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1
(一)学校体育工作受到重视,阳光体育活动普遍开展。
学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成立了以学校领导为负责人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八中、*16中、*一中等学校成立了艺体处,健全了工作机构;山亭实验小学、高新区泰山路小学、*三中等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锻炼的进一步开展。
(二)以体育课为主渠道的体育课程开设和课时得到落实。
多数学校基本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高中每周两节体育课,杜绝了一节外堂一节内堂的上课形式。
(三)部分学校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等方面特色鲜明。
市中区实验小学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跳绳活动成为学校的风景线;薛城实验小学、*三中西校阳光体育锻炼计划详实、组织有序,开展的轰轰烈烈。大部分学校都能定期举办校运动会、体育节,部分学校还能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行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学生校园业余生活。
(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峄城区、薛城区等初步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中、*八中等学校为学生建立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台儿庄实验小学、高新区泰山路小学、*第十五中学被测项目的动作技术标准、规范。
(五)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受到重视,使用维护良好。
部分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建设良好,尤其是*一中东校、*十六中北校、*一中东校、*八中北校、*三中西校场地良好、器材设施比较齐全,*29中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修建了体育馆、塑胶场地,为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阳光体育、一小时体育锻炼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一些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的重视不够,并且在课务安排上也不能做到相对集中,较为分散。个别学校还未能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无材,课堂模式陈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对体育教学的考核方法欠缺。
2.部分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足,个别学校严重缺乏,师资力量极其薄弱。许多中小学场地小、器材少,缺少体育氛围,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空间、器材得不到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落实不了。课外体育锻炼计划简单,难以落实。
3.一些学校对体训队工作马虎了事,未能坚持长期训练,对梯队建设重视不够,往往是比赛前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训练,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也冲突了参加比赛的意义。
4.部分区市学校还没有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还比较滞后。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2
【关键词】吴江 中小学 阳光体育 开展 问题 对策
一、背景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6号文“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广泛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是新时期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 有专家说“青少年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阳光体育运动自2006年到现在已经过了六个年头,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鼎立支持和普遍欢迎,在应试教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下,素质教育似乎找到了博弈的突破口,一时间轰轰烈烈的阳光体育运动在各个地方开展起来。吴江的阳光体育开展,由于还处于阳光体育的初始探索阶段,产生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二、问题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所需经费不足。场地和器材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必要条件,对于吴江市的中小学,大部分学校都能达到学校体育设施,器材数量的国家标准,但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镇管学校还有少数未能达标。有的是历史客观原因,学校场地受到自然发展空间的限制,无法进行拓展,一些需要空间的体育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体育项目选择的单一化导致了学生锻炼热情被压抑。乡镇的一些学校,由于有关领导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不愿把有限的经费拨到体育器材添置方面,致使学生在体育课和活动课上没有器材可活动。
2.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够。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重智轻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对于阳光体育的重视也只是迫于上级检查的压力,所以出现初一初二热热闹闹,初三就冷冷清清。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家长和学校普遍对中小学体育重视不够,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处于传统化、程式化、简单化的状态,造成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一直被认为是体育课只要学生课上活动起来,至于锻炼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过多的要求。导致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自身的社会地位与价值偏低,上课的形式随意化。
3.体育教师数量缺,区域数量不均衡。目前吴江市的体育教师还是处于紧缺的状态,学科间的差距明显,导致有的学校无法招聘所缺的教师。有的学校为了解决招不到体育教师的现状,只好聘请代课教师来解决,对于只有两到三名体育教师的困境,学校也很无奈。而有的学校体育教师课时严重不足,出现粥少僧多的现象,体育教师数量结构性失衡现象在乡镇级学校存在,致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难达要求。
三、对策
1.设立专项经费。改造体育设施和场地,为满足中小学体育锻炼的需要,对于在市中心场地无法拓展的学校,应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异地置换或搬迁,为学生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提供必要的保障。教育主管部门连同体育部门从体育彩票中筹集部分资金作为阳光体育专项基金。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实行专款专用,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对于各个学校的器材征定采取各校申报,统一招标采购的办法,对运动器材的质量严格把关,设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机制。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专业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鼓励体育老师参加A级课和2A级课的评比,以及积极参加教坛新秀和教坛能手等竞赛,以此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而学校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激励机制和政策,调动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积极性。
3.制定导向性政策,鼓励教师流动。对于有的学校教师饱和,而有的学校缺教师上课的现象,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在学校间的调动,把体育教师从比较充足的学校流动到紧缺的学校。对于就近几所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间兼课,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课,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定期选派教师进修提高等。
参考文献:
[1]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8).
[2]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J].校长阅刊.2007(2).
[3]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3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对策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是“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五年多了。经笔者研究,提出当前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仅为个人意见,以期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分析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舆论宣传、组织领导等五大方面的工作。但在基层的一线工作中,阳光体育的现状如下:
1.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场馆与器材设备现状不容乐观。经调查显示:相对中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因素而言,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形式不完善不规范;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学校运动氛围等。经调查统计,其客观因素各占的比率较大。
2.体育课开设不足,没有达到国家的规定。农村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是4课时,初中和小学3—6年级每周体育是3课时, 大多数学校中小学体育课均为每周2课时。几乎没有一所小学或初中执行国家关于中小学体育课时的规定。只有20%的学校推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没有一所学校能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据此可断定,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目标尚未实现。
3.学生体质逐渐下滑。2011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这一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媒体在争论,学者在反思,行政管理部门在研究。
4.监督机制和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不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是对学校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手段。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以确保该项工作全面落实,真正实现青少年学生人人享有体育、人人享有健康教育的目的。
5.有些地方体育教师短缺,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在农村,好多学校没有专业体育教师,即便专业教师也没法从事专业教学,而是安排其它课程。课外活动更具有随意性,大多数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玩耍,没有统一内容,没有统一组织,可见课外活动名存实亡。
二、制约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1.形式主义作风泛滥,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和开展,尽管好多农村中小学也组织一两次体育活动,就认为是阳光体育。这种认识导致实践中阳光体育开展缺乏持久性、长效性。没有将阳光体育运动与当前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将学生体质的增长和体能的增强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导致形式主义泛滥。
2.制度设计缺乏整体性、前瞻性。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设计是为了改善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不良状况,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尽管两者目标接近,但是价值取向有所差别。作为同时作用于学校的制度设计,应体现制度设计的整体性和前瞻性。显然,从价值取向上讲,阳光体育运动应为纲,体育课程改革应为本;阳光体育运动是手段与方式,体育课程改革是目的与结果。但是调查表明,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评比的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体育课程改革被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三、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1.阳光体育,提高认识是基础。农村中小学应加强他们对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他们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明确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是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未来、家庭幸福的大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人力度,完善体育师资队伍,提高素质。应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保障。
2.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灵活自主,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学生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关注学生的特长爱好,灵活调配好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及场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健体要求。
3.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标准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各学校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利用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活动内容注重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四、结论
阳光体育运动对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生体质问题应该说是一个教育问题,用行政的手段解决教育问题,难免会存在问题和矛盾,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阳光体育开展应提高认识、分阶段完成目标、活动内容注重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增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这对于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阳光体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索在农村中小学建立阳光体育长效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教体艺[2006]6号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4
>>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策略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中小学体育改革 对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策略研究 广西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模式研究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南宁市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研究 影响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探讨 制约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分析 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对策 阻碍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原因以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对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 关于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性开展的研究 北京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组织与管理的研究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5
关键词:中心城区;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41-03
一、研究背景
1.“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是国家发展的要求和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这一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媒体在争论,学者在反思,行政管理部门在研究……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和学校教育改革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特点,2006年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因此,研究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是满足国家发展要求和教育体育改革需要的重要课题。
2.中心城区“阳光体育运动” 囿于历史环境影响要求有效的策略予以促进
受历史环境影响,中心城区学校一般场地条件有限,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带来了困难。
调查表明:上海市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静安区生均拥有室外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分别为3.5平方米、2.21平方米、3.07平方米、3.12平方米。上海市中心城区小学可供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场地中,有一片羽毛球场地的学校占16%,一片篮球场地的学校占50%,两片篮球场的学校占30%,一个足球场地的学校无一所。
另外,调查显示,影响上海市小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有:“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占了首位,其次为怕受伤,再次为怕吃苦和没有养成运动习惯。可见,学生和家长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怪圈,重智育,轻体育。
因此,研究并实施中心城区“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策略,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要针对“客观条件―运动场地小、主观条件―轻体育”的背景,以灵活机动的策略来弥补不足,赋“阳光体育运动”以新的生命活力,使中心城区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彰显春天的勃勃生机。
3.静安区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策略研究可以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化提供一个鲜活的实践案例
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静安区各小学,既具有场地小学生多的特点,又具有经济发展对教育高要求的特点,所以静安区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实施在中心城区中是具有典型性的。
因此,静安区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研究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课题,可以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化提供一个鲜活的实践案例。
二、研究成果
静安区从本区实际出发,用“学校特色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方法鼓励学校挖掘本校体育资源,开发新的特色项目,为每个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战略之一:阳光体育校本化
上海市中心城区小学之间的办学质量基本均衡,为了求发展,每个学校都在发扬传统办学优势的同时,融入现代办学思想,以特色办学追求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不例外,不能用机械的标准和方法去要求各个学校,而倡导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是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静安区根据中心城区小学特点,挖掘教学、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特长,开发了十多门体育校本课程,科学设计开展有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以“课”(每班除每周三节体育课外增加一、二节阳光体育校本课程)的形式,将阳光体育运动“活动过程管理课程化”,以“课”的形式纳入学校课程安排,在时间安排上做到灵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做到计划性、适切性、有效性,保障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使学校阳光体育落实到实处,使阳光体育运动向校本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以特色夯根基,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
战略之二:阳光体育人文化
人文化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们的学校阳光运动一定要从学生的身心出发,以人文化为主线,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满足不同学生对体育活动种类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快乐晨练”,融音乐、舞蹈、韵律为一体,在宽广的操场上开展以学生愉快地自主锻炼为活动的主要过程,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认知能力、行为方式,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有积极和促进作用。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以学生人文精神养育为办学特色,以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通过体育团队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培育健康人格。
因此,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充分关注到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参与到学校的各类体育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凸显出阳光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
战略之三:阳光体育游戏化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是促进儿童身体、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教师根据项目活动内容、场地、学生等情况,巧妙地变化活动形式、改变活动内容,也可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快乐地运用电脑游戏中的形式、玩具游戏、跑动游戏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在欢快和有趣的体育游戏中掌握知识技能。
众所周知,没有娱乐性的体育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传统的体育项目的传承来自于其自身的魅力,那就是娱乐性,因为民间的体育就是从游戏开始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就是一种游戏。为此,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更需要游戏性,它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剂。
战略之四:阳光体育个性化
由于每个学生体质、个性、性别等方面的不同,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既要关注多数学生学习的进度,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多创造各自发展的机会。
目前,静安小学和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开展的“运动处方”和建立“建立运动处方档案”,就是很好地根据学生的体质问题而针对性采取的体育运动对策。很多学生因此而受益,特别是体育运动困难的学生,在学校运动处方的帮助下,自身体质也在健康发展。
三、研究成效
1.满足了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使学生生活更美好
在2011年5月对静安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显示:学生每天在校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时间在一小时(含一小时)以上的占94.2%,学生觉得学校安排的阳光体育运动时间能够满足他们要求的占86.9%,说明学校的体育活动正逐步满足学生需求,得到学生认可。
阳光体育运动娱乐化、多元化,丰富了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内容和方法,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越来越高。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体育校本特色课程与体育兴趣拓展课程,喜欢的占74.2%。静安区教育局从2006至2009年对静安区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调查显示:2006年,小学体育学科排在所有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2009年,体育学科在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跃居第一名。这一变化,反映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给学校体育工作带来的促进,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性正在提高。
2.发挥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潜能,使课程改革全面落实
在推进和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站在整个课程结构的高度,才能对所教学科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也只有站在整个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高度,才能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在每所学校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制度的基础上,倡导和鼓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性实践,使更多的教师不仅成为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更成为课程教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我区各小学根据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形成一系列研究方向与课题,近两年来,仅获得上海市、区体育科研课题立项就有:静安小学的《寄宿制小学体育学困生运用“运动处方”干预的实践性研究》;区第二中心小学《师生互动,开展阳光体育团队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市西小学的《民间体育进校园 阳光健身乐成长》;《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跳竹竿”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等十多项。在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和上海市中小学体育科研论文和案例评选中有三十多篇获奖。
根据上海市中心城区138位教师调查显示:自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体育专业技能和体育教学方面比以往有明显提高和形成特色的教师占82%,由此可以看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教师在职业成长过程中被自我认可,建立了对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信心。
3.形成了一道道校园独特的体育风景线
灵活机动的激励机制为每个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极大激发了各个学校的创造潜能,呈现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一朵朵鲜艳的奇葩,使百花齐放的小学特色阳光体育运动成为了校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1)团队游戏
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的团队游戏创编已有多年的基础,为了凸显人文养育的特色,学校针对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将身体锻炼与开发智力及品质培养融为一体,设计了有趣益智立德的“团队游戏”。创导师生互动,创编活动性、健身性、趣味性强,动作简单易学,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有趣益智的游戏,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将体育活动、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等内容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坚强的心理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
(2)男剑女舞
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的学校操场,生均只有1.52平方米,摆在老师面前最棘手的难题就是,600多个学生在这么小的操场上怎么上体育课?怎么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就“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把课时错开,年级错开,充分利用室内外的资源,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开设阳光体育运动特色课程。形体与舞蹈、少儿击剑在专用教室上,游泳则到校外游泳馆训练,缓解了学校操场使用紧张的现状,也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内涵更丰富了。学生受益了,教师也更智慧了。
(3)竹竿舞和弄堂游戏
静安区市西小学地处弄堂内,为了体现地方体育特色,故选择上海弄堂游戏竹竿舞充实体育教材中民间体育内容。竹竿舞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舞蹈节奏明快,步伐协调,节奏统一,适合进行各种舞蹈表现,是一项娱乐身心、具有较强健身价值的体育项目。学校编写了《传统游戏大搬家》《七彩游戏》书籍,学校“竹竿舞”在区教育局主办的阳光体育运动展示中,取得了二等奖,“竹竿上的跃动”获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体育健身特色项目创意大赛三等奖,全校学生通过几年的弄堂游戏,提高了自我锻炼的能力。
(4)开心一刻
静教院附校“开心一刻”是在上海市二期课改“三课两活动”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拓展了体育活动内容,满足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锻炼需求,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互助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加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开心一刻”运用了音乐与艺术的结合,活动始终用音乐来调整学生心情和指挥整个队伍,使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让学生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忘却烦恼,使学生健身的过程怡情悦性,消除精神紧张,从而达到更好的锻炼价值。
(5)花毽
上海市陈鹤琴小学中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的孩子,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学生运动的场地和体育经费都很有限,所以民族体育项目“花毽”正好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它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广泛性,不受场地、人员限制,器材简便、竞争性强,可进行单人、双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有锻炼身体的价值,又有趣味性和观赏性,容易普及。学生长期坚持进行踢毽子的运动,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体育技能逐步提高。踢毽子让学生随时随地“踢”出健康来!
(6)少儿武术
静安实验小学原有体育活动安排存在时间不够合理、内容单一的问题,为此,学校领导和体育组教师根据国家三级课程教材建设的要求,结合《两纲》教育,围绕学校办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寻求以武术为特色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武术练习场地要求低、器械简单,符合学校现状及教师专业特长,同时满足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各方面需求,因此学校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武术为主要特色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少儿武术”在区教育局主办的阳光体育运动展示中取得了一等奖,近年来在市、区表演中获得领导、老师的好评。
(7)“绳”采飞扬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有近1000名学生。学校室外场地只有两个篮球场、一条50米的跑道和一个小小的游戏场,室内场地活动面积仅有80平方米的小体操房。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中,学校老师想到了开展跳绳活动,因为跳绳对场地要求不高,具有价廉物美、携带方便的特点,同时跳绳也是学生喜爱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2008年起学校就把跳绳作为学校特色阳光体育运动。2009年10月,在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召开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高层论坛系列活动――‘绳采飞扬’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展示活动。上海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注重学生每一天的体锻活动且延伸到家庭开展锻炼,有效提升了学生生活质量,美国专家陈昂教授称赞这种做法“值得在中国和全世界推广”。
(8)“N项体育闯关”课间大活动
静安区西康路第三小学的生均活动面积1.9平方米,活动场地狭小直接影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实施。学校利用有限的活动面积,根据场地情况设计“N项体育闯关课间大活动”内容,并在1~5年级大课间活动中进行。闯关活动根据年级不同,分别设计与跑跳投等项目有关的若干个体育游戏关卡,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每个关卡有三个级别(由易到难),学生从每个关卡的最低级别开始闯关,胜者晋级,敲章获得闯下一关的资质,游戏闯关未通过者重新开始,每学期评选年级、班级闯关达人,并进行奖励。通过学校课间大活动,形成一系列活动运行模式、实施策略以及保障机制,使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9)“运动处方”小档案
静安区第三中心和静安小学坚持“自主合作 愉快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为办学的生命线,给学生一片充足的活动天地,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让每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尊重和张扬。
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段对学校部分干预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为他们提供饮食指导,使他们针对性的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一年的干预练习,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数据的反馈,预的学生体质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0)快乐晨练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生均占地面积较小,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更好的营造健身氛围,改善锻炼的环境,学校制定了多套适合一、二年级和三至五年级学生开展的“快乐晨练”活动,有团结协作、快乐长跑、快乐舞韵等活动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锻炼,去体验,去感悟,使他们在锻炼中强健体魄,在自主式的体验中寻求快乐和学习方法,在感悟中转变自我锻炼的源动力,并适当的调节自我情感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这一道道阳光体育风景的表现与蓬勃持续发展,是教师们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找到了它在学校的地位、价值和意义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教体艺[2006]6号.
[2]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1.
[3]刘海元.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J],体育教学,2008.5.
[4]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6.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6
关键词: 小学体育; 阳光; 师生关系; 建构
中图分类号: G8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55-02
目前,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应该关注人文精神、注重人格的完善并重视人性的回归,新型的教育模式要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之相适应,区别于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传统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性、合作性和互动性。并且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贯穿于每个学段各学科教学当中,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本文要建构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小学体育阳光师生关系。
1阳光师生关系的内涵
广义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狭义的师生关系主要指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以满往而发生的人际关系。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需要建立一种阳光的师生关系,来适应阳光体育的发展。笔者认为,阳光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平等、互助、友好的交流和互动的全过程。
2建构阳光师生关系的作用
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具有优秀的潜能,而潜能的实现必然要求一种信任、理解、真实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的情感和情绪能自发地表现出来。因此,在罗杰斯的教育理论中,师生关系情感因素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人际关系的情感态度,因此,他特别重视建立新型情感型的师生关系。阳光师生关系,是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师生在道德、情感、知识等各层面能够畅快的、深入的交流与沟通,最终促使教学相长。一方面,阳光师生关系和学生知识的建构是相辅相成的。师生之间关系越融洽,师生间的视界融合和精神共享的程度就会越高,学生受教师的感染就会越深刻,学生建构的个性化的知识也就越全面。罗杰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活动。他认为,如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的话,就将格外有力地增添课堂的气氛。教师的作用是通过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阳光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品德的培养。阳光师生关系使学生更愿意亲近老师,可以在道德、智慧、兴趣和情操等方面受到教师更多的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形成高尚的人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建构阳光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老师和学生平等的、朋友式的交流,使学生更能以一种放松的心情去投入到体育课当中去,对体育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长期建构和保持这种关系,对学生体质的增强、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意义,更影响了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健康成长、发展和完善。
3如何建构阳光师生关系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教学活动,大部分的课程都在户外进行,微风拂面,阳光沐浴,在这样的环境中建构阳光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1树立老师良好的自身形象。小学生,大都喜欢运动,喜欢上体育课。他们对于体育明星、体育健将都有着强烈的崇拜感,喜欢模仿体育明星的形象,在体育课中十分渴望得到体育教师对他们的正确指导和热情鼓励,并渴望自己能在老师指导下成功。因此,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时,应适当引进当前国内外体育比赛中的一些鲜活的资料,传递一些体育方面的新科技、新信息,增加体育教学中的“磁场”或“磁性”,以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吸取本学科的新鲜血液,多积累一些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不断推出新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位品德高尚、事业心强、正直公道、平易近人,言行举止文明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敬佩,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统一学生思想,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做到谆谆善诱,晓之以理,这才能使学生真心佩服,提高学生的“向师性”,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的大朋友,才会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3.2用真诚的心相与学生处。真诚指开诚布公,行事不伪饰。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用自己的真诚来感动学生,换取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并想方设法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在一节课中能永远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谁也不能控制谁、操纵谁,或者强行把一方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而是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合作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的需求,从而真正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3.3充分结合体育课实际情况。体育课常有沐风浴雨的现象。学习动作时,学生与教师常有直接的接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知识,而且还要学生实践知识,掌握体育教材中的各种技能。在其过程中,若教师能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无形中就会缩短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学生连接上了几堂室内理论课后,一旦走出课堂,就会像出笼的鸟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跃跃欲试。每当这时,教师若能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掌握好分寸,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就会得到充分的交流。学生各得其所、各得其乐,都能在自己的强项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取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师生关系就更为和谐、融洽。如果学生前一堂是理解性较强的课,那么接下来的体育课就应在准备活动部分适当地安排些游戏,放松一下学生神经。如果学生前一堂课是音乐课或实验课,体育教师就应在接下来的体育课中首先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此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体育课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差生,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兴趣淡薄,上课无精打采,甚至还有逃课的现象,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的作用是多么的大,所以要解决学生对体育的淡漠意识,让学生树立学好体育的信心,就得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顺利地完成体育的教学任务。当然,建立阳光师生关系,老师要注意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他们,不能迁就学生中的一些自由主义表现和思想。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更和谐、更健康、更阳光!
总而言之,建立阳光师生关系,将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理念和情感的交流、有助于知识资源与见解的共享、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切实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才能完成新课改赋予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希尧著.人本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2] 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