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能源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能源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能源的应用

传统能源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粉末冶金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

前言

为了寻求长远的发展,需要重视能源问题。在全球经济以及热口增长的环境下,传统能源彰显匮乏性,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无法进行再生。因此,面对严重的资源危机,要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项目对待。粉末冶金对传统冶金技术进行了发扬过大,积极融合现代科技,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现代工业的良性运转,也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

1 对粉末冶金技术特征的分析

粉末冶金技术具有长远的历史,其主要立足传统冶金技术,达到了对诸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优势突出的新型冶金技术。粉末冶金主要对象是粉末状的矿石。在传统的冶金方法中,矿石的形式为整块,先进行提炼,而后进行冶炼。应用传统技术,块状矿石提炼技术受制于技术和矿石的大小,只能达到80%左右的利用率,产生大量材料的废置。但是,在粉末冶金技术的应用下,资源利用率得以大幅提升,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另外,块状形式的矿石材料长期处于露天堆放,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破坏。由此可见,冶金技术的改善势在必行,要重视冶金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材料各尽所用,发挥不同冶金材料的作用,切实提升使用效率,形成高性能的新材料,达到成本的降低。利用现代粉末冶金技术,能够对废矿石、旧金属材料进行再利用,有效节约资源,极大推动经济效益的获取,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粉末冶金技术在原材料选择方面相对较为宽松,能够充分利用废旧金属、矿石等,形成不规则的粉末,满足原材料节约和回收的目标。另外,鉴于粉末冶金可塑性以及相关材料的添加,促进性能的增强和平衡。

2 对新能源技术的阐述

在科技的推动下,新能源技术逐渐被科学界重视。在传统能源开发与应用中,出现严重的资源匮乏现象,加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得新能源问题的出现备受关注。新能源材料需要在开发、存储以及转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由此可见,新能源材料是发展新能源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实现转化和存储,其在配件、生产要素等方面都极具特色,与传统能源行业的材料截然不同。粉末冶金技术在整个新能源开发应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 系统介绍粉末冶金技术的类型

3.1 传统粉末冶金材料

首先,是铁基粉末冶金。这种材料是最传统,也是最为关键的冶金材料,在制造业中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其次,铜基粉末冶金材料。这种材料类型较多,耐腐蚀性突出,在电器领域应用较多。再次,硬质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硬度和强度都十分高,其应用的领域主要是高端技术领域,如核武器等。最后,粉末冶金电工材料和摩擦分类,主要应用在电子领域。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粉末冶金材料的需求量增大。另外,粉末冶金材料在真空技术领域也得到推广。摩擦材料耐摩擦性较强,促使物体运动减速,抑或是停止,在摩擦制动领域应用较多。

3.2 对现代先进粉末冶金材料的介绍

首先,信息范畴内的粉末冶金材料。立足信息领域,主要是指粉末冶金软磁材料。具体讲,是指金属类和铁氧体材料。随着对磁性记录材料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粉末冶金软材料的需求。其次,能源领域内的粉末冶金材料。能源材料的研发推动能源发展,其中,主要涉及储能和新能源材料。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量增大,传统能源彰显不足,因此,新能源开发势在必行,尤其是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的开发。再次,生物领域的粉末冶金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生物技术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在生物材料中,主要包含医用和冶金材料两大类,在维护身心健康的同时,加快金属行业的进步。第四,军事领域的粉末冶金材料。在航天领域,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是重要指标,稳定性要突出,具有极强的耐高温性。在核军事范畴,粉末冶金技术也具有发展前景,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工业技术的进步。另外,新型核反应堆的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的防辐射标准,而粉末冶金技术的支持下,切实增强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效降低核辐射强度。

4 对粉末冶金技术在新能源材料中的应用的介绍

4.1 粉末冶金技术在风能材料中的应用

风能对我国而言,十分丰富,不存在污染,是新能源的主要类型。在风能发电材料中,粉末冶金技术主要实现对两种材料的制作,即即风电C组的制动片以及永磁钕铁硼材料。这两种材料的制作与整个风力发电关系密切,事关发电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影响发电效率的高低。风能发电机制动片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方面,要求较高,同时,力学性能必须突出。目前,主要应用的是铜基粉末冶金技术,完成对压制制动片的制作。制动片需要在导热方面十分突出,同时,制动盘具有较小的摩擦。在应对恶劣温度环境的时候,也能够进行有效的使用。对于永磁钕铁硼,系统永磁材料代替了传统的永磁材料,烧结钕铁硼就是加入了稀土粉,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而成。

4.2 粉末冶金技术在太阳能中的应用

太阳能突出的特点是清洁性,是新型能源的一种,被商界所看好,开发价值巨大。当前,在太阳能领域,主要的发展方向为光电太阳能与热电太阳能,形成发展趋势。立足光电太阳能领域。其主导作用的部件为光电池,也就是半导体二极管,依靠光伏效应,促使太阳能有效转化为电能。目前,太阳能光电转化效率较低,对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在粉末冶金技术的使用下,能够有效进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光电转化率得以显著提升。同时,粉末冶金技术也研发了多晶硅薄膜,代替了传统的晶体硅,光电转化率大幅提升。另外,粉末冶金技术与太阳能热电技术也实现了融合。当太阳进行地表照射之后,为了达到对光热技术的有效收集,需要发挥吸收板的功能。而吸收板的制作与粉末冶金技术息息相关,主要应用了其成型技术,发挥粉体在色素和粘结剂方的作用,而后混合,形成涂料,涂于基板之上。这也充分体现了粉末冶金技术在成型技术方面优势更加突出。

5 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粉末冶金技术优势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中极具发展潜力。粉末冶金在创造性方面十分突出,塑造性较强,使得其在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中占据核心地位。粉末冶金技术的工艺原理使得其在新能源开发中更具经济性与高效性。因此,要大力推进粉末冶金技术在新能源开发应用中的拓展,为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晓华,贾成厂,刘向兵.粉末冶金技术在银基触点材料中的应用[J].粉末冶金工业,2009,04:41-47.

[2]邱智海,曾维平.粉末冶金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07:10-12.

传统能源的应用范文2

关键词:汽车能源 新能源 研究现状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97-01

近些年来,随着温室效应及城市雾霾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环保意识也因此不断增强,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关注,经过很多学者的不断研究和实验证明,汽车尾气是城市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汽油作为汽车行使中使用的能源,燃烧中会产生含有大量铅、磷的尾气,直接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城市环境,为了环境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开发新能源意义重大。并且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也必须寻找新型能源来代替传统的汽车能源。汽车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众多汽车场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1 汽车新能源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使得购车一族的人数越来越多。现代城市家庭几乎已经达到了一个家庭拥有一辆汽车的水准,购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未来一个家庭中可能发展到拥有两到三辆车。如此庞大的汽车数量,就算暂且不讨论交通问题,仅考虑汽车尾气所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就十分可怕[1]。汽车尾气不仅气味难闻,影响身体健康,更影响着地球的生态和大气环境质量。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已经超出了大气的自净能力范围[2]。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英国学者对尾气排放的研究数据表明,一辆轿车一年排放的尾气比汽车自重大3倍[3]。此外,数据中显示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十倍。由此可见汽车尾气的污染多么可怕,可以说现代城市生活中,城市环境污染源之一就是汽车尾气,并且汽车尾气近些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每年因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破和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已达二百三十亿元人民币。想要缓解汽车尾气污染,必须开发新型能源,用来代替传统能源,从而减轻汽车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无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和应用,更能够有效缓解石油能源消耗,新能源研究意义重大。

2 汽车新能源研究的现状与应用

2.1 新能源之太阳能

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应用较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科学家经过不断的实践,研发太阳能板,并将其应用到了汽车之上,利用太阳能作为汽车内驱能源和动力,以实现代替传统的汽油、柴油汽车能源。以太能源作为汽车能源能够达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石头的目的。并且还实现了零排放,太阳源汽车支持边行使边充电,利用阳光蓄电。但太阳能汽车易受到天气影响,并且技术上并不成熟,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二零一一年提出了太阳能汽车计划,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一千亿人民币,研发太阳能汽车。新型太阳能汽车不论是操作上还是维护上,都将变得便捷,结构上也会加简单,生产难度大大降低,摒弃了传统汽油动力系统,解决了环境污染,未来太阳能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事业发展的大方向。

2.2 新能源之电能

电能汽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能源,通过电机等和其他部件的配合,将电能转换为机械动能,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流的大小控制汽车行驶速度。世界上第一台电能汽车制造于一八三四年,利用的是直流电机驱动。虽然电能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很早,经历了一八三四年的起步,到一八六零年到一九二零年的发展,最后却停滞在了一九二零年。但近些年随着石油资源的匮乏,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再次提高了对电能汽车的关注。一九九二年福特汽车开发了Ecostar电能汽车,之后日本丰田汽车也投资开始开发电能汽车。如今电能汽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开始受到社会关注。二零一零年我国加大了对电能汽车开发的投资,电力能源实现了零排放,更能有效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电力能源是传统汽车能源的最好代替品。

2.3 压缩天然气

压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目前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汽车能源,压缩天然气无色无味,不含有毒物质,本质上对人体无害。我国2013年6月建设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已达到285座,压缩天然气作为汽车能源技术日趋成熟,不仅无污染,成本相比传统能源要低,效益要高,并且安全便捷,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大,目前我国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压缩天然气是最理想的传统能源的代替品。国内外都针对压缩天然气汽车进行了研究,各个地区都建设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但随着近些年天然气开采力度的加大,天然气资源本身又不丰富,天然气匮乏是阻碍压缩天然气能源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压缩天然气能源暂时还无法取代传统汽车能源,如何科学推广压缩天然气还有待研究。

3 结语

对于人类来说地球是唯一的家园,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对大气的破坏不容小视,开发新型汽车能源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只有开发新型绿色环保能源才能使汽车和地球和谐持久的发展下去。新能源开发中必须融入生态环保理念,加强对减排技术的利用,打造低碳、环保、绿色、节能、低污染的新型汽车能源,从而缓解环境大气污染,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虽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但相信电能汽车和太阳能汽车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墨菁.浅谈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汽车尾气的影响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2,13(11):119-124.

传统能源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城市改造

发展低碳经济,使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社会是我国当前正在尝试的发展方式,如何促进我国城市的改造沿着一个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来进行,如何实现我国城市改造之路的顺利实施,这些都是如今面临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现实选择。笔者主要通过分析低碳经济范式下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进而对我国城市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初步判断进行了阐释,重点分析了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走低碳之路的可行性,最终得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可能途径。

一、低碳技术应用的现状解读

1.低碳技术应用的优越性

低碳技术的应用着眼于人与社会、自然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偏重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不单纯是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价值的提高和工矿企业的应用,低碳经济的到来,以及相伴而生的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发充分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企业的经营理念也由传统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转变为更多的注重企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低碳革命的到来,呼吁人类要以子孙后代长远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只局限于当前的经济收益。

2.低碳技术的特点及作用机理

低碳技术的应用强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开发新的绿色低碳型能源,缓解传统的高碳能源危机。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给人类的生活理念带来一次新的洗礼,低碳技术的应用将导致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的根本变革,掀起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文明――低碳文明的浪潮。

3.低碳技术的研究有利于传统能源方式的转变

低碳技术是在当今全球大力普及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社会发展模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低碳技术与能源利用方式的合二为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必将推进新型现代化的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推广。总之,发展低碳技术,大力开发出各类新型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必将引领人类的生活朝着低碳化、清洁化的方向发展。

4.世界各国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利用低碳技术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在大力推广低碳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发新型低碳技术。目前,在世界各个国家和科研机构,人们普遍意识到了低碳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意义,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来建立专门从事低碳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如:清华大学成立的低碳能源实验室,美国开创的开发太阳能、生物燃料,以及先进照明技术方面的新探索,英国提出的新的低碳技术筛选标准,强调技术的成熟度和减排潜能,同时注重成本―收益的产出效率。

由于当前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于低碳技术方面的研究较为稀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低碳技术的应用还存着一些隐患和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明确的低碳技术标准,缺少一套体系成熟的低碳技术理论作为支撑。尽管欧洲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现实中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低碳技术应用标准仍不存在。

二、我国城市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综合能源利用率仅为33%处于较落后的水平,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数基本都维持在45%以上。对于传统工业,如钢铁、汽车、建筑、纺织、橡胶、造船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些附属工业部门等产品的单位能耗远远超出国际先进水平40%以上,其中机动车辆的油耗比欧洲国家高出了25%。我国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当或类似国家的能耗高出二到三倍,对于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我国只有30%左右的水平,这一方面比世界先进国家低了20%。

2.低碳技术研发遭遇困境

我国有关部门曾经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低碳技术的研发及推广,但是由于缺乏较为完整、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因而,伴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管理机构的变化,一些鼓励政策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部分政策已经停滞或者从未执行。此外,在发展低碳技术领域上,我国目前的研发技术和水平与国际上领先的高端技术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峻

长期以来煤炭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一方面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另一方面产生的众多煤研石带来了严重的水体和大气污染。如:阜新城区及周边地区现有大小排土场、研石山23处,累计堆放量20亿吨,压占土地面积32KM2,阜新煤炭资源开采每年产生工业废水3000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农田、河流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长期破坏,致使我国大部分城市面临能源、环境、技术等严峻问题,长此以往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的稳步提高,必将带来重大的挑战,同时,对于今后一系列与低碳相关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改造之路的实现途径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进一步节省能源,在能源总量不变的基础上维持较长时间的利用,还减少了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尘和温室气体对环境的破坏,对我国这样的能源消耗大国来说意义非常。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表明,我国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直接促进了能源度下降。在传统能源结构的基础上,加大低碳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如开发核聚变反应堆、高温气冷堆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技术等,应用新型热力循环、微小型燃气轮机等终端能源转换、储能、热电冷系统综合技术等,研究资源勘探评价、钻井和安全开采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地质理论等,采用沼气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大型风电机组、太阳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燃料乙醇、高效低成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经济高效氢储存和输配、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等使我国的能源结构更加完善。

2.经济技术层面多方合作,加强贸易管理

在当下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建设低碳经济、阻止全球变暖趋势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在此认识下,我国建设低碳经济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尽可能通过多渠道与各国各地区进行交流,开展经济技术层面的多方合作,共同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力度。开发低碳技术是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步骤,它需要研究在建筑、电力、化工、交通、冶金、石化等所有排放温室气体的传统产业部门中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开发、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等。

3.增大绿色植被面积,发挥碳汇潜力

碳汇是生态环境对温室气体的储存作用,利用绿色植被和土地调整等方法可以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储存在生物碳库之中。充分发挥这种碳汇能力在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有资料表明,每年大气中有净10亿吨碳通过碳汇被大陆上的植物吸收。发挥森林植被的环保减排功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若充分发挥现有的碳汇能力,中国的绿色植物净吸收温室气体的功能将增强到4.5亿吨,相当于我国每年工业排放温室气体总量的3%-4%。我国利用并充分发挥碳汇潜力的途径有:加强森林植被的管理,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工造林吸收碳的效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成本等。

4.出台各项保障政策,提高改造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对水电太阳能能等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低碳技术,加大对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都需要国家投融资政策的保障。通过优惠政策的导向,制定并实施鼓励优质能源开发的价格补贴、收费、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对具有一定商业推广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用户给予补贴等,能够保障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和创新。同时,要规范传统能源产业,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价格体系,继续推动煤炭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增强竞争力,完善流通体制,建立现代煤炭交易市场。核能、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等能源产业要进一步国产化。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政策。地方和部门组织制定的相关规划,必须与国家能源发展规划衔接一致。完善项目核准备案制度,形成更加科学、规范、透明的管理办法。

四、结语

在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城市的改造与低碳经济思想相结合是我国抓住低碳发展机遇、实现老城市改造的目标,同时到达城市发展与环境相和谐的一个途径。也是积极地回应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生态文明的市场机会, 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机会,必将掀起一场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布局、节能减排甚至包括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等.低碳经济论[C].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辛章平, 张银太.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

传统能源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 新能源 发电技术 发展

1 引言

为良好的应对能源紧张的现实问题,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社会对于清洁能源、可再生性、低污染的新型能源需要逐步扩充。新能源即是通过非常规的技术手段进行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例如太阳能、海洋能等均为代表性的新能源,他们没有污染,且可循环持久应用。通过新能源进行发电,即是将新能源变成电能的具体过程,这样一来可确保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2 新能源发电技术状况

新能源主要为在应用新技术手段的条件下,有效的开发应用可再生资源。对于传统化石能源来讲,应用新能源发电技术呈现出可再生、能量丰富、污染影响较低的特性。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风力发电、地热、生物质技术以及潮汐发电技术等。针对目前科技发展现实状况,应用太阳能光伏以及风力进行发电技术手段较为完善,且应用更加广泛。

2.1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具体的应用模式包括户用电源、单独发电系统以及并网发电等。光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有户用电源、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其中户用电源为较为简单的模式,发电容量较低,通常用于舒缓偏远区域居住人民的电能缺乏问题。应用独立光伏发电技术其容量较大,而结构较为简单。作用在于为具体的区域完成供电。应用并网光伏发电技术成为今后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主体发展方向,主要传输电能到电网。当前,技术员工主要针对并网地区屋顶发电以及峰光伏技术进行研究。建设可调度系统,配置蓄能装置,发挥储存能量功能,并做好能量的调节分配。该技术系统适合在经常断电的区域建设应用,当然所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还有一类为不可调度的系统,其结构较为简单,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然而由于欠缺蓄电池无法储存能量,因而需要保证系统设置在最适当的区域内。另外,为预防孤岛效应现象,应确保并网系统之中的逆变器发挥实时监控功能,确保电网的正常可靠运作。如果引发停电现象,则可快速的进行反应。

2.2 风力发电技术

应用风力发电技术可有效的调节管控发电功率参数,利用电磁转矩设备机组可实现快速高效的发电。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系统、变距、调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同常规发电厂包含明显的区别。风力发电完成并网控制可利用多重途径方法进行。在应用双馈方法进行管控的阶段中,可利用调节转子掌控并网频率。同时借助交流励磁的有关参数与幅值调节并网电压。一旦利用永磁直驱法完成了并网,则可在确保电力系统有关器件良好运行的状态下实现作业质量水平的跟踪以及管理。并可在有功以及无功中快速良好的转换。同时该技术显著特征在于,不会对电流参数形成明显的冲击影响。另外,探究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我们还发现,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并不会由于风力发电系统的接入,令机电振荡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或整体电力系统包含的负阻尼以及弱阻尼震荡形成转变。这是由于风力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合理,标准较小。同时,电力系统内的输电线路则会由于风力发电系统接入方式导致潮流方向产生显著的变化。设置线路的安全保护系统阶段中,应针对该类问题做着重的分析考虑。

2.3 生物质发电技术

生物质发电技术应用,借助生物质内部能量完成供电目标。其呈现出能源分布广泛、污染影响较低、具备可再生性的优势特征。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生物质资源多样丰富,因此更应积极颁布有关政策,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应用。当前具体的技术方式包括直燃、混燃、沼气发电方式等。当然,我国该技术领域的研究推广受到了经济水平以及具体研究能力的限制,因而生物质发电的探索应用仍然处在初步发展时期,无法构成规模化、一致性的市场环境。同时,额外投入对于该领域的产业化以及商业化发展形成了抑制作用,我国应加紧出台相关管理方针,积极履行有关措施,全面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快速、优质发展。

2.4 海洋能发电技术

海洋能发电技术主要包括潮汐能以及波浪能发电技术。前者应用海水的涨潮落潮水位差,完成蓄能发电。潮汐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产生明显的环境污染影响,属于清洁能源。当然建设潮汐变电站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资金,因而电价高是影响其商业用途的主要因素之一。波浪发电通过电力系统使波浪能发生转变形成机械能,最终形成电能。该技术呈现出回收资源时期持续较长且应用技术手段较为复杂的特征。

3 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能源大量消耗以及污染环境问题逐步显现。因此只有有效的发展应用新能源发电技术,方能解决能源不足问题,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沿海区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含有广泛的风能,因此在该类区域应有效的拓展应用风力发电系统技术。应进一步扩充投资经费,提升建网力度。另外伴随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应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我国生产研制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当前光伏发电手段的应用以及产业化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在今后势必为我国的供电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如果说风力发电以及应用太阳能发电较易受天气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则应用生物质能源进行发电,可有效的弥补该缺陷。我国为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储备,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生物质将逐步代替近百分之二十的传统化石能源,其应用前景一片大好。

4 结语

总之,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新能源技术将更加广泛,相关政策措施会逐步完善,进而可有效的应对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促进环境资源的健康持续建设,发展低碳经济,抑制能源污染导致的破坏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应继续扩充对新能源发电系统技术的投资应用,确保生态系统的可靠平衡,同世界技术全面接轨,真正扩充新能源发电的应用范畴,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新一.新能源发展展望[J].电力技术,2009,10(10):7-14.

[2]于三义.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92-93.

传统能源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能源问题;新能源开发;光伏太阳能;应用现状;开发探讨

中图分类号:TK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64-02

一、能源问题

围绕能源的问题实在太多,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往往是伴随着能源的开发和运用历程展开的,从农耕时代的人力、蓄力到如今大量机械及电器设备的运用,我们都可以看到能源以不同形式存在和运用的范例,然而至今不到200年应用历程的电能,在所有能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传输的高效,能量间的转换和控制容易等都是电能的优点,而当今社会生活中大量电器产品的出现,更将我们对电能的依赖推向了极致,你是否想过,如果你的生活中停电了该怎么办?事实上,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所有的生活都很难想象。为避免这样糟糕的事出现,我们建立了强大而复杂的电力供给网络及支撑这些网络的能源基地,其中包括水电站、火电站和核电站等传统能源基地,对于一些重要场所的设备用电,我们采用了UPS等多套的备用电源供给方案。按理说,多重保险已将这样的发生概率降至极点,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类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追求舒适生活时,能源的消耗也大幅度递增,在我国的重庆、武汉等城市,每年夏季高温,大量家庭空调的集中使用让电力网络远远超过平时的用电负荷,电力公司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限电措施来维持基本的生活用电所需。当然,这样的状况也给电力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也同时给我们关于能源的运用带来了更多思考:传统的能源还能大规模开发吗?传统的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利用空间究竟有多大?过去的几十年,传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使经济迅速发展,然而过度的开发已导致地球环境越来越糟糕,最近几年,地球上频繁出现的极端气候,洪水、干旱、泥石流频频发生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传统能源在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将目光转到对环境、生态,尤其是其利用和开发空间即为宽广的新能源方案上,新能源的一个显著特征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较少对环境造成干扰和影响。近年,我国风力资源的开发成效显著,这是新能源应用成功的一个典范,据资料报道:截止至2012年6月,我国已以5258万千瓦的装机并网容量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国。在我省大理,楚雄州的牟定县,昆明的富民县等都能见到风力发电机组的身影。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大规模(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目前多集中在甘肃、内蒙、山西等所谓的河西走廊一带,由此表明我国近年来对新能源发展的重视,对现有能源结构实施的战略调整已初显成效。另一种可供开发的新能源——光伏太阳能发电,这是人们酝酿已久并终究可以看到应用希望的一种新能源。每天投向大地,东升西落、日复一日,滋养着大地万般生物的太阳给了我们开发运用这种能源的灵感。在地球上,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太阳,这就是我们能应用的能源基地,事实上,我们现今所应用的能源,追根溯源,都是来自太阳,只要太阳存在,其源源不断的能源几乎是无限的。已有详细的资料表明,目前,太阳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到达衰竭期尚有遥遥40亿年之远,因而,太阳能可以认为是一种永不衰竭的能源。经测试表明,太阳投射到地球上的有效能量按地区的不同其年辐射量在3350~8400MJ/m2(大约在930kwh/m2~2333kwh/m2)不等,比较我们普通家庭年用电量大约在1500~4000kwh之间,可以想见只要将不到2平米的太阳能利用上,也就足够一个家庭一年的能源所需。

三、全世界光伏太阳能的开发及应用状况

当电能最先造福人类的时候,已有人想到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方案,1883年在美国出现的第一个大面积硒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是最早的应用原型,到1955年,一个造价达到1500美元/瓦,效率为2%光伏太阳能电池出现在美国的Hoffman电子,到1958年,其效率已提高到10%,并在美国的NASA先锋卫星首次应用,之后,光伏太阳能电池被大量应用于太空,几乎所有送到太空的卫星、航天器、空间站,都用到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外太空的大规模运用,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使发电效率进一步提高,产量持续增加,成本不断下降。大规模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在21世纪开始,最近10年光伏太阳能产量由1997年的125.8MWP,增加到2007年的3730MWP,年平均增长率41.3%,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5%。2007年,全球光伏太阳能安装量为2.4GWP,德国约占47%,西班牙约占23%(分别为世界第一和第二)。2008年,安装量增至5.5GW,累计安装量已达15GW,按地区排名,西班牙新装机量为2.5GW(占45.4%为世界第一,德国第二)。2011年全球累计安装量已增至2.4GWP,其中,意大利28%,德国26%,美国10%(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三)。预计到2020年,全球总装机量将达200GWP,绝大部分为并网发电。

四、我国光伏太阳能的发展态势

光伏太阳能产品(或者产业)究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我国目前应用情况如何,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其一,光伏太阳能发电的效率是否还有提高的空间,目前的效率在15%至18%之间,提高的空间很有限。其二,不同地区的日照年辐射值的差异性,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分布在3400MJ/m2~8400MJ/m2。其三,光伏产品的市场价格,现在的国内电池模板价格已降到近1$/WP(约6元/瓦),其四,综合发电成本按系统规模大小不同、地区不同使用年限不同,目前的价位大约控制在1~3元人民币/千瓦时之间,这个价位距普通居民0.5元人民币/千瓦时的价位尚有一段距离,但差距已经很小。中国光伏太阳能产业目前面临的是“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90%以上的硅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依赖出口,形成了对全球产业链的“依附性发展格局,这样的格局导致原材料的高价进口,产品出口价格受制于国外,国内企业承担产业链中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环节,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不利于光伏市场健康发展态势。我国实现光伏太阳能发电的前景如何走,纵观世界先进国家在光伏太阳能发电所走过的路途,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采取国家、用户、电力公司三方共同努力,分部实施的办法,国家给政策,电力公司给技术、给服务,用户给宣传、给普及的方式进行。首先,可以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医院及政府机关所在地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园,在以光伏发电作为补充、后备能源的供给的同时,以科普和宣传的方式让民众认识这种新能源的特性,一旦时机成熟,逐渐推行发达国家屋顶光伏发电的经验,其方法的实施可由电力公司利用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太阳能电池,建设发电系统,在白天发电高峰时吸收电能,进入电力系统,通过安装的用户电表抵扣晚上向电力公司买电的数目,用户卖电给电力公司的方式,来发展我国光伏太阳能发电(目前储能蓄电池技术尚不够理想)。总之,我国对光伏太阳能的利用起步较晚,潜力很大,特别是我国地域广袤,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空间十分广阔,必须重视其开发利用,为今后我国的能源提供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1]冯垛生,王飞.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M].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2011.

[2]周志敏,纪爱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日]滨川圭弘.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应用[M].王长贵,王斯成,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西]鲁克(Luque·A),等.光伏技术与工程手册[M].王文静,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传统能源的应用范文6

改革开放也加速了我们专业的发展,从总量来论,我国已是这方面的大国,日益受到世界 同行们的关注。21世纪我们要向成为主导潮流的强国方向努力。

这里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一些想法,供参考。

一、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人们对改善居住与工作环境的要求,即健康、舒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随之而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多,相伴而来的保护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限排、ODS物质替代等)日益增强。急需提高认识,寻求对策。对习惯做法要重新加以审视。

经济全球化是大潮流,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观念、技术、管理、法则等诸方面都会有深刻变化。人才争夺将更为突出。

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将深深影响我们今后的活动。我们要关注、要应付。

二、 关注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推进节能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大局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清洁优质能源-天然气在城市中应用的数量会增长,推进以电力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的努力会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会加大。我们如何应付对这方面的变化,在技术与应用上早作准备。传统的集中供热模式在何种条件仍可继续发展,应该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复合能源技术及工程应用。

电力经营体制会改革,发电输送和分配会分开,用户有优选权利。对于我们专业这种非均衡性负荷的日益增长,供电峰谷平衡难题将凸显。对电力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如何更好互动。

终端用户用热(冷)计量收费的实施,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和实施方式的问题。这一改革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要从整体系统地加以思考,寻求各种对策,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况。

建筑节能是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我们专业担负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促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开发和工程应用,优化专业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及手段是近期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 关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站在巨人肩上求更好发展

因特网的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它在信息掌握与共享上最易做到,不重复,不做虚功,推进智力接力赛,最能体现效益和效率。

利用因特网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无时间与地域限制,开放、互动、双向沟通等,改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实施异地智力协作与集成,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异地联网调控、电子商务等等都值得关注。

四、 技术发展途径的选择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系统;

开发新设备、新系统;

以新技术实现优化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