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积水整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路积水整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路积水整治方案

道路积水整治方案范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目标,坚持“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方针,以“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单位,建设文明环境”为主题,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广泛发动,集中力量对辖区环境实施全面综合整治,确保辖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以畅通、洁净、有序的城市面貌迎接第十一届全运会召开。

二、组织领导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的中心任务和区委、区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围绕建委下达的环境综合整治的管理目标任务,北坦街道办事处城管委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继续保持11年良好的工作作风,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大管理力度,以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顺利开展,努力完成环境卫生提升年的各项任务。

三、2012年的工作计划

(一)制定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及奖惩方法

确定12年为环境提升年;实行领导干部检查环境卫生巡查制;制定环境综合整治标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路段责任制,对重点路段和地区进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严格奖惩,制定检查方法及奖惩措施,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水平。

(二)开展“无保洁盲区、无垃圾死角、无视觉污染社区居委会”和“无保洁盲区、无垃圾死角、无视觉污染街道办事处”创建活动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意见》精神,北坦辖区将积极开展“无保洁盲区、无垃圾死角社区居委会”和“无保洁盲区、无垃圾死角街道办事处”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水平,使辖区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和配合机制

拓宽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辖区各社区成立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队伍,及时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的智慧运用到城市管理之中。让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决策,达到群防群治的目的,唤起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主动关心和参与城市管理。

(四)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

大力开展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坚决有力地规范清理“八乱”现象。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标准,实施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开展示范达标路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非法乱涂贴行为,乱涂贴小广告清理工作列入社区保洁员工作职责,与清扫保洁工作一并考核,与个人工资待遇相挂钩。大力规范户外广告、阳篷雨披等沿街临时设施,对违法设置、设置不规范、陈旧破损等影响市容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整治,营造亮丽街景。大力整治违法违章建筑,继续抓好对重点道路和重点小区的整治,拆除道路两侧、小区周边、小区内部的乱搭乱建,同时与后期综合治理相结合,做好后期的环境美化和老城提升工作,使城区道路更加通畅,小区环境更加怡人。大力整治违规占道行为,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城管执法岗位目标责任制,切实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坚决取缔店外占道经营和流动经营行为。着力取缔无证洗车、修车店,规范其经营活动,杜绝违规占道修车、洗车及占道售车现象。继续坚持早、中、晚一日三次日常巡查,以常规、常态的方式加强对城市的日常监管,克服运动式管理的缺陷,实现长效管理的目标,进一步巩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五)加大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力度

保洁员继续坚持一天两普扫,其余时间拣扫,保证全天在岗。做到无垃圾堆积过夜,无卫生死角。垃圾、粪便收集清运全面密闭化。要督促沿街门店业主搞好门前卫生,利用早晚人流量少时段组织门店业主冲洗地面。要落实社区、单位的卫生保洁制度及居民楼幢的垃圾收集清扫工作,提高二级环卫工作质量。做好道路洒水作业,对辖区道路进行一日两冲刷。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力求达到路面无沙土、无扬尘、无积水。要结合重要节日和庆典活动,组织开展全市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

(六)继续做好铁路沿线整治工作

全力做好标准段综合整治工作,对巴黎花园等已整治项目进行再完善、再提升,打造沿线环境整治新亮点。

(七)继续做好亮化工程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大亮化工程建设力度,把亮化工程与北坦特色结合起来,提升亮化的规模、档次和品位。加强对已建成亮化工程的管理,规范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亮化管理工作。做好亮化设施的管护工作,防止损坏和被盗,保证市区夜景正常亮化。

(八)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继续配合区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网络建设,配备专人值守,成立应急处置队伍,实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积极协调和解决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在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努力促进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九)加强棚户区改造施工队伍(工地)管理

积极配合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开展工作,特别是安全施工及环境卫生问题,加大对辖区在建工地的安全检查力度,敦促工地施工单位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健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实施监管联动,加大对违章工程的管理和执法力度,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施工工地围档、扬尘、撒漏的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十)继续加大河道疏浚及城区防汛工作

对小区内地势低洼、下雨积水的地段进行实地勘察,请专业人员查看防汛排水现状并提出可行方案,对存在隐患的地方要重点圈治,保证井盖无失、下水道疏通、排水河道无淤积;对低洼地面、破损路面进行整修填补或积水疏导,保障汛期安全度过。

(十一)重视园林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

继续抓好美国白蛾的消杀防治,建立扎实有效的防控体系;对现有的绿化植被加强维护保养,搞好新建小区的绿化工作,实现绿化率达标;配合环保部门对热电厂的废弃排放进行监管检测,确保排放达标;同时加大对热电厂周边道路的喷洒力度,及时净化空气。

(十二)继续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进一步加大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爱护环境、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通过社区义诊、送医送药上门、科普卫生课堂等形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社区民众。

道路积水整治方案范文2

一、目标任务

(一)重点地区市容市貌整治提升

牵头单位:区建委

成员单位:区执法局、区园林局、区市政局、区水务局、区环卫局、区工商分局、区交警大队和路街道办事处

以解放路以北的路三个街道办事处区域为重点,主要解决“八乱”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1.拆除区域内有碍观瞻的违规违章建筑;清理整顿沿街两侧商品外摆和店外加工等占道经营行为;清除影响市容的乱贴乱挂,确保广告牌匾规范有序。

2.加大对各类市场及其周边的管理力度,落实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新建地下农贸市场1处,改造南路、小区农贸市场2处。

3.坚持管严、管住、管净,加大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重点区域的保洁力度,增设环卫设施,及时清运垃圾,不断提高环卫日常管理水平,消除区域内脏乱差现象。

4.整修破损道路及地下雨污水管线,确保路面平坦,人行道完好,排水顺畅;整治破损绿地,提升绿化水平,增设景观绿地和园艺小品,打造1-2处花园式小区。

(二)主次干道环境整治提升

牵头单位:区建委

成员单位:区执法局、区园林局、区市政局、区水务局、区环卫局、区工商分局、区交警大队,各街道办事处

对文化东路、文化西路、西路、南路南段、南路、花园路、西路等道路实施重点整治。

1.拆除道路两侧违法违章建筑,3月底前完成西路、南路、路3条道路撤商还路;开展街面秩序整治,清理整顿商品外摆和店外经营,严格管理各类户外经营,消除主次干道、窗口、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占道经营现象。

2.拆除违章违规设置的沿街及楼顶广告牌匾;清除道路两侧橱窗、墙体上影响市容的乱贴、乱挂及喷涂;拆除附属于公共设施、绿地等影响市容的户外广告牌匾。

3.实施道路两侧建筑立面出新,粉刷、清洗破旧楼体;临街橱窗清理乱贴乱画、乱摆乱挂等视觉污染,整治有碍观瞻建筑阳台;对有条件的路段楼体实施夜景亮化。

4.加大对垃圾箱(果皮箱)、公厕的管理维护力度,合理设置环卫设施,消除沿街的垃圾中转箱;加大保洁力度,实施道路冲刷、洒水降尘,不断提高环卫日常管理水平。

(三)绿化美化整治提升

牵头单位:区园林局

成员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

按照《年绿化美化工作方案》实施。

(四)重点街巷、小区环境整治提升

牵头单位:区建委

成员单位:区执法局、区房管局、区园林局、区市政局、区水务局、区环卫局、区商贸局、区体育局、区交警大队,各街道办事处

对小区等5个小区;五花八门街、西沟路、东路、街等背街小巷实施重点整治。

1.修补街巷、小区破损道路,增设路灯,确保路面平坦,人行道完好,改善通行条件;养护市政设施,及时疏通雨污水管线和化粪池,无积水、冒溢现象。

2.实施全天候保洁,垃圾及时清扫清运,确保日产日清;拆除违章建筑,对楼体、墙体进行立面出新,清除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城市“八乱”;合理调配停车资源,统一规划设置停车场(点),缓解停车难问题。

3.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新建改造提升省中医、花园及林家等16处农贸副食品市场;增设健身路径,补建便民设施。

4.健全街巷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将整治向居民楼道、庭院延伸,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环境整洁优美。

二、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区委常委和分管区长包街道办事处制度。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靠前指挥,为整治行动解决实际困难,落实保障经费,协调各方面力量,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2.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区建委作为总牵头单位,要加强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所负责的整治内容切实抓好落实,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整治工作按时完成;各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责任主体作用,立足实际,加速推进,扎实开展好各项整治。

道路积水整治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绿色和谐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环保模范县城为目标,按照“统一组织,各负其责,全面协调,科学治理”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主题,以加快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重点,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责任单位、整治范围及标准

1、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办公楼内外及家属院的卫生整治及管护工作。

2、局机关负责局大门外道路两旁的环境卫生整治和管护工作。

4、局机关和事业单位。坚持日清扫制,做到“四干净”,即地面干净,无垃圾、杂物、烟蒂;墙面干净,无乱涂、乱贴、脏污、破损;室内干净,无积尘,门窗清洁,无乱堆乱放杂物,无痰迹;周围环境干净,无乱倒垃圾、污水、污物,垃圾日产日清,院内路道平整,无坑洼积水,车辆停放整齐。

5、坚持周二、周五大扫除制,大门外的道路两边人行道要保持清洁,墙上及杆线上张贴的野广告、花坛内杂物要全部清除,保持干净。

6、施工现场要坚持封闭施工,做到“一有二减少”,即有围栏,减少噪音扰民,减少粉尘污染。

三、创建步骤和方法

“双创”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进行,共分四个阶段,具体安排是: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成立创建作机构,制定“双创”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全面宣传动员,营造创建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组织各单位按照本方案,集中时间、人力、财力,全面落实各项“双创”任务。

第三阶段:整改阶段。按照上级初审意见认真查缺补漏。

第四阶段:迎接验收阶段。按照县上统一要求,做好迎接上级验收准备。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任务分解、督促检查、责任考核和业务指导。明确落实主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工作人员责任,逐项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双创”有序推进。

道路积水整治方案范文4

关键词:西湖区防汛问题对策

随着近年来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加强防范,有效应对暴雨灾害,需要对城区防汛工作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研究改善措施,尽量避免积水的产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

一、城区防汛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城区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1留和路、西溪路、天目山路受小流域山洪暴发影响严重

留和路、西溪路、天目山路位于城西留下街道,靠近山体,山体洪水通过小溪经道路穿路箱涵(管)排入河道内。2007年10月7日-8日受“罗莎”强台风影响,留和路、西溪路、天目山路平均积水深度为1米,最深处西苑小区、留和路绕城公路下积水深度达1.5米。

1.1.2留和路、西溪路、天目山路积水原因分析

(1)长时间、高强度的连续暴雨使山体滑坡,大量的山水夹带着泥沙堵塞了箱涵,直至满溢到路面上,造成道路大面积积水。

(2)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滞后,城市总体规划中防洪工程规划凸显不足,部分开发建设项目没有考虑防洪问题,不编制防洪规划,不搞防洪评价,有的甚至打乱了原有的防洪排涝系统,一旦遇暴雨洪水,整个水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3)留和路有7个箱涵(管)、西溪路有10个箱涵,天目山路有13个箱涵(管),长期缺乏疏挖养护,“罗莎”台风之前,箱涵的堵塞情况就比较严重,特别是留和路箱涵上游农居点的生活垃圾多数倾倒在溪沟里,洪水将上游的垃圾冲入箱涵。

(4)“罗莎”台风期间,五常港河南端(沿山河闸)最高水位4.3米,西溪湿地水位在3.5米,为了确保西溪湿地公园不受淹,沿山河五常港闸、紫金港路闸,蒋村港北闸全部关闭,上游洪水只能通过比较狭窄的五常港排水,流量受限,导致上游雍水严重。

1.1.3排水能力不足是造成多数道路积水的主要原因

(1)河道断面过窄,河网水系沟通不畅

浙江大学整个校区,青芝坞农居点、东山弄新村、求是新村、曙光新村的雨水以及浙大路、求是路的转输雨水一起汇入浙大护校河,最终流入沿山河。浙大护校河与沿山河连接处,主要通过西溪路和玉古路2个暗渠沟通,一处在庆丰新村内,一处在玉古路桥西侧,暗渠尺寸为2.0m×1.2m和2.0×2.1m,无法满足护校河的雨水全流量通过,造成护校河水位升高。浙大护校河北侧原为明渠,2001年洪水后,加高了明渠克顶,增加了过水断面。2006年西溪路整治后,明渠改为暗渠,变成了人行道,又比原渠道断面尺寸减少,2007年“罗莎”台风,暗渠漫溢,西溪路地势低的地方雨水通过井口漫溢到路面。

(2)区块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

城西文教区块的雨水主要排入西溪河和古荡湾河。原花园北村、省国家安全厅南侧为丰乐河,与古荡湾河相通,但随着计量学院的建设,丰乐河从学院路到古荡湾河段从河道改为D1500管道。营盘地一带城市改造的完成,丰乐河被截断成了断头河,2003年结合群众意见,为了治理河水污染发臭,西湖区市政部门对河道进行填埋整治,改成D1500管道。2005年计量学院地块拍卖给国都房产,小区建设时又将管道调整方向。沿线老小区如:花园北村、南村、西村、九莲新村等地势低的小区在古荡湾河水位高于3.2米时,雨水管处于满管状态,内部雨水无法自流排放入管道,从而形成地块积水。

(3)现状雨水管道排放能力不足

西湖区现状主要道路下的雨水干管均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造,设计采用的重现期标准低,只有0.5-1.0年,而管道建设时,周边地块大多还处于建设开发阶段,地面硬化率不高,雨水可以通过渗透等形式自行解决,进入雨水管的雨水量较少。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周边地块相继建设完成,地面硬化率不断提高,地面雨水收集率也相应增强。而管道在多年的运行中,出现了淤积、破损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排水能力。这两年道路综合整治,面上的都整治了好几次,但承担着防汛功能的干管往往被人忽视,一来投资大,工期长,施工难度也较新路建设复杂,建设单位都不愿意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1.1.4未移交道路积水情况严重

我区范围内已建成未移交道路较多,之江地区原之江开发总公司、转塘集镇指挥部、转塘工业园区等3家建设单位建的二十几条道路,有些已建成四年之久,因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一直未移交给管理部门。三墩集镇指挥部建设的十几条道路,留下集镇指挥部建设的6条道路,区建管中心建设的13条道路,区建设局建设的留泗路,蒋村新区建设的十几条道路也存在着只建设不移交的状况。这些道路的雨水管已开通使用,因缺乏日常养护,检查井和管道普遍淤积,加之地块开发等施工车辆的抛洒滴漏、违章排放污水等更使部分管道淤积严重。由于河道建设与道路建设进度不一致,造成排水无出路。

1.1.5雨水泵站老化现象严重

我区现有市政管养的雨水泵站4座,分别为松木场泵站、曲荷巷泵站、九莲庄泵站和西溪河东泵站,产权单位管养的泵站有马塍路33号财政厅泵站,马塍路35号青春宝宿舍泵站。泵站往往建于最易积水的低洼区块,且“螺丝壳里做道场”,占地面积较小,一般没有管理用房。为了节省空间,也没有考虑备用水泵。如曲荷巷泵站、九莲庄泵站和西溪河东泵站均借小区绿化用地,无管理用房,无备用水泵,受污水等腐蚀性水质侵害,锈蚀也比较严重,且无备泵,一旦运行中发生故障,对防汛排涝影响较大。最早建的松木场泵站建设至今12年,三台轴流式水泵锈蚀、叶片损坏严重,且电器设备陈旧老化,因老水泵型号已淘汰,许多需要维修更换的零件无法配到。

1.2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2.1预案中应对重特大灾情措施不够完善

目前我区城区防汛抗台预案只适用于一般的灾害性天气,对重、特大洪水暴雨的应急处置内容不够完善。因而当特大暴雨来临时,在人员、物资指挥安排上出现一定问题,抢险突击队四处出击、疲于应付,未能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力量,顾此失彼的现象有所发生。

1.2.2防汛机制建立不够完善

西湖区城管办1000余名环卫、市政、绿化工人应对一般应急抢险任务尚可,但要应对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汛情,点多面广范围大,单靠城管办的力量远远不够。防汛指挥部所有成员单位整合的力量还不够。特别是在整个城区范围的物资调配、人员力量整合方面还不够,降低了防汛工作的效率。

1.2.3防汛物资储备不够充分

按照往年城区防汛工作的惯例,区城区防汛的大部分物资靠市防汛办调拨,从09年开始,市防汛办不再向区调配物资。各区应根据受灾情况,自己储备物资。而我区目前的防汛物资储备只适用于一般的汛情,对于二十年一遇或五十年一遇的特大型汛情的估计和准备不足,由于防汛物资消耗极大,部分物资出现了断档的现象。

1.2.4防汛体制调整队伍建设需加强

今年我区防汛体制调整,绕城以内的所有河道和之江区块、留下、转塘、蒋村原先由区林水局管辖的3个乡镇改为街道后,相应的防汛工作也划归城区防汛办,城区防汛办设在区城管办。但区城管办作为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却没有增加,对原林水局管辖的水系也不熟悉,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虽然职能转变,人、财、物没有相应转变,也增加了防汛工作管理的难度。

二、城区防汛工作的对策研究

2.1城区防汛工作的体制要进一步理顺

根据西湖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09〕10号文件精神明确,西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分城区片和农村片,城区片负责各街道辖区范围的防汛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办。农村片负责各乡镇辖区范围的防汛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林水局。城区防汛工作在原有六个街道的基础上新增留下、转塘、蒋村街道,在做好设施移交的同时,要理顺区林水局和城管办的关系,按物随事转的原则,尽快完成人、物、费的转移,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养护定额、考核标准。

2.2城区防汛工作的主体要进一步明确

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防汛指挥机构,区级防汛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工作,街道、社区及有关企事业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和产权归属原则,具体负责本辖区的防汛、抢险、救援工作。调整城区防汛、抗旱、抗台应急工作指挥体系,实行分级预警。一般性自然灾害由区城管办等职能部门牵头负责指挥、协调。一旦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应由市、区政府动员令,统一抢险指挥,并以街道、社区行政区划为单位,调动辖区所有单位及居民力量,城管、执法、建设、公安、交警等职能部门作为应急成员单位配合应急抢险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机制、程序,人员物资调配方案。

2.3建立和完善防汛责任机制

制定有关法规。为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等公共危机,建议市政府出台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地方性法规,对各级政府、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各类商户、驻杭部队等单位和全市公民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时应承担的义务在法规层面上作出明确规定,全民动员,共同应对重、特大灾害性天气。

2.4防洪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一是与排水工程相结合。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以往在城市规划中,城建部门负责市区的防洪规划,水利部门负责河道防洪规划,在水文计算方法上两个部门存在标准上的差异,致使城市排水与城市河道洪水计算不能衔接。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把城市排水与河道防洪工程结合起来、协调起来。二是与绿化工程相结合。绿化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考虑防洪需要,原有的泄洪沟要予以保留,结合绿化景观将城市防洪设施设计成一道风景线。城市排水系统要形成从道路到绿化最终排入河道的水系统。三是河道建设尽量减少硬质护坡,在用地允许的地方,采用生态护岸,绿色护坡形式,保证行洪过水能力。四是与路面工程相结合。尽量减少地面硬化,多采用透水性的材料,如沥青路面可采用透水沥青做面层,人行道板少用花岗岩等石材,多采用透水砖或透水混凝土材料,提高城市透水率,提倡生态型城市建设。

2.5加强非工程措施的管理

防洪工程建设历史欠账太多,一时难以建成完善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当务之急是通过加强非工程措施予以补救。一是制定重点积水区域、低洼路段的防汛应急方案;二是储备至少二十年一遇必需的防汛物资,社会储备五十年一遇的防汛物资;三是各级防汛机构成立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定期组织演练;四是加强在建工程的隐患检查,建立通讯网络,落实问题整改;五是加强排水管道、河道清淤保洁的日常管理;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防汛抗洪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2.6加快西部水系规划实施进度

按照《杭州市区西部水系防洪规划》要求,加快上埠河整治是解决小和山地区积水的前提,上埠河上游段朱田坞到石马村需结合开发建设项目做好河道整治和两岸水土保持工程;中游小和山高教园区段治理翰墨香林至水木清华出口清淤至设计底高程;下游段在02省道连续穿越多座高速公路桥梁,梁底标高太低,排水出路受阻严重,需改造2座桥梁,使桥梁排水达到2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流能力的要求。另行改造绕城公路以下涵洞,拓宽上东河及新开河,增加排水出路。对留和路的过路箱涵进行扩容,上游溪沟治理驳坎、清淤,确保山洪归槽。

2.7加快新建道路的验收移交管理

西湖区因体制方面的原因,存在着八九个建设单位,这些建设单位从2004年开始陆续已建成道路六十多条,正在建设二十多条,完成移交道路二十条左右。大部分道路建成未开通或已开通未移交管理部门,管理成“真空”,道路环境差、无序、违章占、挖等现象,道路的破坏也非常严重。建议区政府制定相关的道路验收移交等管理办法,明确移交期限,落实长效管理资金,明确道路未移交前由道路建设单位负责防汛工作,道路移交后由管理单位负责防汛工作。

道路积水整治方案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更加和谐、更加适宜创业、更加适宜人居的城乡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宣传教育、集中整治和依法管理为手段,全镇动员、全民发动,对全镇城乡环境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有效整治,着力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彻底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整治内容

(一)镇区环境整治

1、整治区域:鲁北大街段、南外环、镇前路、街政府旧驻地等主要交通道路及两侧进行集中整治。

2、任务目标。

(1)对沿街摊点、马路市场和镇区集贸市场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取缔各类非法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行为,使道路两侧管理规范有序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城镇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2)城镇主要道路两侧应当保持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完好、整洁,并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进行修整、清洗、粉刷,外型、规格、色彩应当符合城镇容貌标准。在建筑物外部安装空调、太阳能热水器、防盗网、遮阳罩应当符合城镇容貌标准。清理取缔在公用设施或公共场所中吊挂、晾晒有碍镇容的物品或横幅标语。

(3)城镇道路两侧门店对门头牌匾进行升级改造,统一规格,统一尺寸,统一样式。依法取缔户外落地灯箱、店名招牌。

(4)加大对镇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巡查、监控力度,特别是对乱搭乱建行为的查处力度。在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镇土地、建设部门办理申报手续,未经批准私自搭建的一律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将由执法单位强制执行,责任自负。

(5)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做到道路干净整洁,路沿石下无积土,人行道内无杂草;加强对公厕、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环卫设施完好、周边环境卫生整洁。垃圾箱内的垃圾应及时清除,无满溢和散落,保持箱体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更换破损的垃圾箱,并对垃圾箱定期进行喷洒、消毒处理,不污染周边环境;对路段两侧乱写、乱涂、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不间断治理,确保路段两侧墙体、电线杆及灯杆等干净整洁。

(6)镇建成区内的蚊蝇、杂草消杀及密度监测工作由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组织。

(7)加强对公共绿地的养护和管理,保持公共绿地清洁,及时清理死树、枯枝,按时进行修剪,并对缺株断垄及时进行补植。

(8)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镇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严格实行门前“三包”:即包门前卫生,做到门前整洁无垃圾、无积水,无乱丢、乱泼、乱贴、乱倒、乱画、乱挂现象,实行垃圾袋装、桶装化;包门前绿化,管好门前花草树木;包门前秩序,做到门前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摆摊点、乱设标牌、乱停车辆,维护门前各种公共设施。清除门前垃圾、冰雪积水。

(9)优化空气质量,降低污染指数,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对商业性促销、建筑工地、房屋装修、娱乐场所等噪音污染的治理力度,对噪音扰民,影响居民休息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10)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施工工地要做到物料堆放整齐,场地清洁,按照规定标准设置整洁美观的施工围挡,施工现场要硬化出入口;车辆要苫盖严密,不得抛洒遗漏,不慎洒落的要及时清扫干净;沿街门店装修的,要做到及时清理装修垃圾,保持店外现场整洁。

(二)村容村貌整治

1、整治范围:镇驻地村庄;鲁北大街沿路各村庄;各工作片驻地及所辖各村庄。

2、整治重点。

(1)村容村貌整治。以治“差”为重点,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坚决杜绝沿街门面门前乱堆乱放、乱扔垃圾、占道经营;规范广告牌匾安装与设置;集中治理村庄农户门前“三大堆”。

(2)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各村的卫生死角,生活垃圾普遍实行定点堆放,并及时清运处理。每个自然村要建立一处垃圾集中堆放处理点,排水沟顺畅,边沟无垃圾、无污泥、无污水;在村外设置农作物秸杆堆放固定场所,组织村民打扫院内外、房前屋后卫生,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秸杆燃气等清洁能源。

(3)镇村干路整治。加强街道建设和维护,依法拆除主要道路两侧各类违章建筑物,冬季及时清理道路积雪,保证交通畅通。全面取缔占道经营、打场晒粮等违法行为,优化和改善公路通行环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加强管理,强化巡查,坚决制止和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对公路两侧建筑、穿村路段实施统一整治,视野范围内无垃圾堆、柴草堆和粪堆。

(4)环境污染整治。环保等部门做好督导,坚决取缔“十五土小”企业,严格治理工业污水乱排、乱放行为。

(5)地块整治。充分利用道路两侧、房前屋后、闲置地块等栽花植树,改善镇域村庄生态环境。

3、工作要求。

(1)要树立立得住、学得了、推得开的典型,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镇容村貌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环卫习惯和文明意识。

(2)各工作片及村庄要着力探索镇容村貌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季度、年度重点整治任务和目标,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使镇容村貌综合整治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建立驻地及村庄长效保洁制度。

(3)由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指挥部组织专人成立环卫管理小组,建立保洁队伍,配备保洁设施。

三、实施步骤

采取集中宣传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自年4月1日开始至年5月31日底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集中宣传动员阶段(年4月1日—4日)。成立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指挥部,负责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工作领导,领导小组将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办事机构,增强贯彻执行环境综合整治的自觉性、主动性。利用宣传车、标语、喇叭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达到此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人人皆知、人人明白,切实把环境综合整治的政治内容宣传给每一位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集中整治阶段(年4月5日至5月10日)。各工作片、村庄要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整治方案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密切协作,配套联动,齐抓共管,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项综合整治任务。

(三)巩固提高阶段(年5月11日—5月31日)。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工作片、各村庄负责加强对各自整治区域的日常管理,重点严防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贴乱画、违章行驶等动态性“脏乱差”现象回潮,并着力加强城乡面貌的美化提升,持续巩固整治成果。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指挥部将组织人员对各工作片、各村庄落实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检查采取随机抽查、进村入户调查等方式,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进行详细检查核实。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进行整改,以备复查。坚决防止“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怪圈的重演。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为确保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成效,成立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指挥部,负责督导活动的开展。各工作片、各村庄都要落实工作责任,安排人员抓落实,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大力宣传动员。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自己应尽的职责,确保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整治活动。对阻挠执法、聚众闹事者,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道路积水整治方案范文6

一、*年工作简要回顾

在*年工作中,建委系统全力以赴,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使城市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改善我区市容市貌,实现区域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综合整治情况

1、城区绿化美化整治。*年,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的,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按照《*年城市绿化责任书》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工作,全区共栽植各种乔灌木52.72万株,新增绿地总面积48.34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5.11万平方米,新增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地面积23.23万平方米,完成拆墙透绿3070米,完成垂直绿化4000余米、栽植苗木10万余株,完成屋顶绿化75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5%、40.8%、14.83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全年绿化建设任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提高。

2、市政设施维修养护。以提高市政设施服务功能为重点,以提高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先后对大街等170余条主、次、支路进行了整治养护,铺设沥青总面积达7.85万平方米,更换人行道花砖5.1万平方米,立沿石约1.6万米,对八里洼南路、水厂路进行改造,新建机非混行道7400平方米,人行道4800平方米,立沿石1600米,新设雨、污水管道2400米。另外,在开展井盖设施专项整治当中,结合“八乱”整治工作,集中对建国小经三路、经五路、马鞍山路、纬四路实施整治,更换复合型井盖、雨箅近1400个(套),其中含复合防盗型材料的627个(套)。另外,为改善河道行洪能力,提升沿边综合环境,先后对韩庄河、袁柳河、新生大沟、兴济河(谷庄桥段——韩庄河桥段)近4660米的河道淤泥进行了清挖,清淤量约4.7万立方米。

3、环卫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专项资金327万元,改造公厕4处,新建2处,新建3处升降式地下垃圾转运站,1处半地下垃圾转运站,1处封闭式垃圾转运站,新建保洁员公寓7处,共计800余平方米。另外。在“八乱”整治中清理垃圾死角230余处,1.4万余立方米,清运建筑垃圾7000余立方米,有效地净化了城区环境。另外,加大了居民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力度和建筑垃圾的管理处置力度,对辖区主、次道路和繁华地区的落地垃圾收集点进行收运。目前,全区垃圾袋装化收集率达到91%,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到100%,主次干道洒水率、保洁率均达100%。城区主次干道机扫率达到77.6%。

4、居民小区整治工作。居民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是树立和落实执政为民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实现城市环境和谐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打造精品”上下功夫,重点进行绿化提升,通过建造小区楼间街心花园,安装健身器材,增设石桌石凳,努力提升小区品味和社区文化氛围,较好地优化了小区环境。今年以来,先后对辖区内13个开放式居民小区环境整治进行了有力推进,重点对王官庄八团小区、舜玉南(北)区、六一片区、岔路街六区进行了综合整治;对舜城片区进行了改造提升;对玉函北区、贵都花园等7个居民小区进行了规范管理,各小区面貌得到显著提升。

5、户外广告牌匾整治。今年以来,我们联合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先后对英雄山路、纬一路、纬二路、舜玉南北街、建设路、二七南路等16条重点道路两侧的广告牌匾进行了全面整治,统一了广告牌匾材质和规格,进一步完善了辖区道路沿街牌匾信息库。全年,共拆除违章设置的灯箱、广告1.5万余块、6.8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对辖区内道路、小区、建(构)筑物墙体上的乱贴、乱挂、乱画的小广告牌、布幅布幔等与文明城市不协调的行为进行集中清理,市区容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6、人防设施建设。在人民防空“长期准备,平战结合,重点建设”的方针指导下,对辖区内的75408.96平方米的人防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今年投资近10万元,重点整治了*二路(八一立交桥北至经七路)地下人防工程积水问题。本着和平时期人防工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响应政府号召,节水保泉开发水资源,有效利用防空洞内的积水,变废为宝;根据市人防办的要求和战备需要,严格落实了警报管理维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各警报点的警报器进行全面除锈刷漆等维护管理,目前全区共安装警报器38台,今年新增10台,有效确保了每年5月3日试鸣工作的万无一失,辖区警报鸣响覆盖率达到了95%。

7、旧村(居)改造工作。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线,结合道路拓宽改造和重点区域整治,与市、区整体规划衔接,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在协调做好对在建违规违法工程处理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总体策划方案的拟制工作。对辖区内旧村(居)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引导试点村居做好土地、规划、执法等部门的衔接工作,全力推进试点村居的手续办理进度,按照《济南市城区旧村(居)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编报及项目办理流程的暂行规定》,我区的小岭村、杨家庄村、山凹居等8个村居现已进入了程序办理阶段。其中,我区把党家办事处小庄村确定为*年度村庄整治试点单位,总投资近80余万元,完成旱厕改造2处,铺设地下管道600米,绿化6000余平方米,新架设低压线路3000余米,安装路灯设施600盏,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

8、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重点在抓好工程质量上做文章,以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工作程序为蓝本,强化过程控制,突出对结构质量、材料的控制,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杜绝了重大恶性倒塌事故的发生。监督工作基本实现了由遏制性监督向疏导性监督的转变。今年共监督工程85项,面积近57.6万平方米,现场监督次数265人次,监督记录265份,抽检材料共计246组,投诉率为零,合格率达到100%。较好的完成监督任务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9、防汛及河道整治情况。区委、区政府对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及防汛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区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区城市防汛指挥部,与33个防汛责任单位签订了《防汛责任书》。区防汛办根据防汛任务和降雨情况,制订了《市中区城市防汛预案》;通过制作宣传栏、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向低洼地区和河道两岸的居民和业户广泛宣传河道综合整治及防汛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河道综合整治及防汛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责任单位各负其责、全民积极参与的防汛工作氛围。为做好河道(沟渠)占用棚盖清理工作,按照区清理河道(沟渠)占用棚盖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拆除占压棚盖河道建(构)筑物面积近4万平方米;另外,清理河道垃圾、淤泥1.9万余立方米,通过截污水、疏河道、披绿装、造景观,从根本上改变沿岸环境面貌。

10、房地产开发工作。公司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场为导向,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完成了办公楼室外工程、山景嘉园小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后期维护工作、马武寨小区规划和柏石峪村民的安置工程等。目前,马武寨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土地测量工作已完成,为小区今后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花山峪、石青崖和柏石峪两个项目工程回迁区规划方案基本确定,根据规划要求已委托研究设计院积极办理两个回迁区的环境评估报告、地质灾害报告、水土流失报告等相关文件。

11、迎全运会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迎接第*全国运动会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委全力以赴推进各项整治工作,依照《市中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中区迎全运会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专门成立了迎全运会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项目进行了明确分工,制定并细化了整治方案。目前,各项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2、城管重心下移和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深化城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全面铺开、重点推进、梯次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管工作重心下移,并着手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目前,我区已成立了区、街两级城市管理委员会,选定了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数字化城管监督和指挥中心,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城管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制定了《市中区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市中区城建系统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和《市中区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计分标准》,重新界定和明确了各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建立起了奖惩制度,为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为各办事处城管委配备了专用车辆和城管协管员,大大增强了城管一线的工作力量。

(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1﹒重点道路建设情况。重点道路建设是我市“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重点工作,本着对工程精益求精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强力推进重点道路工程建设。其中104国道市中段快车道已全线通车,副道及绿化带的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阳光新路、舜耕路基本达到通车条件。

2﹒棚户区改造情况。根据市里安排,我区计划在3年内完成馆驿街以南片区、天桥南三角地、魏家庄片区、普利门片区、自由大街片区、中山公园东片区、上新街片区7个改造片区,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共涉及居民9000多户。我区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作用,使整个棚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实际操作中,棚改办本着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进行,目前,馆驿街以南片区、魏家庄片区、天桥南三角地地块三个片区都已顺利进入实质性动迁程序。普利门、中山公园东、自由大街、上新街四个片区,已完成详细的调查摸底工作,其它相关手续正在完善中。

3﹒户表改造工程情况。自来水户表计量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工作中我们对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质量、施工材料来源、经费支出和施工安全严格把关,强化质量意识,合理安排工期,共受理居民改造申请4万余户,已竣工3.9万余户。

二、主要做法

在整治工作中,我委注重在“六个”结合上做文章,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推动的效果。

一是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结合。整治工作中,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责任单位和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特别是各办(镇)作为属地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办(镇)书记亲自抓,主任(镇长)靠上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工作上分级负责,整体推进,按照职责分工,扎扎实实地开展整治活动。

二是全面整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对重点区域(部位)、重点路段和重点问题,我委都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妥善的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对全区范围内的“八乱”现象进行拉网式清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

三是政府管理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各责任单位和部门紧紧围绕整治目标和工作重点,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不断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强化日常管理,并广泛发动辖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把各项整治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巩固整治成果。

四是工作落实与考评通报相结合。各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每日将整治工作情况报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由督查组负责督促检查各责任单位落实整治工作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与此同时,结合督查考评情况,及时对行动迅速、工作扎实、成绩优异的单位进行表扬;对行动迟缓、落实成效低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五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充分发挥热线平台作用,通过向社会公布的热线电话和12319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做到零距离、无障碍接受社会各界举报、投诉、监督。坚持治标与治本并重的原则,不断提高整治效率和质量,及时化解矛盾,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六是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在建立长效管理体制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按照属地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动态管理与条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综合整治责任区域进行了明确划分,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城市环境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治本措施,实施规范化管理,在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方面见成效。

三、存在的不足

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个别单位主观能动性不够,工作较被动,不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够,在整治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衔接不到位的情况。三是舆论宣传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2*年工作初步设想

2*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城市建设管理与党建工作并举,把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城建管理水平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狠抓全面建设,突出重点,大胆创新,继续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管理的新路子、新渠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目标要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在抓好全面建设的同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以“三大攻坚战”为重点,以“净化、绿化、美化”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数字化管理,不断深化城管体制改革。二是继续做好城区绿化美化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区城市化进程。三是搞好环卫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搞好垃圾清运和道路保洁,同时,紧紧围绕小区管理这个难点,建立并逐步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四是继续搞好户外广告及城市照明综合整治工作,严格户外广告牌匾设置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完成主要道路乱贴、乱挂“野”广告牌、布幅的取缔工作,规范道路两侧牌匾广告,治理“八乱”行为,维护良好的城建管理秩序。

2、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市、区两级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前形势,认真总结重点工程的建设经验,本着对工程精益求精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道路、市场等工程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定任务目标和工作时限,倒排工期,逐项落实。同时,加强领导,搞好宣传,积极同市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确保重点工程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打造精品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

3、大力推进旧村(居)改造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和城市建设发展目标,以人为本,结合实际,以旧村(居)改造为依托,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不断改善城乡容貌环境,实现城乡面貌大变样,全面提升省城南部整体形象。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镇村道路改造,搞好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的基础设施。二是搞好工作衔接与配合,并注意做好群众工作,为拆迁安置、施工建设提供宽松条件。三是加快旧村(居)改造策划方案的报审工作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