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规划设计

社区规划设计范文1

生态社区是构筑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石,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创建城市和谐社区的设计模式,对城市生态社区的基本规划设计理念,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社区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推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1. 城市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生态社区是综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的符合生态系统的,通过维持原有的社区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实现社区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社区。

1.1 内涵

实现生态社区建设,需要建立起更符合人性的社区规划全新理念,其基本性能包括: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日照和交通条件,维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低资源消耗,充分利用再生资源;采用新型的自然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能等,以及各种节能措施,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利用生态技术实现“三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再生利用。

1.2 主要内容

生态住区是生态社区最重要的类型,规划设计的主要特征包括: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使得住区的规划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协调,适应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优良并有完善的处理污染措施;采取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采取清洁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资源重复循环率;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有利于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2.1 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特点,采取多种空间布局形式。采用“点.线.面”空间组合方式, 即由“居住区.组团一庭院”构成室外空间规划结构形式,形成多栋住宅组成点状组团围合空间结构,由公共活动场所组成面状空间,由道路联系线状空间。

2.2 空间环境的专项设计

住区空间环境专项规划包括:绿地、水系、道路、建筑小品等环境设计要素。其中绿地规划包括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绿化平面布置形式。因地制宜结合坡地、洼地作为绿化用地,根据建筑布局、环境特点、居民生活要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系统;将绿化、景观和居住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垂直绿化、屋面、阳台、地面多层次绿化方式;住区绿化提供社区居民交流休憩的共享空间;运用对景、框景造园手法,将装饰性绿地与休憩性、娱乐性绿地相结合,创造多种公共、半公共与私密空间环境。

2.3 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住区要求节约建筑能耗,采用绿色能源同时,增加辅助能源系统,对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要求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管道安装与给水系统配套,同时做好防雷与防雨处理;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技术等要与地区电网并网;将地热用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生态住区要求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排放率达标,建立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生态住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有自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生态住区要求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光源;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生态住区室外绿地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综合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2.4 采用节约能源的设计方案

绿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对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配合,减少空调费用:采用能源及资源的分户计量收费体制,减少能源使用中的大锅饭现象。在建筑施工期间,选择较少污染和较少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绿色材料;在建材选择方面,减少使用热带硬木,用塑料、再生铝材作代用品:注意材料的耐久性,如用花岗石铺地、水磨石地砖,减少材料的维护与更新:选择可再生型材料,重复利用资源:选择当地材料,减少运输能耗。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接收装置。太阳能、风能是绿色能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也是绿色环保的内容:户型设计采用节能的户型,讲求自然通风与采光,自然通风良好的户型在夏季可取代空调的作用;采光设计也涉及节能,如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就能节约照明用电,采用绿色照明的节能灯;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条件可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每户设计的热水装置与大楼太阳能热水系统相连接。全面的节水设计,如使用低容量抽水马桶,全面推行节水龙头;家庭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采用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的方式。

3. 结语

在我国,建设生态社区是一件顺民心,得民意的大事,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发展潮流的伟大壮举,我们要建立与推广应用与环境协调的技术支撑体系,在生态社区持续演变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永龙,武强.绿色社区的理念及其创建[J].环境保护,2002(9).

社区规划设计范文2

【关健词】理性回归;理念拓展;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居住社区是人们赖以栖身与生活的场所,与自然、与城市、与社会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仅仅依托内部要素和内部结构,而忽视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可能正常地发挥社区的功能。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关注社区的内外部结构构成,从多维的、立体的球形结构中,从社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寻找依据,用以指导社区内各要素与结构关系的调配与组合,营造良好的、宜居的居住社区。

1 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城市规划学科开始介入社区发展规划,通过对社区人口构成、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与现状、建筑及环境质量、设施配套水平、道路交通状况和社区管理水平等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规划目标和实施步骤、策略。规划着重在功能优化组合与提升、土地使用调整、交通优化与改善、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环境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同时兼顾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社区进步等方面提出相关实施意见。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不只是概念上不同,在规划编制主体、方法和成果上都有差异。住区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兼顾环境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当前住宅市场运作背景下,委托方为开发商,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针对明确的地域范围,但并不指向明确的主体一社区居民,成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以物质空间实体的质量为评价对象。社区规划相对较宽泛,不具有明确的强制性,着重关注社区组织、居民素质、社区工作等非物质因素,部分涉及社区设施配套和环境改善等物质因素。近年城市规划学科介入的社区规划加大了物质空间和设施环境方面的内容,但与市场化建设脱离的物质空间实施要求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2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理念拓展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要构建和谐社区,规划设计人员首先必须从狭隘的住区规划理念中走出来,拓展视野,广泛关注与居住社区有关的各个领域,在全面审视当前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同时,全面把握和谐居住社区的内涵,实现理念的拓展。

2.1 从孤立的生活片段到连续的住居生活

当前的住区大多脱离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而孤立存在,住宅成了“睡眠的容器”、“自助式的家庭旅馆”,封闭的住区成为典型的“卧城”、“孤岛”,将本该在住区内解决的很多日常生活内容毫不负责地抛给城市,同时又无视城市的外部功能配套。在住区环境处理上,以安静的名义制造冷清,在行为研究与分析上,对居民生活与行为进行切片式的处理,忽视日常生活行为的完整性、连续性与复杂性。居住社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建,居住社区规划建设首先必须回归主体、回归生活,以完整的日常生活为线索,确定社区的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让社区从单一的功能中走出来,先自上而下的分析生活、分析功能,再自下而上的创造功能、创造生活,有了便利性、连续性,才可能有舒适性、宜居性。

2.2 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到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统一体

虽然原有规划理论中明确了住区规划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组成部分,但在广大规划设计人员的实践过程中,物质规划一直是住区规划的核心,大多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考虑较少,孤立地分析个体的普遍行为及其活动的场所,而非群体间的互动,造成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的普遍现象。另外,由于住宅演变成高门槛的市场消费品,住宅与住区的物质利益性被放大,使居民大多无法顾及本该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催生了住区规划过程中的物质片面性思维。社区的主体是居民,社区既是居民物质生活的栖息地,又是精神的家园。首先作为个体的人,对社区不只是有满足生理、健康等的物质需求,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对社区还有心理健康和精神归宿的需求。其次,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只有在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居民物质生活和社会活动场所的社区,必须具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才能发挥完整的社区功能。所以,社会规划必须走出原本狭隘的物质空间领域,走向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的统一体。

2.3 从封闭的内部结构到开放的球形结构

当前住区建设的土地通过市场行为提供,无论地块的区位、规模、形态与周边的城市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何种关系,都被一道围墙隔离,开发商自顾自地在封闭的围墙内打造各种形式与风格的住区,城市的统一管理显得软弱无力。规划设计人员在任务书之下,也仅仅局限于在封闭的地块内进行建筑、道路、绿化景观、设施等的组合与摆布,造成大量住区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3 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3.1 结构形态

3.1.1 规模。综合社区不得跨越城市主干道,基层社区不得跨越城市次干道,并不得跨越较大的自然分隔带。社区规模同时要保证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和适宜的步行半径。综合社区以20000~50000人为宜,基层社区以5000~8000 人为宜。

3.1.2 结构。采用综合社区一基层社区一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三级结构。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规模控制在I00~150m,超过150m 则失去良好的空间围合尺度,且不利于内部居民的相互熟悉与交往,低于100m 给住宅围合布局带来难度,同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造成影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规模按100~150m 控制, 居住户数一般在150~300 户之间,在有效的邻里交往范围内,便于邻里互助。社区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私密性和安全防卫,基本居民单元以外的区域宜采用半开放或开放式管理,便于广泛的社会交往以及设施的共享。

3.1.3 密度。在保证足够的公共绿地、公共空间以及充分的日照、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达到足够的密度及容积率,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土地浪费。

3.1.4 边界。社区边界明确,并区分不同的外部环境采用不同的功能配置与空间处理。临城市快速道路布置绿化隔离带,不宜布置商业和公共设施,避免设置出入口。临城市主干道以办公功能为主,避免设置出入口或做特殊处理。临城市次干道以商业、服务业和文化休闲设施为主。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用地边界不宜形成封闭的消极空间,预留为街巷空间或公共步行绿化带。

3.2 道路交通

3.2.1 路网密度。城市次干道间距采用350~500m,采用高密度的支路系统,社区内支路间跟采用150~250m, 支路划分的街区规模为120~150m×200~250m 的长方形地块,城市中心高密度区可划分为边长100~150m 的地块。

3.2.2 道路性质。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以“大道”、“路”命名,城市次干道以“街”命名,城市支路及社区内道路以“巷”、“弄”、“胡同”命名,

3.2.3 街道宽度。为了保证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既标示出道路性质、等级与功能,又贴近传统街道文化和居民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回归良好的街道生活,城市次干道道路宽度宜控制在25m 以内,不得超过30m。城市支路和社区内道路宽度不小于8m,不大于15m,若大于15m,需设置绿化或休闲景观带。若交通负荷过大,则缩小道路间距,提高路网密度。

3.2.4 车速。城市次干道车速严格控制在40km/h 以内,支路及社区内道路机动车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 以内,部分控制在15km/h。部分街道结合社区商业或公共绿带作为步行街或准步行街。限速街道落实限制车速的稳静化处理措施。

3.2.5 出入口。基层社区主出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上,并尽量靠近综合社区公共中心、公园和公交站点,基本居住单位( 街坊) 设两个出入口,分别靠近居民主导出行方向和社区中心。

3.2.6 步行道路。步行道路联系社区中心和各个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并与社区外的城市公共绿带和公园等形成较便捷的联系。

3.2.7 停车。综合社区中心建设专门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基层社区中心和商业街道配建适当数量的停车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内除少量采用地面停车外,尽量采用地下方式,大中城市停车位配套不少于户均1 辆。

3.3 公共设施配套

居住社区公共设施配套应打破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机械的等级配置模式,在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社区发展规划层面进行综合调配,明确配套要求、规模、数量及位置,社区建设规划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并采用开放式经营管理。既有利于形成真正贴近生活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又有利于市场运营和资源有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形成明确的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在城市次干道交叉口一侧成片布置,并形成公共步行区,避免在交叉口周围采用“四大金刚”的模式,影响城市交通的同时打破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基层社区中心宜在社区中心地段布置,并与社区公共绿地相结合。公共设施的布点综合考虑适宜的步行半径和便捷的步行网络。

3.3.1 商业。沿城市次干道和社区街道两侧布置,重点放在基层社区中心通向综合社区中心或城市公园的街道两侧布置。

3.3.2 布局。充分分析社区居民主导的出行轨迹和出行方向,各项公共设施在主导出行轨迹沿线布局,点线面结合,形成连续的公共生活空间,保证足够的活力,促进不同活动人群的广泛交往。

3.3.3 混合功能。在社区中心、社区街道、社区入口附近,适度保证功能的混合使用,以不同功能的混合使用强化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社会交往的广泛性。

3.4 住宅与建筑布局

3.4.1 住宅形式。提供多样化住宅,在基层社区内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为单位配置不同的住房标准,以满足不同收入、不同阶层居民的购房需求和混合居住,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交往与互助。

3.4.2 适应性。保证住宅室内空间灵活可变,满足不同家庭生活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提供合并、分解、重组、改造的可能,部分地段住宅适应将来改变建筑功能性质的需要。

3.4.3 住宅建筑布局。以基本的居住单元(街坊) 为单位,住宅尽量采用围合式布局,尽量减少高层板式住宅,避免点式高层住宅的板式拼接。

3.4.4 架空空间。靠近公共中心、社区公园、街坊公共绿地的地段,适当设置架空空间。

3.4.5 体量。建筑体量多样化,沿街住宅采用适宜的高宽比,创造丰富的建筑景观效果。

4 结束语

居住是公民最基本的需求和权利之一,住宅与社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关注居住、关注社会,是城市规划师的基本责任。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是一个不断丰富社会学内涵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归的过程,回归主体、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城市和社会。要实现这样的回归,是一场规划理念的更新,也是一场规划设计技术的变革,对规划师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规划师作为规划设计的主体,只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广大参与者的一员,需要充分地深入社会、深入社区,与广大居民、参与者一起,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进行广泛的协同和整合,才能实现和谐居住社区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魏衡,魏清泉. 紧凑型住区的发展要求与调控措施[J]. 规划师,2008(4):9-11.

[2]赵蔚. 回顾与展望一中国1949 年以来城市住区建设与社区演进[J]. 时代建筑,2009(2):16-19.

社区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社区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住宅社区;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F2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新城市主义涵义

新城市主义是指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美国,核心人物是 Peter Calthorpe( 彼得·卡尔索尔普) ,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1】新城市主义者认为: 它主要针对城市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诸如原有城市空心化,原来完整的城市结构、城市文脉、人际关系、邻里和住区结构被打破,土地利用过于分散,人们的居住离开了熟悉的环境,都市概念和都市感淡化以及过分依赖汽车,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破坏环境等城市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工程概况

某住宅社区地块分为A、B、C,地块A呈三角形,地块B呈正方形,地块C作为开发预留用地。

总平面图

二、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设计理念

自始至终,本项目都被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如何使本建筑群所形成的规划布局与已有的城市建筑外部环境衔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保持积极的城市空间肌理,如何提升区域品质,是我们从城市层面上处理此规划布局的出发点。

一个能够与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话的人文住区,一个在自然景观包围之中成为风景的景观住区是贯穿整个规划设计过程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基地的深入分析,以景观资源最大化作为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我们预期达到的规划目标是:在城市滨水核心地带创建标志性的建筑群体和城市滨水居住空间,形成沿水而居的特色生活形态,创造出“闹中取静,引景到户,带水到家”的生态型居住社区。

(2)“五纵两横的景观轴线+环形路网+尽端路”的规划结构

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开敞滨水景观,以其作为设计的要素,遵循基地原有肌理,以相互垂直的主要景观轴线统领整个住区,形成“五纵两横的景观轴线+ 环形路网+ 尽端路”的规划结构。南北向面对滨湖的5条纵轴线,引入滨湖景观,营造共享空间;东西向2条横轴线将3块用地贯联起来,使城市空间环境像流水一般自然地渗透、流向建筑群。以地块A的入口花园为起点,建立开放的空间景观轴线。南北向的5条视觉通廊将城市与滨湖拉结,东西向的景观轴线串联起整组建筑群及广场

规划结构概念分析

将各类组团式院落置于景观资源最好的西、南侧,所有的高层建筑被置于基地的东、北侧,形成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的规划布局形态,使住区与自然水体之间在规划空间上形成良好的过渡,确保了低层组团式院落具有足够的开放空间,同时也为所有的居住者提供良好的湖面及开敞的景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种高低搭配的规划布局,使塔楼上享受无边湖景,塔楼下形成院落空间。毫无保留的开放态势,将自然分隔成的庭园尽情展示出来,同时也引入了南向的滨湖景观,这种规划布局对于降低来自北侧城市干道的噪音干扰,营造恬逸安静的小区环境以及对湖景的利用率是最高的。对于后排的住宅,除了前排的错让之外,单元之间也自成角度,争取最佳的观景视角。

规划设计强调控制滨水区建筑形态,其中控制好主体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又是关键。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并结合滨水区的开发特点,在地块A布置两栋通透轻盈的超高层住宅,地块B、C 北侧布置若干30层的高层住宅,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天际线控制点,空间形态的通透性既有建筑外观的通透性,也有空间组合的视觉畅通性。建筑外观采用直线和简单的几何构图,注重建筑天际轮廓线的抑扬顿挫,其社区规划布局,为湖边景观增添了一片宽屏的风景线,形成天际线。

(3)“鱼骨式”绿化景观设计

从湖岸角度看的空间形态,应加强滨水空间对城市空间的渗透,形成自然生态景观到城市中心区景观的过渡。景观规划上强调住区的人文环境,体现将滨水社区引入现代生活、将闲适氛围融入日常起居的规划特征。我们认为增加滨水空间环境的层次感,增加人们在此环境中的多样不同体验,形成多样化、有纵深感的外部空间,是本项目景观系统设计的基本立足点。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独特、优越的外部生态环境,有效组织小区内部绿化环境系统。采取五纵两横的鱼骨式绿化布局,以相互垂直的主要景观轴线统领整个住区,使“绿色网络”由湖边向小区内部延伸,拓展形成内外大环境的“绿色通道”。住区引入滨湖水景,结合中心广场、水系、景观小品形成完整的线性“绿脊”,使各个居住组团相对独立而又互成体系。同时沿主要环路也有10m 宽的绿化带,绿化系统与南面沿湖20m 的绿化带形成呼应,以达到“借景”、“透绿”的效果。滨湖景观系统—沿湖带状公园绿化系统—社区沿湖绿化系统—小区绿化景观主轴—社区中心绿化系统—街坊组团绿化系统—宅前绿化系统,通过开放式绿化景观通廊及林荫步道的穿插形成贯穿整个社区空间范围的绿化系统,完全意义上实现户户拥有绿化景观,从而形成“大生态系统”的概念。

(4)交通停车设计

考虑到城市道路的形状,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布置方式。以环状路结合尽端路组织车行交通,结合主要人流线,住宅分区封闭管理等合理组织人车交通,实现局部人车分流。道路分级设计,按照功能分为景观道路、小区路、小区组团路、小区入户路4级。充分利用现状标高比道路低1~2m的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敞空间,设置半地下车库,考虑区位及交通条件,整合停车资源,并使停车场的设计与建筑合理配套,提高停车效率,实现小区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协调发展。

地上停车集中于B地块,主要采用周边停车和组团消极空间停车两种方式。A地块和 C 地块的边界分别处于城市干道的交叉口,若设置地面停车,势必会影响周边城市干道的交通流量,增加整个城市的交通压力。基于以上考虑,结合现状地形高差,在A地块和C地块以建立地下停车场为主,为了尽量减少小区机动车出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在南面交通量较小道路上。B地块地下停车系统是由3个相互连通的地下停车场及其联系通道等配套设施共同组成的整体,具有停车、管理、服务、辅助等综合功能构建的地下停车系统,既达到了停车资源共享,使各停车库效益均衡,又减少了出入口数量,提高了停车质量。

道路交通系统概念分析

三、单体分析

鉴于规划要求距道路100 m 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21m 范围内,将各类组团式院落置于基地西侧、南侧自成一体,高层住宅被置于基地东侧、北侧,单元之间自成角度,布局灵活,均拥有最佳的观湖视角。组团式院落采用花园洋房、叠加式、联排式混合搭配的产品配置,满足了建设方对整体品质的期望和个性化的追求。如何塑造人性化的宜居生活空间,如何在满足私密性、归属感、领域感的同时,提供增进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配置,成为设计的重点。

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把整个低层区划分为联排式别墅区,叠拼式别墅区及花园洋房区等6个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组团。组团内各户院院相连,共同围合成半开放的组团公共庭院,组团内各户的入口、前院、门厅围绕四周,公共庭院作为组团与外部空间联系的主要界面,是回家的必经之路,它是组团的“门厅”,也是组团的“客厅” —为邻里间的交流、聚会提供了场所。“情景花园洋房”最大特点在于每户均设计了南向大露台或花园,因露台层层后退,使每个露台从早到晚都有充足的阳光。情景花园洋房将回家的方式演绎得丰富、有趣。1层住户由自家小院入户,2层住户由建筑上的花园入户,3、4 层住户经过室外楼梯再经过室内楼梯回家。回家方式的不同体验可使人对建筑有一个全新认识。

单体的立面设计追求纯粹,只对建筑形体进行逻辑归纳整理,特别注重立面材料质感和色彩的选择,通过建筑材料本身的表现力来赋予建筑一个健康的面孔,一个富有灵气的表情。采用田园式坡屋顶等传统符号的建筑设计手法,材料以白色外墙涂料为主。建筑立面设计

简洁轻巧,强调细节和节点设计。运用现代材料,使整个立面形象清新典雅,活泼精致。情景花园洋房在形体上强化其层层退后的形体关系,在材料上通过选用窑变面砖、仿亲水泥的深灰色涂料、蓝色钢瓦等材料来体现其纯美的色彩组合。窑变面砖在立面上的适当运用,使建筑形体上的逻辑更加清晰。另外利用穿孔铝板将空调百叶作为住宅特有的立面元素的运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

高层住宅的建筑高度从54层过渡到30层,高低错落,形成丰富的天际线轮廓。每幢单体顶部均采用钢筋混凝土隔栅梁结构,线条简练,曲直结合,刚柔并济。从整体入手刻画细部,注重空间造型手法的变化,突出个性,强调可识别性和归属感。在住宅户型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功能需求和经济需求。注重与利用环境及景观,户户南北朝向,且客厅、主卧和至少一间卧室拥有无敌湖景与南向朝向,使所有住房单元均拥有极佳的通风条件,保证阳光、空气的通畅。房型布局由功能出发,遵循“主从明确、动静分区、功能合理、空间紧凑” 的设计原则,强调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实用性。注重与利用环境及景观,配合基地得天独厚的壮美景观,户户都拥有滨湖美景,并且确保与周围建筑群体之间无视线遮挡与干扰。观景大露台和落地窗的设计,让更多的生活空间与内容融入滨湖的气息。

四、结束语

本工程项目以城市整体设计为依据,延续经济宜居的开发特点,秉持新城市主义理念,以提升该地段城市活力为重要触媒。规划设计中对原地貌的理解,总体而言也是对区域总体规划的尊重,更是人对于自然本质需求的体现。

社区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字】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在稳步提升国民经济水平的同时也令城市居住人口呈急剧上升趋势,这一显著问题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给规划工程人员、建筑师增添了大量工作。

2 树立继承发扬传统文脉的科学规划设计意识

处于不同区域的各城市之间,甚至是相同城市的不同方位、地段其固有文化历史与地域特征均会有所不同,该类特征及文化通过在历史长河中的持续沉淀与积累逐步形成,其存在同当地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与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包含一定必然性,因而可称之为传统文脉。在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我们应科学尊重历史、辩证的继承与发扬传统文脉,取其精华依据文脉特征参照具体项目工程令设计规划实现全面的突破与创新。由城市角度来看,对其传统文脉良好的继承与发扬可令整体城市风貌、文化与特色不断延续,同时由使用者层面来讲,传承及发扬传统文脉,实现突破与创新可令使用者形成一种良好的归属感与亲切感,进而增加项目拥护度与喜爱度。

3 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

3.1 欠缺人性化考量

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主要将居民基本日常生活作为依据,将考虑重点放在对物质空间的规划布局、对建筑外观的艺术性设计,而对于居民精神与社会的需求、适用、实用功能需求及低能耗、高能效需求却不良忽视,这样一来令居住区应有的配套设施、环境绿化、节能减排配备少之又少。同时对建筑工程与居住区的设计规划多停留在主观层面,没有令公众良好的享有发言与参与权利,居住区居民也只能对建筑设计与区域环境设施规划方案被动的接受。这样一来令居民之间欠缺良好的交往、沟通,甚至无法对社会认同与理解。

3.2 绿化用地量、建筑材料选用无法全面达标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与居住区规划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令材料选用与绿化用地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即开发、设计建筑项目方为一己之力、追求利润价值最大化而以次充好、选用劣质建筑材料或能耗不达标材料进行设计规划,甚至将应该做绿化规划的居住区面积擅自变更为建造房屋用地,这样一来令居住区绿化用地大大缩水,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建设质量无从保障。还有一些开发商为了扩大建房面积恶意的破坏绿化,令整体居住区环境呈持续恶化发展趋势。

3.3 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欠缺对城市整体发展的综合考量

一些开发商在片面追求自身利润效益时,较少会考虑到项目开发对城市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令较多居住区设计规划欠缺应有的公共设施,这一现象在边缘城市社区极为普遍,更谈不上应有娱乐文化设施与教育设施的良好配备,令其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脱离,无法令居住区内部交通良好的与城市交通衔接,过分集中的单一功能社区令城市交通发展流量呈现出不均匀性。在建筑设计层面由于无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环保理念,令建筑能耗高等显著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规划设计欠缺良好的预见性、经济性、适用性令建筑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养护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无法良好的契合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目标。

4 居住区布局规划实践

4.1 多样化体现社区功能,令其充满人情味

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紧张,邻里关系逐步淡化,为打造和谐人文社区,我们应树立新都市主义理念,重建邻里关系、再造人性化社区。整体居住区内部应配备消费者综合需求的各类公共设施,例如适宜步行的服务点、零售点等,同时整体居住区应与高速城际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例如轻轨、地铁、公交系统等全面连接,为居民提供真正优质的公共交通及便利出行服务,而非在郊区建造一个庞大的、与世隔绝的社区。倘若在这样一种居住区中生活,居民们早出晚归,仅仅将社区视为睡觉休息的地方,那么居住区环境就失去了其核心内涵。新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充满了多样化与集成性,可令居民在社区之中愉快的生活、工作、休闲、购物,该类混合型功能利于居民的交往、接触,增进居住区安全感与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在多样化设计实践中,我们应摒弃僵化绝对的进行功能分区,而应倡导功能的完善性与多样化,规划建设多样化的建筑住宅类型,为居民提供多重选择。居住区域中的公园、商店、学校等设施应合理规划建设于居民步行可及的范畴之中,进而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并增加居住区多样性社交活动。

4.2 提升公众参与性、倡导生态、节能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充分体现规划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构建完善的决策规划体系,为大众参与创设多重渠道,令其享受应有的公共利益并真正体现人性化理念。城市建设与居住区规划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各异性令其均包含自身的固有特性,居民的情感、心情会受到居住区植物、气候及周围自然景观的综合影响。为此针对自然特征与原始居住区自然条件我们应进行因地制宜的人性化设计规划,倡导生态设计与环保设计,将自然环境更好的融入居住区,促进人们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及平衡发展。小区主路设计应体现一定的短捷性,进而有效节约道路建设投资,同时应将主要小区管线位于主路沿线两侧布置,降低线路损耗。在景观设计规划中应尽量保持原有地貌、地形地块与植被,适宜选择树种,体现原生态并降低成本投入。景观水系可应用潜水溪流,降低环境投入成本,还可科学设置居住区收集雨水系统,将其用于景观水系与绿化灌溉主体水源,进而真正体现生态、环保、节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5 建筑设计实践

5.1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体现建筑设计特征

建筑设计实践中我们不仅应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引入科学设计工艺、新型环保材料、创新设计方式,同时还应依据不同地域特征在建筑设计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建设即实用、经济、富于现代气息,又不失地域特征、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项目,令其别具一格,富于特色风格,同社区规划与城市建设紧密融合,真正体现现代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同时在设计进程中我们应统筹规划,不应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开发建设,应科学注重对现有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5.2 建筑户型创新设计

建筑户型设计中我们应科学遵循经济性、舒适性与灵活性原则,舒适性可体现在每户应设有生活阳台与景观阳台,后者可采用阳光室与一步台结合方式,全面打造两种室内外空间感受。为体现经济性我们应尽可能节约公共交通面积空间,护墙体应确保方正进而有效降低建筑成本并创设显著节能效益。同时我们应采用较大进深且规整的户型平面设计进而节地节能,降低公摊系数节约构成投资,建筑层数应合理控制在十八层以下进而节约消防投资,还可采用竖向设计理念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提升景观绿化面积,为用户创设良好优质的室外环境。例如可在高层地下设计两层车库、将商业建筑设计为下沉式街区,将屋面进行覆土绿化,进而体现良好的经济、环保与适用性。

6 结语

总之,建筑设计与居住区布局规划是决定整体建筑工程项目水平的先决条件,面对设计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人员只有依据项目具体特征展开细致深入的人性化研究、调查与分析,秉承环保、节能、低碳、人性化设计理念做好布局规划与建筑设计,才能真正满足大众对居住区与建筑规划设计日益提升的丰富需求,进而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社区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是建筑专业的一个分支,通过科学的设计规划,出具最为合理的户型,能够使城市的用地矛盾得到缓解,使居住区的环境得以优化。当前我国对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研究及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建筑设计师应看到设计规划的重大意义,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国内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水准。

一、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概念

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就是要求设计师从规划目标出发,运用相关的设计规划知识,遵循设计规划原理,对项目环境和条件进行调查,并做出合理分析,出具科学的设计规划方案,力求满足投资方要求并兼具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二、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具体内容

(一)居住区项目定位

建筑设计师首先要对项目所处的位置及配套设施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居住区内建筑的层数,明确需要设计规划的建筑是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以此来推算建设周期和投资成本。另外还需对项目的建设档次进行定位,明确住宅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将收集到的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以此为依据来做好居住区的档次定位。

(二)居住区功能分析

对居住区进行功能分析意义重大,科学的功能分析能够提升投资成功率。功能分析的内容包括:住宅用地分析、道路用地分析、公共设施用地分析、及绿地分析等。

(三)居住区环境分析

对居住区的环境分析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如项目所在地的空气状况、日照强度、水质条件、生活私密性等等;二是社会环境,如交通条件、配套设施、物业水平及居住区的智能化程度等等。

(四)居住区建筑密度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还要处理好建筑密度的问题,设定合理的建筑密度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保证住户的居住质量。通过实践与调查可以得知,建筑之间设置25%左右的密度较为适合。

三、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一)确定项目目标

开展设计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将项目目标确定下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首先,建筑设计师要做好项目定位,项目定位涉及的考虑因素包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形象框架、价格定位、潜在优劣势、盈利可能性等等。工作人员需要将项目的相关资料收集齐全,通过设计师的科学分析来明确项目的大方向。另外,设计师不能忽视投资方的利益,将投资方的经济效益纳入项目目标的确定当中,保证投资方能够通过项目建设获取最大利润。同时,设计师还需在规划阶段进行社会产品的创造,履行设计师的职责。

(二)成立设计小组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工作非设计师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因而在明确了项目目标之后,就要组织成立设计规划小组,由专门人员对各部分工作负责。组内除了主要的建筑设计师外,还需要市场调研人员、营销人员、成本分析人员及设计规划的总领导等。组内人员除了完成分内的工作之外,还应与其他部门的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相互协调来提升设计工作质量。在小组成立及运行的过程中,要始终与投资商保持顺畅的沟通,满足投资商的要求,确保设计小组的构成和运作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使投资商获得最大效益。

(三)收集规划依据

收集规划依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规划小组派驻专门人员来完成对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调查。在自然条件方面需要了解项目所出位置的交通情况、未来规划、植被现状、主要风向、地质条件等等。从经济环境方面来说,设计规划小组要对项目周边的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出具投资回报率、建设进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另外还需做好项目市场环境的调查,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居住区内现有建筑形式、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区域内的售价水平等等,对项目未来的市场前景做出预测。规划小组还可根据自身能力开展更加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同区域内的户型特点、装修档次、建筑形象、销售周期等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四)进行资料分析

完成资料收集工作之后,规划设计小组就要对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首先,要了解资料的主要来源,通常以下几种来源较为可靠:投资商提供的技术方面的资料、发表的专业设计论文及著作、从专业网站上查询到的设计资料、自主调研获得的数据等。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定性,考察资料的全面性,对设计规划的重点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新问题,并迅速收集解决新问题的相关资料。第三,在完成基本的定性分析之后对资料进行量化计算,借用计算机等工具,确保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五)做出规划决策

规划决策是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重点,需要考虑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居住区的功能组成,通常居住区都会设有住宅、银行、商超、居委会、医院、学校等设施,规划小组要从市场定位出发来划定各类设施的面积及建筑类别,并将各项技术指标确定下来。其次,要规划好居住区的交通组织方式。选用具有最佳停车效率和空间利用率的停车方式;地下人防的面积要控制在设计规范之内,位置的选择则要力求经济;有效节省停车空间,在满足基本人车分流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人车合道共存。

(六)出具设计方案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准备工作之后,规划小组要辅助设计师出具设计方案,展示设计规划的成果。方案中的应有条目包括:项目概况、分析结果、市场定位、布局规划、开发分期、设计理念、投资估算、技术及设备要求、施工进度安排等等。力求在设计方案当中将项目涉及的各项工作和细节交代清楚,与投资方达成共识,为居住区的建设设计规划工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结束语:

我国的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仍处于上升阶段,建筑设计师应牢牢把握设计规划的内容,在具体设计中按照正确步骤,采用科学方法来完成建筑设计规划工作。力求通过设计规划来求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劲松,林炳耀.对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理论、方法和制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