专家系统时,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相应的专家和知识工程师以及规则的提取,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个问题称为知识获取。影响专家系统知识库质量的五个主要决定因素是:领域专家;知识工程师;知识表征方法;知识的提取;问题域。由于专家系统在判断问题时,表现出知识的不完备性、知识获取的“瓶颈”以及较差学习能力、推理能力的“脆弱性”等问题。为了克服财务管理和会计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随着专家系统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人们研究如何通过合理使用专家系统技术本身改善其性能。另一方面,由于专家系统中的知识类型不断增加,单一的知识类型和问题求解方法给专家系统的应用带来很大的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复杂问题的求解要求。为使系统更加有效地工作,同时采用多个问题求解器处理一个复杂问题成为必要。
参考文献:
[1]陈文伟.智能决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2]陈佳.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Joyce Bischoff.数据仓库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34-38.
[4]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财务会计的约束条件范文6
关键词: 财务会计报告 发展趋势 改进措施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财务会计发展的两大动力。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物价变动更加频繁和激烈;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广泛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发展速度迅猛,且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由此带来的高效益和巨大风险共存,利润和风险就像一把双刃剑。知识就是力量,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日益扩大,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关键,同时,知识产权也是企业的软竞争实力。
一、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畅想
财务报告是衡量企业运行状态、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针对企业内部财务环境发展变化及外部经济的发展加速,企业的财务报告将向着更多、更广的方向发展。
(一)增加财务业绩报表
在现行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基础上,适当增加企业业绩报表,能进一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近年来,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把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放在财务报告改革的首位,即提倡在三张主表之后加上第四张,即“财务业绩报表”。它集中反映一个企业的全部业绩,从而更全面、更系统地反映以前被忽略的部分,如外币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公允价值将作为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即成为第四张报表的计量基础,从而容纳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报酬。
(二)不定期增加社会责任报告
现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产生最大的利润,即利益最大化,企业将更多地融入社会中,正因为如此,企业将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所以企业可以适时出具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是用来反映职工培训、健康安全条件、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公益性捐赠等信息。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即增加有关企业污染环境的状况及治理污染、绿化情况、保护耕地等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整个社会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坚定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企业财务报告的表现和反映
企业财务报告除反映前述信息外,还应表现和反映以下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前景、利润所得、经营理念。这些包括企业治理当局的分析与评价、当地治理部分如工商、环保、技术监视、安监部分的评价。财务报告的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改良而逐渐完善的,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科学发展具有继续性,而且可靠性始终是人们在决策中衡量信息质量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财务报告应从实际出发,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与进步,进行适时的调整、改进。
二、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具体改进措施
(一)丰富、完善财务报告的格式
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的可行性以知识经济的爆炸式发展、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为基础,上述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表现为会计数据由纸质的载体进而升级为以磁介质和光介质为载体。从一定程度上讲,数据载体的变化升级,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分类与再分类的重复繁冗的环节,即利用同一基础信息可实现信息的重新组合,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会计数据处理工具从纯手工——算盘而演变成为计算机,并可以进行过程运算,这种处理方式消除了地域、空间、时间等障碍因素,并可以对报表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使之为企业决策做出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支持,使报告在互联网上公布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财务数据,而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甄选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编制实时财务报告
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不是实时报告,而是事后报告,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反馈企业财务情况,如年度报告,是根据一年的各种会计数据经过加工、整理、分析形成的。报告的周期长,时限久,工作量繁冗,并且传统的财务报告由于手工处理的低效率和完成审计程序时所需的限制而不能做到及时编报、及时报出,就导致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刚一报出便过时。随着IT、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而及时性大幅提升,并且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突发性因素日益突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周期随之缩短。因此,必须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体系,使其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
(三)注重揭示非财务非货币信息
在当下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中,与企业决策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且非财务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客户满足程度、客户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和应用、行业发展及竞争趋势分析,这些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远景及行业的景气程度。企业的经营者利用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并运用到企业实际的运作当中,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加透明,使可理解性更强。但为了确保被表露的非财务信息的正确性,企业可以答应相关部分参与到这些信息的搜集、编报中。
(四)丰富现行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表附注对报表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且逐渐成为正确解读报表数据和判定决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会计报表附注,现阶段主要侧重于对表内项目的解释,并且主要是以财务信息为主,而对于表外信息中关于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筹资、投资风险、通货膨胀、行业信息等一些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非财务信息表露得太少。
参考文献:
[1]徐秀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6-28.
[2]李晓莉.现行财务报告缺陷分析研究[J].财会探析,20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