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口问题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口问题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人口问题人口战略目标人口调节机制

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在20世纪实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但在人口转变的同时,中国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人口问题及其给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着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近年来涌现了众多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述评,对加深人口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D].战略与管理,2004

2.叶文振.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4.蒋正华.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人口科学,2000

人口问题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财政供养人口问题涉及到财政负担和政府职能运行效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历届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口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财政供养人口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一、我国财政供养人口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口比例较高。从纵向看,我国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在汉代是1:7948人,唐代是1:3927人,明代是1:2299人,清代是1:911人,1949年是1:294人(一说是1:600人),而今天是1:30人(一说是1:28人),有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空前的1:9人(如陕西省黄龙县是9个农民供养1个干部)。从横向看,1999年中国是1:30人,印度尼西亚是1:98人,日本是1:150人,法国是1:164人,美国是1 : 187人。为支付众多供养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的行政管理费,我国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很多地方尤其是基层政府出现典型的“吃饭型财政”现象,其行政管理费及工资支出占到了当地财政收人的80 %--90%,政府基本上没钱去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1997年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全部支出总额14.7%, 1998年为14 . 8 % , 1999年为15.3 % , 2000年为17.4%, 2001年18.6%。这些行政管理费中包括极不合理的公车费、接待费等支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年递增27,是GDP增长速度的3.5倍,到1999年,全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乘人员在内的耗用为3000亿元,而1999年我国的地方财政收人不到5600亿元。中国烹饪协会统计,2002年中国餐饮业全行业年度营业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公款消费为1000亿元。2003年干部出国(境)达427万人次,按每人花费1万元计算,一年干部出境就要花费4.27亿元财政资金。虽然美国各层级政府年度财政支出也占到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一半之多,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为纳税人服务的公共安全、医疗保障、社会保险、教育、贫困救济等项目,政府雇员的“人头费”支出和日常的管理费用支出比例却很低。而在中国,“人头费”支出和日常的管理费用支出(主要是大吃大喝招待费和竞相攀比、极其不合理的小车费用)在政府年度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很高,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却非常低。

这几年全国平均每年的财政支农资金有1000多亿元,但70%以上用在了农业行政事业单位上,而没有用于农业生产本身。在不少传统农区,县一级90%左右、地市一级80%左右的财政支农资金是用于“吃饭”。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我国的机构臃肿和人员膨胀在某种程度上讲已到了极限,财政成为“吃饭型”的财政,财政再分配的其它职能大受制约,严重影响许多重要的投人,如此发展下去,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严重受阻。财政供养人口的膨胀导致政府机构的臃肿,不仅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加剧了官僚主义作风,妨碍了政府的有效运作,极大地加剧了财政负担,导致各级财政陷人困境而难以自拔。政府机构每年增加一个财政供养人口,国家每年至少需要增加财政支出2万元以上。据此计算,近年来财政每年需要增加的工资性支出达600多亿元,占国家新增财力的60%以上。

二、从劳动价值理论看我国财政供养人口存在的问题

1,财政供养人口过多造成劳动力经济学上的过多浪费

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认为,商品价值是交换价值,即只有进行交换的产品才具有价值可言。“我们实际上也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政府机构的劳动产品并非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公众提供一种无偿的服务,因此,其劳动产品并非商品,其所供养人口的劳动也并没有创造价值。财政供养人口越多也意味着越多的劳动力没有参加商品价值的创造。虽然政府职能对于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供养一定的人口是必须而又在所难免的,但因为其供养人口的劳动力没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因此更应该注意供养效率问题。原则上,在政府机构中,一个人能干的活决不能给两个人干。否则,在社会总劳动力一定的情况下,会减少商品价值的创造总量。

2,财政供养人口范围过大不利于所供养行业价值的创造

根据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财政供养的对象应该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市场不愿意或不能提供的领域,比如大型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卫生保健等公共社会事业。我国在1982年、1988年和1998年进行了三次机构改革,虽然在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供养人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财政供养范围过大的问题,政府职能“越位”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因为政府机构所从事的劳动并没有创造商品价值,所以财政所供养的行业也就无所谓像市场上的其他行业一样,为追逐剩余价值而充满竞争,因竞争产生极高效率,因效率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3,财政供养人口结构不合理造成部分劳动力价值无法实现

根据国家人事部统计,目前我国政府机构中大专及以上的学历约占80 %。有些地方招考公务员时明确规定非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可。不可否认,高学历、高素质的财政供养人口能较好地履行国家职能,提高政府机构运行效率,但同时也应冷静地思考,政府机构中例如文件收发等工作是否一定得是本科生或研究生。这里,不是否认收发等工作的重要性,而是对一于这些工作而言,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字语言功底的人就能很好地胜任。不可否认,政府职能中诸如政策制度的研究制定,法律、规章制度的解释和实施等等确实需要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参与,但不少岗位却无须这样的人才。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力价值由三个方面决定,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学习费用,因此,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价值应高于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工资制度尚未能较好地体现教育程度对劳动力价值大小的影响程度,因此,往往出现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差距拉不开,也就造成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劳动力价值无法完全实现的问题。

三、劳动价值论为解决劳动供养人口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解决财政供养人口比重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学术界建议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构筑公共财政,一致认为应该精简政府机构,降低行政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精简什么机构,保留什么机构;哪些行政成本能带来效益,是有效成本,哪些成本是没必要花费,是无效行政成本。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均有价值,只有进人交换系统中的劳动产品才能拥有价值,即只有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价值。为了解决财政供养人口的理论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问题。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探讨的劳动,更多涉及的是商品的生产劳动。但根据劳动价值理论,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的产物,即便某种物品是大自然的产物,如原始森林,只要最终被拿来交换,它也必然是凝聚着人类劳动的结晶。马克思说“动物和植物通常被看作自然的产物,实际上它们不仅可能是上年度劳动的产品,而且它们现在的形式也是经过许多世代,在人的控制下,通过人的劳动不断发生变化的产物。要是说到劳动资料,那么就是最肤浅的眼光也会发现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有过去劳动的痕迹。可见,马克思所谓的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并非专指产品的生产劳动,而是指在产品成为商品之前所凝聚的一切人类的劳动,除了生产劳动之外,还应包括产品的开发、研究、包装、运输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产品成为商品之时这些劳动才创造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理解为所有的劳动都有可能创造价值,但其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其所凝结的各式各样的劳动才真正创造了价值。这为解决财政供养人口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即财政供养人口的劳动与市场上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样可以参与价值的创造,只要其劳动产品能推向市场。因此,政府要精简机构、削减财政供养人口,首先必须研究的是哪些职能部门应该下放到市场,解放这些部门的劳动力,使它们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如遏制不完全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或为市场机制的运行提供服务,如加强监督,维护经济秩序。而对于诸如过多的行政审批制度而阻碍市场经济运行的职能应加以取缔;对于诸如咨询、培训等并非只有政府才能从事的中介服务应推向市场,使之成为商品的创造部门,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政府在确定职能承担范围时应牢牢把握一个原则,只要是市场办得了、办得好的事情就不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只有这样,财政资金才能退出经营性、竞争性领域,转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提高财政对政权建设、教育文化和科学事业、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需要方面的保障能力,从而改变“吃饭财政”的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使越来越多的行业融人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增强竞争意识、提高运行效率,生产出高质优效的商品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使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富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供养人口必然牵涉到政府机构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在确定财政供养人口合理范围和规模后,将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劳动力不足的部门或行业,不仅可以避免劳动力的浪费,还可以增加劳动力所创造的效益。如图1所示,横线E表示发挥最高效益所需的劳动力数量。A行业只需三个劳动力就可创造最大效益,目前尚有一个劳动力处于浪费状态;B行业创造最大效益所需的劳动力与实际使用的劳动力相等;C, D行业实际使用的劳动力少于创造最大效益所需的劳动力。因此,通过A行业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C行业,提高了整个社会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总量。

人口问题论文范文3

关键词:随着流动人口;特点;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7-0088-04

流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流动人口的出现和规模不断扩大,是我国城镇人口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表明我国不再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而逐渐成为一个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当前,全面认真研究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对于加强社会管理、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水平开始大幅提升,流动人口也随之快速增加。到201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突破一半,改变了我国人口总体结构。当前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仅为5000万人左右,到2010年已超过2.2亿。过去只在一些大城市出现的流动人口,如今遍布几乎所有城市,人口流动已经演变为全国性现象。同时,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大。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66%,2000年流动人口比例上升到7.9%,2010年这个比例达到17%。

(二)结构发生变化。一是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中年农民工和儿童比重增加。在2000年,流动人口主要由年轻人组成,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到2010年,流动人口不仅变“老”了,40岁以上农民工的数量和比例都增加了;而且变“小”了,流动人口子女到城市里与父母一起居住、接受教育的现象越来越多,全国流动儿童比例已经超过留守儿童比例。二是性别构成渐趋均衡。近几年,更多的已婚农村女性进入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化流动趋势,促使性别比趋于均衡。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显示,已婚流动人口中有84.5%与配偶一同流动。

(三)低素质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四)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年以来的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5.58年,全国平均水平为5.5年;2000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66年,全国平均水平为7.62年;2005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889年,全国是8.3年。这主要是由于流动人口群体相对年轻,基本都接受或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另外,流动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流动人口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已超过300万人,拉升了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水平。

(五)人员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六)行为短期化。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劳动合同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居无定所,多呈流动居住态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各地各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上保障了流动人口的各种权益。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主要是劳动合同签订和执行不规范,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比例较低;工作时间较长,据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每周工作60.4小时,其中批发零售业68小时,制造业52小时;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由于尚未实现流出地与流入地社会保障方面的衔接,流动人口不能充分享有各项社会保障。

(二)子女教育问题。工作不稳定,流动频繁,致使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得到连续而稳定的教育,受教育质量偏低。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也已经凸显。一些城市公办教育资源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上学要求。

(三)工作技能提高问题。工作不稳定,不能接受连续的、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利于流动人口提高生产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庞大的、有技术水平的产业工人队伍。目前流动人口还无法满足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四)社会融合问题。由于户籍等因素,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却不能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特别是留在城市的愿望难以实现。这使他们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也对社会秩序和稳定有较大影响,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流动人口的长期存在还形成了几个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留守老人,造成了不少的家庭问题。

人口问题论文范文4

    1、人工种植牙的适用范围及禁忌症分析

    1.1人工种植牙的适用范围。通常情况下,种植牙适用于以下范围:个别牙齿缺失,失牙区种植床正常;多数牙缺失,拟用固定义齿修复,为减轻缺牙间隙两端基牙的负担,中间种植基牙;游离端缺失牙,失牙区牙槽嵴吸收严重,不能承担义齿基托的负荷;全口牙缺失,可行全口覆盖式或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颌骨缺损,可通过种植修复完成功能重建和形态恢复;因生理或心理原因,不能习惯戴用有较大基托的可摘义齿,或因基托的刺激出现恶心呕吐反应者。

    1.2人工种植牙的禁忌症。植牙治疗的绝对禁忌症中以全身疾病为主,如心脏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患者患有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或可影响种植体骨性结合的情况均可列为绝对禁忌症。其它绝对禁忌症有精神分裂症、偏执狂、酒精成瘾、药物依赖症、神经过敏体质、极度紧张症、前期老年痴呆症,以及对种植治疗效果期望过高、夜磨牙或其他不良咀嚼习惯、恶性软硬组织病变等。相对禁忌症有缺牙区骨组织条件不够、咬合高度不够、缺牙间隙宽度不够、进行性牙周炎等。相对禁忌症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予以解决,待情况好转后也可进行种植牙治疗。

    2、种植牙手术前应做的必要准备工作

    在口腔医学领域,人工牙根就是牙种植体,是通过外科手术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颌骨内,愈合后在其上部修复假牙的装置。在牙齿种植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2.1牙齿种植前设计。牙齿种植手术前,首先要拍照片取模型等资料收集工作,确定修复的类型,种植系统,种植体的数量、位置、方向、长度,然后制作出种植手术用模板,使手术能准确顺利地进行。

    2.2牙齿种植前常规检查。检查缺牙的部位、间隙大小、牙槽骨的宽度、牙槽嵴状况、粘膜组织状况,根据其大小宽度和高度选择能否种植和种几个种植体。

    2.3放射检查。主要了解牙槽骨密度和数量及有无疾病。牙片可较清楚地了解牙槽骨的密度,部分了解牙槽骨的数量。以及邻牙的牙周组织、牙体组织及根尖情况。颌骨曲面断层全景片,可以了解牙槽嵴高度、鼻底、上颌窦高度、下齿槽神经情况、颏孔的位置。螺旋CT,可以准确地了解牙槽骨高度、宽度、准确定位和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后牙区的种植由于有上颌窦高度和下齿槽神经的问题,螺旋CT的检查很有必要。此外,术前还应测量血压、检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测量,必要时还应检查血糖及心电图。然后根据前述检查确定进行手术是否可适,并在可以手术的前提下精确选择适合种植体的直径与长度。

    3、种植牙的步骤及具体方法

    3.1麻醉方法。建议采用阿替卡因注射液作局部浸润麻醉,下颌慎用传导阻滞麻醉。

    3.2切口设计。1期植入法应在缺牙区牙槽嵴顶正中切口;而2期植入法则应在牙槽嵴底中线偏舌侧作梯型或角形切口。

    3.3种植手术中机械性热灼伤是影响种植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相关实践研究表明,种植牙手术钻孔时温度控制在47℃以下能减少对骨组织灼伤,预防骨蛋白变性。因此,可使用25~30℃之间的0.9%氯化钠溶液,在钻孔时持续喷注冷却;此外,在钻孔过程中还应注意慢速钻进与停止交替进行,以预防骨组织热灼伤的问题。手术中的种植窝直径应稍小于种植体0.1mm,种植窝深度应长于种植体2mm,种植体旋入种植窝或轻柔敲击使其完全就位,两段螺旋式种植体连接时基台与种植体固位钉之间不能有骨组织及纤维软组织嵌入,影响组织愈合。种植体的内部衔接处保持轴线垂直,因为改变种植体颈部的曲度会影响种植体修复后的强度和应力,所以当同时植入多个种植体时应使它们拥有共同的就位道。

人口问题论文范文5

第一,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逐渐下降。虽然我国是第一人口大国,但从人口学角度来说,实际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压力在慢慢消退: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生的那代人进入劳动力大军之后,我国每年的新生劳动力将会明显减少。比如说,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0~14岁人口有1.2亿,5~9岁人口有9000多万,但0~4岁人口只有6800多万——下降速度极其迅速。南方某些地区出现的所谓民工荒,除其他因素影响外,也受了最近几年新增劳动力不断下降的影响。

第二,我国人口将步入急速老龄化的路途。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我国于2014年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如果今后的新生人口仍如近几年那样迅速降低,那么老龄化水平的增速就会相应加快,我国将步入急速老龄化的路途。近期的人口预测发现,2020年之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将呈加速度状,至2050年,在每100个人中,就有30个60岁以上的老人。届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比世界平均老龄化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第三,婚龄人口的挤压现象将逐渐凸现。我国新生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中期失衡以来,新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处于上升之中。考试大网站整理2014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年0岁人口的性别比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19∶100(男婴与女婴之比)。201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又显示,0岁~4岁男女平均性别比为121.22∶100.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出生的人口,在进入婚龄段后,会碰到前所未有的婚姻挤压,从而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人口问题论文范文6

【关键词】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失业

相对人口过剩理论是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对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做了详细的解释,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的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然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口,这种现象的发生对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最大限度的追求剩余价值和面对外在的激烈竞争压力,资本家们必须不断的积累再积累,增加自己的社会财富。并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也迫使工人们在生产出产品或资本的同时,日益扩大规模,生产出迫使他们自己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经济现象。

(二)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使劳动力满足生产的需要。比如,在产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大批工人被解雇,从而处于失业的状态,但是当生产发展的时候又回到工作岗位,这时候剩余劳动力就满足了当时生产发展的需要。相对过剩人口起到劳动力“储蓄”的作用。而且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也为资本家进行剥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资本家就利用这一情况的存在,压低工人的工资,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加大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相对过剩人口即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存在的。

2.直接原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积累最初以资本量的扩大为衡量标准,但是后来,是通过资本构成的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来实现资本的积累的过程的,也就是大机器的使用和技术的改进。这样,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必然会产生相对人口过剩,因为所需要人去完成的部分工序已经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所以人就失去了人存在在这个岗位上的意义,资本家为了节省成本,就会进行裁员,这样就导致失业的不断扩大。在农村中也是一样,将先进的机器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必然会导致大批农民失业的现象,产生的过剩人口又会向城市涌入,这又会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从而使工资下降,成全了资本家的剥削阴谋。

(三)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

在一个国家中,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相对过剩人口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流动式的相对过剩人口,是指有时候有工作有时候没有工作,没有稳定工作的劳动者;二是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农民,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农业对于劳动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少,这样农村就会出现很多剩余人口,这就是潜在的过剩人口;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没有固定工作,对未来工作也没有规划的一部分劳动者。

二、从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看当前我国的失业问题

(一)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1.劳动力资源丰富,供给大于需求,就业形式比较严峻。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在农村,据最新调查统计,目前农村人口有八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7%,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农民大部分会选择去城市谋求职业,在现在这样的高新技术条件下,城市的劳动力已经趋于饱和,加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就造成就业的严重压力,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经济危机引发了周期性失业冲击,给中国社会到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超过2000万的农民失业返乡,中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给当前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城镇失业率绝对数在持续攀升。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虽被控制在5.3%之内,但是失业人口的绝对数的不断上升,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失业人数更为明显增多,但这只是显性失业人口,大量存在隐形失业风险的人群并没有计算在其内,虽然政府加大再就业保障力度,解决了部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但这部分人员数量依然较大,据调查,2009年9月底,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930万人。

3.大学毕业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进程的加快,大学毕业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需求量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83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75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失业是一种虚假的饱和状态。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或失业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培养理念,个人期望和市场需求错位造成的结构性矛盾。我们面临一个尴尬场面,就是很多基层的单位或民营企业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去充实,而大学生却总挤在大城市或外资企业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结构性的矛盾。

(二)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1.劳动力总量增长过快。中国人口总数较大,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就造成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如果以18岁作为劳动力开始参加工作的话,那么从1998年开始劳动力供给继1982年和1987年之后的另一个高峰,并且这种状态要延续到2020年左右。

2.体制转型的深化,高校扩招带来的结果。一方面,为适应社会国家的需要,对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在不断深化,大量体制性冗员不断释放,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实行工资低,就业率高的政策,许多单位出现冗员过多,结构臃肿,生产和工作效率明显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冗员被释放,所以出现了大批失业人员。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城镇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另外,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往往出现“僧多粥少”现象。

3.劳动者自身的原因。劳动者的质量取决于劳动者本身的素质,尤其是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岗位,如生物工程、金融、外贸等行业对劳动者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许多劳动者因为技能和劳动水平偏低不能胜任这些工作,这就造成了大量低素质的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快经济建设,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首先要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同步进行;其次,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更多新的岗位,满足不同层次劳动者的需要;第三,鼓励支持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由于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受原材料限制较小,同时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层次交广,因而提供的就业机会容易被劳动者接受。

2.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劳动者自谋职业可以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创业不仅仅使劳动者本人实现就业,而且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同时,我们要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的准入限制,加强自身的素质培训,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的形成,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控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依赖于资本中的技术存量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教育和经济增长及就业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考虑的必要因素,所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发展势在必行的策略。另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增长快是造成失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4.对于失业较严重的地区实行政府倾斜政策。在我国,失业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一些经济不发达、老工业基地、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如陕西、甘肃、青海、东北三省等地区,对这些地区应实行地区倾斜政策,如减免税收,进行一些政策性的补助来改善这些地区的失业情况。

5.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口的最低生活标准。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它与相对过剩人口之间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失业也就意味着收入的中断,一些失业的人员会使自己及家人陷入极度贫困的状态,这样就会造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失业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业人口的生活问题。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丛松日.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现实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3]齐爱兰.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3(8)

[4]郭永中.当前我国失业人口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2(2)

[5]彭人哲.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15)

[6]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