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

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共享服务中心;财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4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85-03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商业银行对加强内部流程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推行财务集中改革成为各级商业银行共同的选择,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也相应在商业银行中得以迅速开展开来。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介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将各分支机构中分散存在的财务核算和资金收付活动从分支机构中抽出,转移到企业级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来,由共享服务中心来处理,提高核算和支出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随着共享服务中心内部流程和外部条件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与此同时,各分支机构的核心业务仍然由各机构来完成,并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的运营模式,许多跨国公司,包括跨国银行,都已经实现了或正在逐步实现财务服务的共享。美国银行在美国本土建立了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负责财务核算和对内对外支付。美国银行认为实施共享服务中心后,美国银行达到了对支出标准和授权政策的集中控制、降低集中采购的成本、提高成本核算的标准化水平、确保成本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等目的。与美国银行类似,花旗银行也设立了国家级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加强财务管理。而IBM公司也在北京设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IBM中国区的费用报销,同时在上海设立了另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亚太区应付供应商的处理。

二、商业银行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含义

上文已经提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将各分支机构中分散存在的财务核算和资金收付活动进行集中处理,但是对于商业银行,这一定义需要做一定的修订,这是由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决定的。商业银行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其基本业务,这都以资金收付和会计核算为基础,换言之,商业银行的所有营业机构都必需在本机构进行会计核算和资金收付,不可能全部集中到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因此,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是指商业银行核心业务外的经费、资产业务,而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要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与经费、资产有关的资金支付和财务核算的集中(下同)。

集中支付的含义是在一个共享服务的区域内部,尽量减少财务账户的数量,最理想目标是使用一个账户实现支付;在短期内外部支付环境不够好的情况下,也应该尽量减少一定区域内的银行账户数量,并控制财务账户的资金沉淀量。

集中核算的含义是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各机构的财务核算将由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核算人员统一进行核算,各分支机构提供凭证整理和传输、部分核算相关信息录入等工作,但不承担财务核算工作。

三、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

根据国际上先进企业的经验,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管控,提高内部财务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性,满足资本市场和内部管理的要求。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进行财务的支付和核算,同时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财务的合规性审核,分支机构不再进行财务资金的支付和核算。此举将能有效地抑制并解决财务核算中存在的其他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财务核算将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核算人员统一进行核算,而不是各分支机构的人员进行财务核算。在同一地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由相对较少的财务核算人员进行财务核算,而且在同一地点更容易加强对核算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能有效避免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费用支出理解的不同和对支出性质的准确性把握不准确等问题。这对于提高费用分解信息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重复性强的财务核算工作集中实行流水作业后,提高了信息处理的专业化水平,保证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得到及时处理,使财务信息反映得更加及时。

2.有利于加强对分支机构的财务控管。首先,共享模式下财务使用主体(各分支机构)和核算支付主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分离,将有利于上级机构加强对各分支机构财务支出的控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相对独立令其利益与各级分支机构分离,能保证财务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操守,更加忠实于上级机构,促进会计活动的标准和规范化。使共享服务中心对于支出标准和支出授权的执行非常严格,极大地增强向分支机构推行各类财务管理政策的执行力。其次,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通常情况下各分支机构将不再保留本身的财务账户,财务资金的支付全部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资金账户,此举可以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并能有效解决分支机构财务资金的沉淀,提高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各分支机构将不再保留财务资金,这将消除目前各分支机构潜在的资金风险。

3.提高财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共享模式带来明显的变化还体现在角色的转变上,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的会计核算人员从原来的财务管理部门分离出来,专职从事凭证审核、账务核算和档案保管等工作,摆脱从前承担的部分管理者角色,变为一个纯粹的服务提供者角色。在这样的转变完成以后,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整合改造审批核算流程、开通服务热线等相关措施,把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一切聚焦在服务上,提升内部分支机构和员工对财务服务的满意度。

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是一套专业化、标准化的流程,它根据最佳实践规范流程,不断提高其效率。相比传统会计核算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复杂的工作变得更标准、分工更细,在面对个别分支机构和员工的时候,他们会产生这样一个预期:只要是合法有效经过审批同意的会计凭证,肯定能在规定的时间标准内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处理并获得支付。这样就避免内部客户无预期地等待支付,使财务部门支持服务的响应效率有明显地提高。

四、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对的相关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个人认为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1.要加强制度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顺利运作依赖于一系列的操作制度、财务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制度的完善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效果。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众多,财务制度体系是总行统一财务管理办法,各级机构在总行财务管理办法框架下制定实施细则。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若制度框架不做相应调整,就会出现“一个核算中心,多套财务规定”的局面,实施财务共享所希望达到的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强化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难以达到。同时因为规定不统一,给核算人员增加大量工作量,增加出错可能性,甚至反而会出现核算质量下降的情况,与实施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务必要加强制度建设,要自上而下制定统一制度流程,大到财务事项的审批、授权,小到各项支出的标准、报销单的格式等均要统一规范,且需符合基层机构的实际情况,这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运行的基础。

2.要重视IT系统功能实现。系统化是财务共享服务的一大特征,没有良好的IT系统支持,财务共享服务难以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程度较高,会计运营核心系统、财务信息系统、OA系统等基本都建设完毕,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做好各相关系统的整合。特别是对于部分全国性的商业银行,要建设统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单据传递与事项审批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效率的主要因素。如果能够建设运行良好的IT系统,通过OA系统实现事项审批电子化,利用凭证影像系统实现原始单据扫描传递,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项问题,对于共享中心顺利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对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认识要准确。欧美跨国集团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很重要因素之一是节约成本,但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在短期内成本可能会增加,原因一是人工成本可能提升。欧美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设置在人工成本较低的地区,但在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往往在总部驻地或较大城市等人工成本较高区域,比如建设银行各省分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均设在省会城市、中兴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在西安、麦当劳中国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在广州。二是在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增加一系列的管理成本、运营成本,比如审批环节的增加、凭证运送及系统开发的成本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能将降低成本作为最重要目标,要将着眼点放在实施统一战略、完善财务体系、防范财务风险等更高的角度上,将降低成本作为次一级目标,待相应流程理顺后逐步实现。

4.集中过程可逐步实现。结合国外大型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步骤益缓不宜急,可根据实际情况由下到上逐渐实现集中,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证明。美国银行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采取先以州为单位集中,逐步发展到按照国家集中,最终达到目前美国本土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他地区每个大洲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状态。国内建设银行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是采取类似的措施,自2007年实现以二级分行为单位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已于2012年着手实现在省分行建设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采取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上降低流程再造形成的冲击,实现核算模式的平稳过渡,对于更需要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而言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财务共享 大数据 风险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组织效率,国外一些规模较大的跨国企业集团逐步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目前,我国中兴通讯、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国家电网等公司也已引入这种模式,还有许多大中型企业正在研究探索向这种模式转变。虽然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一、对“财务共享”的理解

1991年财政部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提出了建立“数出一门,资料共享”的会计信息中心改革构想,这是我国在财务方面最早提出的类似“财务共享”的概念。2013 年12 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是我国最近提出的“财务共享”概念。

比较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部门对财务共享的理解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早期的财务共享概念更多的是在描述如何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随着信息技术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当前的财务共享概念已演化为将分散在各子公司或机构中的共同的、重复的、标准化的财务业务逐步集中到一个组织中,将会计核算模式由分散型转变为集中型,并以此为基础,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利用现代化的分析技术提高财务数据的使用效率,提供持续深入的价值链业务支持,实现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的一种模式。与早期概念相比,现在的财务共享更强调相同或类似财务资源的整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更强调数据产生信息,分析信息支持决策、创造价值。在财务共享中,信息技术是手段,财务核算是基础,为用户创造价值是最终的目的。

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大数据思维,营造全员财务共享文化。当前,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这将会带来诸多的思维变革,一是分析方法由随机抽取样本分析转为全体数据分析,二是更关注数据反映出来的趋势,允许少量数据出现偏离,三是数据信息不仅反映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还包括所有的相关关系。在这种思维变革下,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员工首先必须意识到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等各经营环节的各种经营活动都可量化、数据化。企业对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再利用和重新整合,便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支持经营决策,这个过程就是数据创造价值的过程。作为一个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大数据的生产、加工和应用的机构。企业所有员工的每个行为产生的数据通过信息终端(比如移动终端)传至信息系统,业务财务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确认、计量并分析,管理财务负责大数据信息的应用,公允、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企业要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全体员工树立大数据的思维,认识到数据创造价值的重要性,以及一切经营活动均可数据化的可能性。同时,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即财务共享是企业大数据创造价值的载体,所有的经营活动均会产生与财务相关的数据,所有的经营活动均是财务共享潜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将财务共享真正融入企业,那么为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也就仅仅是简单的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也就仅仅是一个新机构的建立过程,实现不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所构建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就有可能是失败的。

(二)加强风险管控,切实提高财务共享服务的安全性。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是对财务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应及时识别变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通过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变革过程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务管理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后的信息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减少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面对面的沟通。财务人员在能够及时获得信息的同时,因所获得的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信息,信息的深度将会有所降低。如不能设置相关信息控制活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可能更加严重。比如,制造单位的现场不再有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只能通过生产业务的人员间接了解生产过程的价值链,存货的出入库现场管理、生产流程的现场管理等有可能会失去监督与控制;实施网络报销时,财务人员看到的是单据的电子影像,无法像实物一样随意翻阅,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所获得的信息也会减少。

二是财务管理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过程中的战略风险。分散管理模式下,每个独立经营单位的财务管理团队与独立核算单位的利益是一致的,会在独立经营单位与集团总部或集团内部其他单位的利益博弈过程中提供利于自己的财务信息。但在集中管理模式下,独立经营单位的价格、成本等关键核心信息将被共享,集团利益角度下,各独立单位的利益将被重新划分,这将会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带来较大的阻力。

三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会面临较大的组织管理风险。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会打破原来的财务管理架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财务管理职能将独立出来,组织架构及各级财务职能也将重新建立和划分。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将改为工厂流水线的工作模式,这会导致共享中心内部存在组织架构划分。能够协调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划分及两个职能部门内部的职能划分、建立健全监控和评价机制对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上述三个方面的风险,需要管理层综合考虑,逐步有序地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尽量降低相关风险。

(三)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财务共享活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分离。原来从事会计核算的大部分财务人员,一部分仍将从事会计核算,一部分需要转型从事管理会计。

对于从事会计核算的财务人员,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原来一个单位的某一经营业务,而是要面对集团内部所有单位相同业务的会计核算,这需要这部分财务人员全面了解集团内部的管理架构、组织架构及各单位的经营情况,才能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将业务数据转化成管理信息,将在研发、供应、 生产和营销等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发挥财务管控职能,支持业务决策。

对于从事管理会计的财务人员,因为需要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为各部门、各业务单元提供专业的财务支持,要求相对更高。一是要尽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管理会计已经突破了原来的财务领域,管理会计人员需要了解集团内部各单位的经营业务,要有更加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丰富的会计实务经验。除此之外,还要懂得战略规划,对财务管理及其他知识深入研究,精通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本运作等,具备战略眼光、决策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二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随着财务与业务的融合,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利用专业知识推动业务决策的科学化,提供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信息。这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和业务人员及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深入了解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等各业务价值链的业务流程。

这两类财务人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相互之间的业务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提高财务共享活动的效率。

(四)分步实施,逐步建立统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型集团公司的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如果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经营业务,那么就会有较多的重复的财务处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就能够较快地构建并实现财务共享。但对于一些生产较复杂,纵向价值链较长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并非所有的业务都能立刻实现财务共享。以生产制造及销售汽车的企业为例,一般来讲,该类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价值链通常包括汽车技术研发、总成及零部件生产制造、整车组装、销售(含售后服务)和金融支持及服务等环节,业务异常复杂,核算层级非常多。二是生产汽车或总成零部件的工艺复杂、工序多,这就使得汽车制造的成本核算非常复杂,包括直接材料、燃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归集及分配,也包括多次在产品、产成品的成本结转及分配。三是销售环节的重复性财务工作多。对于这样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应当视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首先,将所有资金业务,包括费用报销、对外采购支付资金、获得收入收取资金等进行财务共享,建立资金业务的共享服务中心,既可以建立财务部下的资金业务核算中心,也可以通过设立财务公司并对相关业务实现流程再造。其次,将生产制造类似总成及零部件的成本核算业务建立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整车环节建立一个共享服务中心。第三步,对生产制造环节的财务管理业务进行梳理,合并总成零部件和整车环节两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第四步,建立整个集团的统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另外,对于税务管理,如果涉及国家较多,不同的国家税收政策不同,这就需要相同部分共享,不同部分就要慎重考虑。S

参考文献:

[1]郭万莉.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定位与转型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5,(10).

[2]程平,万家盛.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J].商业会计,2015,(15).

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医药企业;应用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一般出现于跨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而随着对于医药行业重视程度的加深,我国有些制药企业已经实现了跨国的发展,因此,在医药企业中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医药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此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医药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意义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对财务的业务流程进程再造,实现财务工作的精细化、集中化、标准化处理,消除非增值作业与重复作业,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财务服务质量与财务流程效率,达到增值降本的效果。医药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前,各个子公司、部门的软硬件存在重复配置的现象,各级财务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信息传递与沟通极其困难,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医药企业实行统一的ERP系统,实现了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消除了软硬件重复配置的现象,节约了购置的成本,并且实现了信息之间的快速传递与共享,使财务工作更加高效、顺畅。此外,医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打破了企业有关集权还是分权的争论,重新构建了子公司与总部之间的权利构架,实现了财务信息数据的跨部门、跨地区的整合,有效的降低了财务失控的风险。

二、医药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出现的问题

(一)流程管理水平低下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医药企业中的合理应用,其本质就是实现财务路程的再造,从而实现财务管理转向为业务分工化与流程化。若想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医药企业就应有一个完善的流程管理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较为缓慢,才刚开始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因此很多流程管理都没有得到完善,例如,企业规定业务人员不能直接参与流程管理,这就导致制定的很多流程不能满足业务人员的需求,以至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能在医药企业中高效化的开展。此外,医药企业在流程管理方面的理念太差,没有充分认识到流程管理对于企业管控能力的加强作用以及对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作用。所以,阻碍财务共享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我国医药企业流程管理水平的不足[1]。

(二)绩效考核力度不强

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我国医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运行过程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不能满足财务共享服务的需求。就考核企业而言,我国医药企业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然而,由于财务共享模式与医药企业及其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行方式不同,因此,要建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而我国大部分的医药企业让采用着传统的财务报表结构指标,根本没有对绩效考核指标加以区分。此外,因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是,我国医药企业在建立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或方式时,没有充分考虑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至于建立的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不能反映财务共享服务的真实情况。

(三)信息系统整合度不高

由于我国医药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上起步较晚,信息系统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众所周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需要医药较高整合度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不同业务部门财务的集中处理。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程度不高,信息的覆盖面不足,信息系统的整合程度较低,因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工作效率、财务流程等进行了优化与调整,这也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分析、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技能,还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从而实现与各个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然而,从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员工大多来源于原来的财务部门,之前只从事基础的财务工作,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不能满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需求。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医药企业应用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流程管理水平

对于流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医药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强化医药企业流程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意识到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实行流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自身效益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流程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第二,将流程管理制度融入企业文化中。在医药企业中,企业文化是其灵魂所在,关乎着企业的形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医药企业应在抓紧实现流程的优化,将流程管理完全融入企业文化中,让企业员工对流程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流程管理环境,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发展[2]。

(二)完善绩效考核指标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有独特的运行方面的特点,因此,医药企业应对其制定专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采用平衡计分卡的观点,建立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第一,考虑财务维度指标。财务维度指标应包括医药企业在资金周转、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考虑客户维度的指标。客户维度应包括改善医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医药服务水平等。第三,考虑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内部流程维度应包括响应速度、服务质量等[3]。

(三)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平台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的发展中,在财务共享服务领域,信息技术作为服务发展保障,对于医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医药企业应为财务共享服务组建专业性的信息技术团队,开发高端的软件系统,配备先进的硬件设施,构建完善的数据库,有效整合各种系统与数据,加强数据接口管理,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平台具有共享程度高、通用性好的特点,实现业务数据在财务信息上的自动转换。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内需要集成医药企业的OA系统、ERP系统、业务系统、预算系统、资金系统等,对外需要连通银行、工商、税务、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等,实现信息共享,为财务信息处理提供高效便捷的环境。

(四)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运行的畅通与否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医药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招聘新的财务员工。医药企业可以从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中选择适合在医药企业发展的高端技术人才,并根据财务人员的特点合理分配岗位,从而让财务人员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第二,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企业应将业务知识差的员工安排在基础性的财务岗位上,业务知识强的则要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第三,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医药企业应按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根据员工理解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保证每个员工都可以在培训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药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为了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在医药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真实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我国集团企业应用问题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6,05:52-53.

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共享服务模式; 财务管控服务; 管理要点;应用价值

一、共享服务模式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化跨国公司推行和推崇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BUSINESS FUNCTION)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独立提供集团企业的专项职能服务。

共享服务的种类包括财务、人力、物流、法务等等。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是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简约化的一种创新手段。与传统职能管理相比,这种模式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高的信息透明度、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小的管理风险等特征,被誉为是解放高级管理人员大脑,解放业务部门职能束缚的最新管理模式,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准的最有成效的一种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世界级的跨国企业已经成功地采用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来提升服务水平,改善营运效率。据权威调查显示,70%以上的财富500强企业正在应用共享服务,90%的跨国公司正在实施共享服务。作为目前企业压缩成本、提高服务水准中成效最为卓著的一种管理体系,共享服务管理的价值已为通用电气、惠普、IBM等很多世界知名企业所证实。

那么,中国是否也可以直接引用这种共享服务模式呢?有道是“天变,人变,道亦变”,如果把企业模式看作“道”的一种,那么,这个“道”一定要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二、共享服务模式在中国应用的环境因素分析

必须承认,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与国外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还有所差别,其最主要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因素

我国目前为企业活动提供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特别是对金融机构的开办还有限制,所以对企业集团开办相对独立(法人)的单一职能的服务中心(如结算中心)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企业集团开办独立的以结算和资金管理为功能的机构,可能会遇到政策性和法律上的障碍。

(二)现代企业制度因素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的,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但在中国尚为年轻的集团企业中,人们对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等支撑现代企业运营的制度的理解很不到位,还有许多误区。这就造成了共享服务机构独立生存的观念和意识上的障碍。就中国大多数集团企业多以集权控制的方式运行的现实来看,成立独立法人的共享服务机构的基础还不牢固。

(三)流程执行不到位的因素

“流程”的概念几乎渗透了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项业务战略的实施都肯定存在有形或无形的相应操作流程。国内企业集团不是缺乏完善的流程,而是缺乏对流程管理的意识和主动性,以至于“有流程,无执行”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实际运作中,无论是战略层面、还是中层管理层面,都存在着执行流程中的随意性,即不按流程和制度行事的现象几乎普遍存在。所以,能否准确、到位地执行所有流程,是企业集团运行风险中最主要的问题,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对各个流程的有效监管。

除此之外,由于中国还处在发展、变革中的经济环境中,许多经济环境还不十分完善,中国集团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远不仅只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这样单一的问题,所以,在应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的共享服务新模式时,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中国的集团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共享式服务作适当的改进,才能真正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

三、适应国情的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

中国集团企业的现状更需要的是实行集权管理为主的财务控制型的管理方式,以保证集团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包括财务战略)在分子公司得到贯彻和落实,有效降低分子公司的财务、运营风险。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的集团企业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提供流程简约和标准的集中服务职能,而应该是集中财务控制和服务的综合职能。所以,目前国内的集团企业所采用的财务共享模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加入管控内容的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

分析成功应用财务共享模式的物美集团和国泰君安集团企业,这种共享服务模式中都有十分突出的管控内容。这种新型的共享管控服务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各成员单位的会计业务运作中心;财务管控和服务中心;资金管控中心。

财务管控服务模式与国际上的共享服务相同,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及系统之上的。不同的是,它的管理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提供集团企业的制度标准化、运行流程简约化的运行机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二是强化集团内部集中管控,降低运行风险的目标。目前成功实施财务共享管控服务的国泰君安和物美等案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通过共享平台,贯彻执行集团财务战略,可以强化总部对分子公司的管控力度,有效降低企业集团整体的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集中管控功能的设计。

除此以外,与共享服务中心不同的是,现阶段的财务共享管控服务中心不需要像国外企业集团那样选择一个独立于总部和下属单位以外的第三地作为办公地点,它是在原有的集团财务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财务组织变动而形成的。因此,财务共享管控中心比共享服务中心少了诸如寻找办公地点、招募财务人员、适应当地文化与环境等不便因素。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相应的创建成本。

(一)财务共享管控服务的业务模式

图1、图2是国泰君安集团企业原有的财务管控及运行模式和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的管理示意图。从两种模式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出,原来的管理中,各个营业部独立性较大,大量的基础性财务管控(审查、监督、预算核准等)和会计工作集中在营业部,区域管理总部负责预算控制、抽样监督、审批管理;总部则只能从规则、制度和组织规模上进行控制。这样,各个营业部就存在着大量十分类似的基础性会计作业,而这些作业都由营业部设置独立的财务岗位来完成。此外,财务信息传递到总部存在时滞,这就使总部和营业部门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致对业务部门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和业务指导。

实施财务共享管控服务后,总部通过财务共享管控服务中心将各个营业部的财务权限上收,在区域管理总部设置派出机构,统一处理审查、记账、支付、监督、报表及核对等基础性会计作业,提高了财务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于各营业部只负责单据填报工作,大大减少了基层营业部财务岗位的人员需求。同时,由于财务运作流程的集中和统一,也使得总部的原业务监督岗位彻底丧失存在的意义,总部的管控职能可以更多地聚焦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和执行效果分析上。此外,由于一线业务的及时、准确,也为制定财务政策,编制预算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财务共享管控服务的主要流程

财务共享管控服务的日常业务处理的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它的主要的特点非常明显,即所有对会计需求的处理,都在共享管控服务中心完成,最终数据处理和信息产生都在共享中心实现,动态的业务过程数据被记录在中心服务器中。业务监控环节由两级审批或核准构成,一级是主管区域的业务审核(与总部在一起办公);另外一级是共享管控服务中心的审核(与总部在一起办公),这样就避免了业务一线对业务规则和战略理解不一致或人为更改带来的执行偏差。更重要的是,它直接解决了一线信息时滞的问题,使一线业务进程高度透明,便于决策层准确、及时地把握业务动态。

(三)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的管理要点

以往的运行组织中,由于技术手段的局限,一线部门管理流程独立,总部的监管只能通过报表和举报发现问题后,才能形成监管干预。特别是对费用、资本性支出等重要资金流出的敏感环节,总部根本无法实时监控,更加难以获得准确的动态信息。采用了共享管控服务模式后,可以实现对集团企业的资金全流程监控,对降低运营、管理、财务风险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泰君安于2007年开始推行财务共享管控服务管理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几项资金流动的管控。

1.费用实时控制。

实施共享管控服务后,每一笔支出都是由总部直接审批,能够将费用管理与预算管理集成应用,一方面,为费用开支提供更多审核依据;另一方面,将预算控制点设定在报销人填制报销单时,实现预算控制前移,杜绝了预算事后控制的不合理现象。

2.对资本性支出的全过程控制。

当需要一线进行基础设施的投入时,可以对其进行全流程的控制。即通过对一线所采购设备进行集中采购,以获得价格或服务方面的优惠,改变过去各个基层单位“单打独斗”的状况。可以通过共享管控服务中心,汇集各基层单位的请购单进行预审,根据设备数量和型号选择采购组织,即确定是否采取集中采购方式。

3.统一资金管理与监控。

资金是公司的命脉,应有效地通过对现金流的监督、控制和预测,实现公司总部对主要经济活动的安排和控制,保持现金流动的均衡性。现代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现金流动,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获取最大的收益。过去,总部、区域、营业部等各级单位、部门的现金收支由各级自主完成,基层管理人员自大,总部缺乏有效监控,无法掌握实时、准确的数据。采用共享管控服务模式后,可以执行集中支付、控制资金头寸,大大降低了支付风险,减少了手续费用。同时,总部可以实时监控到资金的流动情况。

四、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的应用价值

本文仅以国泰君安实施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后的一些数据,说明该模式的价值所在。国泰君安集团使用用友软件的NC系统实施了财务共享管控服务管理模式后,大幅度地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具体体现在:

(一)“3/4”

过去113家营业部,各自设立财务部门,现在仅在23个区域总部和5个分公司设立财务机构,取消基层财务机构数量达3/4。

(二)“6万小时”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先做一个保守的估计,假设过去每个营业部至少有1个财务人员每天花2个小时来处理清算业务,那么一年花费的总工时为2(小时)×22(交易日)×12(月)×113(营业部)=59 664(小时)。现在,由于基层业务取消,这六万小时的工作量因此节省。

(三)“180万”

按照一名普通财务人员每小时的薪酬成本为30元计算,仅取消的六万小时的成本,每年将为国泰君安节省薪酬支出30×59 664=1 789 920(元)。

以上数字是采用这种模式后能够直接得到的可度量的显性成本。此外,更重要的是集团实现了财务审批权限的集中、子公司资金的集中、资金支付的集中等管理流程改造,减少了管控成本和管控不利造成的巨大的隐性成本。另外,由于总部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一线经营的信息,这就提高了集团战略决策和执行的质量。

由此看来,中国的集团企业由于运行的环境所限,还不具备直接成立独立法人的,诸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独立共享服务机构。因此,单纯地引用跨国公司成功的共享服务模式会遇到法律、制度以及自身运行问题等方面的局限,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将集权管控与共享服务结合起来的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中国集团企业的现实管控问题,达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功效,有助集团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范文5

邹志英曾经在某世界500强的企业(简称M企业)担任中国区财务及控制总监多年。期间,她倾力打造一支精干优秀专业的财务团队,对财务部各岗位都配备了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财务人员,并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核算体系及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此外,M企业的财务部门采用先进的ERP等信息化操作系统,这些前提保证了财务部有能力提供外包服务,且不需因此增加过多的成本。当然,进行财务共享服务的外包工作,还要得到公司领导的理解与支持,以及财务部内部的认同与配合。

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各方支持后,就要设计一套标准化的服务项目和产品,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M企业不仅重点提供报销、付款、收款及账务处理等基础服务,还将财务核算和分析、IT、HR、审计、采购、行政等成熟的产品进行打包,提供多种类型的共享服务。

根据M企业财务部的特点,邹志英将共享服务定位于为集团内的关联公司提供服务。究其原因,首先,由于双方都是集体内部的企业,彼此相互信任,便于沟通:其次。因为大家处于同一行业。业务类型及流程等大体一致或相似,便于操作:最后,内部企业之间的共享服务,在给提供服务的企业带来一定效益的同时,从集团的角度来看,能够充分利用整体资源、节省开支。

当供需双方达成意向之后,在充分沟通基础上,双方需要签订相关合同,明确责任,保证执行过程的顺畅。

通过提供共享服务,财务部不但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还将财务部由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取得收益的同时,也提升了财务部在企业内的地位。

M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经过上述的调整,很快在公司生产经营链条上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M企业在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重要的财务指标方面均名列同行业之冠。

邹志英强调,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尤其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岗位人员。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人员流失风险,这里需把握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人员混搭。提供外包服务,有相对基础的工作,也有如财务分析等高增值的工作。对此,邹志英的做法是,采取人员混搭的方式。低增值的基础工作采取兼职负责的方式,而高增值的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这样既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又避免了因工作内容过于枯燥,而产生的离职风险。

其次。人才优化。招聘是企业选拔人才的第一关,要格外重视。此外,要注意观察培养团队内优秀人才。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以期能够胜任多种工作内容,形成人员互补。

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范文6

摘要:面对企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状况,从商业模式到管理模式,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结合现有企业不断压缩的盈利能力,提出财务云共享模式设计模型,通过“核算、报账、资金、决策”在全集团内的协同应用,实现成本化、标准化管控。通过以费用报销流程为例,基于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设计,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方向及方法,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财务云;财务共享;费用报销

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企业成本不断增加,并且企业发展规模壮大,员工越来越多,经营越来越复杂,管控难度增加,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可以将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人员的云共享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云计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自身可以理解为服务端,为大量的客户端提供云端服务。当这种服务从企业步入社会化,掌握了优质信息系统和线上线下网络资源的企业将从云服务中获益。

针对上述情况,从会计的角度来说,作为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会计数据从种类、规模,到记录计量的方法、收集分析的技术等多个维度,都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革。本文以费用报销流程为切入点,对费用报销的方法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现财务共享中心将从原来的费用中心、报账中心、结算中心向数据中心转变。为企业获取更多商业信息,创造商业价值提供参考方法。

一、当前费用报销流程存在问题

(一)员工报销时间漫长

手工报销模式下员工为处理报销需多次找领导进行签字,并直接到财务进行报帐,大量占用有效工作时间

(二)财务工作量巨大

员工将大量单据送至财务部,财务部门既要审核原始单据,又要审核业务审批流程,最后才能编制记帐凭证,输入会计信息系统。

(三)单据签批占用领导大量时间

事业部均包含异地分支机构,当地领导的工作安排常常被审批签字而打乱,异地更要利用传真跟踪审批。

(四)财务信息滞后

月底汇总会计报表方式无法实现对各地分支机构经济业务的实时监控和集中管理,资金流量和流向信息的迟滞传递很难适应现代集团公司快节奏的业务特点。

(五)资金管理分散

各地分支机构均开立银行帐号,沉淀了大量流动资金,给企业资金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六)业务信息单一

在传统的费用报销流程中,报销业务内容分散在各个原始凭证中,报销内容不易抓取。想要确认内容更不容易。

二、基于云服务的共享服务模式-费用报销流程实施策略

目前传统的财务思维已经不再适应当下企业发展的要求,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财务转型,使得财务工作逐渐和企业当前的管理需求相匹配,并且逐渐发挥出潜在的价值。以费用报销流程的云共享服务模式设计,将预算管理、审批流程、管理制度嵌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活动自动触发预算管理和财务核算,以实现业务流和财务价值同步。强化过程跟踪管理。实现成本化、标准化管控。

(一)目标

1、实现财务资源的共享、减少人员及软硬件系统的重复设置,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2、强化财务管控力度,强化管理会计建设,通过共享服务实现数据集中,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和完整的会计信息,深度参与业务运营,提高运营能力

3、提升企业整合能力,支持企业的业务整合与快速扩张

4、通过业务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财务服务质量

(二)策略

1、不仅以近期焦点问题为导向,充分兼顾财务管理远期发展的需求

2、先考虑系统的集中应用,实现财务管控,再通过系统推进解决集中后的效率问题

3、将处理过程简单化、标准化

4、利用规模效益的能力

5、有服务水平承诺

三、基于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费用报销流程模型方法

在建立分类清晰、条线合理、授权有度的费用管控模式基础上,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影像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和银企互联系统四个系统的控制模型,形成基于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大量简化业务流程,增加工作效率。

(一)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控制

该系统即财务人员进行记账凭证编制,自动生成财务信息、月未自动记账、过账、生成报表的系统平台,替代原始的手工做账。规范基础数据维护、问题清单归集方法、财务分级授权体系合理设计,详细制定相关制度。统一全集团的核算科目和费用类型。导入费用预算,实现事前动支的管理,达到费用的事前、事中的过程管控,推动了财务报账流程的电子化。同时通过标准化的费用类型预先设置,可为后续管理纬度的费用分析提供分析依据。

(二)网络报销系统系统控制

该系统支持员工在线提单,将纸质信息通过系统传递给领导及财务人员审核,支持在线审批,提高信息专递的时效性和安全性规范性。费用控制系统在单据派工、接口自动凭证方面应用增强,结合现场电子绩效看板、运营绩效报表、质量管理功能,实现从财务共享服务作业平台向运营管理平台的转变。如下监控:

1、标准化各费用类型的分级审批权流程嵌入系统中,系统自报销信息选择择审批流,减少人工判断信息和难度;

2、在费用会计后设复核岗负责对费用会计的审核结果进行复核,确保审核结果的正确性。

(三)影像管理系统控制

该系统将字面单据经过扫描,生成电子图像替代纸面单据作为业务流转的要素,以信息系统承载业务处理流程,以电子化流程替代传统财务纸面化流程为目的而开发的系统。若国家以后普及电子发票,实现对电子发票的影像化,可以依托现有财务共享服务技术平台,直接纳入费用报销的审批和审核。后续的归档也可以纳入电子档案库,供检查使用。影像管理将从简单的图像扫描、挂接、展示,升级为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

1、分区域设初审岗负责当地单据的接收,初审和影像扫描工作,保障共享中心的来料质量;

2、网上单据上传后,系统分配个单据号,同时对应一个条形码。条形码打印出来做为实物票据传递的索引号。并固定位置。同时明确实物流转的责任人,报销人员可以及时查询票据的流转状态。

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再依靠实物传递作业。通过对原始凭证的扫描,业务领导的审批和财务处理均能基于影像来进行。由于业务领导取消实物单据,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取消邮寄环节,单据的实物管理风险得以控制,邮寄成本得以节约;取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实物流程,员工作业效率得以提升,丢单、夹单等实物管理风险大幅降低;

(四)银行互联控制

该系统通过建立财务系统与银行系统之间的平滑对接,实现在封闭通道中进行支付数据的交互,加强支付的安的安全性,减少人工干预。基于接口的自动支付管理运用,设计统一的主数据管理,付款信息从费控系统直接导入资金支付系统和ERP 系统,出纳付款时不得修改付款信息,确保付款信息和金额与审核结果一致。银企联实现了企业和银行双方不落地的数据交互,和高效的支付数据提交、受理、反馈的整个过程。另外由于截断了人为干预的渠道,资金支付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费用控制到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传统的费用控制系统实现了从实物审批报账到电子审批报账的转变。

四、基于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费用报销流程控制措施

通过审批人设置、审批人权限设置、审批流程设置,制度制定和执行实行报销全过程控制。如当财务人员收到网上的电子报销单和原始单据时,系统自动根据数据库中的预算标准,对部门费用是否超预算进行实时控制,系统自动从数据库中获取人员报销标准(差旅费报销标准),对人员出差合理性进行实时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度控制

针对费用报销制定相关业务配套的制度,覆盖报销的操作规范、职责划分、流程、报销范围等内容,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流程控制

(三)人员控制

条形码使用:所有报销不以纸质票据为准,而是以网上电子信息为依据按既定审批权限进行审批。有效解决移动办公和区域所带来无法及时审批的问题。事后对实物票据和电子影像做一个抽检。

(四)运营控制

1、不鼓励员工进行现金报销,并将现金报销总额比例控制在4%以内,如现金报销上线为单笔5000元。

2、服务水平协议:业务部门、地区财务和共享中心三者的权责明确划分,处理时效、业务量、客户注意度、业务质量考核。同时推出财务热线,及时处理客户反馈问题。

3、定期出具分析报告:报销团队每月形成两类分析报告,一类为向上报告给共享服务中心主管,关注现金报销比例、未及时报销比例、小额采购比例。一类为向各业务单元发送的定制报告,关注报销总额、报销类别等。

基于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设计,不仅有传统的财务处理集中化的概念,还能引导业务流程向效率更高的方向漂移的能力。有效地降低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降低管理成本。通过控制的层次、控制的手段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保持执行组织的动态稳定、有序,又实现领导控制的目的。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方向及方法,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和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