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运输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炭运输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炭运输管理办法

煤炭运输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煤质;管理;源头;效益

在当前“全国经济增速减缓,煤炭需求下降,煤炭销售困难,煤炭市场呈弱势运行”的形势下,探讨和研究强化煤质管理、提升煤炭质量显得尤为必要。中小煤矿如何在煤炭市场呈弱势运行的大环境下,赢得市场经受住风浪,只能以质为本,质量取胜。如何抓好煤质管理,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抓软件,转观念、从管理制度上做起

首先,要摒弃重产量轻质量的思想观念,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到“质量、市场、品牌、效益”这个总纲上来,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产品就是形象”的质量观和市场观,不断完善煤炭质量保证体系及岗位质量责任制。

其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和保障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有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在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和《煤炭质量考核与奖罚办法(试行)》等文件指导下,公司应结合各矿井生产实际制定出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煤炭质量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煤炭质量保证体系,层层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由点及面的全方位质量管理网络。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健全的煤质管理机构,配有专职煤质管理人员,做到体系领导各负其责,网络人员各有岗位质量责任制,同时实行煤质管理问责制和质量事故追查制度,对重大质量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有效提高煤质管理的积极性和工作力度,为公司煤质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然后,加大煤质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摆正质量位置,在质量管理中变他律为自律。通过丰富载体突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质量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等主题。勤给职工算质量帐,使职工从中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并将质量主题牢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抓好质量管理。

于此同时积极开展质量分析活动,各级领导、部门深入到基层单位和生产一线,对煤质管理情况进行现场分析,共同查找煤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使职工积极自觉地参与其中。

2.抓硬件,严工序,从生产源头抓起

一要重视煤质预测预报工作,提前采取保障煤质的措施,科学指导矿井生产。为实现科学生产、稳定煤质,在采区、采掘工作面设计前地测部门负责提供详细可靠的地质说明书,对煤质进行预测,提出煤质保证措施。设计部门则根据地质资料,合理布置,选好层位,搞好配采,通过调控工作面的采高来稳定煤质。各矿井地测业务部门应于每月月底前提供工作面地质构造写实剖面图、工作面夹矸、水文地质情况等与煤质相关的质量,并依此编制下一个月的煤质预测报告来指导生产。公司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煤质管理专题分析会议,研究解决煤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季度工作,确保煤质稳定不下滑。

二要在技术管理措施上从严要求。 把煤质管理纳入作业规程必备内容,采、掘单位在编制生产作业规程时必须有针对性的煤质管理措施。明确规定采掘区队必须成立煤质管理小组,坚持机组不割顶、底板,加强支护管理,保证支架支撑力,同时工作面设专职拣矸人员等措施。矿井完善排矸系统,半煤岩掘进必须分掘、分装、分运,特殊地段,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是强化现场管理,从生产环节源头抓起。采煤工作面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作业,严禁出现串矸、漏矸,工作面要制定降水、降灰等具体措施,严格执行机组停机必须停水规定。炮采工作面要根据煤层的厚度、倾角和煤的硬度以及夹石层的部位、硬度等来正确选择合理的钻眼爆破参数,尽量保证煤层崩落时其顶板、底板及夹石层不至破碎混入煤中,要做到先拣矸石后出煤,对煤层中夹石厚度在0.3m以上的要实行分采。掘进工作面的煤质管理,煤巷掘进,控制综掘机不挑顶不割底。半煤岩掘进,实行煤岩分别爆破,分别装车,分别运输,无法分别运输,应打藏矸硐,单独存放矸石。井下煤矸、杂物实行分装分运,以确保煤质。在工作面遇断层等特殊地质构造时,生产技术部门要优化采煤工艺,制定提高煤质的详细技术措施。加强原煤运输系统管理,严禁杂物及外水混入煤流系统,井下煤炭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煤质管理采掘工作面、顺槽、运输平巷等拣出的矸石,必须单独运输、单独提升。井底煤仓口应按要求设铁篦子,篦子要保持完好,避免大块矸石升井。加强出厂煤的质量管控,装车前应打扫清理车厢,把好装车前的最后一道关。

四是严格考核,责任落实到人。制定的《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煤炭质量考核细则》中应明确质量控制指标和质量考核奖罚标准,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责任,将煤质指标考核纳入到经营考核范围,与工资挂钩。同时对违返煤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单位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煤质管理领导小组每月组织煤质管理人员对各生产环节进行检查考核,兑现煤质奖罚措施,切实将煤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加大现场煤质突击检查力度,实行三班监控,做到监管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不执行煤质管理办法的单位及个人行为坚决制止,严重影响煤质的,必须严罚。对现场不能解决的,要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

五是加强煤质检测检验,及时掌握产品质量信息。掘进工作面每前进100米时,必须采取一个煤层煤样,当工作面出现地质变化时每前进20-30米要采取一个煤层煤样,建立煤质采样记录和化验台账,及时将煤质信息反馈给煤质领导小组,并坚持在每天的生产调度会上通报煤质情况,提出煤质管理意见,实现煤质信息的及时反馈和落实。

煤炭运输管理办法范文2

落实制度狠抓煤质现场管理改进措施提升煤质管理效果在煤质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

今天,*煤公司在这里召开煤质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这对于我矿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煤质管理先进经验,搞好我矿今后煤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制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度,改进措施,把我矿的煤质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就2005年以来大水头煤矿在煤质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005年以来,我煤质管理工作在*煤公司的领导支持和运销公司的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从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入手,不断健全煤质管理体系,狠抓现场管理,把提高煤炭质量作为应对市场竞争、提高经营绩效、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中心任务来抓,坚持抓源头、保环节,精选细筛,实现了强化煤质管理,提高了商品煤质量,拓宽了销售渠道,赢得了销售市场。2005年,实现销售万吨,比上年同期综合售价达到吨,商品质量:

(1)灰分:年计划%,实际%,较计划上升,下降%。

(2)含矸:年计划%,实际%,较计划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3)全水份:年计划,实际%,较计划上升%。

(4)块煤率限下率:年计划,实际为

(5)块煤率:年计划,实际

(6)企业利润:全年目标,实际完成,完成计划的。总结回顾一年多来的煤质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煤质管理工作提供思想组织保证

在煤炭市场逐渐走出低迷、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谋生存、图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牢固的质量观念,努力提高全矿上下对煤质管理的认识。为此,我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们从煤炭生产、运输、筛选,装车等环节抓起,通过大宣传和教育工作,使每一个与商品煤生产有直接联系的岗位工作人员都认识到提高煤质管理的重要性,进而辐射到全矿其他岗位,使全矿职工在煤质工作中均有“煤炭质量,人人有责”意识,不断增强全员煤质意识和依靠煤质保饭碗、谋生存、图发展、增效益的观念。同时,将矿长任组长的煤质管理小组设为常设机构,充分发挥了矿、部(室)、队、班组四级煤质管理网络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矿有关煤质管理办法、制度,严格执行了两年多来行之有效的《大水头矿关于加强煤质管理提高煤质措施》(后称煤质管理16条),进一步落实了从领导到管理岗位、到具体岗位的煤质管理责任制,将煤质管理指标层层分解到队、班组乃至岗位上,出现煤质事故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二、以落实责任为重点,继续不断健全完善煤质管理体系

一年多来,我们继续狠抓煤质管理基础不放松。一是继续在完善和强化煤炭质量保证体系上下功夫。在制定下发的《煤质管理补充办法》、《煤质与班组长、验收员工效挂钩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针对各单位生产、工作特点,将不同煤质及售价指标纳入各相关单位的主要承包指标之内进行考核,对综采队、综掘队及生产部从放煤、运煤到地质预报作了详细规定,对机运队、选运队的运输、筛选、装车等管理工作和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头。在对生产单位每月考核时,执行超灰超水扣罚的措施。在以矿长为组长的煤质管理小组领导下,煤质领导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月终考核兑现。各级行政负责人就是煤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员也是煤质验收员,从而使每一道生产工序和每个生产、运输环节都在严格检查之中。二是切实落实煤质管理责任。我们要求工程质量验收员在抓好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履行对煤炭质量的定点监督和巡回检查职能,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予以及时整改;煤质管理小组成员对各生产点的煤炭质量进行不间断抽查、巡查,凡煤质事故按照“三不放过”原则予以追查。在每天召开的高度晨会上,通报前一天的煤质情况,根据煤质考核结果,对相关单位兑现奖罚。有力地促进了煤质管理责任的落实。三是实行煤炭售价风险抵押制度。供销公司班子实行煤炭售价风险抵押制度,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四是积极推进了采制化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各种煤质定期检查和报表制度,及时反馈各生产采区原煤质量情况。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不断规范煤质标准化工作。

三、从源头抓起,把“全员全过程抓煤质增效益”观念贯穿于煤炭产品的全过程。

一是优化采煤工艺。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采掘工作面,生产部严格审查采掘《作业规程》,使生产技术措施做到科学、合理,从设计源头为提高煤质提供保障。二是在掘进生产过程中,遇到断层或石包时,要求生产单位从严管理,认真落实煤质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回采、抽水,按时段放煤割矸、见矸封口等管理制度。四是加大了对各掘进面的管理,实行矸煤分装分运,喷浆灰弹必须清理装车或正确处理,不得进入煤仓。提高支护质量,保证原煤质量。五是切实落实井下地面原煤运输各环节、各岗位的煤质管理责任。加强了对矿车、皮带、煤仓及装煤点的岗位工的煤质管理,严格防止水、泥浆和清巷杂物进入煤仓。尤其是加大了上仓选运的力度。利用选运系统双选功能,集中力量进行大块与中块拣选。上仓皮带和装车皮带电磁铁正常使用,另在皮带上加装除杂物装置,凡拣选不净时,停机拣选。力争最好煤质装车。

四、加强筛选拣矸,提高块煤率,强化采制化管理

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各生产环节的水份也相应增加。在筛选过程中矸石混入煤中分辨不清影响着煤质。为此,我们一是对水份和含矸率较高的原煤采取落煤分晒后与落地干煤搭配上仓的方法,二是充分利用两道筛子功能,增加拣选人员的方式,提高手拣矸石效率。三是利用提高破碎机机力、控制井下地面煤仓煤位等方法,减少块煤破碎,尽量提高块煤率。四是强化教育,树立全员质量意识。为实现煤质管理奋斗目标,确保煤炭质量,我们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了“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提高煤质、就是提高效益”这个总纲上来,从宣传教育入手,正确分析我矿当前市场所面临的困难,利用广播、电视、牌板专栏等宣传工具,进行了宣传教育,使全矿上下特别是与煤质有直接关系的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了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在全矿形成了时时抓煤质、处处抓煤质良好氛围。

同时,利用各种会议,及时通报当月煤质完成情况,对造成煤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对煤质工作做的好的单位或个人,及时予以表扬奖励,通过对煤质影响售价高低、效益增减的对比,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与矿井的安全持续发展、个人收入、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从而调动了职工抓好煤质、提高效益的积极性。

虽然我们在煤质管理工作中花了很大力气,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我们的煤质指标完成得不太理想,与市场要求和兄弟单位的煤质工作相比,我们还存着责任性不强,制度落实不力,煤质工作不稳定,部门与部门、生产与选运环节协调不够、对地质条件变化应对措施不及时等等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和改进。

五、坚持优劣分堆贮存、配煤装制度

一年多来,在运销公司的业务指导下,我们坚持对电煤、出省煤、重点用户、一般用户按不同客户的定货质量要求进行配煤装车。同时,供销公司、选运队全力以赴抓煤质,提高煤台利用率,认真搞好分堆贮存、配煤装车。为抓好此项工作,销售部门派煤质管理人员在工作面现场抽查盯点,督促采掘生产单位做到见矸停放措施的落实,认真观察工作面动态情况,将信息及时反馈到职能部室和相关管理人员。同时,严把装运关,对每批商品煤装车,都是车车有采样、批批有化验,一丝不苟把关,发现质级不符时立即追查,不庭任何一个细节,杜绝质量事故。

今后煤质管理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提质促销、提质增效为切入点,坚持“从源头抓起,环节保证,拣选细致,监督有力”的方略;坚持“卖产品就是卖质量”、“抓质量就是增益”的质量观念,落实制度,狠抓煤质现场管理,改进措施,提升煤质管理效果,严字当头,强化管理,为确保全矿经营目标的实现面努力奋斗。

1.从生产源头抓煤质

首先,采掘工作面要更进一步严格制度、规范操作、循环作业,从生产源头抓起,严禁超量放顶煤,严禁回弹物清理不净和煤矸混运。其次,在地质结构发生变化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煤质。工作面有断层、有夹矸时,尽量采取分采分掘分运措施,片帮抽冒出现矸石时,组织人员在井下拣选,井下能拣选的绝不上地面。第三,对因责任心不强、不按程序放煤、造成放矸的要按照煤质事故从严从重处罚。第上,提高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降低综采架前抽冒及后溜放顶矸石,综掘工作面要实行一次成巷,减少回弹、杂物,提高原煤和商品煤质量。

2.从岗位责任制上抓煤质

严格按照《大水头煤矿管理办法》、《煤质、销量、售价与工资挂钩管理办法》和《煤质管理补充办法》煤质管理16条措施落实责任制,把煤质和售价指标分解到各责任单位,把水份、灰份、含矸、块煤含矸率、限下率及矸石含煤率及售价核入各队的指标,由行政队长、验收员任煤质网员,负责每班煤质的监督、检查验收工作。矿考核组严格对各单位的完成情况,按月考核,严格兑现。把煤质管理和安全生产一样当作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发现煤质问题,现场抓落实,现场抓整改,坚决落实好煤质管理责任制。

3.继续从运输、拣选环节抓煤质

运输、拣选是抓好煤质的中心环节,许多繁重的工作要在运输和拣选过程中来完成。道德,选运队每班要有验收员“盯岗”查,班长“守岗”查,队长“跟班”查销售部门“跟车”查,最大限度地从运输和拣选环节降低含矸率,提高煤炭质量。井下根据矸石的多少、水份的大小,及时调整上仓量和停机在皮带上拣选。其次,回煤上仓过程中,选运队各岗位监视上仓煤质量,供销公司煤质管理人员也不定时抽查,当发现水份、灰份较大或超标时,及时分堆处理,决不留隐患。第三,增加煤炭品种,提高电煤质量,稳定重点用户,扩大省外混煤及块煤销量,提高综合售价。对外销的每批煤炭坚持车车采样,批批化验,绝不把不符合煤质标准的煤炭外运。第四,今后如发现煤质问题,除及时补救措施外,对责任人要严肃处罚。树立良好的商品信誉和企业信誉。取得用户的信任,赢得市场。第五,重视售后服务,踀调查,建立用户档案,及时整改完善产品质量。

4.继续抓采制化工作质量

煤炭运输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铁路节能管理探讨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的日益加剧,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政府加强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评价考核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铁路运输具有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少、运量大的优势,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绿色交通工具”。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每年能源消耗折算标准煤达1600万吨,占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32.5亿吨标准煤的0.5%。因此,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对推动国民经济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贯彻国家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关要求,“十一五”期间,铁路运输企业通过全面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工作体系,狠抓重点用能管理,严格节能管理考核等多种措施,全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6.48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下降到2010年的4.94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下降幅度23.8%,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成效突出,为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

1.“十二五”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铁路部门提出运输工作量单耗继续下降5% 的目标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十一五”期间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运输工作量单耗已经下降了23.8%,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指标。运输工作量单耗继续下降空间非常有限,但节能减排指标又是约束性指标,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完成的。

2.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长

铁路运输企业随着全路客货运输任务的逐年提高,机务、车辆、工务等部门增加检修能力、客运部门提高服务质量、职工大规模生产生活设施改善等,增加大量耗能设备,能源消耗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3.运输工作量增长有限

“十一五”期间,铁路运输企业通过大量新建铁路和既有线路大规模扩能改造等措施,计算节能单耗指标的运输工作量(总换算周转量)由2005年的25367亿换算吨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32728亿换算吨公里,增加了27.7%,铁路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全路运输工作量将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二 加强节能减排采取的措施

1.分解细化节能减排任务

铁路运输企业应将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及重点能耗岗位。从铁道部、路局、基层站段、车间班组,各个层次管理机构和人员都能明确企业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当年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形成人人都有节能指标,大家共同为企业节能减排做贡献。

2.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在继续巩固和加强全铁路局“十一五”期间建立的将节能单耗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到对单位领导经营业绩考核的基础上,调整考核指标内容,增加能源消耗总量及节能管理工作评价部分。同时,探讨调动企业职工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对能源消耗数量的节约奖励、超耗罚款办法,能源消耗使用单位节能,每个耗能岗位人员都有奖励,超耗按规定罚款。

3.加大能耗结构调整力度

能耗结构调整方面应加大以下几方面的力度:

(1)实施机车“以电代油”的转换。铁路企业机车牵引任务由内燃机车(消耗柴油)和电力机车(消耗电)担当,电力机车单耗只有内燃机车单耗的42%,为充分发挥电力机车节能优势,全路应通过加快电气化铁路改造,积极开行电力机车等措施,加大电力机车应用比例,实现机车“以电代油”的转换。

(2)加快集中供热力度。铁路企业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单位冬季采暖仍采用传统燃煤锅炉,煤炭消耗占全路能源消耗折算标准煤的28% 以上。每年消耗大量煤炭不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能源成本压力,同时煤炭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是降低冬季采暖用煤最有效、最直接的举措,铁路企业应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加快管内地区集中改造力度,减少冬季煤炭消耗。

(3)调整煤炭消耗结构。铁路运输企业由于存在点多、线长的特点,在铁路沿线分布着众多的站区、车间班组,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现在还大量存在燃煤小锅炉以及茶炉、大灶等,用于冬季取暖、日常洗澡、烧水做饭等。对各单位使用煤炭进行职工洗浴、烧水、做饭的设备,可以采用电淋浴器、电磁灶、煤气灶等替代。对沿线同一地区不同单位的小锅炉取暖,可以采用区域集中供热方式,将同一区域不同单位、部门的采暖集中起来,用热效率高的大锅炉代替,提高煤炭能源利用率。

(4)加快节能“四新”技术应用。在全路大力推广绿色照明工程、照明智能控制、高效节能光源、地源热泵、燃煤清洁燃烧、锅炉分层给煤、变频调速改造、节水器具等投资小见效快的成熟节能新技术,并做好节能技改项目的后续管理。特别是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完全替代冬季采暖锅炉和夏季制冷空调,节能环保效果突出,各单位要加大应用范围。

(5)加快“绿皮车”更新。全路目前还存在不少用于输送旅客的绿皮列车,冬季列车采暖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燃煤锅炉燃烧随着列车移动对沿线环境造成污染,存在着火灾隐患等影响运输安全的因素,同时降低了旅客服务质量。应加快旅客列车改造更新,直接采用新型环保无污染的空调列车替代。

4.狠抓重点用能管理

在重点用能管理上应大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1)降低电力机车单耗。机车牵引能耗占全路能耗的50% 以上。为了降低机车牵引能源消耗,要积极通过运输组织优化,开行1万吨、1.5万吨、2万吨重载货物列车扩大再生制动方面节能效果突出的国产化和谐型电力机车使用范围、对SS4机车加装主变风机节能控制、自动励磁削弱装置等,减少辅助设备能源消耗等措施,降低电力机车单耗,节约机车用电。

(2)控制内燃机车单耗。要通过强化运输组织、优化机车交路,合理调配机车压缩调车机车,减少单机走行提高机车利用率,改进机车热力技术性能,采用柴油低烧技术,建立燃油配送计算机管理系统等措施,实现机车用柴油从供应、储备、消耗、考核的全过程控制,控制内燃机车单耗。

(3)改革乘人汽车管理。全路汽油消耗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汽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汽车能耗支出逐年增加,给全路运输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压力。应该大量压缩乘人汽车定编,研究采用燃油补贴等方式改革全路乘人汽车管理模式。同时应该加强日常用汽车管理,取消领导班子成员的专车,把所有车辆纳入单位车队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领导签字派车制,制订汽车单车核算管理办法等措施,不但可以节约汽油、柴油消耗,同时节约汽车修理费、保险费、人工成本等费用支出。

(4)改革煤炭日常管理。煤炭是散货,不便于日常检斤计量,煤炭采购中也容易滋生商业腐败,应积极探索煤炭采购管理新机制,对煤炭实行集中批量招标采购,加强煤炭质量控制,定期检验、抽查煤炭质量,加强数量验收,做好煤炭进货验收和抽验工作,煤炭日常做好消耗记录、台帐填写,库存定期盘点,并做好苫盖,防止煤炭风化、流失、偷盗,通过加强煤炭管理达到降低煤炭消耗数量和采购成本支出。

(5)推行企业绿色采购。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推行绿色采购”,铁路企业在日常集中采购过程中,应优先将选购节能产品列入采购评价管理办法中,从源头上卡控,强化设备质量节能减排管理。

(6)实施新建改建项目节能评估。我国《节能法》中明确要求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中,应有节能管理人员参与的“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但铁路企业目前并没有严格执行,导致在立项、设计部门中存在节能缺陷。因此应严格落实新建、改建项目节能评估制度,根据选择的用能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及所选择的能源品种等有关内容,对照国家制定的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进行的专门研究论证。

5.加强节能统计数据监测

能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做好铁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应不断加强节能统计管理,为节能减排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保障。

首先,开展节能统计执法大检查。每年应该对企业的节能统计制度、办法、措施执行情况,节能统计原始记录、票据凭证、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等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活动,对发现统计数据作假、统计管理混乱、报表错报、漏报等问题的单位,要严格按照《统计法》等的要求,进行考核甚至承担法律责任,以提高节能统计数据质量。

其次,完善节能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全路已经开发出节能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日常节能统计报表已经全部采用该系统网络上报,大大提高了节能统计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但目前该系统仅仅应用节能统计数据上报,不能满足铁路运输企业对日常节能减排指标的统计数据监测以及节能管理考核的要求。应该继续完善,增加节能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相应功能,提高节能管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适用性。

煤炭运输管理办法范文4

但是,煤炭在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因煤炭大量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煤炭燃烧排放加剧雾霾天气,国内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国家宏观调控及供给侧改革持续发力,限制进口劣质煤炭的共识逐渐形成,2015年、2016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明确了煤炭质量要求和进出口检验监管要求。

进口煤炭检验监管政策法规概述

2015年以前,我国进口煤炭检验监管的法律法规,主要依据《进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进出口煤炭外来杂物控制与监管技术规范》(SN/T 1549―2011)。然而,遗憾的是进口煤炭在2015年前并无国家强制性标准,检验检疫机构一般仅依据进口煤炭贸易合同中规定的品质项目、重量鉴定以及外来杂物检验,检出不合格,由贸易双方按照合同规定协议收货,这也暴露出对进口煤炭的检验监管权威性不足。

自2015年1月1日起,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六部门制定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第一次对煤炭质量提出强制性要求,对煤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进口和使用等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商品煤,不得进口、销售和远距离运输。进口煤炭检验监管的具体操作上,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出台了配套文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有关问题的通知》,并且明确了进口煤炭放射性、外来杂物、环保项目的检测,以及后续监管要求。《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2015年全国口岸退运了253批次、94.39万吨砷、汞、氟等含量超标的不合格进口煤炭,云南、广西、新疆、河北、山东、辽宁、浙江、江苏等省均有进口不合格煤炭退运。2015年进口煤炭检验监管成效明显,极大地震慑了不合格煤炭的进口,维护了国家环境和生态安全。

2016年1月1日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对进口煤炭的质量要求,首次赋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环境安全执法监管权力,将进口和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大大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燃用优质煤炭。”第一百四条则明确规定,对“进口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责令改正,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新的法规不断出台后进口煤炭监管存在问题

1.进口煤炭强制性指标不合格的后续处理的法规依据存疑

进口煤炭强制性指标包括放射性、发热量、灰分、硫、汞、砷、氯、氟等,依据商检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有根据认为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进出口商品,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查封或者扣押,但海关监管货物除外。” 商检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经检验,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当事人销毁,或者出具退货处理通知单并书面告知海关,海关凭退货处理通知单办理退运手续…”而《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四条则明确规定,对“进口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责令改正,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走私的,由海关依法予以处罚”。

因此,可以看出进口不合格煤炭依据商检法实施条例可以退运处理,但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要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进口不合格煤炭应该如何处置问题变得复杂起来。而商检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不合格进口煤炭可以退运处置前提是“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前提就是为执行新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设置的依据,从而不合格进口煤炭的处置必须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从严处罚?而2016年对于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煤炭的后续处理仍然是退运,而未按照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没收和行政罚款,是否存在执法不当风险?

另外,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和大气法分别对处罚销售、使用不合格煤炭行为的执行主体也存在差别。

商检法实施条例中对不合格进口商品“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类似处罚处置的是第四十七条“销售、使用经法定检验、抽查检验或者验证不合格的进口商品,…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停止销售、使用或者出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使用或者出口的商品,并处违法销售、使用或者出口的商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罚款;…”。而《大气污染防治法》对销售和使用不合格煤炭的处罚是第一百五条规定“单位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和第一百零三条规定,“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进口煤炭放射性检测有局限、效率低

按照《进口矿产品放射性检验规程》(SN/T 1537)对进口煤炭进行放射性检验的主要做法是:在堆场边设立检测平台,在卸货过程中,每间隔500吨,在煤堆不同位置随机取约50吨到检测平台,堆成圆锥状,用表面射线检测仪测得辐射值。海港口岸进口煤炭一条船大都5、6万吨,按照目前规程,需要检测100-120次,几乎要不间断检测,耗时费力。

3.面向市场配售的进口煤炭存在申报和后续监管难度大

以笔者所在东莞麻涌口岸的以贸易为主的煤炭公用码头为例,煤炭进口检验完毕后,一般要经过多次转手交易销售后才到达不同的最终消费用户,有部分进口煤炭甚至在港口堆存较长时间后才分批分拆卖出。因此,企业在船舶靠泊前申报时,难以准确填报最终消费用户地信息。

对于符合近距离运输(600公里内)、但不符合远距离运输要求的进口煤炭,除在检验证书中明确告知收货人不得远距离运输,煤炭检验监管部门还进行了后续跟踪监督核查。但是由于市场配售煤炭分批分拆销售的特殊性,一般每船煤炭最终的消费用户数量较多,后续监管的工作量较大,监管难度也较大。

4.进口煤炭形势复杂,进口量有触底回升迹象

数据表明,笔者所在口岸的进口煤炭贸易商在煤炭新规实施后已能主动适应政策要求,2015年下半年开始加大对符合国家强制要求的煤炭进口,进口量出现触底回升迹象。2016年1-7月,全国进口煤炭12924万吨,同比增长6.7%,其中6月份进口量达到2175万吨,同比增长31%,创下自2015年《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来的新高。

新形势下进口煤炭检验监管建议

1.加强进口煤炭质量管控,理顺监管法律法规

进口煤炭企业加强煤炭质量管控,做好装运前检验,对于煤炭质量风险较高的可申请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装运前检验,从源头上避免不合格煤炭入境。目前环保指标不合格煤炭技术整改条件不足,依据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没收,后续处理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所以环保不合格煤炭退运处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质检总局应尽快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立法部门沟通,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细则出台前协调好其与商检法矛盾的条款。

2.创新煤炭放射性检验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

建议煤炭监管相关部门制定专门的进口煤炭放射性检验规程,鉴于进口煤炭比其他进口矿产品的放射性风险低的客观现状,创新煤炭放射性检验监管模式,对进口煤炭放射性进行分类检验监管。对煤种、产地等风险因子与煤炭放射性的联系进行风险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划分不同的放射性超标风险等级,对于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检验监管方式,以提高监管效率。

3.简化进口煤炭消费地申报,加强后续监管

建议在进口煤炭申报时可以放宽条件,无须提供具体消费地用户信息,企业仅需填报消费地范围和运距。采取“事后”监管模式,把后续监督重心放到进口商品煤销售后的具体流向核查上。主要是加强进口煤炭经营企业和主要进口收货企业的管理,参照《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对进口煤炭经营企业和主要进口收货企业实施动态分级管理,督促进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每批进口煤炭的贸易文书和质量信息档案,货物流向台账,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将最终消费用户地报告当地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以便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后续跟踪监督核查,监督核查中对提供虚假信息将实施降级处罚,甚至禁止其进口,对遵守检验检疫法规、配合检验检疫工作、信用较好的进口主体提供一定的便利通关措施。

4.及时总结新规实施成效,适时调整煤炭质量要求

建议上级宏观调控部门密切关注相关贸易商进口变化情况,以便研究、及时修订《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商品煤煤炭质量指标,适当提高质量要求,以切实提升宏观调控效果,更大程度的保护大气环境。

煤炭运输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露天煤矿;管理研究;煤质现场

1煤炭生产的特殊性

煤矿的属于自然资源,特点是自然能源的一种,且不可再生。在多数的资源矿产管理和开采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占据如下特殊性:

1.1煤炭作为一种消耗能源,在中国的能源市场中仍然占有较大的位置,由于煤类矿产资源在开采以及整体建设施工当中属于大型的企业工程,所以整体的投资建设较大,生产周期较长。在煤矿的开采过程当中在设施的搭建和相关矿源的勘察以及工程建设基础设施等搭建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因此这种矿产资源的开发无疑是对时间、金钱等较大的考验,在长时间的规划和建设当中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来提高项目的规划度,进而增强利润的回报率。

1.2煤矿开采的地质勘查首先受制于地形,在开采上我们需要专业的人士,以及在技术上的专业性,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会预见各种突发和意外情况,这对于煤矿整体开采的过程中是不可预测的尾箱,影响程度也是较大的。

1.3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矿和煤质的开采在生产性质上属于资源的单一性针对性的资源利用,因此在开采的整体环节和过程当中,我们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在方式方法上我们稳重而又建树的进行工作,在考虑自然条件、矿产资源的稀缺程度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天然条件,在合理使用资源,积极提高利用自然律。不得造成天然资源的滥用和流失,以及在整体的生产过程开采、运输、管理等环节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为何和不可挽回的恶性结果。

1.4煤炭成产工程规模较大,整个工程周期长。这对于一个尚未开发,崭新的资源富集区,资源藏区来说我们在动工之前,一定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在准备周期和整体的维护工作周期来说也是任务十分艰巨的。

2露天煤矿管理的重要性

在目前老说,煤炭资源的只要开发低主要集中我在我国的西部和南部,以北部和东北部的少部分地区。煤炭资源的价值指向主要是以体现能源资源为主,是能源的直接可利用资源,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探矿权利、采矿权利等其他也有相应的体现。这种方式在我国建国初期尚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有所差别,不过我国目前来讲还是国家享有对国家主要能源的和大部门的基础性国民基础设施有相对的掌控权,由于目前的和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智能进一步划分,以及规范才有了更加明朗的政府职能和企业的明确划分。开发建设成本,以及环境保护成本、相关的管理费用等等,都会实现企业与其他地方经济的共赢性。

3露天煤矿煤质现场管理的问题分析

我国由于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很多地区都有尚未勘察的隐藏矿产资源。基于这种现象,我国很多个人或者相关企业组织相关人员对矿产资源进行垄断开发,甚至还有一些小型的黑煤窑,其基础设施和人员管理制度都不完善,甚至在整体矿洞的以及开采的过程中都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事,安全性存在极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不顾及员工生命,只考虑利润和盈利的行为是非法的。创新机制的应用在大多是企业当中都是较为缺乏的,尤其是一些煤炭企业中对煤炭矿产资源的管理缺乏相应创新机制上的完善,其企业内部的缺乏相应的创新性人才也是一方面因素,这就导致了我国大多数在企业在露天煤矿煤质现场的管理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力度,导致不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潮流,在管理体制上过于传统和老化,即便在煤炭矿产资源的管理中我们也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我们要在生产和管理两点中与创新结合找到良好的平衡点,在一些个别对煤矿煤质现场管理的过程当中,对露天煤矿管理仍然只追求产量,对于生产中的安全性管理以及整体投资效益和产出比的科学占比关系并不关注,在生产发展中的监督体制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革机制,要想让煤矿产业有一个良态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将煤炭产业在全局上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

4露天煤矿薄煤层连续开采技术应用策略

4.1螺旋钻井机采煤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煤炭资源有着较高的需求,所以增加相关的开采力度对煤炭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使用螺旋转井机技术。通过对露天煤矿薄煤层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现状分析,发现整个资源的开采技术应用中,借助螺旋钻井机采煤,能够保障采煤质量,同时对于现有煤层的破坏程度也是最小的。螺旋转井机是发展较快的机械设施之一,在采矿过程中,通过螺旋转井机可以做到对煤层的破坏最小化。在整个过程中的使用中,首先要控制相关的施工深度,将其控制在0.4-0.8m左右。整个开采过程不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做技术分析,降低施工难度和提升了相关的施工效率,并且对整体的控制能力也进行了有效的优化。针对螺旋钻井机的合理使用,可以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保证采煤技术的处理和提升,增加煤矿的采集效率。

4.2采煤机开采

随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转变,在当前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整个煤矿技术的应用在逐渐的变为成熟,采煤机即是重要的技术之一,通过采煤机的使用,可以实现采煤的机械化,并且由于采煤机技术的使用,整个采煤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断的提升。使得其向着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前进。露天煤矿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容易影响到煤炭资源的采集过程,在整个煤炭资源的采集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效率化和施工质量化的要求。所以使用采煤机技术,能够保证施工速度增加,防止遇到相关自然灾害问题,同时采煤机能够提升整体的采集效率,减少资源出现相关的浪费情况。

5露天煤矿煤质现场管理中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5.1对采掘头面原煤的质量管理

首先是加强对井下采面的现场管理,当采面出现构造或薄煤带时,要求采煤队加强顶板管理,控制采高,必要时实行分采分运;其次是对于采面出现的大块矸石,要求采煤队把大于400-500mm的矸石不准上溜槽,直接扔到老塘中,从而确保原煤质量。另外是对掘进头的煤质管理。当掘进头出现构造影响煤质时,要求掘进队按照煤质管理办法,实施分掘分运,确保掘进头所出原煤的质量。

5.2对运输过程中煤炭质量的管理

主要对井下皮带运输系统的监督检查,在生产过程中,原煤运输时有煤矸混运的现象,根据混运这种情况,企业煤质管理部门应对井下运输系统实行盯岗或突击检查的办法,并制订出煤矸运输时间表,杜绝煤矸混运时间的发生。

5.3对选矿系统的质量管理

选矸的管理是煤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各企业煤质管理部门加强对煤楼选矸工作的监督检查,并抽调出煤质管理人员,不定期到选煤楼检查选矸工的选矸效率,达不到煤质管理办法规定的选矸率(规定选矸率不能低于95%)时,对选矸人员进行处罚,从而提高了选矸效率,确保了原煤的质量。

5.4加大煤质管理工程的投入

对于老矿井在技改时或开采新的采区时,必须加大对煤质管理方面的投入,完善井下运输系统及煤仓和矸石仓的改造,从根本上解决矿井在生产上煤矸分运分储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把煤质管理落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5.5加大采煤人员素质培养

在当前的煤炭采集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技术培训,针对其缺少的相关技术和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帮助施工人员得到全面的提升,促进采煤人员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这种环境下的采煤技术应用要求下,应该针对采煤人员的素质提升进行专门的培训,保障在采煤人员的素质培训中能够按照露天煤矿薄煤层采煤技术应用需求,将对应的采煤人员素质提升上来,保障采煤技术应用的科学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煤质管理是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的关键环节,把握好煤矿煤质的生产管理,积极促进产业转型,推进煤矿煤炭在管理机制上的有效创新,策划出一套可实施方案,不仅能够为煤炭矿产行业拓展出更广阔的天地,在未来的发展资源发展的角度来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落实点,使得煤矿煤炭产业有着新的提高,管理模式的探究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减低,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维伟.基于煤质化验对提高煤炭质量的作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

煤炭运输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煤质管理 提高竞争力 措施

煤炭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煤质管理工作,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强化煤质管理的重要意义

强化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有利于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煤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对煤炭企业来说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量的实践证明,那个企业生产的煤炭质量好,供煤稳定,那个企业在市场中就能占有一席之地,就能获得较大利润。反之,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更谈不上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由此可见,煤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煤炭质量,并不断提升,唯有如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站稳脚,立好根。

2、提高煤质管理的具体措施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煤炭企业只有多措并举,努力提升煤炭质量,才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以下就如何提高煤质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2.1健全煤质管理机制

有效的制度是抓好工作的保障。在煤质管理上,要严格执行和灵活把握煤质管理的各项规定,责任要落实到位,建立奖罚机制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抓煤质、全过程抓煤质的良好态势。为加强煤质管理,成立以董事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煤质管理领导组,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科室的职责和任务;设置煤质管理部门,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负责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定期召开煤质管理分析会议,制定相关规定和措施,着重解决煤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2提高全体员工煤质意识

企业在强化煤质管理的同时,必须消除职工重产量、轻质量的思想意识,引导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以市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的观念,增强全员煤质意识。把煤炭质量决定效益观念贯彻到产、运、销全过程。同时,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展等广泛宣传煤质方面的知识和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此外,对广大职工要进行培训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煤炭质量与企业的效益乃至生存息息相关,只有提高煤质,才能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效益,他们的收入才能更好保障,企业才能快速发展。

2.3 从源头抓起,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从源头抓起,将“抓煤质增效益”的观念贯穿于煤炭产品的全过程,切实抓好质量工作,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1)抓好毛煤质量

毛煤是指开采出来的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煤。加强毛煤质量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采煤工艺。在设计采掘面时,要根据煤层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保证工作面回采时做到不破顶不破底。从设计源头为提高煤质提供保障。

第二,制定合理的采掘方式。在掘进过程中,如遇到断层或石包时,要认真落实煤质管理措施,采取回采、抽水,按时段放煤割矸、见矸封口等合理方式。

第三,加强井下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落实井下运输过程中各环节、各岗位的管理责任,抓好对矿车、皮带、煤仓及装煤点的岗位工的煤质管理,以防水、泥浆和其他杂物混入煤仓。

(2)抓好生产过程的监控

生产过程的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产品质量基础。要加强原煤洗选加工的管理,不断优化工艺,按洗煤技术要求合理配置技术检查人员,做好各个品种的质量监控,为洗选生产提供基础数据。质量管理部门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将考核指标落实到队组、生产的主要岗位,运用好工资杠杆机制,真正地起到监控生产煤,稳定产品煤的作用。

(3)抓好商品煤质量管理

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对于进仓的毛煤必须经过严格筛分、人工手选和动筛分选,粒度大于50毫米的矸块不得入仓,杜绝大块矸石装车外运。

其二:要不断优化洗煤工艺,原煤入仓时保证均匀平衡,洗配煤要求质量均匀稳定。洗煤时要严格按照要求,保证所洗出的炼焦精煤和低灰动力配煤达到规定的指标,满足外运商品煤的配煤需要。

其三:强化监督检查,保证商品煤质量。在产品储存运输过程中要求确保产品不受污染,装车时要认真清扫车皮中的脏杂物,并要有专人进行检查,充分保证外运商品煤质量。煤质检验员必须认真履行所担负的责任,按标准要求做好采制化工作,不得敷衍了事。

(4)抓好售后服务工作

抓好售后服务工作,与用户及时沟通可大幅度地减少或降低数质量纠纷的发生。与用户的沟通可以采用电话联系,技术回访,开展技术营销、建立重点用户档案等方式,让用户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推销企业产品,增加信任感,给销售工作带来巨大方便。

2.4严格考核,落实煤质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要加大对商品煤质量考核的管理力度,除了按月、季度、半年和年度实施煤质绩效考核外,还要进行专项煤质考核。即对商品煤的粒度、水分、灰分、发热量、含矸率、合格率进行考核。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商品煤实行超标罚款制度;对出现达到不到用户满意拒付、拒收的有质量事故的商品煤要严格执行商品煤质量事故追究制度;对于那些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是经由相关部门检查每周出现三次以上不合格的商品煤,要按相关制度进行停发整顿,制止该产品外运。通过考核、煤质管理制度的落实全面把握煤炭质量。

3、对做好煤质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煤质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将其做好,需要多管齐下。除了上述的具体措施外,还要把握好煤质监管、流程控制、现场检查这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煤质监管,严把各环节质量。为充分保证煤炭质量,企业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煤质管理办法,成立专门的煤质监督管理小组,要建立健全煤质管理监督体制,通过各个环节监管使煤质管理不断趋于细化量化,确保监管工作切实落实,全力保障煤炭的高质量。

第二,加强流程控制,重视生产环节的跟踪管理。煤炭企业以提升煤质管理、实现煤质增收作为经济效益的主要增长点。在实际工作中,对现场管理要加以重视,对原煤的产、运、筛选等环节实行跟踪管理,以保障煤质达到质量要求。

第三,加强现场检查,切实将各项煤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为加大煤质现场监管力度,一方面,由煤质科实施现场煤质管理权,通过深入生产现场切实掌握煤质情况,对现场煤质进行详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加以解决,将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强化基层队组作为煤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明确各级领导在煤质管理中的所担负的监督检查任务,在现场监督中严格执行施煤质管理办法,凡是出现违反煤质管理办法的人或事,都要给予严厉处罚。

4、结语

加强煤质管理,是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路。只有多管齐下,不断提高煤炭质量,才能推动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长江,汪兆清.强化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J].煤炭技术,2008(11).

[2]程志红,黄鸿彦.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强化煤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煤,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