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论文范文1
对会计职能的界定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有直接联系的。在信息对决策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且计算机技术进入会计应用领域帮助提高了信息加工速度和质量从而改善了决策活动以后,拓展了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把会计人员从简单繁琐的记账、算账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之有能力参与经营管理,同时,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不再满足于会计原有的几张基本报表信息,于是产生了会计的“多职能说”,从原来的反映和控制扩展到包括所有的管理职能———“它不再是单纯的事后记账、报账提供过去的信息,而是既有执行核算、检查、分析职能的过去会计,也有执行控制职能的现在会计,还有预测、计划和决策职能的未来会计”(孙树勋、何生棠,1984)。“会计工作者将通过驾驭高速微型电子计算机,利用电脑传导功能取得经济信息,加工经济信息,储存经济信息,反馈和传递经济信息,分析经济信息,以发挥会计预测,会计控制和会计决策的作用”(郭道扬,1984)。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
会计的确认基础是与不同的经济环境相对应的。在经济活动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经济环境下,会计确认基础是收付实现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规模的投资,权责发生制得以迅速发展。由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影响使得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得以广泛应用,使得传统观念上的交易活动逐渐转变为新的一系列的市场安排,风险和报酬不再是随着交换行为的发生而立即转移,明确的交易日期也变得模糊起来。比如,各种类型的租赁、售后回租、产品担保等。目前的会计实务已倾向于反映这种企业实质上己承受的风险或报酬,尽管明确的交易尚未发生。比如,加拿大要求按照现值反映长期票据、票据价值的减损等。对主体所持有的短期投资按期末市场价值(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既可以说是权责发生制的(因为它如实的反映了企业实际已承受的各种风险或报酬),也可以说是现金流动制的(因为它是基于可能的现金流入出发的)。因此,有学者提出21世纪应实行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现金流动制为辅两者相互结合的确认模式。会计引入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属性是一个重大发展。它突破了成本计量的狭隘的交易或事项原则,引入交换价格这一计量基础,使得在成本计量属性下无法计量的事件在价值为基础的计量体系中能得到计量。但最终以交换价格计量代替价值计量也存在着缺陷,交换或许是不公平的交换,而且当不存在交换时价值就无以体现。为解决这个问题,会计界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公允价值代表的是当前交易下资产或负债的经济“价值”,即公允价值有一个时点的问题,是“现在”时态的计量属性,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准确的信息采集和运算功能使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成为可能。举例,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就大量应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中,电子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大量资料的处理与传输变得十分便捷,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将全球各主要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结起来,促使投资者得以迅速抛补衍生金融工具,使市场运作更具效率。同时,电子化还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投资者在一周7天,每天的24小时都可以分别进入世界各地不同的交易所。电子计算机及现代通讯技术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设计、推广、交易、清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信息技术对会计记录与报告的影响
信息技术论文范文2
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除了要考虑到本身的知识性,要加强与教学内容的关联,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充分考虑到本身的趣味性,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以图文声像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的冲击,这样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进而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这样的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与情绪占主导,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更能出现更多创新的火花,展现学生的个性,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辅
现代信息技术的确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如特殊的图画处理功能,强大的综合呈现功能,动态模拟现实场景等,但它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也不可能成为教学的全部。说到底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技术,从它本身来说,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优势但也有不足。其他教学手段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每一种教学手段,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只看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而全面肯定,也不要因传统教学的不足而全面否定,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与其他教学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有机的结合体,其最终目标都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我们要坚持其辅,不要因此而盲目地排斥其他教学手段,不管什么内容均用现代信息技术,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不知道如何上课。我们要对每一种教学手段全面掌握,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科学选择教学手段,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发挥每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活力而高效的英语课堂。
三、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但是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将重点放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上,而忽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整节课下来就是教师在讲课件,学生在欣赏课件,完全以课件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无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无视教学的具体发展,只是在就课件本身来讲解课件。这样的教学虽然是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可是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做好课前预设,要为学生的自主参与预留充足的空间。在具体的教学中也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的教案,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随堂反映情况来对教学预设进行灵活调整,甚至可以放弃课件来另外寻找教学新形式。例如,一次我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来复习所学过的语法、句型。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语法、句型的掌握并不像我所预想的那般好,许多学生对此存在困惑。基于这种情况,我放弃了提前所预设的教学,而是以这些基本的语法、句型为重点来进行相关的讲解,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来一起进行。这样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在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举出了许多例句,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节课并不是按照预设的内容展开的,但是却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了旧知,从而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交际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需要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领会的,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不是间接的,而是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不断的交流与交际,逐渐领会、感悟与体验的结果。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向学生以图文声像来展现相关的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激起学生说的激情,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积极的对话。在对话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这也就是所说的交际性与实践性原则。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安排好材料展示与学生对话的时间安排。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体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交际情景之中,让学生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英语来进行思维,在不断的交际中积累词汇、增强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结语
信息技术论文范文3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要学会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我上理论课的比例远远小于上机课,尤其是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要把理论上好。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上要突显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和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激发出学生强烈并持久的学习欲望。开始上课之后,一些小结课程和基础的原理课程是需要进行理论课教学的。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知识性记忆的能力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放到次要位置,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多让学生进行探究分析,小组讨论,总结在上机课上的一些学习经验教训。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大多为实践法,讲授法是不适用于这样的课堂的,因为信息技术的课堂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知识传授为辅,所以教师尽量少用教授法进行教学,最好是教师设计出层层递进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进行解决,并给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发表观点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总结归纳能力,让学生讨论最终能有较好的成果出现。
信息技术课要求教师的课堂一定要高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并且把教学过程设计得紧而不乱,把自己的教学目标与计算机的高效性相统一,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倍增学习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紧跟科技发展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强大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向学生传达要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因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要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意识。只要引导到位,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意识出来了,学习效果一定能够提上去。
二、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
学是为了用,课外实践课堂正好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能力的转化。在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在更实用化的环境中,把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一种课型是特别喜欢的,因为可以走出机房,走向社会,或走进家庭中,在进行实践课时,学生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把所储备的文化课知识与信息技术课合而为一,提高自己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树立,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热情也高涨了很多。
上实践课的时间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也可以是在假期中进行实践课的安排。一些大规模的课外实践课可以由教师组织进行,一些小型的课外实践课就可以让学生到家里完成,以缓解学校计算机课时的不足。比如,我就在母亲节时,要求学生运用PPT做一个感恩母亲的幻灯片,并且在家做好后当即播放给妈妈看,学生的兴致高昂,并且完成得非常好。
信息技术论文范文4
任务驱动教学是本节课的核心方法,老师需根据每个学生对于信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同,进行层次分组,并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知识中的文件夹树状结构,在介绍过程中展现树状操作方便明了的特点。老师在这一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对于文件夹的命名技巧和常见类型,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适时插入“找碴”和“连线”游戏,让学生认识不同文件夹的类型和信息基础知识的奥妙。并通过对文件夹适当的移动或删除,完成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学习。最后,整合其余同学的学习生涯规划,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体会学习规划的重要性。理清不同阶段的学习规划与文件夹操作技术之间的关系。各个小组选出优秀代表发言,公开展示操作效果,加深课堂记忆。学习生涯的规划过程应与文件夹移动命名,删除修改的操作呼应,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对学习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归档,游戏环节设置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文件命名的重要性,以辅助后续的实战操作演练。
2完成任务,强化技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知识,在完成课堂基本任务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技能。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学习规划需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整理。对于文件夹的种种操作离不开学习生涯的规划目标,建立命名与实际内容也需切实匹配。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心理提出问题,并把相关的图片,文档,音乐与学习生涯规划文件夹融合,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对于文件的移动,删除,命名等基本操作,锻炼严谨的层次意识。让学生在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断审视中,正确对待不足与闪光点,逐渐养成理性的学习规划意识,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组员协作,也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展示评价,任务拓展
师生依据本节课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设置相应选项的评价表,举荐优秀案例课堂演示,最后评选出基础课堂的技能之星。这个环节学生在填写各项考核标准时,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回顾,把握学习重点,提升操作技能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拓展任务的完成需要将自己整合的视频音乐等素材共享至某一个文件夹之内,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奉献精神。1.7教学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将资源分类整理的原则整合到课堂教学任务中,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乐观的图片指导有利于学生科学的规划学习生涯。学生在课堂教学任务驱动下尽力完成任务,团结协作的精神得以彰显。老师把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更加有利于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4结语
信息技术论文范文5
最早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专门研究的是祝智庭教授与李文昊,他们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结构由三方面组成: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情意、专业能力结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知识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詹青龙(2007)在博士论文《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中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五边形结构,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成熟度、一般教育学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技术实践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衷克定教授两次发表了题为《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知道“教什么”,即掌握学科相关的内容,又要知道“怎么教”,即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还应当知道“怎么应变”,即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控制。刘美凤教授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维度建构了较为完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构架。其中对知识内容又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指一个学科领域主题和怎样组织及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它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整合;学科课程知识。张燕(2012)在其博士论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研究》中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框架包括信息技术一般教育教学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一部分的观点,虽然起步较晚,但被学者逐渐接受。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PCK)内涵
教学知识(ITPCK),是指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融合而产生的,是信息技术教师独有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将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知识转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或教学表征,帮助学生学习。拥有ITPCK的教师,能根据特定的主题,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组织、调整与呈现学科知识,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林万新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建构的产物,是在教学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实践性知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时间短,教学经验匮乏,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把握和领会,实现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和积累,在实践中发展和深化。基于舒尔曼关于PCK的后续研究和以上学者关于信息技术PCK的研究,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PCK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基于信息课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并对信息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信息技术PCK组成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PCK组成的研究,早在2007年詹青龙就提出信息技术PCK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评价知识、课堂环境和管理的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学生信息技术理解知识和学生思维知识。张燕(2012)提出信息技术PCK包括评价知识、课堂环境管理知识、教学策略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学习心理和学生认知发展。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PCK则融入了时代的元素,具体包含课程的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的知识、学生的知识、课堂环境管理的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不仅包括课程本身知识还包含教师对其理解内化的知识。2003年,李艺教授阐释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以后更多的学者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并对其核心价值进行探析。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乌美娜教授对教学策略的定义为: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是不同的,更强调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总体考虑。这里策略与媒体相关,就少不了技术的掌握。关于评价的知识,因为信息技术课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仅在高二时有学测而已,所以信息技术课堂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随堂小测、上传作品、小组评价等,从而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包括关于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生学习困难知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亦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所以关于学生的知识总是与教学策略的知识紧密相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堂环境管理既要管理学生又要管理机器设备还有课堂教学资源以及课堂情境的应对。机器问题,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有机器会发生故障,所以我们既要兼顾课堂教学又要考虑机器问题,确保学生正常使用机器。关于技术知识,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论文范文6
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1.1内涵和外延
信息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将形成以智能多媒体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空大规模信息网,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2]。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1.1传感技术——信息的采集技术。传感技术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进行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1.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技术。通信技术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
1.1.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和再生,存储技术有内存储技术和外存储技术,主要实现计算机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存储容量及稳定性的管理。
1.1.4控制技术——信息的使用技术。控制技术即信息使用技术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调控技术、显示技术等。
1.2信息技术功能
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①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通常是采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②信息传递: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③信息处理与再生: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要依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④信息施用: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
1.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有利于综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
2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2.1林业信息技术
林业信息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发达国家60年代初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开始进入各个领域,并逐步实现了系统化、深入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随着DBMS的发展和完善,以属性数据管理为主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盛行一时,这类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组织、存储、处理和分析,提高了数据处理的质量和速度,推动了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难发现,这种单纯分析属性数据的方法,缺乏对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因此利用它形成的决策信息,有明显的局限性。到90年代,林业信息化有了全面的扩展,形成了以3S技术为支撑,采用RS监测与地面调查技术相结合的双重分层抽样遥感监测体系[2]。
2.2林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林业部门从80年代初开始使用DBMS进行生产管理,采用的是局部(部门)引进,局部消化的方式。80至90年代末,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在1992年设立信息中心,开始了信息化建设的点滴积累,提出了“数字林业”建设目标,建立了森林资源数据处理系统(DPS)、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MIS)、森林资源决策支持系统(DDS)、林木良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经济树种在线查询系统等。进入21世纪,“数字林业”建设进展顺利,林业信息系统已覆盖全国,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造林绿化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现代化林业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林业档案数字化工程已完成,国家林业局政府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内容不断丰富,信息量不断增加,并与新华社、国家图书馆等70多家网站建立了链接,林业信息化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
3信息技术对林业的影响
3.1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根据林业政务信息化“十一五”工作的核心内容[4],林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围绕国家“三网一库”建设的要求,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了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功能相对齐全的网络平台,建设了国家林业局门户网站、办公业务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和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及专业数据库。提出了林业信息库建设方案,实现人员、树种和野生动植物数据收集、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利用、,基本完成了无纸化办公[4]。
3.2林业经营由粗放转入精准
围绕“精准林业”,各级林业部门在二类调查中利用遥感、航片、卫片、无人机、地面近景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电子角规、GPS定位等技术进行数据的精确获取,通过GIS进行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管理,完成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和林业专题图的制作;在森林火灾的预测预防上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火点位置查询和林火蔓延模拟,并计算最佳扑火路线和扑火时间,科学合理的制定扑救方案;在造林地块和造林方式上利用GIS将坡度图、坡向图、土壤图、高程分带图和森林区划图进行叠加作为立地分析的复合因子图,进行适地适树的分析,使林业由粗放经营转入精准经营[1]。
3.3规划森林资源管理
在发达省份的林业部门已经将GIS技术、ES技术、DSS技术、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依据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信息,建立了造林专家知识库、决策支持模型库,在数字化图上实现造林决策、获取造林规划图,并对林分和单木的区域生长量进行预测和模拟,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优化和规划。
4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4.1应用不够深入,信息资源浪费
林业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投资巨大,但目前林业信息化开发、应用不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5]。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森林资源核算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才起步,目前只限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林业数据采集、处理、属性数据管理及各类专题图制作等研究,对于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从这些数据中进行挖掘,宏观快速提供森林资源信息,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上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应该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建设适合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网络体系,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4.2精准计测、监测在林业上的应用没有普及
目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正加速渗透和武装林业。特别是“5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已成为科技兴林的重要手段。卫星遥感、红外监测、飞机化学灭火等高新技术使森林预测、监测、控制、病虫火害防治、荒漠化防治、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过去无法用常规技术或手段解决的问题,现在由于RS和GIS的介入开始变得相对容易。但在森林经营和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和水平,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网络,提高森林灾害发生的预测预报率,实现森林培育和管理中的减灾增效,探索建立森林养分和肥料信息系统,完善林木育种软件及丰产栽培模型,适度发展“精细林业”,精准森林资源核算的应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普及应用。因此国家林业局应宏观调控并加快国家林业局网络工程建设,建立并完善各类林业专业库、各类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决策支持系统设,促进林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4.3林业高新技术人才缺乏
林业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有专门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RS技术、GIS技术,还要对林业知识有所掌握,目前我国特别是基层林业单位,从事林业信息研究、网络管理,3S技术的专业性人才奇缺。因此应该加大林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培养更多的林业高新技术人才。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林业;发展;影响
论文摘要:受信息技术的影响,林业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单一、粗放的经营管理向精准、优化与决策的模式转变,形成了无纸化办公、林业经营精准化、森林资源管理规划化的格局,但在资源的使用、精准计测、监测和人才需求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冯仲科、赵春江、聂玉藻等著。精准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6第1版.
[2]闫利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趋势[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