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策划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策划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策划的特点

旅游策划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时空思维;山地景区;项目策划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thinking ways of the current tourism project planning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from the narrow angle preliminary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mountain scenic spot spatial thinking method, finally taking Chongqing Jinfo Mountain National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way of thinking test.

Key words: spatial thinking; mountain scenic area; projec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旅游项目策划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很多景区都是依靠一个成功的项目策划使得其发展出现起死回生或知名度大增。譬如重庆野生动物世界的“会唱歌的狼”,海南省鸟的天堂主题景区的“孔雀东南飞”,云南蒙勒县热带雨林景区的“空中走廊”等。旅游项目对景区具有如此大的作用激发了学界、产业界对其高度关注。在产业界出现了王志纲的五层次策划法[1]、陈放的三点一体法[2];在国外则有O. 赫尔姆和N. 达尔克的德尔菲法[3]、阿历克斯・奥斯本头脑风暴法[4]、爱德华・德・波诺博士的六顶帽思考法等。在学界则有张述林的点线面体四位一体思考法[5]、吴必虎的资源―市场―竞争的RMP 法[6]。

剖析这些思维方法有助于新的思维的产生或旧思维的提升。王志纲的五层次思考法实际探索的是旅游项目策划的步骤,在步骤分析中考虑了宏观政治社会环境、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等因素对策划的影响。陈放的三维一体法,则在事件营销策划中运用较多,其企业利益点、事件诉求点和消费者关注点三点统一有助于取得较佳的营销效果;德尔菲法通过多轮问卷方式来获取最终满意效果,虽然具有较大的科学性,但其耗时太长则不利于自身的推广;六顶帽法中的平行思维方式,打破了在某一时间段里从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而无法求解的困惑,开创了管理思维的新方法。但对于比较微观的景区项目策划似乎适用性不大;点线面体四位一体思考法比较接近微观的景区项目策划,但在其论述中则走向了宏观的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在是有点遗憾;RMP 法的超大包容能力对于景区主题策划用处较大,但在微观的项目策划上似乎可操作性大打折扣。尤其是其对资源的剖析,过分强调景区特色资源的挖掘,而漠视了其它资源的存在,这无疑导致其它资源的浪费,也忽视了资源特色性取决于市场的变动性的实事。

鉴于此,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山地型景区资源本身的客观存在事实,运用哲学、体验美学的相关理论来进行时空思考法的探索。值得说明的是,本思考法暂时不考虑技术、资金等问题对旅游项目实施的影响性。

1 时空思考法的提出依据

1.1 客观事物的存在具有时空维度特点

客观事物的存在具有时空维度性。其中空间维指客观事物具有占据一定空间体积的性质,这种体积由事物的长、宽、高所决定,譬如房子、植物等。我们当下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是事物在演变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的静止点。譬如我们看到的现在的房子,指的是当下的瞬时样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变化特征我们无从得知,但它都有自身演变的规律性,这就是时间维。时间维给出了事物的规律性和连续性。

1.2 客观事物的演变也是按照时空路径进行的

客观事物的演变也是按照时空路径进行的。客观事物的空间维演变强调的是事物在空间方位上的突破和变动。譬如一棵树从树苗到参天大树的演变过程,这棵树要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进行空间拓展才能成就其当下状态。所谓时间维的演变则指客观事物在时间轴线上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种演变变化可能是剧烈的,也可能是细微的。可以是表象的,也可以是本质的。譬如以短时间计算,张家界景观在一天中结合不同气象条件,其景观存在朝晚的表象特征变化;如果以地质年代计算,则有可能发生过本质的海洋与山地景观之变。

1.3 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具有时空维度性

对旅游者来说,旅游者本身的旅游体验也具有时空二维性。这种二维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体验手段的二维性。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审美愉悦,而旅游者在进行审美时候,或多或少都会从空间维、时间维上进行审美层次延伸,进而形成王朝闻先生所讲的悦耳悦目的形式美学层次、悦心悦意的情景交融层次和情景分离、自我超脱的悦志悦神层次[7]。二是体验效用的二维性。体验内容的二维主要体现在:一是基于空间维过程下的旅游景观的整体外貌,即眼中之景。它更多的是强调景观在空间维度下的所呈现的形式美特征;二是基于时间维参与下的旅游景观特征,即心中之景。它更多强调的是景观本身所承载的特殊信息触动旅游者产生情感和意志的变动,这种变动主要靠时间搜索联想,进而使旅游者获得情景交融体验或人生顿悟、意志升华提升。

2 山地景区的时空思考法构建

前面给出了时空思考法提出的依据,并且也大致给出了该思考法的一些内容,为进一步阐述该思考法内涵,特结合山地景区来进行具体构建。

2.1 空间维构建

旅游景观的存在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范围。空间维是基于空间投射下的对景观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思考的思维过程。根据空间的二维特征,空间维又可分为垂直空间、水平空间(图1)。

2.1.1 垂直空间。是指山地景观资源在垂直视角下

低、中、高的特性及差异。由于山地型景区景观都会存在于一定的相对高度或坡度,决定了山地景观在垂直空间上景观类型可能出现较大差异。譬如喜马拉雅山景区南坡,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从低到高分别出现了热带雨林景观、亚热带、温带和苔原和川五大景观类型。这些垂直地带性景观变化可为山地景区旅游项目策划提供了思维路径。即可以在两大交错景观带处设置以高出下层树梢的观景平台,使旅游者通过该平台来实现对两种景观带的比较分析评价,获得较为直观的景观体验差异。另外,山地景区在垂直空间上的坡度变化也可以成为项目策划的可利用素材。因为不同坡度下,景观给与游客的体验效果有较大区别。缓坡使人清爽,陡坡使人产生险要刺激感。基于此,则可进行缓坡的滑草、滑雪项目设计(还要考虑其它因素);陡坡可以进行悬崖悬空栈道、露天悬空观景平台、攀岩、速降(需要其它要素配合)等项目策划。除了有由于相对海拔高差和坡度带来的景观特征差异外,还有由于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形景观特征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带来的项目策划可能为(表1)。

2.1.2 水平空间。指山地景观资源在水平延伸角度

下核心、过渡兴奋和边缘序曲区域的景观特征及差异。由于山地景观资源是要占据一定水平空间范围,再加之人类活动对山地景观干扰程度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旅游者进行山地审美体验的渐进特性(即序曲体验、一般兴奋体验和体验)[8],因此其在水平空间上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即边缘序曲区、过渡兴奋区和核心区。这三大区域景观资源呈现较大差异,其旅游项目活动策划也有所区别(图1)。

边缘序曲区。此部分多位于山地景区的最外缘,地形多为阶地,地势相对平坦,适合于人类居住。同时也是旅游者进行山地景观体验的序曲阶段。由于受人类干扰相对强烈,其景观特征表现为交通便利、农业景观多样、乡村、城镇等聚落景观可能出现。鉴于此,可以进行旅游商业街、农家乐项目、度假村项目、农田艺术景观项目等农业旅游项目策划。

过渡兴奋区。此区域位于核心区和边缘序曲区之间,具有两区域的共同特点,即地形在起伏中偶尔有平坦可供人类活动,譬如山间谷盆。地势可能较为险峻,但不及核心区地势特征。同时此区域也是旅游者进行山地景观体验的兴奋点出现区域。由于受人类干扰程度有所减低,该区域自然景观的保护性相对较好,但同时也间插些人类活动景观,譬如一些山间村寨、道路、农业景观、宗教寺院及其活动等。基于此,可以进行阶梯型农业旅游项目策划(如梯田景观、立体农居等)、宗教朝拜、山间度假等。

核心区。此区域位于山地景区的中心地带,地势险要,地形多变。一般受人类干扰较少,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性和原生态性较好。同时此部分往往也是旅游者山地景观体验的点出现地段。但由于受传统文化中的玄学、道家和佛教思想影响,大多有一些宗教庙宇存在,一般都与周围环境较为融洽协调。此类区域,如果是一般性山地景区则可以进行野生植物采摘活动、林中探险、山顶度假和宗教朝拜等活动项目。如果是保护性山地景区则仅能从事限定时间和空间的科学考察项目策划。

2.2 时间维构建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在分析了山地景区的空间维度结构后,再引进时间要素,分析其时间结构特点,将会发现一些新的项目策划思维点。基于不同的时间要素,山地景观资源特征也表现出较为明显差异。时间维可分短时间维和长时间维(图2)。

2.2.1 短时间维。是指基于不同气候气象下一天中山地景观特征差异。即早、中、晚气候下的山地景观变化,如日出、夕阳、月色等。譬如宋代西湖十景中的“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就是利用此思维方式下的项目策划。

2.2.2 长时间维。就是指基于不同气候条件下一年中景观特征差异。即山地景观在四季时的景色变化。一般而言,山地景观在春季可以开展赏花活动,夏季可以进行避暑策划,秋季可以开展观赏红叶,冬季可以进行滑雪活动策划。譬如国内比较有名的利用长时间思维下的项目策划活动就是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当然,长时间维还可以进行地质历史时间思考,策划出山地景观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动态序列的项目。譬如峨眉山景区脚下的博物馆专门策划开辟了一个展示峨眉山地质历史演变的展厅项目。

3.3 时空结合下的山地景区思考模型

将时间思维和空间时空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山地景区的宏观思维模型(图3)。

在此模型中可以初步判定一个景点进行项目策划的可能性方向,同时也决定其价值大小。凡是具有时空双重景观特征的景点,其进行项目策划的思维可能性就大。仅具有一种属性特征,其思维可能性就小。不具有任何特征的山地景观景点是不存在的。这就说明山地景观任何景点都具有策划项目的可能性。

3 时空思考法与金佛山旅游项目策划

3.1 金佛山景区介绍

金佛山景区位于重庆东南部南川市境内,距离重庆主城1.5 小时车程。为蜀中四大名山之一,与峨眉、青城齐名。属大娄山山脉,又名金山,古称九递山,由金佛、箐坝、柏枝三山108 峰组成。总面积1300km2,风景区规划面积441km2, 保护区面积522km2。主峰风吹岭的海拔高度为2 251m,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差为1 911m,是大娄山脉最高峰。因落日斜晖把层层山崖映染得金壁辉煌,如一尊尊金身大佛,因此而得名[9]。金佛山以其独特的喀斯特自然风貌,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雄险怪奇的岩体造型,神秘而幽深的洞宫地府,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奇特的温冷热三泉和珍贵的文物古迹使得其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美誉。

3.2 金佛山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金佛山景区的空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可以按照基于高度上的植被景观特色差异和山地地形差异。金佛山景区属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其基底植被景观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地势高差大,其植物景观垂直地带特征较为明显,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矮林,亚热带针叶林,灌丛,草甸。在六大垂直地带性景观中,不乏特色景观树种,譬如银杉、马尾松、珙桐、杜鹃、金钱槭、山茶、方竹等10 多种。由于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区,基地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态,受后期外来作用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形地貌特征。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形形态主要有:山麓槽谷平坝、山腰缓坡和陡崖、山间溪谷、山顶(草坪草甸、溶洞、石林)。在水平方向上,金佛山景区的景观形态主要有:边缘区的平坝农田景观、乡村聚落景观、抗蒙龙岩古城遗址;过渡区的山中乡村聚落和农业景观、高山溶洞石林景观、山间溪谷泉水景观;核心区的高山草甸和方竹景观、银杉、杜鹃王、山茶景观、黑叶猴、云豹等珍稀动物景观。

3.3 金佛山景区时间结构分析

山地景区时间结构分析包含短和长时间两类。从短时间看有:“金佛晚霞”、“白云朝晖”、“白雾晴岚”、“金山残雪”、“金鸡扑翅”、“金山云海”、“盛开莲花”等。按照长时间看有:春季的花世界、夏季的森林葱郁、秋季的红叶景色和冬季的金山雪景。

3.4 基于时空结构下的金佛山旅游项目策划上述的金佛山景观时空结构分析后,笔者运用时空思考法对其景观项目进行一些策划探讨。

3.4.1 基于空间维的景观项目策划。结合金佛山景区空间结构,对其进行空间项目策划如表2。

3.4.2 基于时间维的景观项目策划。虽然有提出基于四季的“金山十景”但那是基于整体景区而言,就每一个具体景点在横向时间和纵向时间上的策划还是比较肤浅,甚至缺乏(表3)。

4 结语

山地型风景区是我国旅游开发的重要区域,也是旅游者最喜爱的旅游选择地之一。时空思考法从思维角度给出了山地型景区进行项目策划的一个思考路径。通过它,可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山地景观的美学体验,从而指导具体的项目设计。由于金佛山景区面积较大、景点数量多,再加之文章篇幅所限,故未能从具体的微观角度就其某一具体景点进行时空思考法的策划检验。

参考文献:

[1] 王志纲. 行成于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陈放,李健东,周伟,等. 事件营销:从机会主义到战略机会主义

[J]. 销售与市场,2006(2):54 - 59.

旅游策划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自然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旅顺口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连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基本要素之一。在旅顺口区的旅游资源单体中,虽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不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但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总体品质相当高。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优势,可以成为旅顺口区旅游的招牌和原生动力。本文在对大连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类型、赋存、开发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希望能对旅顺口区旅游发展实践能有所裨益。

一、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一)总体描述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介于黄海和渤海之间,陆域面积506.77平方千米(包括龙王塘街道80平方千米)。属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地形是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峰为海拔465.6米的老铁山。海岸线长169.7千米,有岛屿礁砣13个。森林覆盖率为46.44%,是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11万人次,总收入6.2亿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自然旅游资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完成的大连旅游资源普查结论是:旅顺口区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1个,优良级22个.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优于数量见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类型与赋存状况

1、数量与品质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单体总数量为20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占31个单体。

本表统计中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1可以看出,水域风光类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虽然不多。数量上在全区中不占优势,但在品质上优于全区和大连市。

2、空间分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在5个镇、7个街道(未含龙王塘街道)、1个开发区的分布情况见下页表2。

本表统计中未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2可知,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全部13镇、街道和开发区中,除3个单体为共有外,只在7个镇(街道、开发区)中有分布,分布不平衡。德胜、铁山两街道和双岛湾镇都是5个单体,北海镇是4个单体,主要集中在这4个镇(街道)。

二、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及开发潜力

在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中。其优良级(三级以上单体)景观资源主要有:

水域风光类:月亮湾浴场(五级单体)、老铁山温泉(五级单体)、黄渤海分界线(四级单体,评价时放人地文景观中,但从景观效果角度放人此类中)、老虎尾海滨(四级单体),北海大潮口海滨浴场、黄金山海水浴场、西湖山庄浴场和龙引泉均为三级单体。

地质地貌类:蛇岛和老铁山为四级单体,鸟岛和白玉山为三级单体。

生物景观类:蛇岛一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五级单体)、老铁山鸟栈(四级单体)、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和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三级单体。

天象气候景观类:旅顺口避暑地为四级单体。

可以看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特点和开发潜力:

一是数量不多,类型较全,品质较高。这便于综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二是可供开发的海滨浴场资源丰富,这与旅顺口区三面环海有关,可以充分的开发。海滨浴场的旅游开发方向主要是休闲度假。

三是生物景观资源分布较集中。蛇岛上的黑眉腹蛇、老铁山“鸟栈”及鸟岛上的海鸥、渤海中的班海豹等景观特色鲜明,具有开发的潜力。基本上都分布在区内的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一类景观资源可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四是地质地貌景观具有一定品级和开发潜力。这类景观资源主要有蛇岛、鸟岛、老铁山、老虎尾、白玉山等。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园区(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滨、旅顺口)之一。这类景观主要可以开发为观光旅游,但也可以同其他景观资源组合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

五是温泉和气候景观资源品级较高,可以进行休闲度假旅游和保健养生旅游开发。

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同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三、开发对策

(一)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政策

旅游政策被列为旅游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列第71位(全部124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竞争力仍不是很强,而在旅游政策一项评价中中国列第97位。这一方面说明旅游政策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通过旅游政策来提升竞争力的余地非常大。旅顺口区如何培育自己旅游竞争力,这是值得政府、旅游企业、学术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规律的相应政策与法律法规。要大力发展旅顺口区的旅游业,就必须在政策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省、市和旅顺区政府先后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提出了许多扶持旅游业政策措施,保障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许多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也是为了保障。现实中一提到政策或法律法规就与优惠挂钩,而对规范重视的不够。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地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保障,用好政策,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和执行。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尤其旅顺口区拥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贯彻落实和执行好国家和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旅顺口区旅游网站上还看不到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人

宣传不到位之嫌。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尤其是《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件》等法律法规。

某项事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好的政策会促进事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落后的政策会对事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对已有的政策要进行清理,凡是对旅游发展能继续发挥其作用,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要坚决取消。考虑到旅顺口区即将迎来全面开放,应该及时从战略层面制定旅游强区政策,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以增加旅游业在旅顺口区旅游业中的贡献率,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使用政策,如地热资源的使用问题等。

(二)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

策划、规划、开发、营销、管理等组成旅游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在旅游发展中不但缺一不可,还要做的好,有特色,有创新,最后才能有发展。

1、旅游策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方面旅游业要引领旅游消费。另一方面,旅游业又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在这种旅游需求动态变化的时代,要想能不断适应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仍停留在原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和开发模式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近年来.旅游策划这门技术性强、理论要求高的学科正在发展和完善。策划介入到旅游之中,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旅顺口区深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必须重视策划工作,要舍得花钱请智引技,把旅顺口区的旅游大计用智慧和技术描绘出来。做好形象策划、项目策划、产品策划、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策划工作。比如项目策划问题,旅顺口区缺乏具有旅顺口资源特点和高品质的旅游项目,这就需要大手笔、高水平的策划。等着开发商拿的项目是一种开发,但这究竟还是被动的,也有一些开发商在不断地找项目,我们把项目策划好了与开发商的对接或许更容易。如蛇岛开发策划、老铁山开发策划、地质公园开发策划、森林公园开发策划、气候资源开发策划等。

2、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重视。关键是如何规划,又该如何根据规划去进行开发,实践中往往差距很大。旅顺口区已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旅顺口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7月举行了初稿汇报会。这是一个关于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全面的规划,希望能尽快完成,以使旅顺口旅游业发展有个总的遵循。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应做好具体的规划。主要包括《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旅顺口区老铁山一蛇岛旅游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海滨观光游憩地开发规划》(或《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地质公园开发规划》,原则上应在《旅顺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来规划。

3、旅游开发

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前题下进行,没有策划就是盲目开发,没有策划的规划也是缺乏内涵的空规划。山林草兽、石洞海泉、日出日落、月色气候……移步换景,处处是资源,步步是景观。要有全新的资源观、规划观和开发观,不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要看到“全息的森林”。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这样五个子系统构成:气候予系统、海滨游憩子系统、森林生态子系统、地质地貌子系统和泉水地热子系统。具体见下图。

旅顺口区还有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虽然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老铁山岬观黄海日出和渤海日落、大潮口湿地等。

通过前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应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资源、蛇、鸟资源,以及海滨浴场和温泉资源。所以,未来旅顺口区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应在这几个资源上下功夫,而气候资源则是控制和影响着这些资源的面貌。

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到:

(1)选准开发方向(定位)——休闲度假;

(2)要引智创意策划——不能走简单的山水观光开发之路,创意要新、项目要新;

(3)科学规划、加强保护;

(4)加强环境建设和市场管理——建设标准要高,管理要到位;

(5)树立精品意识——推出重量级、高质量的产品;

(6)加强营销——要了解竞争对手,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

(7)进行资源整合——区内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深度开发自然资源,提升人文资源,系统开发),与区外加强合作。

(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建议

纵观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总结为:青山、碧海、茂林、温泉、地貌。在此基础上,大力构筑森林生态、海滨休闲度假、温泉养生度假三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1、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

旅顺与大海相伴相依,应该发展亲海型休闲度假旅游,看海、玩海、吃海、闹海。旅顺口区拥有众多海滨浴场,但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在大连市众多海滨浴场中地位并不突出。旅顺口区旅游要发挥好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必须做好海滨浴场的文章。

海滨浴场的提升改造。按照《大连市夏季“3s”旅游示范单位评定暂行办法》的标准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海滨浴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保证海滨浴场的沙滩沙质、海水质量,同时,提高海滨浴场的服务质量,按照服务标准规范服务。

区分大众和高端海滨浴场。针对未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区应坚持大众化,免费开放。同时,要对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细分,选取一定的区域或单独开辟建立高端海滨浴场。高端海滨浴场选址建议选择在月亮湾海滨浴场。

海洋体育休闲。海滨浴场不仅作为洗浴之地,在海上还可以发展海钓、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冲浪、滑水、划船和水上飞机等运动;在沙滩可发展沙滩拔河、沙滩跳伞、沙滩排球等活动。

海洋美食休闲。旅顺沿海盛产鱼虾,蟹类和海珍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如烧海参、烤大虾、蒸鲍鱼、爆干贝、炒香螺、涮文蛤、扒鱼翅等。应根据不同消费层次游客开设高、中、低档海味餐馆,有条件的还可在高档餐厅席间辅以适当表演,介绍旅顺海鲜特色及传统趣闻。也可以建立美食街,形成观光、游览、水产购物、海鲜美食一条龙。

海洋民俗休闲。旅顺渔民在长期征服海洋、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渔家民俗风情,如起锚拉网吹号子、请海神等。可以举办“渔家乐”民俗体验游,让游人随船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

在旅顺口选取适当的地域,建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连市已拥有金石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州区也正在开发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旅顺口区应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建立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这个旅游度假区选址可以考虑包括老铁山温泉、月亮湾海滨浴场、老铁山海岬等。目标高端,兼顾大众。在度假区内要选择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深挖温泉 文化内涵,发展温泉养生度假旅游;建立高尔夫球场和海上游艇俱乐部;建立旅游度假酒店(村)和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开拓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

3、深挖森林文化内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立足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将老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开发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文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有市场影响力的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议在森林生态旅游内涵上多做文章。少上开发建设项目,做到森林资源旅游价值的最大发挥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旅游策划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职业能力;“6+2”基本原则;公共关系;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戴士弘先生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6+2),其中的“6”是指: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项目任务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其中的“2”是指: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必须要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必须要注意“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6+2”基本原则代表了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内容,解决了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以“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为例展示“6+2”基本原则在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地位:“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旅游企业管理的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了解、引导、促进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是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旅游企业公关实务作为组织塑造形象的艺术,乃是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授课对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

前导课与后续课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管理学、旅游服务礼仪,后续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二、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的核心,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和管理岗位上所必需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公关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促进旅游企业发展、合法经营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复合型人才。

能力目标具体如下: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公关调查总体方案设计;能根据调查目的和项目,进行规范的公关调查问卷设计;能熟练运用抽样调查法,进行公关调查;能根据公关调查的需要,较好完成文献调查的任务;能根据公关访谈的需要,制定封闭式和开放式访谈文案;能依据公关调查的资料,撰写规范的公关调查报告;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初步的营销公关策划;能根据营销公关策划的内容,制定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案;能围绕企业公关的目标,进行公共关系广告的策划;能围绕营销公关策划的主题和公关模式,制定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等公关活动的方案;能基于企业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对其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能基于企业经营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制定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方案;能依据企业的营销公关的目标和措施,制定企业公关效果的评估方案;能撰写企业营销公关效果的评估报告。

2.知识目标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具体如下:了解公共关系的要素、本质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公关工作在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掌握公共关系意识的涵义及基本内容;了解情商的涵义与基本要求;了解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公关调查的内容及其与市场调查的关系;掌握制定公关调查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了解访谈调查法的涵义、分类与访谈的程序,掌握制定访谈提纲的基本要求;了解文献调查法的涵义、分类及操作程序,掌握文献调查提纲设计的要求;了解调查问卷内容的构成要素和问题形式;了解态度量表的形式及应用要求;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16要则及设计格式;掌握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配额抽样等方法的操作要点;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涵义与价值;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与内容;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形式及其特点;了解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的程序、内容及过程管理工具的构成;了解公关广告的特点、类型及策划的原则与方法;掌握CIS的构成要素、设计要求及CS战略内容;掌握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原则与预案制定要求;了解PR的基本内容;掌握公关工作效果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3.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公关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崇尚公关职业道德的观念;塑造学生的公关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善于把握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情商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

1.行业背景

(1)旅行社、旅游景区及酒店的公关工作,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促销职能。

(2)河源市泰和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鱼面,是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创新性旅游商品,发展前景看好,但销路不畅,企业愿意本课程以该产品的营销公关作为教学载体以对企业有所裨益寄以希望。

2.本课程内容设计概述

本课程以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为载体,以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为依据,围绕公共关系工作各阶段及其各环节的任务组织教学。即,在全真和仿真的营销公关工作过程中,对泰和源鱼面营销进行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使学生在达到本课程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3.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课程考核设计同样强调形成性考核,体现综合应用能力。

1.形成性考核(占60%):到课率考核,占15%;课堂教学参与程度考核,占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占15%;实践能力考核,占20%。

2.终结性考核(占40%):课程结束时,学生上交一份《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报告》作为终结性考核的依据。

五、结语

基于“6+2”基本原则的高职“旅游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的旅游企业公共关系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所包含的任务为驱动;在具体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交互性的要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企业公共关系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旅游策划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地方旅游课程 广西节庆旅游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76-02

所谓地方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是指根据教学对象所处区域中具有自己独特内容和形式的课程来源开展的教学活动。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目前,高职旅游院校有些课程已涉猎地方文化的有关内容,但对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拟就广西节庆旅游课程的开发进行探讨。

一、广西节庆旅游课程开发的背景

在多年教学研究过程中,笔者经过认真总结和提炼,挖掘广西节庆文化资源,开设了广西节庆旅游这一地方旅游课程,以满足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需求。该课程开发的背景如下。

(一)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旅游院校不仅是培养旅游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阵地。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渗透地方特色文化,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担当开发地域文化资源为广西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职责,大力开设地方旅游课程,实属客观需要。

(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和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其建设的水平、质量决定了高校办学的育人质量、层次和特色。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地方旅游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课程设置的本土化和个性化,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体系。此外,特色课程及特色专业的建设,是学校特色化办学的基础。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地方旅游课程,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三)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需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广西特色文化资源,开设地方旅游课程,可让学生加深对广西地方文化的了解,提升人文素养。与此同时,地方旅游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方特色文化,从而为其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

二、广西节庆旅游课程的具体开发

广西节庆旅游课程授课对象为导游专业学生,时间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讲授。

(一)课程性质方面。广西节庆旅游是以广西丰富的节庆文化为基础,适应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旅游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及课外实践,使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广西、建设广西的情感。

(二)课程目标方面。广西节庆旅游课程设置本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着力培养掌握广西节庆文化内涵、对广西节庆旅游既有宏观认识又能具体分析、能为广西旅游强区建设作出贡献的旅游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方面。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广西节庆文化的历史、发展现状及相关知识,认识广西节庆旅游的特点;能使学生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方式获取并处理有关资料,达到较高的以口头和书面等形式对广西节庆旅游进行讲解的表达能力;能使学生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能在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广西节庆旅游的基本策划。

2.过程和方法方面。能使学生通过课堂讲解、资料检索、课外实践等方式,了解广西节庆旅游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等。利用导游词创作与讲解、实地观摩旅游节庆活动、节庆旅游策划等形式进行创新展示,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策划、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广西节庆旅游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广西节庆文化的内涵;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节庆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广西节庆文化的自豪感,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方面。广西节庆旅游课程旨在实现以广西节庆文化为代表的广西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院校课程设置之间的有机结合。根据旅游院校学生可接受的水平、方式与内容,选择和梳理广西节庆旅游资料,形成一套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在内的课程方案。大体而言,广西节庆旅游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庆旅游的内涵及广西节庆旅游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介绍;第二部分。以节庆旅游理论为指引,以节庆文化为主线,通过专题方式对广西各地的旅游节庆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第三部分,以旅游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旅游策划方法为原则,对广西各地旅游节庆进行策划,撰写节庆旅游策划书。

(四)教学方法方面。在广西节庆旅游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传统的课堂讲授外,笔者尝试了多种灵活多变、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

1.研讨探究的方法。根据现代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师生可以通过民主、平等的研讨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专题内容都可以布置相应的讨论题目。讨论的形式既包括课后讨论,又可以是课堂分组讨论和小组代表总结发言,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广西节庆旅游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积极组织学生查阅与广西节庆旅游有关的资料,开展独立分析和小组讨论活动。比如,结合“广西节庆旅游案例分析”专题教学,让学生展开调研讨论,总结广西节庆旅游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与学生一起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而这些都是学生未来投身旅游行业的必备素质。

2.任务驱动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知识转化成多个具体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讲解和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借助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的重心从课堂讲授转向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根据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特点,笔者将广西节庆旅游课程细化为若干个学习任务,然后再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逐一完成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同时,笔者根据需要,适时提出一些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对涉及的一些知识点作出说明和解释。比如,在“广西各地旅游节庆的导游词创作及讲解”模块的教学中,笔者先将学生按每组5~6人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广西旅游节庆的导游词创作及讲解任务,各小组成员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小组讨论和课前训练,再以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导游词讲解的方式完成事先布置的教学任务,最后由笔者根据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

3.实践应用的方法。在广西节庆旅游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特别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安排一定的课时带领学生就近观摩各种旅游节庆,并积极参与节庆导游讲解及其他服务活动,如桂林大学生樱花节、古东景区泼水节、龙胜红衣节、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在参与旅游节庆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交流彼此的感受。实践证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略广西节庆文化的气息。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广西节庆旅游策划主题活动,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选题、调研、资料整理、小组讨论、撰写策划书、制作课堂展示PPT和小组代表课堂讲解等环节,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五)评价方式方面。广西节庆旅游课程的评价,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学生可选用导游词创作、课堂讲解、课件制作等形式完成考核任务;另一方面,将学生在材料准备、集体讨论和实践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范畴。

1.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就广西节庆旅游课程而言,对学生知识的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广西各地节庆的历史、内容和特点的掌握程度。能力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否查阅有关资料对广西节庆旅游现象作出分析、解释,能否通过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制订广西节庆旅游的策划方案,能否通过语言、文字和课件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在搜集整理广西节庆资料以及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主要包括能否利用多渠道检索获取有价值的资料,能否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等等。

3.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实践性和活动性是地方课程的两大特色。因此,其评价的重心不能简单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能仅仅考查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而是要侧重评价学生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情感、态度与精神。广西节庆旅游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对广西节庆文化的兴趣和态度;对广西节庆旅游事项的认识与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探索精神;对家乡和社会的责任感等。

总之,广西节庆旅游课程的开发,符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进而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婷.地域特色课程资源支持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价值探讨与实践――以咸宁学院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10)

[2]吴丽萍.旅游业助推广西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激发文化活力[N].广西日报,2013-07-01

[3]张新南,张骏.高职旅游类项目课程开发范式及实施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4]刘正伟,李品.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06(9)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度一般项目A类立项课题(2011JGA178)

旅游策划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旅游期刊 策划方案 编辑思路

旅游期刊大型专题宣传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所担负的主题类专题报道具有特定的宣传内容。其一,它集中反映了特定地区、风景旅游区等相关的历史、文化、自然、科学、、旅游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内容,目的是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其二,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提供给人们最新最全的休闲旅游的理念与方式,把内容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去,是旅游者出行的参谋;其三,它贯穿于整个旅游期刊的出版流程中,尤其是大型主题类的采访编辑需要多人分工协作,环节多,要求高,需要外界的价值认同。

随着旅游刊物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但读者最终会回归到有价值的媒体中,这为有价值和深度报道的专题报道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几页、几十页的专题发展到占据份量最重、页面最多的首要板块,直至整本刊物来表现一个特大型专题的宣传,显而易见,专题类宣传在旅游期刊中的运用愈来愈成熟,愈来愈重要,值得我们进行全新的探索。

现结合具体实案——“30年中国最美风景”之“浙江最美”专辑,分析做好大型专题宣传重要的几个环节。

一、策划方案

编辑,总会为选什么样的题材煞费苦心。做一本旅游刊物的专题宣传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报道内容是否符合刊物的办刊方针?是否有当前热点、亮点?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量?

首先我们从收集信息做起,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广泛的联系,通过交流沟通和社会活动,及时采集到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资讯,并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好各种传播平台,构思新颖的内容是专题宣传迈出去的第一步。2012年《风景名胜》杂志所做的年度策划,大型专题报道“30年中国最美风景”之“浙江最美”专辑就是一个很经典的策划方案。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那里得到信息,2012年是国家设立风景名胜区三十周年,浙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风景名胜资源大省,有世界遗产地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处,数量位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一,还有无数未列入风景名胜区的美丽景点。如何围绕这个重要事件,把美丽中国之“最美浙江”呈现给读者,给我们编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最终确定的方案使人眼前一亮——把活动和宣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在一起,浙江风景得以全方位展示。从网络、微博上评选“浙江最美”大型活动开始,到第12期《风景名胜》杂志推出“30年中国最美风景”之“浙江最美”专辑出版,历时几个月。

有了好创意,还需要一个编辑加工的过程。如何在有限的版面资源上图文并茂地展现专题的风貌,牵涉到多道编辑工序。做一个大型专题宣传报道,组织庞大的基础资料就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而在此基础上的编辑与提炼又是一重境界。这就如同做菜,光有各种各样的原材料不算是一道美食,要把这些材料加工,才能烹调出一道美味。专题的组稿也是如此,要有繁有简,用特定的主题来串联。

首先推出了“30年中国最美风景”之“浙江最美”大型推选活动。开通“30年中国最美风景”大型推选之“浙江最美”官方网站(.cn)进行网络投票,全面持续滚动报道推选活动全过程;把浙江的景点根据资源特色分16大类,囊括了省内所有风景名胜区以及各种形态和类别的重要景观。通过推荐和自荐方式,不断补充候选名单;让所有编辑记者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每个人负责指定的板块,利用新浪官方微博启动全程报道并及时@各地景区、旅游部门官方、当地媒体官方微博,互动热烈,参与者热情高涨。最终推选出108个景点入选“浙江最美”的风景,而我们通过这种便捷快速的方式获得了海量图片和文字资料。

在“30年中国最美风景”之“浙江最美”专辑中,主要体现以下的编辑特点:

1、突出新闻价值与活动事件的影响力

国家设立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风景名胜事业发展里程碑式的大事,本专辑以30年为时间节点,展现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发展成就,让读者看到了美丽浙江的最美风景的呈现。在专辑的卷首语以及开篇等最重要的版面上,浓墨重彩地对浙江最美风景做了全面、诗意的解读。

2、点面结合,重点打造

风景名胜推出了“最美浙江”风景专题总页数达到112页。内容结构上,以“30年中国最美风景”之“浙江最美”推选活动为脉络,有总有分,层层推进。一方面全面此次重点评选的14类榜单,108处景点,对每一处入选景点都配发榜单词;同时,在各类榜单中择选重点景区进行报道,进行展开式的深入报道,形成20多个独立的小专题。通过精心编辑、设计,做实内容,整合成稿,形成高质量的阅读内容和版面视觉效果,确保年度策划在预定时间内出炉见刊。

3、统一风格与独特个性互补

专辑呈现的风格体现在对内容与版式的巧妙布局上。在编排结构上,有总开篇,版式风格大气热烈,给人超强的视觉震撼。罗列14类榜单并有具体页码检索,紧跟着是每一大类的分开篇,用景点和相对应的小图推出上榜的种类和名单,专门为各个上榜景点量身打造榜单词,把14类榜单用这种统一的版式风格间隔在专辑中呈现;而在每类榜单中的典型景点报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我们重点打造的景点宣传形象,每个景区都根据各自的宣传侧重点去采访、编辑整合,它占据了专辑了大部分篇幅,内容独家、图片精美,中间也加入了统一的元素,如榜单词、链接旅游指南等。

旅游策划的特点范文6

国外类似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又被称之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旅游(Heritagetourism)是以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物质遗存作为体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遗产旅游在欧美出现及盛行,推动了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在西方开展。九十年代以来文化遗产地因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由此成为研究的中心议题。国外学者主要从旅游管理、社区参与和市场供需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与文化旅游策划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文化遗产旅游的市场研究。Bronwyn,J.[2](2004)探讨了文化遗产旅游者的动机和需求在旅游形象设计和产品体验方面的作用,Yaniv,P.[3](2003)探讨了文化遗产认同感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2)利用其他旅游形式促进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如Janiskeef'[4](1996)研究了节日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的作用。(3)参与文化遗产旅游的各主体利益差异研究。Heidi,D.[5](2001)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在面对旅游业发展提供机会时,遗产地社区各参与主体的不平等地位:Teo,Peggy[6](1997)和Cheungl'[7](1999)则研究了文化遗产相对不同参与主体的不同意义。(4)文化遗产旅游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如Natan,V.[8](2002)分析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性。(5)旅游对文化遗产的诊释。如Grufudd,P.[9](1999)研究了“凯尔特”主题表述在威尔士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作用[10]。(6)如何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Myra,S.E[11]以马里世界文化遗产地PaysDogon在旅游影响下的社会文化变迁为例探讨了旅游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影响:Halewood[12](2001)以“维京遗产”旅游为例研究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持续升温,国内学者也开始侧重研究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与文化旅游策划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产地旅游生命周期、形象策略、空间整合和市场营销的研究。而目前作为我国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村落(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古村落(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涉及文化旅游策划部分主要有:(1)古村落(古镇)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冯淑华[13](2002)通过对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原则。吴文智[14](2003)则系统阐述了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2)古村落(古镇)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二、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文化旅游策划的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江南水乡古镇是江南地区古村落的典范和代表,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涉及文化旅游策划部分主要包括:(1)多数学者侧重于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现状分析入手,研究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李丽雅[15]12003;孙明泉,2001;王莉[16],2003;雄侠仙[17],2002;江五七[18],2003:阳建强[19],2001)(2)有学者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视角,探讨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竞争合作模式。(陶伟[20],2002)(3)有学者通过对旅游地意象空间进行的分析,提出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建议。(蒋志杰,(4)有学者通过具体分析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研究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规划。(阮仪三,1996[22],1998[23],2001[24];陆志钢[25],2001

三、西塘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古镇文化旅游策划开发现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经过十余年发展,以江南六大古镇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是华东区域旅游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江南水乡风貌为背景的文化旅游与本区域城市旅游相得益彰。如2001年“五一黄金周”周庄旅游接待人数仅次于北京八达岭长城和故宫,名列全国第三。

2)一些江南水乡古镇通过挖掘本地区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策划的文化旅游产品,不仅促进了江南水乡古镇历史环境的保护,使当地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也使旅游者从中感受到了浓郁的江南民俗,并处处体验着典型的江南人文和自然环境。如2001年至今乌镇先后成功举办香市、花车巡游、烟花大会等节日活动,集中展示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引起海内外游客的浓厚兴趣。

3)江南水乡古镇文化旅游开展带动了其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西塘传统产业的展示性表演极大促进了当地销售地方特色商品的旅游商业的发展。于江南水乡旅游产品而言,其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传统集合。这些元素通过整合从诸多方面反映出水乡传统的内涵。虽然从旅游的6要素层面来讲,西塘旅游产品可以是具备多重核心传统的旅游产品,但从文化旅游资源角度来分析,传统只具有一个核心。差异化构成旅游传统。

2.文化差异化就构成文化旅游资源。

1)民居文化

江南水乡古镇与其他地区的地理结构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导致了水乡民居文化的独特化。这一独特化不仅体现在单体的房间或宅院上,而且还体现在整个水乡古镇的整体建筑格局上。民居正面朝路,四周均有邻里,水、陆平行,呈棋盘状格局。西塘古镇民居的文化特色就是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来的。西塘的长廊是江南水乡给人的最初映像,水乡古镇是在这一格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江南水乡在文化层面产生差异,进而产生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与根源。正是通过在民居文化这一层面上的差异,才衍生出了江南水乡古镇在其他层面上的差异[26]。

2)建筑文化

从其文化层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这些文化类型中,它与核心文化旅游资源最为密切。无论是单栋的民居还是古镇的民居总格局,都会联系到各类的建筑。以桥为例,每个古镇都有桥梁,且各时代都有一定历史文化意义。桥梁是水乡生活的必要设施,所以游客在旅游时强化桥梁的观光,就形成了江南水乡古镇各类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当然还存在如弄堂(西塘石皮弄等)、各类商铺(万盛米行等)等其它各类建筑。这类建筑与民居文化有相似之处,所以它们是给游客的最初感官映像。

3)饮食文化

造成这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继承性的原因有三个:

1.江南水乡的饮食习惯拥有浓厚的地域性,尤以河鲜为特色。对于非水乡地区的游客依然具有一定的传统。

2.从历史上来看,西塘古镇都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超过1000年。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当地风俗习惯的区别,产生了形式相同但名称相异的饮食文化,其最具传统的部分是这些食品的文化内涵。

3.饮食是旅游的六要素之一,通常会起到吸引二次游客和以休闲为目的游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