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文1

[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投资率;消费率

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投资需求,就是要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激活国内投资市场,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消费需求,就是通过增收、扩大信贷等经济杠杆,激活国内消费市场,从而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南宁市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内需、消费,同时充分利用北部湾经济开发和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着手打造经济起飞的平台。

2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系分析

2.1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与名义经济周期在大体上保持同步变动的趋势

从“十五”时期到“十一五”时期前三年(2006—2008),南宁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较快而平稳,最小值8%,最大值14.6%;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不均匀,最小值-7.55%,最大值51.74%。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与名义经济周期在大体上保持同步变动的趋势,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峰谷位置在时间上有所差别,经济增长往往滞后于固定资产投资一年达到峰值或是开始上升。第二,南宁市近10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幅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幅度。以年度增长率的离差系数(标准差/均值)来衡量,1999—2008年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幅度(0.5048)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幅度(0.3685)的1.37倍,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幅度(0.3542)的1.43倍。

2.2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系检验

选择2000—2008的年度数据,并对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剔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国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因素的干扰。

固定资产投资函数的选择:GDPt=B0+Bl×FAIr+ut

式中,FAI为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额,GDP为南宁市生产总值,ut为随机误差。

2.3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选择ADF检验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结果是,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以AIC准则为标准,GDPt、FAIt都是I(1)变量,其一阶差分GDPt和FAIt均为平稳时间序列。选取Engle-Granger两步法(E-G)来进行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即:GDPt~I(1),FAIt~I(1),因而可以进行协整回归,其结果如下:

GDPt=0.1526+2.151FAIt

(6.93)(21.86)

R2=0.899DW=1.508

根据Durbin.Watson法对ut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变量GDPt和FAIt是协整的,即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在这一时段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2.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选取滞后长度,可以看出,原假设“GDP不是FAI变化的原因”和“FAI不是GDP变化的原因”均被拒绝了,说明两者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即南宁市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3南宁市消费需求与GDP的关系分析

3.1南宁市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近10年南宁市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增长,但是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要相对缓慢,同时南宁市在全国所有省会中消费总额居于中等地位。

3.2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中份额最大,最稳定的需求期间,虽然南宁市的最终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份额最大的需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9—2008年,南宁市最终消费率平均值为52.27%,同期的投资率平均值为27.1%,而净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为3.2%。更重要的是,与投资相比,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较小,是经济增长中最为稳定的因素。消费需求的刚性决定了在GDP年新增额中,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远小于投资等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因而,消费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3.3消费需求弹性表明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

南宁市名义消费弹性系数在0.31~5.15,并且大部分都在2左右,且最小数值大于0.31,这说明南宁市消费富于弹性,国家实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可以很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这期间,名义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2.15,这说明我国名义消费每增长1%会带动名义GDP增长2.15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

4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需求与GDP的关系分析

4.1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率过高,增长速度过快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南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在高位上持续提高,1999—2008年的平均投资率为50.2%,已经远远超出了全国的平均水平38%。工业化推动、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积极财政政策、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城市化水平加速是造成高投资率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高储蓄导致投资需求偏高。

4.2南宁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

4.2.1农村消费影响消费总量不足

农村消费需求主要是指农村居民满足消费需要并且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支出。目前,农村人口占南宁市人口半数以上,潜在的消费能力巨大。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低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等多种因素,农村居民消费不足。

4.2.2收入因素影响了消费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还是远低于GDP增长速度,居民增收缓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也导致消费需求不足,高收入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低,其消费需求逐渐接近饱和状态,消费增量低于收入的增量。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显著高于高收入阶层,但由于缺乏健全的收入补助机制,使得大量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但缺少必要的消费能力,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4.2.3供给因素影响了消费意愿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文2

关键词:招投标交易中心 固定资产投资 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12年,某市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保障下,全市经济呈现平稳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59.00亿元。该市GDP增幅2012年在全国第二,在西部位居第一。在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背景下,对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入场交易活动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该市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研究项目交易累计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把握该市工程项目建设总规模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工程招投标交易额的关系

(一)固定资产投资与工程招投标交易额的时间序列关系分析

据该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380.00亿元,同比增长2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根据统计信息网的数据整理出2012年度各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并统计2012年各月市工程建设项目总交易额,绘制出如图1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累计总交易额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12012年某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工程建设累计交易额增长图

由图1可以看出,2012年该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由一月份的381.28亿元逐月快速增长至十二月份的938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随时间序列基本呈线性增长;本年度交易中心登记在案的全市工程交易累计总额从一月份的58.44亿元逐月缓慢增长到十二月份的1136.77亿元,其随时间序列同样大致呈现线性增长,工程总交易额的增长速度远没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快。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工程招投标交易额的线性关系分析

2012年交易中心登记在案的全市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与该市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这两个变量关系的散点图如图2所示。

图2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散点图

由图2可看出,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基本呈现线性相关性。设定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为自变量,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额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计算机输出结果如表1和表2。

表1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方差分析

表2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回归结果

由表1和2可得出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线性函数关系为:固定资产投资=-747.618+8.617×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且p值为7.13×10-11,小于显著水平0.05,故可以认为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累计交易额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三)工程招投标交易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是衡量工程建设领域发展稳定性、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工程建设领域发展规模与国民经济总量关系的主要指标之一。从短期看,指标表明工程建设项目年度投资完成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从长期看,它反映工程项目投资在建总规模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交易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如图3所示。

图3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交易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由图3可看出,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交易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1—3月)为平稳增长期,在这段时间内,该比重由15.33%逐步提高到18.88% 。第二阶段(3—8月)为缓慢回落期,期间,该比重由15.33%逐渐回落到13.21% 。第三阶段(8—12月)为平缓期,此阶段该比重始终保持在12%—13%之间。因此,可以确定,2012年该市工程建设项目交易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基本保持在12%—20%之间的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文3

〔关键词〕辽宁;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

一、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2019年1—9月,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同期出现负增长1.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4%,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1%,第二产业投资出现负增长8.1%。另据最新统计数字,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2%。其中,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而从全国来看,2019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3718亿元,同比增长5.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4.1%,中部地区投资增长9.3%,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9%,东北地区投资下降3.7%。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来看,当前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约为28%,远远低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

二、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结构的不均衡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从产业结构看,辽宁省第二产业占比相对较高,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比相对较高,对工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相对较高,但同时第三产业优势不足导致该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限。2019年1—9月,辽宁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为58.5%。从城乡结构看,辽宁省一直以来城镇化率相对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相对有限,加之辽宁省人口外流较为严重,影响了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地区结构看,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前五个地级市GDP占比约70%,其他9个占比仅约30%,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在省内地区间不均衡,相对落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缺口大。从企业规模结构来看,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偏低,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力量不足。

2.严峻的金融环境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供给。一是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开发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对辽宁提供新增贷款越来越少。二是本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偏低,服务地方能力有限。严峻的金融市场环境抑制了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供给能力。

3.预期增加的财政压力将进一步抑制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供给。近年来,辽宁省财政在“保民生”和“促发展”之间艰难权衡,而在2020年国家逆周期调节、减税降费的背景下,辽宁省的财政压力将更大,进而影响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供给能力。

4.营商环境差异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供给和需求。省内和省际间的营商环境差异影响了金融企业和实体企业的选址,进而影响了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供给和需求。目前,虽然辽宁省沈阳和少数地级城市营商环境有较大改善,但多数地级城市的营商环境仍不容乐观。浙江等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省际间的营商环境差距,影响了社会资本固定资产投资选择。

5.政策红利消抵将进一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供给和需求。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港珠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政策优惠,从一定程度上消抵了东北振兴战略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优惠政策。

6.体制和思想观念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潜力的实现。当前,辽宁省干部中不担当、怕问责的心态较为普遍,对干部干事创业的激励过少,对干部出错问责的惩戒过多。直至今日,干部因素依然是制约辽宁振兴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7.抓外部机遇不够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开放性增长。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不深入,与东北亚国家的投资和贸易合作不够,互联互通不够,影响了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潜力释放和开放性增长。

三、提升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对策建议

1.以经济结构优化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一是提升生产业比重,从而增加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二是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增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三是加速推进“突破辽西北”战略,扩大相对落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整体效率。四是政策手段与市场手段兼顾,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结构。

2.分类施策,提升金融机构的信心和风险管控能力。对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当务之急是帮助其降低信贷风险预期和提升其盈利性预期,从而恢复其对辽宁市场的信心。建议突破点:妥善处理原有失败投资项目的善后事宜,最大程度地降低银行损失;做好大型重点项目的推荐和招商。对于本地商业银行来说,政府帮助其渡过难关的方式是扶持和激励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建议突破点:利用与先进兄弟省份的帮扶关系,通过高水平人才引进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提升本地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3.后来居上,发展PPP模式,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当前,辽宁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数量上在全国都相对落后。在2020年国家继续减税降费、逆周期调节的趋势下,亟需大力推广PPP模式,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加入满足基础设施投资的大量资金需求,同时也为社会资本找到了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渠道。对辽宁省的PPP项目数据调查显示,几乎全部地级市的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占政府预算内支出的比重都远低于规定红线,辽宁省大力推广基础设施PPP投融资模式相对具有较大潜力。

4.通过分层学习,缩小地区间营商环境差距。从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到个别省份的“一次不用跑”,各省在行政审批效率层面上的营商环境竞争可谓白热化。对于辽宁省整体来说,在学习先进省份的经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的同时,一定还要高度重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从省内来看,朝阳、阜新等相对落后地区要学习沈阳等城市的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加快一体化、全覆盖的线上行政审批体系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文4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适度规模 控制 模型 预测

一、引言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投资的数量;另一方面,投资规模的变动又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固定资产总投资应当控制在适度的规模之内,探寻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度规模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西安市市情,对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适度规模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固定资产投资适度规模概述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由于它向社会提供了生产能力、运输能力、住宅和公共建筑物等社会供给能力和大量实物,增加了社会财富。虽然由于项目投资建设需要一定周期,这种社会供给能力不一定是即期(当年)的现实供给,而且可能存在滞后的现象,但它却决定着扩大社会再生产有无后续能力和资源的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景,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和减少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导致社会消费需求的不足。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又是巨大的有现实购买力的有效需求,是对社会经济和物质资源的巨大消耗,这无形中就增加了社会的总需求能力,但同时也加大了社会总供给的压力。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又不能过大,过大会使社会总供给能力承担不了。

所以,固定资产投资的总规模,无论过大还是过小,对于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为了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固定资产总投资应当控制在适度的规模之内。

三、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适度规模控制模型的建立

要达到适度的年度投资总规模,从定性上考虑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其一是投资的增加应该在国民生总值增长量所许可的范围内,以使投资有物力基础,不会过度增加社会总供给的压力;二是投资规模的增长要以不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为准则;三是各年总投资规模既要能够满足当年新上项目的需要,又要保证有足够资金满足当年所有的在建项目继续施工的资金投入需要,使其能在计划工期内完工。

在上述投资规模合理性原则的定性分析基础上,利用静态的投入产出等经济学理论,先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度投资规模的大致范围,在该范围内进一步对投资规模进行优化,以确定出适度的年度投资总规模。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应用现代控制论理论,建立一个具有自适应和反馈调节功能的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数学模型,用以确定适度的投资规模。在建模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在对西安市投资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年度国民收入作为状态变量,将全社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可看作是年度平均投资力度)作为控制变量;接着在目标函数的选择上,为了使该模型能够反映西安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将目标函数设计成为对各年国民收入标准输出值的跟踪。最终,建立如下的全社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宏观经济控制的数学模型。

其状态方程为:

Y(k+1)=Q×Y(k)+V×I(k) k=0,1,2,3,…,n-1,①

目标函数为:

J=min[Y(k)-Y*(k)]2,②

约束条件为:Iak≤I(k)≤Ibk, ③

该模型中Y(k)表示第k年的国民收入,在此用第k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I(k)表示第k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V表示效率,即增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能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额;Q表示国民收入的衰减系数:Y(k)表示第k年的国民收入标准输出值;Iak表示第k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最低值;Ibk表示第K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最高值。

四、西安市固定资产适度投资规模控制及预测的实证研究

根据研究的需要和资料获取程度,在该控制模型中笔者选取1996年~2005年10年作为分析区间。模型中其他指标的测算过程如下(由于篇幅原因,各指标的具体测算过程在本文中不予体现):

①Iak与Ibk可以根据定性条件来进行测定。这里设定其最低值Iak为上一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值,最高值设定为上一年国民生产总值;

②V值则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来测定。经过多次回归分析,得到的V值的测算结果为0.418。

③根据西安市市情,对Q值也进行了估算,取值为0.95;

④对于Y*(k),即第k年的国民收入标准输出值,按如下方法计算:按实际的国民收入并综合考虑西安市的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选取1997年~2005年西安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13.36%为标准,以1996年的实际国民收入为初始条件, 分别得到各年国民收入标准输出值为(单位:亿元RMB):457.68(1997年),514.73(1998年),578.90(1999年),651.06(2000年),732.22(2001年),820.51(2002年),937.43(2003年),1171.86(2004年),1267.14(2005年),1439.08(2006年),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利用Mathematica 4软件进行优化模拟(计算程序略)得到西安市各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优值,详见下表:

注:(以上各年实际投资额数据均来自西安市统计年鉴)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1996年~2003年,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实际投资额与最优投资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西安市具体市情分析,上述年份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确实存在相对不足的状况。但是进入2004年以来,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与最优投资额之间的绝对差在逐渐缩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越来越向优化方向发展,充分解释了国家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正在逐步体现出来,西安市投资环境发生较大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效益在不断增强。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考虑到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投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实施,以及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不断增强等因素作用,在投资效益系数v=0.418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采用衰减系数Q=0.94和Q=0.93对西安市2007年~201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适度投资规模的合理区间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预测结果显示,西安市固定资产适度投资规模在2007年~2012年间增长较快,城市管理者应注意投资从数量增加型向持续高效型的转变,逐步提高适度投资规模效益,促使固定资产投资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五、研究意义

通过对西安市1996年~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投资额与投资规模的最优值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该市2007年~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适度规模的最优值区间进行预测和分析,为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优化提供了参考数据,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计划编制和安排不再是盲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逐步向优化方向发展;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固定资产适度投资规模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对深入研究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以及城市的宏观管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西安市统计局:2003年西安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出版社,2003

[2]侯容华 汲凤翔主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研究―理论、实证、案例[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6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文5

引言

“十一五”至今投资年均增长提高到34.7%,GDP年均增长也相应提高到14.9%。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中国为克服外需衰退,平稳度过危机,各级政府积极利用扩大投资政策,陕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陕西GDP达到10 123.48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1]。

戴瑞娇等选取浙江省2004―2007 年17个行业的民间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促进浙江民间投资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对策[2]。邱福林等认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且关联度紧密,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但由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滞后效应的特性,其在投资达到一定年限后,才会对农业经济起促进作用,且效果显著[3]。

黄旭东等通过对陕西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陕西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607个百分点,它的效应超过劳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93个百分点的效应[4]。本文对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好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今后正确处理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投资资金有现实意义[1]。

一、数据选取及变量说明

1.变量的选取

本文考虑两个时间序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来自1983―2012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陕西统计2012》。

3.计量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来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可建立如下模型:

Y=C+βX+u

其中c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u为误差项。

二、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

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需对所有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进行回归可能会导致谬回归,这里采用 ADF 检验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5]。

由上表可以看出,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ADF检验值都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都是平稳序列。

2.协整检验

通过对这两个变量拟合回归模型,求出残差序列,并对残差序列进行是否平稳的单位根检验,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若残差序列非平稳,则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5]。

Yt=13.1645+0.2052Xt+u

ut是I(0),即ut是平稳的,因此,接受Y与X是协整的假设。误差修正项为:

ECMt-1= Y -13.1645 - 0.2052 Xt

由此可得,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 0.2052%,而由变量前的系数为正,则表明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3.误差修正模型建立

上面已经建立了协整方程,而协整关系仅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就是为了建立短期的动态模型以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其既能反映不同时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5]。

以Y的差分Y1为因变量,以X的差分X1、滞后一期的误差修正项et-1为自变量:

Y1=0.2362+0.1209X1-0.762ECMt-1+Vt

根据上面模型的回归参数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ECMt-1反映了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短期波动偏离它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短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经济增长率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短期弹性为 0.1209,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每变动1%,将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0.1209%。

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占很大比例,对于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与我们的结论基本相符。但是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 1%,GDP 将增长 0.1209%,这个值比起几位学者研究全国的0.8 以上要小了很多[6]。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带来了GDP的增加,但投资效益不高,导致经济增长率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间没有完全呈现出等比例变化的趋势,因此陕西的投资计划还需进行调整。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为因果关系,是由于经济的增长带来投资增加,还是因投资的增加带来经济的增长,需进一步的研究。为了检验这一因果关系,我们对上述序列的平稳形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滞后期数分别取5-9来考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当确定5%的显著性水平时,滞后期数为9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0.00030的水平上为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率不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滞后期数为5-8时可以看出均不能拒绝两者之间都不互为Granger原因。由此可见,虽然回归分析部分显示双方都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但滞后期不同,两者之间存在不同因果关系。

研究结论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文6

一、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经济理论界,西方和中国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即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来分析。从要素投入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和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两个方面。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是双向的:扩大投资需求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缩小投资需求则会抑制经济的增长,著名的投资乘数理论便是由此而来。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资源配置最终反映经济结构,而合理的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结构通过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生产流通过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利用、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果影响经济发展,而投资是影响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平衡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逐渐从劳动决定论,经由资本决定论向技术决定论演进,经历了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至新经济理论的发展。

投资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就是 GDP 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同时还可以诱发其他投资行为,是经济体资本存量形成的主要方式,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外在表现,而它对经济体资本存量的形成,才是它的重要内涵。本文正是深入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将更加侧重它的内涵,即对资本存量的形成,促进其他经济资源的利用,共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这一研究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研究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当期相关性,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刘金全等,2002);第二种观点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并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雷辉,2006)。第三种观点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单方向是经济增长原因(蒋晓华,200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乌鲁木齐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乌鲁木齐市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亿多元上升到2013年的2 400亿元,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额从1978年的2亿多元上升到2012年的1 271.59亿元,乌鲁木齐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来研究二者的之间的规律。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乌鲁木齐统计年鉴》和2013年的乌鲁木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处理使用Eviews6.0软件。本文选用时间序列为(1978―2013年),乌鲁木齐全社会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I)作为衡量投资需求的指标,计量单位均为万元,为了消除趋势因素的影响和时间序列的异方差问题,因此变量的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对数形式变换,分别用进行对数变换后的国内生产总值(ln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额(lnFI)表示,其一阶差分用D(lnGDP)和D(lnFI)表示。

(二)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主要用来判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一般回归前要检验数据是否存在单位根,以检验数据的平稳性,避免伪回归,或虚假回归,确保估计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方法对lnGDP 、lnFI和D(lnGDP)和D(lnFI)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由检验结果得知,lnGDP和lnFI两个变量的P值都大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应的临界值,说明这两个序列存在单位根,则拒绝零假设,是非平稳序列。再对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变量的P值都小于5%的临界值,因此这两个序列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即为一阶单整序列,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记为I(1),接下来利用协整分析变量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协整性检验

协整检验的前提是如果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只有当它们的单整阶数相同时,才可能协整。当两个变量协整时,则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反之,当两个变量不是协整时,则它们之间就不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为确定乌鲁木齐GDP和FI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我们根据 Engle-Granger提出的协整检验的两步法对两序列进行检验。

首先,用OLS法估计lnGDP和lnFI 得到以下方程:

LnGDP=1.679526+0.947926lnFI

其中判定系数 R2=0.984253,R2=0.9838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

其次进行残差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残差项为平稳序列,因此得出 lnGDP 与 lnFI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告诉我们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要进一步检验,因果检验用来分析两个序列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检验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放入其他变量的方程中,如果该变量受到其他变量滞后期的影响,则称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揭示变量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它解决了两变量间是双向还是单向影响的问题以及一个变量能够在多大程度被另一个变量解释,而在加入滞后期后解释程度又将如何发生变化。在分析检验的过程中,所需检验的参数模型如下:

C ?W?J?Granger于 1969 年对变量是否有因果关系作出了如下的定义:如果x是引起 y 变化的原因,则x应该有助于预测 y,即在y关于y过去值的回归中,添加x的过去值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应该显著增加回归的解释能力,并且变量y预测变量x在统计上不显著。此时,称x为y的原因(Granger cause)。如果添加x的滞后变量之后,没有显著增加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则x不是y的原因。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FI 与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因此,下面对乌鲁木齐固定资产投资与乌鲁木齐生产总值数据(1978―2013)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的结果(见表3)。 从上页表3可以看出,当滞后期为2和3时,固定资产投资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当滞后期为4和5时,“经济增长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因”与“固定资产不是经济增长的因”原假设的F值均显著地不为零,同时概率值小于10%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因此,总体上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FI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性;第二,FI 增长是GDP增长的原因,FI 增长可以促进GDP增长。同时,GDP 增长是 FI 增长的源泉,经济越发达,越有能力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三、主要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1978―2013 年乌鲁木齐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乌鲁木齐GDP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大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固定资产每增加1.0个百分点,GDP增加0.95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他通过拉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与投资相关行业的产出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说明全社会GDP的变化必然引起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但乌鲁木齐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和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但不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能推动生产总值的增长,反之,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会使生产总值的增长受到不利的影响。这与业界的相关理论是吻合的。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不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格兰杰因,这就意味着,乌鲁木齐生产总值的增加对投资的拉动效果不明显,不足以产生拉动效应。

(二)政策建议

1.从宏观的角度看,要有效提高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就要从新疆长期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协调区域间的投资分配四方面出发,四者互相配合,最终达到提升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目的。

2.固定资产适度规模投资角度。(1)利用好民间资金。乌鲁木齐也有较多民间资金,但实际利用率很低,外流较严重。充分利用民间资金,是减轻财政负担,加快增加投资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为了控制民间资金外流,需采取以下措施:转变政府职能,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尽快取消税费方而的所有制差别待遇;加强对民间投资金融服务,建立民间资本服务的中小金融结构,加入地方金融机构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降低对小企业设立的门槛,具备一定条件就发放贷款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大民营资本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可通过 BOT、TOT 等融资方式吸纳民营资本。(2)利用好外资。乌鲁木齐利用外资的规模较小,现阶段应该抓住内地援疆的时机,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援疆省份的各种资源,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