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化运营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化运营定义范文1
关键词:资本运营 巴塞尔协议 商业化 金融风险
在国内金融业发展的商业化转型背景下,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众多经济主体纷纷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新业务,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以控股或全资方式将业务范围延伸至证券、信托、基金、金融租赁甚至银行等部门,此外,对于非金融业务的房地产行业也有所涉猎。与此同时,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链条不断扩展、股权关系日益复杂以及综合化经营步伐加快的发展现状下,其内部的非系统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如何提升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是各家公司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
巴塞尔协议下的国内外金融监管发展新标准
金融危机过后,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底了版本三的新《巴塞尔协议》(见表1、表2),协议拟定进一步提升资本计量标准,并且重新定义和强化了资本概念。在新标准中,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和金融控股集团继续保持足够的资本水平以防范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充分增强金融业的损失自担能力。为了达到版本三的《巴塞尔协议》要求标准,金融资产管理企业必须在资本管理上加强策略研究,而对于商业化背景下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企业,伴随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市场化和综合化发展动态,无论是公司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需要在公司改制大潮中加强政策和经营机制方面的偏重研究。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制度颁布之前,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均以试行版《银行并表监管指引》作为指导,其次参考财政部出台的《金融类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以及银监会试行版《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等规章制度。在2011年3月8日之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了自己正式的管理章程,即银监会出台设立的试行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该章程的出台为商业化转型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优化管理提供了最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资本和组织结构特点
(一)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结构特点
经测算后的公司合格资本率达到监管部门的指定要求。以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例,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试行)》中的规章标准为指导,经测算后的集团合格资本率符合最低资本数量要求,并且具有可以充当资产安全垫的超额资本准备。在净资产与总资产比例估算体系下,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合并杠杆比率为28%,与银行业杠杆率5%左右的水平相比具备突出优势,这也构成了目前国内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平均指标水平。国内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构成相对简单,主要构成为核心资本。以长城、信达、华融以及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为典型,这四家行业龙头企业普遍具有简化的资本构成,其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股东权益以及资本公积等指标都归属于核心资本,而附属资本在种类和占据比例上都相对较少。在商业化转型背景下,资产管理公司的长期政策和总体经济红利会使得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及未分类利润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且会逐步建立起附属资本的补充渠道,可以预见其管理资本的总体数量会进一步增加。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补充工具有限,资本补充渠道相对较少。受到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历史业务和公司体制方面的制约,目前国内金融资管行业的资本补充渠道和补充工具均处于捉襟见肘的局面。此外,由于资产管理行业历史发展较短,相关的行业数据积累量较小。因此,一个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期化的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亟需建立。
(二)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结构特点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组织结构是自上而下的,以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投资决策委员会和监事会分别对董事会会议负责,风险控制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资产风险控制,总裁以下设立资产管理部门、股权投资部门、财经研究所、博士工作站、不动产投资部以及总裁办公室等分支,形成了金字塔式的资本操作组织架构(见图1)。
对于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是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要核心任务,商业化经营最初只是投资决策委员会的经营要求,因此,我国最初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安全控制建立在金字塔组织形态顶端。即使是目前,在国内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运行已初具规模的发展趋势下,这一组织结构仍具有先天稳定性,而金字塔组织结构也使得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控制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总裁以下的资产管理总部可借鉴的成熟资本管理经验较为缺乏。巴塞为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具体考虑》一文中指出“银行等并表管理金融机构内部应设立正式组织,目的是对资本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指示和引导”。在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企业资本管理和风险控制都有明确的尽职要求,诸如“资本管理政策委员会”等组织的负责人都是由具备专门性知识的高级管理层人员担任,然而,这种专门性资本管理组织机构仅仅在少数几个大型金融集团中才有建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下属部门尚未建立健全此类职能,在行业监管条例较新的条件下,不存在成熟的经验模式以供借鉴。
风险控制委员会在现行条件下的风险控制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在资本管理控制理念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国内资产管理公司依旧缺乏对于资本运营控制的科学和系统构划,部分大型公司的风控委员会虽然已经对于建立资本充足率指标有所尝试,但是这种尝试还远未形成资本硬性约束。此外,我国金融公司发展的现行股权结构和较强的行政参与特性也决定了商业化经营的尴尬地位,规范性的公司风控治理结构亟待建立,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控制外部条件需要更好的进行完善。
投资决策委员会受到资产管理行业的外部监管趋于严格。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都意识到了外部监管对于金融体系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巴塞尔委员会也进行了对于金融机构微观投资决策监管规则的变革工作,拟定了监管资本的风险覆盖范围,规定了监管的风险捕捉能力,在资本工具质量和监管杠杆率标准、反周期超额资本准备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我国,2011年3月出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进一步明确了对于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部门投资决策的严格化监管要求。
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本运用控制的解决方案
银行类金融机构资本净额和加权风险资产测算主要是以年度业务预算和未来业务规划为依据,这种资本控制方法对于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估计过于粗略,且不能准确把握违约率、风险敞口等风险作用因子,长期来看,这是对于计划资本充足率目标的扰乱,一旦遇到较大压力值测试就会产生系统性连锁风险,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控制要防微杜渐,从以下两个方面规划整体资本管理解决方案:
一是综合研读最新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寻求与资本管理监管要求的吻合一致。《指引》中提及的“资产管理公司资本并表管理以企业商业化转型和定量管理、定性控制作为考虑因素”条款要进行深刻分析,明晰“定性控制”的基础定位是资源配置优化和资本效率提升,“定量管理”的基础定位是杠杆率和最低资本指标。针对《指引》中的指标概念,资产管理公司要因地制宜的设计独立测算架构。
二是设立和补充完善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的整体结构。不同于其他存贷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构成和业务体系都具有自身独立性和特殊性,这也决定了公司资本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长期性和渐近式的,因此,在此渐近式的水平提升过程中要不断补充和完善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结构调整流程(见图2)。
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首先要树立资本管理观念,其次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将业务流程与组织流程进行有机结合,将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对于资本补充及公司发展之间的认识达成一致,从日常经营活动中加强资本约束力建设。资产管理公司要通过对于风险管理和资本规划理念的引入来提升资本精细化控制水平,通过改进管理流程和评估方法来实现总部和分支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并根据业务企划和到期执行状况来估计资本充足率,使得资本运营控制得以实现既定的设定目标,并有所优化。建设和依赖经济资本配置评价体系。金融机构资本使用效率和股东价值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资本管理,因此,建立以经济增加值EVA、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以及经济资本占用ECO为核心的经济资本管理量化评估体系是强化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约束意识和增强长期资本回报能力的重要措施(图2“α”过程)。规范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计量首先要确保资本缓冲水平,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以后,资产管理公司应将《指引》对本公司资本状况和经营管理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综合梳理各种资本项目的定义,在符合《指引》对于监管资本最低要求的基础上来稳定资本缓冲水平。技术性支持建设力度的加强。在内部风险计量模型、资本相关系统建设以及压力测试模型之外,资产管理公司还要在会计体系和资金定价转移体系等方面加强投入力度。资本管理技术支持系统的规划统筹对于科学开展资本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技术性支持建设体现为经济资本分配下的绩效考核一栏,其余诸如内部模型、内部评级以及高级计量在内的上层技术性工作则可以保证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操作安全在轨,这是构成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资本控制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经济金融影响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1(5)
2.张相贤.银行业监管新规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2(23)
3.钱毅.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公司治理意蕴[J],中国金融,2011(4)
4.左永刚.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提速-三家民资管理公司挂牌在即[J].证券日报,2012(3)
5.陈众.浅谈净资本管理办法下的信托公司财务管理-解读《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2(2)
6.袁卫秋.营运资本管理表征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定量分析[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
商业化运营定义范文2
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课题(11JZ025);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项目“油气生产企业开放式运营管理研究—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2011CX100625)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运营管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运用开放式创新理论与其研究成果,从组织间网络角度对开放式运营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开放式运营管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 组织间网络 运营管理
开放式创新与组织间网络概述
企业通过与不同的企业合作建立组织间关系纽带来获得外部资源。开放式创新需要在潜在合作企业中开展紧密合作,从而将技术在企业内部开发或外包,目前为止,大多从企业层面分析开放式创新框架,而不是从价值网络层次进行研究。组织间网络是对传统的以企业为导向的开放式创新研究的补充。它的研究可以丰富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解。
(一)开放式创新概念与目标
如今科技发展的迅猛使封闭式创新范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开放式创新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当企业着眼于发展新技术时可基于特定的企业运营模式,利用企业内外两条市场通道将企业内、外部所有新创意聚集起来创造价值,并建立起相应的内部分享机制(Chesbrough Herny,2003)。开放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可利用组织间的关系广泛运用外部创意,并通过外部市场渠道将内部创新市场化(Chesbrough Herny,2004)。
开放式创新的关键目标是获取组织间流动的外部知识,用来获得创新成功。所有的创新中,大部分创新是在企业外部产生,内部产生的创新若没得到及时发展,则会消失(Chesbrough Herny,2003)。开放式创新战略核心就是保持与不同机构的多重类型的关系。然而之前对于开放式创新的研究大多关注企业层次的分析,还未强调企业在推行开放式创新战略中对外部知识流动所结成的组织间网络的管理。
(二)组织间关系与组织间网络
赛马德和韦斯特研究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组织间网络的分类。他们对网络关系的深度和广度,正式关系网络和非正式关系网络加以区别,并且指出企业必须建立深刻而广泛的关系网络。深度关系主要指企业对现有技术的开发利用,而广度关系为企业提供开发新技术的机会。要平衡这两者网络关系并将其结合起来,从外部联系中获得最大收益(March,James G,1991)。正式关系网络基于正式的合作协议,为组织间知识交换提供渠道,例如战略联盟。非正式关系为有价值的知识流动提供了途径,尤其是利用那些不可预见的机会。非正式关系可以说是正式关系的结果,同时也为正式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组织间网络使得建立稳固的企业间关系成为可能,同时又彼此约束。组织间网络中的双边企业关系会形成更复杂的网络布局。组织间网络是指各种互补关系的组合,而不是单一的关系。赛马德和韦斯特开发出的关系框架可以更好地理解创新管理中不同关系网络的特点。该框架进一步研究组织间网络与开放式创新实践之间的关系(见图1)。
开放式创新与网络管理关系分析
赛马德和韦斯特指出了网络关系组合面临的管理难题。迄今为止,企业还未将管理网络关系(Hoffmann,Werner,2005)与创新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是开放式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一)系统创新与网络管理
系统创新中,创新企业需要依赖供应商或合作者发展,因此也承担战略风险。当企业内部开发其所需技术时,若其他组织拥有相同技术,则应该谨慎与这些组织结盟进行合作,注意防范战略风险。企业很少选择纵向一体化管理,它们必须从一个更广泛的、网络层次的角度进行资源配置。与自主创新不同,在系统创新的情况下企业需要进行统一管理,促进合作企业加入组织间网络,因此创新企业需要管理网络的工具。例如外部风险投资、研究合作和产业联盟。
创新的系统性使创新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管理关系网络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关系组织的多样性可提供不同技术发展的丰富信息,可使企业把新技术的发展转为商机。企业要想取得系统创新成功,适时选择不同的管理工具很重要。
(二)新产品的商业化与网络管理
新产品开发面临一个主要问题是贫瘠的市场份额。创新企业必须制定战略,拉动所有相关的合作方参与其中,将新产品投放市场。因此,创新企业需从价值网络的角度和其他的成员一起管理外部关系,将重大创新的产品投放市场。
一个好的市场渠道需要维持和管理价值体系中成员的组织间网络的各种资源。因此,虽然某商业模型常特指某一企业,但它分析对象的范围不仅是一个企业,因为该模式包含了多个行业、多家企业的能力(Pisano,Gary P,2000)。这种商业模式不只是依赖于企业的表面,而是可通过开放式创新进行分析,或者说开放的商业化更合适。新产品的商业化过程包含多个组织的参与,形成的组织间的网络更是错综复杂,因此,对于组织间网络的管理研究更为重要。
开放式运营管理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必要性
(一)开放式运营管理概念的界定
当企业将外部创意引入内部并创造出价值,或内部创意通过外部渠道以不同的商业模式创造出商业价值。当企业高度依赖其他组织提供新技术或要在其他组织的帮助下将其新技术投放市场时,开放式创新的重点是管理企业外部创新和企业网络管理。
开放式运营管理指核心企业通过并购、战略联盟、许可协议等形式建立并管理组织间网络。把拥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结合成一整体,控制和管理其他企业的大部分关键能力。继Iansiti and Levien 之后,认为核心企业管理组织间网络有两个重要方面:首先,核心企业必须组织和管理价值星座(指价值系统里有组织的合作网络),使其能创造出最多的联合价值;其次,核心企业必须与其他参与者达成协议,分享所创造的联合价值。
(二)开放式运营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已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企业如何选择管理模式并与其他合作者建立联系以推动创新的商业化。然而,绝大多数的文献中所关注的只是和一个合作者的双边关系(Dyer ,Jeffrey, Kale, Prashant and Singh Harbir,2004)。
组织间的网络,不仅基于单一企业或双边企业研究开放式创新。核心企业必须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处理与网络中其他合作者的关系。目前尚无人从全面的理论框架角度分析如何选择组织间网络的治理模式。外部关系的建立决定新技术的商业化成功,因此选择组织间网络的治理模式已然成为开放式创新的核心(亨利·切萨布鲁夫,2010)。
Gulati(2000)指出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提供了难以被模仿的“网络资源”,并由此产生了持续的竞争优势。一个企业要想在组织间网络中获得竞争优势,首先就要对组织间的网络进行治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式运营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企业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开放式运营管理是开放式创新的补充
开放式创新常常定义为在创新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建立网络。为了开发或吸收新技术,将新产品商业化或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企业必须加大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力度。图2展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
由图2可看出,企业吸收并开发外部技术对于企业的创新来说很重要。图2中的漏斗会给人一种组织间的网络仅是在研发早期阶段起作用的印象。然而创新企业在其创新成果成功商业化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建立和管理组织间的网络,但这些关系网络不同于漏斗图中早期阶段的网络,建立早期阶段的网络主要是为了了解外部的技术。在学术研究文献中关注更多的是技术研发阶段的网络,而非商业化应用过程中的网络,但是由于它们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成功和新技术的收益,这一阶段的关系网络很重要(陈钰芬、陈劲,2008)。
企业必须有能力鉴定外部先进的科技哪些是企业所需且能够与之建立联系。建立这些网络是为了吸收外部发展的知识,位于图2左侧。当创新企业不能通过自身力量获取知识技术所带来的商机时,组织间网络随之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与那些现有的企业商业模式截然不同,这迫使创新企业与不同的企业共同建立组织间网络,能够将新产品成功投放市场。这些网络位于图2的右侧,是开放式运营管理研究的重点。
开放式运营管理是对开放式创新的必要补充。若只是与外部合作者内包或外包彼此的知识产权,核心创新企业并不能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利,它们还必须建立和管理组织间网络,既要开发新技术,又要利用新技术获取商机。当开放式创新不仅只局限于双方对于彼此技术的内包或外包时,外部网络管理则非常关键。核心创新企业需要组织和管理由合作者形成的网络以发展和利用创新。它们要寻找合适的合作者,管理并发展网络,让合作者之间的压力降低,逐步达到一个工作的愿景。提供互补产品和服务的企业通过其共同协作形成网络,企业发挥其在网络中的作用并创造用户价值。
结论
企业在开展开放式创新战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外部网络的问题。这个外部网络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或是新的系统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这个网络的管理是必须的,也是市场环境对企业的新要求(Gomes-Casseres, Benjamin,2006)。
某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仅影响企业本身,还可跨越企业甚至行业的界限(Hoffmann,Werner,2005),组织间网络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企业价值体系中具有互补资产或互补地位的企业更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对开放式运营管理进行研究,以此来补充分析并正确理解开放式创新。
参考文献:
1.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8
2.Chesbrough Herny.The Era of Open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3,44(3)
3.Chesbrough Herny.Managing Open Innovation[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47(1)
4.Chesbrough Herny.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orm Technology.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5.March,James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
6.Hoffmann,Werner.How to manage a portfolio alliances,Long Range Planning,2005,38/2
7.Pisano,Gary P.The governance of innovation: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s in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Research Policy,2000,20/3
8.Dyer,Jeffrey,Kale,Prashant and Singh Harbir.When to ally and when to acquire,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82/7-8
9.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创新的新范式[M].科学出版社,2010
商业化运营定义范文3
1 商业银行具有如下特征
1.1 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也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
1.2 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于经营对象的差异。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一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工商企业经营的条件。同一般工商企业的区别,使商业银行成为一种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
1.3 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专业银行只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和提供专门服务。随着西方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专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差距甚远;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上具有优势。
2 基层商业银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立,对促进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但是基层商业银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却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2.1 非正常信贷资产所占比重比较大
我国早已经制定了相关规范,对基层商业银行非正常贷款比重做了上限规定。但是部份基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已超过规定要求。逾期贷款或呆滞贷款主要产生于一些倒闭企业、翻牌企业或者多年未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这些企业已经无力偿还贷款。而有些企业并不具备担保能力,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未能经过公正的情况下进行互相担保。贷款风险非常大,一些基层商业银行由于不良资产较高,自保尤有困难,更谈不上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
2.2 贷款占用形态不真实
贷款占用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出基层商业银行经济运行的健康情况。无论是那一级别的商业银行,都应该认真的分析贷款占用形态,不能有任何的虚假,也不能借助非法手段,篡改贷款形态。现如今,有一些基层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中存在着逾期或者呆滞贷款。有些贷款已经确定无法按时归还,就应该将其视为非正常贷款,及时进行披露,以便于金融机构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及时做出政策方面的调整。正常贷款中所占有的逾期、呆滞贷款越多,则越无法反映出贷款占用形态。虽然商业银行每年都要进行贷款检测考核,但是由于正常贷款中的水分非常高,监测考核的价值也随之降低,这对商业银行的信誉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3 贷款会计科目核算缺乏规范性、科学性
贷款会计科目核算不够规范,科学,这就是导致信贷倾斜政策无法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贷款科目需要根据借款单位性质来进行详细的核算,而不是根据贷款科目是否有规定性的限额来进行核算。因为如果按照贷款科目进行核算非常随意,缺乏规范性,使得商业银行无法显示出正确的资金投入比例,往往会出现投入量夸大的情况。如果国家按照这一情况进行调查投资,很有可能会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2.4 基层商业银行体制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真正的商业化运营时间较晚,而基层商业银行无论从技术到人员素质再到硬件设备都较落后,这就造成了基层商业银行整体服务能力欠缺。尤其在人员上,基层商业银行员工很多都学历较低,没经过系统培训,对真正的商业银行运营不了解,主要靠多年的从业经验在工作,这就造成基层行服务能力差,操作风险较突出。
3 基层商业银行经济运行的建议
首先,要卸掉不良贷款比率高这个沉重的包袱,让基层行轻装上阵,以获得最佳的经济运行效果。在具体操作上可采取对逾期贷款限定期限进行消化,银企协作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把逾期率降到规定比例内;对催收贷款,特别是关停企业占用的催收贷款,要积极同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搞好协调,本着财政贴补一块、银行核销一块、企业收回一块(拍卖企业财产或通过兼并企业重新落实债务)来消化催收贷款;对经营效益不好的企业,通过与税务部门协调,采取在税前还贷或减免税收的办法来解决一部分,以此来达到逐步消化不良贷款的目的。其次,对基层行的贷款发放,要根据国家的政策限定投向,并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贷款发放与监督考核两条线,确保贷款科目的真实核算,对今后乱用贷款科目的违规行为要追究经办人员和主要领导的责任,以维护商业银行信誉,对已经形成不良的,要结合违规经营清理工作全部入笼真实反映出来。第三,基层行的主管部门,要针对各行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在其总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施办法的总体框架下,制定基层行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指标,不搞一刀切,即让基层行感到有压力,又不能让基层行可望不可及,在总体存贷比例的基础上,对借差行采取逐步收回借款和积极组织存款自我调节等办法,逐步使借差行达到整体存贷比例的要求,从而提高基层行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渐向商业化经营靠近。第四,基层行要不断加大设备和技术投入,从硬件上改善形象,提高公众信任度。要在人员上,加大培训力度,尤其在合规经营及法律风险等方面强化培训。要逐步引入专业人员,引入新鲜血液,做好新老更替。更要在经营理念上创新思维,虽然服务基层,但要从全球金融市场的角度引入新的先进理念,高标准高规格的自我要求。
商业化运营定义范文4
互联网广告出现分化
2011年年底广电总局颁布的“限娱令”“限插令”对电视行业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但网络视频行业却“如沐春风”,这两大政策直接刺激和激活了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在2012年的爆发。
长期以来,电视和视频网站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电视始终是主角,而视频网站只能甘当配角。
但事实上,2012年视频网站对电视媒体的分流明显,造成了广告主将电视媒体预算较多地划拨给视频网站。由于视频市场在竞争过程中对资本实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也就造成了在竞争环境下的市场集中度日益提升。媒体资源的一步步集中造成广告刊例价格不断提高,进而使得视频网站获得了更多的广告主预算。
2012年,互联网广告市场上另外一个亮点就是社交广告商业化探索初现成果。腾讯开放平台的社交广告产品的媒体价值获得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效果营销广告主的认可;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进程开始明显加快。“这使得社会化媒体的商业价值开始显现,但是从大市场层面看,社会化媒体获得市场全面认可的程度还不高,需要时间获得进一步印证。”易观咨询高级分析师董旭表示。
相比之下,门户网站的广告市场表现比较低迷,各大门户网站的展示类广告增幅都比较有限,2012年宏观经济的影响及新兴媒体形式对门户网站流量的分流,造成了门户网站在广告主预算方面的表现受到影响。同时,门户网站的广告预算大户,如房产、汽车、快速消费品等行业的广告预算收紧。“广告客户整合营销的需求迫使门户网站加速业务多元化,吸引广告主预算的方式变为稳定扩张门户流量和多元化发展业务以增加媒体形式及资源的两条腿走路。”互联网营销专家刘东明表示。
集中度加强或成趋势
2012年,尽管移动互联网对于互联网存在流量分流的事实,但是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价值,在营销内容呈现、受众覆盖等因素的影响下,并未实现大规模爆发,商业价值并未实现增值。因此,2012年依然是互联网广告的天下,且几大互联网商业巨头的广告集中度更加突出。
201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领先者依然是百度[微博]、阿里巴巴[微博]、谷歌[微博]中国、腾讯。他们所占的广告份额还在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的搜索市场上,百度的优势还在加强,以“搜索+”为代表的模式将成为百度拓宽搜索定义的重要方向。而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已经确定领导地位的阿里巴巴,从2011年开始在互联网广告市场开始发力。“阿里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拥有强大的资源,其资本实力也是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同时阿里巴巴在关键字广告、品牌广告方面都有布局,对百度、新浪都会构成直接威胁。”董旭说。
2012年谷歌在国内率先推出RTB广告业务。2012年4月,谷歌正式宣布在中国推出DoubleClick Ad Exchange广告交易平台,在这个广告交易平台架构的设计上,是一个展示广告实时拍卖交易市场。“事实上,在谷歌放弃中国市场的搜索业务后,布局RTB广告业务,拓展展示广告市场就成为其中国战略的重中之重。”品友互动CEO黄晓南表示。
商业化运营定义范文5
WiFi很快,但未必哪里都有;3G不快,但信号无所不在。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运营商的答
>> 4G潜行 4G来了 4G来了? Namaste, 4G 逐鹿4G 4G来了…… 4G争霸 布局4G 4G 4G商机 进军4G 走向4G 4G心计 4G战略图 4G司机来袭 LG押宝4G 谁将驾驭4G? 4G商用 任重道远 4G for Christmas 4G 洗牌在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WiFi瞬间变4G WiFi瞬间变4G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技术
WiFi很快,但未必哪里都有;3G不快,但信号无所不在。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运营商的答案是升级到4G、5G,而WiFi联盟的回答是Hotspot 2.0。
最新的Hotspot 2.0标准,可以自动由3G无缝切换到WiFi,用户不用手动搜索热点、输入密码、频繁换网,信号切换时不会产生间断,甚至可能感觉不到。
该标准是802.11u的一个子功能,按照IEEE的定义,802.11u专为外部异质网路互连定制,可以让802.11系列WiFi设备和GSM、EDGE、EV-DO、IETF、3GPP和3GPP2等不同网络间互传信号,彻底简化网络切换和漫游问题。
简而言之,有了Hotspot 2.0,就相当于手机有了身份证,在所有服务商的所有热点上可以一次认证,无缝切换;而理论上全世界的WiFi设备都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巨大的WiFi服务网,一次认证,走遍天下。
除了个人,最大的受益群体是企业。由于Hotspot 2.0支持设备自动连接到任意WiFi网络,企业可以藉此提供WiFi服务、推广产品和品牌,而且和谷歌、亚马逊一样共享用户数据。 前景
商业化运营定义范文6
关键词:资产管理;非标准化业务;风险控制
现代金融服务随着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服务企业的转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理从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历史使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发展为拥有保险、信托、租赁、银行和证券等各类金融业务子公司的综合金融控股公司,为转变成现代金融服务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各分支机构的业务模式也从传统的处置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向为各类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进行转变。在这种业务变革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现了许多非标准化业务,如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固定收益类增信业务等,这些非标准化业务在准入标准、尽职调查规范、风控要求等方面对标准化规范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形成了新的挑战。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
2000年11月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1]”此外,传统的业务范围还包括以下四部分:一是债务追偿和重组,资产置换、转让和销售,企业重组,债权转股权及阶段性持股;二是财务及法律事务咨询顾问、资产及项目评估;三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发行债券;四是资产管理范围内的上市推荐和债券、股票承销。[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成立之初,在管理和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政策性不良资产方面,已形成了一整套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标准化规范,培养了一大批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人员队伍,积累了丰富管理和处置经验。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或控股了一批金融业务的平台公司,业务种类已延伸至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行业范围内,区别于传统已形成标准化规范的处置不良资产业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出现新的业务如资产证券化、中间业务、投资咨询顾问、固定收益类增信业务等,尚未建立真正意义的标准化规范理念和文化,也未形成体系性的标准化规范,这些业务由于自身业务或交易内在构成的复杂,很难制定标准化规范并加以执行和监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非标准化业务,从实务概括来说,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于金融创新的背景下,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开展的尚未通过成体系性的标准化流程或规定进行规范的商业化业务,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业务内在构成复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些非标准化业务,从广义上说,可以概括为大投资银行业务。在现代金融服务领域内,金融创新日新月异。投资银行业务作为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业务内在构成越来越复杂,交易结构从资金来源至项目运营,往往涉及诸多相关利益方,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交易手段各有不同。各种业务同质性差别较大,往往一个项目、一个案例在交易结构、资产评估等方面都较难比较。这种内在构成的复杂为制定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带来了极大挑战。
(二)业务需求多样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传统的政策性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转变为开展商业化业务的金融服务企业,经营目标要实现市场化,经营模式应通过自身产品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客户也已经从商业银行、大型国企和政府机构发展扩大为各类金融机构、大小企业和政府机构、甚至是高净值的个人客户等等。客户的业务需求多种多样,业务需求的规模、手段和内容大相径庭,而作为市场化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身之本应该通过自身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而这种多样的业务需求很难通过统一的准入标准、风控要求等进行标准化规范。
(三)从业人员观念不同和经验不足
金融资产管理从设立之初至今,发展历史不过十几年,经营理念也发生了从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性任务向开展商业化业务的变革,从业人员在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但在商业化业务当中,不少从业人员,包括法律审查、风险控制部门人员和项目人员,尚未形成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商业化观念,商业化业务的操作经验也不足,不少从业人员还以政策性业务阶段的惯性思维对待客户需求,以我为大。这些都为非标准业务标准化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困难。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业务标准化规范的必要性及指导思想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非标准化业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从实践经验总结来看是指为了防范和控制非标准化业务产生的金融风险,根据业务范围的不同在准入标准、业务承揽要求、尽职调查、交易结构的设计、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通过制度化建设建立指导规范,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严格执行,监督交易或业务事项的变化,并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反馈,及时修订指导规范。
(一)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服务企业,从某个程度来说经营的就是风险,而非标准化业务由于自身业务特点,比较传统的经营范围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更大,因此,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规范,对于防范和控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产生的金融风险意义重大。标准化规范为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不仅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更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规模的扩大和经验的积累。
(二)金融资产管理商业化转型经营理念的变革
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是商业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对非标准化业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应当树立合规经营和利润最大化并重的指导思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具有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特征的金融服务企业,在完成政策性处置不良资产历史使命后,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重要标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非标准化业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就是满足合规经营的要求,而树立同时以利润最大化并重的思想就是要在制定和执行标准化规范的过程中建立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只有建立服务客户的理念,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市场化经营当中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为自己创造利润,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持续地获得利润为股东创造价值。
三、关于非标业务的标准化规范的建议
(一)转变和加强从业人员的经营理念和文化
从管理学角度讲,任何标准化规范工作的落实都要依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来进行,而从业人员的理念和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影响都是标准化规范工作的有效性实施的基础。[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2009年经营存续期限问题得到解决后,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人员结构不断更新。但从整体来讲,从事传统标准化业务和具有传统业务经验的从业人员仍占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人员的大多数。在部分从业人员当中,特别是法律审查、风险控制部门的人员,存在沿袭着原政策性处置不良资产的思维习惯和作风。在对非标准化业务制定和实施标准化规范过程中,没有建立以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造成工作僵化、阻滞工作创新。因此,树立新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文化,转变从业员传统思维观念,对于发挥标准化规范在非标准化业务保驾护航和促进非标准业务发展的方面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应当建立从高层做起,通过公司新文化的宣传和培训,逐步树立和加强标准化规范应以合规经营和利润最大化并重的指导思想。通过明确的前后台职责分工和便于业务开展的流程管理,发挥执行标准化规范对于开展非标准化业务的积极作用。
(二)根据不同业务模式制定相应的标准化规范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非标准化业务因自身的业务构成的复杂和业务需求的多样性,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具有相当大的困难,而且统一的标准化规范也较难适应不同的非标准化业务模式特点。虽然统一的标准化规范有利于执行,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业务的创新,而创新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区别于传统银行发展的根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大投行概念,提供的金融服务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了促进非标准化业务的发展,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部门应充分研究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监管思想和指导意见,正确领会监管部门监管思路,根据目前非标准业务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规范以利于业务开展。按照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制定统一的指导意见,避免标准化规范带来的指导僵化、不适宜实务要求的现象。例如,对于固定收益类增信业务,在准入标准上应根据房地产行业、能源行业、商业、农业等不同行业类型规范制定有所不同,在抵押担保的风控措施上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在抵押率上设定不同要求。[4]
(三)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工作的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
科学合理的标准化规范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但有效执行标准化规范不仅需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还要依靠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信息沟通。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整合业务审查流程和项目管理流程,一定程度上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阶段建立标准化规范有效执行的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和不定期检查,在事后控制阶段监督标准化规范的执行效果。[5]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标准化规范的监督机制一定程度上虽然能保障标准化规范工作有效执行,但对于适应监管要求和市场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标准化规范方面却有所欠缺。因此在监督机制当中,应当建立健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有效信息沟通管道,通过在公司网站建立部门提问与解答共享板块、建立不定期业务部门访谈、建立信息沟通的激励机制等,加强和完善标准化规范工作制定和执行工作的科学性和合规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化规范在防范和控制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的作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标准化业务是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可能产生金融风险须加以关注的重要方面。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规经营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形成自身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非标准化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工作是防范和控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也是其合规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标准化规范应当符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理念的变革,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标准化规范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
作者:姜慧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2000-11-10.
[2]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金融企业财务规则[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3]于家钦.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前景的思考[J].金融纵横,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