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现代艺术的认识

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艺术;认知;现实主义;现代艺术

一、阿恩海姆的认识论艺术观:艺术能够且应该反映世界的本质—“力”

1.艺术的本质:在于反映对象的本质

阿恩海姆借助现代心理学和物理学的知识,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力的作用。“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一切物质的开头不是别的,而是人类看到的力的一种方式。”,力“对于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具有意义。像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和混乱、前进和退让等等基调,实际上乃是存在物的基本形式。”所以,他把艺术的本质亦归纳为一种力的表现,而这种力本身又体现了外部世界的本质。

阿恩海姆说,“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理念及理念物质显现的统一。”此处“理念”并非如柏拉图的存在现象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的神一般的“理念”,而是指对于对象在知觉中整体把握的情感表现性和思想意义等。而“理念的物质显现”即指艺术家凭借某种物质媒介所选取的用以表现这一整体把握的形式结构。这种形式结构本身不应被现实的物质性所束缚,而应包含着足以表现知觉整体把握的力的式样。这就是两者的统一。如阿恩海姆所说,艺术“要求意义的结构与呈现这意义的式样结构之间达到一致。这种一致性,被格式塔心理学称为‘同形性’”。他举例说道,如果有一个画家要表现亚当的两个儿子该隐和阿拜尔之间的关系,因该隐是杀害其弟的凶手,所以这幅画的意义(理念)应为善与恶、凶杀者与被害者、背叛者和忠诚者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因而所选择的式样结构(借助于媒介的物质显现)也应与此相同,而不能画成样子相似、姿势相同、对称排列着面对面站在一起的人物。

2.艺术思维的作用:艺术能够反映对象的本质

艺术思维之所以历来被认为低级,原因是在于被认为它是以诉诸感知为主的,而感知是对个别、具体事物的表面、形象的反映,是生理、本能的,是肤浅没有理性思考的。但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不但反对对思维作出形象、抽象之分,而且认为,感知尤其是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这种本领不是指人们在观看高级的理性参与到了低级的感觉之中,而是说视知觉本身并非低级,它本身已经具备了思维一切的功能。阿恩海姆指出,所谓的认识,无非是指积极地探索、选择、对本质的把握等。而这一切又都涉及着对外物之形态的简化和组织(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结合、分离、在背景中突出某物)。而认出某物,实际就等于一个问题的解决。这一切都是在视知觉中发生的。这就是说,视知觉能够抽象出事物的动力意象,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阿恩海姆以儿童绘画的例子来说明。以儿童的智力水平,并不具备复杂的理性层面的、有意识地归纳总结、推导能力。例如,儿童可以分辨出男人和女人,但却归纳不出他们的主要特征。问题在于,处在初级发育水平上、心灵对感性经验全面依赖的儿童,他们的绘画却具有抽象特征,如画人头都只像一个圆圈。这肯定不能用成人的理性推导思维来解释,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儿童的绘画技巧不足。阿恩海姆认为,这种抽象性是一种特殊的知觉抽象,其本质是“每次具体的观看都包含着对物体的粗略特征的把握——也就是说,包括着概括活动。”这种对物体粗略特征的把握正是知觉特有的把握整体性的完形机能。它不是高级的抽象思维能力完成的,而是一种由一种比它低级的知觉能力完成的。知觉对于对象的这种整体把握,其结果是创造出一个与对象对应的一般形式的结构。他说:“这个一般的形式结构不仅能代表眼前个别事物,而且能代表与这个个别事物相类似的无限多个其它的个别事物。”完形心理学美学把这种具有普遍性、整体性的“一般结构”称为“知觉概念”。知觉概念同科学概念一样能够揭示对象的本质,但它又与科学概念不同。科学概念揭示的是对象的物理本质,而知觉概念却是揭示对象给予人的知觉本质。前者属于物理学的范围,表明了对象的科学含义,后者属于心理学范围,表明了对象情感表现性的美学含义。例如,同是“重量”的概念,作为科学的“重量”的就表明地球吸引物体的力,而作为知觉概念的“重量”则表明物体作用于人的力(即人对对象的动觉体验),这种力就是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3.艺术的首要目的:认知功能

在一般的美学或艺术理论中,虽不否定艺术的认知功能,但大都把审美功能放在第一位。阿恩海姆却一反常规,认为艺术的首要功能是认知功能,艺术的认知功能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阿恩海姆认为,凭借视知觉抽象出知觉对象的形式动力,艺术得以具有认识的功能,而且认知功能是艺术的首要目的。他认为艺术让我们看见了世界。“只有在整个教育背景中,只有当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看见世界,美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才有真实的意义。只要艺术还只是漂浮在黑暗大海之中的一个可见的岛屿,那它就决不是完美的。只有把艺术看成是一种尝试,一种通过人的视觉捕捉和传达出的形状、色彩和运动来理解我们存在的意义的最基本的尝试时,艺术才有意义。”因此,他认为艺术产生于人类理解自身和理解其生存的世界的需要,是人类取得活动定向的基本手段。所以阿恩海姆非常强调艺术的认知功能:“我认为,艺术的极高声誉,就在于它能够类去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它在人类的眼睛面前呈现出来的,是它能够理解或相信是真实的东西。”、“艺术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认知功能。”

既然艺术的本质是以相应的同构形式反映力的结构,艺术亦因知觉本身所含有的抽象能力而能够反映力的结构,而且艺术的认知功能先于其审美功能,理所当然地,那么阿恩海姆对艺术的评价,应是以反映世界本质即力的结构与否为好坏标准。由此,便有了阿恩海姆为现代艺术的正名。

二、对传统现实主义艺术的批评与对现代派艺术的赞赏

1.传统古典艺术虚假的真实:中心透视的局限、片面

从古代起,人们一直把艺术品看成是现实事物的忠实复制品,在评判艺术品时,如果被认为同实物极其相似,甚至酷似到乱真的程度,就被认为达到极高水平。“翻开西方的绘画史我们看到,在印象主义之前,艺术家所留给我们不同时代的世界形象大都是与实际可视世界相似的形象。”这种对现实世界模仿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作为一种美学体系,则确立于文艺复兴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论上千年来被艺术家们奉为创作的“圣经”。“在艺术史的不同阶段,曾经有过使艺术‘模仿化’的企图,不仅希腊罗马的艺术,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也都处在艺术为一种要求再现世界‘真实面貌’的愿望所支配的时期。”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画家为代表的创作群体完善了这种再现真实的艺术手法。这期间,艺术创作的手法大大丰富,精神内涵也大大加强,但有一个普遍而又必须遵守的法则就是必须对客观现实给予真实的再现,必须服从于模仿的原则。为了进一步证明再现真实的科学性,中心透视法诞生了。简单地说,在眼睛和物理世界之间垂直地竖立一块玻璃,然后将眼睛透过这块玻璃片看到的物体画到玻璃片上,就得到了用中心透视画法画出来的那种样式,将现实的立体空间在固定视点下作单一的平面显现。中心透视画法只不过是能够真实地对现实进行复制的一种技巧,等于为正确地模仿自然提供了一套合乎科学的标准,也就使得那些以这种方法完成的图画变对客观现实的准确复制。阿恩海姆认为:“这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一个危险的时刻!这一新发现无疑等于宣告,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成功的创造,充其量也不过是对自然进行准确的机械复制罢了”。从理论上说,这是人类的理发和自由创造向机械复制的投降,这样做,表现上看是逼真的,但却只是从一个角度对事物一瞬间形态观察的结果,反映的是事物的一个侧面,并不能表现对于对象整体性反映的知觉概念。阿恩海姆在评论现实主义绘画的这种中心透视法写道:“如果我们从知觉和艺术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就必然会得出中心透视法比别的空间表现法更严重地损害了事物的基本视觉概念的结论。”

2.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对现代抽象艺术的支持与赞赏。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成为抽象艺术的价值依据:抽象是抽象出力的式样,世界的本质。

20世纪,“抽象”逐渐在艺术实践和美学、艺术理论中成了主导话语。“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的一个主导趋势,就是走向‘抽象’(abstraction)”它构成了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的根本特性,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抽象’是其艺术语言的根本‘语法’。”这一时期抽象艺术流派风起云涌,一般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是1905到1915年,主要是借助后印象派和塞尚所初步发展出来的艺术语汇,完成了艺术形式对自然形式和物象的脱离,建立起抽象形式的艺术表达。这个期间所形成的“抽象”是未脱净物象痕迹的“具象抽象”,主要艺术流派有: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早期表现主义和后来的超现实主义。第二期是1916年到50年代,此间艺术已彻底摆脱了自然形式和物象,建立了纯粹的抽象形式的艺术语言,形成了不指称任何外部事物和现实的、以纯粹的形式因素构成的艺术。此间所形成的‘抽象’是一种完全的“非具象抽象”。这个时期的艺术流派有:抽象表现主义、构成主义、极少主义、概念艺术等。50年代后的西方艺术,仍然在延续着已经作为现代之“传统”的抽象形式语言,如美国的新抽象主义、大色哉绘画等。尽管抽象运动产生了大批优秀艺术家与作品,其中不少画家亦为抽象运动著书立说书写其理论依据与价值,但是都不如阿恩海姆提出的抽象是抽象出视觉形式的力的式样深刻。具体已在前面“艺术思维作用”(视知觉的抽象能力)一节阐明,此处不再赘述。

现代艺术的去芜存真:去物质与抽象化

现代派画家完全摒弃了现实主义艺术的透视法。他们从创造知觉概念的同构等价物的艺术要求出发,将正面与侧面、远处与近处、过去与未来全都集中在一个平面上,给人一种强烈的整体的印象。例如,著名的世界立体派大师毕加索在其名画《格尔尼卡》中,将大火中挣扎或狂奔的妇女、怀抱惨死婴儿哭喊的母亲、惊恐万状的公牛、在长啸中被刺死的战马以及被炸得支离破碎的肢体,这许多发生在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形象组合在一个平面上。但它们却被一个视觉概念所统帅:活着的与死去的都在怒吼,从而渗透了一个主题——对法西斯战争的控诉。因此,现代派艺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对物质性和立体性的舍弃、对作为整体的知觉概念的表达。诚如阿恩海姆所说:“古代艺术大师们所希望的是能够把主体对物质的坚固性和清晰可辨性感受突出出来,而现代派艺术家却希望尽量减少事物的物质性和尽量把事物的立体性减少到最小限度。”这种对物质性与立体性的舍弃就是导致了现代派艺术的另一个特征——抽象性,甚至抽象到完全用线条和几何图形来构成图画。例如,鲍尔?克立所创作的作品就完全是按照欧几里德几何学原理推导出来的图形。他所创作的《哥哥和妹妹》中,两个头的有机分离被一个长方形所否定,这个长方形在融合这两个头的同时,又把哥哥的一张脸一分为二。右边的两条腿所支撑的身体既可与哥哥的头部连起来又可与妹妹的头部连起来。据说,这幅画表现了这样一个世界:事物的自然状态通过两极的对立变得更加稳定和可靠。在这幅画中还能看到某种现实的内容,而在抽象艺术发展到极端时就完全同现实脱离,成为“无标题艺术”,通过某种线条、图形所呈现的力表现出某种旋律和节奏。这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的“音乐式的探讨”,音乐和绘画合而为一了。阿恩海姆对于这种抽象艺术是十分欣赏的。他认为,现代派艺术最主要的优点在于更直接地表现自然结构的本质,而现实主义只能通过现实的形象间接地表现。他说:“科学的方法,就是从个别的和表面的现象后退,从而更直接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的方法。这种对纯粹的本质的直接把握(叔本华就因此而高度地评价了音乐,认为音乐是最高级的艺术),是那些优秀的现代派绘画和雕塑企图通过抽象而要达到的目的。现代派艺术家运用精确的几何图形的目的就是在于更为直接地去表现那些隐藏着的自然结构的本质。而那些现实主义的艺术,则是通过对这种自然结构,在物质对象和发生在物质世界的各种事件中的表现形式进行再现,而把它的本质间接地揭示出来的。”显然,他这儿所说的“本质”即指对于事物整体性把握的“知觉概念”。由于现代派艺术具有非物质性、立体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因而总是直接地创造出“知觉概念”的同构等价物,而现实主义艺术却须通过真实的形象间接地包含着这种同构等价物。

三、小结

阿恩海姆对现代艺术的批评是中肯的,当然也因为其艺术观本身就是对现代艺术的概括。他将现代艺术的抽象视为把握现实的有效方式,但是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多种,阿恩海姆自己也未清楚艺术将来的走向,更明白抽象艺术并非艺术发展的顶峰。其对现实主义把握世界有效性的排除在外,这是他的失误。

注 释: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7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24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9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6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3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走向艺术心理学》,丁宁等译,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31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郭小平等译,北经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53页.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398页.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6页.

牛宏宝:《现代西方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9页.

牛宏宝:《现代西方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9—350页.

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现代艺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51-01

印象派诞生于法国绘画流派,印象派追求光影下的色彩变化和效果,但却失去了对“形”的整体把握。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认识到印象派肤浅的一面,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式的观念,重视形体结构和构成形体的线条、色块和体面,使艺术创作异于客观事物,并且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加入主观情感,因此,后印象主义是真正的为现代艺术发展拉开序幕。

一、保罗・塞尚,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

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他对现代艺术产生的影响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画家。他的成就,不在于他创作的作品主题是严肃或者传统,抑或现代,而在于他所建筑的艺术风格,所表现的艺术手法是前所未有的,具有试验性的。塞尚完全依靠自己的观察进行艺术创作,有意识地将创作转向表现主观世界,他摒弃了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法则,重新构筑了新的透视法――散点透视法。他追求透视角度的随意性,在艺术作品中尽可能不用透视对比来表现空间关系,而是通过色彩对比和协调对客观物象进行塑造来表现前后空间关系。

塞尚的代表作之一《静物》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整个画面看起来向前倾斜,水果盘变形向左延伸填补空白,高脚杯大小完全不符合正常透视,前面随意摆放着几个苹果。看似笨拙的构图却给人很舒服生动的感觉,静物间的关系随意而紧密,如果将画中任何一个物体拿走或改变,画面立刻显得不再那么自然耐看。

二、保罗・高更,主观“综合主义”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又一位代表人物,他的艺术作品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他的绘画强调原始性、象征性、表现性、节奏性和装饰性,因此,他的绘画风格展现出“综合主义”的特点。高更的作品通常是用简单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画面的主要形态,增强色彩的亮度,突出轮廓和画面主体。在创作技法上几乎采用色彩平涂的方法。他的这种绘画风格是吸收日本版画和原始土著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高更向往原始自然生活,他曾于1891年到塔西提岛,生活在土著人中,他崇尚原始性,他的画风也表现得十分纯朴。

高更对“原始性”的追寻表现出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他最著名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反映了他对世界和对哲学的思考。画面充满了问号,且作品由物化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

高更的作品具有抽象性并且大多寄托了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思索,富有象征意义,为以后的象征艺术开阔了道路,对康定斯基、毕加索等有着深刻影响。

三、文森特・梵高,源于心灵的表现

梵高作为对现代艺术影响深刻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他的艺术作品与塞尚的作品所带给人的感觉是截然相反。梵高的作品所体现出的特点是强烈表达自己的个性,尤其是在色彩上 。

“我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此地的大自然超乎寻常的美丽。苍穹处处蓝得不可思议,太阳洒下一道浅黄的光芒,柔媚得有如混合了德尔夫特的凡・德尔・米尔(Van der meer of Delft)的天蓝色和黄色。由此可见,梵高对色彩的喜爱达到了狂热痴迷的程度,尤其他对黄色更是一往情深,他对色彩的追求也是他之所以被称为“火焰的画家”的原因。由此也说明梵高的画作中明显充斥着他自身的内心感受。

梵高对色彩精神潜力的应用集中体现《夜间咖啡馆》一画中,他用红色和绿色来表现人性可怕的。室内是血红和深黄,中间是一张绿色的台球桌,四盏吊灯散发着橙绿的光芒,空荡沉郁的室内到处是相互抵触、相互对比的红色和绿色。对照着刺眼的蓝绿和黄绿,强烈的色彩对比向人们传达出酒店是使人堕落、发狂或犯罪的地方,这种气氛“犹如魔鬼的熔炉”。

在梵高心里,色彩已经代替形象的地位居于首要地位,现代主义艺术形象的缺失开始出现并得到关注。梵高的艺术实践直接影响了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发展。

四、后印象主义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塞尚、高更、梵高三人的独特的风格,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绘画的认识,成为现代艺术大力发展的转折点。后印象主义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这是对既成模式的反驳与探索而得来的,具有鲜明的探索性与实践性。所以,后印象主义能够引导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成为现代艺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可以说没有后印象主义,传统艺术就很难完成向现代艺术的转变,现代艺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新时期艺术发展的主导力量。

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范文3

一、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广告表现形式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构思中要求简单和以小见大,因为广告呈现给受众的时间较短,所以需要巧妙的构思和创意进行广告设计,呈现给受众的画面要“以寡胜多”“见微知著”。这是广告艺术的重要标志,因为广告本身的局限性使其只能从一个侧面将产品的特性呈现给受众。广告设计者一般会采取局部特写的方式,着重关注角色最具代表性的举动,往往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将整个广告的含义表现出来,确保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广告布局的影响

中国画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国画并不是要将事物的形象完整地表达出来,而采用抽象的风格让人产生一系列联想,这对中国画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美术对于抽象美有自己的见解,画家认为不需要将事物的外观照搬到画上。因为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神似”,而画家对事物有各自的见解,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画风,这些表达方式在我国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现代平面广告体现出这种神似的精神,往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真实的外形并不一定能收到很好的反响,而神似的画面能让受众产生联想,激发其购买欲,这样的广告更容易获得成功。中国绘画名家齐白石先生曾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观点,而这又与现代广告学的观点呼应。“不似”就是为了“似”,“不似”并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事物,而是为了将事物的整体用更加简明的方式表现出来。而现代广告也正是利用了这个观点,让受众在联想中认识产品的形象。优秀的广告是把生活中的形象加以升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当前的广告设计工作有着明显的统一性,一般采用整齐划一与虚实相应的表现手法这与我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传统艺术手段在广告当中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运用。在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中,也时常有整齐划一或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如篆刻艺术的布局方式正是体现了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虚实结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变化中体现出艺术的灵动性,而在不断变化之后又能展现艺术作品的整体性。这种传统美学的表现形式与现代美学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动、静之间的协调体现艺术的魅力,对现代广告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杨雪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范文4

[关健词]模仿再现 主观表现 标准多样化 过程化 生活化

现代美术是指从19世纪下半叶的后印象派到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美术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被称为后现代美术阶段,而在后印象派以前的艺术就是传统艺术。

西方的传统美术,是理性精神指导下建立在模仿写实基础上的艺术。它是西方工业社会到来之前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19世纪下半叶,西方的哲学思想、工业技术、科学、生存环境、传播媒介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使艺美术也随着潮流而逐步摆脱了传统美术观念的束缚。它以反叛传统美术为起点,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 同传统美术相比较,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表现

西方传统美术的基础就是模仿再现真实的客观对象。这种观念起源于古希腊,作为美学体系,则确立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完善了真实的概念,以透视、解剖、明暗等科学法则充实了再现客观对象,描写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模仿客观对象确立为传统美术不可动摇的基础,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随着科学技术在19世纪的迅猛发展,传统艺术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照相术的发明和普及对模仿写实的艺术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艺术家感到震撼和危机,纷纷寻找新的出路。wwW.133229.Com而东方艺术的适时传入,让西方艺术家大开眼界,认识到非写实的、平面感的、表现性的绘画同样有着独特的魅力,他们奉为经典的模仿艺术仅仅是众多的艺术观之一。于是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画家开始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到了20世纪,这种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派、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出现,他们或者着力于表现强烈的自我心灵感受,或者强调于潜意识的客观描绘,把过去传统写实的审美标准放到了并非那么重要的位置,充分表明了现代美术表现心灵真实的特征。

二、美的标准出现多样化

传统西方美术的基础和标准是模仿客观现实世界。人们在两千多年的艺术史中,逐步建立起一种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这就是真实和优美,对人们的审美影响极为深远的结果。

无论艺术家采用什么样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作品都是具象的,统一于现实世界的,尽管期间不断涌现浪漫派、写实派、印象派等多种美术流派,但写实仍然是它们不可动摇的基础。宏观地看,由于写实这一至高无上的模式的影响,这些美术流派在美术变革历程中的变化微乎其微。以塞尚为首的后印象派开始着眼于主观精神的表现,他们发现主观感受变化无穷,只用真实优美的客观形象是远远不能表达的。客观真实固然感人,但心灵的真实更具感染力。优美使人愉悦,丑陋同样使人震撼。

三、现代美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识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这种理性精神已失去了原有的权威性,各种非理性的、精神分析说都纷纷向它挑战。现代精神下产生的艺术观念大大拓展,人们不再拘泥于模仿现实,而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领域积极地探索和创造。人们认识到,美术中最有价值的不是它的技巧和内容,而在于不断发现和创新,艺术体现的是现代社会的创造性思维。美术的历史本身就是在创造和发现中前进的,只不过由于历史的条件局限,19世纪以前的美术进展缓慢,基本上都是美术风格上的变化,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始终缺乏本质的变革。而美术史的前进过程就是在否定已有风格基础上进行的,新奇又有创造性的东西备受人们关注。正是这种创新的特性,毕加索把人体肢解,并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组合,结合非洲黑人的木刻艺术,把观赏者带入一种全新的创新境界。而后来的艺术家则更是前进了一大步,他们摈弃了传统艺术技巧、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积极发挥主动性,大胆开拓新的媒介领域,打破了美术与美术、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开辟了现代美术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四、现代艺术过程化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里,生产力低下,生活范围狭窄,人们总是醉心于永恒的基业、永恒的关系。在这种仅仅能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社会,人们尤其看重的是结果,却从不看重过程。基于此,传统艺术也只注重最后的作品,对于创作的过程并不怎么关心。

而在现代社会里,生产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短暂性、新奇性和多样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特点。短暂和新奇与过程是紧密相连的,因为过程意味着向未知的领域探索,就像人类对生命和生活本身的认识一样,生命的价值并不在死后产生,而在出生到死亡这一变化过程中蕴含。人活着的时候,不断有很多的目的和追求,一旦死亡,一切目的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追求生命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同样,艺术家更看重艺术的创作过程及过程中所得到的感受和体验,而把结果看成是次要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流行于美国的行动画派,以及后来的行为艺术等都是在这一现代艺术观念中产生的。

五、现代艺术生活化

在传统艺术的观念中,艺术和生活被视为两个不同的范畴,普遍认为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具有非功利性的特点,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而生活是人们的现实存在,属于物质范畴。在传统社会中,一部分人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艺术活动,其他人则从事物质创造。这种划分长期以来占据了人们的头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准则,但这种划分割裂了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现代社会应当是更完善、更高级的社会。现代社会的人也应该是精神和物质结合的完善的人。生活本身就可以是艺术。这种“艺术就是生活本身”的观念在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中追随者众多。他们认为,生活是生命过程的体现,生命过程就是不断追求,不断满足,再不断追求,以求新的满足的过程。在这种不断创造、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人们体会着种种微妙感受,这才是生活的终极目标。而艺术的本质同样是对生活中前所未有的事物进行创造和发现,艺术不应当是对现有的美的事物的模仿。既然生活与艺术的本质都在于不断地创造和发现,那么如果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从中创造和发现前所未有的事物,生活本身其实也就成为了艺术。于是,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有的艺术家开始从生活环境和工业产品中选取物品和素材,这就是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对现代工业社会的肯定,对社会现实的重新关注,对现代生活的直接反映。它是艺术走向生活这一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抽象艺术之后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思潮。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2.

[2]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5.

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范文5

一、前期意象艺术表现

闻一多的诗歌艺术表现兼多种诗风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从闻一多个人方面上来说,他本身一方面承接着“五四”时期诗歌的探索精神,在诗歌创作上力求寻找丰富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又对“五四”时期诗歌脱离传统文化、盲目西化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能够从西方文化中吸取新型的创作能源,促进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在“五四”时期,闻一多就接触过多种文艺新思潮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非常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这不仅是因为意象艺术富有提示性、暗示性,且还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与表达性,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这对于诗歌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闻一多不仅在诗歌理念上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而且在诗歌创作中更具有鲜明的意象艺术体现。例如,在闻一多的《雨夜》一诗中则具有很好的说明。这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作者失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存的基本态度。在诗歌的创作上,作者从多方面角度展示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如诗中的“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树枝拼命地扭来扭去,但是无法躲避风的爪子”,作者将狂风、树枝进行意象艺术的创作,从自然景物中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借助自然风霜表达现实人生的感怀,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闻一多通过诗歌创作在自然形象中寻找了自我生存的映照,从而赋予了诗歌丰富的寓意。再比如,闻一多的另一首较为早期的诗歌作品《孤雁》,诗歌中作者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孤雁”意象,将诗歌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当时孤独无助的人生境遇,诗歌的总体表现都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意象艺术的象征性和含蓄性,与中国古代艺术诗歌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与联系。

二、后期意象艺术表现

“”后期,闻一多的诗歌表现效果在中国传统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转型。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引进,闻一多希望在保持本地诗歌色彩的前提下,尽量地吸收西方文化的优势,通过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更具意象艺术的诗歌。在此期间,闻一多又批评一些盲目仿照西方文化的诗歌创作,他偏重于人们应对西方文化采取“取之精华,弃其糟粕”的学习理念。同时,在学习新知识时,诗歌创作者应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仰,重新审视传统的理性意识。在后期的诗歌意象艺术表现形式上,闻一多的理论思考不仅是其自身的诗歌创作观点的表现,也是诗歌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闻一多后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店、两个本体进行展开的,他企图通过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来表现诗歌整体的美感。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道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从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出发,并且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艺术创作道路的过程。从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闻一多的诗歌创作特征是从意象传统出发,再逐步突破意象传统的创作理念,用西方文化的意象艺术手法加强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效果,最终构建意象艺术的诗歌体系。闻一多的《死水》中的诗篇正好反映了作者创作思维、理念的变化,可以从该诗篇中明显地看出诗歌意象艺术以及色彩的变化,此外作者将诗集命名为《死水》也正是用这部诗集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资料上可以看出,闻一多是1925年7月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而收集在《死水》中的诗篇除了几首诗歌以外,其余的都是作者回国后创作的作品。留学回国后,作者的心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对外国文化的接触与认识,作者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外,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作者在异国他乡也时常会受到他人的压迫与歧视,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加强了作者的民族屈辱感,从而使作者对于西方文化有了双重的矛盾态度,这种复杂的心理造成作者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思想感受,从而孕育出不同的创作灵感,而《死水》正是作者在回国后的现实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对意象的表现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联系,其中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是作者创作诗歌理念的一大转变。 三、对近代诗歌发展的影响

闻一多意象艺术特征的转变,对于中国现代诗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与意义。首先,闻一多在很早的时期就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引进我国诗歌的创作发展历程中,扩大了我国诗歌的创作领域,对我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我国诗歌发展的初期阶段,诗歌创作主要以写实为主,呈现出了一种直白、浅显的诗歌效果,使诗歌失去了足够的诗寓,抑制了我国诗歌的发展,而那时期的闻一多则凭借自己的诗歌艺术直觉较早地将意象艺术引进诗歌创作领域,突破了初期诗歌写实的困惑,增强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品位。

其次,闻一多在诗歌的创作历程中,汲取多方面的文化艺术理念,并且借鉴优秀的文化思想,融合西方文化艺术,为我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例如,闻一多摒弃西方诗歌文化的感伤、颓废的艺术内涵,而从艺术的表现效果上对西方文化的意象艺术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了对现代诗歌的契合,创造了具有特色的诗歌道路。

此外,充分认识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特征,也有利于现代诗歌创作者突破传统的闻一多诗歌创作理念。通过对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评价,人们可以发现具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艺术作品,有利于现代人更好地把握闻一多诗歌艺术的丰富内涵,,加深对艺术诗歌的认识与理解。

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范文6

1.中学美术教学的状况

自从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策略以来,各教育机构都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现阶段,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在国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极力改进美术教学的总体质量。从其教学成果来看,在现代中学教育体系发展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一些最基本的美术技能以及美术知识。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教师试图通过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来推进中学美术教学,将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审美以及兴趣的培养,这就给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埋下了隐患。

2.中学美术教学的实效及其局限性

通过对我国过去一段时期以及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虽然中学美术教学的成绩较以往有所改善,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专业教师传承知识本身的同时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节,这样就导致中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灵魂的缺失,换句话说,就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模式不能吸引学生来投入地学习美术艺术,而仅仅是泛泛了解美术。这对于我国整个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极为不利,同时,也无益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二、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渲染

艺术素养并非人人都具备,同样,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一方,专业的美术教师要能够用自身的艺术素养来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本身的兴趣,进而才能将美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内容更顺畅地传承给中学生。同时,在兴趣的导向下,中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认知也会有所提升,比以往更能融入美术的学习氛围中。

1.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1)中学专业教师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

提升教师本身的美术艺术素养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中学生的重要前提。在实践过程中,我国从事中学美术教学的专业美术教师在以往也做了诸多探索,深深意识到创新意识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与艺术理论的认知及其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息息相关。有的美术教师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美术专业的知识点与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但由于其自身艺术素养的缺失,往往就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种枯燥、机械的印象,这对于日后教学十分不利。所以,作为美术学科的专业教师要首先从自身的教学能力、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来提升本身的美术艺术素养,进而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够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学生对美术学科有着强烈的兴趣

中学美术教师自身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美术教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也极为关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这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同样适用,教师要以兴趣导向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美术教学,并且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与教学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到美术这门艺术的灵性。中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生活中来看,艺术之美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美,要想发掘并认知这种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小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对美术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入,促使中学美术教学朝向素质化方向发展

在现代绘画艺术的领域中,很多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绘画艺术的同时,为了使得绘画创作更为完美,融入了很多国内外的新兴艺术风格,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特性,令作品活灵活现。从中学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将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美术创作激情,教育学生不拘泥于形式,仔细体察自身对美术艺术的独特感觉,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每个人的艺术感觉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三、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既不能忽视绘画艺术的创新性又不能过于强调美术艺术的创新,教师要能够把握其中的内涵价值所在。探究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十分重要,如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领悟到美术中的艺术内涵,那么现代中学美术教育的质量就会理所当然地提升上来了。

1.现代绘画艺术及其创新意识

(1)现代绘画艺术概述

现代绘画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现代艺术氛围中滋生出来的绘画作品,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绘画艺术而言,现代绘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较为密切。通过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观察可知,很多绘画艺术作品中都存在中西方美术艺术文化的影子,而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的渲染,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使得现代绘画艺术本身有着较为独特的味道,其中不乏一些创新的内容。绘画艺术创新,是绘画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他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绘画艺术风格也都不尽相同。

(2)现代绘画艺术的特征

从总体情况来看,现代绘画艺术有着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便是现代绘画艺术中所潜藏的艺术精神以及创作理念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美术艺术,这也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者对于珍视现代美术艺术的态度。从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差别来看,后者忽略了对画面物体本身的形象性勾勒,转而表现绘画艺术所能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绝大多数艺术形式都是较为抽象且充满美感的,只不过人们对艺术本身的认知与领悟能力存在差别,所以,对同一艺术作品的感受就有所不同。

(3)探究现代绘画艺术领域中的创新意识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研究现代绘画艺术时,难免要关注它背后独特的创新意识。从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一个具备基本鉴赏能力的人,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创作者在绘画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创新意识。在现代绘画艺术的烘托下,将创作者的创新意识也传达出来了。事实上,现代绘画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又高于生活。一个致力于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往往会通过较为激烈的手段来强调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找寻艺术氛围中的片刻宁静。

2.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合

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尽管了解到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中学生创新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从具体教学策略来看,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过程,教师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内涵的解析,来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可能有的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的领悟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断地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学会欣赏现代绘画艺术作品的演变过程,以及艺术家们在创作作品时的细节变化。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内容,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这门艺术的内涵价值、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并以此来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1)教师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内涵的分析,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诸多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可以发现,绘画艺术大师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从一幅幅绘画作品中,便可以窥见艺术大师创作理念的变化以及创作风格的转变。创新,是艺术大师区别于普通画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思路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本身,而且,有很多艺术创新理念都是源自于中西方绘画艺术火花的碰撞,从而滋生出一个新的创意点,借助艺术大师之手,将创新的思维通过绘画艺术这一表达形式呈现给世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领悟,并要鼓励学生在创作个性化美术作品时,要能够将自己创新的内容融合在作品当中,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教师要提示学生,独立美术创作风格的形成是在具备一定美术技能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的。

(2)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以此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