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社会组织会计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盈利社会组织会计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盈利社会组织会计准则

非盈利社会组织会计准则范文1

随着市场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非企业会计的环境发生了三大变化: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民办非营利组织日益壮大。在这种形势下,非企业会计改革势在必行。,我国非企业会计仅限于预算会计的范畴,结构体系不健全,适用范围狭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客观需要。

依据会计主体是否具有营利性,会计体系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两个分支。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成功“入世”,企业会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但是,非企业财务会计却未能适应其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得到发展。因此,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科学构建非企业会计组织体系成为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基础性。

一、我国非企业会计的现状分析

国际上,非企业会计多体现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我国非企业会计是指预算会计,主要包括财政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国库会计等。这种预算会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沿革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预算会计体系,即分为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两大分支。1998年的预算会计改革后,预算会计体系出现了一些变化:细化了单位预算会计,对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分别做出了规定,出台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除此之外,对基本建设单位、社保基金等特殊会计主体和特殊会计事项颁布了相应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制度。

但近年来,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首先,预算会计体系的结构不严谨。预算会计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性差,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空白之处,不同预算会计制度规定之间存在矛盾。这就造成预算会计所反映的财政资金、资源的占用和使用等情况不准确,财政预算管理的效果。

其次,预算会计主体的范围不明确。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事业单位组成复杂,其中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还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从事经营活动,具有企业的性质。因此,所有事业单位都适用事业单位会计显然不妥。二是缺乏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特别是对民办非营利组织适用何种会计没有明确的规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办非营利组织不断的壮大,已成为继政府组织和企业之后的重要主体,也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民间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的捐赠,不存在财政资金的投入,所以民间非营利单位适用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显然不合适。并且由于民办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性,也不能适用企业会计,这就造成了会计体系上出现空缺。

再次,预算会计的信息不能满足公共财政的管理需要。公共财政顾名思义是为社会、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国家财政,它要求国家财政管理从为政府自我服务转变到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上来。预算会计(政府会计等)作为财政管理的一个途径,也必须从以政府预算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进行管理为中心上来。目前的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会计报告侧重于对预算收支的反映,忽略了对单位财务状况(包括财政资金、资源在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效益、效率等)等信息的反映。因此,预算会计与我国公共财政的要求不相适应。

最后,预算会计无法适应会计国际化的要求。预算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到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中来。随着我国参加国际组织和参与国际事务的增多,特别是政府海外筹资的增加,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对我国政府财政信息更加关注,预算会计作为提供财政信息的重要手段,它的可比性、可理解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后于1998年和2001年通过和修订了《财政透明度良好做法守则-原则宣言》和《财政透明度手册》,其核心要求是政府应当定期向公众提供全面并且真实的财政信息,并对公开财政信息的、程序以及如何确保这些信息的质量进行了具体规范。而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在结构体系、制度内容、会计基础、报告体系等众多方面与国际惯例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阻碍了我国政府财政信息的提供和被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的认可,难以适应会计国际化的要求。

二、构建我国非体系

(一)会计环境的变化对我国非企业会计体系结构的

纵观会计史,会计环境的变迁往往成为推动会计改革进程的动力。重新构建我国非企业会计体系,首先需要从会计环境入手。在我国影响非企业会计体系结构的几个主要环境因素有:

第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对非企业会计中的政府会计有重大影响。政府会计必须适应财政体制的要求,与政府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方式保持一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共财政的建立,对政府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2000年后,我国陆续实施了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政府采购改革和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等,标志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已将重点从财政收入方面转移到财政支出管理方面来。因此,政府会计作为政府支出的重要核算手段,所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政府会计信息的种类需要更加丰富,信息的需要更加细化和精确,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等质量特征需要不断提高。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会计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反映政府职能履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情况;2.反映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3.考察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情况;4.反映政府采购的情况;5.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情况;6.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7.提供其他政府宏观管理需要的信息。

第二,我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非企业会计中事业单位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有重要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与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事业组织体系。对承担政府职能且不宜撤销的事业单位,应转变为政府部门;对公益性事务较少、可以改制为企业的,或者从事大量市场经营活动、企业色彩比较浓重的事业单位,应明确转变为企业;改革后公益类事业单位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主体,这些事业单位性质特点是:非政府也非“ 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和非盈利也非变相盈利。可以看出,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医疗、科研、文娱、等公共服务,具有典型的非营利性,这一点与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可以与民办非营利组织共同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非营利组织会计必须提供(1)事业单位事业发展和公共产品、服务提供的成本效益情况;(2)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3)向资金捐赠者提供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4)其他有用信息。同时,事业单位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拨款,这与执行预算的政府组织的特点很相似。因此,事业单位所适用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必须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预算收支等加以反映。即事业单位作为全国预算执行的一个有机部分,必须提供其财政预算的相关信息。

第三,市场经济下民办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对非企业会计体系构建有很大影响。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公益事业都由国家包揽下来,基本不存在民办非营利组织,因此在我国会计体系中未对民办非营利组织会计做任何规定。然而,民办非营利组织不断壮大,“一方面可以弥补公共财政资金在公共产品投入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到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因此,民办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是积极的。这就要求非企业会计体系必须包含民办非营利组织会计。笔者认为,民办非营利组织与事业单位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可以共同使用非营利组织会计。但是,从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民办非营利组织不会成为发展社会事业的主要力量,与政府投资的事业单位相比,无论其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相差很多,因此,对于民办非营利组织而言它所适用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当更加简单。同时,与事业单位不同,民办非营利组织无财政预算资金来源,它所适用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也不需要反映预算收支等信息。

(二)我国非企业会计体系的构成

非盈利社会组织会计准则范文2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会计核算 异同点

会计核算也叫做会计反映,会计核算是指用货币来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针对要分析的会计主体,来分析和反映它的资金运动情况,大部分情况下的会计核算是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了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一个事后核算。合理有效的会计反映是做好企业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显著的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对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有效的会计反映也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本单位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因此,不管是公共事业单位还是一般企业单位都必须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明确各项财务收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一、公共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特征和性质

在我国社会体系中,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其自身的作用,都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公共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单位性质的不同,其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有一定的区别。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公共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各自的特征和性质。

公用事业单位广义上是讲能承担一定社会服务的行业单位,比如教育,医疗,通信,交通,环保等部门和行业,是能维持公共社会服务设施的公司。它处在自然垄断之下,大部分由政府来控制,如果是私营那么它会被行政法则所监督。而企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则占有较大的比例,企业单位主要是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生产性单位,企业的盈利和亏损全由企业自身负责。企业单位也分私人企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私企为个人所有,国企为国家所有。但不论是哪种,私企和国企的管理者都有着大部分的自。

二、二者会计核算中的差异

正是由于公共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间单位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其会计核算工作也有着一定的差别。

(一)单位性质不同造成的会计核算差异

公用事业单位主要针对于社会服务的行业单位,维持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行政性单位。它通常受制于政府控制,受国家行政法规的监督。所以公用事业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进行成本核算的,各种成本的支出都是以社会服务为重点,达到社会服务的要求便是公用事业单位的本则。公用事业单位即使有成本的核算,也应该是内部的成本核算,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了利润及利润的分配核算,甚至可以说公用事业单位产生的利润某些是‘隐形’的。公共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的发放和社会福利都是由财政部门的拨款和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取得的收入来支付。

但是企业单位又完全不同,因为它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生产性单位,必须自己承担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盈利和亏损,所以它要进行成本核算,而且是必须进行成本核算。企业单位通过合理的成本核算,来进行盈亏配比,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合理的会计核算能够及时地反应一个企业的运营情况,为领导者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二)会计核算在两单位收入上的差异

不管是公用事业单位还是一般企业单位,在收入和利润上都要收入有素。虽然两者都是组成国家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二者在收入的性质上还是有这本质区别。

上文中我们提到公用事业单位所产生的利润是‘隐形’的,这个隐形的意思是指公用事业单位所取得的收入是从国家或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和利润:主要是从上级财政部门、上级的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所取得的收入,这也决定了它的非偿还性特点。公共事业单位工作性质是为社会公众进行服务,维护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公用事业单位收入是为了补偿社会的支出,而不是为了盈利。

而一般企业单位的收入指的是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总收入。这就决定了企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是靠企业运营过程中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所产生的经济收入,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三)企业核算在两单位支出费用上的差异

公用事业单位为了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它所进行的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各项经济资金的耗费和损失,以及单位进行基本建设所产生的开支都是按照预算向所属上级部门申请,然后按照财政实际拨款数额进行的。它的目的是用于耗费,来进行服务和创造价值。而一般企业单位所支出的费用主要是发生在生产研发产品、销售商品过程中,以及为员工提供劳务和社保等活动上所产生的经济上的流出。这些费用支出的多少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营业利润,都会被纳入企业利润的核算要素中去。而公用事业单位基本属于非盈利的国家社会组织,自然也就没有利润这项会计核算要素。

(四)公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系中,我国的会计核算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方法。公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根据单位运营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权责发生制。另外,我国的公用事业单位在进行专业的社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在行政部门的监督下,还可以开展多种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一般来说,我国公用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和监督过程中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对经营性收支业务则采用权责发生制。而就一般的企业单位而言,它是以盈利为目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五)两单位在会计核算要素构成上的区别

公用事业单位由于与一般企业单位在日常运营方式、运营所产生利益结果上存在本质区别,所以这两者在会计核算要素的构成上也有着明显差异。公用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要素主要分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和收入大类。而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要素则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和费用五大类。另外,由于公用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单位两者的资产和负债在本质的差异,所以,我们下面对两单位会计的会计核算公式进行区别和分析。

(六)两单位会计核算公式不同

公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等式应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个公式反应了公用事业单位在业务运营过程中的收支费用情况以及净资产的增值情况。这个公式是一个动态的公式。因为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上级财政部门拨款取得,必须要严格监督各项运营活动所产生的支出耗费,进而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公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都是采用动态公式。

一般企业单位的会计公式与公用事业单位不同,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公式应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既反映了会计核算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又反映了企业单位资产的归属关系,表明企业单位和企业单位所有者的关系各自独立,所以这个公式为静态公式。

三、公用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相同点

从上面我们分析了公用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的区别和差异,也列出了这两者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公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一般企业单位会计核算都是会计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们两者之间也肯定是有联系和相同点的。

公用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单位其实就是国家经济体系中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中的缩影。因此公共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也是我国会计核算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即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管是在公共事业单位还是一般企业当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在我国会计核算体系中,公共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都是以人民币作为会计核算的记账本位币,对于业务运作中发生的各种外币收支项目一般是折算为人民币进行核算,对于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也可以指定某一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其次,在会计记账中的一些基本规定,公共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求也都是相同的。例如:编制会计报表时,应按照编报日期的人民币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反映,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会计核算应当按会计期间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实行历年制,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以公历起讫日期为准。在相关的会计要素中都有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项目。

综上所述,公用事业单位会计与一般企业会计之间即存在着相同点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伴随着国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企业单位会计得到了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差异会逐步缩小,但是两者的本质差异是无法消除的。

参考文献:

[1]殷雁.论企业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差异[J].现代商业,2013(14)

[2]秦桂英.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7)

[3]邵金贺.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