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的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炭产业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炭产业的前景

煤炭产业的前景范文1

论文摘要:美国消费信贷体系失灵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一个诱导性因素。文章从美国消费信贷史、消费信贷现状和影响消费信贷决策的原因等方面对消费信贷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其所造成的影响提出几点针对我国情况的可借鉴之处。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了全球的经济寒冬,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也波及到了中国等亚洲国家。众所周知,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次贷危机。而造成危机的根源,除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堆积、美国过于发达的金融创新、倒三角式的金融结构和金融监管不力之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美国人长期形成的消费信贷习惯。如众人所知,美国人的生活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来的。长期以来个人信贷模糊并淡化了所有权的概念,形成了如今“危如累卵”的物质生活。

消费信贷是个人或家庭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信贷,是商业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贷。按照用途划分,消费信贷可以分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信用卡贷款等诸多种类。因此,在很多人眼里,消费信贷就是将消费昂贵商品的美梦变为即时现实,它成就了我们的大众消费者。

一、美国消费信贷根源的追溯

消费信贷是在技术水平得不到长足发展的供给不足的背景下产生的,供给不足和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影响到消费不足,再生产便无法继续下去,所以各企业便开始刺激没钱的消费即信贷。

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国,是一个人人都遵循储蓄、节约和克己等生活规则的国家。南美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民众的生活愈加拮据,维持正常的生活是可以的,但只要出现失业、疾病等微小的家庭变动,人们便无法支付能力范围之外的费用。唯一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只有借钱。因此典当和赊账成为了当时比较盛行的融资方式,这就是消费信贷的前身。然而随着“镀金时代”的到来,生产者们为了购买土地、扩大生产、开展业务、种植庄稼,越来越依赖于来自正规和非正规的隐蔽放贷网络的信贷业务。

基于以上背景,1904年费城的里特兄弟百货公司请它的记账客户推荐三位熟人,并给予他们在本店享有赊账业务的特权。随后,零售商、商业银行、个人财务公司、融资公司开始大量开展信贷业务。在1915年之后的20年间,放贷机构采取了新策略,以便以积极进取的方式追逐在消费信贷市场上可被获取的利润。他们创新性的分期付款方式,给人们的借贷方式带来了一次革命。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多数百货公司实施了管理改革,其中包括对赊账的集中管理,这使新的业务得以展开。管理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更多愿意赊账消费的顾客,为了能够加快身份认定的速度、促进交易量的增加,商人们在世纪之交开始向经过评估的赊账顾客发放小金属身份牌———现代信用卡的鼻祖。

与此同时,来自廉价商品分期付款零售商的压力迫使之进行现金交易的商店不得不做出让步。1903年,沃纳梅克百货公司可以分期付款购买钢琴……。到了20年代,美国的中产阶级可以任意在他们喜欢的百货商店,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缝纫机、点唱机、橱柜等生活耐用品了。对于分期付款,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一提:美国福特公司分期付款购买汽车。1908年福特公司针对大众市场推出了一款T型车。然而在第一年的投产中,T型车旅行版售价为800美元,这相当于一个一般产业工人几乎半年的收入,而一名白领会计也要花掉一年工资的1/4来购买汽车。汽车在家庭收入中占如此之高的比例,即便低档汽车的高花费也树立了一道明显的障碍,阻止了真正的汽车大众市场的形成。因此,福特公司开始向符合条件的买主提出分期付款,美国的汽车产量在五年之内长了两倍之多。至今,美国通过消费信贷而购买的汽车占汽车总销售量的80%~85%。消费信贷在美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美国消费信贷的现状

完备的信用报告体系是信贷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美国的三大信用报告公司(Trans Union、Experian、Equifax)拥有上亿消费者的信用数据,各信用机构与银行、商业企业都可以实现即时准确的数据交换。在消费信贷运行的同时更有法律的有力保障。针对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公平授信和稳定美国经济等问题,美国国会制定并完善了相关的信用管理法律。同时,还制定了失信惩戒机制,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一但失信,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消费信贷业超级发达的美国,信贷产品种类繁多:有旅游贷款、装修贷款、奢侈品贷款、学生贷款,更有个人债务重组贷款等新型贷款。也就是说,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可以在美国一一被满足。而与中国提供信贷的单一机构不同,美国的多个组织都可以提供上述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商业银行、储蓄机构、财务公司、信用社甚至是非金融机构的商业企业均可以提供上述服务。

三、影响消费者信贷决策的因素

1.预算约束:即平均收入水平。长期来看,消费者的各期消费之和应该等于各期收入之和。而对于每一期而言,未来收入不仅要偿还借款的本金,还要支付利息,剩余的才能用于消费。消费者要把一切支付都计算进去,将剩余作为基础资金来进行信贷决策。

2.未来收入预期增减:在未来消费额稳定的情况下,当未来收入预期高于当其收入时,消费者往往会选择满足当期需求,实行消费信贷;而当未来收入预期低于当期收入时,保守的消费者便不会超支消费。

3.消费习惯:笔者认为,消费习惯是一个人进行消费信贷决策的基础性原因。偏好保守、谨慎型消费者,往往也会偏好储蓄,使当期收入始终大于当期消费;而偏好超前消费的消费者,无论当期收入负于当期消费之差有多大,即使是借款消费也会选择消费。

4.利率水平和还款周期:当期利率水平和消费者对未来利率水平的预期都会影响信贷决策,一旦消费者预期未来利率水平变动幅度过大,往往不会进行信贷消费或使信贷金额尽量达到最小,因为此时的信贷是不划算的。而还款周期的长短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消费周期短的信贷产品进行购买。

四、我国之借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社会总需求一度下降。生产领域,特别是出口加工业严重受损,而企业为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只能缩小生产规模甚至是裁员。失业率提高、消费锐减是其必然趋势,致使整个社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消费信贷是我国金融事业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个领域,我们可以利用消费信贷的发展机遇来刺激内需,这不单是一项应急措施,更是一项有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行之有效的举措。

在我国,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机构只集中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当适当放宽该业务的机构准入标准,让更多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但要注意对准入机构的评估监管,做到“松而不滥”。积极创新、完善信用报告体系,扩大个人信用数据库,使相关数据信息能够迅速、无阻碍地传递。政府还应加强信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制度漏洞,使消费信贷业务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

消费信贷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将收入购买力的未来预期增量提前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购买力,同时与即期的购买力汇合,形成更大的消费能力,既拉动了内需又促进生产,最终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更应该注意消费信贷的信用监管和准入制度,一旦维系此系统的规则被破坏,便会造成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银行债务不断积压,最后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学会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才能使它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伦德尔·卡尔德.融资美国梦:消费信贷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煤炭产业的前景范文2

关键词:煤化工 技术现状 发展对策

一、我国煤化工发展概况分析

我国煤化工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40年代:我国最早开始发展煤化工产业,主要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和合成化肥、萘、氮、苯、焦炭、炸药、沥青等产品;(2)50年代:我国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煤化工产业合成甲醇、氨、电石、酒精、石灰氮、合成橡胶、染料等产品;(3)6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以煤炭为原料生产氮肥的中型氮肥厂,并且化肥企业在生产化肥的同时业生产出了许多化工产品,为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打下来了坚实的基础;(4)7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产业的突起和迅猛发展,严重影响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5)20世纪80年代: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到我国的丰富的煤炭资源来解决能源危机的作用,我国在陕西、山西、上海等地建设起大型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二、我国煤化工技术现状分析

1.煤炭气化技术的大型化、高效化

煤炭的气化技术是将煤炭进行深度的转化,气化技术是我国煤化工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突破。我国已经实现的商业化运行中的煤炭气化炉大约有8000台,它们主要包括有:加压固定床气化炉、恩德常压流化床气化炉、常压固定床气化炉、温克勒常压流化床气化炉、液态排渣的GSP加压气流床干煤粉气化炉和德士古加压气流床水煤浆气化炉与壳牌加压气流床干煤粉气化炉等。虽然我国已经应用了各种煤炭气化工艺,但是这些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大型的、先进的煤炭气化技术的应用不够。

2.煤炭液化技术已进入商业化示范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煤炭的直接液化技术指的是通过高温高压或者溶剂抽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煤浆中加氢让煤炭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产生变化,让煤炭中的碳氢原子比发生改变,将煤炭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从而生产化学产品和人造石油。当石油资源短缺时,煤炭液化产生的人工石油可以代替天然石油;(2)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煤炭的间接液化技术指的是在煤炭中加入水蒸气和氧气进行气化,将煤炭制成氢气合成气和一氧化碳,并且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将氢气合成气定向催化合成为液体燃料。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煤炭间接液化工程主要有:神华鄂尔多斯煤炭间接液化制油项目、山西潞安煤炭间接液化制油项目、内蒙古伊泰煤炭间接液化制油项目等。

3.煤炭焦化技术的低污染、节能降耗

我国比较传统和成熟的煤化工技术是煤炭焦化技术,煤炭焦化技术也是冶金工业中机械铸造行业和高炉炼铁最重要的配套产业。煤炭的焦化技术指的是将炼焦煤在隔绝空气的焦炉中进行加热,从而生产出煤焦油、干馏煤气、焦炭和其他化工产品。煤炭焦化产生的煤焦油和干馏煤气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加工和转化生产出合成氨和甲醇等化工产品。煤炭焦化技术虽然取得了客观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煤炭焦化污染问题,我国在大中型的焦炉中装备了推焦除尘地面站、装煤除尘地面站、推焦除尘热浮力罩、装煤除尘车等设施,有效地缓解了煤炭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

三. 煤化工发展的对策分析

1.规范煤化工用煤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国家应制定完善的煤化工产业用煤技术条件标准体系,明确规范煤化工产业用煤质量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炭资源,确保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2)严格规定各类煤化工产业项目的能源消耗定额和指标,严禁使用高耗能的煤化工生产装备和工艺;(3)制定合理、科学的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煤化工产业的区域分布、生产规模、生产产品种类、生产工艺、产品运输条件等;(4)制定保障煤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标准与规定,提出煤化工产业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装备试制和工程示范等阶段性目标。

2.积极开展煤炭气化、液化、焦化等用煤资源评价

煤化工企业要积极开展煤炭焦化、液化和气化等用煤标准的资源评价,做好以高硫煤资源进一步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所使用原料煤的性能评价,做好煤化工用煤规划,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在煤炭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好煤化工产业项目的生产规模、产品定位、技术路线和基地规划。充分考虑到我国煤炭性质的适应性、煤化工生产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煤炭资源的可靠性、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规模、产品的特色和品质以及价格优势、国内和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等。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装备和生产工艺,取得科技创新上的突破,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依托传统煤化工推进现代煤化工建设

加大对传统煤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提高煤化工生产工艺水平。充分考虑到国家煤化工产业政策,淘汰小型的传统的化肥等煤化工产品,优化煤化工产业布局,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加快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煤化工产业的工作重点从生产化肥向生产烯烃、甲醇等方向延伸,发展为以醇醚燃料为主的碳一化工,形成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等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群。

四、结束语: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在煤炭资源丰富和油气短缺的社会环境下,将超前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煤化工产业,成为世界上化工原料多元化的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随着大型化甲醇、大型煤气化炉、煤液化、大型化二甲醚等示范工程初见成效,为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华民,王永刚,初茉.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J].煤炭工程,2009

煤炭产业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能源经济;能源计量;计量工作

1 新疆能源经济的优势

1.1 新疆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和西进战略桥头堡地理位置优越

新疆煤炭、石油等能量资源丰富,是国家的能源生产基地;同时,新疆地处西北,与中亚、南亚多国接壤,是国家对外能源合作和贸易交易的桥头堡。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能源生产、加工基地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煤电、煤化工、风电、光伏发电等能源基地,能源通道有“西气东输”管道,石油输送管道,“西电东送”电力输送通道,规划中的“巴基斯坦―新疆”铁路运输通道等国家能源运输大动脉。目前,新疆已成为集能源“生产、中转、运输”于一体的国家能源基地。

1.2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统计,新疆地区共有石油远景资源量234 亿吨 、天然气远景资源量13 万亿立方米、煤炭预测资源量2.19 万亿吨 ,分别占全国资源总量的21.5%、23.3% 和38%,均在全国位居第一位[1]。同时,“疆电外送”特高压能源通道的建成,“西气东输”管道、石油运输管道的开通,兰新铁路的改造和二线建设为新疆能源产品向外运输提供了保障[2]。

(1)石油天然气产业。新疆拥有内陆沉积盆地49个,总面积约为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21%。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哈密盆地;此外,柴窝堡、伊宁、三塘湖、焉耆、库木车里等五个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也非常可观[1]。其中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总量为229亿吨,准噶尔盆地的油气资源总量为106.9亿吨,吐哈盆地的油气资源总量为15.36亿吨。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3]。

(2)煤炭开采及深加工产业。新疆煤炭资源具有煤质好、煤层多、厚度大、埋藏浅、大型及特大型煤田多的特点。全区可划分为三大含煤区,分别是准葛尔―北天山含煤区,西南天山含煤区和塔里木含煤区,含煤区内又分12个煤田和53个煤产地,其中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主要煤田有准东、吐哈、伊犁和库拜煤田[4],这几大煤田煤炭资源占全疆总量95%以上。根据规划,2015年新疆煤炭产能将超过4亿吨,其中外运5000万吨[5]。

同时,以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产业链。预计至2015年底,形成煤制尿素260万吨、煤制二甲醚80万吨、煤制天然气600亿立方米、煤制油360万吨、煤制烯烃10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万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5]。

(3)电力产业。近年来,新疆电力工业发展迅速,是全国少有的集煤电、风电、光伏发电、电工制造、高压电网建设等优势于一体的区域。电力工业已成为新疆的重点发展领域,电力产业在新疆能源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电源基地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疆内新增装机4900万千瓦,2015年总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建成覆盖110千伏、220千伏、750千伏电压等级的全疆电网,与西北主电网联网送电的750千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已打通,成功实现了新疆电网与全国电网的畅通链接。哈密至郑州的±800千伏项目已于2014年建成运行;准东至重庆,准东至华东的特高压电能输送通道建设也已提上日程。

依靠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电,构建“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愿景。同时兼顾新能源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形成煤电、风电、光电共同发展,打包输送的局面,从而快速推进“疆电外送”工程。

2 能源计量需求分析

能源计量工作是加强能耗监测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地能源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技术保障。因此,在新疆能源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能源计量工作也应满足发展的需要。

2.1 石油天然气方面

计量工作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油气集输储运、油气加工以及成品油气销售的全过程。提高计量工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对石油天然气产业非常重要。

(1)油气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相关的设备仪器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2)油气资源在集输储过程中,管道、容器及相关监测设备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3)油气资源的加工过程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4)油气资源及其加工产品的贸易交易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

2.2 煤炭开采及加工方面

(1)煤炭开采过程中相关的仪器设备需要计量技术支持;(2)燃煤发电过程中,大量的仪器设备、现场试验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3)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和交易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

2.3 电力工业方面

(1)电厂的建设及运行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2)电网的建设及运行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3)电工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

2.4 高耗能行业

能源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如:高耗能行业里的矿产、冶金;基础设施里的公路、铁路、机场、通信等;配套产业里的新材料、新能源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相关专业的计量技术服务需求。

3 结语

能源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计量工作的支持,能源计量工作的有效支持能促进能源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在新疆能源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同步提高计量技术机构在技术服务方面的能力,加强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用一流的能源计量服务支持当地能源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见义,彭苏萍,李建忠等.新疆能源产业发展战略与思考[J].中国能源,2012,34(01).

[2]刘建军.新疆煤炭外运通道规划思路[J].综合运输,2009(10).

[3]康玉柱.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前景分析[J].石油学报,2007(04).

[4]黄磊,贾永勇.浅谈新疆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的必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6).

煤炭产业的前景范文4

[关键词]多元化营销;煤炭销售;市场风险

[DOI]10.13939/ki.zgsc.2016.31.027

在能源需求激增的影响下,煤炭的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煤炭的开采、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煤炭市场营销都面临着很大的困境,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也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煤炭的销售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我国的煤炭分布不均匀,在很多地方又存在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目前我国的煤炭销售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经营模式过于单一化,过度量化的营销模式等,都会导致煤炭销售的抗市场变动冲击力不够,此外,我国煤炭营销的风险控制管理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是目前进行营销手段改革的关键所在。

1现阶段我国煤炭产业在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煤炭销售缺乏一定的营销理念指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煤炭产业却是一种战略性的垄断产业,还具有计划经济的成分和特征。煤炭产业作为民生国计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生产量,再按照分区销售进行产品营销,制定一定的价格标准来控制产品的价格,而对煤炭资源的质量却缺乏控制管理,也没有多样化的煤炭产品营销渠道,不注重打造品牌型的煤炭产品,这些都是非常缺乏市场营销理念的。煤炭产业通常都是注重生产指标,而忽略了煤炭市场需求的上下波动,容易导致煤炭销售过程的滞后和落空,这样不利于煤炭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1.2煤炭销售缺乏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

在煤炭产业中,缺乏必要的竞争激励机制,煤炭产业都不注重市场调研和反馈,也没有对煤炭销售市场进行分析和营销风险评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煤炭产业很容易受到国际煤炭产业发展的冲击,经常会出现疲于应对的状态。此外,在煤炭产品的具体营销过程中,又缺乏规范的管理,在产品销售的合同管理、营销结算方案、产品项目评估等方面都缺乏一定的理念和方案,也不能有效地抵抗国际煤炭产业的冲击,导致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1.3煤炭产业的生产与营销环节相脱节

煤炭产业的开采部门、煤炭资源监管部门与煤炭销售部门、煤炭运输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协调,经常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浪费,使其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运用,出现这些问题可以反映出我国煤炭销售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而且煤炭销售的市场控制和协调工作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加强煤炭市场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目前煤炭销售市场的风险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政策调控是保证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单从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煤炭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缺乏市场监管、没有必要的市场营销意识等问题,这都是需要煤炭销售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煤炭销售市场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缺乏营销理念

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开采型企业,它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深,特别是在长期发展规划模式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会进行针对性的规划,无论是企业的煤炭开采规划、煤炭开采的设备采购,还是煤炭开采技术设备的应用、煤炭运输过程的监管,再到煤炭销售的额度都是有明确的规划,但是相对而言,煤炭销售的额度缺乏足够的市场经济管理经验和足够的市场调研、反馈,不利于煤炭开采企业的发展,煤炭的销售过程受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等方面的影响显著,一般来说,在国家经济放缓期,煤炭销售也随之会进入一个“低迷期”,会出现产能过剩、销售渠道停滞等情况,也会导致一定的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不开等问题,有些企业只能被迫降低产能,这也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形势对煤炭销售的负面影响,就需要煤炭销售企业具备一定的市场风险控制管理意识。

2.2煤炭产品更新速度慢

煤炭产品主要是煤炭的加工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产品都不需要进行深加工环节,但是,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对煤炭销售产品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已经成为目前煤炭市场销售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也有很多的煤炭产业只是满足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很少在煤炭产品研发和新产品的更新速度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大幅度地降低了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发展。

2.3缺乏完善的营销体制

目前,煤炭产业内部缺乏一定的竞争机制,企业将煤炭的销售重心集中在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利润的增长上,没有构建优化的煤炭产品销售渠道,也不注重对煤炭系列产品的优化,也没有适时地调整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还是选用销量作为考核的标准,经常会出现销售投机行为、投资决策失误、煤炭资源浪费等问题,致使煤炭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下滑,品牌吸引力降低,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发展。

3以多元化营销手段来分解煤炭销售的市场风险

3.1增强煤炭产品的研发和质量监控

煤炭产品的质量是煤炭销售成功的关键和重要前提。因此,煤炭销售企业要在现有的煤炭能源布局的基础上,开始向煤炭的未来发展需求方向进行转变,加大对煤炭产品研发方面的投资,将产品质量的控制和市场需求作为立足点,不断改善煤炭行业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来不断提高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增强煤炭产业的附加值或者衍生出其他的煤炭行业。建立精准的市场评估机制,不断进行多种模式发展品牌的研发,做到“质”与“量”共同发展。

3.2注重煤炭产品的市场调研与风险评估

将市场调研作为多元化营销模式的主要研究手段,市场的产品需求对煤炭产品销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建立的风险评估机制,要有一定的国际市场视野,不断提高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组建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为煤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为煤炭企业不断调整产能、转变销售策略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此外,市场风险评估机制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增强对市场风险相关数据的分析,结合一定的成功案例,为市场销售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团队的风险意识,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3重视用户的反馈,加强销售产品的质量控制

要加强产品销售的服务功能设置,不断提高产品销售的服务,用户的反馈是煤炭产品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持,产业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专门的用户服务平台,同时还要建立用户数据库,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不断巩固用户基础。此外,还要加强销售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实现销售产品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化。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我国煤炭销售的市场风险控制管理工作。优化煤炭营销模式,强化煤炭产业整体的市场风险控制管理意识,不断提高煤炭销售市场风险控制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建立起完善的煤炭营销市场评估控制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煤炭产业销售的整体水平,实现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张辉.以多元化营销手段分解煤炭销售的市场风险[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7):10,19.

[2]张引刚.煤炭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12):34-35.

[3]李光荣.国有煤炭企业全面风险演化机理及管控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17):56-57.

煤炭产业的前景范文5

1 概述

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煤炭给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但煤炭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却日趋严峻,以雾霾问题为代表,煤炭利用的清洁化已刻不容缓,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供应的70%以上,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减少煤炭使用量,而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才是解决当前空气污染问题的关键。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但我国煤炭清洁利用的总体状况仍然不够理想。技术的广泛利用不仅牵涉到技术创新的问题,也牵涉到既有技术的推广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煤炭加工和利用的清洁化。

低排放、低消耗的新型工业化已经倡导了二十年,煤炭利用的清洁化也早就成为目标,但日趋严峻的空气污染证明从全国范围而言,清洁利用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任重道远,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很多。比如:煤炭产业和产煤区域发展的利益、经济快速增长的能源安全、低成本的电力供应、易获得且低成本的工业要素、煤炭高消耗型区域的工业经济效益、高成本的清洁利用技术,等等,这些都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创新与推广的阻滞因素。煤炭清洁利用不仅涉及企业巨大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和制度创新,更需要政府从财税、政策、制度多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把企业的清洁利用行为放在整个煤炭资源利用的全面战略以及相对应的价值准则中考察,才能构建起煤炭清洁利用的政策制度体系。

2 资源利用的多维价值准则与煤炭利用的清洁化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需要遵循一系列重大的价值准则,必须从这些价值准则中厘清煤炭清洁利用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探寻如何实现清洁利用准则与其它利用准则的有机统一,进而寻找清洁利用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激励约束机制。我们试图从清洁利用、发展、公平三个方面十个维度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准则,见表1。

2.1 基于清洁利用的价值准则

2.1.1 生态开采。生态开采价值准则要求煤炭在采掘环节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避免对森林、草场、耕地、水体的污染,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2.1.2 污染物低排放。在煤炭加工利用的过程中,要减少在洗煤、炼焦、炼钢、火电行业等产生的废水、废渣、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降低对空气、水体、土壤的污染,要降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尤其以粉尘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污染物的低排放要求企业通过清洁技术的创新和清洁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包括在使用过程中间环节的控制和末端的治理,在中间环节要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物产生的比率,在末端治理环节要建设脱硫脱尘等设施,这些需要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降低企业内部污染治理的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2.1.3 环境支付。在煤炭加工利用的过程中,炼焦、炼钢、火电行业等产生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有负的外部效应,对这些企业和行业,需要实现与排放一致的环境支付成本,实现负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可通过设计对煤炭利用的污染物排放交易机制来控制总体污染,也可通过直接的税收机制内部化污染效应,需要对煤炭的下游产业进行有效的设计,可在煤炭价格中植入污染税,利用污染税发展替代清洁能源,或者为下游企业的脱硫除尘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应当通过有效的税收约束机制限制煤炭的粗放式利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推动企业加快先进降耗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

2.2 基于发展的价值准则

2.2.1 为增长提供生产要素。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评价煤炭定价机制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有价格机制能否给煤炭供给方提供强大的激励机制,以满足持续增加的需求。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供给的第一大来源,特别是在我国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相对缺乏的资源条件下,煤炭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保障,在过去和将来相当一段时期,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根据BP2013年世界能源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耗约18.25亿吨石油当量,占全球煤炭资源消耗的47.5%,而同期我国石油的消耗仅仅占全球的5%,煤炭在我国能源的贡献中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煤炭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目标是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要求煤炭的使用成本相对稳定、供需相对平衡。从未来煤炭资源的供需平衡关系来看,随着煤炭深加工以及能源需求的巨大潜力,煤炭供需紧平衡的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还将持续存在,煤炭减量化使用目标很难实现,这将使煤炭清洁利用面临巨大的压力。

2.2.2 可持续利用。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日益面临可耗竭性的制约,必须从未来长期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实现煤炭资源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替代利用。煤炭价格不仅要体现其生产成本,还要体现其稀缺价值,不仅要体现其对当代人的价值,还要体现其对后代人的价值,当代人的使用会产生基于未来使用的机会成本。从煤炭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来看,需要实现对煤炭的高效率使用和减量化使用,降低企业单位产值煤耗。

煤炭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从长期看必然面临替代利用的问题,从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煤炭的替代利用逐渐迫切,目前,大多数替代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与煤炭相比,仍然会呈现成本高、价格高、相关配套产业与下游产业不成熟等等因素。新能源产业发展进程与国家的煤炭产业政策有很强的相关性,实现煤炭利用的清洁化无疑会提高煤炭的利用成本,也相对提高了替代能源的相对效益,政府明确的煤炭清洁利用目标能提高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提高投资预期效益。

2.2.3 市场配置。煤炭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高效率利用的前提是高效率的配置,市场是实现高效率配置的平台,市场配置要求建立系统的交易制度,包括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公平竞争的规范制度以及完备的政府竞争规制体系;市场配置也要求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格局、发达统一的交易场所、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求煤炭价格能敏感地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同其它市场条件下的商品价格一样,供给和需求是决定价格变化的直接因素,煤炭的产量、港口煤炭库存、电煤需求量、焦煤焦炭需求量、煤炭进出口量等反映供求的指标应该对煤炭短期价格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配置还体现在价格波动能有效地影响供求,当煤价高位运行时,能有效地抑制需求,并能促使供给扩张,而在煤价低位运行时,能抑制供给,扩张需求,降低库存。

2.2.4 环境优化。减少煤炭使用的负外部效应已经成为煤炭资源利用的重要目标,价格能影响煤炭使用的环境效应,必须建立有效的煤炭定价机制以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就当前突出的雾霾问题而言,煤炭的利用面临两大任务――减量化使用和清洁化使用,另外,在煤炭采掘过程中,也要降低对生态的破坏,并对不可避免的破坏进行生态恢复。外部效应的内部化是煤炭定价机制设计的重要目标,可以考虑通过环境税、可持续发展基金等形式的税制将煤炭使用的环境成本内化在煤炭的价格中,提高煤炭使用的相对价格,促进煤炭的减量化使用;对污染型企业开征污染税,对清洁使用企业提供价格补贴,促进煤炭的清洁使用;对煤炭深加工产品(如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提供价格补贴,推动煤炭的深加工和清洁使用。因此,通过建立有效的税费制度,内化煤炭使用的外部成本,激励约束企业行为,使环境优化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2.3 基于公平的价值准则

2.3.1 平等主义。经济福利上尽可能的均等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价值准则。由于煤炭资源的稀缺性,而环境恶化又面临减量化使用的压力,竞争性使用下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强势产业对弱势产业会存在排挤效应,由于煤炭资源稀缺性日益强化,竞争性使用的格局会日益加剧,这使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以及农业等弱势产业在有限的煤炭资源使用中面临富人等强势群体与强势产业的挤压,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对能源的支付能力也大大弱于东部和城市,市场经济的一价定律却使他们在市场中面临同样的使用成本。在煤炭价格高涨时期,煤炭资源开发、加工会给煤炭产区和煤炭行业带来巨大的意外财富,但在煤炭产区内部和煤炭行业内部,人们从资源开发中获取的收益存在较大的落差,已有文献研究证明,煤炭资源型地区的收入差距往往要高于其它地区,且有扩大的趋势(赵康杰、景普秋、贾琳,2011),因此,需要规避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暴利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3.2 补偿原则。为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煤炭产区在发展中为经济增长和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在资源采掘过程中,还造成了地区对其它产业的挤出效应,先进制造业和其它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发展不足,造成了今天一些资源型城市的“荷兰病”效应,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长期的补偿;一些生态发展区域在保护空气、水源等重要环境资源过程中减少或者限制了煤炭的使用,也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补偿;新能源比如风电、太阳能等科技型资源的建设促进煤炭减量化使用,这些行业也应该获得补偿。

3 煤炭清洁利用的财政激励效应

煤炭清洁利用准则要求以煤炭的清洁利用为目标,然而,清洁利用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在一定意义上,煤炭清洁利用可能需要牺牲经济增长,降低煤炭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下游企业煤炭使用成本,降低高耗能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高耗能区域的短期财政收入等等。但煤炭清洁利用同时也能推动其它价值准则的改善,比如,煤炭清洁利用能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成本,进而提高煤炭资源的边际利用效率,促进煤炭节约利用和替代利用,煤炭清洁利用能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循环利用技术、节约利用技术、废气废水处理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创新,从而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空间。

从(5)式来看,显然财政激励后的清洁利用方式市场占有率要高于没有财政激励的市场占有率。财政激励对社会总收益的影响效应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收益,空气和水质量的改善,还包括清洁型生产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清洁生产方式还将带动新型环保技术及环保设备产业的发展,并可能带来乘数效应,清洁生产方式的推进还将释放替代能源的市场前景。成本则主要来自污染税的经济效应,包括对煤炭采掘行业需求终端的抑制效应,对下游行业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对资源采掘区域税收负担的加重等,同样也可能带来乘数效应。根据测算,若对污染型动力煤使用方式征收100元/吨的污染使用税,对清洁型动力煤使用方式补贴100元,以当前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均价550元/吨的价格水平,两种生产方式的相对成本变动接近40%,将彻底改变清洁型生产方式的市场前景;从污染型企业的煤炭使用成本来看,并不会大幅度增加企业的负担,2008年以来,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高达700元/吨以上,下游发电企业和热力企业应该能承担相应的成本冲击。

污染生产方式相对使用成本的提高还可加速替代能源的应用,新能源利用的经济价值不仅取决于新能源自身使用成本,也取决于煤炭资源的使用成本,若煤炭使用成本提高,则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利用的价值相对提高,有利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从欧洲新能源的推广经验来看,煤炭清洁利用的强制性推广政策支持大大促进了新能源技术的科技创新和应用。

4 以财政激励为主导,构建煤炭清洁利用的良性发展机制

煤炭清洁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然而煤炭的清洁利用由于受企业成本的影响,在市场条件下,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内部动力去进行投资,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来实现清洁利用,但政府若能构建有效的财政约束与激励机制,改变企业在污染使用和清洁使用的收益,内部化企业的污染外部效应,使清洁利用成为关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则清洁利用可以通过企业的自我实施行为实现自成长。

煤炭产业的前景范文6

关键词 煤炭 经济形势 应对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煤炭产业也开启了黄金十年期,煤炭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但是由于煤炭产业无限制地发展导致供大于求,且新能源的开发,环境压力增大,进口煤冲击等状况的出现,使得煤炭行业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煤炭行业的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就将从当前煤炭行业的形势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关应对措施。

2015年山西省提出了六个发展,六型转变,六权制本。“六权治本”,即要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六型转变推动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向“清洁低碳型”转变,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向“延伸循环型”转变,向“生态环保型”转变,向“安全保障型”转变,为煤炭企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明了发展目标。

一、经过对煤炭市场的分析,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一)科学地有计划地合理地发展煤炭行业

未来几年,我们国家的能源消费仍会以煤为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煤炭产业必须按需生产,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尤其是大型煤炭集团要发挥表率作用,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努力维护煤炭市场稳定,杜绝煤炭市场恶性竞争。坚持依法办矿、不违规建设、不违法生产、不超能力生产。同时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效率。

(二)科学技术地开采,高效利用煤炭资源

面对新形势,煤炭产业必须推行机械化和加大科技投入,苦练“内功”和“创新驱动”,从内部着手,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人员的功效,在进行煤炭开采时,一定要合理布局、集约生产,使煤炭的生产数量与消费数量总体呈现协调的态势,使产业的专业受到科学化的推进。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提质增效。推进精煤战略。

(三)强化资金管理,预防财务风险,合理的运营资本

随着能源产业不断的市场化,“贸易为王”,市场为主。所以在资本运作方面,首先,要认清国内煤炭形势及要求,了解政府相关政策,资金的投入必须要迎合国家政策,以此来拓宽煤炭企业销售的渠道,使企业的销售变得更加容易。其次,经营一定要和公司、市场实际相结合,才能使企业内部的销售机构得到健全和完善。然后要加大和兄弟企业、合作企业的互动与联系。并且必须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使财务风险防范警钟长鸣,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强化成本管控,提高全员成本意识

煤炭行业特别低迷的时期,要通过全员参与降低和节约成本来实线企业经营和利润。企业领导要正确的决策,尽可能地减少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能为了追求政绩、业绩而大肆浪费企业财富,最后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节约成本当然不能只靠领导,只有全员参与,从节约一滴水、一个小螺丝钉这样的小事做起,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方能更有效地管控成本,使企业正常运营。

(五)深化改革,推动能源革命

煤炭企业必须要改变发展的方式,不改就没出路。“熊市出现最大的原因是牛市”,煤炭行业“十年黄金期”刚刚过去,必然也要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调整期。煤炭长远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时伴随着很大的机遇。

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煤炭资源采掘和初加工处于产业链和产品链的起点,通过煤炭产业链延伸,可以大大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如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活性炭等。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但可以就地消化原煤产品,防止企业陷入库存积压、市场滞销的窘境,更重要的是由过去单纯的开发性企业转变为集煤炭规模开发、转化和深加工全方位经营的企业,实现单一产品结构向多元化的产品结构的转变。最终形成煤炭―电能―煤化工―煤炭衍生产品的多元循环的经济体。

二、结束语

综合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现状,煤炭行业前景困难重重,但仍然有办法来拓宽前进的道路,这就需要不断创新,走发展之路,只要所有的煤炭行业从业人员齐心协力,定能推动煤炭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高蕾,刘飞,高文静.专家称中国能源革命非“去煤”即“净煤[J].中国煤炭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