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措施范文1
摘 要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却不断下降,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率也越来越低。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协调投资结构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固定资产 GDP 经济增长
一、前言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购置固定资产的相关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的再生产,由固定资产更新、改建、和新建等活动组成。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建造、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分布,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二、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从投资规模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在逐年降低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始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规模太小,不能很好适应国民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太大,超过了现在生产所提供的追加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就必然导致挤生产、挤生活,积压建设资金,降低投资效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如果背离了生产基础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这里我们用GDP增长速度与固定资产增长幅度的对比关系来说明最近20年来我国固定资产对GDP的拉动效应及其效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1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5595亿元,到2010 年就增加到278121.9亿元,20年间增长了49.7倍,年均增长22.6%。从增长的幅度来说,除1997年、1999年年期间增长率不足10%以外,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上, 1993年甚至高达61.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期,我国GDP由21781.5 亿元增长到401202亿元,增长了18.4倍,年均增长10.5%(可比价)。从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与GDP 增长对照来分析,我国在1991年~2000年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率,的确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显著作用,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GDP 增长的速度,特别是我国在进入21 世纪以来,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GDP增幅却降低了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
(二)从投资结构来看
1、从投资主体的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与非国有投资之间存在一种不正常的“挤出效应”。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3 年之前,国有投资年增长幅度达到了25%—40%。在国家不断控制国有资产投资,鼓励个人投资的背景下,非国有投资仍然增长较慢,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非正常的挤出效应。根据经济学原理,挤出效应就是因为政府投资不断加大,导致银行利率上升,上升的利率不断排挤个人投资,使其最终退出投资市场。非国有经济虽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它们很难从国有银行得到贷款,其主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利润的再投资等,而来自国有及其控股银行的资金所占的比例偏低,故而其投资的利率弹性不显著。此外,民间投资的趋势带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加上通货紧缩时期经济相对不景气,所以,即使在正确的货币政策协助下连续降低银行利率,民间投资规模还是没有得到提升。国有投资与非国有投资并不是此消彼长的经济关系,而是一种不正常的“挤出效应”。
2、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无论是在投资的规模还是投资比例的增长速度上,第一产业投资均落后于第二产业。以2003-2010期间的数据为例,在此期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从1652.2亿元增加到7923.1亿元,7年间的年均增幅为25.1%。而第二产业从21351.5亿增加到118102.1亿元,10年间的年均增幅为27.7%,高于第一产业的增长幅度,占总投资的比重也远远高于第一产业。
3、从投资的区域结构看,由于投资资金的有限性,出现区域投资结构失衡。近三十年来,东部地区投资额占全国的半数以上,西部和中部地区投资额相对较小。
(三)从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来看
投资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衡。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投资率长期偏高,而消费率又长期偏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投资率过高、投资增长速度偏快,以致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十五”期间,按国民经济核算口径,我国投资率从38%逐年提高到43.36%,消费率从59.77%逐年下降到52.14%,投资消费比例关系不协调的问题逐步凸现。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占支出法GDP比重计算,2005年我国投资率为48.37%,比“十五”初期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左右)1倍多,不仅创下我国投资率新高,而且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而消费增长始终是无源之水,幅度是十分有限的,要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还缺乏基本的条件,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太低。长期实行的“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应该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国家阶段性的财力物力相适应,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经济理论上分析,社会固定资产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会因国家财力物力不足、未完工程数量增加、能够使用的固定资产空闲或相关资源过剩等,从而导致投资效益下降,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现当前的问题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满足提升内需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小,防止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导致的通货膨胀。因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其本质实际上就是效益产出低于投资总量。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投资效率、投资“有效收益”这两个关键点,从而改变投资体制,有效控制投资规模。
(二)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确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合理协调投资结构。首先,在投资产业结构方面。鉴于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财政资金在管理中的“越位”和“缺位”的两种现象,在明确了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时,应该始终把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作为重点,特别是应该把科学研究、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投资作为核心,在规模上减少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同时应加大对第一产业投资力度特别是农业的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有关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经济投资环境,最终提高农民收入。通过一系列的国家投资,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会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在投资的主体结构方面。应通过制定各项经济政策,逐步降低国有经济投资尤其是在经营性领域的投资比重,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非国有经济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运作,为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这是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再次,在投资的区域结构方面。应缩小地区投资差距,大力提高中部、西部地区的投资效益,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在区域、城乡、行业等方面的不平衡现象,以合理利用地区资源,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三)减少重复建设。减少重复建设是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基本措施。在我国建设领域内普遍存在的重复投资现象造成了大量的无效生产力,在预算“软约束”的体制下,大量投资只集中在短期市场中紧俏的少数行业和产品上,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层出不穷。因此,在以后的建设中,国家应采取经济调控为主,运用有效经济手段,如财政、税收等引导和调节投资,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水平。
四、总结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消费需求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任何投资都是从消费当中演变出来的,所以在我国投资经济效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应通过积极地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使不断扩大的消费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基础上,使消费增长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提高消费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是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促进需求平衡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而且只有当消费和投资两者在比例充分协调时才能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在固定资产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应加大消费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到消费拉动的最终转变。
注:本文的数据除非特别指明,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参考文献:
[1]汪祥春.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韩丽蛟,代俊秋.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
[3]沈坤荣.体制转型期间的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1999.
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措施范文2
关键词:新疆;投资效益;投资体制
一、 固定资产投资率
近两年来,国际经济发展严重受挫,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大规模扩大投资是最直接、最有力、最见效的措施,投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不容忽视。
新疆固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明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从1988年的68.4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 827.2亿元,增长了33倍,GDP从1988年的19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 277.05亿元,增长了22倍。
固定资产投资率是反映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指标,它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全部经济增长(通常用GDP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本投资率=固定资本投资额/GDP增加额=(报告期固定资本投资额-基期固定资本投资额)/(报告期GDP-基期GDP)。
1988年~2009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9.9%,GDP增长率为16.1%。固定资产投资与GDP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R=0.997。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图标分析,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率在20年中一路上升,投资率的平均水平由1988年的35.2% 达到2008年的53.8%,投资率已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30%的合理水平,在经济起飞阶段,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在波动中有所上升对经济的发展较为有力利。
2000年~2008年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稳步上升,投资率保持在45%~53%之间,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的投资率上升到603%,固定资产投资率较高,进一步说明了投资在新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贡献。
二、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1. 经济效益。
(1)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系数。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同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Et=GDP/I,其中,GDP表示某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I表示相应时期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它表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能带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越高,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值越多,投资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是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但是应注意的是,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当年新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所起的作用,有可能由于投资项目种类、政策效应、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存在,会产生所谓的“滞后效应”。
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新增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滞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因此,考虑滞后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可以表示为:Et-i=GDP/It-i(i=1,2),式中:Et-i为滞后期为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当i=1时,It-1为滞后期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GDP仍为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本文主要研究Et,Et-1,Et-2。
1995年以来,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一般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表明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率高于全国水平(除了2009年外)。但是,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考虑“滞后效应”后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经济效益还是总体上还是下降,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和新疆投资经济效益系数都下降,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推动作用减弱。
从图2可以看出滞后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与同期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滞后期越长投资效果越好,投资效果的波动随着滞后期的延长,波动幅度逐渐增大。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引导,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更注意投资效益的有效发挥,最大限度地使用已投资的固定资产,避免重复和浪费投资现象,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指一定时期内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额同相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反映的是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f=f/I,其中,f为当年财政收入增加数,I为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越高,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的财政收入增加额就愈多,固定资产投资的财政效益就愈高。
从图3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2005年前下降,2005年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1995年0.029上升到2008年的0.049,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加。但是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拉动太小,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效益下降。
2. 社会效益。
(1)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系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就业人员增加数同相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反映的是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系数J=J/I,其中J为当年就业人员增加数,I为相应固定资产投资总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系数越高,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就业的效益就越高。
“民生”是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亮点,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国或一地区的就业水平关系到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从图4可以看到,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系数明显下降,从2001年~2004年的就业系数基本上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2005年的增长速度较快,2004年的0.02到2005年上升到0.035,2005年后下滑速度较快,2005年的0.035到了2009年变为0.007,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经济社会没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可能跟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和使用结构有关系。2005年后,虽然投资总量增加但是对就业的贡献不断减少。
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措施范文3
一、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窄、力度不够大
近年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对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但审计机关能够进行审计的投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比重、占投资资金总额的比重还相当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正处在兴起阶段,还没有被全社会熟知,加之地方政府未明确审计机关在国家建设项目投资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审计机关的监督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加大和审训范围的不断拓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量的不足导致许多项目成为“审计盲角”。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从最初仅对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与管理进行审计监督,发展到目前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进行全方位审计,对建设项目从立项到设计、施工、竣工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审计内容不断拓展。审计的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国家建设项目,而且还包括掌管建设资金的政府主管部门;三是审计机关在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受财政经费的限制,无法聘请到专业水准较高的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仅凭现有的审计力量,审计力度有限。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培养周期长,审计潜在的风险大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说是专业性最强、最复杂的审计工作之一,与其他审计业务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专业性较强,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有财会知识,还要具备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二是审计范围广,内容全面,包括招标投标审计、合同审计、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综合性审计、专项审计等:三是涉及面广,特别是大型国家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法规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审计难度大。而要培养一批既精通财务审计,又精通工程、管理审计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而在现有的审计力量和审计条件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市计计划及领导交办项目,审计潜在风险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开展时间不长,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审计机关人员因受编制、工资关系等因素的制约,需要的专业人才难以引进。
二、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建议:
(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度。首先是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宣传力度,促使各级政府明确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监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法规、政策来保证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享有足够的权威。其次是对于投资额大、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全面审计,对于其他项目则实施项目竣工决算必审制,并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有选择地实施项目前期审计和项目预算执行审计。再次是对政府重点投资的项目实行审计员派驻制度,实现对于重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只有将审计延伸到项目决策、论证、实施、评估、验收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监督公共资金真实、合法、有效使用的职能,然而,实施这种全过程审计面临着诸多困难,很难有效协调审计机关的审计活动和投资项目运作过程中大量相关单位的工作。目前,已有一些审计机关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实施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员派驻制度,其摹本做法值得借鉴。
(二)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审计力量充足、人员素质高,是审计机关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针对日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缓解:一是人才的外部引进,即适当增加编制,用于引进审计机关急需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造价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人才的内部培养,一方面通过各种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审计人员自学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资格证书;三是进行人力资源整合。通过委托审计、加强管理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同时建立外部人才库,即与造价咨询事务所以及社会其他机构中的技术专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必要时聘请他们参与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
(三)积极探索效益审计的路子
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措施范文4
一、固定资产投资特点
1、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今年以来平稳增长态势,完成投资80.15亿元,同比增长11.7%.
2、投资结构优化。1-9月全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4.2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4.53亿元。
3、施工项目规模扩大。1-9月全县500万元以上投资施工项目共130个,增长38.3%;。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9个,1-9月的投资额60.7亿元,占75.6%。新开工的项目有66个,增长32%。施工项目的增加为投资增长奠定了基础,大项目的及时启动对县投资增长起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是全县投资运行中还存在着大项目支撑力度不够、项目储备不足、项目推进缓慢、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今后,随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期基数增大,重大项目先后竣工投产,保持较高增速难度日益加大,投资形势将十分严峻。
从投资结构和各月完成进程来看,重大项目对结构和完成进度影响较大,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施工期间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制约着投资增长。
三、几点建议
1、积极储备项目。积极储备一些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是克服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问题的重中之重。要努力争取大的建设项目落户,才能确保投资的快速增长。
2、加大项目的跟踪力度。对已开工的重点投资项目,要适时进行跟踪,努力做好各阶段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进展顺利,督促项目尽快竣工。对已批准但尚未开工的项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确保项目的尽早开工。
3、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投资多元化。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继续执行优惠产业政策,鼓励县外企业进入社会类投资领域,特别是引导县外企业对市政建设、农业、农村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稳定民间投资发展的主体地位,不断拓宽投资渠道。
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措施范文5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
为了更好的顺应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固定资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更是企业的固定资产风险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增加,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度其加以控制和处理。
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1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1.1.1 项目差量净现金流量的估算
NCF0=-(该年发生的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NCF1=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NCF2~n=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1.1.2 决策原则
当更新改造项目的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应当进行更新;反之,就不应当进行更新。
1.2 购买或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决策
如果所需用的固定资产既可以购买,也可以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取得,就需要按照一定方法对这两种取得方式进行决策。
第一种方法: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然后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进行决策。
第二种方法:直接比较两个方案的折现总费用,然后选择折现总费用低的方案。
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计算各自的净现金流量,然后计算购买与租赁的差量现金流量,最后根据差量现金流量计算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并进行决策。
(1)购买固定资产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每年增加营业收入-每年增加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每年增加经营成本-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折旧额
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净利润=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1-所得税税率)
NCF0=-(购买固定资产的投资)
NCF1-(n-1)=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净利润+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折旧额
NCFn=购买设备该年增加的净利润+购买设备该年增加的折旧额+购买设备该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2)租入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每年增加的营业收入-每年增加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每年增加经营成本-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的租金
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净利润=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营业利润*(1-所得税税率)
NCF0=0
NCF1-n=租入设备该年增加的净利润
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
2.1 专项性
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通常是结合单个项目开展的,但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非常强的专项性,所以也使其不能很好的照顾到项目之外的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这样也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显著的改善。
2.2 滞后性
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是需要经过立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多个环节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使得项目实施存在着非常强的滞后性,这样也就可能会对项目的正常开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3 资金风险
采用银行贷款当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会对国有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财务风险更为明显,因为我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形式十分的复杂,国有企业的融资压力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了非常显著的增加,融资的难度和融资的成本也在这一过程中明显的上升,这样也就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运营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国有企业也会产生非常大的财务危机。此外,汇率和利率也会产生非常大的波动,这样也就使得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报酬都会存在非常大的波动风险,在实施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汇率和利率会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这样也就使得固定资产的回报率受到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2.4 经营风险
2.4.1 市场风险。外部经济形式的影响使得市场的发展形势具有非常强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产品的转型也会使得资产出现闲置和淘汰的情况,这样也就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面临失败的困境。
2.4.2 EVA风险。固定资产投资最终在形成交付的资产之后会使得国有企业的资本规模不断的扩大,这样也就使得资本的成本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投资者所获得的最低回报要求也会呈现出明显的提升状态。
此外,折旧费用是国有企业固定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是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会使得国有企业的收益水平受到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还会使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受到影响,减少了国有企业利润水平,税后净营业利润将会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样也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3 管理建议
3.1 根据国有企业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统筹规划
要充分的参考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生产经营性任务的基本需要按照具体的计划来对国有企业生产能力中的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从而使得企业的体系化能力建设不断的提升,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
3.2 充分论证、理性投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
首先是对重大的固定资产项目,国有企业必须要积极的认识到需要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对风险的意识,将分先降低到最低的水平。
其次,在固定资产投资实施的过程当中,国有企业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前期论证工作,更加详细的收集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可靠的掌握有关的信息,同时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等进行全面的处理和论证。
3.3 采用改造、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新增固定资产的需求
通过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恢复或提升能力,创造新增价值,扩大使用范围以适应更多的生产经营任务需求。实践证明采用先进适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不仅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等特点,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的资金可以弥补生产经营资金的不足。
3.4 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以减少固定资产新增需求
为了更好的保证固定资产的状态和性能,资产管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必须要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定期的检修,针对购买时间比较长或者是出现了故障问题的固定资产,一定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很多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加以控制,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措施范文6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风险 防范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征。一者,固定资产投资能够促进企业治理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不断推动企业效益的提升和利润增加,具有积极的一面;二者,固定资产投资任务量大、贯穿时间长、涉及事项纷繁复杂、价格的变动性大。这些特征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工作相比一般性审计工作的难度较大。具体而言,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时间较长、审计程度较深、审计方式较为复杂,所以审计风险较一般性审计工作更大。对于审计工作者而言,如何有效把握固定资产投资的固有特点,继而从这一实际出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方法进行预测和探讨,探究出规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有效办法就至关重要。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审计风险的分类
从范围上讲,审计风险可包括狭义及广义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表现为,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没能发现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潜在风险或者说发现了其中的风险却进行了误判。后者不仅仅包括审计工作者没能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潜在风险,而且也包括审计后导致的公司的倒闭会对相关人员造成伤害。笔者这里说的是狭义的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包括原有的风险、经控制没有防范的风险以及工作人员检查后的风险。原有的风险指的是企业内部没有防范而可能发生的风险;经控制没有防范的风险指的是投资过程中企业内部发现了风险却没能进行有效的规避;工作人员检查的风险指的是审计工作人员经检查没能发现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对于三种风险,审计工作人员要仔细鉴别,审慎对待,有效评估,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固定资产投资中审计风险的表现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审计风险主要表现为:没有根据致使审计难度增大;流程繁杂致使内控力度不够;审计方式单一致使风险加大;审计人员局限致使审计结果差强人意;风险意识不高往往导致审计结果出差错等问题。
一是没有根据致使审计难度增大。审计根据是审计工作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主要依据,包括法律、规章制度、标准、技术等多个层面。法律法规是既定的,审计工作者只要遵照执行即可,而文件、标准、技术的执行就颇为困难。这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批事项可归通、建筑等多个部门。每条线都有自己的文件,而各条线颁布的文件又往往相互矛盾,这使得审计工作难上加难。
二是程序紊乱致使内控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拍脑袋决策、内控制度不健全等情况。比如,一些建筑项目的实际招标程序与其的招标书上的程序不相符合,以及建筑项目的实际花费资金与其账面上的资金记载不相吻合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审计过程中难度比较大的,审计工作人员对此要保持警惕。
三是审计方式单一致使风险加大。一者,一些审计机构没有引进现代化的审计技术,只是采用传统的走访、访谈调查等形式,致使审计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给审计本身带来较大风险。二者,即使审计机构引进了现代审计技术,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审计人员的操作失误,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审计方式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迫切需要注意的。
四是审计人员局限致使审计结果差强人意。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广,既囊括了审计专业、经济学专业等方面的知识,又囊括了建筑工程等技术方面的知识,这就给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大都是审计专业或经济专业毕业的,对于技术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多,这就往往导致审计结果差强人意。
五是是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高往往导致审计结果出差错。风险意识往往决定了审计人员的谨慎程度。如果风险意识不高,审计人员就不能充分意识到审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容易打马虎牌,应付了事,反之亦然。现在,不少审计人员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刚出校门,风险意识不强,如果不对其进行审计方面的风险防范教育,就很容易在审计过程中出差错。此外,审计机构在招聘中就应严把关口,把责任心强、风险意识强、品质高尚作为考核应聘人员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固定资产投资中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审计风险防范要精心准备,打有把握之仗,确定标准,全力遵照执行,还要把握过程,全程审慎操作,提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要精心准备,打有把握之仗。固定资产投资中审计风险防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一者,审计人员要综合衡量审计风险有哪些,又该怎样应对。一般而言,审计项目越重要,审计风险越大;工作成本越高,审计风险越大;项目的资金密集度越高,审计风险越大。越是这样大风险的审计项目,工作人员越应该仔细准备。二者,审计人员要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和计划编制工作。当审计人员要确定审计项目的时候,必须要对审计对象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衡量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精心制定预防方案,并由分管领导审核确定。
二是要确定标准,全力遵照执行。如前所述,没有根据致使审计难度增大是固定资产投资中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因此,在前期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审计工作人员还要确定审计过程中应当遵照执行的法律法规、审计规章制度、行规、技术标准等等。特别是对涉及到的技术性标准,审计工作者尤其要仔细揣摩,细致研究,以备审计工作中的不时之需。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审计人员也要大量涉猎工程技术审计方面的技术知识,唯有如此,方能在用时游刃有余。
三是要把握过程,全程审慎操作。投资审计,程序至关重要。只有在程序上大下功夫,投资审计的质量才能最大化保证,风险防范的力度才能最强化确保。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不放过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的任何一项疏漏,做到有疑必问,有错必纠。此外,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后期阶段,一定要注意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审计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最后,还要不断优化审计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如前所述,一些审计机构没有引进现代化的审计技术,只是采用传统的走访、访谈调查等形式,致使审计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给审计本身带来较大风险。所以,在下一步工作中,审计人员除了使用原有的走访、访谈调查等方式外,还要注意引进净现值法等现代化的审计方法。
四是要有错必纠,追究个人责任。任何工作都会有失误,如果是因客观条件局限所致,情有可原;若是因主观故意而为,则不可原谅。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也是如此。要严格追究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主观懈怠、收受贿赂、疏忽大意等不良行为。做到发现一例,追究一例,绝不姑息放纵。在制度层面,要形成分管领导、部门领导、审计组长、具体执行人各负其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审计过错,严格追究。
五是要提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风险防范,队伍建设是关键。如果没有队伍建设来保证,不管任何做法都是空谈。因此审计机构一定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培训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技术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此外,在专业结构方面,审计机构要招聘一批具有差异化专业结构的审计人员,确保审计队伍中既有懂计算机技术的,又有懂财经的,还有懂工程的,他们具备很强的责任心,专业水准也高。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做后盾,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审计风险自然可以轻而易举的防范。
四、总结
综上,固定资产投资任务量大、贯穿时间长、涉及事项纷繁复杂、价格的变动性大。这些特征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工作相比一般性审计工作的难度较大。所以,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审计风险防范要精心准备,打有把握之仗,确定标准,全力遵照执行,还要把握过程,全程审慎操作,提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我们相信,只要审计机构同心协力,力求精进,掌握现代化的审计方法,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就一定能把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资料:
[1]李秀蓉.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田地质,2006(3).
[2]王永流.县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14).
[3]富任湘.浅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14).
[4]郭凤展,李卜.我国社保基金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