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范文1
“现在滇池治理的加速度已接近污染发生的加速度,但历史欠账多,即使接近变好的拐点,水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云南大学生态学教授段昌群说。他更担心洱海和抚仙湖,它们的“治理速度还没有跟上污染速度”。
“不能让抚仙湖成为第二个滇池。”在今年初的云南省两会上,云南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今年5月,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继显也公开表示:洱海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和敏感期,稍不留意就会成为第二个滇池。
在人均水资源匮乏的云南,这些高原湖泊是数千万人口的水源地。2007年起,滇池已不再作为昆明人的饮用水源。而如何避免抚仙湖和洱海成为第二个滇池,需要重新审视政府的治理模式。
巨资治污
滇池治污经费高达639亿,但多项治污工程效果被质疑。
7月2日,昆明市西山区王家堆村,面积约40亩的滇池湖面上,漂着绿漆般的蓝藻,一股腐臭味飘荡在村庄上空。堤岸另一侧的池塘里,水葫芦开着紫色的花,铺满水面。两名正在清理湖面的村民说,这次蓝藻暴发已有半个多月,是南风把蓝藻从滇池外海刮到这里―滇池北侧靠近城区的位置。
“年年都这样,天晴时特别臭。”对王家堆村67岁的杨秀珍来说,已习惯了这样的滇池。她记得30多年前,滇池里可以洗澡、抓鱼,湖面上还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仅仅一代人的时间,滇池已面目全非。
“现在滇池治理的加速度其实已接近污染发生的加速度”,云南大学生态学教授段昌群说。环保部今年6月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滇池依旧属于重度污染,全湖总体为中度富营养。而根据此前的数据,去年9月,滇池靠近城区的草海水域,属于重度富营养。这意味着这部分水域内的氮、磷等污染物数量已有所下降。
去年9月25日,斥资80多亿元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完工,计划每年从牛栏江引入6亿吨水注入滇池。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无锡市水利局工程师朱喜认为,这可能是草海污染开始降低的原因。而草海只有10平方公里,占滇池水域的1/30。
“滇池历史欠账多,即使接近变好的拐点,水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只要条件允许,Ⅱ类水质都可能产生蓝藻”,段昌群说。蓝藻被称为生态癌症,会让水体里的生物缺氧死亡。
滇池治污经费投入不少。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滇池治理从1999年开始,预计到明年“十二五”规划结束时,从中央到昆明市各级政府的治理资金共达639亿元。其中420多亿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另外100多亿是“九五”到“十一五”之间的投入。
段昌群认为,2011年开始的滇池治污六大工程,治理思路正确。这六大工程包括:修建环湖截污和环湖路;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拆除湖滨带的房屋、田地,修建5 .4万亩湿地,恢复树林和湖泊;整治35条水质为V类和劣V类的滇池入湖河道;清理滇池湖底富含污染物的淤泥;调水和节水。
但一些环境工程师和生态学家认为,这些工程治理效果存疑。
朱喜5月刚到滇池考察。他认为,环滇池截污工程今年年底完工后,昆明每日产出的生活污水应该能被完全处理,但污水处理厂按照国家一级标准排放中水(处理后的污水),虽然符合国家标准,因排放量过大,所以不会改善滇池水质,需要把排放标准提高到地表水环境五类才行。他说:“这得投入更多的钱,地方政府和国家很难继续增加经费”。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曾广权认为,滇池边新建的湿地,都修成了湿地公园,强调景观功能,并没有真正恢复湿地的净化功能。比如昆明官渡区五甲塘湿地公园里,进入湿地的水要靠泵来抽,而不是自然流入湿地,这是“人工湿地”,不起作用的。而且和300平方公里的滇池水域相比,5万亩的湿地,能起到的净化作用不大。
作为生态修复项目,昆明从2009年开始种植水葫芦治污,却遭到众多批评。王家堆村民杨秀珍说,水葫芦不及时打捞,烂在水里比蓝藻还臭。今年,滇池已不再种植水葫芦。一名曾参与滇池水葫芦生态修复研究的学者表示:国内外的研究的确显示,水葫芦种植面积不超过水域的1/3到1/2,的确能净化水体,但政府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出于利益或政绩,种植密度过大,反而污染水体。
环境承载力
周边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让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
高原湖泊污染难治,首先和这些湖泊的生态系统脆弱有关系,段昌群教授说。但更为头疼的是,这些湖泊又分布在仅占云南全省面积6%的平地上,自然会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运动,云贵高原从一片海洋渐渐升高为陆地。地质断裂下陷,形成了滇池、抚仙湖、洱海这样的高原湖泊。这些湖泊在群山围绕之中,远离大江大河,湖水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和山间河流,山间河流源近短小,会季节性断流,为湖泊提供的水量有限。云南高原又是石灰岩地貌,大量地表水在进入湖泊之前就已渗透流失。
这三个湖泊恰巧位于云南的少雨区,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此前连续五年的云南大旱,让湖泊的平均深度已降低2米。滇池和抚仙湖的出水河道只有一条,湖床平缓,抚仙湖的换水周期接近200年,洱海和滇池的换水周期都在3年以上,当污染物进入湖泊后,极易滞留于湖内。滇池、抚仙湖又处于地球上的磷资源丰富带,若湖泊四周山体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土壤里的磷会被雨水大量冲入滇池,为蓝藻生长提供充足养料。
多份来自环保部门和政府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滇池、抚仙湖和洱海三个湖泊周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数量,已经超过这些高原湖泊的环境承载量。环境容量承载力是指在一个水域,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容纳污水和污染物的最大能力。
生态学家普遍认为,控制城市规模、人口发展,才是保护高原湖泊的最好方式。理论上,滇池流域人口不应超过250万-280万人,但现在滇池流域内人口有357万人。云南大学历史学博士白龙飞研究发现:过去30年,扩大城市规模是决策者的主要方向。据他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昆明应该发展为生态城市还是以工业为基础的国际都市,昆明一直摇摆不定,最后选择模仿北上广,把昆明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边疆前沿开发,结果造成1999年到2000年,滇池水体全部超V类,蓝藻狂长。
2003年之后,昆明城市规划又重新围绕滇池流域发展。2008年制定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 -2020)》,对昆明的定位变更为国际性和战略性,昆明的城市发展更注重人口聚集和城市规模扩大。
白龙飞认为,昆明的城市规划和滇池的污染治理正好相反,城市规划总是超过规划发展,而污染治理总是达不到治理要求。
滇池的问题,正在洱海和抚仙湖重复着。段昌群认为,这两个湖泊的治理速度还没有跟上污染速度。洱海和抚仙湖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带来的生活污水,加重了这些地区的治污压力。
2013年,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局长武继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玉溪市委市政府已在考虑大力调整规划。“以前规划游客是100万人次规模,但目前已连续3年超过480万人次的游客规模。因此,老的污染源没解决,又加上新的污染。”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抚仙湖流域水环境容量承载力处于崩溃状态”。
在洱海,环海排污设施的匮乏,至今没有改善。
今年5月,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继显说,按照国际公式来推算,洱海流域最佳的居住人口为20万,50万人是极限,而目前,洱海流域已有82万人口。公共基础设施,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李继显说,洱海环海路有120公里,但目前真正修建的截污干渠只有下关西洱河以南11公里,加上大丽路、大凤路的截污干渠总共49公里,基础性投入不足,导致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的水直排洱海。
近五年内,大量外来者搬入洱海边的喜洲、才村、双廊,租下村民的老房子,改建为客栈。才村一名将住宅改建为客栈的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有上百个客栈,之前的排污装置就是安装1- 2个化粪池,让所有污水沉淀后直排洱海。今年村里才新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目前,整个村庄南北各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
在南才村,记者看到,300余户居民的污水全部进入一个绿色的净化装置,这个装置每天可以处理50吨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被排入附近的湿地公园,然后流入洱海。当地居民认为,南才村有十几家客栈,每户客栈一天就能产生2-3吨污水,50吨的容量估计无法处理完所有废水。
公共排污系统的匮乏,甚至在双廊引发了外来商户和政府之间的冲突。去年末,当地政府因污染严重,停止给新开客栈发放牌照。一名客栈老板认为,大理的旅游开发已持续多年,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却没有跟上,把污染罪责归咎于客栈,不公平。
要完成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李继显表示:目前政府到位6亿元资金,将抓紧修建环湖排污干渠,但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资金。
围湖开发
保护区内众多商业项目,都从政府拿到规划许可证。
“不能让抚仙湖成为第二个滇池。”在今年初的云南省两会上,云南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2014年3月,云南省环境科学院张晓旭等人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抚仙湖部分区域接近Ⅱ类水,整体处于I类水。
李继显也曾公开表示,洱海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和敏感期,稍不留意就会变成第二个滇池,只要不下雨,不刮风,有太阳,三种情况同时出现,洱海就可能出现蓝藻,“尤其是在八九月份秋老虎的时候最危险”。洱海在2003年、2008年、2013年都曾大面积暴发蓝藻。
对待这样脆弱的湖泊,发展旅游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借湖观景,离湖开发”,段昌群认为。近5年,云南省陆续出台了滇池、抚仙湖、洱海保护条例,今年又通过了《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这些条例基本规定湖岸100米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到湖泊周围山体属于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房屋,二级保护区里限制建房,湿地内禁止建房。
但是无论在滇池,还是在抚仙湖和洱海,都可以发现,大片湖岸不仅被传统的村庄和农田包围,在近两年内又修建了大量以旅游、养生为名的房地产项目,甚至还有高尔夫球场。一些湖岸边的山体上,树木被砍伐,山体泥土。地方政府表示,这些项目都在环保法律生效前拿到了规划许可证,属于合法项目。
2013年开始实施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明确规定,滇池一级保护区内禁建房屋,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开发其他房地,可以建设符合滇池保护规划的生态旅游、文化等建设项目,各行政主管部门在报昆明市政府批准前,当有昆明市滇池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在滇池东南岸,紧贴滇池水域的长腰山,应该属于滇池一级和二级保护区的范围,“古滇王国―天池公馆”项目正在以“旅游文化名城”之名开工。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显示,这是一个房地产项目,由644栋低层住宅、66栋多层住宅、55栋中高层住宅组成。古滇王国在长腰山上除了天池公馆,另外还有两个别墅项目:滨湖御景和湖景林苑。
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曝光了这处地产项目后,7月初,云南媒体报道称:据官方通报,与古滇国项目配套的生态湿地、景区污水净化系统,以及其他区域规划建设的公益性、半公益性旅游项目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配套项目均符合《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目前,长腰山上的这几个楼盘都在正常开工。
和滇池一样,抚仙湖从近年开始,将沿岸100米的村庄和农田全部退出,种植上树木、建造湿地。但是近两年,有4个投资过亿的房地产项目,在农民退出田地房屋后,在抚仙湖岸边修建。洱海东侧,近两年也出现了数个大型楼盘。
紧靠抚仙湖和洱海岸边,至少有两个房地产项目建有高尔夫球场。2004年1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规定地方各级政府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连已办理各项手续,但尚未动工的项目,一律停工。
在抚仙湖东岸的太阳山楼盘,紧贴在湖岸边的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销售,距离湖岸约10米处,是成片的高尔夫球场。销售人员称,球场由开发商和观澜湖会所合作经营,在2012年修建,为保护环境,开发商在球场下方铺设了防渗膜,并在球场后方和公寓楼之间下凹处,建有中水池,球场的污水会流向中水池后再排出。但在现场可以看到,靠近湖边的球场地势向湖泊微微倾斜,即使铺有防渗膜,水也会自然流入湖中,而不是中水池。
洱海东岸尚在建设中的高级楼盘悦榕庄,位于紧贴洱海的山坡上。替悦榕庄预售楼盘的海东方工作人员向客户介绍说,这片面向洱海的山上将会有“1500亩林克斯风格的高尔夫球场”。
2007年9月开始实施的《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规定,抚仙湖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00米的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或者擅自改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一切破坏生态系统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在抚仙湖西岸的九龙晟景楼盘,有1栋“超五星酒店”和2栋公寓楼“迪卡假日”紧贴在湖岸边,销售人员告知,这些楼“距离湖岸50米,是稀缺资源”。在楼盘的宣传册上,还提到这栋超五星级酒店,拥有一个直通湖底的“海底餐厅”,用餐时能看到抚仙湖底的景色。
2013年6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抚仙湖边的楼盘以旅游开发为名违规建设后,据《云南信息报》报道,云南玉溪市委书记张祖林曾承认:舆论监督的情况基本属实,要求“所有工程停下来审批,按照新的规范,进行一次梳理”。但目前记者看到,太阳山和九龙晟景均已完工,正在出售。
2013年4月,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局长武继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曾表示:抚仙湖湖畔的在建项目基本在2007年《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出台之前已审批通过,太阳山的高尔夫球场是在2001年批准,只是一直未动工。
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范文2
关键词:苗族刺绣;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066-0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贵州少数民族在长期共生共存中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广博深厚,如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色香味美的民族饮食、欢乐壮观的民族节日、优美动人的民族歌舞、绚丽多姿的民间戏曲、精美绝伦的民族服饰等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这是人类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贵州少数民族刺绣中,苗族刺绣(简称“苗绣”),与水族“马尾绣”一样都是著名的民族文化遗产。服饰产生之初,只是用以遮羞避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实用之上又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和象征意义,不再限于只是生活中的实用品,而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绣饰是服饰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种美化生活的劳动。2006年国家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共有31项,其中包括贵阳花溪和黔东南雷山县、剑河县的苗绣。苗绣构思大胆、造型奇特、配色巧妙,风格迥异,通过夸张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苗绣取材十分广泛,花木鸟兽,浮云红日,凡人们喜爱之物,都可栩栩如生的表现在苗绣上。苗绣常用于苗族服饰的衣袖、衣领、围腰、围裙、飘带、鞋、背带及小孩帽子上等。
一、苗族刺绣的类型
针法是刺绣的灵魂,针法就像雕刻家手中的刀,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面由它而来,栩栩如生的效果由它而产生。针法就是针在织物上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轨迹,各种轨迹的最终组合便形成了赏心悦目的刺绣图案。苗绣的针法很多,计有平绣、辫绣、绉绣、结绣、缠绣、贴绣、绒绣、堆花、倒针、锑绣等十多种,其中平绣、编卷、缠绣、打籽、堆花、贴花等六种较为常用。
平绣是最为普通的绣法,这种绣法重于图案布局的美观匀称,色调鲜明,有明显的物象感。所谓平绣即指在布上描绘或贴好纸模后,以平针走线构图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单针线,针脚排列均匀,纹路平整光滑。苗族平绣往往与剪纸结合在一起。其方法先把剪好的纸花贴在绣花布或缎子上,然后将花线照着剪纸花纹样绣,直到绣满为止。这种绣法用色不太复杂,习惯以一种色为主,比如蓝色或红色。
编卷以八九根或十三根彩色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每根辨条多数只用一种颜色),然后将这些小辫条在贴好纸花的缎子上,照着纸花的纹杆下铺或皱起来铺在纸花上,一圈一圈的由外向里,另用一根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编绣。
缠绣绣法也先用剪纸花贴在缎子上,再用两颗各穿有线的针来绣。即甲针向乙针缠线,乙针被缠好线后向下刺,回针上来又向甲针缠线,甲针再往下刺,两颗针这样互换着。这种绣法花工太多,现在很少用了。施洞地区红衣盛装的花纹花缘,有的也用缠绣的方法绣上一圈围着,但只用一颗针操作。
打籽绣是将纸贴在绣布上,然后用缠丝线钉花纹的边缘,形成花瓣框架,最后在花框内插针刺绣。插针时,每入一针,回针在布面上,以丝线绕针二至三圈,然后插入布,形成打结的样子,并使画面呈现粒状。苗绣中以打籽技法为服饰主要装饰构图闻名的有台江县革一地区。此地喜用缠丝白线为花瓣钉线,以朱红、浅绿色的打结绣丝进行刺绣,形成以花草、鸟纹为主的水云纹式风格的图案。
堆花是以同色或不同色的布剪成方块或三角形状,再将色布一层叠一层地贴在衬布上图案,丝线钉固而成,此特点是运用色差显花,使图案具有山远到近或山近向远的立体视觉效果。以堆花为主要造型手段较著名的是台江革东、施洞,凯堂一带。在记载中,堆花多达十五层之多,图案有人物、鸟、蝶、几何纹等。
贴花作法是将彩色布或缎子剪成花朵,再向其他衣物贴上去,然后在花纹的边缘上滚个边就行了。贴花使用不很普遍,用于衣物上面也很窄。
以上六种刺绣方法中,有的有地区性,有的是同一地区就采用好几种,一件衣服往往也包括好几种刺绣方法。如台江城郊一带的盛装就有平绣、编卷、堆花等;施洞的盛装就有平绣、堆花、缠绣等。只是某个地区以某种方法为主,某种衣服又以某种刺绣法为主,并非绝对化。针法改变着画卷,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同时改变着人,追寻着无穷的艺术境界。因此,节好针法,熟练掌握各种针法,自如地组合运用针法,进而探索和发展新的针法,让手变得更加灵巧,使绣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每个刺绣爱好者的最大心愿。
二、苗族刺绣的社会功能及意义
苗绣做工既复杂,又耗时颇多,但因在苗族的各种集会上,如婚丧、跳花、跳场、斗牛、行歌、赶集、摇马郎等,苗族女子都要身着刺绣盛装,故都必须精心加以制作。
从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工艺精湛的花衣及其刺绣上,可以看到苗绣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显示富有和才艺。爱美是人类的天份,每逢大集会前,苗家父母不惜辛苦,用花衣打扮女儿,希望能在集会上博得众人羡慕眼光。集会上,一群群身着盛装的苗族少女由父母兄弟陪伴,翻山越岭,不辞辛劳涌向“场”区,为的就是在这苗族服饰大汇集的场合展现自己的才艺,她们希冀的是从其他人羡慕的眼光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在“超短裙”支系中,有的穿着多达三十多条衣裙,这种臃肿的穿着方式如果没有传统的评判系统的赞许是不可想象的。以多为美,显示其为富有之家,又绝不是简单的“显富”观念促成的,它就像现代T字舞台展现现代设计师们的创意一样,是在展现这一支系苗族妇女对服饰的造型意象和能力。不同风格的服饰争奇斗艳,犹如一朵朵富有生命力的花朵,让节日添上了浓浓的欢乐色彩。人们从苗族服饰表现出的独特创造力,巧夺天工的色彩运用,特别是从寓意丰富的纹饰中获得苗族是个“乐观民族”的印象。
2.记忆历史。苗族服饰上的图案,不但美化了服饰,还有着深刻的含义。苗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其民族传统,生活习俗,社会制度以及民族心理特征,还表现出其对历史和祖先故址的回忆与怀念之情。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历史、意识与乡土人情等的一种表达,被誉为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从《苗族简史》中可以看到,苗族经历了苦难漫长的历史。远古时代苗族生活在黄河、长江中下游一带,后来被迫迁徙到西南山区。为了让子孙不忘记自己曾经开垦耕耘过的富饶故土及迁徙历程,就用彩线把象征性的符号绣在衣服上。据《中国苗族民俗》记载,在古代有一位苗族女首领叫兰娟,她在带领苗族同胞南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就用彩线记事的方法在衣服上刺绣符号。离开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衣袖口上绣上一条黄线;渡过长江时,她在右衣袖口绣上一条蓝线;过洞庭时,在胸口上绣上一个湖状图案。就这样,每跨过一条河,翻过一座山,她都用彩线绣上一个符号。越往南,过的河、翻的山越多,她记的符号比就越多,密密麻麻地从衣领、袖口一直绣到裤脚口。最后,他们在武陵山区定居下来,这位苗族女首领按照她衣服上所记 的符号,重新用各种彩线精心地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缝制成一套十分漂亮的衣服,记载着部落的迁徙史,作为女儿的嫁妆。从此,苗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去请兰娟首领教绣嫁衣,并把此衣叫做“兰娟衣”。虽然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今天已无从考证,但“兰娟衣”至今在黔东南苗族聚居区十分流行,那里的姑娘们至今仍十分喜欢穿自己绣制的在肩背、胸前、袖口和裤脚都有滚边绣花的“兰娟衣”。
3.在婚姻过程中的作用。苗族姑娘倘不擅长刺绣,没有鲜艳的花衣,体现不出心灵手巧,便不容易博得男子的仰慕和爱恋。苗族女子从八九岁起,就开始学习纺织和刺绣,到十四五岁时,就已经掌握了相当的技术。传授方式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和互相学习,这是一个成年累月的艰苦的学习过程。一个苗家女孩,如果长大后不会刺绣和纺织,不但会被同伴们取笑,甚至在婚配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出嫁前就得学会纺、绣、 染等一系列的服装制作技术。
4.社交装饰。凡集会时,苗族女子都要穿上华丽的花衣,以表示对事主的敬重之意,亦如汉族男子出入正规或高档场所要西装革履一样。因此,苗族在纺织与刺绣上有一定普遍性,并表现出高超的技艺,也是苗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苗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勤劳、聪慧,富有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异常丰富多彩的,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适应生存环境的情况下,创造和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艺术。苗族服饰及其刺绣,向我们昭示了苗族历史发展的艰苦曲折,使我们得以窥见那已不复存在的远古遗迹。苗族不是孤立地使用纹饰这一载体,而是把纹饰看成是一个具有高储存量的符号,将他们经历变迁的历史浓缩在这纹饰线条之中。一件纹饰好的衣裳,可以讲述出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正因为如此,苗装魅力在于一个纹饰一个故事,一个刺绣能手也是一个故事讲述家。从这一意义上说,苗装就是苗族史档案集,苗绣就是这个档案集所记载的内容。
三、苗族刺绣濒临失传的原因
苗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服饰上的刺绣以它独特的艺术记录形式,传达本民族的语言,传播着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是民族文化史和民族特点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值得人们去品味和解读。但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苗绣有濒临失传的危机。主要原因有:一是传承方式和制作方式的局限性。苗绣仅仅依赖民间传承,传授方式大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刺绣的制作很精细,花的工夫很多,制作费时费力,制作的人越来越少,只是少数苗族在以家庭作坊生产,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二是苗族群体着装的改变,刺绣失去了它的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苗族群体着装也大有改变。大量的苗族青壮年外出打工、学习和文流,对外界文化发生了广泛的接触,自觉接受外界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衣着上也改着现代装。在城里生活的苗族很难找到一个穿本民族服装的了;在农村50岁以上的一般多保留穿戴苗族衣服,30岁以下的基本不穿,1980年后出生的很难找到一个穿苗装的。刺绣是苗族服饰上最闪亮的点缀,穿苗装的人数在逐渐减少,愿学和会刺绣的人更在逐渐减少。三是一些民族地区对于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缺乏保护意识或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让本民族的传统工艺遭到剽窃和盗取,一些外国人乐于把苗绣当作藏品收购,也造成大量流失。
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范文3
一、建设海峡西岸一流实力的旅游县。以旅游带百业,百业促旅游,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一是做大旅游产业。围绕泰宁旅游要“当好全市龙头、挺进全省三甲、跻身全国前列”的总体要求,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圈,打响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品牌,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力争5年内游客接待量翻两番,建成福建乃至华东地区极具吸引力的山地度假旅游胜地。二是做强优势工业。以3年内实现规模工业产值和利税“两个翻番”为目标,着力壮大“2+1”主导产业(即精细化工、林产加工两个传统产业和生物制药一个新兴产业),争创单项冠军,建设在全省具有相当份量的精细化工产业中心、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雷公藤生物制药基地。三是做优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烟叶、雷公藤、锥栗、淡水鱼等特色农业,创建全国最大的雷公藤种植培育加工基地和优质烟草科技示范基地,打响“中国笋竹之乡”和“中国锥栗之乡”品牌,打造全省最大的内陆淡水鱼生产加工县和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示范县。
二、建设海峡西岸独具魅力的文化县。深入实施“文化靓县”战略,推动泰宁走在福建文化振兴的前列。一是培育特色文化。以旅游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开发历史民俗、丹霞岩穴、地学科普、红色苏区四大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和梅林戏、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响“文化泰宁”品牌。二是繁荣大众文化。全力实施文化广场、梅林戏苑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依托“天下第一团”梅林戏剧团创作一批富有泰宁特色的精品力作,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是发展科教文化。以建设“闽西北教育强县”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力争教育发展水平位居闽西北各县前列。积极抓好“一项活动、四个创建”:即深化“建美丽旅游城、做自豪泰宁人”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弘扬“求实求新、求佳求精”的泰宁精神;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技进步县、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不断提高全民素质。
三、建设海峡西岸最佳人居的生态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努力把泰宁建成人居环境最优、外部形象最好的县份之一。一是做靓旅游城。把城区当作景区来建,以城区三河六岸为主线,突出“显山露水见绿”特色,高品位建设“三河六岸”景园体系,争创国家园林县城;以尚书第古建筑群为中心,实施纪念园、古城开发二期等重点项目,弘扬新徽派仿古民居建筑风格,彰显特色魅力;以周边小区组团为衬,加快完善金乾水乡、松光二期等高档住宅小区的市政设施,把泰宁建成安居乐园。二是建好新农村。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大变样”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鲜明新农村,重点加快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县城至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峡谷景区“四条示范带”建设,打造一批建筑美观、环境整洁、村风文明的生态村、旅游村、文化村和民俗村,形成靓丽乡村风景线。三是保护原生态。加强闽江流域泰宁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争取省人大制定出台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条例,严格执行“三限”(限制养猪业、石材业、小水电)、“四禁”(禁磷、禁柴、禁坟、禁“三边”种菜)产业政策,争创国家生态示范县。
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范文4
报春苣苔
报春苣苔为中国独有的报春苣苔属植物,该属仅一种。最早由英国植物学家在我国发现,由于生长环境特殊,它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了100多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才在广东湟川三峡和连州地下河景区等地重新发现这种植物。
报春苣苔为多年生喜钙无茎草本;叶均基生,具柄,稍肉质,叶片圆卵形,基部浅心形,边缘浅裂或浅波状,两面被短柔毛,叶柄两侧有波状翅。花葶被柔毛及腺毛;花序聚伞状,有3~7朵花;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被褐色腺毛;花冠紫色,高脚碟状,被短毛和腺毛;花盘由两个近四方形腺体组成;花柱短。蒴果长椭圆球形。种子暗紫色,有密集小状突起。花期8~10月。
报春苣苔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特殊,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区洞穴植物。它们生于海拔约300米的石灰岩山洞口附近的植物群落中,群落主要由一些喜钙及耐阴湿植物和苔藓组成。在山洞口的报春苣苔种群呈均匀分布,从洞口向洞内,植物的种类越来越少,报眷苣苔的数量却越来越多,洞穴壁顶则为报春苣苔单一种集聚分布。不过,与洞口的植株相比,洞内与穴顶的植株个体越来越小,开花植株的比例也越来越少。因生存土壤太薄且营养贫乏,报春苣苔的生长极为缓慢,一般一株的年生长量仅为30克左右。
作为我国特有的美丽观赏植物,报春苣苔也是广东特色植物,仅见于广东乳源、乐昌、连州、阳山石灰岩地区以及湖南省宁远县,分布面积不到一亩,对研究岭南古气候、土壤和动植物演变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它对于生物遗传多样性、生物生态特征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由于报春苣苔生长的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正常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相当于温室效应发展到2050年时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因此,研究报春苣苔的生长和演化过程,对全球变化导致的植物生长适应性及生物进化研究亦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学家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成功繁殖了报春苣苔,并将400多株报春巨苔重新种植到连州市地下河景区老洞口处,该地原有报春苣苔分布但己灭绝。这项研究实现了该物种的野外回归,也是我国首例通过生物技术实现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的成功范例。
瑶山苣苔
瑶山苣苔为瑶山苣苔属植物,该属仅此一种,为中国广西特有植物。根据采集记载,1932年,人们在原广西蒙山县古仆村云徒山(现金秀县共和村古仆屯)首次采到瑶山苣苔标本;1981年,大瑶山综合考察队在金秀老山林场采到标本;1983年,该物种由王文采院士命名发表。
瑶山苣苔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矮小;根系浅;叶基生,卵形或近圆形,密被白色短柔毛;聚伞花序,每花序具1~5朵花,花冠淡紫色或白色,花期9月初至11月中旬;蒴果线形,被柔毛,种子小,果期为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
作为苦苣苔科较原始的种,瑶山苣苔仅分布于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的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个分布点,集中分布于海拔900~980米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的岩石上。它常以伴生种的身份和南岭栲、五裂木、马蹄荷、木莲、苦竹、蕨类等共生。
瑶山苣苔喜阴湿环境,仅适于在散射光环境中成片聚生,对空气湿度及土壤潜水层的变化比较敏感。
人为和自身特性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大面积的天然林被砍伐,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尤其是近年来大面积种植杉木和八角,瑶山苣苔赖以生存的生境遭到极大破坏。
瑶山苣苔分布区极其狭小,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需求又有较严格的专一性,目前的种群分布现状必然引起种群间基因交流少,近交程度大,有效种群范围不断缩小等问题。
由于植株矮小,瑶山苣苔在与其他草本植物的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地位,目前的调查资料尚未发现有昆虫为其传粉。故而,瑶山苣苔的开花率虽高,但结果率较低,约为25%,且花、果实和种子的病虫害相当严重,这一问题在果期尤为突出。调查表明,80个蒴果在种子成熟期,其中被虫危害的果实有69个,虫害率高达86.3%。瑶山苣苔的种子很小,每千粒仅重16毫克。种子成熟后,要经过一个冬季才能萌发,发芽期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且萌发率低,导致物种更新困难,种群数量下降。
1999年广西珍稀植物调查统计,瑶山苣苔分布面积约O 2公顷,株数约9600株。到了2004年,全面调查结果表明,种群数量仅为1000株左右,减少了近90%,且多为10株以下的小种群或单株,已濒临绝灭。
灾害性天气也对瑶山苣苔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在2008年年初的冻害期间,瑶山苣苔遭到极大破坏,不少植株被冻死。目前,残存的瑶山苣苔基本都是散生小苗,人们一直没有发现新的分布点。
辐花苣苔
辐花苣苔为辐花苣苔属植物,本属仅一种,是贵州特有种。因花冠呈辐射状而得名,模式标本1962年采自贞丰龙头大山山脉之龙场,该山山顶是贵州少有的高原草句,长年积水不干,无人居住。
辐花苣苔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叶多数,基生,具柄,纸质,边缘有钝齿,两面密被贴伏的短柔毛。聚伞花序有花5~9朵;花萼钟状,4~5裂,裂片三角形,外面被短柔毛;花冠蓝紫色,辐射状。蒴果条状披针形,疏被粗伏毛;种子细小。花期8月,果9~10月成熟。
辐花苣苔仅分布在贵州贞丰县龙头大山四周,生于海拔1380~1600米的山坡林下或河岸密布苔藓的潮湿石崖上,与青檀械、连蕊茶、方竹、蕨类等共生。
辐花苣苔是典型的石灰岩植物,但是,在近几十年中,贵州喀斯特天然森林不断减少,人为过度开发利用使得灌木丛林遭到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衡,喀斯特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趋向简单化。
在此情况下,辐花苣苔的命运堪忧。因为它只能适应特殊的山地气候。加之种子小、生命力弱,对生境要求苛刻,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等人为影响敏感。目前,原模式标本采集地――龙场的辐花苣苔已绝迹,仅在龙头大山的另一条河岔的冷水河偶有发现。据推测,龙头大山四周适生地仅有约1.5万株辐花苣苔。
弥勒苣苔
说到苦苣苔科,就不能不提弥勒苣苔。
该物种1906年由法国传教士在云南弥勒县首次采集到,并存放于法国巴黎植物标本馆。1997年,王文采院士在编写《中国植物(英文版)》的苦苣苔科时,根据巴黎植物标本馆的该份标本,认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单种属,为中国和云南特有。但国内一直未采集到它的标本,便认为它已经灭绝。
2006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的税玉民副研究员等人在石林县野外重新发现弥勒苣苔的活体植株。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起源与分化、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中国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特有物种保护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活体材料。
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范文5
一、充分认识加快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
加快实施商标战略,是顺应市场和资源不断向商标品牌集中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县商标发展水平还很低,现有注册商标418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6件。与其它县市相比,存在注册商标总量小,商标品牌结构单一,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品牌意识不强,对商标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特别是广大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快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实施商标战略作为推进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我县商标工作新局面。
二、商标战略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我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优势项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市场等多种手段,积极实施商标战略,指导扶持商标注册,培育驰名、著名商标,保护商标专用权。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职能,走自主创新、以质取胜之路,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著名、驰名商标,全面增强我县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带动县域经济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到年,力争我县商标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商标注册、运用保护、管理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我县商标注册总数达到800件以上,农产品商标注册达到300件,中国地理标志3件,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件,省著名商标达到18件。在工业、农业和旅游领域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著名商标;初步建立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商标培育、保护和政策保障体系,使全社会商标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商标侵权行为明显减少,商标执法环境明显好转。
第一阶段(到年):商标战略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进一步加强商标战略组织领导工作,积极推动、引导、规范商标行业发展,力争各项指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媒体支持、公众参与的商标战略宣传工作体系,强化商标品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商标培育工作,完善商标扶持政策,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申报的扶持力度;四是进一步强化商标保护工作,完善和强化部门间、地区间的商标执法协作机制,形成打击商标假冒侵权行为的长效机制,有效维护企业、权利人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五是充分发挥商标品牌的引领作用,建立起以商标品牌主导经济增长的品牌经济发展模式,使之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到年,我县商标注册总数达到560件以上,农产品商标注册达到200件,中国地理标志2件,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件,省著名商标达到12件。
第二阶段(年-年):根据区域、行业发展情况,实施分类指导、综合平衡,全面实现各项商标战略目标。一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商标注册、使用,以及品牌培育、发展、保护的工作机制;二是提升商标意识,市场主体创造、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三是完善商标法制环境,使企业创新成果和商标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四是充分显现商标战略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
三、商标战略的培育重点
(一)强化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工业制造业商标。按照工业现代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县冶金、化工生产、新型建材以及装备制造业实力相对雄厚的优势,积极培育矿产品、建材、化工产品和工业制造业商标品牌。以敬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抓好“敬业”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工作。抓好圣元纺织有限公司、燕恒服饰有限公司、西柏坡酿酒总厂注册商标争创省著名商标工作。建材类以光禄山建材基地为重点,培育规模大、效益高、知名度高的企业争创著名商标。
(二)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商标。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目标,积极引导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以及各类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和使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扶持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完善“公司+商标+农户+基地”的新型农村经营模式,重点抓好“绵核桃”商标争创省著名商标工作,引导“南策城寿桃”、“元坊苹果”、“建都口中华寿桃”、“大吾有机蔬菜”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工作。发挥地理标志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作用。
(三)围绕发展旅游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服务商标。以大西柏坡发展为契机,西柏坡红色旅游为核心,抓好“沕沕水”、“天桂山”、“驼梁山”、“野生源”、“藤龙山”、“巨龟苑”、“白鹿”等商标的培育工作,引导西柏坡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的“西柏坡”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沕沕水”、“天桂山”、“驼梁山”、“野生源”、“藤龙山”、“巨龟苑”、“白鹿”争创著名商标。引导服务行业不断创新理念,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作方式,积极拓展经营,提高服务业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红色文化和特色的知名商标。
四、实施商标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驰(著)名商标新闻会制度。县政府对每年度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的企业进行授牌,并举行新闻会,扩大驰(著)名商标社会影响。
(二)建立争创驰(著)名商标激励机制。县政府按照财政每年增长速度安排资金,专项用于当年一次性奖励企业争创的驰(著)名商标。对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以中国驰名商标认定证书为准);新认定为“省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以省著名商标认定证书为准);对新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团体、协会或其他形式的组织,给予5万元奖励(以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证书及县级工商机关证明为准)。农业龙头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的,给予商标注册费用50%的补贴(凭县级工商机关的证明为准)。同时,对获得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的产品,作为自主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企业登记与年检、技术基础工作、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服务;金融机构要通过采取商标质押贷款等办法,为企业融资开辟渠道。
(三)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是实施商标战略的主体。引导各类企业着眼于长远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灵活运用商标战略、资本运营战略、品牌全球化战略等,进一步创新品牌,提高质量,增创优势。把商标信誉作为对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鼓励企业利用商标增强竞争力。宣传引导企业尽快以企业的字号或商标在国际互联网上注册域名,逐步实现企业字号与商标名称的统一,在更高层次上整合企业商标资源,充分利用商标无形资产,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重点支持一批发展势头强、后劲足、效益好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品牌效益。
(四)依法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依照《商标法》、《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工商、公安、财政、工信、质监、商务、科技和知识产权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以保护驰(著)名商标专用权为重点,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加强对品牌加工和商标印制企业监管,规范商标使用及商标印制行为,从源头上遏制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发生。工商部门要会同公安部门快速移送涉嫌商标犯罪案件,加大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指导和服务,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商标使用中的不当行为,指导企业在广告宣传、产品包装、服务场所和贸易活动中正确使用商标,加强自我保护。
(五)加强争创著名驰名商标的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企业做好商标的宣传策划和市场运营,提高运用商标战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商标战略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指导、部门联动、企业运作、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实施商标战略新格局。
(六)齐心协力抓好商标战略工作目标落实。实施商标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实施商标战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商标培育工作。
五、加强对实施商标强县战略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县政府成立实施商标战略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工商、商务、质监、公安、财政、工信、科技、旅游、文广、农牧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商局,具体负责商标战略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相应的机构,落实各项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商标战略实施工作。
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范文6
突出价值 彰显魅力
当代贵州:海龙屯土司遗址作为贵州省第一个也是目前仅有的世界文化遗产,请问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王红光:土司遗址是中国13-20世纪土司制度推行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土司”用于行政管理和生活起居的城寨和建筑遗存,是中国土司制度历史及土司统治地区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的珍贵、特殊物证。
本次申报的湖南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贵州海龙屯土司遗址是保存有大型的规模、完整的格局、丰富的遗存、最具价值特征代表性的土司城遗址,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可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和未来的各民族和谐共处、文化多样性维护和人类文明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就海龙屯而言,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海龙屯所代表的播州土司是元代最早设立的土司之一,到明展达到鼎盛,海龙屯代表了土司制度产生和鼎盛的重要阶段。播州土司在元明时期主要为宣慰使品级(从三品),属土司制度体系中最高级别的土司,也是中国西南地区辖境最大土司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播州土司在土司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第二,海龙屯是播州土司的战备军事防御城堡,作为少数民族遗产,其占山环水的选址特征,因地制宜、自由布局的整体格局及以石材砌筑的主要遗存体现了土司制度推行地区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特征;在土司制度作用下,又添加了对中原地区城市防御格局的趋同,对轴线对称的礼制特征和社会秩序的遵守,以及对官式建筑做法与装饰题材的吸收。这反映了土司统治地区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体现了土司制度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见证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中央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间谋求利益平衡及共同发展、实现文化多样性传承的民族生存与社会管理理念。
当代贵州:海龙屯成功申遗,对贵州有什么意义?
王红光:海龙屯土司遗址成为贵州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是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突破。它增强了遵义的文化魅力,提升了地方文化形象,对于促进遵义乃至贵州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龙屯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发现、保护和申报的过程,是文化自信培育的过程,也是让本土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贵州人掌握贵州文化的话语权的过程。
海龙屯申遗成功,将会助推全省文化旅游的跨越发展,是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有力举措,更是在我省调研时指出“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最好印证。
参照标准 联合申遗
当代贵州:申遗过程中,参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海龙屯符合申遗的哪些标准?
王红光: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海龙屯符合两项标准。一是符合“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在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上,展现了重要的人类价值交流。”例如,海龙屯土司遗址在选址模式、整体格局及建筑形式与风格等,主要体现出鲜明的当地民族特征,部门建筑物增添了具有中央官方规制和文化特征的元素。清晰地展现了中央政权与地方族群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方面的人类价值观交流。
二是符合“能为传衍至今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这一标准。纵观历史,海龙屯的兴、废时间与土司制度发展阶段相对应,播州土司授宣慰司职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是最早设立的高等级土司之一,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由明王朝发动平播之役,武力“改土归流”。其典型的地理环境、小型族群文化传承特征、土司职级体系、管理模式等都明确反映了土司遗址共同的价值主题。
当代贵州:海龙屯土司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联合申遗,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王红光:老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海龙屯遗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从土司职级和功能来看,老司城遗址和海龙屯遗址是高等级土司宣慰司治所(海龙屯为战时治所),唐崖土司是等级较低的长官司治所。
从建筑风格来看,老司城的建筑和文物记载反映了800年来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生活的历史;唐崖土司的建筑布局吸收了“围合内向”“序列关系”“中轴对称”等体现汉族中央政权礼制文化的营造理念;贵州海龙屯土司遗址则是中国的古军事城堡建筑遗迹,内有城墙、关隘、卡门等一系列设施遗存。
总体来说,老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海龙屯遗址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区特色,同时表现出象征土司统治权力和吸收中央官式文化的共性特征。
保护第一 合理利用
当代贵州:申遗成功可以说只是万里的第一步,大家关心的是如何更加科学地保护海龙屯。
王红光:早在1980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就普查登录了海龙屯;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海龙屯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海龙屯申遗过程中,我们就非常重视海龙屯的保护。在制度层面,我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先后制定《海龙屯保护管理规划(2013―2030)》、《海龙屯保护管理办法》。
在联合保护方面,建立联合保护机制,贵州省文物局于2013年8月与湖南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联合签署了《关于土司遗址保护管理的联合协定》,为系列遗产的协调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组织架构上,2013年10月,遵义市政府批准设立遵义市汇川区海龙屯文物管理局,成为海龙屯的专职保护机构。
在经费上,我们充分发现、挖掘和研究贵州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把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大项目来抓,海龙屯在两年之间争取1.3亿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科学合理的保护手段为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龙屯土司遗址成功申遗,对于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申遗成功只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始。保护好包括海龙屯在内的土司遗址,是中国政府向世界的庄严承诺。
当代贵州:如何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要求保护好海龙屯?
王红光:现在,海龙屯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遗产,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海龙屯。
一是从法律法规和制度上加以保护。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我国出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层面上予以保护,此外,还要结合海龙屯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
二是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要求,在现有保护管理体系基础上完善系列遗产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妥善协调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落实管理保障,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遗产保护管理专业水平。
三是要建立起遗产监测的平台,制定好监测手段,完善实时预警和处置机制,从遗产的本体、环境、气象、水纹、地质,以及人为活动等全方位开展监测,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地方政府要加大对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处理好遗产惠及民生的关系。申遗给地方经济带来效益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要使文化遗产发挥好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改善好遗产区民生等等的作用。
当代贵州:海龙屯目前正在封闭施工,预计今年国庆节对外开放旅游。海龙屯土司遗址开发旅游,您认为应该怎么做?
王红光:在中国文化深度旅游、文化特色旅游深入老百姓生活的现实情况下,海龙屯必将成为推进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遗产重要品牌和积极力量。海龙屯丰富了遵义文化遗产的类型,使之成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双遗产地”,加之民族村镇文化、红色文化遗产等,遵义的文化遗产类型完整了,这对遵义的文化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将是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