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艺术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艺术观念范文1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37-01
一、现代屏风设计理念与现代艺术观念相融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现代屏风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屏风而言的。传统屏风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家具形式。在过去的传统社会环境中,它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含义,其形式、功能、材质、工艺、放置的方式及位置等都有较为固定的模式。现代屏风与传统屏风的划分并非是单纯的时间界定,而是在屏风设计观念上的一种区分。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屏风并非全都可称为现代屏风。如一味地模仿古代屏风样式,在设计理念上死守陈规,完全没有独立的创造意识,这类屏风作品都不能归属于现代屏风。真正的现代屏风是注入了艺术家个人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原创性作品。所以,现代艺术观念非常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屏风设计理念。这其中包含了设计理念,还有形式、功能、材料和制作工艺等,都不是依据某些固定的模式和套路,而是追求多元化与创造性,并承载着现代的艺术与文化内容和思考。因此,现代屏风艺术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现代社会,对屏风艺术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屏风艺术在今天依然是兼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现代屏风还拥有了新的功能和作用。它的空间分割作用和装饰功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室内空间,也不再受限于比较固定的摆放位置,而是可以被设计师主动灵活地运用于各种类型的空间环境设计中,成为统一于特定环境的空间元素和装饰元素。另一方面,屏风本身承载着平面,立体,绘画,雕刻,工艺,设计,抽象,具象,意象等各种趣味形式,同时,不少新的文化思想和社会观念都在屏风类作品中有所表现。所以说,现代屏风也反映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而且现代屏风还可以作为一种创作元素出现在现代艺术作品(如装置艺术)中,成为表达艺术家观念的媒介。总之,现代屏风艺术与环境艺术、建筑艺术、装置艺术、装饰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是息息相关的,对现代屏风的研究必然会推动其它艺术门类的发展,也使屏风运用的范围和作用得到更大的拓展,从而使现代屏风艺术更符合时代的需求。
屏风作为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物化形式,它必定会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文化传统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现代各种艺术观念的冲击必然会影响现代屏风艺术的设计理念,同时,屏风艺术也会反过来影响现代艺术,给现代艺术提供新的灵感和元素。
二、现代屏风设计中体现出现代艺术观念
屏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平面、立体、绘画、雕刻、工艺、设计、抽象、具象、意象等各种趣味形式。可以说,屏风反映着各个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如魏晋时期,文人雅士们特别崇尚一种简朴的屏风。这种屏风以木头为框架,再用白纸糊上,一般被称为 “素屏风”。这种屏风与过去那些工艺繁复的华丽屏风有很大区别,它的出现是跟魏晋时期出现的玄学思潮息息相关的。深受玄学思潮影响的文人们推崇事物自然本真的状态,因此,素屏风的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现代社会,观念和艺术形式的结合更加紧密,特别是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使屏风这种起源于中国的古老艺术形式涵盖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波普主义等现代艺术观念都在现代屏风设计作品中反映出来。而伴随现代艺术观念出现的很多艺术手法也被设计师所运用,如对现成品的挪用转化,对传统的戏谑反讽等等。这些都推动了现代屏风艺术的发展,使屏风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具有现代感,更符合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也更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例如,佛罗里恩・博肯汉塔在他的屏风设计中将从报纸和杂志中收集的各种商品标志和广告拼贴在一起,表达对现代商品社会的一种思考,带有明显的波普风格。再如,一些屏风作品借鉴装置艺术的手法来进行屏风的设计,打破了屏风传统的陈列方式,并带有强烈的观念性。除此之外,艺术家个人意识与观念的体现在现代屏风设计中也越来越明显。因为现在是一个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任何艺术作品都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风格。在现代屏风的设计中,充分发挥艺术家个人的创造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现代艺术中的屏风设计元素
现在,屏风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开始逐渐受到现代艺术家们的关注。一些艺术家选择屏风作为一种创作元素运用于现代艺术作品中,包括架上绘画、摄影作品、雕塑作品、装置艺术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屏风被赋予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同时,屏风本身是一种能够承载丰富视觉语言形式的载体。如国画家王彦萍就将屏风作为她一系列绘画作品的主题。如此热衷于表现屏风是由于艺术家将屏风作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它隐喻着窥视与欲望、隐藏与躲避、神秘与含蓄等等人性中的深层含义。又如在一组摄影作品中,作者在茫茫草原的背景下,将人与马放置于一幕屏蔽前进行拍摄。薄薄的一幕屏,居然就有那么大的魔力,使前面的人和马立刻从大草原进入了幻想中的环境与氛围,仿佛真正置身于照相馆中。这正是反映了屏风所营造的一种心理隔断和心理氛围。这让我们联想起老照相馆里的假布景,它就类似于一面屏风,将人们引入一种全新的情绪与环境中。
除了在现代艺术作品中借用屏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寓意,也有不少艺术家借用屏风的形式进行创作。如美国女艺术家路易斯・内凡尔森用板条箱,废旧家具,破损的建筑装饰物组合成“靠墙”的浮雕式作品。在作品中,艺术家挪用了屏风的外在形式,以它为载体进行创作和表达。另外,在一些城市雕塑作品中也有不少借用屏风外形的实例。在这类作品中,屏风的形式一定要易于作者主题和观念的表达。也就是说,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要统一,要协调。
目前,现代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也越来越关注空间的运用,特别是装置艺术家对空间更是特别重视。装置艺术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进行的设计和创作,空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屏风正具有灵活分割空间的功能,可以创造新的空间关系,而且能营造一种“似隔非隔、隔而不断”的心理感受和流动的空间氛围,另外,屏风还可以成为各种视觉语言表达的载体,这些特性都使屏风能够作为一种空间元素和装饰元素被艺术家运用于装置艺术作品中。
四、小结
本文重点论述了现代屏风设计理念与现代艺术观念的融合。在其中本人着重强调了屏风作为一种灵活的空间隔断和装饰元素在环境空间设计和艺术创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屏风设计理念要拓展,其核心就在于将屏风艺术从传统的应用模式当中脱离出来,放置在更广阔、更丰富的环境和领域中,使其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董伯信.中国古代家具综览[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现代艺术观念范文2
【关键词】象征性艺术观念;现代舞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30-01
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现代舞的产生与发生也是艺术和时代经济发展下的产物。但是,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现代舞可以借助简单、直接的肢体语言表达一些深刻的情感和社会内涵,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为了确保现代舞表演能够达到这一效果,在现代舞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象征性艺术观念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一、培养学生象征性观念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抽象性艺术特点的肢体语言艺术,现代舞之所以能够打破数百年来以芭蕾舞为主导的发展桎梏,表达自由的时代精神和情感姿态,主要是因为现代舞表演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一些抽象化的肢体语言,将舞蹈中隐含的精神宣泄出来,并借助舞蹈动作将其传达给观众。如果学生在学习现代舞时,没有象征性特征的艺术语言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有关的现代舞知识和内涵,就无法在其心中形成相应的象征性意识和艺术观念,导致学生最终学习到的舞蹈动作是形似,而神不似,在表演时缺乏艺术性,不能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无法让观众从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影响现代舞的发展。
二、培养象征性观念的措施
(一)培养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对开设了现代舞科目的学校来讲,要想培养学生象征性艺术观念,就应当拥有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师资队伍。对现代舞教师来讲,其不仅需要将专业知识与创新理念充分融合起来,还需要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使其能够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而在教学期间完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目标。[1]
(二)强化对学生知识内涵的培养
对现代舞教师来讲,要想完成培养学生象征性艺术观念的教学目标,就需要从现代舞科目的课程教学工作入手,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理解现代舞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观察舞蹈家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动作,明确不同类型现代舞所象征的舞蹈语言,从而为理解舞蹈语言象征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果学生接触到具有隐喻的现代舞作品,但不具备可以理解现代舞专业知识和内涵的能力,便只能模仿这些舞蹈动作,而对艺术家们演绎的现代舞作品的风格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获得更深层次的熏陶。因此,现代舞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象征性艺术观念,就需要传授其专业知识和内涵。细数当今现代派舞蹈艺术家们的作品,例如丹妮丝的《莎乐美》《眼镜蛇》;玛莎格雷姆的《悲歌》《崇敬》等,都包含了较为明显的象征性特点。[2]
F代舞教师在教学期间,要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每位艺术家舞蹈作品的肢体语言表达方式,把握其个性化的艺术表演风格与舞蹈作品的深层次内涵,从而在提升学生艺术涵养的基础上,培养其象征性艺术观念。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从现代舞艺术表演形式来看,如何将艺术魅力更好地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成为了当前现代舞教学的重要内容。象征性艺术的存在,可以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丰富的艺术世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现代舞这种艺术形式。就现代舞本身来看,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其作为一种舞蹈种类的意义,而是以真实表达生命活力作为自己的全部语境。[3]例如,邓肯的《马赛曲》就是以其本身无法阻挡的热情叙述和动态形势来表达夺取自由战争的信念。20世纪50年代安娜的《房间》就是靠竭力挣脱具有象征意义的椅子的动作,来寓示缺乏生活乐趣,被生活拖拽了自由的悲哀,以及普通人向往自由生活的迫切愿望。
三、结语
就现代舞而言,因为其本身是一种具备较高艺术特征和丰富舞台肢体语言的现代艺术形式,象征性则是支撑现代舞艺术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代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象征性艺术观念,借助相应的措施来完成该科目的各项教学工作,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梁馨,马栋梁.论象征性艺术观念在现代舞教学中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9,(10):94-96.
现代艺术观念范文3
关键词:美术;民间美术;观念;意义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60-01
一、民间美术概述
对于“民间美术”的各种解释,我最终归结成: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全体劳动人民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充满着宗教色彩,有着地域差异性和民族文化特色,它反映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风格和智慧,也反映了中国老百姓的积极,善良,健康,乐观的思想观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愿望。
民间美术的活动方式是以家庭和群族的为单位进行的,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社会阶级,他们具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思维模式,这些决定了,人们在民间美术的创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二、民间美术中的思想观念
(一)对鬼神的信仰
民间美术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的了,原始美术对民间美术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的思维处于幼稚阶段,大自然的威严让他们感到恐惧,面对险恶又诡异的自然环境,充满恐惧和疑惑。面对难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人类就有了种种与生命有联系的遐想,“万物有灵”的观念便由此产生。原始人类相信宇宙万物的各种现象都是神灵鬼怪在操控的,人类在世间的顺逆、成败取决于神灵鬼怪的喜怒,祈祷或祭祀是与鬼神取得联系的途径,臣服和满足鬼神可以得到他们的怜免,化解人类的灾难。例如,民间有一种驱魔舞,人们通过跳舞来驱逐恶魔,作为神仙的娱乐活动,祈祷神灵保佑平安吉祥。
(二)对生活的追求
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创造作品的时候,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艺术而进行创造的,是为了方便生活和劳作而进行创作的,它们主要是一些生活器皿和劳动工具。这种创作活动成为原始人类的主要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人类在这些创作活动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把自身的情感融合到当中,有了情感的表现。张一道先生说:“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是从实用开始的,在实用中逐渐发展了审美。当社会分工逐渐细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自独立以后,工艺文化并没有解体,一直延续至今,因而她带有综合性和本体性”。
(三)对自然的理解
五行八卦学是古人对自然的认识。“五行”简单明了的说就是以我为中心的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被称为五行,“八卦”就是对世界万物分成八类,既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在中国,五行八卦学说常常被用于民间美术造型里头。如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五毒八卦马甲、八卦镜等,都是典型的五行八卦结构图形。同时,五行也构成了民间美术的用色准则。五行色分为品红、黄、青、黑、白。传统民间有这么一口诀:“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五行色强烈的色彩对比,使民间美术变得富丽绚烂,给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三、民间美术的当代意义
民间美术是由老百姓创造的,它来自于人民群众,也代表着人民群众。它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有着朴实的民族情感,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信仰,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归依,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据,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基础,我们不能没有它。
如今社会工业高度发达,经济国际化,自然科学已经融入到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人类生活的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科技化、理性化,网络发达,高科技产品,方便和快捷的生活方式使人类渐渐疏远了大自然,生活中缺乏感情和创意,人类的内心世界色彩变得越来越冷寂了。人们渐渐地觉得生活不再丰富有意思,那些古老的传说渐渐的被人们淡忘,那些传统的手艺渐渐的面临失传的危险。那些曾经给生活带来神秘感的民间习俗,那些曾经给生活赋予纯真美满意义的古老传说,那些曾经给生活带来鲜明活跃的民间色彩等等,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今天才意识到它们的价值。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积累了雄厚的底蕴,至今,它仍然在不断的变化,将来它也会继续发展,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源泉,它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成长,它是永不停息的。有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这点,他们包括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教育家,普通老百姓等,而且他们也已经积极地去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和进行各种研究方法去保存它,挖掘它富丽的一面,使其发展下去。
四、结语
民间美术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现实世界、富有生命意义的生活图式。在中国民间美术的思想观念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在广大的中国老百姓心中,对生命是持着这样一种肯定、执着、积极和健康的思想观念。只有认真、深入地研究民间美术的思想观念,才能把民间美术的精神融入到现代设计创作里。
参考文献:
现代艺术观念范文4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 读者服务 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73(2010)04-763-03
我国医院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改革、创新的新时期。读者对新信息的渴望和要求,对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只有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多元化的服务才能被广大读者所利用,才能体现图书馆在新时期的医学信息服务地位和存在的价值。树立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理念,实现读者服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医院图书馆服务工作必须探讨的课题。
1 医院图书馆读者概况
医院图书馆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医院读者群的基本状况,例如知识水平、职称层次、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服务需求,才能根据不同读者提供有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的信息服务内容,保证服务质量。从读者服务的理念出发,图书馆情报服务的最终目在于读者有效地享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满意程度。图书馆员应随时了解读者的心理需求,并以主动、亲切的服务态度帮助读者掌握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的各种技能。培养读者收集、分析、组织资料的能力,使读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
1.1不同类型的读者群
1.1.1高职称类读者群 他们大多数是科室的负责人和学科的带头人、教授、研究生导师、专家和学者,在医院担负着教学、科研、临床及培养人才的重任,承担各项重点科研课题的重任。他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有极丰富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经验,最关心国内外本专业学术的发展新动态、新观点、新成果。阅读文献非常专深,外文阅读能力强,在利用文献信息过程中很高的评价能力和自信能力,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来馆次数多,时间长,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属于研究型读者群。
1.1.2中级职称及研究生类读者群他们是医院临床、科研、教学的主要骨干力量,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经常带着临床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查找文献的目的性明确。他们阅读文献既广泛又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一般阅读较专深和最新的专业文献,有较强的利用并善于应用计算机检索信息文献的能力,积极撰写医学论文和科研总结。他们的临床、科研、教学和行政事务繁重,来馆时间有限,属于解疑和求实的读者群。
1.1.3 初级职称及进修医师类读者群他们大多数是参加工作不久或来院进修的年轻医师,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临床工作经验不足,他们有较强的在职进修学位和职称晋升的愿望,经常需要阅读大量的医学书刊文献,以便有的放矢地解决临床医疗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和积累临床医疗实践经验,撰写医学论文。他们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爱好广泛,接受能力强,喜欢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尤其是网上的信息资源,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检索技能,有较强的外语水平。关注医学信息的新动态和新技术。属于收集知识型的读者群。
1.2不同类型的读者心理需求特点
1.2.1需求心理 读者进入图书馆都有一个对信息需求的心理愿望,有的是为了完成科研课题来检索国内外相关资料,有的是为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进展动态,浏览最新期刊和借阅书刊,有的是为了解决临床医疗中遇到的难题来查找相关资料,有的是为了撰写论文或科研报告来查找信息资料。这些动机会使读者产生对医学信息的需求心理。馆藏文献资源的质量和特色,现代化设备和检索手段的完备,信息服务内容的新颖,都直接影响读者每一次到馆能否有一份满足和收获,作为衡量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的标准。
1.2.2自尊心理 医务人员由于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文化修养和学历比较高,自尊心理比较强,他们不愿面临检索阻滞及人为障碍,不愿面临需求落空和拒借的窘境,不愿与馆员发生纠纷。常以馆员服务是否及时和周到视为被尊重的程度。以自我被尊重的程度判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标准。大多数读者的自尊心态是正常和理性的,但也有极个别读者的自尊心过于膨胀而造成馆员与读者关系的紧张。
1.2.3 便捷心理 医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较少有时间到馆查找医学信息资料,每次进馆目的性很强,直接查找与本专业相关的参考资料、数据、方法,收集最新的医疗动态、进展、方法。有的读者为抢救特殊病例而急于到馆查找相关资料,有部分读者由于工作繁忙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到馆。因此,这些读者具备很强的时间观念,进馆总是希望图书馆能提供方便、快捷、准确、齐全的情报信息服务。
1.2.4高保障低收费心理 网络环境下,医学数字化资源是否丰富,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配备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频率和利用热情。如电脑配备是否足够、性能是否完善、上网速度是否快、上网检索指引是否明细,上网是否收费,打印机打印和复印机复印效果是否清晰,以及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或免费等,都直接影响读者的心理。馆藏文献是否充足也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献的求全心理。
1.2.5环境心理 图书馆的环境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便于读者学习也是影响读者阅读心理。馆员工作环境与读者学习区域没有适当的空间分隔,馆员因工作中的谈话交流,进出走动都会影响读者的学习心理和情绪。阅览室座位安排是否足够和合理,光线是否充足,气温及空调的温度,学习环境是否干净和安静,图书馆开放时间,馆藏布局和分类排架是否方便读者使用习惯,各类导目指引和检索使用指南是否清楚和准确,诸多环境因素等都会直接影响读者的进馆心理。
1.2.6 读者自身因素及心理 影响读者进馆心理的其他因素包括:现在网络资源普及丰富,获取方便,医务人员日常临床工作繁重,居住地方离医院较远,如无特殊需要较少进馆,有的读者已订阅了本专业常用的期刊而少进馆,有的读者计算机操作技能不够熟练而产生了操作障碍心理,影响了独自检索馆藏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的举兴趣,有的读者则无晋升职称的意愿安于现状而少进馆等。
1.2.7服务态度心理 馆员的服务态度对读者心理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服务热情周到,语言文明,百问不厌,百拿不烦,会使读者有种”在家”的温暖感觉,对图书馆产生留恋的情感和心理。反之,如果馆员服务态度冷漠,没有耐回答读者的咨询,容易使读者对图书馆产生不良印象,与馆员感情疏远,不愿意与馆员交谈,导致馆员与读者的关系紧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种感觉可以产生许多情感,情感是一种随感觉而来的心理状态。不同的感觉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2 医院图书馆馆员概况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指出:”图书馆成败关键在于
图书馆工作者如何动之以情,晓之而理,充分体现对渎者的尊重和理解。”图书馆员面对读者是倾注自己全部情感和思考,善于把自己与读者进行心理角色换位,推已及人、善待读者,给读者以人情味的服务和帮助,抑或在读者的服务工作中得且过、敷衍了事、态度冷淡、言语不周、礼节不到而导致馆员与读者双方的信息和情感交流障碍,读者服务工作产生障碍。可见馆员的职业素质对读者工作举足轻重,而读者服务工作又充分体现出馆员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个人的修养素质。
2.1馆员的学历结构
馆员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情报信息服务层次,质量的关键因素。医院图书馆部分馆员的图书专业学历和专业知识偏低,学历不高,专业知识单一,专业技能欠缺,不太注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知识结构水平,年龄偏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等因素,都直接影响读者情报服务工作的质量。
2.2馆员的职业素质
业务素质是图书馆馆员的”硬件”,职业素质则是馆员的”软件”,所谓”硬件”是指馆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素质,”软件”是指馆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素质。部分馆员业务素质修养不高,职业道德素质修养不尽人意,直接影响了读者服务工作的成效。
2.3职业道德观念薄弱
部分馆员认为图书馆工作是平凡的借借还还琐碎工作,为人作嫁衣裳,低人一等,存在着社会地位不高的自卑心态。有的馆员因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而产生职业疲劳病,缺乏馆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工作中表现出敷衍了事,没有职业荣誉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爱岗敬业精神。
2.4安于现状的心理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单调而琐碎,周而复始而局限性大。部分馆员对这种工作由习惯变成惰性,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他们思想上不思进取,业务上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无更新知识的欲望,贪图安逸,任何创新和改革的工作都难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参与。
2.5挫折心理
由于职称晋升不如意,或工作中遇到挫折等原因而产生消极自卑,自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自我价值观涣散。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排解和调适自我情绪和心态的能力,整天怨天尤人,对人对事抱有成见,做事缺乏热情和投入,工作效率低,元事业感和成就感。
2.6不安心工作
受市场经济影响,尤其是年轻的毕业生,他们不甘于图书馆平凡工作,总觉得在图书馆我作无出息,大材小用,怀才不遇,经济收入不高,图书馆不是理想的职业。他们不安心做好本职工作,而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工作马马虎虎,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缺乏创新开拓精神,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
2.7个人修养素质不高
有的馆员自身修养素质不高,个人情绪的自控力不强,与同事相处不能严于律已,宽厚待人,自私自利,个人利益摆在第一。有的馆员因生活中遇到烦恼而产生不良的情绪,甚至发泄于工作和读者,对读者的咨询感到厌烦,没耐心解释,态度冷淡,导致读者积怨。工作漫不经心,对集体工作和公益事业缺乏关心和支持,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2.8应用现代技术的不适应性
现代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应用于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和情报服务工作。部分馆员,尤其是年龄偏大,健康状况不太好的馆员面对新形势下的角色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服务内容延伸,以及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感到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并由此而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心理。部分老馆员甚至没有接受新技术的意愿和热情。
3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理念
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读者到馆就是来查找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接受馆员的咨询服务以获得自己所需。读者有接受馆员周到、专业的服务的权利而没有为馆员服务的义务,因此,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单向服务关系。图书馆的供需关系决定了读者是主体,读者的存在和要求,体现了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图书馆应理解读者当前和未来的需要,以满足读者对情报信息的最大需求“。
3.1加强职业道德规范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良好的团队协助精神等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馆员要自觉遵循《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并以此准则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
3.2“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
图书馆工作是一种奉献性很强的服务工作,“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是当前读者服务工作改革的标志。在传统的思维模式支配下,图书馆主要强调的是内部规模的发展。为了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还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要求读者服从管理,却很少考虑如何方便读者,主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服务。这是以书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内部工作尽管井然有序,但服务环节却很薄弱,也就增加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从而违背了图书馆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要体现人性化服务,图书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权益,营造温暖和诣、互相尊重理解的氛围。馆员面对读者,要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真诚,摒弃以馆员为主体的意识,设身处地的站在读者的立场对待和理解读者,用心贴心的服务消除彼此的隔阂,给读者一视同仁的、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和帮助,保护读者的隐私和秘密。在读者服务过程中,增强服务意识,从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上力求读者满意。将”以人为本’的服务融入读者服务的细致工作中。
3.3提高职业素质水平
要做好信息时代的读者服务工作,使读者服务不断延伸,服务空间不断拓展,服务平台不断扩大。馆员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牢固的专业技能,复合的知识结构和驾驭现代技术的能力。不与时俱进地自我充实、自我超越,不根据读者对文献信息新的需求,进行服务改革和创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难以被读者接受。
3.3加强个人素质修养
现代艺术观念范文5
关键词:陶瓷文化;现代陶艺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74-02
一、 现代陶艺概述
现代陶艺室在传统陶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将审美功能放在首位,把使用功能降至次要地位或完全摒弃。一块泥土是没有生命的,但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就能使没有生命的泥土变成蕴含生命激情的艺术品。通过对泥土可塑性的运用,陶艺作品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凝集了陶艺家的情感和智慧。“陶艺是土与火的相熔炼的艺术,土与火的痕迹纹路,通过泥坯的材质,釉色充分展示出来,是生命热情注入土坯中的结晶”。现代陶艺任凭艺术家发挥其才能,根据自身情感去自由的进行发挥创作。现代陶艺对创作者是将生活艺术化了的物化行为,对接受者是将生活艺术化了的物化结果。
系统的说现代陶艺是指艺术家借用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以手工制作为主,远离传统实用性的关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观念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彼德.沃克斯、罗勃特.安纳森、日本的八木一夫为首的一批陶艺家,他们打破了传统造型观念,主张释放个人思想,以自由、放任、偶发等形式充分发挥陶泥的率性表现及展示艺术家对自然、社会等诸方面的情感、观念和看法等,并创作出一批以审美为主的现代陶艺作品。随后,世界各国也都纷纷进行现代陶艺的创作。
二、对现代陶艺的观念认识
中国现代陶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门类,古老是因为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明之初就开始了,并且最终使得中国因为陶瓷而举世闻名;年轻是基于它又是一个新的艺术门类,无论是创作观念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传统陶瓷艺术有很大不同。尤其在观念表达上,人们也似乎更加愿意完全舍弃它的传统元素,而视其为纯艺术领域中的“观念艺术”。
英国当代权威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现代绘画简史》一书中这样写到:“现代和过去传统的艺术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便是由过去的反映物质世界转而为表现精神世界,这是艺术的现代准则,即分水岭。”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尊重,同样,现代陶艺的主要特征是观念表达。现代陶艺以其大胆的想象、巧妙地构思、奇特的造型、可塑的泥料、流动的釉色以及神奇的窑变塑造了一系列或写实或抽象的形态,在形与色之间塑造美、展示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新颖的现代陶艺作品既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觉,也反映出陶艺家们的审美取向和观念表达。
三、传统陶瓷文化内涵对现代陶艺的观念表达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有着8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历史遗存无比丰厚,这是任何其它门类艺术都无法相比的。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象征,正因如此,中国传统陶瓷文化艺术才备受世界关注。现代陶艺对文化的思考是通过对观念的强调来实现的,观念的强调正是现代陶艺的精髓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陶艺也可以可以被称为“观念陶艺”,而“观念陶艺”这个概念被大家所接受正是因为现代陶艺中对观念强调的结果。
姚永康老师的作品在中国现代陶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他大胆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个性观念的表达以及作品的内涵。作品《静》以人体微题材,用卷立、斧劈手法,虽作者的艺术感觉塑造而成。虽然表面只几笔而已,手法却很奇巧,语言精练,以拙喻巧,以笔藏灵,使作品有着深邃的哲理效应和丰富的个人情感。
中国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陶瓷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中,传统陶艺为我们发明并保留了丰富的传统陶瓷技法,从原始陶器的泥条盘筑到后来的拉坯轮制、注浆成型等成型技法;从原始的简单刻划到唐宋元明清的彩绘,如青花、粉彩、古彩等等装饰技法,还包括柴烧、熏烧、坑烧等烧成技法。到了现代这些传统陶瓷技法已经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思想感情和伟大的创造力,富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永恒的艺术价值。
现代陶瓷技法是技术手段更是文化符号,其意义是指传统陶瓷技法本身就反映出中国人的审美境界,欲要表达某种思想必然需要适宜的技法,例如刻划花装饰基于我国自古以玉为贵,“温其如玉”,以玉比德等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影响了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在陶瓷中极力追求玉石之美。
刻划花以简单、灵活、淡雅的特点成为宋代陶瓷装饰的主要手法,这也适应了当时宋人推崇理学、崇尚清淡之美的审美尺度,它以符号性语言代表了对玉石品德的追求。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具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在现代陶艺中运用传统陶瓷技法往往也是出于对某种审美的追求,传统陶瓷技法也就无形中成为这种审美的符号。
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都是泥与火的艺术。人在劳动中创造饿文化,文化有塑造人,陶艺逐渐形成一种陶瓷文化,传统陶瓷技法是悠久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陶艺中,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传统陶瓷技法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它既体现了华夏文明的一般文化特征,又显示了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
在现代陶艺创作中,陶艺家把传统陶瓷技法与现代观念的表达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展示出传统审美文化与现代观念表达的时空碰撞。此时的传统陶瓷技法不是单纯的造型手段和装饰手段,而是代表了悠久的古代文明、传统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它是一个符号,是一个代表,以一种符号性语言传承着文化的过去、现代和将来,陶艺家正是通过符号性语言的运用找到了链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在现代陶艺中延续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尽管现代陶艺受益于多元的文化,文化队现代陶艺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艺术家借助现代陶艺传达他的观念时,也就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进行评判和思考,这种对文化的思考反过来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们的文化。
现代艺术观念范文6
关键词: 观念艺术 批判 “春卷” 文化策略
当代艺术越来越呈现出哲学化的趋势,观念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家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正如柯索斯所说:杜尚以后的所有美术都是观念的,因为美术只是以观念的方式而存在。从艺术追求观念方式上讲,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等都可以归入观念艺术的范畴。观念艺术在国内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国内外思想根源,从历史原因来说,复制时代的来临,消费社会的到来,“反艺术”的出现,合伙把艺术推到了观念艺术的领域。观念艺术鼓吹艺术走向了生活,走向了大众,但其并不被普通的大众所理解,说明观念艺术还没有真正消除精英与大众之间的界限。这种让人思索的观念艺术,在当代艺术中有何价值与意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存在什么困惑?是本文探讨的主旨。
一、观念艺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艺术观,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丰富了艺术表现的语言
观念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审美中心主义,审美中心主义是古典艺术和形式主义艺术的要旨。古典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要表现和谐、典雅,表现理想美。西方现代艺术认为,艺术表现的核心是丑,是怪诞,似乎可以通过“丑”的形象对抗异化的现实。而当代的观念艺术的态度是中和的,艺术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美、丑与艺术并没有什么天然的固定关系。观念艺术也不注重个人风格的流露,在文化形态上,观念艺术应属于后现代的范畴。它只是通过生活中不同材料的组合形成一种观念,表现一种感受。当然观念应以与日常语言方式有异的方式呈现,因此进入艺术语言状态体现出一个差异结局,有一个“陌生化”的处理过程。艺术也因此将自己与哲学和其他文化表达方法相区别。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观念艺术方式的影响不仅在绘画上,更多在新出现的媒体如装置、行为、视像等其他综合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来。观念艺术将艺术从传统的“架上”绘画解放了出来,排除传统艺术的造型性,打破了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装置应该说是与绘画的平面方式,三度空间的雕塑方式并称的第三种方式。所不同的是,前两者是艺术家用各种美术材料来塑造形体,而装置则主要用现成品的拼装来表达观念,体现艺术家个人感受。艺术实体完全消失了,转移到艺术的“意会”上,观念艺术不仅取消了造型艺术的形象、色彩、结构,而且还取消了绘画、雕塑本身,它运用不同于传统的多种媒体和形式来表达,强调了艺术作品背后的作者思想和观念。因而西方学者把观念艺术定义为“哲学之后的艺术”。美国学者阿瑟·丹托认为“随着艺术时代的哲学化的到来,视觉性逐渐散去了”,“因为艺术的存在不必非得是观看的对象”。当艺术不是被人看时,艺术必然走向终结,艺术将终结在观念里、哲学里。另外,观念艺术非常强调观众的参与。观念艺术家认为,他们作品中传达的观念只有传达到观众的心灵之后,才是成功的艺术,而且,只有经过观众参与之后形成的观念,才是完整的观念。创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观众参与活动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