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共享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共享的意义

财务共享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医药企业;应用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一般出现于跨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而随着对于医药行业重视程度的加深,我国有些制药企业已经实现了跨国的发展,因此,在医药企业中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医药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此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医药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意义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对财务的业务流程进程再造,实现财务工作的精细化、集中化、标准化处理,消除非增值作业与重复作业,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财务服务质量与财务流程效率,达到增值降本的效果。医药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前,各个子公司、部门的软硬件存在重复配置的现象,各级财务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信息传递与沟通极其困难,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医药企业实行统一的ERP系统,实现了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消除了软硬件重复配置的现象,节约了购置的成本,并且实现了信息之间的快速传递与共享,使财务工作更加高效、顺畅。此外,医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打破了企业有关集权还是分权的争论,重新构建了子公司与总部之间的权利构架,实现了财务信息数据的跨部门、跨地区的整合,有效的降低了财务失控的风险。

二、医药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出现的问题

(一)流程管理水平低下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医药企业中的合理应用,其本质就是实现财务路程的再造,从而实现财务管理转向为业务分工化与流程化。若想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医药企业就应有一个完善的流程管理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较为缓慢,才刚开始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因此很多流程管理都没有得到完善,例如,企业规定业务人员不能直接参与流程管理,这就导致制定的很多流程不能满足业务人员的需求,以至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能在医药企业中高效化的开展。此外,医药企业在流程管理方面的理念太差,没有充分认识到流程管理对于企业管控能力的加强作用以及对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作用。所以,阻碍财务共享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我国医药企业流程管理水平的不足[1]。

(二)绩效考核力度不强

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我国医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运行过程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不能满足财务共享服务的需求。就考核企业而言,我国医药企业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然而,由于财务共享模式与医药企业及其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行方式不同,因此,要建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而我国大部分的医药企业让采用着传统的财务报表结构指标,根本没有对绩效考核指标加以区分。此外,因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是,我国医药企业在建立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或方式时,没有充分考虑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至于建立的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不能反映财务共享服务的真实情况。

(三)信息系统整合度不高

由于我国医药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上起步较晚,信息系统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众所周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需要医药较高整合度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不同业务部门财务的集中处理。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程度不高,信息的覆盖面不足,信息系统的整合程度较低,因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工作效率、财务流程等进行了优化与调整,这也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分析、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技能,还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从而实现与各个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然而,从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员工大多来源于原来的财务部门,之前只从事基础的财务工作,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不能满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需求。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医药企业应用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流程管理水平

对于流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医药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强化医药企业流程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意识到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实行流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自身效益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流程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第二,将流程管理制度融入企业文化中。在医药企业中,企业文化是其灵魂所在,关乎着企业的形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医药企业应在抓紧实现流程的优化,将流程管理完全融入企业文化中,让企业员工对流程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流程管理环境,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发展[2]。

(二)完善绩效考核指标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有独特的运行方面的特点,因此,医药企业应对其制定专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采用平衡计分卡的观点,建立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第一,考虑财务维度指标。财务维度指标应包括医药企业在资金周转、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考虑客户维度的指标。客户维度应包括改善医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医药服务水平等。第三,考虑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内部流程维度应包括响应速度、服务质量等[3]。

(三)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平台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的发展中,在财务共享服务领域,信息技术作为服务发展保障,对于医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医药企业应为财务共享服务组建专业性的信息技术团队,开发高端的软件系统,配备先进的硬件设施,构建完善的数据库,有效整合各种系统与数据,加强数据接口管理,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平台具有共享程度高、通用性好的特点,实现业务数据在财务信息上的自动转换。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内需要集成医药企业的OA系统、ERP系统、业务系统、预算系统、资金系统等,对外需要连通银行、工商、税务、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等,实现信息共享,为财务信息处理提供高效便捷的环境。

(四)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运行的畅通与否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医药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招聘新的财务员工。医药企业可以从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中选择适合在医药企业发展的高端技术人才,并根据财务人员的特点合理分配岗位,从而让财务人员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第二,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企业应将业务知识差的员工安排在基础性的财务岗位上,业务知识强的则要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第三,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医药企业应按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根据员工理解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保证每个员工都可以在培训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药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为了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在医药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真实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我国集团企业应用问题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6,05:52-53.

财务共享的意义范文2

一、组织领导

镇委成立财务管理小组,由王艳丽镇长任组长,马宗军主席任副组长。

二、镇资产管理规定

1、镇所有收入(预算内、预算外)实行财政统管,统管包括财政、计生、工业、民政、司法、土管等所有有收入的单位,镇财政设主管会计、现金会计各一名,主管会计不得开支。

2、坚持实行“收支两条线”、“一支笔审批”、“权、钱、帐分离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收入必须日清月结,及时足额入库,不得截留、坐支和挪用。

3、加强财务管理,实行书记、镇长会签制度。支出事前必须有预算和报告;经费拨付需书记、镇长同意,1万元以下由镇长批准,5万元以上经书记会、班子会同意后批准。

4、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各单位需购置的办公用品,应事先写出报告,经审批后由财政所统一购买。

5、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各办公室要做到人走灯熄,接打电话简明扼要,严禁利用办公电话办私事,喷大空。

6、文印室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文件材料以打印为主,严格控制复印,降低设备纸张损耗,禁止无关人员擅自使用文印设备。

7、探望病号需经书记镇长同意后,由财政统一办理,购买物品开支的标准为每人不得超过150元。

8、来客招待、烟酒、国品等非正常开支,必须经书记、镇长同意后办理,不准先办后批。来客实行定点招待,由办公室主任安排,财政所指派专人负责结算。来客住宿必须先经书记镇长同意后,方可入住。严禁红白事开支。

9、干部职工借用公款公物必须经主要领导签批,3个月内必须偿还,否则,按挪用或贪污论处。

三、国有资产管理规定

1、各办公室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凡配置的办公用品要妥善保管和使用,不得挪用、转让,如有丢失、损坏照价赔偿。

2、镇财政所负责镇机关国有资产的验收、保管和调剂工作,对各办公室的办公用品统一登记,建卡归档,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3、人员调动或离岗时,应先办理所用、所管资产的交接手续,否则不予办理其他有关手续。

四、办事处(行政村)财务资产管理规定

1、办事处资金实行单独核算,自求平衡,收支情况由镇财政、纪检人员实行年终审计。

2、对办事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由财政所统一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让、出卖、抵押,否则,追究主管领导法律责任。

3、办事处需新上基建项目,必须事先经书记办公会研究同意后,方可实施,不准各行其是。

4、行政村资金实行镇管村用,办公经费及其他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不准截留和挪用。

财务共享的意义范文3

(一)院方在工程财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

由于医院领导基本都是医学专业毕业,而基建工程有其抓专业性、特殊性,因此在具体的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中,难免出现由于对工程方面不够了解而产生不到位的地方。有心无力是当前医院在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中最大的体现,因此,当前,在医院的基建工程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完善的,工程财务管理一旦到位,医院在工程方面的投入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医院在基础建设和相关专业上面同步发展。

(二)工程方面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缺乏

当前,虽然许多医院在工程项目方面配备了相应的财务人员。但是其对工程相关方面的财务知识还是达不到专业的要求,培训课程的参加也不够积极。财务人员对工程项目施工不了解,对施工的成本核算、竣工结算其中的规则没有相关的学习,这样就造成了医院在基础建设工程中对于工程资金的具体监管和控制难以进行。

(三)合同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项目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是医院对于资金监督控制的关键。当前,虽然许多医院对工程项目已经有了相应的合同管理系统,但是其管理体系并没有得到完善,因此就做不到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实时的监管,合同一旦出现纠纷如何解决,工程方面施工出现变更费用如何整改都没有一个具体在合同中列举。这就直接阻碍了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发展。

(四)对于工程预算的执行力不够

在医院的基础建设中,合理的施工预算也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当前医院在前期对于工程也有具体的预算。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没有根据预算进行施工,这样就可能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关于施工时间的延长、施工人员安排的不合理等方面,严重影响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甚至出现不按图纸施工,影响医院对于工程的实时管理,追加工程的资金用量。

二、关于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在医院中设立专业的项目管理系统

基于医院领导基本都是医学专业这一问题,可以在医院新增一个项目管理的岗位,这样不仅能够使医院的基建工程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医院领导也能够在专业方面进行突破。在医院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招聘中,应该做到择优录取,优胜劣汰,选拔高素质专业人才对医院项目进行统筹管理,为医院的在基础建设项目中作出贡献。另外,关于在职的管理人员,应该进行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其创造条件进修,不断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更好的投入到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中去。

(二)项目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

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具体的培训实现,或者在医院招聘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时候,可以对工程建设方面有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优先录取,从招聘着手,提高入职的人员的专业素质。然后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投入到项目的实施中,详细的认识到工程施工中的程序、细节,对其进行灵活管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是一项资金密集型产业,合同管理是其有效节约成本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医院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院领导不仅要从思想上对合同的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还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警觉性,使其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在工程施工中,对于合同进行实时管理,一旦出现与合同不符的施工,要及时变更合同,相关材料的使用的资金以及工期方面的延迟有所改变,也要及时录入在案,系统、全面的对工程进行监管,实现合同的有效性,做到从源头上解决院方与施工单位的资金问题,按照审批程序进行工程款项的支付,提高资金利用率。

(四)工程预算需要贯彻到具体施工当中

工程预算是对于工程的各方面资金投入的一个概括的评估,是需要子啊施工中具体实现的,一旦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加以沟通,从而保证核算的根本作用。但是在当前具体的施工中,由于第三方的承包,在实际施工中,医院方面又不能随时随地的监督施工方,保证其根据将核算具体贯彻到施工中去,那么,这种情况下,院方可以将是否按照核算中的施工方式施工这一条在合同中体现出来,以合同的形式对施工方对核算的我贯彻进行掌控,一旦出现尤为核算方面的施工问题,具体应该如何解决、都应该详细的合同内容作为依据,保证院方核算工作在基建工程中的实施,实现院方对基建工程投入资金的有效管理。

财务共享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财务共享 大数据 风险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组织效率,国外一些规模较大的跨国企业集团逐步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目前,我国中兴通讯、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国家电网等公司也已引入这种模式,还有许多大中型企业正在研究探索向这种模式转变。虽然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一、对“财务共享”的理解

1991年财政部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提出了建立“数出一门,资料共享”的会计信息中心改革构想,这是我国在财务方面最早提出的类似“财务共享”的概念。2013 年12 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是我国最近提出的“财务共享”概念。

比较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部门对财务共享的理解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早期的财务共享概念更多的是在描述如何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随着信息技术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当前的财务共享概念已演化为将分散在各子公司或机构中的共同的、重复的、标准化的财务业务逐步集中到一个组织中,将会计核算模式由分散型转变为集中型,并以此为基础,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利用现代化的分析技术提高财务数据的使用效率,提供持续深入的价值链业务支持,实现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的一种模式。与早期概念相比,现在的财务共享更强调相同或类似财务资源的整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更强调数据产生信息,分析信息支持决策、创造价值。在财务共享中,信息技术是手段,财务核算是基础,为用户创造价值是最终的目的。

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大数据思维,营造全员财务共享文化。当前,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这将会带来诸多的思维变革,一是分析方法由随机抽取样本分析转为全体数据分析,二是更关注数据反映出来的趋势,允许少量数据出现偏离,三是数据信息不仅反映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还包括所有的相关关系。在这种思维变革下,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员工首先必须意识到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等各经营环节的各种经营活动都可量化、数据化。企业对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再利用和重新整合,便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支持经营决策,这个过程就是数据创造价值的过程。作为一个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大数据的生产、加工和应用的机构。企业所有员工的每个行为产生的数据通过信息终端(比如移动终端)传至信息系统,业务财务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确认、计量并分析,管理财务负责大数据信息的应用,公允、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企业要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全体员工树立大数据的思维,认识到数据创造价值的重要性,以及一切经营活动均可数据化的可能性。同时,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即财务共享是企业大数据创造价值的载体,所有的经营活动均会产生与财务相关的数据,所有的经营活动均是财务共享潜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将财务共享真正融入企业,那么为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也就仅仅是简单的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也就仅仅是一个新机构的建立过程,实现不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所构建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就有可能是失败的。

(二)加强风险管控,切实提高财务共享服务的安全性。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是对财务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应及时识别变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通过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变革过程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务管理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后的信息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减少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面对面的沟通。财务人员在能够及时获得信息的同时,因所获得的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信息,信息的深度将会有所降低。如不能设置相关信息控制活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可能更加严重。比如,制造单位的现场不再有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只能通过生产业务的人员间接了解生产过程的价值链,存货的出入库现场管理、生产流程的现场管理等有可能会失去监督与控制;实施网络报销时,财务人员看到的是单据的电子影像,无法像实物一样随意翻阅,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所获得的信息也会减少。

二是财务管理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过程中的战略风险。分散管理模式下,每个独立经营单位的财务管理团队与独立核算单位的利益是一致的,会在独立经营单位与集团总部或集团内部其他单位的利益博弈过程中提供利于自己的财务信息。但在集中管理模式下,独立经营单位的价格、成本等关键核心信息将被共享,集团利益角度下,各独立单位的利益将被重新划分,这将会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带来较大的阻力。

三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会面临较大的组织管理风险。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会打破原来的财务管理架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财务管理职能将独立出来,组织架构及各级财务职能也将重新建立和划分。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将改为工厂流水线的工作模式,这会导致共享中心内部存在组织架构划分。能够协调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划分及两个职能部门内部的职能划分、建立健全监控和评价机制对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上述三个方面的风险,需要管理层综合考虑,逐步有序地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尽量降低相关风险。

(三)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财务共享活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分离。原来从事会计核算的大部分财务人员,一部分仍将从事会计核算,一部分需要转型从事管理会计。

对于从事会计核算的财务人员,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原来一个单位的某一经营业务,而是要面对集团内部所有单位相同业务的会计核算,这需要这部分财务人员全面了解集团内部的管理架构、组织架构及各单位的经营情况,才能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将业务数据转化成管理信息,将在研发、供应、 生产和营销等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发挥财务管控职能,支持业务决策。

对于从事管理会计的财务人员,因为需要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为各部门、各业务单元提供专业的财务支持,要求相对更高。一是要尽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管理会计已经突破了原来的财务领域,管理会计人员需要了解集团内部各单位的经营业务,要有更加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丰富的会计实务经验。除此之外,还要懂得战略规划,对财务管理及其他知识深入研究,精通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本运作等,具备战略眼光、决策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二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随着财务与业务的融合,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利用专业知识推动业务决策的科学化,提供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信息。这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和业务人员及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深入了解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等各业务价值链的业务流程。

这两类财务人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相互之间的业务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提高财务共享活动的效率。

(四)分步实施,逐步建立统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型集团公司的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如果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经营业务,那么就会有较多的重复的财务处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就能够较快地构建并实现财务共享。但对于一些生产较复杂,纵向价值链较长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并非所有的业务都能立刻实现财务共享。以生产制造及销售汽车的企业为例,一般来讲,该类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价值链通常包括汽车技术研发、总成及零部件生产制造、整车组装、销售(含售后服务)和金融支持及服务等环节,业务异常复杂,核算层级非常多。二是生产汽车或总成零部件的工艺复杂、工序多,这就使得汽车制造的成本核算非常复杂,包括直接材料、燃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归集及分配,也包括多次在产品、产成品的成本结转及分配。三是销售环节的重复性财务工作多。对于这样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应当视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首先,将所有资金业务,包括费用报销、对外采购支付资金、获得收入收取资金等进行财务共享,建立资金业务的共享服务中心,既可以建立财务部下的资金业务核算中心,也可以通过设立财务公司并对相关业务实现流程再造。其次,将生产制造类似总成及零部件的成本核算业务建立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整车环节建立一个共享服务中心。第三步,对生产制造环节的财务管理业务进行梳理,合并总成零部件和整车环节两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第四步,建立整个集团的统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另外,对于税务管理,如果涉及国家较多,不同的国家税收政策不同,这就需要相同部分共享,不同部分就要慎重考虑。S

参考文献:

[1]郭万莉.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定位与转型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5,(10).

[2]程平,万家盛.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J].商业会计,2015,(15).

财务共享的意义范文5

一、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及其财务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指出: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方法有两种: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新准则更加倾向于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依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似乎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一方面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另一方面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这样就能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改变了企业以往的财务会计报告不能反映投资性房地产升值的情况。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将有一个长期渐进攀升的过程,企业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投资性房产,将对当期利润和净资产产生重大影响,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溢价将在报表上得到充分体现。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折旧或者摊销,而是把公允价值变动调整其账面价值,但税法则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其计税基础,这样的结果是产生了暂时性差异,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二、公允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运用及其财务影响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主要包括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方式又包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非企业合并方式主要有: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等。

长期股权投资除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账面价值法核算(因为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难有公允价值可言)以外,在其他情况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都是按公允价值入账。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购买方为了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放弃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付出的对价与其入账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商誉。

如果不是合并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而是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多少现金,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就是多少。如果是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入账。如果是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就按合同或协议的价格(合同或协议的价格不公允的除外)入账。

长期股权投资不仅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也有采用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在采用权益法的情况下,受资企业有净利润,投资企业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投资收益”。如被投资企业宣告净利润100万元,投资企业占30%的股份,确认投资收益30万元。财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0

实际上,投资收益并不是30万元,因为还要把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按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不同进行调整。被投资企业宣告净利润100万元,是按账面价值进行计算的,而投资入账价值是按公允价值入账的,因此要根据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不同对受资企业利润的影响调整利润。假设利润中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是10万元,这是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的折旧,如果固定资产的原值是100万元,按10年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是120万元,如果按10年计提折旧,应该计提12万元的折旧,会计处理中是按10万元计提的折旧,公允价值计提折旧和账面价值计提折旧有2万元的差额,现在进行计算要对这2万元的差额进行调整。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实际上并不应该是100万元,而应该是100万元减去2万元。调整后的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是98万元,投资企业占30%,确认投资收益实际不是30万元,而应该是29,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94000

贷:投资收益

294000

三、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运用及其财务影响

金融资产准则在新准则中主要包含《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等具体准则。这里主要针对新准则中规定的四类金融资产进行分析探讨。

金融资产核算的相关规定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初始计量都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核算方法。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则把其变动计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调整该资产的账面价值;类似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也是采用公允价值,但其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

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的变动调整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使其账面价值能够及时反映出公允价值,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金融资产的财务状况,但同时也对企业的所得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在税法上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成本,公允价值与成本之间势必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在一定的期间内,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四、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中的运用及其财务影响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有两种计量方式: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具有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那么入账价值按公允价值计量,否则按照账面价值入账。

所谓具有商业实质,可以理解为: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双方在维护各自商业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交换,而不是为了“盈余管理”进行的交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如果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金额方面是相等的,但换入、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如果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这两个条件都满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入账;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没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可靠,那么就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入账价值。

不可否认,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条件的,也符合交易双方的利益,能够较及时且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会计信息。

财务共享的意义范文6

一、强化银行存款及现金管理工作

(一)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住院收费以及门诊工作人员要上缴所有款项,超过的开支限额部分要及时存到银行,财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对所有库现金进行抽查或者监督,每日对银行日记账本、登记现金、库存现金进行检查和登记。

(二)管理现金收付凭证

出纳工作人员和单位领导要对各种支出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保证支出凭证经过相关工作人员验收、证明人签名以及财务工作人员审批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报销,对出纳现金进行支付之后,要在相关票据上方标注“现金付讫”等戳记,财务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收费人员收据和日报表的实际使用状况,避免出现截留现金或者大头小票的现象,防止出现公款挪用或者转借他人等不良行为。

(三)管理和控制现金业务

对于每日产生的业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要按照票据金额和有关日报表在当日全部上缴给银行,不得出现坐支的现象。出纳工作人员要按照现金支付的额度和范围,不得使用现金支付卫生材料、设备、物质以及其他款项,各种现金的收付业务要经财务工作部门进行统一办理,其他个人或者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公款收付。

(四)做好银行资金核对和账户管理工作

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账户开设账户、办理取款、存款以及结算等业务,并对银行账户的使用和开立情况进行定期清理和检查,禁止使用银行账户进行现金的套取。财务用章需要设定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避免单个工作人员保管所有款项支付的印章,每个月要安排收付、编制凭证以外的工作人员进行余款调节表的编制工作,不符合调节要求的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

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执行新的工作制度

医疗卫生单位所收取的各项费用要开具财政管理部门统一的票据,并按照财务会计所制定和执行的各项制度对收入进行核算和确认。医疗卫生单位的所有收入都要有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核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能以任何缘由收取款项。住院和门诊收费工作人员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备用资金,收费人员要在每天下班之前,把现金、收入结算单、银行进账单全部上缴给单位的出纳人员,并及时办理相关的交接手续。收费相关人员在科学合理地按照号码排序来使用所领取的票据。

医疗卫生单位的所有项目支出都要满足财经各条制度以及法律法规,规范对所有会计科目进行使用,核算公用经费、人员经费、支出的社保金、非生产性开始以及离退休费支出等。财务部门要及时参与各种合同的审核、签订以及后期备案工作,按照指定的合同要求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付款,按照单位运行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奖金以及过节费用的发放制度,进行奖金核算的单位要保证经过本人签字之后,才进行发放,并及时上报给财务管理部门。

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查阅、保管以及销毁等工作环节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保证对会计档案继续拧有序存放、妥善保管、方便查阅,从而避免出现档案资料的散失、毁损以及泄密现象。要对每年的财务档案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立卷整理,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档案资料不可随意外借,一般要经由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签字、批准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复制和查阅。

三、加强库存物资、药品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医疗卫生单位在对库存物资或者药品进行入库时,验收工作人员要对物资的规格、品种、质量、数量进行验收和检查,满足标准之后再进行入库,对于未通过验收标准的药品和物资不可办理相关的资金结算手续。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药品以及其他物质进行保管或者储存,使用部门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来对这些物资进行领用。财务管理部门要按时与各个科室进行账目核对工作,实际状况与账单相符合。药库和药房进行盘点时,要派发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盘。对于药房出现的报废、缺损以及失效状况,相关科室要填列相关的清单,并及时说明原因,上报给上级进行审核,做好相关的账单处理工作。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对数量和金额进行仔细核算,并按照相关的设备名称对部门的配置进行记录。使用部门在对固定资产的领用、报损以及调拨时,关闭部门要如实对财产的增减状况进行登记。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和清查制度,规范管理工作的各个要点,按时进行资产清查工作,并明确清查程序、范围以及相关期限,有审计或者财务部门选派工作人员对盘点工作进行监盘,保证账目与物资能够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