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策划运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旅策划运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旅策划运营

文旅策划运营范文1

抗复制性太差

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开发商首先想到的工作之一就是做规划。但是,很多文旅项目,在规划过后的实施过程中,才发现规划文本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差,与自己的初衷相去甚远,这时候才搞清楚应该“先做策划”,但为时已晚。

所以,这个项目在我接手之前,项目方就已经花费近百万元,请北京资深的专业规划设计公司,做了此项目的总体规划,并洋洋洒洒打印出来一大本的项目规划报告书。但结果是:这样的文化旅游规划在通过评审后,便束之高阁,就都成了“规划规划,纸上划划,墙上挂挂”的状况与窘境。

就该项目的整份报告而言,架构完整,内容丰富,相关基础数据也算详尽,可见报告负责单位也是有心做事与尽力。但可惜的是,内容偏向理论,相关数据流于形式,相关内容流于套路,产品设置没有实务可落地性。

整份报告大多数内容,跟大多数95%规划设计单位所出品的报告书一样,就好像从学校教科书里面直接拿来用一样。因为他们没有实务运营经验,不懂实际运营、管理与营销的微妙关系,更不懂“品牌独创主题定位”的重要性,没办法真正了解项目投资回报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就是不懂运营与营收的像大杂烩一样的不断往里面塞东西,内容非常丰富,什么都有,产品的抗复制性太差,做的内容别人也能做,甚至于别人已经在做,这对目标市场及客群来说,没有独创性与需求性,导致难以吸引客群,当然就难以创造高营收,那对项目开发与投资是非常不利的。

四大问题症结

就报告计划书本身而言,实际上,已经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有关市场定位与预测文中所述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面积法,得出最大日容量应控制在约7050人/日,即日游人容量不超过5288人,按照年游览天数300天计算,年游人容量不超过158.6万人次。

测算天数,这绝对不是一个直接按照年游览天数300天计算的数学题。最少必须依照“淡旺季+节假日”来区分,按照2016年364天(扣除除夕一天)槔,旺季+节假日为194天,淡季+平日为170天。还要依照项目区位情况来乘以不同系数,并由2.5小时车程以内目标市场人口得出预估年来客数。

如果要计算收入不只是要依照“淡旺季+节假日”来区分,还必须考虑天候及天气因素,依照相应天数的“团散客”比例,来乘以各项营收的平均客单价后,才能总和得出比较接近实际运营的情况,各项营收有“门票、餐饮、商品、活动、服务、住宿”以及租金、广告、赞助、政策补助等。再考虑扣除成本、预期利润及投资回收周期后,才能得出适当的投资购买及预算。要先知道能赚多少钱,再来决定投多少钱来做什么内容项目。而非先决定投多少钱,做什么内容项目,却不知道目标客群有多少,能赚多少钱,这样是本末倒置的危险。

第二,在发展对策文本中讲到:提出规划区可通过“营地+”景区的升级模式,走出一条创新崛起之路??等等内容。这些内容看起来合理,但流于套路,根本没有了解项目开发的独特品牌主题是核心与重要性,更不懂实际运营实务与营销的重点,所以才让整份报告书“看起来架构很完整,内容很丰富,但就是中看不中用”。

第三,在重点产品策划诠释中说:产品内容非常丰富,文中所述项目内容因为没有运营实务经验,没能对应“淡旺季、平假日、团散客以及需求主客群”,所以缺乏实务印证性而显得“什么都有,好像都不错,但就是对应不上,要真正实施起来却觉得都不放心”的结果。

第四,在投融资规划中说:本项目开发区域广阔。但开发资金有限,建议总体规划分期开发建设,不应该一开始就全面铺开建设,将有限资金做前期的重点项目开发,并用心运营,只要前期重点项目运营好,游客量稳定与增长,就不用担心后期开发建设的资金来源。还有,在投资估算表中竟然没有运营管理及营销宣传等开业运营执行费用,难道之前的规划单位认为本项目投资数亿元,不需要运营管理,不需要赚钱来回本与获得利润吗?这实在非常夸张,这是否显示整份报告书的内容就等于废话和废纸,这是否也足以证明“规划真的不代表策划”,也证明了“遇人不淑,所托非人”是非常非常的可怕!

文旅策划运营范文2

二季度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为139.7亿元,增幅8.4%,占GDP比重66.5%;1-6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7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占比全市三分之一,增长11%,综合排名三区第二;上半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同比下降15.5%,总量全市第四,综合排名三区第一。现将2020年二季度区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促进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服务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二季度,全区服务业项目建设主要突出三个特点:全区项目建设主要突出四个特点。一是续建项目稳步推进。秀山初级中学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室内外装饰装修及附属工程正在施工;七中体育馆项目进入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东方城五星级酒店、城市之光、安粮城市综合体、信达城等项目主体施工;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完成95%入驻率,二期项目正进行道路、管网及湖东路沿江商铺建设。二是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科研开发中心项目主体施工。三是谋划项目工作有序开展。集团的网营物联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土地报批中。

抓老项目带新项目。鉴于华拓一期已有的成绩,积极推动二期建设,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快速进展。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借助安工大信息技术研究院现有成果,谋划新的合作。继续关注恒天易开新能源项目,积极促成项目广布点,多使用,带动一批新项目落地。快速推进二期项目,重点加强督促东华二期项目建设,目前正进行基础土方开挖,规划许可证已办理完成,施工许可证正在办理中。邦宁电子信息产业园已与管委会签订二期4000平米办公场地合作协议,目前已入驻18家企业。地理信息产业园二期已装修完毕,江苏智途已前期签订8家企业入驻,预计近期运营管理团队及部分企业入驻办公。

大力盘活存量。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灵活处理长江泛太、中意之旅、银江等烂尾项目,为新项目落地创造条件。积极盘活分园区存量,引进专业运营机构,推进闽商大厦10000平方(5-18层)招商入驻。有序推动爱普智能酒店(2-10楼)落成。

(二)文旅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加速推进文旅产业。濮塘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路灯、监控、WIFI、闸机系统、停车场、综合管网建设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已全部验收投入使用;景区游玩项目不断丰富。已建成活动场地有沙滩片区、森林野孩子片区、张拉膜舞台草坪片区。丰富景区二消产品内容,新增设卡丁车、射箭、沙滩摩托、水上游船等项目;景区“景+酒”模式健康发展。景区配套酒店和住宿:铁皮巨人酒店(前九栋)和金林小院已开始对外展开运营。经过几个月的运营,“景+酒”模式健康发展。

大力夯实文旅项目。今年,我区共三个文旅项目入选市重点文旅项目,分别是濮塘景区提升建设项目、凤凰湖森林养生度假区建设项目、创客加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积极推进旅游创建。2020年1月份,经我局推荐申报,市文旅局审核评定,濮塘镇濮塘村、濮塘镇黄里村黄庄组、濮塘镇凤山村横塘、濮塘镇濮塘村南池村民组获评市文化旅游名村,我区保芳农家乐,柒里涧农家乐,耕读南池农家乐被评定为省三星级农家乐。全市游“不得不”系列评选活动区11个品牌上榜,“不得不购”剪纸、石生手指反画、神唐塑、横江丝画,“不得不品”白果,“不得不住”三棵树庄园民宿,“不得不耍”慈湖河景观徒步绿道,“不得不探秘”凌鹰CS基地。4月,濮塘镇秀山生态园被评为3A景区。

(三)软件园保持高速增长

1-6月份实现税收1.15亿,同比增长89.7%。园区龙头企业统运物流科技、华拓、医统天下实现税收超1000万元。实现产值112.4亿元,同比增长87.33%。按照实际使用土地(约240亩)计算,亩均效益达到47.9万元,全年预计在60万元每亩。

一是坚持招大引强做增量。今年以来,软件园继续以主园区为引领,地理信息产业园为特色,同时推进各分园区招商工作,目前经市招商局认定新签约项目4家,新开工项目3家,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亿元,产业涉及大数据、互联网、地理信息、软件研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与往年相比,今年招商工作实现了三点重要变化:①签约的大项目实现产业突破,如与杭州签订的网营物联(宁马)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使园区新增智慧物流特色产业,为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集聚奠定了基础;②分园区招商动能显现,邦宁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入驻率100%,地理信息产业园一期已实现全部入驻。③主园区优质企业实现提档升级,百助增加办公面积1000余平方米,钢回家扩充办公场地至338平方米。1-5月份新入驻企业41家,累计入园企业814家。此外,在谈的项目有奇虎360、中关村、腾讯等,力求以品牌效应提升园区在周边城市中的竞争力,招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正能量。①依托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结合目前开展的经济普查工作,深入对入园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全程跟踪服务。推进“长三角研究院”一对一、点对点合作,聚焦企业痛点、堵点、盲点,定制企业发展良策,精准扶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②借鉴外地园区公司化运作经验,按照“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思路,助力抓好园区定位,抓好专业管理,抓好公司运作,完善园区行政服务体系。借助创软公司店小二式服务构建全新的公司运营模式,并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具体载体上。创软公司通过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③建立融资服务平台,探索创新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加强与南京软件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对接,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园区企业百助等提供股权托管、股权流转交易、融资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等综合金融服务。园区优质企业钢回家牵线合肥国元证券,提供金融支持。

(四)加强宁马对接服务

贯彻落实宁马两市党政主要领导会商对接会会议精神,加强宁马对接服务合作,我区制定了《区融入对接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成立了区融入对接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对融入对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加强园谷深度合作,加快创软公司与南京软件谷发展公司对接,构建全新的公司运营模式。积极开展赴南京软件谷挂职交流活动,探索与南京软件谷合作办园。紧盯南京优势企业、优势产业溢出项目,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密集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引进高科技、高产出、高附加值、高税收的“四高”项目,提高南京项目在区落地比例。

全方位推进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市内结合自身产业需求,深度挖掘孵化器载体,以安工大信息研究院、众创空间为领头雁,通过广泛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合作,实现技术转化,为实体经济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发展储备源动力。市外抢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机遇,对接中科院等大院大所,深化科技领域合作。引入北京观化科技,依托其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指导运营园区众创空间,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初创型企业发展壮大,努力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进一步营造园区双创氛围。目前,园区赛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千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上市。

(五)持续发力楼宇经济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升级现有的楼宇宣传软件、丰富“楼宇”微信公众号,制作“楼宇经济”招商宣传片。二是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推广紫源大厦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典型作法,持续推进四大楼宇产业集群效用,全力推动金鹰大健康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区楼宇整体去化速度,力争全年楼宇入驻率同比提高10%,重点楼宇的单栋税收贡献率同比提高10%。三是做好“楼宇生态”文章,加快楼宇服务平台建设,区楼宇信息平台上线运行;楼宇公众号推送信息十余条,点击转发近千余次;强化楼宇综合协调能力,建立楼宇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政府部门-楼宇方-企业-配套服务方”的良性循环系统,全市首家楼宇综合服务中心—紫源大厦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建成运营,效果显著。

二、服务业发展下步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围绕市里下达的各项服务业发展考核指标,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基础工作,发展服务产业

一是抓好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工作。抓紧做好全区服务业企业的排摸工作,确保一批符合标准的企业按时申报规模以上服务业。二是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加强服务业重点工作部署督查和重大问题的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坚持规划引领,绘就发展蓝图

按照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深入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抓紧摸排拟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填写市希望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重大工程项目表。将软件园和周边的秀山新区、高铁新区、濮塘风景区一体化考虑,融合发展,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全方位、多点位、多片区的产业布局,发展互联网经济。

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和民生工作。结合濮塘自身资源特点,谋划10-20个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特色党建、为民办实事等小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集成作用,加速推动“互联网+”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依托仓储中心等产业基础,全力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形成集聚效应。

积极发展旅游、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特色服务业,不断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商务咨询、品牌建设等生产业,加快发展健康、教育、养老、旅游等生活业,进一步建成有活力、有效率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大力推动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文旅策划运营范文3

对厦门市旅游发展格局的影响

(1)加强与航空的合作。高铁与航空的相互配合和服务互补,可为城市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保障,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和省外游客。要求高铁和航空在服务细节和价格上下功夫,因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综合交通服务才能让旅客享受更好的旅游体验。(2)转变旅游企业经营投资模式。高铁建设必将影响旅游相关产业,如航空业和酒店业,尤其是经济型酒店业的迅速发展。[10]厦门众多社会闲散资金加快投入旅游住宿业市场,特别是与中低星级饭店客源相近的经济型酒店高速扩张。但饭店业在加快建设步伐上,应以保证服务质量为前提,相应增添厦门当地的特色元素,形成特色的饭店产业。(3)协调发展自驾游和高铁游市场。调查显示,厦门“黄金周”中自驾游和自助游客流占接待总量的九成以上,然而,高铁的开通,也易转变自驾游游客的出行方式,使其加入高铁旅游行列,协调发展自驾游和高铁游市场,能缓解市内停车难和交通压力。

高铁时代下厦门市旅游发展策略

文旅策划运营范文4

一、坚持全维度拓展发展空间。高位规划发展空间,围绕《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了“多规合一”总体规划、敦煌大景区建设规划、敦煌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30余项,建立了旅游发展与城乡发展、产业聚集、生态保护等多规衔接、相互融合的规划体系。积极开拓网络空间,将文化旅游开发与云计算、新媒体、电子商务等高科技、数字化手段相结合,打造了线上推广展示平台—敦煌智慧旅游官网、电商交易平台—驼行网、服务体验平台—全覆盖的智慧景区,2016年线上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不断扩大地域空间,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建立了酒泉西四县“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与丝路沿线50多个地市、国内70多个景区(点)建立了旅游产业联盟,与2个国外城市、4个国内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敦煌旅游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当前,我市围绕敦煌文博会,推进多次层、全方位的文化旅游合作。

二、坚持全过程延长旅游时间。在“快旅”上下功夫,完成了敦格铁路、机场扩建、215线过境段、瓜敦高速、景观大道、景区公路等20多个内联外通项目,增开省内外旅游列车8对,加密重点城市航线20条,敦煌国际航空口岸获批,敦煌至香港、韩国、泰国旅游包机业务顺利推进,构建了立体式、便捷化交通网络体系。在“慢游”上下功夫,培育引进《敦煌盛典》、《又见敦煌》等文化演艺项目,策划举办朝圣敦煌系列活动、音乐节等高层次节会活动,开发文博体验、乡村休闲、户外运动、沙疗养生等新兴业态,研发丝绸制品、艺术图书、临摹绘画等敦煌特色产品,旅游产品的结构更为丰富,游客在敦的平均游玩时间从2015年的1.5天延长到现在的2.1天。在“均衡”上下功夫,制定出台千万套票赠游客、百万陇人看文博、万名学子免票游、千家社团组客游、百家宾馆饭店半价住、全市景区优惠游等6大优惠政策,举办冰雪节等特色活动,引进《丝路花雨》、《天鹅湖》、女子十二乐坊等经典剧目,打造敦煌大剧院新春演出季,2016年冬季来敦游客同比增加46.8%,敦煌旅游正在由“夏秋火爆”向“冬春升温、全年恒温”转变。

三、坚持全要素完善旅游功能。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按照国家标准,投资近10亿元,实施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和雅丹、玉门关等西线景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鸣沙山·月牙泉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玉门关、悬泉置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推动接待设施提档升级,积极与国际接轨,引进建成华夏、万盛、富丽华等一批国际酒店,建成运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和鸣沙山·月牙泉游客中心,新建敦煌旅游集散中心及玉门关、雅丹景区旅游服务中心,构建了一主多辅的多级游客集散服务体系。推动城市功能提档升级,改造提升敦煌夜市和党河风情线,新建月牙泉小镇、敦煌小镇、大唐文化街等特色街区,全面提升公园广场、城市道路、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市政设施,城市的旅游功能更加完备。

四、坚持全方位强化旅游管理。大景区管理,组建成立了敦煌大景区管委会,统筹旅游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科学管理,推动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粗放开发向统筹整合、集约开发转变,充分发挥敦煌莫高窟—月牙泉、阳关—玉门关两个大景区聚集要素、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市场监管,积极探索“1+6”监管体系,组建敦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及旅游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旅游警察中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旅游执法大队和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机构健全、权责清晰、部门联动、紧密配合的监管体系,切实维护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大集团运营,成立了敦煌文旅发展公司,通过整合原有三大融资平台,盘活市属景区经营性项目,参与文化旅游项目经营开发,探索了集团化、市场化运营旅游资源新模式。

文旅策划运营范文5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城市大发展需要集聚度、辐射力,而镇江相对苏南其他城市而言地域小、人口少、产业弱,迫切需要提升城市的集聚功能,提振扩散效应;迫切需要提升人口的吸附功能,提振口碑效应;迫切需要提升产业的整合功能,提振裂变效应。现代旅游产业(尤其是“全域旅游”)作为城市与产业的天然“整合器”,是最具爆发性的产业,带动性强、影响力大。同时,旅游产业又是镇江“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最佳“聚焦点”,深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大旅游”,已历史性地成为镇江的产业之重、城市之重。

城市发展“精明增长”的内核下,旅游发展不能风潮化,跟风即主动失去进入市场先机,“千人一面”而失去个性;旅游产品不能空心化,离开独有的文化积淀、地方特色,就会成为“泛旅游”而不可持续;旅游项目不能同质化,科学把握自身资源禀赋、放大特色,才能形成独特的吸引力竞争力;旅游管理不能粗放化,精致的建设和精细的运营才能成就精品,表达出精美的城市个性。通过“精明”的思维和理念,推进城市和旅游的大步融合、同步增长。

精明增长,要“精”于城市创意。

创意发展,创造美好。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已不允许大拆大建、粗放式搞旅游。同时,在如火如荼的文化旅游建设大潮中,大批缺乏个性、味道的同质抄袭的旅游项目也很快被历史淹没。城市最丰富的是资源,旅游最核心的是创意;资源嫁接了创意,才能增长出多维的、精美的城市生活和休闲空间。昔日的焦北滩是长满芦苇的孤岛,岛上一些六七十年代的猪圈、江滩管理用房早已破败不堪,我们通过接地创意、现场创作,辅以传统工匠的精雕细琢,打造成万里长江第一主题民宿。可见,经过深度的策划,一个好的创意能够达到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效果,一处在常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东西能够“凤凰涅??”、新生为旅游产品。面对城市各色的山、水、滩、民居、地下空间等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更要有“点石成金”之术。我们具备丰富的山水资源、旅游资源,处处即景、处处即珍珠,也应处处即创意。推进城市“精明增长”,就是要推进这些资源尽快变身旅游产品、吸引物,促进旅游景点、景区升级再造、整合突变、串成项链。当然,“精”于创意不是闭门造车、一厢情愿,而是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顺应并培养市场需求,满足更超脱游客诉求,让旅游伸出创意的翅膀,让城市布满创意的空间。

精明增长,要“明”扬城市文化。

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独有气质的积淀、个性品质的反映。对于旅游项目来说,历史文化更具有不可复制性,也是旅游项目的精神内核。迪士尼等国外旅游项目的背后,便是其文化的植入、渗透和淋漓尽致地发挥。而纵观国内的主题公园,基本没有自己的IP,有的只是各种游乐设备的堆砌,拼的是新奇刺激设备的上马。文化的活化、传统的体验、历史的溯原,都是城市品位和魅力形成的基因,也是城市旅游产业定位的逻辑起点。在推动城市“精明增长”中,需从历史文化长河中甄选出最能代表项目实质、最能提升项目价值的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顾客的主流价值观等进行加工、再造,最终通过实物化、情景化、体验化等多种手段对项目的文化进行活化,让游客感知或者体验。正如乌镇的操盘手陈向宏说,乌镇模式的成功,就是一种文化经营的成功;怀着对历史的诚恳,往房子里填充传统文化、名人文化,就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镇江是一座随处都能用眼观及到文化、用脚踢到历史故事的城市。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就是这座城市的自信、自觉。我们正在实施的新河街和铁瓮城改造项目,就坚决摒弃了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老路,而是顺应城市肌理、还原历史风貌、实施有机改造。其中,新河街将保持其最大原真性和城市性,既“修旧如旧”,更“修旧留破”,充分挖掘利用漕运、市井等历史文化底蕴;铁瓮城则将按考古遗址公园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定位精心策划,力争既“精明生长”出城市空间,又实现城市、旅游融合一体式发展。同时,将镇江的特色元素、城市符号烙印在屋檐、门窗、砖瓦等载体上,最大限度再现“长江第一街”“长江第一城”的繁华景象,焕发出镇江城市本身独有的味道。

精明增长,要“增”出城市效益。

作为产业,城市旅游“精明增长”的内涵既是理念的精准、建设的精致、作品的精美,也应是思维上的精到、操作上的精准、工作统筹上的精算,更应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催生城市效应,经济价值提升城市价值。要“增”出城市效益,除了旅游项目本身的市场定位、业态的市场取向和专业的运营管理外,思维上的精到就要体现在花小钱办大事、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上。理念一变,小项目也可能引来大量游客,小投资也能获得大额产出。操作上的精准,就是要把握“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等要求优化设计,优选项目实现路径,讲求材料、工序、工艺等各项工作性价比,提升项目本身效益。工作统筹上的精算,就是要坚持少铺装多化妆、少硬装多软装、少拆建多改造,把生态、绿色、海绵、特色等理念深植到项目建设运营各环节,以精心赢得游客口碑、以精品赢得城市形象、以精益提升城市价值。

精明增长,要“长”优城市生态。

文旅策划运营范文6

关键词:非遗传承;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

在我国政府部门助推下,我国文化与地区旅游的可用资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领域、旅游事业今后长足进步的必然趋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资源开发的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社会各界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地区旅游开发这两项话题聚焦重视程度同样稍显欠缺。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稳定增收,使社会大众将注意目光落在区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国非遗传承力度不足,亟需大众高度关注。因此,将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还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非遗文化以商业产品这一流动载体大规模传播主体保护、传承的现实重要性,使双方收获到较为优质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文创产品关联性的体现

(一)文化性质。我国非遗文化简化来讲就是将传统工艺、经验、精神、意志通过世代相传的流传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趋向成熟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应持有基本且浓厚的深刻文化内涵作为进步、优化导向,是可充分体现出鲜明民族、地区特征的独有文化符号。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创产品的核心精髓。对此,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对于“文化性质”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补。非遗文化的显著性特点为“非物质”,主要强调属性中的非物质性,并注重突出物质本体具备的内涵品质而非外在表现形态,对民族先辈代代传承下的文化遗产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将非遗文化引入产品领域运作中,难免需要依托实物载体将其“具化”呈现。而文创产品归根结底就是流通商品,拥有实际物质特性。在产业运作、发展中,非遗文化可搭载文创产品实现高效宣扬、传播。同样,文创产品则可通过融入非遗文化,收获到艺术、内涵、美观、文化、精神等多种非物质性质的优良特点[1]。

二、非遗渗透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途径

(一)分类——直接及间接的应用。根据个体感知事物时运用的多感官,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作为判定标准,文创产品富有的文化性创艺元素多半需通过直观视觉被受众悉数感知,其产品审美同样也是视觉美观鉴赏的动态过程。对此,视觉感、观赏性强的非遗文化项目更契合被具化为文创产品。当然,还应按照非遗文化具体现况,对其采取恰当性转变,让其通过创新再创造实现可利用、可开发价值的获取。以民间传统知识为例,创意设计师可以漫画的表现形式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创造,将传统知识的其他感知方式汇聚于主观视觉,加强非遗文化的可用、实用程度。(二)定位——内部及外部的调研。非遗属性的文创产品应兼收并蓄地将非遗文化主旨思想、地区旅游主题项目、文创产品观赏内涵及实用功能等元素侧重“一体化”整合。另外,文创产品需流通于市场,所以还应具有实物商品的性质特点。依托产品设计常规性步骤、流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还应周全考量现实性社会需要及当地实况。根据“市场外部调研——本土内部调研——文创产品定位”这一系统性、程序化的步骤流程,高质量完成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调研内容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如市场主流浪潮、同类产品、对标消费人群等;而内部调研则需全面考虑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众支持基数、可用企业资源等[2]。(三)开发——三元主体及一契二融。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项目实施主体应由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产品设计师三方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管理,需将组织统筹、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证等责任逐一落实;非遗传承人应“扮演”顾问角色,精准控制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平衡点,规避其过度异化这一不良现象发生;产品设计师则应充当“智力主体”,多角度展示自身专业性现代设计主张、能力素养。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紧紧依靠各项实况,在设计工作中需根据“非遗契合旅游、非遗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遗”这种系统方式兼顾思量具体作业方法。其中,“非遗契合旅游”核心意义为当地旅游区域项目主题与本土非遗文化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继而确保非遗文化可没有阻碍、自然、通畅地结合于文创产品。如英国打造的莎士比亚小镇,其推出的“莎士产品”就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文化遗产完美契合当地旅游事业,使得文创产品可顺畅地匹配于当地非遗文化;“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如我国安徽黄山旅游区主推的松树文化,在该情况下,部分“徽州”文创产品应明确自身“点缀”意义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遗”则恰好“相反”,其基础含义为当地非遗文化具有较高品牌性、影响力,“风头”甚至“盛过”本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考虑实行资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遗文化科学、合规地开发作业。深挖地区非遗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遵循原则。此外,按照当地经济现况,可思量本土非遗旅游主题项目的多方位策划。构造出地区专属的“非遗生态圈”,通过非遗文化“权威性”高效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四)推广——单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运营方面,需灵活使用各类恰当性资源。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参与方,将非遗文创产品专线运营公司及时成立。构建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产品营销渠道、平台,有效拓展产品营销途径。而产品营销平台可依托规模的实际大小划定为“联合营销平台、实体专卖店、联合销售商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程序”等,为当地创造出结合实况可多选的售卖平台组合条件、思路;销售渠道的选择可同样可按照规模大小多元选用中间环节,即“生产加工方——产品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产品消费终端群体”,全方位保障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流通通畅性,满足消费群体、文创产品经济利益、非遗传承等各现实性需求[3]。

综上所述,非遗资源作为当地的地域性关键文化资源之一,将其深度融合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实质意义就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活态传承。另外,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衔接的特殊纽带、桥梁,更是当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将非遗文创产品高质推广,可增长地区的文化个性,实现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此,工作人员应将深挖地区非遗文化鲜明特点作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落脚点,设计出“别具一格”、非遗传承观念强烈、流通性高的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市场销售量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非遗保护、传承思想,助推我国文创产品、非遗文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黎.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0(08):69-73.

[2]刘文良,邵煜涵.“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4(05):67-75.