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

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范文1

关键词:凤翔县;古树名木;问题;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7.9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根据《陕西省古树名木管理条例》的界定,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或者具有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实行分级保护,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特级保护;树龄在500年以上不足1 000年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在300年以上不足五百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树龄在100年以上不足300年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名木实行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化传承和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具有重要的科研、历史、文化价值。

2 古树名木资源

2.1 古树名木资源

2008年8月初,凤翔县林政管理所抽调6名业务骨干,经过外业拍照,走访群众,资料整理汇编,历时2个月对全县17个乡镇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调查,首次为全县古树名木建立了电子档案,并编撰《凤翔县古树名木录》使全县古树名木的档案管理及保护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经过调查,目前全县共有古树名木29棵,其中一级古树10棵,二级古树4棵,三级古树10棵,受保护的名木5棵。29棵古树名木按树种分国槐9棵、杨树7棵、柳树5棵、皂角3棵、柏树1棵、白皮松1棵、白腊1棵、七叶树1棵、辽东栎1棵,见表1。

2.2 古树名木现状

2.2.1 长势不容乐观

29棵古树名木中,长势旺盛的仅有15棵,占51.7%,长势一般和较差的有11棵,占38.0%,还有3棵处于濒死状态,形势不容乐观。总体来看,必须尽快采取必要的复壮及养护措施加以拯救。

2.2.2 农村监护工作缺位

凤翔县古树名木挂牌率已经达到100%,但修建护栏、警示牌的比率还较低。分布于乡村的绝大多数古树名木,一般为自然生长、无任何保护措施。树下乱堆杂物,树上乱刻乱画、栓绳挂物现象较为常见,使许多古树名木生长在恶劣环境中。古树名木保护水平表现出城镇好于农村,风景区单位好于其他管护单位的特点。

3 存在的问题

3.1 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1)由于宣传不到位,一些群众在树下乱堆杂物,在树上乱刻乱画、栓绳挂物现象较为常见,使许多古树名木生长在恶劣环境中。

(2)一些政府部门和个人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保护古树名木的关系,在修路、建民宅等工程中,遇到古树名木,不采取避让和保护,使许多古树和珍贵树木被毁。

(3)随着城市绿化步伐加快,一些农民将古树廉价出售,以换取暂时的微薄收入。由于运输、栽植和管理不善,以及生长环境的不适,造成不少移植进城的古树死亡。

3.2 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人员不落实

(1)全县古树名木管护是以林业牵头,涉及城建、文化旅游、国土、宗教等诸多政府部门,往往是有利可图是各部门都来出头,一旦出现问题时就会互相扯皮,责任追究很难落到实处。

(2)大部分古树名木隶属集体,许多古树都处于管理人员未落实、未签定保护责任书、自生自灭的状态。

3.3 管护人员、资金不足

凤翔县林政管理所作为全县古树名木的管护单位,负责全县除国有林地以外40 896.8hm2林地防火、资源管理,全县占用征收林地的管理,全县野生动物保护以及训养繁殖手续办理,全县木材加工企业的管理等工作。但全所仅有10人,随着近几年,县域经济的发展,林政所的业务量激增,使本身人员不宽裕的单位更加抽不出人力来专门管护全县的古树名木。

当前,古树名木的保护资金尚未纳入凤翔县财政预算。除东湖公园和凤翔县国有汤房庙林场管护古树名木的费用相对有保障外,其他地方均无正常资金渠道和来源。凤翔县林正所作为一个股组级单位,连基本的办公金费都未列入财政预算,更没有能力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管护。

3.4 管护措施不科学

每一棵古树都应该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监测养护。然而许多在保护古树上盲目采取措施,不去按照古树特有的生长习性、病状对其进行养护和治疗。如日常养护不给树根部松土、不定期施肥、不浇水等,病虫害防治上不能正确区分病症,用错药、滥用药等,都给古树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5 自然灾害危害

暴风、雷击、水土流失、河岸塌方等自然灾害导致古树名木周围的植物群落发生了很大变化[1],影响、危害古树名木的生长。针对枯死、风折、空洞等自然衰老现象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群众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必须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全县群众对古树名木保护价值的思想认识,加强法制观念,是“保护古树名木人人有责”逐渐形成社会风尚。加大广播、电视宣传古树名木的力度,对古树名木、相关法规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相关部门共管、多种手段,使古树名木宣传通俗化、经常化;在东湖公园等古树名木集中且人流量大的地方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宣传措施,确保有明显的宣传效果。

4.2 严格执法,做到依法治树

在《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和建设部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保护进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已于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执法单位不仅要做条例的宣传、普及工作,还要做到熟悉掌握条例,严格执法,对任何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坚决制止并从严从重进行惩处,做到发生一起,立案处理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4.3 明确责任,落实管护责任

落实全县古树名木实行属地管理的规定,由所在地按其权属安排专人看护,完善管理机构,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制定具体的保护方案,确保管护责任落到实处。对于在保护古树名木工作中好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对于不负责任造成古树名木损坏的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处罚,确实报保护好全县的古树名木。

林业、城建、环保、土地、教育、宗教等部门,应该统一行动,定期检查树木,对遭受破坏的古树名木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坚决拆除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非法建筑、搭建物及支架;在公路建设、旧城、旧村改造和村庄整理中规划部门要对古树名木采取相应的避让、保护措施留足生长空间。

4.4 增加人员,确保资金充足

作为全县古树名木主要管理单位,凤翔县林政管理所应该向县政府、县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增加人员编制的要求,争取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确保全县的古树名木管护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并且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古树名木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2]。应广开渠道,多方融资。争取将其列入财政预算,由财政足额负担;各级各级政府在旅游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护[2];加大全社会力量投入,鼓励社会热心人领养古树名木,鼓励企业、个人捐资赞助,全面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4.5 注重学习,提高保护水平

凤翔县的林业系统中的技术人员应注重学习、利用新技术、科学管护古树名木。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土壤通透性、加强水肥管理等方式提高古树名木自身状况;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古树名木如何抗衰老、防治病虫害、复壮等工作;总结、应用以往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分株指导,拿出具体的施肥修剪、防治害虫、设置护栏、避雷针、支架等保护方案[3]。

4.6 建立预警机制

依据古树名木树干腐蚀或腐烂,树干中空或洞穴及树干木质部大部分对古树生长的影响程度,将监测预警标准等级划分为4级,即级预警(绿色),级预警(黄色),级预警(橙色),级预警(红色)。监测预警保护等级由至级逐级提高,预警颜色依次由绿色黄色橙色红色逐级提高[4]。管护部门依据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不同的管护措施,具体分级标准和各级管护措施见参考文献[4]。

4.7 培育后备资源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应该督促,各乡镇在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资源的同时,要大力培育后备资源。林业部门利用每次森林资源一类、二类清查的机会,清楚的掌握全县的林木分布状况,为培育后备资源奠定基础。将树龄较大、珍贵(稀有)树种、有科学和纪念价值的大树(群)作为后备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登记,有意识地进行培育。发动群众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并在植树时有意识地选择乡土树种或者在当地生长旺盛、寿命长、价值高的优良树木。

参考文献:

[1] 谷瑞芳.太原市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226.

[2] 苟 瑞.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浅议[J].陕西林业,2007(6):30.

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范文2

我市历史文化文物资源丰富,文物保护单位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馆藏文物件(套),其中一级文物件,二级文物件,三级文物件;历史文化名镇家、名村家、名街处;传统村落处、古民居处。

二、文物保护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把保护和利用作为文物工作的主题,把保护成果惠及民众作为文物工作的宗旨,把探索创新作为文物事业发展的动力。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文物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文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现。

(一)文物保护机制不断健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市政府与全市个乡镇办签订了《文物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文保单位业余文物保护员全覆盖,形成了以文物主管部门为中心的市、乡(镇)、村三级文物管护网络,构建了“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从而使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构建在较为稳定的组织基础之上。

(二)“四有五纳入”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文物工作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年,为促进古镇保护与发展,成立了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每年万元的事业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文保单位均安装有保护标志和保护界桩,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落实一名看护员。

(三)文物修缮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保护修缮方案编制。编制了《保护发展规划》《中总体方案》《》等一批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保护修缮方案。

二是加大文物保护利用资金投入。年开始,先后投资近x万元,对进行了三期修复性改造。特别是以来,我市又对古镇百余处古迹得到全方位修复改造,总投资近亿元。在投资近3000万元,新建了博物馆,该馆从三个单元讲述故事,真正让历史活起来。

三是文物修缮水平逐步提升。近年来,我市对等进行了修缮,特别是古镇栋古民居、米长的石板街、古石桥等遵循修旧如旧工艺标准进行了整体修缮。

(四)联合执法,保障文物安全。

严格贯彻文物安全保护方针,文物安全检查常态化。牵头组织安监、消防、宗教等部门开展行政联合执法,强化文保单位安全及周边环境监管。年以来,对等余处文保单位进行了安全巡查,针对巡查到的险情,制订并落实周密有效的排险措施。如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省级文保单位毕家畈塔实施了保护性维修。

(五)创新保护新模式,促进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是文物保护法制宣传不断深入。《文物保护法》、《古民居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局文物部门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文物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和文物普查、安全巡查等活动期间,向广大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古民居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文物知识。2019年我们在市人民广场、乡镇中小学等地举办文物进景区、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余场次,发放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册余册;组织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展示活动,围绕文物、历史文化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知识讲解、培训,并在古镇展示小小讲解员风采,为文物保护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充分挖掘文物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市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充分挖掘文保单位的历史、科学、艺术及教育价值,精细耕作文化旅游。在古街深度发掘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场景复原展示。

三、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是现代保护水平不强。文物保护不平衡不充分,重人防轻技防的现状有待改观。

二是文物科学利用不够。文物与资政育人、文物与旅游产业发展、文物与文创产品开发、文物与传统技艺传承等方面融合发展、科学利用的行之有效的举措不多。

三是文物管理架构弱化。机构改革后,原文物管理部门剥离行政属性,文物管理架构与当下文物事业发展不匹配,文物事业经费保障紧缺。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提升文物科学技术保护水平。重点从“能人”培养、机制灵活、科技运用等方面着手,提高文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拓宽文物保护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空间;加强文物保护前沿科技运用与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强化文物保护绩效评估及综合运用。

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范文3

我区地处江、浙、沪三大城市辐射圈的中心地带,区域位置非常优越,交通便捷,按照“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的宣传思路和“立足本地,主攻上海,拓展苏杭,走向世界”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加强宣传促销,抢占市场。近几年来,景区针对旅游目标市场,积极组织人员去旅行社、进社区、走高校,通过广场促销,召开旅游推介会等各种形式,深入实地地宣传;其次,精心策划节庆活动,突出“创新、特色、品位、实效”,以人为本,贴近百姓,融入文化,亲近自然,精心打造一系列富有独特创意、群众广泛参与的旅游文化活动,成功地举办了20__年旅游节及金秋风情游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的对外影响力。其三,为树立景区新形象,拓展景区客源市场,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加景区宣传投入,制作景区形象片,积极借助媒体力量,利用网络平台,做足宣传文章。截止去年10月,网站点击率9375761次,同比增长95,不断扩大景区影响,树立景区品牌形象。第四是通过整合景区资源,挖掘特色,推出一系列休闲旅游产品,如“七一红色游”、“巾帼风采游”,“生态之旅”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强化科学规划,打造精品旅游景点

为适应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指导风景区开展工作,在1992年版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我委于20__年开始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并于20__年初步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下一步,将根据发展需要作局部调整后,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作为新一轮发展的科学依据。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景区性质、范围、功能分区、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制定了相应的专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同时我们根据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分别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国美院风景园林所分别编制完成了环湖景观概念规划、西湾渔庄、入口景观等景点的详细规划,并严格按照详细规划加以实施。

为确保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我们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景区建设项目“一书二证”制度,对景区内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确保了总体规划及各景点详细规划的严格实施。

3、强化环境保护,营造舒适旅游环境

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为此我委积极做好风景名胜区及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对景区山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古树名木的保护,以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同时加强对景区内各宾馆、饭店集污外排治理设施的常效管理,加大对水域监察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对景区路面保洁和垃圾清运实行社会化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制订了《风景区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形成重点区域重点管理和一般区域长效管理的机制,健全了保洁检查考核制度。为使环境保护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着手建立了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强化景区的环保工作。同时加强景区环境建设,实施风景林定向培育,已收归国有山林900余亩,实施封山育林,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植绿护绿,绿化美化环境,营造风景林景观,塑造优美、清洁、有益身心健康、令游人留连忘返的旅游环境。

4、强化规范管理,提升景区整体形象

景区越是发展,管理越要跟上。在加强宣传促销的同时,必须强化管理,以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强练内功,狠抓内部管理,规范旅游秩序,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以提升景区整体形象。

一是出台制度,规范管理。我们对景区从业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定文明服务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景区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出台管理制度,制订了《员工管理制度》、《景点门楼考核办法》、《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与景区内各单位及从业人员签订安全、卫生责任状,进一步完善内部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了管理行为,增强了诚信服务理念,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为景区保护与发展提供服务与保证,树立了良好的文明“窗口”形象。

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范文4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o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

A.物质B.一切资源

C.能量D.物质和能量

2.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生物放大B.物质循环

C.十分之一定律D.生态失衡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有

A.物B.物和行为

C.物、行为、精神财富D.物、行为、精神财富和其他权益

4.在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发生的较为有名的环境污染事件是

A.1880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B.1882年开始的日本足尾铜矿含毒废矿石污染事件

C.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

D.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事件

5.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

A.集体所有或农民家庭所有B.集体所有

C.农民家庭所有D.农民个人所有

6.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7.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中提出的概念是

A.环境权B.节能减排

C.可持续发展D.保护臭氧层

8.我国加强城市和乡镇规划管理的基本法律是

A.《城市规划法》B.《城乡规划法》

C.《土地管理法》D.《乡镇规划条例》

9.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是

A.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B.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

C.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D.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10.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把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分为两大类,即规划和

A.建设项目B.开发活动

C.污染项目D.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

11.征收排污费制度是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征收的依据是

A.排污企业所处行业、技术水平、地域B.污染物的危害程度、种类

C.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D.当地政府对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标准

12.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为

A.蓝色B.黄色

C.橙色D.红色

13.在我国,由单位或个人直接开发、占用、利用、使用自然资源时所缴纳的费用被称为

A.开发补偿费B.开发使用费

C.保护管理费D.使用权出让金

14.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水土流失的侵权行为责任实行

A.过错责任制B.无过错责任制

C.公平责任制D.危险责任制

15.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污染种类繁杂、污染危害持续性强和

A.污染扩散范围大B.污染较容易逐渐消除

C.对人类影响不大D.污染危害持续性较差

16.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所称的“水污染”是指

A.我国领海的海水污染B.我国领海的海水污染和陆地水污染

C.陆地水污染D.地表水污染

17.产生环境噪声的根源有很多,按产生机能可分为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和

A.工业噪声B.交通噪声

C.稳定噪声D.空气动力性噪声

18.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

A.放射性标识B.防护装置

C.中文警示说明D.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9.我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产品包装必须

A.贴有标签B.有使用说明书

C.贴有中文警示说明D.贴有标签或者附具说明书

20.我国《水法》规定,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的,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调解B.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

C.国务院裁决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调解

21.我国实行探矿权、采矿权

A.有偿取得制度B.归属于国家所有的制度

C.可归属于集体所有的制度D.无偿取得制度

22.某年冬天,某林区村民家饲养的耕牛被山上下来的东北虎咬死,应当受理该村民补偿要求的部门是

A.当地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

C.当地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D.国家林业局

23.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的

A.《内罗毕宣言》B.《外层空间条约》

C.《人类环境宣言》D.《禁止核试验条约》

24.1973年通过的《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采取的主要的实施手段和方法是

A.进出口限制措施B.许可证

C.风险评估D.环境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5.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权利的情形有

A.责令停产停业B.吊销许可证

C.吊销执照D.较大数额罚款

E.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26.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A.企事业单位B.其他社会组织

C.公民D.国家和国家机关

E.环境要素

27.我国现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下列部分构成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D.环境标准

E.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28.环境许可证的管理程序是

A.申请B.审查

C.决定D.监督

E.处理

29.我国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

A.突发自然灾害事件B.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C.突发安全生产事件D.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E.辐射环境污染事件

30.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

A.法定取得B.确认取得

C.授予取得D.转让取得

E.开发利用取得

31.作为确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的是

A.环境基础标准B.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C.环境标准样品标准D.国家标准

E.地方标准

32.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A.有关行政机关的积极行为B.行为的违法性

C.行为人的过错D.行为的危害后果

E.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3.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

34.简述限期治理的对象。

35.简述我国关于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规定。

36.简述国际合作原则的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论述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

38.论述我国法律关于林权的规定。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2009年3月初,某水泥厂计划投资建设新的水泥生产线。为向新生产线提供原料,水泥厂在未办理采矿登记手续的前提下,在本厂矿山开采区域内采用深孔爆破方式开采出大量水泥用石灰岩,供本厂生产使用。2011年3月,当地国土资源局根据《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其作出处罚,责令其立刻停止无证开采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问:(1)水泥厂的行为主要有哪些违法之处?

(2)国土资源局对水泥厂的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

40.甲化工厂和乙造纸厂座落在一条小河的两岸。化工厂生产中排放三氯化铁残液,造纸厂生产中排放漂液废水,两厂排污浓度均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在河水水位正常情况下,两个工厂排污均不会对河水造成污染。2010年5月该地大旱,河水明显减少,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冲入造纸厂的排污口,两股废水混和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有毒气体氯化氢,致使在河边劳动的12名搬运工人中毒晕倒,送医院抢救后脱险。受害人为此花费医疗费86000元。当地环保局对两工厂排污口监测表明,其排污均无异常,属于达标排放,排放方式亦未违法。当地环保部门决定对两工厂各罚款6000元,并应12名受害人请求责令两工厂赔偿受害人医疗费86000元,每个工厂承担43000元。

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范文5

龙脑香科植物被认为是亚洲热带雨林的特征树种,有龙脑香科树种的森林便可被称为热带雨林;反之,没有龙脑香科树种的森林很难被认定为热带雨林。

龙脑香科家族约有15属580多种植物,主产地为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印度、缅甸、越南,马来半岛至爪哇等地均有分布。

为搞清楚中国是否存在热带雨林,如果存在热带雨林,构成植物都有哪些等问题,我国学者历经多年深入调查,对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进行了充分研究,最终证实:我国热带区系植物成分在1390属以上,占全国属数的50.3%,其中,东南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了21%;我国分布的龙脑香科植物有5属11种及2变种。这意味着,中国有热带雨林。东京龙脑香就是我国热带雨林中主要的一种龙脑香科植物。

“大鸡毛毽树”

东京龙脑香Diptcrocarpusretusus又名北越龙脑香、云南龙脑香,是龙脑香科龙脑香属植物。在拉丁语中,其属名Dipterocarpus意为果实具有两枚长翅,retusus则是变钝的、微凹之意。两词合起来指东京龙脑香的特征是两枚长果翅的先端是圆形的。因其形似我们运动和游戏用的毽子,所以又名“大鸡毛毽树”。

东京龙脑香为常绿大乔木,高迭40余米,胸径1米;树干通直,具白色芳香树脂,树皮灰白色。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先端圆,具尖头,基部楔彤或宽楔形,下面脉上被细毛。总状花序腋生,有花2~5朵;花瓣5个,螺旋状排列,外面密被鳞片状毛。果实卵形,密被灰色短茸毛,两枚增大的果翅鲜时红色。花期5~7月,果期11月。

在我国,东京龙脑香仅生长在云南河口、屏边、金平等县的中越、中缅边界一带、海拔100~1100米的热带北缘雨林中,通常分布在面迎东南季风的山前深谷底部。那里阴暗潮湿,终年无霜,多静风,属于高温高湿的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自然肥力较高。

科研应用价值均高

在对东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研究中,龙脑香科植物是研究人员最注重的一个科,这不仅因为它是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而且也是一种古老的植物。

我国热带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非常特殊,虽然经历了第四纪冰川,仍然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古热带植物区乐成分,在我国热带地区自然分布的龙脑香科种类可以认为是这个科在东南亚分布的北缘成分。

由于龙脑香科植物的热带性较强,一些学者往往把东南亚地区是否有较多的龙脑香科植物分布作为衡量该地区是否属于热带地区的标志之一。还有的学者把该科植物在海拔上的分布上限作为平地热带雨林和山地雨林之间的近似分界线。

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因素,龙脑香科植物以及其中的东京龙脑香在研究我国热带植物区系和种质资源保存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除了科研上的价值外,东京龙脑香也在工业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为热带雨林上层大乔木,东京龙脑香树干通直高大、节少,枝下高很高,通常在20米以上,出材率高,纹理直,强度大,耐压,耐腐抗虫,材质优良,在云南河口是造船的优良用材,被誉称为“大叶船板树”。此外,东京龙脑香还能用于生产生活领域,是稀有珍贵的大径级用材树种。

由于木材宙含树腊,可由东京龙脑香树干上开孔或由木材蒸馏,制取挥发油,供油漆、防腐及制药工业用,所以它还被称为“越南油树”。

“内忧外患” 处境濒危

森林被破坏和天然更新困难是东京龙脑香濒危的主要原因。

由于东京龙脑香分布地水分和热量条件优越,那些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的地方,目前已大都被垦殖成橡胶园或用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致使森林面积不断缩小,特别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森林被破坏殆尽,产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该树种的生存。加之东京龙脑香木材利用价值高,更易受人为破坏。目前,仅在狭窄陡峭的山坡上或河谷、溪边、石灰山等潮湿的残存密林中尚可见其踪影。

除了外界干扰因素外,东京龙脑香原本种群数量就偏少,而且对生存环境要求特殊,这些都加大了该树种更新的难度。

更主要的是,龙脑香科植物在传播上的特性与其他热带植物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这个科的果实虽具果翅,但一般较大,通过风或水传播,难以传播很远;它的种子通常也不具胚乳,又富含油脂,常为昆虫及动物所采食;种子没有休眠期,往往在来落地前就开始发芽,成熟落地后,在湿热的森林环境下,很容易丧失发芽力,是一类有名的短命种子。

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范文6

(一)助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优势形势喜人湖南山清水秀、水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57.34%,14个市州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是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重大突破。目前,长株潭、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各个市州“两型社会”建设已经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国家批准湘南地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湘西地区31个县(市)列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已经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成为今后很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湘东6个县(市)列入国家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初步探索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融资规划“四规合一”。近年来,湖南围绕“天蓝、地绿、水净”,以治土、治水、治气为重点,建立全省环境质量平台和重度污染应急机制,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大力实施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氮氧化物减排、重点湖库水环境保护、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等十大环保工程。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湘江水污染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湘江风光带长株潭段建设顺利完成。加快清洁低碳推广技术的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了300个重点项目,建立绿色信贷机制,科技创新和清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长沙获得“全球绿色城市”,株洲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二)助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湖南经济产业链条长,市场潜力发展空间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比较成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加大。近年来,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合理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日趋合理,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2013年湖南呈现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经济发展质量稳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1]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统计表明,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千亿产业,2013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GDP的比重约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从2008年起,湖南省经济总量连续六年、工业增加值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十强。[2]随着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湖南各地推行效能革命,先后淘汰了一批落后的产能和设备,着力打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版。全省新增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湿地公园、6处省级森林公园,全省森林旅游产业增长31%。

(三)助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专业人才洼地逐渐形成湖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潜力大,人才资源储备量较大,劳动力素质较高,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具有较大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军人才日益增多,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逐渐增多,人才结构逐渐合理优化,增强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目前,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均成立了生态学、生命科学二级学院,设立了林学、生态学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对于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株潭城市群形成了门类较全、初具规模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梯次队伍,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高等院校,聚集了全省90%的科研人员,全省80%的高层次人才。这无疑为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助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步伐明显加大湖南颁布实施《湘江保护条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等20多部法规规章,出台了16个两型标准、23个节能减排标准和43项两型地方标准,探索形成了两型标准体系。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机制改革,《2013年湖南省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和企业名单》,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型升级。推广绿色建筑机制改革,出台《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湖南《关于开展城市绿荫行动的通知》,规划2年内7成县市道路建成林荫路。完成了《湖南省水功能区划》修订工作,强化水资源保护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绿色湖南”建设全面铺开,26个省直涉绿部门相继推出十大绿色行动、十大环保行动、十大低碳技术等。探索建立一套全新的两型社会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目前长沙县和长沙市望城区建立了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推行绿色采购改革,《湖南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引导和推动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上述政策措施为湖南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全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可以说,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仍然是制约湖南两型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衔接不够湖南城乡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支柱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单位GDP能耗较高。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低,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难以支撑环境资源承载力。2013年,全省人均GDP为3676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8%,在全国处于第19位,排在中部地区第2位。[3]二元分割的城乡体制加剧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长期以来,湖南形成了以重化工型、资源加工型、投资主导型为特征的经济结构,全省大中型企业中60%分布在重化工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化工业增加值超过60%,产业结构处于U型微笑曲线的底端。[4]目前,湖南对林业产业资源管理缺乏长期的林业生态战略规划,即只有对林业3-5年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而缺少对林业长时段综合生态效益进行充分评估。林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尽合理,林业的综合效益有待提高,林业生产低效利用明显。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压力加大湖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将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速度,治理环境和减排任务十分艰巨。[5]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任务十分繁重,湖南省还有2000多万亩的石漠化地和200多万亩重金属污染地需要治理,900多万亩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由于城市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不少城市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忽视当地的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一些新建的城市公共建筑、商业场所、住宅小区缺乏适量的公共绿地和必要的地下停车场,行人过道被车辆挤占,城市居民缺乏绿色安全。一些老城区商业中心地段高楼林立,交通拥挤,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过分追求硬质景观建设,却忽视对乡土植物的种植和推广,导致城市建设缺乏地域景观特色。不少老城区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物风貌特色遭到严重破坏。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湖南能源资源储存量约束日趋紧张湖南自身能源资源禀赋不足,能源消耗总体较高、能源供需缺口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人多地少、水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等,导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或者超过极限。湖南在资源约束方面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生态能源紧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32公顷,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淡水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也存在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水灾增多等问题,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凸显。有的风景区生态旅游服务功能布局不合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未能跟上,干扰和破坏了风景区地域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在环境约束方面,湖南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有限。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以上,超过26%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60%的人口、70%的经济总量,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比如,株洲化工厂重金属污染程度深,面源污染广,污染治理的任务艰巨。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制度保障不足对于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法律措施,有的规定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立法滞后,脱离实际情况,造成司法不力,有的立法缺位,成为不法犯罪分子寻求法律保护的“港湾”。环境保护、林业执法部门对破坏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的行为存有渎职行为,个别执法人员甚至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选择性执法有时成为有关职能部门的常态。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不够畅通,部分行政执法机关往往对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降格处理,以罚代刑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城市规划部门因利益驱动,随意变更、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有的人为扩大公共建筑物和商业住宅楼的容积率,有的将本应种植园林植物的公共园林面积变成房地产开发商的商业用地。有的园林管理单位随意砍伐城市道路风景林、公园植物等,引发了城市“热岛效应”和硬质景观。司法机关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治力度亟需加大。林业生态补贴及生态建设基金制度保障尚未真正落实到位。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衔接配套措施亟待加强生态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畅通、科学化程度不高,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现行的环保体制导致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督能力不强,环保监督效果不明显。部分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体制机制仍需理顺,特别是在项目申报、政策支持、资金扶助、经济指标统计等方面也面临诸多具体困难。有的地方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本质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功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建构等缺乏系统思考和科学论证。有的地方对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的项目设计存在主观臆断,随意决策等问题,有的地方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策略缺乏充分论证。有的地方对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缺乏前瞻性研究和实证调研,因而采取的措施不力,破坏了整个地域景观的文化特征。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对生态文明的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

三、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参与。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弘扬生态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绿色湖南。

(一)以弘扬生态文化为主题,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弘扬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当前,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和讲解生态知识、生态理念,深化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弘扬生态伦理道德,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在党政机关、学校、社区等单位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打造以政府为主,社区、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大众传媒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络格局,把生态环保、低碳消费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人,增强全民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伦理责任感,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政府和企业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责任,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代际公平和永续发展。

(二)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重点,提升“绿色湖南”绿化美化水平要严格划定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保护红线,管好国有林和生态公益林,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候鸟保护,巩固和扩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重点建设好3处国际重要湿地、10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18处省级重要湿地。[6]重点加强以湘江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实现对涉重企业、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规范化管理。把林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尽快构建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适应的采伐管理新机制,保护好林地和林业。统筹考虑湿地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积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建设低碳社区,多建湿地、公园,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带。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严格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水资源规划编制等管理措施,实施更加严格的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推进湘江风光带建设,把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具有明显的生态良性循环特征、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走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设秀美村庄。

(三)以促进转型升级为主线,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过剩产能化解,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强化节能、土地、环保、安全等指标约束,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上项目。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主攻方向,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壮大绿色产业,改造提升食品加工、现代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支撑和带动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与清洁生产,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株潭周边城市要围绕产业布局特点,加快实施工业对接和配套,湘南地区要进一步加大珠三角相关产业转移力度,打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新洼地。大力推广十大清洁低碳技术,强化绿色发展,将环境容量作为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环境标准作为企业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将环境管理作为推动湖南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湖南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民族风情文化体验游、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康疗养生和农业休闲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物流、会展等绿色服务业。大湘西地区在保护本地生态资源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特色工艺品、绿色食品等产业,促进旅游与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山区农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行节约、环保、高效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

(四)以健全制度体系为根本,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两型改革试验相关规划,推进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完善,完善城乡环境同治、交通互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快洞庭湖保护立法步伐,落实《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在全省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着力抓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制定完善两型社会在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生态建设、简政放权等重点领域的配套政策,加大对两型产品、技术、产业、标准等发展和推广的引导支持力度。二是建立健全经济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体现生态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和湿地面积。加快水利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推动财政政策的生态化调整,改革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三是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改变过去唯GDP论的主要考核指标,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将机关事业单位节能考核纳入机关事务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全过程节约管理,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