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商业运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商业运营范文1
【论文摘要】 商业模式的定义在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对商业模式创新尚缺乏完善研究。针对该问题,从商业模式的概念入手,对当前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产品层面,着重于电信产品设计规则参与、产品创新和服务标准化;二是在企业层面,着重于电信业务组件和组织管理的再造和梳理;三是在产业层面,着重于外包策略和网络联盟在实现价值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今天高度竞争的环境,许多企业对于商业模式是什么?该怎么设计和创新商业模式,现有的研究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普遍适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另一方面,截至2006年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8.2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3.7亿户,移动电话4.55亿户。2006年,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固定电话和手机普及率分别超过30%和35%。如此巨大的市场正在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本文试图对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创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个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1、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分析框架
由于人们对商业模式本质认识上的分歧,准确界定商业模式很困难,[1]但绝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商业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2]如Afuah & Tucci(2000)[3]和Amit & Zott(2000)都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4]Mahadevan(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混合体。[5]Hamel(2000)将商业模式分为四大要素,在四大要素间产生出三种不同的连接,这些连接重点就是公司如何赚得应有的利润。[6]Thomas(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的总体构造。[7]Dubosson et al(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以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8]Ches-brough & Rosenbloom(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反映企业商业活动的价值创造、价值提供和价值分配等活动的一种架构。[9]Afuah(2003)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指出,商业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卓越的客户价值并确立企业获取市场价值的有利地位的各种活动的集合。[10]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是获取更大的价值。就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Thomas(2001)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的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重构。Dubosson等(2002)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革新。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明确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来创造价值、在价值链中如何选取上游和下游伙伴中的位置以及与客户达成产生收益的安排类型。罗珉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高闯,关鑫(2006)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是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然后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
综上所述,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而价值创造是通过企业本身以及上、下游的合作而被创造出来的,并在它们之间进行着传递和消费。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事。就电信业而言,随着数据增值业务快速发展和3G时代的日益临近,电信业价值创新系统演变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电信产业链由链状演变为网状。纵向方面,新加入环节增多,更为细分化;横向方面同一环节内的企业不但数量大幅增加,而且更为专业化。
这种趋势要求对电信运营企业对产出重新定位或重新创造,与其他相关企业结成联盟,以使企业的能力和价值创新活动相匹配。二是在电信业价值创新系统内部,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在系统中发生转移,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聚集,表现为网络运营环节的价值将不断下降,内容和应用方案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而电信运营商业务外包成了必然选择。同时,每一环节的运作效率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成员企业间联系更为紧密,逐渐发展成以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等为特征的深度合作。三是由于3G技术的开放性和不确定,因此对电信产业相关标准的竞争将越来越成为竞争的重要方式。四是在三网融合、固定移动融合的技术背景下,原来看似没有联系的不同产业变得越来越相关联,并出现重叠、替代、交叉和趋同等变化,并且不同生产网络之间加速价值整合的步伐越来越快。它们相互间的协作关键就在于合理的结算、利润分配模式,只有双赢的分配方式才能保证跨行业业务的顺利推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将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三个层面(见图1)。
产品层次的创新,包括电信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其实质是产品模块分解和集成。电信运营企业层次的创新,包括业务创新和管理的创新,其实质是电信运营企业业务和管理功能的梳理和优化。电信产业层次的创新,按照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可以将企业间的协作分为业务外包和战略联盟两种形态。电信运营企业可以利用模块分解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有限的资源于自身比较优势的环节,利用模块整合和网络联盟,实现价值创新。
2、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策略
2.1 产品层次的创新
2.1.1 电信产品创新
电信产品创新涵盖了产品设计标准制定、产品设计开发、营销、品牌等诸多方面。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对质量、成本、可靠性、可服务性、响应速度的提升。按照创新的内容与程度,电信产品创新可分为几类:一是以全新技术开拓全新市场。二是对现有市场提供新的产品组合。三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增加产品种类,即产品线延伸。四是改善现有产品性能。五是改善附加产品。
在进行电信产品创新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突出自主品牌,力争成为电信产品设计标准的制定者或主要参与者。二是要细分并紧密联系客户需求。个人用户的电信需求至少包括:必需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工作和自我发展、使生活更为便利、兴趣或娱乐需求。组织用户的电信需求至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和加强与用户、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
2.1.2 服务创新
服务模块化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电信产品提供过程中相关服务的标准化、人性化和规范化,并为产品创新提供业务、技术和政策保障。具体包括:①推进产品专业化服务,特别是各项增值服务,拓宽服务范围。②建立与品牌发展相配套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化服务体系。③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
2.2 企业层次的功能再造
2.2.1 电信业务重整
电信业务的重整涉及营销与业务办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建设与安装模块、定价与收费、网络管理、客户服务6个功能模块。对业务模块再造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内部业务要素重新配置,充分发挥其盈利潜能。业务再造的主要方法是对业务环节的清除、简化、整合和自动化。清除主要指对企业现有业务环节中的非增值活动予以清除。简化是指在清除非必要的非增值的环节后,对剩下来的活动做进一步的简化。整合是指对分解的业务环节进行整合,以使业务运作过程顺畅、连贯,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自动化是指采用自动化解决方案,减少数据反复的采集及降低单次采集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增加信息的利用率等。
2.2.2 管理模块化再造
目的是打破传统的组织业务部门分割状态,通过对企业管理职能的重组,支撑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快速相应顾客需求。对电信企业,可以将组织管理分为三个模块:前端、后端和其他职能模块。前端模块负责业务发展,集中市场营销与销售的职能,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特点不同,需要采取有差别的营销策略。后端模块设立客户响应中心,作为前后端的接口,保障端到端的服务开通与故障排除流程的顺利运行,以及负责对网络运行情况的维护与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2.3 电信产业层次的创新——构建价值创新网络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三网融合趋势正在加强,在极大地拓展电信行业发展的空间的同时,也将原来3个不同产业的企业放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单打独斗式的企业难以在所有环节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对电信企业的技术、资金、知识、渠道等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竞争中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按照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可以将企业间的协作分为业务外包和战略联盟两种形态。运营企业可以利用模块分解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有限的资源于自身比较优势的环节,利用模块整合和网络联盟,实现价值创新。
2.3.1 外包策略
外包策略的实施是在电信产品或业务模块化分解的基础上确立的。电信企业外包有两种基本类型:业务外包和管理外包。业务外包主要是指对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也有一些企业对内部独立性较强的管理职能进行外包,被称为管理外包。业务外包主要是将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管理业务外包相对较少,主要有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业务外包,人事管理中招聘员工管理外包等。一般认为,将非核心环节业务或职能外包给其他企业,有利于降低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和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加速了技术和产品创新,有利于发挥各价值模块的核心优势,在合理利益共享机制下实现协同。
2.3.2 建立价值创新网络联盟
随着电信运营环境和技术复杂度不断增加,电信价值创新网络也日趋复杂,已从过去简单的“软硬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用户”合作模式,转变为由电信运营商、供应商群(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及软件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竞争者、相关企业、用户、政府、科研院所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网络,随着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电信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获得整体的优势,成了企业的可行的选择。战略联盟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契约,参与成员通过联盟带来比自身单独参与竞争更为丰厚的收益。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电信业联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态。
一是电信运营商与供应商的联盟。包括:①与设备系统集成及软件提供商联盟。②与终端设备提供商联盟。中国联通在推广业务时,采用与重点终端设备提供商在资本和技术层面合作的方式。③与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联盟。
二是与竞争者的联盟。包括:①与运营商之间的联盟。②与潜在竞争者的合作。
三是组建跨行业联盟。与教育界进行合作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与游戏开发商合作开发手机游戏,与银行合作开发电子银行,与医疗界合作提供远程医疗,与政府合作提供电子政务等等。跨行业合作,一方面,为个人用户提供了服务,合作连接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锁定用户群体,创造差异化的特色服务优势,使用户从单一的对电信产品消费转变为一种对生活方式和社会身份认知的依赖,从而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达到吸引和巩固客户的目的另一个方面,这些企业中的部分企业也是电信运营商的行业用户,他们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同时也满足了这些行业用户的需求,增加了他们各自的业务范围,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四是与用户的合作。用户能够提供需求信息,帮助运营商构建产品概念,参与评估运营商的合作对象和合作过程,实现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要求。
五是运营商与相关辅助机构的联盟。包括:①与公共研究部门、教育机构和专业化公共支持部门等科研院所的联盟。②与包括电信行业协会、通信企业家协会、人才培训机构、中介咨询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的联盟。
从中国电信行业已有的战略联盟的情况来看,缺乏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导入作用,而且与专业SP合作较少,与设备制造商之间的整合程度不够,因此造成业务的低质、重复。在电信行业战略联盟的组建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应该更加注意对SP的引导作用,使其能够更快地掌握电信行业的专有知识,建立特定的营销模式。对于终端制造商,则应该加大整合的程度,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制造商双方在判断客户需求、研发产品等环节上要加大以客户为导向的力度。值得注意,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电信联盟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风险,包括:合作伙伴的能力风险,合作关系风险,投资套牢风险,信息共享风险等。因此,如何提高伙伴间信任、降低联盟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电信企业间联盟关系管理是构建战略联盟的关键。电信企业间伙伴关系管理可以从以竞合的思维选择联盟伙伴、协同联盟之间的文化、增加联盟沟通、提高联盟之间的信任与忠诚以及合理分配战略联盟利益这几个方面着手。
3、结论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绝不仅仅是运营企业内部的事。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本文将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三个层面:产品层次的创新,企业层次的创新和产业层次的创新。在产品层次的创新上,应该尽量谋求成为设计规则的参与者或提供者,注重从模块分解与集成的角度对电信产品进行创新,从标准化角度对电信服务进行规范,尽快提升我国电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层次再造上,注重从管理和业务模块功能梳理的角度,促使企业组织管理模块化,以及业务组件清晰。在产业网络层次的创新上,应借助外包和网络联盟等策略,实现价值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1):32-40.
[2]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0-79.
[3] Allan Afuah and Christopher L.Tucci.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text and cases[M].New York:Irwin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
[4] Raphael Amit and Christoph Zott.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493-520.
[5] B.Mahadevan.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ol.42,Summer 2000(4)55-69.
[6] Gary Hamel. Leading the revolution:how to thrive in turbulent times by making innovation a way of life[M].Boston,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
[7] Russell Thomas.Business value analysis:coping with unruly uncertainty.strategy & leadership,2001,29(2):16-24.
[8] Magaly Dubosson,Alexander Osterwalder and Yves Pigneur.E-business model design,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2,44(1):5-23.
企业商业运营范文2
关键词:企业商标;法律保护;运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产权之间的战争也在不断地增加。商标,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企业在商业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武器。商标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象征着企业生产的商品的品味。商标同时也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年来,随着商标侵权案纠纷的不断发生,我国企业的商标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但是,我国企业对于商标的保护目前只停留在经营性、防御性保护的层面上,并没有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还缺乏利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市场竞争、规避风险的能力。再加上我国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管理部门职能分散。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商标的国际竞争能力,导致了我国商标侵权案件的屡屡发生。
一、商标的定义以及特点
1.商标的定义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
2.商标的法律特点
⑴商标是在商品或者商品服务的一种标记,是附着在商品或者商品服务之上的一种商业属性。
⑵商标是具有明显的标志,这种标志存在跟其他商品的商标或其他公共标志的明显区别,能够使消费者快速进行区别与识记。
⑶商标是由各种符号、颜色、三维标志等组合而成的标志,其可视性较强,能够让人直接进行比较判断。
⑷商标依法享有独占性。已经注册的商标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其所有权属于商标所有者,不经商标所有者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能独立使用已经注册的商标或者跟已注册商标相类似的商标。
⑸商标对于商标所有者来讲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存在潜在的商业价值。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商标可以实现有偿转让,也可以进行有偿使用。
⑹商标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商标承载着商品的信息,生产经营者所进行的商标知名度的竞争,其实质上就是商品或者商品服务的竞争。通常来讲,商品商标的知名度和商品或者商品服务存在着正向的关系,直接体现着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
二、我国企业商标的法律保护状况
1.我国企业商标的发展相当薄弱,跟我国快速发展的贸易很不平衡。尽管我国目前企业和商品的数量繁多,但是商标的数量却无法跟企业和商品的数量相比,特别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驰名商标,更是少之又少,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商标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度就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商标意识相当淡薄,不但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竞争过程中的经济地位,使我国的经济行为话语权严重缺失。
2.大多数企业在商标保护方面法律意识淡薄
在大多数企业的意识中,商标只是代表着一种商品,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根本没有认识到商标所附带的价值,更没有将商标放在战略的高度进行运作,因此,也就不注重在商标方面的投入。在使用商标权进行商业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缺少配套的战略措施和智力保障,常常不能获取应得的利益。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更是无法应对发生在商标之上的战争,许多在国内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企业或者品牌的商标,常常遭到外国企业的恶意抢注,致使我们国内企业使用多年的商标,反而成了侵权行为。许多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尽管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仍然缺乏系统的商标运营体系,从而导致无法企业难于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我国存在大量商标侵权现象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假冒商标、仿制商标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干扰市场,危害了生产企业的声誉。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非法工厂,这些工厂不但生产地点相当隐蔽,其销售手段也手法多样。因此,在查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困难。另外,对于假冒伪劣制造厂家的惩处还缺乏力度,常常表现为以罚代法,这样就无法从根源上遏制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
4.我国企业的商标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商业运营范文3
关键词: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策略;路径选择
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电子商务运营,并且在电子商务运营的过程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电子商务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路径选择,以及其发展中的策略应用进行了一一的分析。只有找准小微企业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策略应用,才能够将其发展通过电子商务运营的经济发展形式展现出来,并且在电子商务运营的过程中,为小微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发展中,只有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才能够全面地将电子商务运营的经济效益展现出来。
一、小微企业概念分析
小微企业是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经常被提到的一种企业发展名词。所谓小微企业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企业的运营规模较小,并且在经济运营过程中,其借助的主要经济运营形式比较单一。在实际经济运营过程中,其经济产业比较单一,并且在实际经济运营过程中,其企业所具有的经济竞争能力较差。因此将这种企业归类为小微企业,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微企业更是发展迅速,虽然在其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比较多,但是如果小微企业的发展,能够及时地抓住市场发展机遇,这样就能够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全面而又稳定的将其经济发展带入到市场经济运营发展中。
二、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策略选择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小微企业要想将其企业发展的战略实施好,就应该在实际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其企业发展的运营策略研究。只有掌握好新形势下的经济运营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够全面而又稳定的将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策略运用好。要想运用好小微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小微企业在电子商务运营背景下的网站规划建设,作为电子商务开展的关键,其网站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全面地发挥出电子商务的运营策略,就应该在实际发展中,加强对其网站的规划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够在网站的定位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小微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运营模式进行转变。二是找准小微企业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下的市场经济运营模式转变,按照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变应用来看,在当前形势下的电子商务发展中,要想全面的提升电子商务的运营管理模式,就应该在实际电子商务的运营管理中,将电子商务运营的市场模式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够在市场定位中找准市场经济发展的商务模式运用。三是注重对营销方式转变,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经济发展相比,其经济发展的形式发生了转变,并且在转变过程中注重对商务运营模式的价格、产品生产定位以及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定位,只有将这些工作明确,才能够将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进行把控。
三、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路径选择
21世纪是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的企业发展中,要想全面的提升小微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就应该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小微企业的发展模式同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下的经济运营模式进行转变,这样才能够在转变的过程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电子商务运营的路径进行选择和探索。要想做到新时期下的电子商务运营路径发展探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实际商务经济运营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经济发展中的商务运营模式,在保障传统的商务运营模式发展同时,加强对其他领域的商务运营模式探索,例如,开展小微企业的微商经营路径转变,可以将小微企业的发展路径向微博方向转变,这样才能够在转变过程中,全面而又有效地提升小微企业的商务运营能力。二是开展第三方购物网站,将商务运营模式建立在第三方物流转变交换中,这样才能够在实际转换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小微企业的商务运营模式同第三方经济发展形式转变,并且在经济发展形势转变过程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路径进行探索。例如,将商务运营借助在淘宝网、天猫网以及各种电商平台中,这样才能够在各种电商平台的应用中,实现小微企业发展的运营路径转变。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要想全面的提升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电子商务运营策略,就应该在实际商务运营中,注重对营销模式转变,并且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网站进行专门的规划,这样才能够在规划中,全面的提升网站运营的能力。同时在运营策略的应用上,应该将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置于市场背景下,这样才能够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将电子商务的运营以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则去调整。在其电子商务运营路径的选择上,应该将网络传播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充分的借助网络传播技术,进行商务运营的路径探索,同时加强对第三方购物平台的应用建设,这样才能够在路径选择的转变过程中,将小微企业的发展同电子商务运营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夏俊鹄,王琳.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4,24(10):107-108.
[2]陈小芳.小微企业跨境出口电商运营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6,16(02):39-40.
企业商业运营范文4
1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信息的获取方式
企业获取信息主要包括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
1.1从供给信息的角度看主要有:原材料或零部件相关信息,如:质量、价格等;供应商相关信息,如: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供应商的信誉等。
以前企业获取供应信息主要通过订货会、当面洽谈等方式,由此而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成为减少成本支出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应用使自己与合作伙伴、供应商相互连接,做到供应信息资源实时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搜索供应信息,及时了解供应商的产品信息,如价格、交货期、库存等,通过比较选择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同时,电子商务还可以将企业生产情况信息传递给供应商,使供应商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准时配送原材料或零配件。减少了企业原材料库存和在制品库存。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企业通过网络直接与贸易伙伴进行谈判和交易,或进行远程检索,减少以前采购人员差旅费、调研费的发生。
1.2从需求信息的角度看主要有:市场销售情况、市场价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以前这些信息需要企业派业务人员去市场调查、收集,或者通过经销商的订货来体现。存在需求信息滞后、可靠性差的缺点,不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严重影响企业运营的效率,同时还要承担较高的收集成本。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与经销商即时连接实时了解企业产品的需求状况,了解那些地区需求较好、那些地区需求较差,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2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信息的传送方式
企业传送信息主要包括产品信息和原材料及零配件的需求信息
2.1从产品信息的角度看主要有:企业产品的性能、价格等信息,主要面向消费者传递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以前这类信息主要通过新产品会、广告、推销人员的方式告知消费者,这样的方式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受众的范围和效果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将产品和服务的信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出去,使人们可以在全球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了解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和深度。
2.2从原材料和零配件需求信息的角度看主要有:企业所需原材料的价格、质量、数量、交货方式等信息,以前这些信息需要企业派人查找供应商的情况。现在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原材料的需求信息可以被全球供应商搜索到,从而增加了企业供应商的数量和质量。
3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运营过程
在传统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企业通过分析过去的销售数据来预测未来市场的需求状况,根据预测的结果,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相应的物料需求计划,然后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或零配件。在这种运营方式中,由于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保持一个较好的客户服务水平必须准备足够的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常常造成库存占用过高,资金周转率较低。通过电子商务方式的应用,可以改变企业的运营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基于电子商务的生产是客户需求拉动型的生产。通过与经销商的直接连接,企业可以迅速了解终端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并且将订单所需物料直接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可以直接把原材料和零配件按照企业的生产情况配送到企业的生产线,实现准时制生产,减少了在制品库存。同时企业生产出的产成品直接送往经销商或消费者,减少成品库存的储备,实现“零库存”的生产方式。从戴尔电脑运营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戴尔在接到用户订单后,迅速将订单分解成所需的零配件,并将零配件信息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供应商收到信息后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将零配件送达生产线,企业组装的产品直接送往用户手中。因此,在戴尔工厂里没有零配件库存,而其产成品库存都是在运往用户手中的动态库存。
3.2通过电子商务企业与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联系更加紧密,许多非核心的生产、加工环节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分配给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只需要在专心于核心业务,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减少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生产的柔性,增加运营的效益。
3.3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将原来的采购部门与库存部门整合在一起,由于与供应商直接连接在一起,库存管理部门的职能大大减轻,相应的人员和设施大为减少,直接减少了企业相关的管理费用,同时由于库存量的减少使得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也相应减少,可以减少相应的财务费用。而采购部门主要负责与供应商及时沟通信息,保持信息系统的通常,并且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3.4通过电子商务企业的销售活动可以通过与经销商直接连接的网络进行,企业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员和费用,经销商通过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可以获取最新的销售信息,并通过网络传递给企业,企业据此组织生产。减少了过去需要大量人员和费用才能完成的销售任务。提高了销售活动的效率。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的费用大大降低。据国际数据公司的调查,利用因特网作为广告媒体进行网上促销活动的后果使销售额增加10倍,而费用只是传统广告方式的1/10,应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活动,使文件传递速度较传统方法提高81%,因错漏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减少40%,企业还可节省大量的广告印刷费及大量的电话、传真及差旅费等。
4电子商务对企业客户服务的影响
4.1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影响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企业传统的客户服务主要是通过设立办事处、特约维修等方式,由于点多面广企业管理的难度较大,服务水平难以做到统一。电子商务使企业与客户之间产生一种互动的关系,极大的改善客户服务质量。通过互联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双向交流是非常容易的。一方面,全球各地的客户直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向企业提出要求,而企业则利用互联网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及时了解顾客需求,改进产品和服务,企业下游的分销商更好的沟通,并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使企业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正确分析客户的需求,提供服务,从而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抓住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4.2促使企业引入更先进的客户服务系统,从而提升客户服务。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建立客户智能管理系统,企业通过它收集和分析市场、销售、服务和整个企业的各类信息,对客户进行360度的全方位了解,从而理顺企业资源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减少客户变节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获取并分析与客户所有的交往历史,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认识客户,达到全局性销售预测目的,从而增加获利能力。传统企业客户服务人员对待同一客户时可能是不同的面孔。通过客户服务系统,服务人员在接听电话之前自动迅速调用客户服务记录作为参考,充分掌握客户信息,用统一的面孔面对客户,从而实现对客户的关怀和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例如,当客户购买企业产品并且提交了有关信息后,有关他的各种信息就进入到客户服务系统内部,下次再接到他的信息时,服务人员打开数据库一看,发现该客户确实以前就与公司有业务往来,交易记录清清楚楚;什么时候买过什么产品、配置如何、数量多少,一目了然,这样服务人员就能马上响应客户的要求。在企业外部,服务质量提高之后,客户感到了企业对他的尊重和关怀,并对企业产生了信任,企业将来拓展了产品线或服务范围,客户会首先感兴趣。
企业商业运营范文5
资金是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主要包括有:资金管理体系制定、营运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分配以及资金回收等。同时,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属于流通企业,其介于上游工业与下游医疗机构的中间环节,主要对医疗机构进行药品配送业务,其资金使用情况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的经营运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资金管理的有效性还对医药商业企业经营决策起到参考的作用,是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医药商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2.1资金管理意识不强
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各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都存在不足和各种问题,尤其是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由于其处于中间流通配送环节,资金的使用和回收过程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而我国绝大多数医药商业企业普遍在资金管理方面意识并不强,缺乏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同时还未能对资金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预测,因此,导致绝大多数医药商业企业经营过程所需资金流很难进行准确预测,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2.2资金使用信息不实
开展医药商业企业管理,实际上是对其所使用和提供的信息进行管理,企业应当时时掌握真实、具体的信息,通过信息来控制和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但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医药商业企业受到利益驱使,信息普遍存在虚假现象,企业很难通过信息来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和经营状况,导致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等存在不实。
2.3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医药商业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的现象。虽然企业内部对资金使用制定了监督制度和管理职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由于医药商业企业所处行业较为特殊,且主要负责制药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药品配送环节,其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关联。监督管理企业营运资金,规范医药商业企业经营,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2.4资金收回周期较长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对医院和其他商业销售都属赊销,对上游供应商的付款也有一定帐期,但上游帐期往往较短,一般在30至60天左右,而下游帐期一般在180天以上,这是由于医院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强势地位,而医药商业企业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且个别医院存在经营搞基建占款或政府医保资金不到位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都造成了医药商业企业回款慢等问题,使得其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并回款期得不到保障,加剧了企业经营管理负担。
3提高医药商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相关对策
3.1提高资金统一管理意识
医药商业企业存在是确保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而营运资金的管理则是确保医药商业企业发展的保证。实现医药商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首先应当制定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相符的资金使用计划,规范资金的应用和资金量,预防发生超计划支出,影响企业经营正常运行;其次应当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对上游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减少预付款支出;最后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提高医药商业企业资金控制。
3.2加强资金使用信息分析
医药商业企业会计应当具备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应当掌握资金管理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关注医改政策要求,市场环境变化,判断医药市场发展趋势,并对资金使用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和分析,提高经营决策分析能力,为医药商业企业发展提出重要建议。与此同时,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出会计部门管理职责和审计部门监督职责,将药品管理与企业会计制度两者相结合,及时对账、定期盘点,定期或不定期对会计工作进行抽查,对资金管理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3.3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医药商业企业资金使用率,增加对各资金环节的可控性。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力度,加强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全面实施会计责任人委派制度。医药商业企业委派的相关会计责任人应当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管理,进而有效预防企业资金使用可能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加强医药商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还应当加强应收账款、实际资金收入与支出以及大额资金使用的审批和监督。明确企业会计工作职能和会计核算职能,对涉及企业资金活动的经济业务,进行及时明确、准确计量以及真实公开等方式开展必要的资金管理,促进医药商业企业健康发展。
3.4制定合理资金使用计划
企业商业运营范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细分市场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双创”推进,中小企业经济越来越活跃,完善优化中小企业客户营销服务体系,加强基础管理和监督考核,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客户营销工作在运营商集客工作的增长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稳定存量用户收入基础上,不断提高名单制高端客户忠诚度,深挖需求促增收;充分发挥本地网的主导优势,以行业信息化应用、差异化全业务综合方案为切入点,紧抓聚类市场和规模以上客户,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客户的移动业务和宽带业务市场占有率。又是各大运营商试水的重要举措。原有格局正在改变,这种微妙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小企客户在经营定位、经营理念、市场策略、管理模式与大客户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1营销的定义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2运营商中小企业客户营销五大策略
2.1管理领先策略――落实管理要求,夯实发展基础
(1)资料管理。网格(社区)划分清晰,网格内商务楼宇、专业市场分布清楚,名单客户客户经理责任明确,非名单客户归属地(到分局,到网格,到楼宇)明确,名单客户行业属性准确。
(2)营销队伍管理。梳理客户经理、社区经理工作职责和工作界面,做到客户营销责任归属的无缝覆盖;逐步实现统一网格化管理要求;根据客户经理实际营销成果,调整客户经理配比标准,实现营销队伍的科学化配备;将客户经理、社区经理等的岗位配合和资格认证工作,逐步建立客户经理的销售正向激励机制,培养星级客户经理队伍。
(3)商务楼宇一二次营销衔接管理。发挥本地网资源优势,在做好新建楼盘一次通信资源拓展的基础上,实现楼宇通信资源和物业关系的顺利交接,第一时间展开对新入住客户的二次营销,高度重视物业公司关系维系,加强楼宇单体收入考核。
(4)中小企业客户信息化管理。通过系统化手段实现名单制客户的营销过程管控,通过系统提取各种分析数据,提高中小企业客户经营分析效率和质量。
2.2产品领先策略――差异化、多业务组合优惠
(1)移网+宽带接入+增值产品。 3+X 积木式组合产品包,综合优惠个性化产品折扣设计。
(2)梳理现有套餐,进一步细分规模化市场,提出差异化竞争能力的移动套餐。
(3)提升客户关键人和管理层的移网业务渗透率,促进移网业务同步发展,实现名单制客户户户有移网业务。
(4)按照客户价值贡献度不同,推出不同的产品组合。
2.3服务领先策略――良好感知和提升NPS值
NPS(净推荐值)首先是作为一个客户满意度衡量指标存在,直接反映了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是衡量一个客户是否愿意推荐你的产品、服务给身边的人。
由关注客户满意向关注客户体验转变。由传统客户服务体系向基于NPS的运营体系转变。.由关注全局利润向关注良性利润转变。名单客户按照价值贡献度进一步细分(高价值,高潜力,中等价值),制定差异化服务标准,做好客户的服务维系工作,提升与NPS相关的关键质量指标。
2.4行业引领策略――大胆尝试、快速复制
针对重点行业(专业化市场、交通运输、餐饮、物流等)实现标杆客户的营销突破,成功案例迅速复制,实现部分行业市场和重点行业应用产品(如订餐宝、招财宝等)规模发展优势。
推动SI等社会渠道合作,打造合作共赢机制,重点研发行业信息化应用,开发新的行业市场,使之成为直销渠道的重要补充。
加强增值业务平台,植入移动业务元素,打造试销对路、全面满足中高端客户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用户服务信息化等的综合信息化需求。
发挥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重要社会团体的关键作用,营造行业信息化的政府推动、联通助力氛围,借力加快行业市场的发展步伐。
2.5创新驱动策略――再树新标打破常规
信息消费创新引领。面向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新业务新领域,加快从简单功能型通信产品服务向解决方案型综合信息服务转型。
网络技术创新引领。面向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和大数据信息服务的未来蓝图,重点打造网络超越引领、用户卓越体验的“超卓网络”服务中小企业。
营销模式创新引领。面向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催生的新型消费行为,从传统、单向、封闭的电信运营模式向创新、双向、开放的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转型。
客户经营创新引领。面向未来市场开放与多元竞争态势,加快从粗放的大众市场渠道经营模式向精效的细分市场客户经营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 [美]沃伦・基根.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 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M].大连:大工出版社,2000.
[3] 晃钢令.营销战略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