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整改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整改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整改报告

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整改报告范文1

一、坚持立足大局,以百倍努力把服务经济发展工作做“好”

(一)依法组织税收收入。2014年,上级下达的全年国税收入任务是比2013年实绩增长8%,达到25.54亿元。要在深入贯彻组织收入原则、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同时,坚持收好税与保稳定相结合、优服务与惠民生相结合,着力巩固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提高税收收入质量。

(二)深入推进“营改增”试点。抓好收派服务、邮政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扩面工作,密切跟踪“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实时掌握试点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各类问题。深化“营改增”试点效应分析,全面分析政策执行对税收收入、经济发展的影响,鼓励试点行业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把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转化为试点行业发展的后续动力。

(三)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浙商创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等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减压纾困力度。发挥固定资产抵扣政策作用,促进生产性有效投入,助力企业梯队培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时贯彻出口退(免)税政策,完善出口退税服务,引导出口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优势,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四)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科学评估税收收入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跟踪反馈政策执行效果或难点,及时报告、研究、解决政策执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政策瓶颈,深入开展税收专题调研,从税收角度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二、坚持依法行政,以严谨态度把税收执法工作做“实”

(一)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心,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推行理性执法,运用行政指导、服务、疏导、教育等柔性执法手段,规范税收行政行为、化解涉税矛盾纠纷。继续抓好税收执法督察,按季确定重点内容开展执法督察,实现执法督察工作日常化。全面开展依法行政考核,推动“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二)完善普法教育平台。借助税收宣传月活动,完善“纳税人之家”、“税企通”等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实体平台,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法制宣传平台建设,加强与法制办、普法办的工作联系,就依法行政共性问题进行探索。

(三)营造公平税收环境。以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为手段,坚决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以行业税收监控模型为依托,建立覆盖全县主要产品和行业的“行业电销比指标体系”,强化纳税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稽查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涉税检举及行业税收风险的引导和预警。

三、坚持改革创新,以创优精神把税收征管工作做“精”

(一)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强化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中心的功用,建立相应的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及处置的组织和网络,明晰各部门和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在全局范围内形成一个闭环的风险管理模式。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各科室、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紧密协作,希望全局上下按照《新昌县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监控及处置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继续修订和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作业指导书》,对目前工作中内容要求、职责界限等尚不清晰的事项进行明确。建立一整套适应专业化管理要求的考核激励机制,制订和落实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及处置工作制度,探索建立“税收联系员”和“税收核查员”工作制度,为把税源专业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提供切实保障。

(二)加强各税种管理。做好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扩面后的税法宣传、政策辅导和风险防控工作。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协作,加大反避税调查力度,加强“走出去”企业的服务与管理。推进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加强股权转让所得税管理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管理。进一步完善车购税二维码电子化管理,探索经销商代办车购税和车管所代征车购税的可行性方案。

(三)提升信息管税水平。外部要完善第三方涉税信息获取机制,同时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的应用与成果转化;内部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内外部信息的整合、数据分析和加工,加强对信息的增值利用。深化网络发票综合应用,做好重点行业普通发票税前扣除的验证工作,推进电力发票信息实际应用。加强对各类应用系统运行的日常监控,加强对纳税人端涉税应用系统联系点企业的技术保障。

(四)坚持管理创新。以省局管理创新推广项目为重点,结合新昌实际,加强推广运用。重视日常运用情况的分析,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推广出成效。针对税收执法、征收管理、干部队伍、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将管理创新作为强化管理、堵漏增收、优化服务、提能增效的基本途径。通过归纳、总结历年管理创新项目,评估项目 的实际效果。对“农产品三定两检”、“廉情信息管理系统”等效用较好的创新项目,在深入运用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努力提升实际效能。同时,整合效用类似或分兵作战效用较小的项目,舍弃对当前工作不适用的项目,不断提高创新实效。

四、坚持提速减负,以先进理念把纳税服务工作做“优”

(一)加快推进纳税服务绩效评价。进一步明确服务流程,解决什么情况下提供何种服务的问题。完善、细化服务岗责,解决如何开展服务的问题。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反映服务情况。应用纳税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纳税服务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制定外部评测管理办法,开展纳税服务绩效分析,促进纳税服务工作持续改进。

(二)持续创新纳税服务举措。完善“网上办税厅”功能,做好12366服务热线保障工作,逐步建立起包括网络服务平台、电话短信平台和自助服务平台在内的三位一体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涉税权益保障机制建设,拓展纳税服务监督渠道,完善纳税人意见征询机制,建立健全纳税人参与税收事务的制度。积极开展涉税风险提示服务,做好一般风险重点税源企业的提示类应对工作,帮助纳税人降低涉税风险。加强信用评定管理,发挥信用等级管理的综合效应。进一步优化“红背心”志愿者队伍,开拓新的纳税志愿服务项目。

五、坚持以人为本,以更高标准把队伍建设工作做“强”

(一)大力弘扬国税正能量。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努力提升文明创建层次,积极营造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风气。加强对典型事迹、好人好事的发掘、表扬和奖励,以“正能量”激励干部。以举办心理学讲座、推荐心理学读本、建立心理舒缓室等方式,多渠道化解干部的各类思想问题,缓解干部压力,营造和谐、包容、快乐的工作氛围。

(二)构建绩效管理体系。2014年,省、市局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替代此前的工作目标综合考核,我们要围绕《浙江省国税系统绩效管理办法》,以现有应用系统为主要数据来源,搭建涵盖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计划、实施、考核、反馈、沟通、改进诸环节的信息平台,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充分依托《浙江省国税系统基层单位标准岗位职责》和《省级关键绩效指标KPI》,结合我局特色的个性指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岗位绩效管理,实现绩效考核的“到岗到人”,从而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抓好领导干部、专业骨干和一线人员“三支队伍”培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其履行领导职务的能力;加强专业化骨干人才培训,贯彻落实《浙江省国税系统专业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基层一线人员培训,综合运用团队学习、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网络培训等多种教育培训方式,确保一线人员培训和学习的制度化、经常化。优化完善和充分利用好税收执法与效能管理系统(LEP系统),依托LEP系统加强干部上下班纪律管理、日常性工作待办事项提醒等,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六、坚持惩防并举,以法治要求把党风廉政工作做“严”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反对‘’、服务群众”为重点,查找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二)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贯彻落实《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进一步梳理权力事项,查找风险点,完善防控措施。依托廉情信息管理系统,深入开展“日省、月思、季评、年述”廉政主题教育活动。巩固政风行风作风建设成果,积极参加地方行风评议、行风热线等活动,继续深入推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机关服务品牌、示范服务厅等创建工作,提高国税部门的社会满意度。

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整改报告范文2

提高组织收入质量。强化收入动态管理,从区域税收负担率、行业税收负担率、零负申报率等入手,认真做好收入质量评价工作,促进组织收入原则的落实。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特别是深入调研“营改增”后对税源结构、收入目标等的影响,强化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经济税源分析,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密切关注税收收入异常情况,防止虚收空转税款的发生,对违规行为予以纠正。加强会统报表、重点税源报表编制和票证报表工作,加强税款征收缴库的监管,防止有税不收或寅吃卯粮,调度和指导办税服务厅做好催报催缴工作,加强欠税管理。不断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加强税收数据情报管理和税收风险应对工作的紧密结合,实现税收风险管理各环节的有效衔接。

提高税种管理水平。增值税方面:突出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实、固定资产抵扣、运输发票抵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特殊税种项目监控管理,巩固拓展行业专项评估成果;深度挖掘分析出口退税对经济税收的影响,深入推进出口退税风险评估;加强“营改增”政策效应跟踪管理,确保营改增政策落到实处。做好运力监控软件的应用。企业所得税方面:强化企业所得税分级分类管理,完善企业所得税预缴管理。建立行业评估模型,选择1-2个相近行业推广应用。提炼总结企业上下游信息情报应用经验,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的增值应用,积累“链条式”管理的经验。国际税收和反避税管理方面:强化非居民税收风险管理。建立以居民企业对外支付项目监控管理为依托,以付汇税务备案开具审核和后续跟踪管理为重点,以非居民税收管理与税收情报交换相互支持,强化部门配合和第三方信息管理,加强对情报的源头控管和增值利用,多手段多角度提升非居民税收管理水平。提升反避税工作水平。抓好关联交易数据采集质量的源头控管。重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的宣传培训和辅导,加强关联关系确认和关联交易申报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审核和复核。做好同期资料准备的各项工作。对跨国关联交易频繁且金额较大的企业,审核确认应提供关联交易同期资料企业名单,辅导企业做好年度同期资料的准备工作,为未来的转让定价调查奠定基础。

(二)抓法治、促规范,提升税收执法“公信力”

规范税收秩序。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打击发票违法犯罪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发票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市稽查局“四专”职能建设,提升稽查工作效能。创新稽查手段,全面实行检查预案管理,完善项目化检查方法,建立项目化检查评价机制,大力推行链式检查,应用计算机查账软件,提升对信息化管理企业的稽查能力。认真做好重大税务案件的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大要案审理的质量和效率。加大对税收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发挥警示和威慑作用。

完善内控机制。利用综合监督评价信息平台,健全基于税收执法全流程的监控指标体系。将执法督察、内控机制、执法监察渗透到税收管理各个环节,重点突出重大税收执法风险领域,特别是容易产生不良执法后果的问题与环节,开展风险教育,健全制约机制,对重要政策规定、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落实实行风险评估前置。完善控制措施和问责制度,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追究过错责任,并进一步加强查后分析整改。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三)抓改革、促管理,提升税收征管“支撑力”

深化税源专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推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专业化。强化信息情报管理,以县政府综合治税平台为依托,深入挖掘第三方信息采集的广度及深度,在大量采集情报的基础上,对情报进行分门别类,进行汇总分析、比对评价,提高情报的采集质量、应用效果。加强风险分析识别,规范案头分析,开展项目化识别,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高风险行业、企业,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进行推送。制作两个行业的风险应对模板,提炼风险应对指标,实现风险应对的菜单化。落实跟踪质疑复核,为风险管理团队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提高跟踪质疑的质效,逐步提高风险应对成效。加强对团队成员的业务培训,使每名成员都能调取数据,会使用分析工具,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发现风险、分析风险、找到化解风险的初步方案。

加强营改增试点工作。继续做好试点企业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对重点领域试点纳税人的预警监控,严密防范虚开发票等税收风险,加强营改增异常申报数据的核查,积极做好全县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工作;积极做好营改增政策分析,进一步发挥营改增政策效应,积极推进大企业开展二三产分离,增加国税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和贡献度。

巩固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搜集第三方信息,落实资本交易项目评估工作。协调第三方部门,获取企业工商变更、股权变化等信息,挖掘资本交易项目风险点,在列名大企业开展资本交易项目税收评审工作。创新手段,进一步优化大企业客户服务。梳理企业涉税业务办理流程、税务机关需企业配合的相关事项,编制纳税提醒材料,方便税企协作,促进大企业纳税遵从,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开展大企业汇缴审核工作。

(四)抓服务、促发展,提升和谐征纳“后续力”

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强化对大企业、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服务。提高出口退税效率,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进一步简化优化优惠政策备案、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有利于实体经济和创业就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深入企业、行业,加强对优惠政策落实兑现效果的跟踪分析管理,多渠道、多形式主动了解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兑现落实情况的反馈信息,为政府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基础管理事项有序开展。继续改善办税环境,进一步规范内外标识、做好资料柜、宣传牌、自助办税区等服务设施管理维护,积极参与省局“星级服务厅”评选,确保达到四星级标准;严格按照“一窗多能”模式,精简涉税事项,充分体现“一窗式”、“一站式”办税服务的理念,使征纳双方同时减负;推广应用数据情报综合管理平台和优化后的税源管理平台,完善服务厅、风险管理团队、稽查局等内部机构业务协调、沟通机制。严格执行纳税服务场所各项工作制度,坚决杜绝因主观故意或过失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重大违法乱纪行为、被投诉或新闻媒体曝光而对国税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发生。保持税容税貌整洁端庄,言行举止文明得体,熟练掌握税收政策法规及业务操作技能,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确保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文明高效的服务。

税收宣传形式多样。推进个性化宣传咨询服务,开展分类税法宣传。组建纳税咨询专家团队,以提高政策执行确定性为核心,建立健全口径统一、专业权威、响应及时、全方位、多层次的纳税服务咨询体系,构建税收政策问题的快速沟通和解决机制。充分利用宣传栏、显示屏、触摸屏、自助服务区等宣传媒介,及时更换资料、更新信息,向广大纳税人公开税收政策、审批程序、办税流程,税法知识、创业服务税收优惠政策等信息。

(五)抓队伍、促素质,提升人文兴税“软实力”

强化教育强税措施。加快培养纳税评估、所得税、稽查、大企业和国际税收等税收工作急需紧缺人才,全面开展一线干部岗位分类培训,着力培养熟悉税法和财务会计、懂评估、会查账、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层复合型人才。继续做好日常培训工作;争取开展一期业务骨干外出培训,开阔税务干部视野;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股级干部培训班,提高中层干部业务能力,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充分运用省局等级考试结果,进一步鼓励广大国税干部参加全省的等级考试,不断提高高级通过人数的比例;继续贯彻季度考试制度,调动税务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深化廉洁从税理念。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构建与税收征管现代化相适应的惩防体系,形成涵盖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个环节,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各个时段的全方位的防控体系。开展中层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对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加强对征管改革、营改增、稽查案件执行、出口退税管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以学习贯彻《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重点查办严重破坏制度、严重工作失误、严重损坏国税形象等违法违纪行为,让广大干部通过自身的“尽职免责”从根本上预防职务犯罪。

营造文化兴税氛围。做好“五好和谐基层”创建验收工作,对照五好和谐基层建设标准,总结近两年来创建成绩,以优秀分局为典型,宣传经验做法,查缺补漏,切实抓好整改完善,确保各基层单位顺利通过上级的验收。做好创先争优活动,重点抓好与纳税人打交道的办税服务厅、基层分局的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注重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发掘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丰富经验、有效做法,形成长效机制,让创建成果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以学习贯彻十精神为主题,认真学习新修改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系统党的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调动激发干部积极性的有效载体,着力打造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和谐团队。

(六)抓作风、促效能,提升争创一流“执行力”

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理顺内部职责分工,健全岗责体系,规范工作规程,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能。认真执行县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干部请销假管理制度》的要求严格考勤和请销假管理。县局将延续2014年做法,党组成员轮流带队检查劳动纪律,同时借助兼职监察员等第三方力量明察暗访,全面整顿工作作风。

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整改报告范文3

(一)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思想观念全面转型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提出的“四个统一”、“四化建设”、“四个转变”、“四个更新”、“四高目标”,以及省局提出的“五个机制”、“五个转变”的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工作转型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市场巡查为主线,促进监管方式的转型;以执法办案为先锋,促进监管领域的延伸;以预算管理为抓手,促进系统执法办案装备的升级。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三个一样”,全面树立“四种意识”,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坚持三个一样。一是对待市场主体要像自己的子女一样爱;二是对待消费者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亲;三是对待农民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敬。

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树立国家公务员意识。现在我们不再是“自费公务员”,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了。但国家给我们钱,不是养着我们玩的。我们要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大职能作为。二是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国家赋予了我们一定的权利,这更多的意味着责任。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目标必须细化量化。三是树立创新意识。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活力。要适应新的形势,提高行政效能,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四是树立规范意识。开会不带笔记本不做笔记,会费管理费转罚没,做案件,这些都是不规范的行为。要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事,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制度和政务流程规范,积极行政,依法履职。

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工作目标要从偏重追求经济效益、维持工作正常运转,转向突出社会效益,服务生产经营者、服务消费者、服务社会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工作重心要从定费、收费、查费、催费,转向维护辖区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护民生权益;三是基层人员配置要从围绕完成收费任务安排,转向增强登记服务、市场巡查、消费维权、执法办案力量;四是监管方式要由传统监管转向科学监管,积极探索规范化、程序化、动态化、信息化、长效化的监管方式;五是绩效考评要从“以收费论英雄”转向以服务质量、监管效果、维权效能和社会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定奖惩,探索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服务发展全面转型

按照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0户;新发展农民*合作社50家,其中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10家;新申请注册商标50件,其中农产品商标10件、地理标志1件,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指导签约订单3000份;巩固100家“百企联百村”的成果,新发展20家的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全力服务*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从局市合作双赢的角度,积极推进*城市圈市场主体准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信息网络与电子政务建设等“六个一体化”建设,突破性地办理冠省名、冠*市名的企业登记。

2、全力服务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一区三园”建设。加大服务力度,加强行政指导,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进一步落实市场主体分析报告制度,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落户本地,对40家重点企业实行重点服务,对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项目和“三农”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对困难企业实行上门服务。同时,要严格把关,防止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转移。

3、全力服务全民创业。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深入落实市局出台的政策措施,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的“三送”活动,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农民*合作社、从事农村经纪活动,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探索股权出资、股权出质登记,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着手拟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认真落实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4、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红盾护农、主体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市场兴农等五位一体的服务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探索服务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大力推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积极指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和林产业*合作社发展,更加扎实地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

5、全力服务商标战略。深入贯彻《关于加快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帮扶计划,进一步推进全市商标的突破性发展,大力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注册与管理工作,积极引导企业争创著名(驰名)商标。

6、全力加强“*”品牌建设。以“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快速反馈、快速评价”为目标,市消费者委员会要积极探索建立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的维权网络,建立完善消费者委员会分会工作机制,消灭维权站建设空白乡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经营者自律、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把“*”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使之成为广大消费者全面知晓、全面信任,工商部门快捷处理群众诉求、有效维护消费权益、依法查处违法违章行为的名牌。

7、全力服务个私协组织和会员。按照“转变观念办会、理顺体制立会、民主管理活会、强化服务兴会”的工作理念,对协会工作进行重新定位,科学设置协会运作模式,把协会办成机构健全、管理民主、服务完备、运转高效的现代社团组织。通过建立健全各岗位的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协会干部的服务水平;通过实行集中预算、分级管理、专款专用的财务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通过在登记窗口开办服务点,搭建融资平台、维权平台,不断增强协会的凝聚力,使之真正成为会员之家。

(三)在强化监管上下功夫,市场监管全面转型

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的基本职能。我们要把市场监管职能是否履行到位作为检验和衡量工作转型是否成功的标准来对待,管好“自留地”,种好“责任田”。

1、大胆探索,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按照省局提出的完善属地管理、分类管理、互动管理、人本管理、科学管理机制的要求,通过全面落实《市局片区责任制市场巡查办法》,积极探索六个方面的科学监管方式。一是探索全过程的立体综合动态监管方式;二是探索差别化、多层次的距离监管方式;三是探索城乡统筹全覆盖的维权网络,全力打造“*”品牌;四是探索目标管理、过程监督的效能服务方式;五是探索以集中办案为基础、统分结合、质量控制的执法办案体系;六是探索以“五定”为基础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

2、抓住重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规范市场主体资格,依法做好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企业的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工作,坚决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加强对企业登记行为的监管,重点查处超范围经营、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行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虚假违法广告、合同欺诈、商业贿赂、非法传销、不正当竞争、垄断等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守法经营。全面加强联手打假“惠企”、红盾护农“惠农”、食品安全“惠民”的“三惠”工作,以此作为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来抓。当前重点要抓好农村食品和家电市场监管,以及贯彻《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加强乳制品市场监管。

3、拓展领域,加强新兴领域监管。重点是按照省局*局长提出的“五个延伸”的要求,积极探索网络市场监管、金融市场监管、涉外主体监管的方式方法。一是从主要监管小商小贩,向监管各类市场主体延伸,从监管弱势主体向监管大企业、垄断行业企业、涉外企业等强势主体延伸;二是从主要监管传统集贸市场,向监管各类消费品、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延伸,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延伸;三是从监管面对面的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向监管远程的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延伸;四是从主要监管低端商品,向监管高端商品延伸;五是从查处简单、常规违法行为,向查处复杂、新型违法行为延伸。

4、积极作为,做好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尽职尽责完成地方党委、政府交给我们的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农村,“扫黄打非”,预防青少年犯罪,取缔黑网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任务,以我们的作为赢得我们的地位。

(四)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自身建设全面转型

我们要确立“立足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的理念,围绕“六抓”,全面实施素质兴局工程、科技强局工程、环境优局工程,达到由表及里强素质、从言到行立规矩、自下而上树典型、内整外合正形象的效果。

1、抓人员教育培训。要加强理论学习,按照上级的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会监管、会服务、会办案、会维权、会协调、会电脑操作的“六会”和能调查研究、能出谋划策、能撰写公文、能组织协调、能指导落实的“五能”的思路,加大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全面提高队伍的履职能力。要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对全系统干部继续进行轮训,并组织巡查队员、经检队员等专项培训,深入开展争创“岗位能手”活动。通过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考核、大考试,把队伍素质逐步提高。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推动工商工作转型,力争各分局室、站、队都配备电脑,所有业务软件和办公系统必须全面运用,要求人人学电脑、人人会电脑、人人用电脑,积极开展大清仓、大盘点、大录入、大整改、大规范活动,做到监管领域全覆盖、所有业务全覆盖、所有人员全覆盖。要在基层分局开展自办简报、板报、宣传栏活动,由干部职工自己采写、自己编辑、自己排版,报道身边的小故事、小案例、小建议、小感悟、小变化,努力在全系统形成独特而浓烈的文化氛围。

2、抓职能优化配置。大力推进基层工作重心转移,把以往大量投入收费工作的基层监管力量转向监管、服务、维权和执法工作岗位,防止出现原来的收费人员“无事可干”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调整基层机构职能设置和人员配置。在已经确定的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和人员专长,逐步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二是深化属地监管、科学划片、定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岗位责任制。按照“做什么工作、由谁做、什么时候完成、要达到什么效果,都一清二楚地落实到岗到人”的要求,细化分解每项目标和任务,全面实行“五定”管理,即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职责、定奖惩,在工作中开展“五比”活动,即比服务效果、比监管基础、比执法办案、比社会评价、比干部素质,真正做到目标任务项目化、指标化、数量化、精确化,做到事事有目标、人人有指标、项项有考核、结果有公示、年度有评价。三是切实增强规则治局意识,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修订工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实行流程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工作环节上达到无缝衔接,消除无序状态。

3、抓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深入落实执法“三制”,特别是要在全系统全面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并组织开展一次优秀处罚文书评比活动,切实增强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力、运用力和执行力,做到说透“五个理”,即认定事实的事理、适用法律的法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情理、逻辑思维的哲理、以及答复当事人陈述、申辩的道理,使行政处罚决定书成为宣传工商法律法规的活教材,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载体,成为执法者与执法对象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对不依法、不文明、不廉洁行为坚决追究责任。

4、抓工作绩效考评。彻底改变过去基层工商人员以收费论英雄的绩效考评方式和工作导向,以经济秩序好、食品安全好、消费维权好为市场监管目标,以文明执法好、党员“五个一”活动好、工作纪律好、廉政纪律好为队伍建设目标,以消费者满意、经营者满意、当地政府满意为标准,围绕登记注册准确率,执法办案正确率,食品安全“四个100%一个彻底消除”的到位率,市场主体持照、亮照、年检、验照率,市场巡查分类监管到位率,农资市场监管“五项制度”落实率,办理回复率,消费者投诉调处率,消费投诉案件转化率,户外广告登记率,个体工商户发展数,农民*合作社发展数,注册商标发展数,合同示范文本推广数等考核指标,全面建立和落实新的绩效考评体系。打好自评、互评、领导评、服务对象评、地方领导评“组合拳”,坚决杜绝靠说假话混日子、靠造假过日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