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范文1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
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财富之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大自然的过分摄取,严重威胁了野生动植物的栖身之所。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正常生存环境,同时也满足了我国对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野生动植物的发展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其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同时也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其中任何一种物种遭到了破坏,其带给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衡量和计算的。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其与人类一样共同构成了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我国野生动物的保管与管理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稳步发展阶段,则是在的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果具体如下:
1.1 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法律法规体系中,《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在其前后还分别颁布了《森林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在中央颁布的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各省、各市也相应出台了一些带有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初具规模。
1.2 自然保护区建设体系的完善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在解决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生态脆弱区动植物的保护都纳入了该工程的保护范围内。
1.3 野生动物拯救工程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野生动物的拯救工程集中体现在我国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七大拯救工程”,分别是大熊猫拯救工程、扬子鳄拯救工程、海南坡鹿拯救工程、高鼻羚羊拯救工程、野马拯救工程以及麋鹿拯救工程。林业部于2008年制定并出台的《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将完善我国对现有的13个大熊猫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同时也将拟14个新的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高达4242km2,大熊猫栖息地2479km2。同时建立17条大熊猫种群间走廊带,32处大熊猫栖息地管理站,强化对大熊猫的保护。而朱q保护工程中,林业部业也制定了相关的计划,计划中提到将要家里13个朱q保护地,总面积高达4130hm2,在保护朱q生活环境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控制朱q保护地区的人口增加,恢复湿地,改善朱q的觅食环境,同时,结合人工饲养繁殖种群,保护野生动物。
2 野生动物资源统计工作初见成效
1949年后,我国对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面加大了调查的力度,曾多次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区域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积累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资源,奠定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而在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明确对我国野生动物资调查进行了规定,即“组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突出强调了野生动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的进展。
3 野生动物保护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后,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国也相应的加入了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如《并未野生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在6项双边保护协定的签订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签订,同时在国家交流、合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开展了与世界银行的交流合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交流合作等。
4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条件,在提高全民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也是保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2002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预计在50年的时间内实现对野生动植物的全面保护以及建立基本的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范文2
关键词:野生动物;资源状况;保护措施;浙江景宁
中图分类号:S81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70
1 基本情况
1.1 县域概括
景宁畲族自治县属浙南中山区,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地势呈西南向东北斜,境内谷深坡陡,源短流急;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土地总面积194665.40hm2,其中林业用的面积161598.67 hm2,竹林面积16210.87 hm2,森林覆盖率78.2%。现设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5个乡,2个自然保护区,2个国营林场,1个省级森林公园,25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为1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万人,非农业人口1.7万人。县域出境水一类、二类水质的占比达100%,境内没有不可游泳的河流,县域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景宁县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浙江省9个重点产材县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集体林区。
1.2 野生动物概括
据《浙江动物志》、《浙江林业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卷》、《丽水市志》、《景宁畲族自治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等文献资料检索整理,境内有陆生野生动物274种,隶属26目84科。其中兽类8目18科43种;鸟类13目47科162种;爬行类3目11科40种;两栖类2目8科2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麂、云豹、金钱豹、金雕、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白鹳、中华秋沙鸭;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 、穿山甲 、黑熊、水獭、金猫 、鬣羚、天鹅、白鹇、鸳鸯、勺鸡、锦鸡、大鲵;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毛冠鹿 、 豪猪、豹猫、狐、大白鹭、中白鹭、白鹭、戴胜、斑啄木鸟、凤头Gf、喜鹊、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大树蛙等。
2 有些野生动物数量逐步减少的原因分析
2.1 环境的恶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也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只能把垃圾倾倒在野外。久而久之,动物们赖以生存的那片青山绿水,就变成了臭气熏天的垃圾场;从而导致了动物们失去食物、失去家园。还有,人们不太注重植树造林,肆意乱砍乱伐,导致绿地沙漠化,使动物没有了栖身之地。
2.2 人类的贪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为了美食,对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商家为了利益,而大量四处捕杀野生动物,供人们食用、制作皮具、装饰品,毫无怜悯之心,用极其残忍的方法捕杀,然后再将其杀害。
2.3 人类无节的杀戮
如果我们杀尽了兔子、鸡、牛、羊等等这些食物链最底层的动物们,那么,可以想像一个这种连锁反应――它们灭绝,吃它们的鹰、老虎这些动物怎么活?最终还是因为没有食物供它们食用而灭绝。
3 保护措施
3.1 宣传教育
3.1.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规,加强林业宣传,提高农民的保护意识,增强农民爱林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调动农民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
3.1.2 加强环保意识
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要加强环保意识,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繁殖和生存条件。
3.1.3 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景宁畲族自治县引进工商资本,有多处人工繁殖和养殖野生动物基地,若大均乡伏叶村和梅歧乡鹤崇村人工养殖娃娃鱼,东坑镇白鹤村人工养殖梅花鹿,东坑镇深洋村人工养殖竹鸡,鹤溪街道三枝树村人工养殖石蛙,澄照乡张山村人工养殖野猪等等。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监测,建立长期定位监测点,并进一步抓好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工作。在自然保护区安装了摄像头全天360°无死角监控保护区动态,以更好地自然保护区内生态安全。给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配备了先进的林管通系统,随时定位工作人员的地理位置,配备巡护车辆,方便工作人员在区内的巡护工作。给工作人员配备数码相机,以便他们拍摄区内随时出现的野生动物,同时,在景宁中学建立生物馆,加强学生专业课实践教学、普及生物学知识以及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使人们在学生时代接受保护野生动物知识。
3.1.4 抵击不规范行为
抵击不规范行为,若乱砍伐林木,穿珍惜动物毛皮做的服装,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保护湿地资源和水质,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见随意堆放垃圾,滥用农药和杀虫剂,购买野生动物宠物,比如野生的鸟类,去野外游玩时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巢穴,迷信那些昂贵的动物类中药补品等等。
3.1.5 开展爱护野生动物活动
自从1984年10月成立景宁畲族自治县, 该县经常性开展保护野生动物活动,每年均在县城石印山广场、府前桥桥头、林业局办公大楼门口等繁华地段,开展以“关注保护野生动物、守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展示野生鸟类动物标本19种,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片38张,并发放介绍野生动物的文字资料手册21700余册,现场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类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数千个。
3.2 森林资源保护
3.2.1 实行“封、管、造、改”四措并举
景宁畲族自治县重视生态林业的建设,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建设目标,强化领导,合理规划,实行“封、管、造、改”四措并举,扩大绿化造林面积,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以采伐管理为重点,完善源头管理的工作机制,以防控、消防和保护、开发为重点,保护了森林资源;同时,切实抓好“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重点工作,该县正在践行“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浙江省列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浙江省也不再考核景宁县的工业经济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标,而实行以生态为先、民生为重的单列考核。使得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森林资源得到不断丰富,给野生动物创造了一片生存乐土。
3.2.2 生态移民
景宁畲族自治县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若红星街道新华村,2009年整村移民下山到双坑口,涉及81户、238人口、林地面积417.27hm2,将这些森林成为野生动物繁殖、活动、栖息好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野生动物生长繁殖。
3.2.3 严惩处罚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偷猎行为,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偷猎、走私和贩运国家保护动物的犯罪分子,实行对野生动物动物的重点保护。县森林公安局每年积极开展“亮剑一号”等专项行动,还实施“固本强基”和“高压态势”工作,从严从快从重,若县森林公安接班群众举报,有人在黄水坑地带捕杀野生动物,立刻组织警力,快速侦破了陈某某、吴某某等4人在2012年期间,利用猎枪杀害珍贵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20只。县森林公安侦办结束后,到县人民检察院, 县人民检察院对陈某某、吴某某等4人分别以非法持有枪支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野生动物罪提起公诉,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报道,影响力大,教育深刻,有力打击破坏野生动物犯罪分子,确保野生动物安全;同时,县森林公安联合工商、林政等部门,经常性对菜市场、餐饮店、酒楼巡查机制,若发现有野生动物销售或者经营,一律予以没收,并对销售者或者经营者,进行处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县野生动物资源逐步得到丰富起来。
3.3 野生动物种群保护
3.3.1 栖息地的保护
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取食区域、繁殖条件、求偶或迁徙通道,是恢复野生动物种群的重点工作。景宁畲族自治县已经建立了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2处即望东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划定禁止区和缓冲区,并建立固定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牌几百块,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3.3.2 投放动物物种
要实现生物多样性,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动物资源,近年来,若素有山区名贵“山珍”之称的石蛙,却招致大肆捕杀,野生资源急剧衰退,有一段时期石蛙数量聚集下降,于2010年开始,增殖放流石蛙活动,在大均乡、梧桐乡、秋兰乡、鸬鹚乡4个乡段小溪山涧增殖放流共1.3万只野生石蛙苗种。石蛙的踪迹几乎遍布该县山涧小溪,石蛙增殖放流活动是对石蛙资源的修复和增长,将景宁的山涧资源转变为“金山银山”。
4 结语
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宣传教育、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保护等多措并举,推动该县森林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尤其是近年来,该县加强绿化造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美丽乡村”、“生态移民”等措施,实施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取得显著成效,使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08年的77.9%增加至78.2%,生态环境取得了有效改善和巩固,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适合野生动物生长繁衍,同时民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得到大大提高,执法人员加大巡查力度,促进该县野生动物越来越多,若景南乡的上标、忠溪、程田等村陆续发现“小娃娃鱼”,经专家初步鉴定这种“小娃娃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痣疣螈;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从2015年9月初景驻入景宁鹤溪河;梅歧乡桂远村、大均乡洋坑村、澄照乡米岩山村、英川镇香炉山等,经常有上百只猕猴活动;白鹇经常出现景宁的河、水库、港、溪、坑等;家地乡家地村发现野生紫背苇Z;标溪港、毛洋港、西坑港及炉西坑、黄水坑、毛师坑等地石蛙越来越多等等,促进了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实现民众与野生动物共享景宁的绿水青山蓝天的环境,野生动物资源得到保护,也促进景宁旅游业发展,推动景宁社会经济建设。可以说,野生动物保护和发展,为深入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确定“五个发展”举措,加快推进“四个新区”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的宏伟蓝图,贡献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景宁畲族自治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R]. 2009,3.
[2]县林业志[M].2001-2015.
[3]县林业局年度工作总结[R]. 2013,2014.
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范文3
l.先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再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驯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应当持有许可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驯养繁殖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应当持有省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驯养繁殖许可证。《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从事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应当经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驯养繁殖证后方可进行。第十八条规定:驯养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驯养繁殖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驯养繁殖活动。因此,欲开展驯养繁殖大鲵的单位和个人,应先申请取得《驯养繁殖证》后,方可按照许可证的规定开始饲养,并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2.养殖场址的选择
选择大鲵驯养场址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2.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
2.2环境幽静、最好选择在山高、林密、有泉水、溪流的区域。
2.3饲料来源有保证。
2.4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法律意识较强,确保大鲵的生活环境安定。
3.养殖池的建造
大鲵养殖池一般为长方形,面积在70一300m2之间,池深1.5m左右,池壁、池底用水泥抹面,尽量光滑,池底司铺垫10—20em厚的沙卵石.在养殖池的长边用砖石、水泥板建人工洞穴。应将洞穴建宽敞,使大鲵在洞内有回旋余地,易于人工检查大鲵摄食、生长情况为好。一般洞穴规格为长2~4m,宽0.8~1.Om.高O.5m。池边可栽阔叶类乔木遮荫,池水可保持0.3~ O.5m。排、注水方便,最好是自流自排。
4.大鲵种苗的捕捉、收购及运输
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捕捉、杀害野生动物,禁止收购、利用野生动物,因科研、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捕捉的必须办理《水生野生动物捕捉证》。收购、利用野生动物,需经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证》。对于运输携带水生野生动物,应当经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水生野生动物运输证》后方可进行捕捉、收售、运输大鲵苗种。 5.大鲵种苗的投放
由于大鲵有互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大鲵放养应以相近规格放同一池为好。放养前.可用浓度为1%的紫药水作体表消毒10~20分种,然后放入养殖池中饲养。大鲵放养密度以每公斤大鲵占地0.5~1.Om2为佳。如水源好、饵料丰盛.苗种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
6.科学投喂
大鲵饲料以鲜活小鱼虾、蟹为佳,通过观察,大鲵对泥鳅、青蛙尤为喜食,最简便的投喂方法是在养鲵池中投放鲤、鲫、罗非鱼等繁殖力强的鱼类,并经常补充相当数量的蛙、泥鳅,使大鲵自然捕食。
7.水质调节及疾病防治
大鲵对水质要求较为严格,因此,要经常保持池水清新,透明度高,要及时清除池中大鲵排泄物.还要定期换水。最好设置自动进、排水系统,保持水质良好。,
大鲵在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口腔溃烂病及皮肤溃烂病,主要是由喂食不健康的青蛙、泥鳅等饵料引起。因此.投喂饵料主要保证饵料鲜活,并在投喂前用食盐水浸泡消毒。鱼病发生后,可用氯霉素软膏涂抹患处,严重的注射庆大霉素可治愈。
8.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解决繁殖难题
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范文4
关键词 林政执法;现状;对策;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75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78-01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的佛坪县境内,地处东经107°40′~107°55′,北纬33°33′~33°46′,周边与洋县、太白、周至3个县及佛坪县岳坝、长角坝2个乡镇6个行政村接壤。保护区最低海拔980 m,最高海拔2 904 m,相对高差1 924 m。保护区原区划面积3.5万hm2,现实际面积28 586.27 hm2,森林覆盖率97%以上,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蕴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使该区域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旗舰物种、我国特有珍稀孑遗物种大熊猫在陕西省的重点分布区和大熊猫秦岭亚种在该省的核心分布区。据调查,区内共有种子植物1 300余种,脊椎动物3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5种[1],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红豆杉、独叶草等都是国际瞩目的珍稀物种,备受国内外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和专家的关注。可以说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天然动物园和秦岭中段的野生植物王国,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辖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行政执法的主要任务,也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1 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现状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职工69人,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48人,基层保护站工作人员21人。全局具有林业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26人,其中基层保护站17人。管理局下设资源保护科、科研科等9个科室和龙潭子、岳坝、大古坪、西河、三官庙、凉风垭6个基层保护站,各保护站平均管辖面积4 764.38 hm2。
(1)林业行政执法背景。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和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界,西北部与陕西省太白林业局接壤,北部跟陕西老县城省级、周至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东部与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毗邻,南部和佛坪县岳坝镇的岳坝村、大古坪村、龙潭子村、庙坝村以及长角坝镇的小南坪村接界。接界地段地形复杂,峰岭参差,沟壑纵横,且大多靠近社区村庄,人为干扰频繁,野外用火、割竹、掰笋、挖药、采集、安夹放套、乱捕滥猎、盗伐林木等各种破坏活动屡禁不止,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面临巨大威胁。同时,随着保护区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以及佛坪县地方政府对凉风垭景区的建设和开发,使得进入保护区的人数逐年递增,对区内资源的破坏有增无减,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资源保护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2)林业行政执法依据。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陕西省林业厅《林业行政处罚委托书》(陕林罚委字〔2010〕10号)实施林业行政执法。除法律授权外,对辖区内违反下列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工作: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四是《森林防火条例》《陕西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3)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建立的比较早,但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也是在逐步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的。目前,保护区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由执法培训、执法管理、林政执法及执法监督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执法培训和执法管理由管理局资源保护科负责和指导,林政执法由龙潭子、岳坝、大古坪、西河、三官庙、凉风垭6个保护站具体实施,执法监督由管理局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办公室负责。各保护站严格按照要求统一配发了全套林业行政处罚文书,并制定了详细的执法考核、举报奖励、责任追究、报告程序等执法工作制度。
(4)林业行政执法的目标、对象和范围。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目标,也就成为保护区林业行政执法的目标,其内容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特别是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结合自然保护事业开展相关科研活动,为保护区的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
林业行政执法的对象是:依法制止和打击盗伐林木、割竹、掰笋、挖药、采集、安夹放套、乱捕滥猎、野外用火等不法行为,确保辖区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安全,确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不受人为破坏。
林业行政执法的范围: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12月获得了佛坪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林权证书,辖区边界四至清楚,执法范围明晰。
2 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村民生产生活、宗教民俗等活动中的用火行为,如烧地边、煨火肥、烤火取暖、吸烟、上坟祭祀点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小孩和低智人员玩火等极易造成森林火灾,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构成巨大的威胁,行政执法压力大。
(2)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突出。居住在保护区境内及其周边的社区村民,长期以来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紧紧依赖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而生存,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严重影响了社区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加之居住偏僻、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文化教育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很难摆脱靠山吃山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建房、制作家具、安葬、生产等需要而伐木、割竹,为生活、医病、增加家庭收入而掰笋、砍柴、采集、挖药、猎捕,对区内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随着区内和周边社区村民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这种趋势将愈演愈烈。
(3)随着佛坪县旅游业的兴起和对凉风垭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将有更多的人员进入保护区,使森林火灾的隐患增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威胁增大,同时也加大了林业行政执法的难度。
(4)保护区高素质、大数量的人员集中在管理局机关,基层保护站人员数量偏少,文化及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林业行政执法培训较少,林政执法实践不多,以及林政执法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执法监督明显滞后,导致基层保护站林政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水平普遍偏低,普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现象[2],林政处罚案件法律文书制作欠规范,林业行政应诉案件极易发生,给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极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非常不良的影响。
3 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对策
(1)在社区村民中广泛开展自然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典型案例现身说法,进一步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尽量减少和杜绝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发生,维护林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确保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安全。
(2)进一步加强社区共管工作。积极扶持社区群众有计划地开展山茱萸、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的人工种植以及木耳、香菇的袋料栽培。引导社区群众充分利用山区蜜源植物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养蜂等绿色产业。帮助社区群众开办旅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服务,让他们参与到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中来,实现利益共享,互利双赢。尽量吸纳社区群众担负保护区巡护监测、科学研究、旅游观光等活动的向导、背运服务等,以增加社区群众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他们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威胁,减轻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3)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法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将集中培训和平时的自学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将执法办案和经验交流紧密结合起来[3],以实践为师,在学中用,用中学,不断提高林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林政执法队伍。
(4)建立健全林业行政执法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林业行政执法办案制度、法制审查制度、考核考评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严格的岗位工作职责,规范林业行政执法法律文书和相关票据,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强化管理,努力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5)落实执法责任,成立林业行政执法审查监督机构,完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林政执法人员的管理,规避执法人员、行贿受贿、包庇纵容、、等违法行为,使执法工作公开、公正、公平,林政执法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案件办理符合法定程序,法律文书制作规范,案卷资料保存完整齐全[4]。
4 参考文献
[1] 刘新玉,马亦生.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文集[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 赵洪涛,黎小涛,沈春燕,等.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与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探讨[J].陕西林业,2011(6):17-18.
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范文5
一、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成效。
防火办作为全市护林防火主要组织机构,为保护全市森林资源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备足配齐扑火物资。去冬今春,全市共添置风力灭火机50台,灭火弹5000发,灭火水枪150支,扑火服150套,对讲机90台。同时,也比较注重对扑火设施的维修保养,确保其在扑火救急时能真正发挥其功效。
二是深入宣传发动。年初,市防火办出台了《市森林防火宣传方案》,并确定每年3月20日至4月20全市森林防火宣传月。今年,市防火办组织了“严防森林火灾,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去冬今春,全市共制作印发通告1.2万份、宣传标语2.5万余条、防火传单10万余份、大型宣传牌23个。
三是加快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森林消防队15支320人,其中市专业森林消防队1支80人,并专门购置森林消防水车和运兵车,集中管理、训练,做到生活集体化、管理规范化、行动军事化,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扑救效率。
去年11月以来,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5起,过火面积0.59公顷,受害森林面积0.23公顷,没有发生较大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火灾发生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过火面积分别比上一个防火期下降了67.1.1%、98.9%和98.7%,受到了省、市护林防火指挥部的表彰。
二、热情服务,规范程序,严格林地审核审批管理。
在林地管理中,我们十分注重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正确处理好规范林地管理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各地对林地使用的法制意识加强,手续规范,操作合法。在林地使用报批过程中,我们坚持“严格把关,慎重操作,搞好服务,方便基层”的工作方针。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林地保护管理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了同各种违法乱占滥用林地和破坏林地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二是加强服务指导,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办法》的规定,严格按照程序申报各项材料,认真落实行政许可制度。对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必须占用或者征收林地的,我们能提前介入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建设单位办理林地征收占用手续。
至今年11月份共征收占用林地面积6.5264公顷,林业生产服务设施建设用地3公顷,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38.0544万元。
三、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和《省林业局关于做好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于年初开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多次举办培训班,并邀请华东院的专家进行授课,使各级林技人员掌握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工作方法和质量要求。为我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针对我市林地面积大、专技人员相对较少的现状,我们采取引进强援的办法,与国家林业局华东勘测设计院进行合作,通过业务承包,技术指导等形式共同合作开展此项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为了准确掌握各单位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整体把握全市的规划编制进度,我们实行专人包镇联络制,抽调六名林技人员分六个小组进行分片承包。定人定镇开展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协助华东院的技术人员收集各种资料,负责对工作进度进行定期收报,并帮助解决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真实。
四、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好森林资源。
市农林局森林警察大队主要履行查处破坏森林、林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案件的职能,是全市保护林业生态安全、实施行业行政执法的一支新生力量。大队坚决落实上级依法行政一系列指示精神,着力提高执法能力,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改进工作质量,今年以来,共接警39起,出警156人次,立案15起(其中移送刑事案3起),罚没款额1.7万余元。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我们积极贯彻“加强资源管理、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方针,加强对野生动物经营单位的管理力度,从严打击违法经营,加强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源头管理。
一是利用“科技三下乡”、“广场科普宣传”的机会发放《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野生动物保护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
二是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局的统一安排,在长假和节日前夕对野生动物经营单位进行了多次检查,今年我市共查处野生动物违法案件8起。通过对非法贩卖野生动物行为的检查,使经营单位规范经营秩序,增强守法经营的意识。
三是加大野生动物救护力度,努力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侯鸟迁徙通道。救助野生动物17起,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条(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条(只),物种涉及蟒蛇、巨晰、鹰、黑天鹅等。同时设立省级候鸟疫源疫病观测点3个,国家级观测站点1个,保证了侯鸟迁徙通道的畅通。
五、加强木材流通市场管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秩序。
我市森林资源丰富,林产业发展迅速,木材加工企业数量众多,在册登记已达160多家,产品涉及竹木地板、模板、电缆盘、消防器材、木质包装等众多门类,对森林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明显,为依法规范木材经营加工管理,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木材经营加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木材收购、销售、运输、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加强木材运输检查,实行木材凭证运输制度,是《森林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宗旨是要加强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林区的源头管理,切实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木材检查站加强对木材道路凭证运输的检查工作。今年度,木材检查站办证点共办理各类运输证、检疫证9012份,收取检疫费19.0715万元;检查竹木运输车辆1760余辆次,查处违章运输行为304起,其中立案52起,结案52起,变价14.684万元,补缴育林金6.1695万元。
我市作为松材线虫病疫区,为控制疫情的人为扩散蔓延,我们把松疫木流向和安全利用的监督检查作为平时一项常规工作重点管理。管理上坚持疫木运输两证齐全,凭木材运输证和疫木特别通行证运往具有资质的疫木安全利用单位,对不具资质,擅自调运和使用疫木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尤其是对电缆盘生产企业重点关注。同时加强对松疫木定点加工企业的监管,确保松疫木真正无害化利用。
明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2013年,林政科在局党委、局行政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充分协调,积极配合,务实工作,重点工作重点抓,使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强林地占用征收的稽查和监督工作,规范林地的使用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林地行为。
2、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做好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工作。
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范文6
1、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
根据市局年初的安排文秘家园,自今年春节上班开始,我局即组织了渔政水产科、政策法规科、水产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共15人,在我区的阿蓬江水域沿线、小南海水库和洞塘水库、黑溪河沿线进行了法律法规宣传,宣传的主要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重庆市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办法》等,在整个宣传中,我们将各种法律法规的重点进行了摘录,打印成宣传材料,利用乡镇的赶集日子,向广大农民群众发放,同时在场镇的重要位置摆设宣传点,播放录音磁带。宣传人员走到哪里,宣传的气氛就格外热闹,农民群众争先恐后地挤到宣传点来拿宣传资料,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今年举行较大的宣传活动共有2次,出动宣传检查车2辆共21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份,受教育群众达到10000人次以上。
2、开展重大专项行动,进行集中整治
(1)、积极响应全市的禁渔规定,开展禁渔工作
在20__年的长江流域全面禁渔工作中,我区积极响应禁渔规定,下发了关于禁渔工作的通知,组织渔政水产人员深入到渔业水域沿线进行了广泛宣传和细致的巡江检查活动,并要求各乡镇做好辖区渔民的思想工作,做到渔船渔网在2月1日前全部进库,实行天然水域的全面禁渔休渔,同时加强巡江检查,严禁以任何形式进行捕捞作业,切实保护好我区的渔业资源,休渔期间共出动宣传检查车2辆,宣传人员11名共15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500份,书写宣传标语35幅,
在禁渔期间,共接到电话举报2次,查处渔政案件2起:洞塘水库炸鱼一案,当事人利用雷管1发,炸药0.1斤在洞塘水库尾水处炸鱼1炮,获小鱼0.3斤左右,经过渔政人员的调查,对当事人进行了罚款150元的行政处罚;__*河非法电力烧鱼案,当事人利用背式烧鱼机在__*河进行烧鱼活动,被农业局渔业行政执法人员当场抓获,共烧鱼2kg左右,经调查审理,对当事人进行了罚款100元的当场处罚。
(2)、大力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针对我区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基础差、困难大等特点,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以对我区渔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落实,以实践“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来认识,为此成立了以渔政执法人员和政策法规科人员组成的渔船安全生产宣传检查小组,具体负责渔船安全生产宣传检查工作和巡江检查工作,小组工作得到了农业局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加强了资金和人员方面的调配,促进了渔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6月12日起,以夏天的汛期为重点,我区紧接春繁禁捕期宣传检查的强劲势头,加大了渔船安全管理工作宣传力度。对我区的重要渔业水域--阿蓬江沿线、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再次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安全检查。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一是对我区三大渔业水域进行了渔船的安全生产宣传,提高渔民安全意识;二是对所有水面进行了巡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三是与绝大多数的渔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四是对年初与有关乡镇农业服务站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进行了对照检查,进一步加强了渔船安全生产的管理。
在宣传检查中,对各地渔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安全意识教育,以《重庆市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办法》和市农业局20__年渔船管理工作安排文秘家园为依据,重点宣传了渔船载客载货的危害,于法于理给渔民进行宣传,让渔民了解我们的管理是为了渔民自己的利益,特别是6月15日至6月23日期间,烈日当空,天气酷热,检查人员深入到了两河镇处于__*与酉阳县交界处的细水村、阿蓬江__*段上游的冯家镇官渡河、舟白镇、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等地,与渔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并逐一对我区渔民进行了重新调查登记,形成了20__年的渔民统计表,为今后的渔船管理工作取得了依据,同时也与广大渔民群众形成了安全管理共识。
(3)、渔业船舶的检验和登记工作
由于我区渔业船舶相对较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没有被批准,因此我区至今还没有渔船检验机构。但是,我区并没有因此而荒废此项工作,而是积极地把全区的渔船进行了表格登记,掌握了我区渔船 的基本情况,对渔业船主进行了多次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和安全检查,确保了我区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
根据市农业局《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捕捉和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行为的专项检查活动的紧急通知》(渝农发〔20__〕368号)的要求和安排文秘家园,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四部委紧急通知精神,切实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结合我区实际,于八月十五日制定出了专项行动方案。
我局专门成立了一个野生动物保护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长达两个月的监督检查活动,领导小组以农业局副局长李宗荣同志任组长,以渔政水产科、水产站、政策法规科全体职工及区公安局、工商局有关人员为成员,以渔政水产科为常设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和联络,作为农业局的常设办事机构,并把重点乡镇的农业服务站纳入了检查行动小组。对水域宣传检查的重点是我区与酉阳县交界的细沙河流域以及阿蓬江水域,其次是几个较高规格的宾馆和酒楼的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情况,还对码头、车站、南海城农贸市场特别是水产品市场等地进行了多次督查。在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发现一例野生动物保护违法违纪行为,我区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工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安定。
3、渔政案件的查处
今年以来,我区在渔政管理工作中不但注重了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而且还对违反渔业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了有力地查处,全年共查处渔业违法案件5起,其中洞塘水库1起炸鱼案,__*河、濯水蒲花河3起电力烧鱼案,黑溪河1起较大的毒鱼案,没收导火线1.5米,烧鱼机3台(套),共处罚款6550元。通过这几起渔政案件的查处,教育了当地群众,保护了渔业资源,树立了良好的渔业行政执法形象。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渔政管理队伍力量不足。由于我区真正从事渔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太少,而渔政管理工作量大面广,仅靠几个渔政人员进行管理,难免留下管理空档,再者,渔政执法属于软执法,在执行方面,对政法部门依赖性强。
2、管理硬件设施缺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交通工具和取证工具,给渔政案件的及时查处带来很大困难。
3、渔港和渔船管理机构空缺。由于我区目前能够认定的渔船数量较少,区政府至今还没有同意设立渔船管理机构,无法对渔船进行有效管理。
4、渔政管理经费紧张。目前财政预算的渔政管理资金,仅供一定的宣传费用,随着渔政案件的增多和渔船管理职能的加强,渔政管理费用已经非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