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1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英语教学 文化制约因素

1.引言

1972年,美国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 Hvmes)发表《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首次提出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on Approach),也被称为“意念法”(Nofional Approach)或者“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这种教学法在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西方国家,它主张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有效的交际,语言教学不仅应重视基本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对表达各种交际功能和意念的常用语句的介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学习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指人具有发出语音语调以及运用语言遣词造句的话语能力:另一种是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指根据交际目的、对象、身份等因素讲出符合语境的恰当得体的话语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但具备语言能力,并不一定具备交际能力。

交际教学法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相比,它有较明显的优势。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语言基础知识如单词、语法、句型等内容的讲解,课堂上多数英语教师忽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单向的语言知识输入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枯燥无趣,很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仍然张不开嘴,出现“哑巴英语”现象。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为目的交际教学法,将英语视为一种交流工具,为学生创造和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活动,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然而,由于我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交际习惯,交际教学法的实施在很长一段时间面临严峻考验,甚至难以实施。交际教学法在我国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受哪些文化因素的制约呢?

2.交际教学法和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对比

2.1传统语法教学法以记忆语法结构和单词为目的,交际教学法强调掌握语言基本技能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词汇的释义和举例、语法的讲解及篇章结构的分析,学生习惯性地用耳朵听,机械地记忆知识点,而交际教学法重视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常常会设置真实自然的言语交际场景,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表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在语言实践和语言应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能力。

2.2传统语法教学中教师占主体地位,交际教学法则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所有的教学活动。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从头讲到尾,学生很少有表达的机会。在交际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由“主体”变为“主导”,由课堂上从头至尾的讲授者转变为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控制课堂教学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示范者和参与者。学生则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切活动围绕学生进行开展。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学生获得更多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学生关于学习方面的任何需求尽可能地得到满足。同时,学生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效果可向教师进行积极反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3传统语法翻译教学主要授课方式是教师单向地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入,交际教学法则以师生互动、完成交际任务为主要形式。交际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地向学生讲授语言知识,而需要组织各类交际活动让学生真正提高语言技能。一些活动比如说对于所学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给出特定的话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各小组在组内进行复述,然后派代表在全班进行观点的陈述,也可准备一个具有争议的论题在全班展开辩论,也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现生活中的一些情景片段,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表演。总之,交际法教学中师生之间要进行积极的互动,教师设定特定的任务,学生使用语言予以完成,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水平。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英语课堂中使用交际教学法需要英语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准备。要成为很好的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在课前全面细致地备好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切合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相关活动,并且对课堂中出现的学生无法预计的语言活动进行点评和概括。此外,从学生角度讲,多年以来,我国许多学生接受了教师长期以来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他们习惯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倾听和接受教师讲授的语言点,交际教学法则改变以往的模式,学生则需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对学生以往期待的语言点或许不会进行详细解释,而是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这让部分学生感到很大的不适应。因此,交际教学法在我国英语课堂中的使用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它从西方传人我国,是否适应我国的实际教学环境和师生的实际水平,是否受我国文化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从著名学者Hofstede提出的文化价值维度对交际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予以分析。

3.文化制约因素分析

3.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冲突

依据Hofstede的研究,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对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和个体身份,鼓励自我表达、独立创新和自我发展,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集体主义强调个人的身份依赖于社会团体,个人情感依赖于组织和集体,个体的利益和需求受群体的影响,个体服从于群体。中国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取向较明显的国家。因此,交际教学法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的主动性,敢于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加角色互动和小组活动进行口语表达。对于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成长的中国学生而言,似乎不容易适应。英语课堂上如果一个学生过于突出和活跃,会被认为是爱炫耀和表现,甚至自以为是。若回答错误,会感觉丢脸,在集体面前没了面子所以让学生进行激烈辩论和讨论,可能会更困难。因为集体主义推崇团体成员间的和谐共存,避免人际间的明显冲突。尖锐的批评和不同的声音往往被认为是不合适且不礼貌的。

3.2高权利距文化和低权利距文化的冲突

Hofstede提出的高权距文化和低权距文化维度测定的是不平等在一个社会中的接受程度。在低权距社会里,个人之间不平等程度较低,社会不会突出权利引起的层级差异,大多西方国家属于权利距低的国家。高权利距文化则呈现明显的等级差异,倾向于遵从层级制度体系。中国是高权距文化的国家,对于年长者、政府官员、教师等角色赋予极大的尊重和敬畏。教师被中国学生认为是权威,是传授知识和解答问题的智者。在交际法课堂中,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主进行学习活动,可能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习惯服从于教师的权威,观念中教师应该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进行授课,学生应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因此,在交际教学法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主体地位的削弱也许并不能被中国学生理解和接受。

3.3高不确定性规避和低不确定性规避的冲突

所谓“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一个社会人们对于忍受模糊或者感受模糊和不确定性威胁的程度。根据Hofstede的调查研究,不确定规避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体现。不确定性规避高的国家,会制定正式的规则和规范的制度及不能容忍偏离观点和行为尽可能地避免不确定性。相反,不确定性规避低的国家,人们则更易于接受生活中的不稳定性,接纳非同寻常的想法和做法。中国属于“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不难发现这种价值观在外语课堂中的体现。多数中国学生认为,一位出色的教师课堂中应该讲授准确的内容,提供清晰的结构和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应给予及时指出和纠正,这些信念与交际教学法对待错误的观念背道而驰。交际教学法提倡学习者自主学习,注重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认为学习者通过练习可以进行自我纠错或同伴纠错。在中国这样一个高确定性规避的国家,教师若让学生自己或同伴纠正错误,则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合格或不负责任的教师。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2

【关键词】艺术类中职学校 乐理教学 实践

中职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愈来愈繁盛的今天,如何做好基本乐理教学已经日益引起关注。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方针和路线也在渐渐趋于完善,音乐教学自然也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更新,更加适应新时代学校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和习惯。音乐理论的学习是为了使用而服务,如果仍然沿袭陈旧枯燥的乐理纯理论教学,势必会将音乐理论学习与音乐实践相脱节。所以在乐理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探索音乐理论学习与音乐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新思路。

一、当前艺术类中职学校乐理教学现状

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特点是音乐底子较薄弱、基础不牢固,所以上课效率不高。对于教师来说,纯理论的乐理教学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音乐风格日益变化的今天,如果没有实际的声乐教学与演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引起学生的音乐共鸣的。作为学生,仍旧接受教师沿袭下来陈旧的教学模式,不能受到现代的教学模式和新思维的熏陶,是无法成长起来的。另外,中职艺术学校乐理课的教学一直以来实行专人专课的授课方式,教学计划与授课内容与其他科目不流通,不能相互促进。尽管很多中职艺术类学校规定了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计划,但是,总的来说,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乐理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很多学校通常把这门课程交给那些教学经验少、专业相对平平的教师来上,这都导致了乐理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中职学校乐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将乐理教学中的纯理论教学与感官感受相结合

乐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音乐实际欣赏和创作能力的过程,是为实际问题服务的,所以应当尽量杜绝出现理论终于实践的教学思想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也不能放弃音乐理论的学习,更要把相同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视听能力方向,将学生听觉训练和感官表达能力与理论基础能力同步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的学习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学习音乐理论的过程中,配合以听觉教学和事件,能将课堂气氛推向,同时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举例说明,教师在讲解狭音程旋律和广音程旋律时,就可以演奏出带有典型轻歌慢语、浅吟低唱(狭音程旋律)或者粗犷、愤怒、(广音程旋律)气氛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课堂知识也就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师应当广泛搜集相关教学素材和作品,寻找典型性实例来为学生展示具象化的音乐理论。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音乐艺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授课过程必须达到高度的契合和统一。

(二)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理论相结合

在数字化的今天,教学对象和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手段来进行实际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最大化调动课堂气氛。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现代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投影仪、数码钢琴等将理论化知识转化为图片、音乐、影片等具象化片段,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接受所学的理论。同时多媒体的出现还能为教师提供方便切实的资料共享,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所接受理论的背景知识与创作环境,对音乐发展的历史得到切身体验,为今后的理论系统和音乐创作埋下伏笔。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简单、易操作,可以最大化节省教学资源和教学开支。

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最大化节省教学时间,比如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和向学生共享相关资料的时间,将所教授知识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表现在大屏幕上,使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同时教师的教学备课环节也会变得更加简便易操作,利用节省的时间段能够适当增加课堂内容,提升上课效率。另外多媒体的直观性也是多媒体教学被考虑的原因之一,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多媒体计算机由于能够连接互联网,也就无形之中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开放的学习平台。

(三)在教授过程中将抽象的乐理理论知识具象化

音乐专业乐理教学实际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表象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往往缺乏兴趣。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学校对于理论课的教学思维,避免枯燥的“灌输式”教学,尽可能简明易解、深入浅出。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自我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努力搜集相关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内容表示出来,节省教学实践的同时也会使学生更加专注于理论知识,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基础乐理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在通过教师的具象化表达中达到理解,进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提升,从而为以后的音乐教育或者创作提供基础。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与理解,主要是通过教师授课过程中表达的方式和表达的内容得到,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一个中间者和传达者的角色。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地表达给学生,教师的表达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自我表达能力的加强也是相当必要的。

三、小结

艺术类中职学校音乐理论课的学习对于所有的音乐专业都会产生不小的铺垫作用,对于专业素养的培养、音乐水平的提高都有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创作出最佳的授课模式,保证我国艺术类中职学校乐理教学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资料】

[1]禹海燕.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改革幼师乐理教学. 科技资讯,2009 (22).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3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应通过中外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掌握欣赏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的理解。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公共艺术?音乐篇》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现状调查依据国家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2014年市教科院职成研究室成立武汉市公共艺术教学教研中心组以来,本着指导、引领、服务于各个中职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们,很多学校相继陆续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调研了解到,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武汉市东西湖职校等,从2014年9月,全面铺开公共艺术课程,有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年级、或二年级中职生开设为期一个学年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这一学年里,上学期学《公共艺术?音乐篇》,每周一课时;下学期学《公共艺术?美术篇》,每周每班也是一课时。截止到目前为止,虽然各中职学校在市公共艺术中心组的引导和组织下,已顺利开展了两年的公共艺术教研教学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是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当前在中职学校的学生教育当中规范程度还不高,公共艺术课程管理机构欠缺或不健全,对课程的投入严重不足,除了开设艺术类课程,有些中职学校基本上在艺术科教学设施上的投入为零,也没有储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因此,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使用和安排上捉襟见肘,直接影响了《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的有效开展。在每年一次的教学视导中,我们发现有一半中职学校里的音乐教师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有少数学校甚至没有音乐教师,而且由于以前没有开设音乐课程,职业学校的现有的音乐教师日常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多数是担任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而取得的职称也是德育专业方面的职称。音乐课程的教学设施也相当缺乏,有些职校音乐课室其实是多用途的,学生的舞蹈、形体训练、美术、团日等课外活动也在此课室进行,由此说明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是极度匮乏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影响着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如何改善现状,成为全面普及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二)影响全面开展《公共艺术?音乐篇》的有效教学因素在我国古籍中记述着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这个有趣而动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审美客体的音乐,离不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音乐艺术欣赏中的主体和客体是双向交流、相互渗透。这是艺术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之一。而在开展音乐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就是音乐艺术欣赏的审美主体。我们可以得知,在音乐艺术审美过程中不仅要有美的客体,重要的是又有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主体,一个能“知音”的合格主体(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要有正确的审美态度。审美态度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心理状态。转化为中职学校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心理状态就是对学习音乐的态度,是否具有较高的的学习积极性;2、要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感情的、带倾向性的爱好智趣。主要是指学生的音乐爱好和欣赏习惯。3、要有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泛指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有所欠缺,影响了公共课程学习的有效开展。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从小学毕业后就很少接触音乐方面的素质教育,甚至很少有学生接触过乐器。因此,大部分的中职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水平较低,缺乏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更难以准确把握音乐的音响形象及音乐形式结构的总体感觉,对于高雅艺术音乐的听觉上表现为迟钝、冷漠、无感,更谈不上心灵上的共鸣了。音乐知识和技能上的缺失,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且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但观察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中职学生对流行歌曲有着较高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音乐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流行歌曲通俗易懂,形式相对简单,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并参与其中,因此,欣赏和模仿流行歌曲却成为了学生对音乐爱好的欣赏和习惯,再加之现在各种信息化和媒体的宣传,不断地用错误的方式引导学生的音乐爱好和艺术趋向。(三)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开设《公共艺术•音乐篇》存在的困难通过调查发现:中职普遍学生存在音乐素养欠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以及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科教师教学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渗透教学缺乏有效性等现状。一次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教师(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的依据)和教学媒体设施,等四个主要因素的有机组成。特别是“学生”这一因素,他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接受教育及受自己的意识支配,外部设施和教师教学的渗透只是外因,他必须自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教学才能从中充分体现。公共艺术教学的发展,应从专业教育的实际出发,以研究教学内容为依托,优化课程建设,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提供与专业相匹配的教学模式,使公共艺术教学步入高效的正轨。授以学生审美理论,激活创新思维模式,以相关设计技巧来解决课程中的实际问题,多方面探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三、实施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路径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中职;音乐鉴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52-01

1.中职学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现状和定位

1.1定位。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音乐鉴赏课是实施德育教学的途径之一,对于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大作用。与专业音乐学校不同,中职音乐教育是一种普及型教育,其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生年龄小、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因此,中职学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定位是:结合中职教育目标,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感受、理解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增进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拓展音乐文化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1.2开设现状

目前没有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各中职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1.2.1现有的教学体系。音乐鉴赏课程授课对象为一年级学生,授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认识简谱、识别乐器等内容;二是西方音乐鉴赏,包括对西方经典曲目的鉴赏、理解等内容;三是中国音乐鉴赏,包括对经典曲目、红色经典曲目的鉴赏、理解等内容;四是戏曲鉴赏,包括区分传统戏曲类别、各戏曲代表作的鉴赏、理解等内容。

1.2.2现有的教材与师资。《音乐鉴赏》作为中职学生的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大部分教材内容偏重音乐理论,强调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中职学生认为没有明显的教学目的,学生对音乐鉴赏课失去学习的兴趣。

针对师资而言,音乐教师大多毕业于音乐专业院校,接受系统的、专业的音乐教育,主修方向不同,对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1.2.3现有的教学设备。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鉴别。欣赏需要用眼睛观察,鉴别需要用耳朵聆听。积极利用视频的手段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是学生获取和巩固音乐知识的有效途径。音乐鉴赏需要相对较专业的音像设备,目前音乐鉴赏课和其他学科一样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1.2.4学生的音乐水平。中职学校学生来自各城镇,各方面差别大,音乐知识水平也良莠不齐。有些中学由于受到师资资源的影响没有开设音乐课程,导致学生缺乏音乐知识,音乐视野有限,容易接受一些相对粗俗的流行音乐和缺少艺术品味的音乐。学生们对音乐鉴赏课不感兴趣,随意性较大增加了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难度。

2.音乐鉴赏的三个阶段

音乐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只是完成了音乐艺术的一半,还必须经过“再加工”,即演奏家(演唱)、乐队和指挥,有时甚至需要听众的参与,一个音乐作品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达到实际作用于客观世界,并对社会产生效益。

音乐欣赏有三个阶段,即官能、感情和理智阶段。仅追求优美的旋律,生动的节奏,悦耳的和声,这是官能的;体会到音乐的喜怒哀乐,节奏与句法、音的高低、强弱在音乐中的作用,和声的表现形式,各种乐器音色的区别及应用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即真正的欣赏,是进入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阶段,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欣赏者能熟知音乐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及名曲的风格、流派的特点,才能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到达这个阶段,才算真正进入神奇的音乐世界。

3.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种途径

3.1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例如取消难懂的乐理理论和曲式分析,适当增加具有时代特色、雅俗共赏的音乐和歌曲,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思维能力。应选择体系完整、简明扼要、便于自学、内容丰富的公共选修教材。

3.2建设多功能音乐教室。音乐鉴赏课程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欣赏内容包括中外优秀声乐曲、器乐曲,中外歌剧、舞剧及中国传统戏曲,这些音乐的欣赏,要有一个适合音乐鉴赏教学专用的多功能音乐教室,除了多媒体设备外,还需配备钢琴和高级的音响设备。以达到音乐鉴赏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3.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音乐实践。仅靠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是不够的,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音乐活动,如观看各种文艺演出,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文艺晚会或演出,激起学生歌唱的兴趣,到艺术中心(剧院)观看专业的演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通过亲身参与,亲身实践、学生才能进一步体验到音乐的艺术魅力,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感。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十分有效。

3.4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者、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交流者、音乐生活的指导者、音乐表现的欣赏者。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所以,激发学生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和平等。从根本上说,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之后,音乐鉴赏教学中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才可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双刃剑;刻不容缓

一、音乐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把双刃剑。

中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的技术、就业放在第一位,这是必要的。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不注重学生全面培养,把学生僵化、单一化。造成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种局面下,音乐这把双刃剑就可以显现出它的独特魅力.

(一)音乐教育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有利工具。

(1)音乐课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尤为重要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层次不齐,整体素质较低的特点,思想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

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音乐很容易被中职学生所接受,并且受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它可以融化于思想道德建设之中。用音乐这种特殊的手段“寓教于乐”“以乐辅德”。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素质的升华。

在我校每年的合唱比赛中,我都会感受到音乐给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带来的巨大转变。他们大多数不懂音乐知识,大多数不具备优美的声音。我选用课两首歌曲《在灿烂阳光下》和《相亲相爱》。刚刚开始训练时,学生们怨声连天,叫苦叫累。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不断进步,变得勤奋好学,变得求知好问,变得情绪高涨,变得热情洋溢。他们用歌声向我传达着他们的团队精神,传达着他们以集体为荣的心。他们的机械专业的学生,在舞台上向观众展现出钢铁般的豪迈意志。

音乐会使人坚强,音乐会使人情绪高昂。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音乐可以与思想道德建设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不断让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到。

(2)欣赏音乐对提高专业知识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中职学生作为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学习中存在许多共性。其中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较低等特点普遍存在。但是他们的知识涉及面却十分广泛。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不能满足他们活跃的思维。欣赏音乐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以学生做练习、写作业为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单纯让他们做练习、写作业,不少同学会出现效率较低、走神甚至不想书写的现象。如果选择合适的音乐,例如《我相信》、《我要飞得更高》、《相亲相爱》等学生既感兴趣又适合课堂播放的励志音乐。我发现,做的最认真、进步最大的往往是平时最令人头痛、最调皮的学生。

歌曲唤起了他们内心对未来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

音乐虽然不能直接使学生发生改变,但却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美国快速学习专家欧斯特兰德在他的著作《超级学习法》中介绍到:在美国某大学的测试中发现,单纯的用巴洛克音乐,不需要添加其他的学习方法,就能使学习速度提到24%,能使记忆力提高26%。所以,音乐不仅能解除压力,还能唤起学生心中潜在的巨大能量。使学生把“被学习”变为“要学习、想学习”。从而对进行教育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起到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与净化,进行自我调节

(1)音乐可以使学生找到自信,重拾自己。

在我的课中,我发现有一大部分学生很爱好音乐。当他们谈及唱歌时,总是滔滔不绝,很有表现欲望。我曾经找过好多非常调皮的学生表演节目,也有许多同学来主动找我。他们无论排练还是演出,甚至化妆的时候都十分认真。他们没有拖拖拉拉,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他们坚强,他们自信,他们不懈努力。他们主动为演出想办法,出点子,完全把后进生的摸样洗刷掉了。我看到了自信,看到了顽强。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大语言,是一种具有很强表现力的音乐。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不能从学习中得到增强自信心的动力,如果能学会和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那么将是他们的一笔巨大财富。不仅是“知识财富”,也是“精神财富”。在培养自信心的道路上,音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2)音乐课可以使心灵得到净化,进行自我调节。

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是美德艺术,是对自然、宇宙、生命美的赞叹。它蕴含着人性的柔美和天地的壮阔。所以,音乐课上培养学生欣赏古典音乐,可以使学生心灵得到洗礼,得到净化。

我们的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差,情绪不稳定,青春期特点明显,叛逆心理较强,易浮躁。所以音乐是学生在自我调节中容易接受的最好工具。古典音乐中所具有的优美旋律、丰富的情感和缓急有序的节奏,都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给学生充分想象空间,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愉悦的发展。

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把音乐教育融入到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中呢过?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与学生要将心比心,付出真爱。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将音乐与思想素质教育相结合,在音乐教育中,多表扬鼓励,尽量减少批评,让音乐教育逐步影响学生,建立信心,走向成功。

二、中职学校音乐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丑化。”创新不是简单的小发明、小创作。许多教师把创新狭义的定义为在课堂中单单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法就是创新。导致教师与学生关系逐渐疏远、不能将课堂中的知识在课下得到很好的运用。所以,要想创新,教师应全员参与,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将课堂的主动权放于学生手中。不可盲目的制定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合适的教学计划。不是简单的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法来吸引学生,而是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从思想、心理上感染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翁。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范文6

一、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叛逆时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感性的阶段。同时,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强烈,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则是处于消极应对的状态,同时部分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思想。然而他们毕竟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对音乐有着疯狂的爱好,他们喜爱有关音乐的各个电视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他们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手,有自己“主打”的歌曲,甚至对歌手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了如指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音乐课却缺少那份执着的追求,甚至对音乐课有种“有甚于无”的心理。

二、教材内容过于“高大上”,教学模式单一乏味

我们的教材课本的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忽视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导致了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的严重丧失。无可否认优秀的歌曲及其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于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差异过大,学生无法得到确实的感受,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

三、学校、家长及学生认为音乐课程可有可无

现如今,技能大赛贯穿学校的整个教学,因此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足马力专攻专业技术课程,从而都想在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这样一来势必把音乐教育等素质课程从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中剔除,以避免浪费专业学习时间。

认识不足就是为了弥补不足,发现困难就是为了解决困难,因此在多年的教授音乐课程的课堂生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总结了以下的改进措施:

1.学生课堂学生做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没有学生的充分参与,任何音乐教学都会事倍而功半。

自主经营“教学内容”。现如今教学提倡的是模块化教学,因此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制定几个大的教学模块,然后让学生在各个模块下寻找自己喜爱的内容,真正行使主人翁的权利,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自主制定比赛、考评规则。在音乐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演唱表演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机制,比如分组比赛、互相评价、互通信息等,从根本上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更进一步的捍卫主人的地位。

2.深入钻研教材,增加教学模式

教材多样化,增加流行因素。将教材编写思维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渴望音乐,向往音乐,尤其对当下的流行音乐趋之若鹜,因此在我们“高大上”的教学课本编篡之前就应该考虑增加流行音乐的介入,哪怕是课堂一角。有了这样的主线,不怕学生不喜欢他们的音乐课本了。

借助多媒体教室,给学生一个集看、听、唱为一体的课堂。摒弃之前较为单一的教师教唱,学生跟唱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多让学生欣赏当下比较流行的、感兴趣的音乐盛会及音乐人的事迹,甚至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功能上传自己的音乐录音,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饕餮盛宴。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摆正姿态,尊重学生切不能一味的“杀鸡给猴看”。中职学生是一群好动不易管理的学生。我们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不要一味的对学生给予否定,也不要动不动对学生进行“精神”打压,教师给学生讲道理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注意自己的讲话姿态。另外不要在课堂中一味的为了自己所谓的教师尊严而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严惩。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说教所有的责骂都能得到学生的理解。而我们如果真正的进行换位思考的话,就不难理解学生的行为,也就让学生学会了尊重。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因此在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定高度的道德素养。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德育育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学科知识,学习为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