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1

关键词: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 整合

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不断推出优秀的会计教材,然而会计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经常出现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其中,最为严 重的是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把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起来形成一门《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以上种种都给会计专业的学习带来不便和困惑,因此有必要对其内容体系设置现状,内容交叉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思路,以期促进教学内容合理分布,提高教学效率。

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现状

1.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其目的是用最少的企业资金为股东创造最大的财富,同时还需要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协调管理。财务管理以资金运动为主线,进行有关资金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检查,对资金运动进行组织、调节以及监督,以引导和调节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其课程教学内容归纳如下:①财务管理总论(包括财务管理概念、目标、原则、环境);②财务分析(即财务报表分析);③财务管理价值观念(包括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证券估价);④资本成本;⑤长期筹资(包括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增长率与资金需求、股权筹资、债券筹资);⑥短期筹资(包括商业信用、短期银行借款);⑦长期投资(即资本预算或项目投资);⑧流动资产管理(包括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⑨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包括杠杆原理、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⑩财务预算;{11}逻辑化财务管理专题。

2.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管理会计在实质上是利用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会计、统计和数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并对实际执行结果进行评估与考核,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其课程教学内容归纳如下:①管理会计概论(包括管理会计概念、形成与发展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②成本形态分析;③变动成本法;④本量利分析(含敏感性分析);⑤经营预测(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⑥经营决策(包括定价决策、生产决策、成本决策);⑦投资决策(包括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分析、评价指标与决策分析);⑧全面预算(含财务预算);⑨标准成本法;⑩责任会计(含责任中心业绩考核);以及逻辑化存货控制、逻辑化作业成本法、理论化财务分析、理论化战略管理会计等内容。

3.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与管理学的直接结合,它根据成本核算和其他资料,采用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建立起数量化的管理技术,用来帮助人们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最优化运转,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如下:①成本会计导论;②成本核算(含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③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工具(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预算控制(含财务预算)、定额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存货控制;④成本报表分析;⑤成本考核;⑥成本会计专题(含战略成本会计)。三学科内容自成体系,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没有充分有效沟通的情况下,为了保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不会减少或简化各自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同一专业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

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原因

1.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交叉的历史原因在于成本会计的产生先于管理会计。20世纪初,受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在会计领域出现了标准成本制度,几乎同时又出现了预算控制制度,标志着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的形成。二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成本会计内容不断完善,出现了成本的预测和决策、责任成本的核算等,从而形成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重在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与此同时,管理会计也不断与现代科学管理的最新成就相融合,成为一门以预测为基础、以决策为重心、注重内部控制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近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成果引入企业,与其相适应的会计概念和方法也大有发展,这些方法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为成本管理系统的拓展,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方法的变革,从而使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与内容更趋同一。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密不可分的。

2.相同的研究对象导致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均以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其具体范畴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并且均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方法,由此导致的交叉重复无法避免。

3.理论工作者不断拓展各自的研究领域,从而使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科职能不断扩大。目前成本会计已不再是单单为财务会计而进行的产品成本核算,它还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以及目标成本管理等。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也在不断地扩展其研究领域,把触角伸到成本会计的各个部分,造成了其内容与成本会计的重叠。另外财务管理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为目的,其工作环节不仅包括财务的预测、决策、规划,同时还包括财务的控制、分析及考评。显然这三科的部分职能明显一致,由此导致的教材内容重复在所难免。

三、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整合的思路

1.保留管理会计课程,目前,高校采用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这三门课程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主要表现为,管理会计的很多内容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重复。有学者主张将管理会计课程取消。我个人认为,仍应保留管理会计课程,不能简单地将其取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单是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要想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就必须拥有实时性、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在西方企业组织中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如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和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MAs)等,CIMA甚至已经进入我国吸纳人才。

2.三门课程重复内容的协调与划分,笔者认为,成本核算可以作为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而成本管理则可以放在管理会计中进行介绍;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为主要内容构建教材 体系;管理会计应以其职能(规划和控制)为主线,以经营决策为核心构建教材体系。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重复内容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与划分。具体如下:(1)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础课程(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课程),应以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为主,其中成本核算应重点讲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并兼顾其他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而有关成本管理的内容并入管理会计课程。其中,作业成本计算作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可以在管理会计中讲。(2)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一个重复点。管理会计课程可以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围绕全面预算(包括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考评来展开,使学生对预算管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3)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要重复之处。笔者认为,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证券投资为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项目投资为主。由于管理会计课程先于财务管理课程学习,因此,二者的时间价值基础,可以在管理会计中学习。(4)存货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存货资金的管理与运用,应将其列入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归属于管理会计。(5)责任会计应属于管理会计的特定内容,不必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进行专门叙述。(6)标准成本制度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算管理的必要手段,应归属于管理会计课程,不再纳入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7)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属于财务管理筹资的范畴,经营杠杆放在资本结构内容中加以讲述,学生可以对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有一个全面认识,不必再在管理会计中予以阐释。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2

(一)课程体系设计上的缺陷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寻求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做出决策的复杂工作,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他知识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对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地理与自然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某些文学、艺术知识的了解,品德与修养,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能力等。涉及上述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课程设置上明显不足。

1.重技术教育,轻素质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比例失调,很少有开设“职业责任”之类的课程。2.主干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3.重实务类课程,轻理论类课程。本科教育是奠定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阶段。要求学生掌握财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较宽的相关专业知识,而基础课相对薄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4.不同层次教学内容衔接差,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抑制了学生的潜能。高校选用教材未能区别本科生与夜校,与研究生的层次;教学方法上是满堂灌”;教学手段上较少用电子化教学设备。这些都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目标设置上的缺陷

培养目标是现代教育的定向标准,是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体系,采用教学方法直至确定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指导目录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人才模式定位也不够准确,存在以下缺陷:1.目标设置过于笼统,不便于分层掌握和操作。2.不利于学生树立合理择业观念。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误以为自己经过四年大学学习,就是高级专门人才。选择职业“就高不就低”,使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状态不合理。3.将素质教育目标与专业技术目标相混同。大学是一种素质教育、通才教育,而非职业或成人教育。4.不利于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尽管我国已向市场经济转轨,但培养目标错位,导致教育观念落后,教师素质得不到快速提高。授课内容,不能结合我国企业改革实际,培养出的学生理论水平不高,应用能力更差。

(三)专业课程间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均设置会计课程,恰恰财务管理与某些会计课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从内容到方法体系存在着边界交叉和内容重复现象。这种局面不利于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优化,导致资源浪费,给教学带来困难。降低学生的专业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过于呆板划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例如,在教学管理上没有将规定性与选择性有机地结合,学分制只是学时制的翻版;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与现实经济生活脱节,文理知识互不兼容,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极少采用;在教学手段上,仍是“黑板加粉笔”,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深入系统地研究该专业的改革问题是我们作为财务专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基于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基本构想

(一)确立科学的财务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财务管理本科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反映本科教育特点、适应新形势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为此,财务管理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和素质、广博和精深知识结构及全方位能力结构,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应具备三个特点:其一,提倡全面素质教育;其二,在就业导向上提倡实务工作、教学、科研三者兼顾;其三,在人才培养类型上注重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二)正确界定财务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合理设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1.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表现为财务经济学,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的资本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综合性管理。2.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会计是对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信息管理。财务管理是一种资本运作活动,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3.财务管理与管理学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表现为企业财务管理学,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本进行配置和利用的资本运作活动。4.财务管理与财政学的关系。财务管理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价值管理,而财政学是在国家财政体系中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宏观价值管理,财务管理是价值管理中的基础环节。5.明确界定: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将财务管理分为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三门课,这在各高校基本已形成共识。但是,如何界定这三门课的具体内容,还是没有定论。有关这三门课的教材很少,即使有些学校出了教材,但在内容上也是各式各样。特别是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划分较为模糊,如何既避免相互重复,又要能体现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很难把握。笔者认为,这三门课程之间要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又要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具体表现如下:

(1)初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入门课,应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学科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学习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应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但不应过于深入和具体,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财务管理概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财务管理体制等。②财务管理环境,介绍企业组织类别、金融市场一般原理、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对称性问题、企业税收制度等。

③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详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计算,系统讲解单项资产风险与收益、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④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阐述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简单应用。⑤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概括描述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如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筹资类型、资金成本、资本结构;投资环境、投资决策的分类、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现金流量的计算等。

(2)中级财务管理是在初级财务管理基础上,更深入、系统、全面地介绍财务管理的专门知识,为详细地阐述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即资金筹集管理、资金运用管理、资金分配管理。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①资金筹集管理,详细阐述权益资金筹集、长期负债筹资、租赁筹资、流动负债筹资等各种筹资方式的特征、具体操作过程并对不同筹资方式加以比较和评价。②资产管理,系统介绍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的各种方法。③投资评价,系统讲述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及案例运用,通过计算证券投资价值对证券投资进行评价。④股份公司盈利分配,主要包括:各种股利形式的比较、股利政策、股份分配理论、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等内容。

(3)高级财务管理是在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开设的较高层次的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成果,并对财务管理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同时,使同学们对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有更深的认识。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目前情况下,笔者认为高级财务管理应有以下内容:

①资本市场下的财务理论综述,系统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的主要财务理论,如有效市场理论、现值分析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学说等;②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针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理财环境的变化,提出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③财务管理的特殊问题,着重介绍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企业购并财务管理、所有者财务、通货膨胀下的财务管理等。

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3

【关键词】财务假设 评述 财务环境

主要的财务假设研究有如下一些观点:初步形成阶段,较多的论述是财务假设的性质、作用、特征、重要性以及假设内容。(王广明,刘贵生,1989)认为财务假设包括三个方面: 理财主体与自主理财假设; 资金市场健全假设; 连续经营假设。(李沪松,1994)认为财务假设的基本内容包括财务主体假设、资金市场假设、财务风险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管理行为假设。(林丽,1996)理财主体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再投资假设、风险和报酬同增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依据财务管理全程的财务假设全面发展阶段,体现在对原有假设认识的深化和重新定义及创新假设的提出。(陆建桥,1998)初步认为企业财务假设的内容有以下几项:独立理财主体假设、谋取价值增值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财务风险假设、财务关系客观性假设、利益平衡分配假设、环境文化决定假设、财务可管理假设、财务理性人假设。(刘中华,2003)初步认为企业财务假设的内容有以下几项:独立理财主体假设、谋取价值增值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财务风险假设、财务关系客观性假设、利益平衡分配假设、环境文化决定假设、财务可管理假设、财务理性人假设。(宋志伟,2005)财务假设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对象和财务管理的行为设立如下假设: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非对称信息假设、货币流通假设、资金增值假设、独立经营假设和理性决策行为假设。(王新,徐恒,2006)认为财务假设包括: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和分期管理假设、财务环境的可预期假设、财务可控性假设。(宋华,2006)提出财务假设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财务分期假设、理性财务行为假设。(宋华,汤正雄,2007)认为财务假设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财务主体假设、理性财务行为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资金再投资假设(资金增值假设)。(李春,2010)从财务理论研究的空间、时间、环境、主体和目标方面大体有五种财务假设: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价值增值假设和理性财务主体假设。(李孟玫,2010)认为财务假设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独立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财务分期假设、理财人理性假设、市场公平假设、资金增值假设。

对上述的财务假设加以总结,可以得到以下要点:王棣华(1997)提出的独立理财主体假设;陆建桥(1995)提出的财务主体假设;张家伦(1995)提出的财务主体假设分为法人理财主体假设和财务理性人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企业不会进行清算、解散、倒闭, 它要求财务人员以企业延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财务决策, 分配财务责任。有效市场假设最早由美国的Fame提出,他认为市场有效性分为三类,按照有效性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强式有效性市场、较强势有效性市场、弱势有效性市场。王广明、刘贵生(1989)的有效市场假设也有说成是资本市场健全假设;张少云、李沪松(1994)的资金市场假设。理性财务主体假设要求财务人在不同空间、时间、环境中做出理性或较为理性的财务行为来实现清楚的财务目标,并对财务行为依照财务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这一相关假设的研究有王广明与刘贵生(1998)提出的理财主体与自主理财假设;陆建桥(1995)提出的理性财务行为假设。王棣华(1997)提出的独立理财主体假设,独立理财主体假设的本质,是企业以拥有法人财产权为依据独立地开展各项理财活动。独立理财主体假设解决的是由谁来独立理财的问题,即谁是理财的主体。财务风险假设指的是报酬和风险是等价的,两者符合同方向变动的原理。财务风险假设是财务主体假设的外延和升华。这一假设有关的研究有陆建桥(1995)的财务风险假设又名不确定性假设、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王棣华(1997)提出的谋求价值增殖假设和财务风险假设;张家伦(1995)提出的财务可控性假设。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与财务风险假设作用的发挥,企业理财才充满生机与活力,才有各种数量化的现财分析方法,才有丰富多彩的筹资与投资活动。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企业谋求价值增值。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与谋取价值增值有关,就是收益分配活动也是谋求价值增值循环的终点和新的起点。货币时间价值假设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货币资本市场得以有效建立的前提,有关的现值、终值、利息、利率的计算,都是这一基本假设的有效应用和发挥。财务可管理假设的含义是要求每一个理财者都要对企业财务活动严格加以管理,提高理财水平和理财效益。财务理性人假设的本质是强调人们对自己利益的关心与认同。财务理性人假设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按理性人的原则去处理各种财务问题。财务理性人假设是企业建立各种财务决策模型的基础。市场公平假设是指独立理财主体在资金市场进行筹资和投资等完全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春. 财务假设在财务基础理论中价值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6).

[2]李孟政.浅谈财务假设[J].才智,2010,(34).

[3]宋华.财务假设理论文献综述[J].中国工会财会,2006,(05).

[4]宋志伟.对财务假设的认识[J].山西财税,2005,(03).

[5]刘中华.财务假设内容再探讨[J].事业财会,2003,(02).

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4

一、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一)公路财务管理。公路财务管理包含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流动资金筹划、资金管理、财务的预算、成本控制、财产清查等主要内容。加强公路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会计事前预算、强化事中预算,完善事后预算,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财务管理将整套的会计信息统一进行核算,形成准确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公路部门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有效推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二)公路会计核算。公路会计核算主要是指对公路的资金进行核算,计算并反映出公路资金的流动情况,例如公路的使用资金、生产成本等核算情况。准确的会计核算能对会计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并且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整个公路事业的会计核算质量水平。

二、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所面临的问题

(一)公路财务管理方面

1.公路部门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提高公路财务工作质量水平首先必须要拥有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就目前而言,很多公路部门缺乏正确财务管理理念,对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没有较强的学习意识,不明确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这就导致了我国公路建设在质量上出现问题,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同时受到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没有做到正确运用科学财务管理方法。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公路部门的管理者过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私自擅用资金,这就使资金无法得到有效运用,从而使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大。

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路建设的经营者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其中包括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在公路财务管理制度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界线。所以在公路财务管理中,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最根本的问题,必须要马上制定相应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3.缺乏完整的预算管理。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在事前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由预算的主体和执行的主体两方面组成,两者必须要协调统一,才能保障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完成,从而吸引更多的公路建设投资。但是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相对应的约束制度,导致了实际的投资情况与预算投资情况不对应,从而导致了财务管理失去控制。

4.缺乏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在公路财务管理中,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也是重要的问题之一,财务监督在整个会计核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公路施工的准备阶段到竣工阶段都必须要有财务监督作为保障,才能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公路会计核算方面的发展现状

1.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出现混合现象。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是对公路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正确的记录核算,是对财务管理进行评价的标准,必须要将两者的关系进行明确的区分。而当下很多公路部门将两者混合了,这就造成了会计核算本身作用发挥不出来,并且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给财务管理,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的工作进度。

2.会计核算工作和实际的工作出现矛盾。目前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都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控制支出费用的标准,这就使会计核算不能做到正确的核算,与实际的支出费用情况不相同,同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大部门的交易都是使用现金,导致了会计账目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记录不准确。

3.市场体制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传统的会计核算和公路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核算管理的发展,使目前的市场体制与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统一发展形势,同时缺乏完整的、标准的计核算法律体系,这就导致了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难以实行,从而也就使会计核算不能快速发展

三、加强公路财务管(转36页)(接42页)理和会计核算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思想是决定活动的根本原因,解决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首先必须要使公路部门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提高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公路从业人员必须重视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培养财务管理人员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意识,使他们拥有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改善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风气,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能力强的财务管理团队,只有改变从业人员的心态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公路建设的稳步发展。

(二)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的公路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可以有效的推动公路建设发展,完善科学的法律制度有助于公路建设的顺利完成。针对现在我国在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公路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研究制定科学的法律制度。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才能为公路管理者提供真实、完整、有效的会计信息数据,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行为。预算管理和监督两者要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发挥自己真正的能力,推动公路建设发展。

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5

【关键词】企业 战略 财务管理

竞争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竞争决定着企业各种各样对经营目标有所贡献的经济活动是否适当,诸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筹资、投资、企业文化建设等行为的有效实施。战略财务管理是使企业在竞争活动发生的行业里追求一种理想的竞争地位。战略财务管理也旨在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种作用力,建立企业在产业里有利、持久的优势经营地位。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规划与选择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不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战略,也是企业全部财务经济活动的战略。企业高层决策者应根据企业本身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判断、确立财务共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闻相地位,合理设设置财务机构、使之高效率、高质量运转。与此同时,规定财务部门在一定时期的经营管理使命,即明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经济理论,确立财务管理原则、宗旨及目的。然后,制定财务方针,规定财务活动总则,设计财务经济活动战略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财务管理长期、短期日际。一般地,筹资数量最大化是企业初创阶段和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微利企业的财务管理日标。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创业不久、微利、体弱企业正处在“长身体”时期,财务部门此时的根本任务是及时足额筹集资金,满足企业成长对资金的大量需求,调剂资金结构,节约成本。筹资数量最大化实质是追求生产经营条件最优化。当企业经营条件和状况得到很大改进,企业迅速成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财务部门就应开始考虑筹资行为和筹资数量的调整,使之成为财务管理的一般工作,同时选择新的财务事项作为财务工作的新目标。企业战略与企业生命周期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客观联系。这使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类型替代和选择发生一定的渐进关系。又因为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子系统,科学、合理确立财务目标是企业财务战略规划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之一。财务目标直接从属于企业财务战略,因而财务管理目标也必然受到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制约。明确了财务管理目标之后,企业就应制订财务战略的多种各选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和评价。选定员优方案、次优方案、第三方案等特定战略组。接下来,便是财务战略的组织实施。规定战略实施细则和程序、步骤.并迅速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加强财务控制,及时检查、评价财务战略的执行情况。纠正偏差,准确、快速有效地实现财务战略。

二、战略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战略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种

1.成本领先战略管理

成本领先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是本行业内企业成本的最低者,而不是本行业内几个有竞争地位的低成本企业之一。企业不仅要干方百计降低成本,力争避免成本发生,还要设法迫使其他企业放弃他们的成本战略,所以,成本领先是一种格外依赖于先发制人策略的一种财务战略。分析、研究决定企业有价值活动的成本行为及其一些结构性因素,是取得成本领先战略胜利的基本途径。这些结构性出素主要是: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型、各种联系、相互关系、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因家等成本动团。成本领先战略管理是企业努力节省成本,避免和消除成本,并处于同行业领先者地位的一种财务战略。

2.资源配置战略管理

资源配置的目标主要是让每一种资源合理分配,使之进入最适宜的产业部门,然后通过生产要素在广泛范围内的重新组合,使生产要素发挥更大的作用。资源配置还可以在不转移生产要素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技术措施或生产单位内部组织管理措施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当然,资源配置也经常需要在不同企业之间转移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实观,通常必须要涉及生产要素流动、产权关系规范化、固定资产的转让、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问题。例如,资产组合是企业经济行为,是企业组织资源的重新分配,但它涉及资源配置的不同层次。它是以资源配置为主体,跨越资源配置的一种财务经济资源配置行为。因此资源配置战略也是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3.资产组合战略管理

资产组合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优胜劣汰的一种财务经济机制。它主要是由企业规模扩张相追逐利润最大化引起的一种企业行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谓一把双刃剑,既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会给社会带突破坏和损害。其积极作用在于:①促使资产存量流动,推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需要改变原有的产业资源配置状况,企业并购恰好为这种重组提供既快又好的方式;②促进资本和生产集中的同时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迅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加速企业规模扩张和实力的增强。②避免社会的剧烈震动。虽然企业并购会导致部分人的失业和财产损失.但比起企业破产矿造成的失业人数从财产损失要小得多,因而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其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与生产集中的同时,也会加剧垄断的产生。而垄断又会扼制竞争,放缓或破坏经济发展,最终引发社会不稳定。资产组合不仅可以节约资金、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增加利润、而且还可防止治费,纠正错弊。所以,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只要投入多种生产要素,持续经营,就会发生一个资产组合问题。资产组合战略管理是企业通用财务战略管理之一。

总之,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开放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全球内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发展和创新成为多数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企业财务战略财务管理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彭娟.《战略财务管理》[J].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亚民.《战略财务管理》[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6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目标

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运行的导向,财务管理目标设置的偏差,将使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难以合理,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

1.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目标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可能发生变化。比如,西方财务管理目标就经历了“筹资数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多种提法,这些提法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下所产生的。虽然人们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但由于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因此在一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2.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多元性

财务管理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适应多因素变化的综合目标群。现代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其目标也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构成体系。在这多元目标中,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标,称之为主导目标;其他一些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主导目标的实现有配合作用的目标,称之为辅助目标。

3.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因为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按一定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系列目标,即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层次性。比如,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几个方面,而每一个方面又可以再进行细分,投资管理就可以再细分为研究投资环境、确定投资方式、做出投资决策等几个方面。财务管理内容的层次性和细分化,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是由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构成。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1.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确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强化经济核算,提升管理水平,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点:一是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是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企业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大的利润;三是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追求眼前的最大利润,而难以顾及企业的长期发展;四是利润最大化可能使企业难以反映出真实的经营业绩,因为利润指标是根据会计标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的结果,容易被企业管理者操纵。

2.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

1.筹资管理目标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有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或扩大再生产需要的资金,只有在保证资金供应量的前提下,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企业的资金可以来源于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来筹资。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其可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的限制条款、筹资成本的大小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企业在筹资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诸多的因素。

2.投资管理目标

任何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投资决策的时候,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投资成败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对于一个新的投资项目,首先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在考虑到项目投资成功后能给企业带来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投资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小企业本身的资金实力就不可能太雄厚,因此更应该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较低的投资风险与较少的投资金额,获取尽可能多的投资收益。

3.营运资金管理目标

营运资金周转的灵活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周转越快,即利用相同数量的资金次数越多,企业生产的产品将更多,取得的收入也更多,获得的收益更大。因此,加速资金周转并保持与生产周期的一致性,是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4.利润分配管理目标

企业只有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利润,使企业实现盈利。盈利不但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可以反映企业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只有不断地实现盈利、增加盈利,才能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实现了利润,还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利润的分配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从全虑出发,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企业股东利益和企业职工利益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因此,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利益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财务管理本身作为一项独立的管理工作,是一种价值管理活动,是从价值的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的运转、利润分配等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也应体现在价值管理方面。从价值管理的角度来划分,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可分为安全目标、效率目标和成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